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卡扎菲只是上校,而他的手下已是元帅?

卡扎菲67岁,被枪杀在老家苏尔特的水泥管里。死后尸体被虐,且放到“畜牲”肉冷冻储藏室让民众羞辱。利比亚民众目前的生活状态或许就是上天对他们的惩罚。说笑了,请看下文。年轻时的卡扎菲

卡扎菲——25岁率青年军官发动政变时是少校。题主的意思,目前驰名中外的老将哈夫塔尔是将军。其实,卡扎菲时代哈夫塔尔被卡扎菲授予最高军衔“上校”。那个时代利比亚最高军衔就是“上校”。纳赛尔

卡扎菲一生只崇拜埃及的前领导者纳赛尔,他将纳赛尔视为自己的革命导师。而纳赛尔取得政权的时候军衔就是上校。所以,卡扎菲取得利比亚政权后,就将自己的军衔定为上校,且规定“上校”军衔就是利比亚最高军衔。

卡扎菲是个民族主义者,一生追求建立一个纯粹的阿拉伯世界。他生前被北非国家封为“王中之王”。理想是:让利比亚人民过上平等,民主富裕的生活。他不喜欢“总统,三军总司令,国家元首“等所谓的称谓,一生只喜欢上校称谓。西方世界给卡扎菲一个“独裁”者称谓,是大大的冤枉了卡扎菲。

一,卡扎菲时代,利比亚没有《宪法》,没有内阁,没有总理,更没有各种复杂官员称谓,他说: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二,卡扎菲时代,国家经济状况很好。1967年夺取政权后,他父亲一直住在破屋里,他的老婆孩子也住在军营里,没有奢华的宫廷别墅。他说:等全国老百姓都有住房了,他父亲才是最后一个离开“平民窟”的人。

三,卡扎菲生活很简朴,不抽烟,不喝酒,一生只喝“骆驼奶”;他不坐豪车,只喜欢骑骆驼;他出访它国,不住皇宫殿堂,只睡自己带的账蓬……

四,卡扎菲时代,利比亚人民住公房,全民免费医疗,孩子上学不掏一分钱,留学海外学费国家全包……

卡扎菲的悲哀结局,因为,他高举反美大旗与美国对抗到底,他想买一颗“原子弹”,把以色列彻底炸上天。这就是死后连个“土堆”都没有的理由吧!

卡扎菲被他自己的子民枪杀有八年了。利比亚人民,没有过上西方国家答应的好生活,却变成了“索马里”难民。这是利比亚的人民的悲哀,同时或许也是上天对他们的惩罚。卡扎菲的老搭档早年一起革命的伙伴哈夫塔尔,也是推翻他的功臣,如今的将军正在血战的黎波里,他能给利比亚人民一个什么样的明天呢?卡扎菲一生以“上校”而自豪,大家有其它解释吗?欢迎留言!

为什么卡扎菲只是上校,而他的手下已是元帅?

卡扎菲是20世纪反美反霸权的英雄,是民主、自由的一面旗帜,是名垂青史的人物。卡扎菲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粉丝,虽然卡扎菲被反对派打死了,但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卡扎菲当了一辈子上校,对外也是这样自称。哪怕是在外交场合,也是如此,

刚开始出席联大会议的时候,大会的主持人也不习惯,美国总统演讲罢了,德国总理演讲罢了,一看手中的"节目单""利比亚上校。。。"还因为自己看错了,再看一遍没错呀,也许是打字员打错了吧,管他呢,将错就错把,于是就硬着头皮念:下面请利比亚上校卡扎菲先生讲话。

台下各国首脑们一听也懵圈了,大家都派当家的来开会,利比亚人怎么了,一把手没有事不能来还有副手呢,怎么差一个上校小助理来蒙事?

时间长了大家才知道在利比亚"上校"就是老大。

大家都知道,卡扎菲是个大独裁者,利比亚是他一个人说了算。卡扎菲为什么不当总理、总统、非要当"上校"呢?

