世界华人华侨最多几个国家是哪个国家?

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正因如此,在世界各地都有我们的同胞。

在这些海外的同胞中,有一部分称为华裔,另一部分称华侨。以前一直被这两种称呼迷惑,不知道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后来才明白,宽泛地说,华裔就是已经加入外国国籍的华人,而华侨则是侨居国外,并没有加入外国国籍的华人。比如说在国外务工的人员。

不过现今这两种身份现在已经逐渐被一个共同词汇取代,那就是华人。只要你身上流淌着中国人的血,你就是一位华人。这个概念无关乎国籍,更多是一种情怀。那么接下来,全世界还有哪些国家生活着大数量的华人。

首先来看一下亚洲范围内的国家

亚洲是我们黄种人的发源地,自然也是华人最多的地区。同时,除了中国之外世界上华人最多的国家也存在于这里,这个国家就是印度尼西亚。

据统计,在2011年的时候这个国家的华人数量就已经达到了770万。很多人对于华人大数量移居国家的印象一般都是美国、新加坡、或其他东南亚国家,通常来说不是特别了解内情的人都会忽视掉印尼。但实际上很多人心目中的移居大国美国的华人数量只有340多万,还不到印尼的一半。目前,这个国家有华人血统的总数超过了1000万。

亚洲范围内的第二大移居国是泰国,2011时国内华人总人口706万。这个国家会有这么多华人很出乎意料,不过仔细分析一下,还是能看到移居该国的优点。

首先就是生活方面,生活压力小,国内物价低,并且因为地处热带,气候适宜,一年四季都有新鲜水果吃。此外生态环境也不错,每年都有很多去泰国旅行的人,冲的就是他们的景色和环境。目前这个国家华人总数为800多万。

排在第三位的是马来西亚。在我们相邻的国家中,关于华人多的国家有一个“新马泰”的说法。“新”指的是新加坡,“马”自然就是马来西亚,“泰”也就是泰国。目前马来西亚拥有664万华人,这个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华人则是他们国内的第二大族群。此外,有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手明星也是马来西亚国籍。

第四大移居国就是新加坡。和上面所说的一样,在历史上移居“新马泰”的华人很多都是通过水路接触的。新加坡的华人祖籍大多数都是两广和福建。历史上因为地理原因,新马泰一直是两广地区出海人的首选,因此这三个国家的华人就在这样的海上接触中越来越多。目前来说,新加坡的华人总数在三个国家中最少,数量为415万。但是在他们的国家历史上曾经涌现过许多优秀的华人,如他们的国父李光耀。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其他大洲的移居国家

跳出亚洲范围,华人数目最多的国家自然就是美国。

据统计,2017年时美国就已经有508万华人。华人移居美国风潮自19世纪就曾经出现过,但是当时在美国生活的这些华人待遇并不好,经常被排挤,甚至还有专门出台的法案来排斥华人。但是随着居住美国的华人越来越多,在这个国家的土地上华人也拥有了他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多的唐人街,华人社区等等都表明华人的生存空间正在慢慢扩张。

此外,在加拿大也有相当数量的华人。据统计,目前加拿大拥有176万华人居住。华裔的数量占全国人口的5%。并且和马来西亚相似的一点是,在该国华裔也是第二大族群,位于第一位的是欧洲裔。

其中最惊人的是他们的城市温哥华,华人占比21%,有时候你站在温哥华街头,可能都会产生一种位于国内的错觉。

世界华人华侨最多几个国家是哪个国家?

中国人口世界第一,华人华侨也是遍布世界各地。

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上华人华侨人口最多的分别是以下国家:

1.印度尼西亚🇮🇩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居民往印度尼西亚迁移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印尼华人大多分布在雅加达、泗水、棉兰等城市。据统计目前印尼华人已达1500万左右。

2.泰国🇹🇭泰国华人移民众多,大部分都是广东潮汕籍。有关资料显示,华人人口约为800多万,大多经商。泰国前总理英拉祖籍就在广东。

3.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华人是明清至民国数百年来两广以及福建、海南等省份迁移过去的。马来西亚人大多会讲中文,我们熟知的明星如梁静茹、杨紫琼、光良,羽毛球健将李宗伟都有华人血统。目前马来西亚华人约有700万。

4.美国🇺🇸美国多个州都有唐人街,华人多分布在旧金山、纽约、洛杉矶等地。目前,据统计美籍华人约有450多万人。

5.新加坡🇸🇬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祖籍就在广东梅州,新加坡华人占其人口约74%,多为广东、福建移民。华人约有430万。

6.秘鲁🇵🇪秘鲁最早的华人移民来自澳门,时间约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其华裔人口约为300万。

7.缅甸🇲🇲据统计,缅甸华人约有260万。其中,果敢地区华人因历史问题而成为独特的在缅华人族群,原为中国云南人。

8.加拿大🇨🇦加拿大最早的华人也是来自澳门,现有华人约200万。并且加拿大也是现在很多国人移民的首选地。

9.菲律宾🇵🇭菲律宾华人约有100多万,以福建籍为最多,通说闽南话,其余的少部分华人为广东籍。

10.越南🇻🇳华人在越南的人口约有90多万,移民在明清王朝交替之时开始进入越南,至今已经成为越南的第八大族群,对于越南发展有着杰出的贡献。

了解更多优质国际资讯 敬请关注点赞▼

世界华人华侨最多几个国家是哪个国家?

