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中眉庄随手赏一把瓜子,为何苏培盛吓的直呼不要?

因为这瓜子实在是太贵重了,乃是黄金所制,民间俗称金瓜子。金瓜子其实就是碎金子,在铸造的时候,金瓜子没有固定的模具,所以看起来都是不一样的,一般一粒大约在20g到30g之间。在清朝这是皇帝打赏官员、妃子、宫人的专有物品,即便是朝中大官,也不是人人都会有金瓜子的,这也代表这皇恩和荣誉。

在甄嬛传之中,雍正对沈眉庄是一见倾心的,但眉庄和温太医有了孩子,沈眉庄只得对雍正殷勤侍奉。此前沈眉庄对雍正一直冷淡疏离,为了保住孩子,她不仅改了平时的穿戴投皇帝所好,还在皇帝路过的时候,故意寻找皇帝送给她的镯子,表现出十分看重的样子,皇帝果然上了套儿。

雍正见沈眉庄主动逢迎也是心中暗喜,回去就让苏培盛送来了诸多赏赐。沈眉庄自然是要抓紧机会拉拢苏培盛,为自己铺路。她随手抓了一把桌上的小物件送给苏培盛,苏培盛见了连连说不敢当。这个时候剧中有个镜头特写,不得不说甄嬛传的道具做得还是实在的,这金瓜子就是我们在剧中看到的模样。

苏培盛得了这金瓜子果然喜得合不拢嘴,忙着道贺沈眉庄,说今晚春恩车会来接惠妃云云。沈眉庄如愿以偿,网友们大约觉得撒点金瓜子打点又算得了什么。其实大家想错了,即便是苏培盛这样的红人,也没见过这般打赏的阵仗。

前文已经说到了,这是皇帝专属的打赏之物,沈眉庄就算再得宠,也不可能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就算是皇帝赏赐给她的,她也不能转手送人。另外皇帝也不可能每天揣着一兜金瓜子看谁顺眼就抓上一把,皇帝打赏金瓜子都是以粒算的。即便是当年雍正颇为青睐的两朝名臣张廷玉,雍正前前后后曾经给他6次奖赏,每次银两都过万记,折合金瓜子不过就是一罐子,一个妃子,哪来的这么多金瓜子呢?

在清末的时候,金银的兑换比例是1:20,一粒金瓜子可以换16两白银(按清朝计量计算,一两约为37.3g),皇后一年的俸禄一千两白银,差不多就是373000g白银,80粒金瓜子,沈眉庄将几倍于皇后的年俸禄放在桌面上随手抓来打赏,这样嚣张活不过半集吧。

如今很多满清遗族还留着当年皇帝赐给家族先祖的金瓜子,在今天这些金子虽然也没多少钱,但他们也不会将这些金瓜子卖掉,毕竟这曾代表着皇帝的荣宠。

《甄嬛传》中眉庄随手赏一把瓜子,为何苏培盛吓的直呼不要?

金瓜子不单是皇帝的赏赐,更是皇帝的信赖。

金瓜子在清朝属于皇帝专用,常用来赏赐皇亲国戚以及身边的近臣。

金瓜子属于无价之宝,虽然是金子,但它背后代表皇帝的信赖,因此被赏赐者不敢卖,当然也没有人敢买。

眉庄深得雍正喜爱,常得到雍正的赏赐,其中自然有金瓜子。

眉庄赏赐苏培盛金瓜子,自然是想收买苏培盛,但苏培盛作为雍正的心腹,面对如此重礼,自然是受宠若惊。很明显苏培盛也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直呼不敢当,不敢当。

《甄嬛传》中眉庄随手赏一把瓜子,为何苏培盛吓的直呼不要?

《甄嬛传》中眉庄随手赏一把瓜子,为何苏培盛吓的直呼不要?(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沈眉庄赏赐苏培盛的背景,这段戏可是相当的狗血!