第一、低调。

卡扎菲搞政变时还是个二十多岁的毛头小伙,本来只是吃饱了撑得抱着必死之心想试试,谁知道一不留神竟然成功了,卡扎菲的小心脏狂跳不止。他想这时候一定要低调,太张扬了美国、英国就会搞事。所以没有敢称总统,自称上校。那意思是告诉海内外,我卡扎菲革命成功了,我是为了主持公道,我不贪恋权力,我只是暂时为大家维持秩序,我要等有德者过来接班了,就带着老婆归隐沙漠。

第二、谦逊。

卡扎菲上台后一直非常谦逊,不厌其烦说自己是利比亚人民的公仆,是利比亚人民的儿子、小学生。是大家的仆人,是上帝派自己来为利比亚人民服务的。

卡扎菲信誓旦旦说自己跟利比亚前国王不一样,前国王是来作威作福、欺压利比亚人民的,他们花天酒地,让人民忍饥挨饿。他们住高楼大厦,让人民流落街头。我卡扎菲跟他们不一样,我要吃亏在前,享福在后。我就是来给利比亚人民当牛做马,吃的的草挤出的是奶。

等利比亚人民都住上新房子,我再进屋里睡觉,等利比亚人民都吃上肉了,我再动腥。总之,我就是个上校,永远是个上校,不是什么封建统治者,更不会当皇帝,不会当元帅,也不当主席、总统和委员长。

第三、崇拜。

卡扎菲小时候有个偶像,他是埃及总统纳赛尔。

纳赛尔也是一个军队的中下级军官,后来发动了政变,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埃及共和国。

纳赛尔敢作敢为、天不怕地不怕,曾经跟大英帝国、法国和以色列较劲。后来纳赛尔一度还和叙利亚、北也门成立了阿拉伯合众国,成为大国领袖。

卡扎菲对纳赛尔崇拜得五体投地,暗暗发誓向纳赛尔学习,做大国领袖。卡扎菲上台后,卡扎菲就挖空心思讨好纳赛尔,有一次纳赛尔过生日,他为了给人家一个惊喜,在纳赛尔生日头天晚上吩咐手下开飞机去开罗,手下正慢吞吞的准备着呢,卡扎菲着急了,自己亲自驾飞机去了开罗,卡扎菲也没有告诉埃及人,到哪里一直在空中盘旋,这时候纳赛尔才知道卡扎菲来了。

不久纳赛尔就去世了,卡扎菲痛心疾首的同时,也暗下决心要吞并埃及。

他不止一次对外宣称自己是纳赛尔的接班人,是纳赛尔的忠实信徒。他对埃及人说,我要当一辈子上校,向我的偶像纳赛尔致敬。

他觉得虚怀若谷就能赢得埃及人的好感,为自己将来控制埃及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纳赛尔搞政变的时候也是中层军官,所以卡扎菲不想称什么总理、总统,他说自己不能超越自己的偶像。

后来卡扎菲还真想跟埃及合并在一起,他去埃及访问的时候就突然在演讲是呼吁两国合并。后来还大兵压境跟埃及玩硬的,想逼着埃及就范。埃及总统萨达特也不是什么好惹的主,两国就打了起来,埃及把卡扎菲狠揍了一顿,卡扎菲才彻底死心。

第四、任性。

我老家有个奇葩大表嫂,非常有个性,不仅敢穿奇装异服,还听港台歌曲。(那年头有这爱好是大逆不道的,弄不好就会进去,一般人没有这个胆量。)

嫂子还有一个任性的地方,那就是从小就让女儿喊她姐姐,有人说她的时候,她振振有词,说那怕啥,不管孩子喊我啥,吃我的喝我的还能不听我的?

卡扎菲也是这样小小变态的心理,他言称什么官职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要服从他。他称的官职越小,说明自己越有能耐,越有自信。

打个比方,卡扎菲如果哪一天自称儿子,喊自己的喽啰喊爸爸,那儿子的内涵也会因此改变,那些当爸爸的还必须对儿子俯首帖耳。

这就叫有本事任性,没本事认命。

为什么卡扎菲只是上校,而他的手下已是元帅?