从旧社会国人跨洋打工,到现在经济提高很多人开始在外国定居,华人群体影响了整个世界,在我认知的世界各国中,还没有哪个国家宣布没有华人的存在。世界上华人最多的地方,大家都能信口拈来,日本、美国、马来西亚等,但我敢保证世界上华人最多的国家你一定不知道。

下面我就来看看,世界上华人最多的国家排行榜吧:
  • #10.韩国

在册人数为:105万人

华人形成的规模最早可追溯到1880年代,那时候国内生存压力太大,许多山东人为了讨生活,就移民到韩国去。这些华人的后代又移民到别的国家,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移民到韩国的中国人与日俱增,而中国人的到来也促进了韩国旅游业的高度发展。

在现在有的105万华人中,有71%是朝鲜族人。

  • #9.澳大利亚

在册人数为:121万人

澳大利亚的华人不止是从国内移民过去的,还有许多二度移民的华人聚集在一起,形成巨大了群体,现在的澳大利亚华人反而成了最大的少数民族了。

早期去澳大利亚的华人都是在19世纪时,珠江三角洲的中国人跑到那边去淘金的,当时的墨尔本被称为“新金山”,而美国有个“旧金山”。

  • #8.菲律宾

在册人数为:135万人

菲律宾的华人融入度非常的高,以至于现在有很多的中菲混血儿,华人在菲律宾的土地上参与经济、商业的投资,因此这个国家的一大部分经济都被华人掌控着。

  • #7.加拿大

在册人数为:148万人

华人在这个国家是相当大的一个群体,其占据了加拿大全国4%的人口。加拿大最早的华人多为广东人,主要是在19世纪过去修铁路打工的,而发展到后面华人更是占据了安大略和英属哥伦比亚两个省,其粤语已经成为了加拿大华人的主要语言。

  • #6缅甸

在册人数为:163万人

缅甸的华人分布比较奇怪,南部多为福建、广东人;北部则是云南移民而来的汉人。华人来缅甸的目的与菲律宾一样都是过来经商,其最早的移民风潮可追溯到宋朝时期。华人在缅甸也同样举足轻重,甚至还介入政界参与国家政事。

  • #5.新加坡

在册人数为:254万人

作为亚洲四小龙一直的新加坡,其经济有着飞跃的发展离不开华人的努力。新加坡现在的人口中有四分之三是华人,并且基本都是汉人,华人来新加坡的目的与多数东南亚国家一样,多是经营生意。

  • #4.印度尼西亚

在册人数为:283万人

印尼的华人历史长久,具体已经无法追溯年代,但现在华人在印尼的融入十分成熟。这主要还是华人的经济头脑与勤劳的性格分不开,所以华人的生活区反而比印尼人更先进,华人在印尼创办了不少的汉语学校,为了子孙继续学习汉文,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在哪。

  • #3.美国

在册人数为:494万人

西部的加州、东北的纽约,是华人最喜欢的集中点,这些华人当时也是趁着淘金热漂洋过海来发财,谁知道美国不是天堂,反而有许多的华人殒命在此。

淘金没有赚到钱,而中国人的经济头脑还是相当好用的,在牛仔裤刚风靡的时候,淘金者们发现这样的布料很耐磨,能穿的更久。于是就开始倒卖牛仔裤,没想到通过华人的贩卖,这个产品风靡全世界,而这个牛仔裤品牌就叫:李维斯。

  • #2.马来西亚

在册人数为:665万人

马来西亚的华人主要来自于广东和福建两地,也有许多的客家人,虽然在这个国家繁衍了多年,但他们依旧保留着汉族生活习惯及语言。

马来西亚的华人现在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以至于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群体,被成为“娘惹巴巴”群体。

  • #1.泰国

在册人数为:939万人

很多人想不到泰国竟然是华人最多的国家。泰国不但是华人融入度最高的国家,也是华人最多的国家,包括现在的国王就有着华人血统。

由于融入的太成功,他们的华人身份没有像别的国家那样保存的那么完好,但他们同样介入到了泰国的政治、经济、商业等各方面。同样的,泰国现在的主要经济也是由华人来主导。

(海外华人分布图)意不意外?我猜很多人以为排行10的国家里有日本,但恰恰相反,日本的华人数量只能排在这些国家以外,大约在13名。

顺便说一句,我是福州人,马来西亚的很多华人都是我们这边沿海城市过去的,所以“娘惹巴巴”是一个口头禅,说习惯了反而成了一种文化。

世界华人华侨最多几个国家是哪个国家?

世界上哪几个国家华人华侨人数最多?有句话说“有陆地的地方就有中国人”。在现代世界,此言确实不虚,因为基本上现代所有国家都有华人华侨生活,华人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族群之一。那么除了中国之外,世界上华人最多的国家都是哪些呢?泰国

泰国是公认华人人数最多的国家,根据一些统计数字,泰国血统相对纯正的华人大约有960万人,占泰国全国人口的14%。而这还仅仅是中国血统相对纯正的泰国华人,如果把有部分华人血统的人也算上,有些观点认为泰国至少有40%的人,也就是2600万人有中国血统。