沈眉庄被人陷害后,对皇上已是心灰意冷,为了避宠而住到碎玉轩,养病期间与御医温实初互生情愫,太后为让沈眉庄重获皇上宠幸,赐催情酒一瓶,没想到皇上被沈眉庄气走,催情酒被温实初喝了,两个人滚了床单后,沈眉庄竟然怀孕了,聪明的沈眉庄想把孩子生下来,主动找皇上”解决“问题,然后就在必经之路上巧妙的“偶遇”了皇上,成功侍寝,两个月后公布喜讯,龙颜大悦,派苏培盛前去封赏沈眉庄。

苏培盛来宣召的时候,沈眉庄随手抓起一把金瓜子,赏赐给苏培盛,苏培盛却被沈眉庄这个赏赐吓到了,连说太贵重了,不敢当、不敢当。

得了金瓜子的苏培盛高兴的合不拢嘴,忙着给沈眉庄道贺,说今晚凤鸾春恩车会来接娘娘。

苏培盛作为总管太监,什么场面没见过,什么赏赐都得到过,孝敬他的人排成队,为什么会对沈眉庄的赏赐惊着,连连推辞呢?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细说一下沈眉庄随手抓的一把金瓜子。

首先,金瓜子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尤其是雍正年间,金瓜子成为皇上的专属打赏物品,不能流通,只用于赏赐,仅限于皇上赏赐王公大臣和后宫嫔妃,普通的大臣没有机会得到,必须是身份尊贵的王公大臣才有资格得到皇上的金瓜子,所以,得到金瓜子就代表着得到皇上的恩宠。

其次,金瓜子真的很值钱。所谓金瓜子,其实就是碎金子,由于没有固定的模具,就有很多的形状,沈眉庄用的金瓜子就是瓜子形状的,最开始,金瓜子可以当成货币流通,到了明朝时候,官方禁止流通金银,民间拥有金瓜子的人就少之又少了。到了清朝,由于金瓜子古朴可爱、浑然天成、便于携带,就成了皇上赏赐的御用之物了,一般出门的时候都会随身带一些,赏赐给宠臣、嫔妃。那么一枚金瓜子值多少钱呢?

金瓜子的分量把握的很微妙,一般都在二三十克左右,按照古代计量方法,大概一两重,清末金银兑换比例是1:20,所以,一枚金瓜子可以换20两左右的白银,皇后一年的俸禄是1000两白银,相当于50枚金瓜子,沈眉庄一把抓下去,就相当于赏赐苏培盛一到两年皇后的俸禄,这出手也太豪了,连皇上都不敢这么随便。

第三,一千两白银对一个大总管来说,其实并不算多。但苏培盛在宫中已经历练成人精,自然懂得察言观色,目前沈眉庄正值宠幸,这次赏赐由他这个贴身太监亲自出面,可见皇上对沈眉庄的宠爱至深,她在皇上心中地位不低,虽然苏培盛是总管太监,但他毕竟是奴才身份,受到这么大的恩惠一时不敢接也是很正常的,所以苏培盛连说”不敢当,不敢当“,伸手接的同时还直说”这太贵重了“,由此可以看出苏培盛能够混到内监第一人的地位,靠的就是这份眼色和机灵。

另一方面,如此豪爽的赏赐苏培盛,也显示出了沈眉庄家底雄厚,做人聪明,沈眉庄的父亲是济州协领,属于武官,正三品,也是属于大户人家,我们从剧中可以看到,她赏赐的数量和次数比甄嬛和安陵容都多,而且爽快,由此可以看出,沈眉庄也算是后宫的一个低调女富豪了。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读有趣的历史!

《甄嬛传》中眉庄随手赏一把瓜子,为何苏培盛吓的直呼不要?

在《甄嬛传》中有一集提到惠嫔沈眉庄重新得到了雍正的宠爱,于是雍正派自己的亲信大太监苏培盛给深眉庄送了不少贵重礼物,而沈眉庄则随手抓了一把瓜子给苏培盛,并淡淡说道:“这点心意就当作请公公喝茶了。”而苏培盛看到这瓜子,却连忙说道:“不敢当、不敢当,这太过于贵重了。”

苏培盛是雍正皇帝的亲信太监,肯定是见过大世面的,为何看到沈眉庄随手赏自己这一大把瓜子,却这么吃惊呢?苏培盛吃惊是因为这瓜子不是普通的瓜子,它叫做金瓜子。瓜子很普通,但与“金”沾边就不普通了。

金瓜子是个泛称,是古代对细小的碎金子的一种叫法,与金锞子是一样的。它不仅有瓜子状,还有其他的形状,它是没有固定模具的,而剧中沈眉庄所赐金瓜子就是瓜子状的。

金瓜子很珍贵,所以对于制作的分量会把捏的很好,一般维持在二三十克的样子,二三十克金瓜子按古代的计量来算也有一两重。

金瓜子有价值,所以最开始也是被当做货币,虽被当作货币,但拥有金瓜子的只能是一些富商、豪绅。到了明时期,由于官方禁止流通金银,拥有金瓜子的已经很少很少了。

到了清时期,由于金瓜子细小、便于携带,加上又十分珍贵,它就成为了清朝皇帝们把玩的御用之物,一般出门都会随身携带一些,皇帝也会用它来赏赐给宠臣、嫔妃们,当然给不给完全是出自自己当时心情如何。

得了金瓜子证明自己得到了皇帝的赏赐,得到了皇帝赏赐就是证明自己受过皇帝宠幸,是被皇帝恩赐过的人,这是一种荣耀、一种象征,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值钱的贵重物品了。而且可以玩着皇帝天天把玩过的物品,想想就很刺激!