卡扎菲是利比亚以前的领导人,他在国际近代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他是唯一把五常全都得罪个遍的人。他因为拥有上校军衔,因此江湖人称卡大佐,相信这个绰号很多人都听说过。为什么他作为领导人只有上校军衔呢,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卡扎菲是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他原本只是个中层军官,政变成功后推翻了利比亚原来的王室,然后一跃成为了利比亚的最高领导人,这之间的跨度非常的大,也算是很少见了。

而在此大概十年前,利比亚的邻居埃及也发生过一场非常相似的军事政变,领导者叫做纳赛尔,这个人也是推翻了王室建立了新的政府。

为什么要说起纳赛尔呢,因为卡扎菲很崇拜这个人,他之所以有后来的经历也是在模仿纳赛尔,走纳赛尔走过的路。

接下来我们就要说到卡扎菲为什么只是上校军衔了,因为纳赛尔也是上校军衔。

卡扎菲成为利比亚的最高领导人后,先是把自己的军衔提升到了和纳赛尔一样的上校。为了显示自己最高领导人的地位,也为了防止被其他人夺权,他当时就直接宣布利比亚的最高军衔就是上校。

从那以后,在卡扎菲统治利比亚的那么多年间,利比亚的军中只有卡扎菲一个上校,剩下是的哪怕是司令官也只是个中校,这种奇葩搞笑的事情利全世界也就利比亚独一份。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大家就戏称他为卡大佐,为什么不是卡上校,而是卡大佐呢。

大佐是日本的叫法,利比亚肯定是没有这个叫法的。之所以这么叫他,主要是因为卡扎菲太能作死了。一直在用生命践行花样作死这个词。

他是地球上目前为止唯一的把联合国五常全都得罪了一遍的人,就算宇宙第一强国冈比亚都不敢的事情被卡大佐做到了。

卡大佐的作死行为真的多不胜数,非常的搞笑,他是真的把自己当成天下无敌了。

所以后来联合国表决对利比亚进行空袭的时候,其他国家的意见都非常的统一,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你递个板砖,我捅个刀子,五常都没闲着。就连我们中国也是默认了,支持英法等几个国家出兵。

这些平时互相拆台、互相敌视的不同阵营国家,难得的在一件事情上这么和谐,意见这么一致,可见卡大佐得罪人的功夫真不简单。

为什么卡扎菲只是上校,而他的手下已是元帅?

要说明一点的是卡扎菲执政时期,利比亚军队的最高军衔是上校,没有上校以上的军衔,比如将军,元帅之类的。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卡扎菲本人的军衔就是上校。在利比亚谁敢比卡扎菲的军衔高,那不是在找死嘛。

首先卡扎菲是埃及总统纳赛尔的粉丝。纳赛尔作为军队的中校带头推翻了埃及王朝。其作为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在阿拉伯国家出尽了风头,很多人都成了纳赛尔的粉丝,包括利比亚的卡扎菲。

1969年9月1日,利比亚军队的军官中尉卡扎菲完全效仿纳赛尔的步骤,领导利比亚版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了利比亚国王伊德鲁斯。

埃及总统纳赛尔发动政变后,由中校晋升上校,后来纳赛尔从政只保留了上校军衔,致死都没有晋升。

为了和偶像保持一致,卡扎菲在政变后把自己从中尉晋升为上校。由此上校军衔就成了利比亚的最高军衔。

现在利比亚军阀割据,盘踞在东部的国民代表大会与“国民军”结盟,利比亚国民军的最高统帅是哈里发·贝卡西姆·哈夫塔尔。

此人也曾经是卡扎菲的战友。1969年利比亚九一绿色革命,就是就跟随卡扎菲发动政变。他是卡扎菲政权的重要成员,1986年,他成为了利比亚军队总参谋长,成了军队负责人,当时的哈夫塔尔军衔也是上校军衔,和卡扎菲同级。