建立了泰国吞武里王朝的郑信

而且泰国不光华人众多,华人在其国内的影响力也同样巨大。首先现在的泰国王室从一开始就有一些中国血统。可能有些朋友听说过泰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华人国王,名叫郑信(或是郑昭)。确实,在公元1767年到1782年,中国移民后裔郑信曾经担任泰国国王。当时他带领泰国人民驱逐了当时吞并了泰国的缅甸贡榜王朝,建立了泰国吞武里王朝。因为他在位期间文治武功皆有建树,所以在泰国被称为达信大帝。不过在公元1782年,郑信被其大将通銮推翻并处死。通銮登极之后,在对清朝朝贡时曾谎称自己是郑信的儿子,叫郑华,因此“郑”也就成了他建立的泰国扎克里王朝王室的中文姓氏。虽然扎克里王朝和郑信的关系是谎言,不过通銮本人确实也拥有部分中国血统,因为通銮的母亲道伦是混血华裔,所以他们自称华裔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从通銮自称“郑华”开始,泰国每任国王都有中文姓名,而且每一辈王室成员至少要有一个人学习中文。现在在位的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中文姓名为郑冕,而他的妹妹诗琳通长年学习中文,会说流利的汉语。除了皇室,泰国历代政要中也有大量有华裔血统。比如这些年咱们中国人也非常熟悉的泰国兄妹总理他信和英拉,也都出身华裔家族,这两人虽然已经都是第四代华裔,但却还都有中文姓名,兄妹俩分别叫邱达新和邱英乐。

泰国的一家华人寺庙

不过泰国华人数量和有中国血统的人数虽然众多,但泰国华人却也是与当地融合程度最高的华人群体之一,现在几乎所有泰国华人都只会说泰语,而且历史上还曾经专门发起过改姓名运动,所以现在泰国华人基本上也都只使用泰式姓名。200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泰国900多万华人中,只有23万人还会说华语方言。不过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泰国华人小孩上中文学校学习中文的数字又重新出现了增长。

印尼

之所以桃花石杂谈把印尼华人排在第二位是因为,国际上普遍认为印尼是海外华人数量第二多的国家。但因为印尼历史上曾经多次排华,因此许多印尼华人在印尼并不敢公开自己的华人身份,所以在印尼官方的统计数字里,华人人口只有280万左右,占其全国人口总数的1.2%。但根据很多人的估计,印尼华人的实际数量至少在600万到800万之间。

公元19世纪末印尼地区的华人小学生

印尼华人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郑和下西洋的时代,后来几百年,印尼的华人数量不断增长,但欧洲殖民者掌握了当地主导权后,华人也曾遭受过欧洲殖民者的大屠杀。在公元19世纪,华人曾在今天的印尼境内建立过自己的政权兰芳共和国。但这个政权维持了100多年之后被荷兰人吞并。而在印尼独立之后到1965年,华人在印尼社会中也一直拥有重要地位。但在1965年,印尼军阀苏哈托通过政变上台之后大肆排华,在印尼发起对华人及其它一些左翼势力的大屠杀,据事后估计可能有50万到100万人被杀,其中包括大量华裔。此后印尼又从法律层面禁止华人使用中国氏姓氏以及过春节等华人习俗,导致后来大多数印尼华人不敢公开华人身份。

将中华风格与印尼风格结合的印尼华人服饰

而在1998年,在苏哈托独裁统治濒临瓦解之时,再次挑起排华风暴,又导致数千至1万名印尼华人被害。不过此后苏哈托政府迅速跨台。之后不久印尼选举产生了拥有华人血统的新总统瓦希德,印尼对华人在法律层面的歧视被一一取消。2000年,瓦希德宣布取消禁止华人过春节的禁令。2002年,印尼将又将春节定为全国性法定假日。2003年,印尼法律重新允许华人使用中国式姓名,一些华人重新开始使用中式姓名。现在华人在印尼的处境与20多年前相比已经有了显著改善,但苏哈托时代的反华情绪在印尼社会仍有遗存,所以在印尼公开华人身份的仍然不是多数。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有600多万华人,占其全国总人口的20%左右。根据一些记载,马来西亚最早的华人聚居地在元朝时就已经出现了。后来郑和下西洋时曾多次在马六甲停留,其船队里的一些人后来在当地定居并与当地人通婚,成为了早期华人的主干。不过这些华人后来逐渐被当地人同化,形成了马来西亚的峇峇(bābā)娘惹族群。

现代马来西亚华人则主要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廷允许外国企业买卖华人劳工,而当时英国在马来西亚的殖民地正好需要大量劳工,所以有许多华人被英国人招募到南洋做劳工。而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才逐渐停止。

1945年的几名马来西亚华人妇女

马来西亚华人是海外华人里中华传统文化保持的最好的一个群体。马来西亚从独立之后,虽然规定马来语是国语,是所有国民在学校的必修课,但并没有禁止华文教育。而马来西亚华人维护华人族群认同的意识又始终非常强烈,所以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一直得到了蓬勃开展。目前马来西亚有1200多所华文小学,所有华人几乎都会在华文小学接受教育。但在初中之后,因为政策限制,要上华文中学需要支付昂贵的学费,所以多数华人会上以马来文授课的中学。不过因为绝大多数华人都上华小,而华小以中文普通话为授课语言,所以马来西亚华人目前基本上都是以中文普通话为母语,而这在海外华人群体里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一个现象。马来西亚华人可以说是全球海外华人里最像“华人”的群体。