不过剧中沈眉庄随手就拿一大把金瓜子赏赐给苏培盛似乎是不太现实,毕竟金瓜子相当珍贵,沈眉庄怎么敢随手一大把赏赐?雍正皇帝可能都没有这样赏赐过别人。

《甄嬛传》中眉庄随手赏一把瓜子,为何苏培盛吓的直呼不要?

对于《甄嬛传》这部良心剧,制作精良,场面宏大,各个演员通通演技在线。可以说,《甄嬛传》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好剧之一,口碑更是极佳。其中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经典人物,除去几大主角,比如皇帝,皇后宜修,甄嬛,安陵容,还有与甄嬛一同进宫的沈眉庄。

关于沈眉庄赏赐苏培盛一大把金瓜子的这个情节发生在剧中的第59集。(有感兴趣的读友可以回去看看)

当时沈眉庄重拾雍正帝的恩宠,苏培盛奉皇上的命令前来给惠嫔(沈眉庄的封号)送些礼品供她解闷儿。

当时的沈眉庄神情平淡,回了句“有劳公公辛苦来一趟,这点子心意就当请公公喝茶吧”。说完随意就着桌上的礼盒里抓了一整把金瓜子,给身边的丫鬟,示意她递给苏培盛。

而当时的苏培盛,其实他并没有吓得直呼不要,而是先是吃惊之后微低着头说:“不敢当,不敢当”。接过那把金瓜子之后,又笑意满满的说:“这太贵重了”,传达了些皇帝的旨意后又恰当的奉承一番便退下了。

历史上的苏培盛是皇宫内懋勤殿的首领太监,懋勤殿是皇帝读书、批阅奏本及鉴赏书画的宫殿。所以说苏培盛既然是雍正帝的近侍,贴身大太监,他的眼力和能力自然可见一斑。

关于金瓜子,这是古代碎金的一种称谓。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金瓜子是帝王的御用赏赐之物,一般人无权使用。

因此金瓜子大多只存在于王公贵族和名流大贾之间,是皇恩的一种象征。

在当时,一枚金瓜子的重量在20克到30克之间,将近一两。而一两金子确切价值为现在的20万人民币上下。

假如惠嫔一把金瓜子抓了40个,那就是赏了苏培盛近40两黄金,这在当时相当于正宫皇后半个月的俸禄。这叫苏培盛怎么敢轻易接受呢。更何况当时的沈眉庄地位早已今非昔比,苏培盛更要好好斟酌着回答。

其实沈眉庄从一开始就并非池中之物,她是济州佐领沈自山之女,济州佐领在当时是从一品的官职。

而她本身又是端庄典雅,知书达理,这样的身世,这样的品行,直接吸引到了太后的赏识。

于是太后先是示意皇帝授予她协理六宫之权,又亲自撮合她与皇帝修好,种种做法足够体现沈眉庄的不凡和地位。

这样一位有太后撑腰又得皇帝恩宠的主子,哪个奴才敢怠慢?

因此沈眉庄赏苏培盛金瓜子时,他表现的先是非常惊讶,之后受宠若惊,最后欣喜万分。

当时镜头切到甄嬛时,这位熹妃也是若有所思的表情。不得不说剧中细节真的表现得很到位。换一个角度说:苏培盛作为皇帝的贴身大太监,是在御前伺候的人,说他“心比比干多一窍”都不为过。

根据电视剧中的描写也确实如此,他是可以完美周旋于皇帝和各位嫔妃之间的人。既懂得揣测皇帝的心思,又能看似笨拙,却十分准确的把话说到皇帝心里。

皇宫中地位等级森严,苏培盛却完全做到了在任何时候都能够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他是懂得顺着权势往上爬的人。

这种主动显拙的性格可以对比《红楼梦》中非常经典的一个人物,那就是薛宝钗。

虽然背景不同,地位不同,但是精于世故的能力却是一样的出众。放眼现在这种能力在人际交往中依旧十分重要。

同样,由于他们善于与周围人恰当周旋,最终得到的好处也是一样的多。可以说圆润事故是苏培盛作为总管太监的重要处事原则。当时的沈眉庄为什么轻易赏赐苏培盛那么多钱呢?