哈夫塔尔现在的军衔比较高,是少将军衔。此人曾经被卡扎菲任命为战地部队指挥官,指挥军队进攻乍得。

哈夫塔尔在利比亚与乍得的战争中,他战败被俘。之后开始反对卡扎菲,一直流亡国外。

2011年,利比亚爆发了反对卡扎菲浪潮,加上美国为首的西方的干预,利比亚爆发了内战。

哈夫塔尔回到利比亚,参与利比亚内战,由于以前在军队中的经历,他成为利比亚过渡委高级将领。

同年10月,卡扎菲被击毙于其家乡苏尔特的一个废弃下水管道中。哈夫塔尔宣布击毙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利比亚革命后被推举为利比亚陆军总参谋长,少将军衔。

也就是说推翻卡扎菲后,利比亚的最高军衔也不过是少将军衔。利比亚哪里来的元帅呢?

其实卡扎菲在政变后只晋升自己为少校军衔,而且将利比亚军队的最高军衔定为少将军衔也是有原因的。

有人认为是卡扎菲性格张扬,为人比较目空一切,对世俗的军衔这些都看不上。是这样吗?我们来看看。

1969年卡扎菲发动政变推翻国王统治的时候,利比亚军队满打满算也不过8000人,其中有两千还是治安警察。

也就是说当时的利比亚军队不超过一万人,而且当时的利比亚也只有陆军。

后来卡扎菲上台后,利比亚军队得到发展,才有了海军和空军,但是人数不多。

就在卡扎菲被推翻前的一年,根据国际研究机构的统计,利比亚军队也不过是7.6万人。

根据伦敦国际战略问题研究所统计,2010年利三军总兵力7.6万。准军事力量“人民武装”4万人。其中陆军5万人,海军8000人,空军1.8万人。

利比亚军队数量少,这是因为利比亚是个小国家,人口不多,现在也就六百多万人。

卡扎菲政变时期军队不超过一万人,军队最高军衔为上校军衔,其实也挺好的,挺符合逻辑的。

一万人的军队,设置少将,中将,上将,大将,元帅,大元帅,没有啥意义的。

曾经看过一部电视剧,其中的台词太搞笑了。用一个连的兵力冒充一个团。

司令员问分区司令员,你的手下有多少兵力?分区司令员回答:至少有三个营的编制,不过一营和二营代建,目前还仅仅只是停留在口头规划上,一个人没有。

真正能打仗的战斗部队只有一个三营,设置三营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误以为他有一个团的兵力了。

当然连这个仅存的三营也是处于代建状态,底下编有三个连,但一连和一营二营一样,属于待建部队。二连则是刚刚拉出来了个架子,真正能打的也就一个三连。

如果卡扎菲任命自己的军衔为大元帅,真按照这样搞下去,至少利比亚军队的小兵基本上个个都是校级军衔,恐怕连普通士兵都没有了。

所以就以利比亚一万人的军队,当时真的没有必要设置上校以上的军衔了。上校军衔就可以控制一万人的军队了。

所以说卡扎菲在军衔这方面比较务实,没有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出来。后来,利比亚军队数量也增加了,但是也没有超过八万人。

上校军衔作为八万人军队的最高军衔也是可以的,设置太多的军衔也没有啥用处。

当然卡扎菲也是没有任何政府职务的利比亚领导人,不曾有总统,或者总理的职务。

这主要还是来源于卡扎菲的奇葩理论设计的利比亚政府机构中就没有总统或者总理的职务。

原来卡扎菲的理论是这么阐述卡扎菲的思想的。卡扎菲认为:西方议会制度是靠不住的,所以议会制定的法律也是靠不住的,紧接着议会选出来的政党更是靠不住的,而且组织和个人都靠不住。由此,卡扎菲得出结论是民主绝对靠不住。

卡扎菲反对各种形式的代议制度,认为当今世界现有的政治制度都是不民主的,或者说是“虚假的民主”,人类最好的政治制度是“直接民主”,通过“人民革命”建立“人民政权”,实现人民自我统治和自我管理。