美国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其国内的华人群体也非常庞大。根据2017年的统计数字,美国华人人口已经超过500万,占其全国总人口的1.5%左右。华人移民美国最早始于公元1820年代,在公元184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现金矿,引发淘金潮之后,大量华人也涌入美国。到公元1852年,美国华人人数就已经达到了2.5万人。而在公元1860年代,在美国修建首条横贯美洲大陆的铁路时,又招募了大量华工。到公元1880年,美国华人突破了10万人。

早期旧金山中华会所(“六大公司”)首领的合影

而华人吃苦耐劳,适应能力强的特点让这些华人很快也在美国站稳了脚跟,华人经济开始蓬勃发展,华人中甚至很快出现了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但在此时,美国白人对华人的敌意也迅速增长,最终促使美国政府在公元1882年通过了《排华法案》,规定10年之内禁止再有华人入境。公元1892年,法案到期之后得到延长,1902年再次到期之后再次延长,而且取消了时限。这个法案是美国历史上唯一针对特定国家或者族群民众的限制入境法案,到1943年才被废除,到1952年,对华人移民的限制才被完全解除。

1952年华人移民限制解除之后,台湾地区有大量留学生前往美国留学,之后相当数量的人留在美国工作。而在中国内地开始改革开放之后,来自中国内地的移民潮又构成了新移民的主力军。美国华人因为来源差异很大,所以其语言、文化等方面统一性也不太高。一些早期移民后裔基本已经完全美国化,完全不会说华语,而且很多有不同种族的混血。而新移民群体则基本还都以中文为母语。目前旧金山是美国华裔比例最高的城市,华人占这座城市总人口的21%。

新加坡

新加坡是世界上除了中国之外,华人比例最高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将华语列为官方语言(之一)的国家。目前新加坡华人差不多有257万,占其国民及永久居民人数的76%左右。

和印尼及马来西亚的情况类似,新加坡在元明时期就开始有华人定居。公元1824年英国人占领新加坡之后,新加坡华人数量开始迅速增加,其中既有直接从中国来的劳工,也有南洋土生华人,新加坡逐渐成为南洋地区华人比例最高的地区之一。

几位早期的新加坡华人妇女合影

从1950年代到1960年代,新加坡政治地位几经变化,其境内也经常发生华人和马来人的冲突。1965年新加坡独立之后,实行种族和谐政策,种族冲突基本绝迹。不过新加坡建国之后致力于打造“新加坡人”的认同,因此其官方对华文教育始终比较排斥。1980年代,新加坡全面废除了华文学校,全面推行英语教育。此后虽然新加坡华人在学校仍然要学华文,但华文却已被降格成与外语类似的一门单独的课程,因此虽然华语是新加坡四种官方语言之一,但现代新加坡华人的中文能力与马来西亚华人相比明显要差一些。2010年,新加坡华人中,在家里说中文普通话的比例(类似于母语)为47.7%,另有19.2%的人在家说华语方言,而说在家里说英语的则达到了32.6%,而且增长势头非常迅猛。

世界华人华侨最多几个国家是哪个国家?

华人和华侨其实是两个概念:华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谓广义华人就是指所有具有中华民族血统的人,既包括中国公民,也包括海外华人;所谓狭义华人就是特指海外华人。华侨则是指定居国外的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换句话说华人是已加入所在国国籍的中国移民后代,而华侨则是定居海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华侨必须是在海外定居,如果仅仅只是赴国外旅游或者因公由政府派出的务工人员、留学生等不属于华侨的范畴。中国人旅居海外的历史可能比我们传统印象中的更为悠久:不是起源近代国门洞开之后,也不是起源于大航海时代,甚至可能早于张骞凿空西域的年代。传统的观点认为张骞的凿空西域之行开启了东西方之间的交往历史,不过随着考古学界不断涌现的新发现逐渐证明:事实上早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中原文明就曾遥远的西方文明通过草原丝绸之路进行着贸易和文化交流。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要道,可不知道大家是否思考过为何在河西走廊上没有“丝门”而有“玉门”?事实上早在文献记述丝绸之路之前2000年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线路已经开通,但它不是为出口丝绸,而是为进口和田玉。早在商代的墓葬中就发现有出自新疆地区的和田玉和出自印度洋地区的海贝,这就足以证明商王朝就已和今天的新疆地区乃至印度洋地区有着一定的商品交换。事实上中国丝绸的西传也比我们之前想象的要早:早在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之前的公元前5世纪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命运女神雕像就穿上了原产于中国的丝绸,近年来在新疆、南西伯利亚、克里米亚的考古发掘已为我们大体勾画出完整的中国丝绸西传路线图,其中在新疆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丝绸遗物是战国时代的遗物,也就是说在秦始皇嬴政之前中原地区和新疆地区之间就已经诞生了丝绸贸易。甚至我们可以再进一步猜测:后世的匈奴、突厥、契丹、蒙古等游牧部落都有明确文字记载证明其有过大规模西迁的举动,那么在更早的年代呢?我们知道秦国的崛起正是建立在和西戎蛮族的战斗过程中,问题是那些被秦国打败的西戎蛮族去了哪里呢?当然有一部分被秦国同化,最终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但也有不少戎狄部落选择了向西迁徙,至于这些部落迁徙到了何方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不排除可能这些部落向西一直进入新疆、中亚乃至印度、西亚等地。甚至有传说认为:中国道家学派的开山鼻祖老子在西行出函谷关后更是一路向西越过中亚地区的浩瀚沙漠一直到达印度并被印度人奉为圣人,由此开创了印度佛教。这就是中华道教和汉传佛教中所谓的“老子化胡”说,这一说法认为其实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其实就是西行的道家老子。倘若此说属实,那么就意味着老子即是中国早期海外移民的代表性人物。