这又要回归剧本儿了。无论是甄嬛、沈眉庄还是安陵容,她们对雍正帝的态度都是从憧憬敬畏到惊喜忐忑,最后伤心落魄。

她们全都深知“寂寞空庭春欲晚,深锁朱楼一院愁”是何等的凄凉与无奈。到头来发现,还是寻找心中所爱最为重要,可是最终仍旧被现实打败。

当时的沈眉庄为了自己和太医温实初的孩子主动向皇帝示好(为了让她和心爱之人的孩子能够平安出生,一生顺利)。

这和以前豁达大气的沈眉庄大不相同。苏培盛还曾纳闷地在背后嘀咕了一句“你说这,这太阳打哪儿出来了?”

万事小心谨慎为好,沈眉庄突然的反常行为,精明世故的苏培盛有此举动也不为过。

这部由郑晓龙导演执导的清宫大剧可谓是塑造性格鲜明人物的成功典范。

谨慎精明的苏培盛,对于沈眉庄赏赐金瓜子的一系列反应。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原因:第一是由于苏培盛自身谨慎的处世原则。第二是当时的沈眉庄举动有些反常。第三,对于当时的货币兑换来说,一把金瓜子实在价值不菲,苏培盛不敢轻易接受。

因此我们在影视剧中,能看到苏培盛由惊讶变为惊喜的过程。最后说一句,《甄嬛传》中每个演员都演技爆炸啊。

《甄嬛传》中眉庄随手赏一把瓜子,为何苏培盛吓的直呼不要?

红雨虽然不是《甄嬛传》的粉丝,也没有主动的看过《甄嬛传》。却有着一个对《甄嬛传》推崇备至的变态室友,把《甄嬛传》作为下饭的电视剧,每天必看,甚至连台词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将整部《甄嬛传》连听带看了也有好几遍,有的集也甚至都听了三四遍了。因为室友每次在看电视剧的时候,都会跟我们疯狂推荐。

纵观整部《甄嬛传》里边唯一不让人恨看起来或者是让人比较喜欢的人物,估计就是眉庄这个人物了吧。沈眉庄知书达理,性格刚烈,敢爱敢恨。在电视剧期初的时候他对雍正皇帝还是比较有感情的。他一心求子,但是在险恶的宫斗中,再加上皇帝的怀疑,眉庄逐渐的对这个宫廷,对这个深宫丧失了信心。

后来她爱上了宫中的太医温实初,并在一次醉酒后大胆的与温太医发生了关系。过了不久,眉庄便发现了自己怀有身孕。为了保住腹中的孩子,眉庄多次借机吸引雍正皇帝,雍正皇帝果然上钩,重新宠幸了眉庄。这与甄嬛为了保住她和十七阿哥的孩子的方式如出一辙。眉庄就这样成功的重新得到了雍正皇帝的认可,并且“怀上了雍正皇帝的孩子”。

后来雍正皇帝旁边的忠心的奴才苏培盛去给眉庄请安,送赏赐的时候。眉庄随手抓起一把瓜子送给了苏培盛。苏培盛跪倒,愧不敢当。记得那时候我还问室友一把瓜子怎么就把苏培盛吓成了那个样子。后来经室友介绍仔细一看,原来一把瓜子并不是普通的瓜子而是金瓜子。金瓜子是皇帝宠幸的标志和身份尊贵的象征。

《甄嬛传》一开始沈眉庄的被封为贵人,而甄嬛只被封为常在。甄嬛的父亲曾远到担任大理寺少卿,大理寺掌管刑狱和案断的地方大理寺少卿为正三品官,沈眉庄的父亲沈自山虽然在剧中一直没有出现,但其官位必然是高于甄远道,自然家底深厚。

沈眉庄将金瓜子送给苏培盛,自然有收买人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他希望将皇帝身边的这位贴身太监即使不能收为己用,也希望他在皇帝面前能为自己说话,同时也为自己的好姐妹甄嬛争得更多的机会。沈眉庄一只心甘情愿的帮助甄嬛,并且不求回报,最后难产血崩而死,着实令人惋惜。

文/红雨说历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