卡扎菲认为人民不能由任何别的人来代表,他们只能自己代表自己。因此,在卡扎菲的奇葩理论下,利比亚的政府机构就重新调整了。利比亚不设任何代议机构,只有一个为全体人民办事的“总人民委员会”。

为此,卡扎菲取消利比亚各级政府,代之以各级人民大会和人民委员会,并将国名改为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实际上卡扎菲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大权在握。在卡扎菲时代,政治精英被清洗,政党不被允许,不存在反对派。这样一来,卡扎菲就可以大权独揽了,而且由于没有总统或者总理的职务,也就没有职务任期的限制。这就是卡扎菲可以执掌利比亚42年的原因。

卡扎菲将自己的执政理念真正落实到利比亚的国土上了。从卡扎菲的职务来看,他既不是总统也不是议长,更不是国防部长,他没有职务。

就如他所说的“1977年,已经卸任全部职务,把权力交给人民”。因此,卡扎菲只保留一个上校军衔,而且外部称卡扎菲为“利比亚领导人”。

虽然卡扎菲没有任何政府职务,执掌利比亚42年,这就是卡扎菲的厉害之处了。可以说卡扎菲也是个权谋高手。

只不过对于卡扎菲的理论和政策,利比亚民众有点不赞同,于是在2011年才有了利比亚内战。最后卡扎菲被击毙,死在下水道中。

为什么卡扎菲只是上校,而他的手下已是元帅?

为什么卡扎菲只是一个上校?

卡扎菲坚持认为,在利比亚的乌托邦社会中,人民统治,所以他不需要宏伟的头衔。

1969年卡扎菲上校在27岁的时候通过政变掌权。他立即晋升为上校。但他也下令建立一个革命国家,人民将在其中统治自己,不需要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卡扎菲在他的“绿皮书”宣言中解释道:“议会是人民和行使权力之间的法律障碍。”这是一个过时的理论和一个过时的经验。“作为替代方案,卡扎菲提出了他“对指导民主的方式的快乐发现”;利比亚公民将通过一系列受欢迎的大会和委员会进行统治。

但在经过了多年的统治后,美国关于利比亚的人权报告将利比亚描述为一个高度等级化的“独裁国家”,它有一个“多层次、普遍的监视系统,监视和控制个人的活动”。但是,按照卡扎菲最初的人民权力言论,他从未宣称过一个头衔,副总统、将军或首相。

尽管媒体一直把卡扎菲称为上校,不管是出于习惯,还是因为缺乏更好的选择,利比亚多年前就不再这样做了。相反,他被称为卑微的“兄弟领袖和革命指南”。

卡扎菲并不是唯一一个在夺取政权后从未提升军衔的中层军国主义者。埃及的加马尔·阿卜杜勒·纳赛尔,卡扎菲的知识分子教父,成为了总统,但从未升过上校的军衔。长期执政近20年的加纳强人杰里·罗林斯从未获得过比飞行中尉更高的军衔。*

为什么卡扎菲只是上校,而他的手下已是元帅?

您知道普京是中尉总统吗?您知道特朗普是上尉总统吗?您知道华盛顿是上校总统吗?一国之主的卡扎菲显然不是跟普京学的,他比普京大十岁;也不是跟特朗普学的,他比特朗普大四岁;还不是跟华盛顿学的,因为华盛顿是民主典范,而且就是一个独夫。卡扎菲的偶像不是别人而是比他打两轮,都是属马的埃及第二任总统纳赛尔!纳赛尔就是上校总统。

纳赛尔是官二代,学生会主席,那时候就非常不安分,还因此入狱。20岁毕业后,随英军出征,逐渐在军中形成自己的班底,1952年34岁的他把埃及的国王拉下马。然后,上马的却是别人,不用担心,他扶植的傀儡而已。因为将埃及由王国变成共和国,他成了埃及的“华盛顿”由中校晋升为上校。

此时此刻,在利比亚有个小学生的小牧童,他时而放牧,时而上学,他就是本文的主人翁卡扎菲。1963年,本来是历史系的大二生的他毅然弃学上了军校!福垊推测,他果断地弃文从戎,应该是立下了要做利比亚的上校“纳赛尔”!军校毕业后,23岁的他毅然参军。24岁因为表现优秀,获得了前往英国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培训的资格。经过三年的努力,他已升任中校,并且一群铁哥们儿!于是,他立即学习纳赛尔了。尽管学得很失败,但结局却是很成功。谁说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有好运的人照样!