在日本的动画片《哆啦a梦 大雄的日本诞生》中曾提及日本民族实际上是由来自中国大陆、朝鲜半岛、北亚以及东南亚、南太平洋等地的民族迁徙融合形成的。这种说法得到了一部分日本学者的认可,同时也在中国的古代典籍中有所印证——周朝文献《海内北经》明确记有:“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而《山海经》的其它篇章则记述着中国人多次向东海诸岛屿迁徙的事迹。曾有现代学者根据《东山经》复原古代中原先民向东海岛屿迁徙的路线图:大黑山岛-济州岛-福江岛-下甑岛-鹿儿岛-琉球群岛。相比之下可能徐福东渡的故事则更广为人知。如果说关于这些早期移民的历史大多湮没在晦涩不明的神话传说中,那么到了遣唐使活跃的年代就出现了明确记载的中日人员流动:如果说李白的好友晁衡是在中国结婚生子的日本人群体的典型代表,那么当时同样也有为数不少的中国人旅居日本。公元734年唐朝方面派袁晋卿、皇甫东朝等人护送第十次遣唐使返回日本,后来袁晋卿、皇甫东朝等人及其后代就留居日本。当时日本人将华人聚居地称之为大唐街,后逐渐演变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唐人街。古代中国人的足迹同样到达过朝鲜半岛:商纣王的叔父箕子建立了箕子朝鲜王朝,直到西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箕子朝鲜被来自燕国的卫满推翻,由此诞生了朝鲜半岛历史上第二个华人王朝——卫氏朝鲜。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安史之乱、黄巢起义、靖康之变......一次次变乱导致中原百姓大量南迁,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内部一个独特群体——客家人。客家人除了向南进入岭南、四川等地之外,也不断有人移居海外。宋元时期中国的造船技术发展以及指南针开始被应用于航海使沟通中国与东西洋之间的海上丝绸之路得到蓬勃发展,一时间大量中国人移居海外,由此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与闯关东、走西口并称的所谓下南洋的人口大迁徙事件。下南洋的过程一直持续到近现代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海外华人甚至在海外建立了一些国家,兰芳共和国、戴燕王国、纳土纳岛王国、飞龙国、爪哇顺塔王国、马来吴氏王国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近代以后海外华人的分布地域由邻近的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等地逐渐扩散到全世界,北美、欧洲等地也开始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华人人口。截至2018年全球海外华人华侨的数量已达到1亿左右:其中85.5%的海外华人华侨定居于东南亚地区。从国家分布情况来看:华人华侨数量在1万人以上的有文莱、老挝、朝鲜、尼泊尔、土耳其、沙特阿拉伯、荷兰、德国、比利时、意大利、毛里求斯、留尼汪、马达加斯加、南非、墨西哥、巴拿马、危地马拉、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多米尼加、秘鲁、阿根廷、厄爪多尔、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巴拉圭、圭亚那、苏里南、新西兰、塔希提、西萨摩亚等32个国家和地区;居住华侨华人1000-10000人的有26个国家和地区;居住华侨华人100人以上、不足1000人的有29个国家和地区。其余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合计起来不过2000多人,多则几十人,少则三五人。那么这些国家中华人华侨最多的究竟是哪个国家呢?

其实华人华侨最多有两种理解方式:其一是指华人华侨在该国的人口占比中相对最多;其二是指该国的华人华侨绝对人数最多。目前海外华人在人口占比中最多的国家非新加坡莫属:目前新加坡的人口总数约为561万。由于新加坡是一个开放型的港口国家,因此生活着大量外来务工者,居住在新加坡的561万人口中约有396万是具有新加坡国籍的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定居居民。新加坡公民主要分为四大族群:华人占74.2%左右、马来族占13.3%左右、印度裔占9.1%左右、亚欧混血裔占3.4%。新加坡华人中4成左右是闽南人,其次为潮汕人、广府人、莆田人、海南人、福州人、客家人。新加坡是全世界除中国外唯一华人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尽管华人在新加坡占据人口人数,不过由于新加坡的总人口并不多,所以新加坡并非海外华人绝对数量最多的国家。

新加坡的邻国马来西亚是一个华人数量较多的国家:英国殖民时期曾招募过大量华工前往自己的南洋殖民地以弥补当地劳动力的不足。1957年8月31日马来半岛宣布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并成立马来亚联合邦。1963年9月16日同样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出来的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同马来亚联合邦合并组成马来西亚。如今马来西亚的西部领土就是当年的马来亚联合邦,而东部领土就是当年的沙巴、砂拉越。马来西亚成立后华人占到了其总人口的42%,几乎与主体民族马来族持平,以致于马来西亚为维持马来族在国内的主体性地位而将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驱逐出马来西亚联邦。尽管马来西亚通过驱逐新加坡以及其他后续措施有意识地控制着国内的华人比例,然而迄今为止马来西亚的3238.5万人口中仍有668.55万为华人,约占马来西亚总人口的20.64%左右,这比新加坡的总人口还要多。与此同时活跃在马来西亚经济界最顶层的几乎仍是华人:在最近公布的马来西亚富豪榜上前十名中有八个是华人,香格里拉大酒店就是身为马来西亚首富的华裔郭鹤年的产业。事实上不只是经济界,马来西亚的体育界和娱乐界也不乏华人明星:羽毛球运动员李宗伟、影星杨紫琼、歌手梁静茹......

相比之下文莱只是一个四十多万人口的弹丸小国,而华人在文莱总人口中只占10.3%左右,也就是说文莱的华人数量只有四万多人。这看起来似乎显得微不足道,然而华人却是文莱的第二大民族:在文莱作为主体民族的马来族占总人口的65.7%左右,除马来人和华人之外的其他民族加起来占文莱总人口的24%。说起文莱华人可能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吴尊了,事实上在文莱有华人血统的人远比官方统计的数据要多得多。这是因为大量华人后裔和当地人通婚融合已逐渐融入到马来人群体中,不再被官方统计数据列入华人群体。事实上连文莱王室也有部分华人血统:明洪武八年福建人黄森屏被明太祖朱元璋派黄森屏委派到云南腾冲驻守,后来黄森屏因战功升为云南永昌腾冲卫总兵。黄森屏后率族人前往南洋婆罗洲(今加里曼丹岛)。如今的加里曼丹岛上分布着印尼、马来西亚、文莱三国的领土,然而当时文莱几乎控制着整个加里曼丹岛以及今天菲律宾南部地区,黄森屏到来时正值文莱王室内部动乱之际。黄森屏在加里曼丹岛建立了华人政权,当时的文莱国王马合谟沙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黄森屏,又让自己的弟弟迎娶了黄森屏的妹妹黄元丽,文莱王室就此具有了华人血统。

印尼是目前官方统计的华人绝对数量最多的国家。有着2.58亿人口的印尼是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的世界第四人口大国。同时印尼也是一个人口结构非常复杂的国家:印尼全国一共有300多个民族,其中主体民族爪哇族只占人口总数的45%,也就是说印尼的主体民族只占印尼人口的相对优势而非绝对优势——尽管爪哇族是印尼第一大民族,然而比其他民族加起来的人口要少。印尼第二大民族巽他族占14%左右,马都拉族占7.5%左右,马来族占7.5%左右。对印尼华人而言:他们曾经历过极其恐怖的一段历史时期,尽管如此如今华人在印尼仍占人口总数的5%左右。尽管在比例上不算太多,然而由于印尼的人口总数规模庞大,因此即使是只占5%左右的华人数量也超过了1000万人,印尼因此成为官方统计的华人数量最多的国家。印尼华人大多来自于福建、海南、广东等南方省份。印尼华人大多分布于雅加达、泗水、棉兰、北干巴鲁、三宝珑、坤甸(庞提纳克)、锡江(马卡萨)、巨港、万隆及邦加槟港等大城市。

可能有朋友注意到我说的是印尼在官方统计的华人绝对数量上是全世界最多的。为什么我要加上”官方统计“一词呢?实际上我在上文介绍文莱的华人分布情况时已提到一种现象就是:有的国家华人血统的后裔并不被列入官方统计的华人群体。相比印尼、文莱、马来西亚等南洋群岛国家而言:与我国更为邻近的越南、缅甸、泰国等中南半岛国家这种现象表现得更为明显。接下来我就为大家分析介绍中南半岛各国的华人分布情况。

首先我们来看越南:事实上越南的华人分布情况是较为复杂的,这主要是由于历史上越南和中国的特殊关系所形成的。从秦代至唐代的千余年间越南一直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统治下的郡县,直到唐末五代时期才利用中原王朝分裂割据的乱局发展成为独立国家。由于两国山水相依的地理特征以及历史上的特殊渊源形成了诸多在两国境内跨境居住的民族。根据越南官方的民族划分:越南一共有越族、哲族 、芒族 、土族 、 布依族 、热依族、佬族、 卢族、侬族、山泽族、岱依族、泰族、仡佬族、拉基族、拉哈族、布标族、瑶族、赫蒙族、巴天族、巴拿族、布娄族、布鲁-云乔族、遮罗族、戈族、格贺族 、戈都族、叶坚族、赫耶族、抗族、高棉族、克木族、麻族、莽族、墨侬族、俄都族、勒曼族、达渥族、欣门族、色当族、斯丁族、华族、艾族、山由族、占族、朱鲁族、埃地族、嘉莱族、拉格莱族、贡族、哈尼族、拉祜族、倮倮族、夫拉族、西拉族。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布依族、哈尼族、拉祜族、瑶族等民族都是在我国和越南境内跨境居住的民族,事实上我国和越南境内的跨境居住民族还不只这几个:越南的主体民族越族在我国境内被称为京族,而越南的岱依族在我国境内被称为壮族,赫蒙族在我国境内被称为苗族,而越南人所谓的华族其实就是对汉族的称呼。根据越南官方的人口统计数据:越南华族约为823071人,占越南总人口0.96%左右,是越南第六大民族。事实上越南官方认定的艾族其实也是汉族的一部分,只不过他们主要是由汉族内部的客家人群体构成。以汉语作为母语的山由人主要分布在越南北方平原的半山地和山区,他们主要是在明朝末年开始从中国广东逐渐迁入越南的。法国殖民时期曾一度将他们划入瑶族,越南独立后将其列为单一民族。艾族在越南只是一个人口在5000左右的小众民族,相比之下山由人则是一个人口接近13万左右的较大民族,如果将华族、艾族、山由族三族人口相加将达到百万左右的人口规模。当然即使是在越南的主体民族越族之中也有一部分人实际上是有华人血统——毕竟越南历史上曾有过上千年隶属于中国郡县管辖的时期,民族融合现象必然是存在的,事实上越南历史上的吴朝、丁朝、前黎朝、李朝等几个王朝几乎都或多或少有华人血统,时至今日要完全准确统计出越南有华人血统的人口数量其实已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只能说有相当数量的越南华裔应该已融合在其他民族之中。