凌晨两点半,卡扎菲带着铁哥们占领班加西电台。这样玩命的事儿,卡扎菲竟然办砸

了!快到地方的时候发现自己成为光杆司令了,他的助手米海什去首都接管军营,竟然把武器和子弹丢车上了。就连开着空坦克的光杆司令,作死般地开到了国王卫队军营,对准军营!他这样单枪匹马,主动找死的行为竟然成功了。因为国王卫队一看卡扎菲的坦克对准军营立马屁股尿流,只要饶命,立即投降。不久,他们就占领了班加西电台。

别看卡扎菲政变搞得像过家家,但接受权力却是一步到位,这点比他的导师纳赛尔厉害多了。为了向自己的偶像看起,也为了表示对偶像的尊重,他一直保留了上校的军衔,其实保留上校军衔福垊认为还有两个原因。

  • 第一、年轻,争取支持,巩固权力。

他才27岁,蹩脚的政变竟然意外的成功,幸福来得太快。他没有信心,感觉自己能压制主反对派。尤其当时国王还有英国、美国他们的支持,他们万一出来卡扎菲27岁时就得死。还好英美两国认为卡扎菲年轻没有经验,刚刚成功,不敢胡作非为,非常需要支持,比国王更容易控制,也就支持卡扎菲了。并且他也积极向他的偶像积极靠拢,寻求偶像的支持。如此一来,远又英美,邻有埃及,内有铁哥们儿,利比亚的局势也就好控制了。还改国号为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为的就是第二个原因。

  • 第二、他用上校的军衔不只是崇拜偶像不敢僭越,而是要做纳赛尔的接班人!

他成功第二年,他的偶像纳赛尔年仅52岁就去世了。然后,他凭借着跟纳赛尔的亲密关系,虽然不公开以纳赛尔继承人自居,他却像吞并埃及。对,没错,他想吞并埃及。纳赛尔和铁托是不谋而合的,铁托也想南斯拉夫,而纳赛尔想阿拉伯合众国。阿拉伯合众国其实就是一个邦联,它是由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和北也门组成。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就是埃及和叙利亚组成的联邦。不过,没多久就分家了。除了不接壤外,两国都各怀鬼胎,一国不能两公就是大事儿!

鉴于纳赛尔有扩张版图的心理,于是卡扎菲对纳赛尔的接班人萨达特(跟萨达姆没一毛钱的关系)说,纳赛尔留有遗言,让咱们成为一家人!萨达特争不过卡扎菲,也就是拖拖一拖拖。而卡扎菲急不可耐以阿拉伯主义者自居,逼迫埃及就范。他见埃及不吃软就让他吃硬的,萨达特抗不住利比亚的4万军队压境,答应年底合并,结果有是拖,还是不听利比亚的话。1977年卡扎菲故技重施,这次埃及跟利比亚拼了。利比亚吞并埃及的梦才中断,两国成为了仇敌。

福垊对卡扎菲的看法。卡扎菲由当年的意气风发的小鲜肉,逐步变成了不修边幅丑陋的老骨头。他所建立的利比亚不过是想成为家族统治,然而他成功后,并没有继续和英美搞好关系,而且跟邻居关系交恶,还经常大嘴巴惹英美不开心。他的纵横捭阖,得罪的国家太多,五常全部得罪尽;加上多年的强人统治,造成了各方面的不满,最终归走向了不归路。最终沦为了孤家寡人,国破家亡身死,为天下笑。就这点而言,人家老阿萨德做得还不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