缅甸约有5400万人口。根据缅甸官方的统计数据:缅甸总人口的68%为缅族。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状态如下:掸族9%、克伦族7%、孟族2%、克钦族1%、克伦尼族1%、钦族2%、华人3%,此外还有若开足、印度裔、罗兴亚人等民族,但缅甸官方不承认华人、印度裔、罗兴亚人为法定少数民族。不过实际上在缅甸有华人血统的人口总数其实远远不止官方统计的那么多:缅甸官方所统计的华人人口数量只统计由中国近代以来由中国迁入缅甸的移民,然而实际上生活在缅甸除了这些中国移民之外还有两大华人群体:其中之一就是位于中缅边境的果敢族。果敢人的祖先是追随南明永历帝朱由榔进入缅甸的汉族后裔。清朝康熙元年(1661年)吴三桂带领十万清兵开进缅甸逼迫缅甸交出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次年朱由榔被吴三桂缢死在昆明的逼死坡。跟随朱由榔入缅的明军残部在朱由榔的部下杨高学的带领之下逃入中缅边界线附近的科干山(如今的果敢地区)避难。当时这一地区位于中缅边境的中方一侧,在坚持长期的抗清斗争后这支明军残部终于意识到反清复明已无多大可能,最终这支明军残部不得不选择降清。清政府册封杨高学为土司,由此形成了位于云南边陲的汉族杨氏土司政权。在1897年2月4日签订的《中英条约》中清政府把果敢地区割让给英国统治下的英属缅甸,这些原属中国人的果敢华人从此成为了缅甸的本土少数民族,在缅甸的官方人口统计中并不将其列入华人群体。除此之外缅甸境内还分布有中国国内解放战争后溃逃到金三角的国民党残军的后代,由于缅甸国内的复杂形势以及金三角地区正好位于三不管的交界地带的地理特征使这些国民党残军的后代实际上是不受缅甸官方控制的,因此也不可能纳入到缅甸官方的统计数据中。外界推测缅甸境内实际上大约有260万人口有华人血统,不过这种推测数据的准确程度就不得而知了。

泰国称由中国迁入的汉族为华族。在泰国华族占其总人口的14%左右,是除泰族之外最大的族群。从宋元时代起就陆续有华人迁居泰国。18世纪泰国华人历史上最杰出的英雄人物诞生了:当时还叫暹罗的泰国被缅甸征服,但缅甸人并未能完全控制暹罗各地,与此同时缅甸还在北部边境和当时乾隆皇帝统治下清王朝爆发了战争,于是在暹罗一些未被缅军控制的城镇就形成了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的军阀势力,在这其中势力最大一股当属华裔郑信领导的队伍。郑信泰文名达信,是中国潮州人后裔。当缅军攻克暹罗都城大城后他就在分析当时局势后认定要光复国土当以扩大基地为先,于是在1767年6月率领精兵攻打尖城(即今之尖竹汶府),兵临城下时下令军士吃过晚饭后将锅炉碗钵等炊具全部捣毁,明日早饭到城内烧煮已显示破釜沉舟之志。攻克尖城后郑信将此作为复国基地,在1767年的雨季加紧赶造战舰。雨季一过即率领士兵五千、战舰百艘自尖城出发,当年11月郑信军至湄南河河口,先收复吞武里城,然后逆流而上直捣大城缅军扎营重地——三菩提树营。缅军不能对抗,大败而归,至此被缅军占领了七个月的大城被暹罗收复。郑信见大城被缅军破坏殆尽,于是迁都吞武里。郑信这样做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大城遭受严重破坏,要恢复已不容易;缅军对大城地理形势了若指掌;大城远离海口,对外通商贸易并不方便。反观吞武里城面积虽小,却有“威猜巴硕堡”为屏障且接近海口,对外贸易比较有利;如遇强敌入侵,不能对抗,可退回尖城。郑信在吞武里城召集因战乱逃亡的流民并稳定粮价以安抚民心。在完成安定民心的任务后郑信就对暹罗境内的其他割据势力下手,他用三年时间完成了统一暹罗的任务,此后又进一步加强国防建设并同缅军交战多达十次。1771年郑信亲自率兵占领了柬埔寨,任效忠郑信的柬国大臣主治国事,柬埔寨遂成为泰国藩属一直至1778年。1774年他又先后征服了喃奔、帕、难、兰那、老挝等城。郑信一朝的国土北边拥有老挝境内的万象、銮巴茫;南边统领甲兰单、单卡奴、沛武里;东边拥有老挝、高棉湄公河地区,窥望越南边境;西边国土远达缅甸的毛达玛、塔威马力、禾脑悉。尽管郑信在1782年在如今统治泰国的曼谷王朝的开国之君昭披耶却克里发动的政变中被推翻并于同年佛历4月6日被处死,但泰国人为纪念他的复国之功尊称其为“吞武里大帝”。1954年4月17日推翻郑信的曼谷王朝正式为郑信铜像举行落成朝祭大典,同年的12月28日是郑信登基纪念日,这一天曼谷王朝第九代国王普密蓬亲临主持献花圈朝祭仪式。此后每年的12月28日泰国政府都会举行郑信朝祭大典并循例在铜像地区举行两天两夜的文娱活动。泰国华人的同化程度非常高,由于大量华人和华泰混血大多已经完全融入当地社会,因此并不被计算在华人人口之中。事实上包括如今的泰国曼谷王室在内的中部泰人都或多或少存在与华人融合的迹象。目前根据泰国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泰国的总人口在7000万左右,而华族约占泰国总人口的14%,实际上已接近1000万人左右,这只比印尼华人的官方统计数据略少。由于考虑到泰国有大量华人后裔未被列入华人群体统计,因此泰国实际上的华人总数有可能超过了印尼。

当然华人在东南亚以外的地区也有分布:在美国华人总数接近于500万,占美国亚裔人口的23.25%、美国总人口的1.4%,是美国亚裔人口中第一大群体。从19世纪起大量华人移居纽约、旧金山、洛杉矶、休斯敦、西雅图、波特兰等美国城市。加拿大的华人数量现已达到180万,约占加拿大总人口的5%,是加拿大仅次于英裔和法裔第三大族裔,也是加拿大最大的非白人族裔。澳大利亚的华裔人口约为126万,占澳大利亚总人口的5.6%左右,在澳大利亚所有族系中华裔人口少于英裔、爱尔兰裔、苏格兰裔,但高于意大利裔、德裔、希腊裔和土著人。秘鲁人口约为3000万,其中华人约占10%,但也有人认为将已不被纳入华人群体统计的有华人血统的秘鲁公民计算在内应该会达到秘鲁总人口的20%左右。纵观华人在各国的分布状况而言:目前印尼仍是海外华人官方统计数量最多的国家,而泰国有可能是实际上拥有最多具备华裔血统的国家,新加坡则是除中国外唯一华人占据人口多数的国家。

世界华人华侨最多几个国家是哪个国家?

根据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庄国土教授2011年的估算认为,2007-2008年,广义上的世界华人华侨人数约为4543万人,其中,亚洲地区3548万人,占总体的78%。

当然,在定义上,文章认为,1955 年以前,“华侨”泛指在海外定居的有中国血统并在某种程度上保存中国文化的群体和个人,无论是否正式持有中国国籍。1955 年以后,中国政府正式放弃双重国籍的政策。此后,“华侨” 仅指那些保留中国国籍者。“华人”(Chinese, Ethnic Chinese, Chinese overseas)在法律意义上,通常指一定程度上保持中华文化( 或华人文化) 、中国人血缘的非中国公民。当不强调法律身份时,可涵盖华侨。

庄国土教授统计认为,到1950年代初,世界华人总数约1200—1300万人,90%集中在东南亚。荷属印尼超过350万人,泰国约300万人,英属新加坡和马来亚共约310万人,越南约100万人,菲律宾和缅甸各约35万人,柬埔寨约42万人,老挝约5万人,文莱约1万人。日本和朝鲜共约6万人,亚洲其他地方约2万人。美国15万人,加拿大3. 2万人,拉丁美洲约10余万人,欧洲约7—8万人。非洲不超过5万人,大洋洲约4万人。

1949年后,包括大陆地区、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的移民人口则有新变化,发达国家的移民占比越来越大,而东南亚华人开始本土化,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首先还是认同自己是新加坡人或者马来西亚人。真正比较可靠的统计可能是基于1980年以后出国的新移民,他们的数字相对而言更有意义。按照文章中的统计可以认为,在2006-2007年时,1980年起从大陆地区、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移民的新移民总数大约有800万人(现在数字还在上升),各国排序为:

  1. 美国:200.7万人;
  2. 欧洲各国:170万人(流动性非常大);
  3. 缅甸:100-110万人;
  4. 加拿大:75.3万人;
  5. 日本:60.6889万人;
  6. 澳大利亚:60.5524万人;
  7. 韩国:58.6662万人;
  8. 泰国:35-40万人;
  9. 新加坡:35万人;
  10. 柬埔寨:20-30万人
  11. 马来西亚:10-15万;
  12. 越南:10-15万;
  13. 老挝:13万;
  14. 印尼:10万;

至于老华人华侨与新移民数量,文章则没有进行十分严格的统计,在地华人很多已经融入了当地社会,一般而言意义也不是太大。马来西亚的华人社团及其组织保存得更为完整,2017年时马来西亚华人人口约为736万人,新加坡华人人口为417.49万,印尼华人大约为316万。泰国华人高度融入当地社会,估计数量约有600-900万(取决于统计时混血程度),但是其与泰人已基本没有区别。结合维基百科数据来源,将血缘为主要族群定义的话,笔者大致总结一下,仅供参考:

  1. 泰国:600-900万;
  2. 马来西亚:736万(2017);
  3. 美国:502.58万(2017);
  4. 新加坡:417.49万;
  5. 印尼:316万;
  6. 秘鲁:约200万;
  7. 加拿大:176.92万(2016);
  8. 缅甸:163.754万(2012);
  9. 澳大利亚:121.39万人(2016);
  10. 韩国:78万(2013);
  11. 法国:60-70万(2010);
  12. 日本:66.58万(2015);
  13. 英国:43万(2011);

但其实有实际意义的还是看新移民人数。

参考文献:

庄国土:《世界华侨华人数量和分布的历史变化》,《世界历史》2011年05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