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谁的官职大?

互相之间是怎么制约的?驻地同城怎么办?假如需要镇压省内叛乱,军队谁说了算?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这六个官职,虽然在很多朝代也有零零散散的出现过,但它们在同一时期全部出现的情况,只有在清朝。所以,我们就根据清朝的官制,来讨论下这六个官职的大小。

首先,清朝的管制,大体上是承袭明朝的,共有九品十八个级别,分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类。这里所提到的这个六个官职,基本都属于是地方官职。其中,总督、巡抚属于是文职类官职,将军、都统、提督和总兵属于武职类官职。

首先说下总督和将军:这两个职位分别是地方上的最高文官和最高武官。

将军一般称之为驻防将军,负责旗兵的调度,因此又被称为旗兵最高长官。清朝共设驻防将军十四人,分别驻守盛京、吉林、黑龙江、绥远城、江宁、福州、杭州、荆州、西安、宁夏、伊犁、成都、广州、乌里雅苏台。

在这十四个将军中,除绥远将军和伊犁将军的官阶是正一品外,其他十二位将军,军阶都是从一品,其职责类似与我们现在的军区司令员。

总督:一般为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最高长官。清朝共设有十一位总督,分别是东三省总督、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陕甘总督、河道总督、漕运总督。

这十一位总督,是清朝真正意义上的封疆大吏,其官阶都是正二品,但可通过兼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一品。所以从官阶上来看,总督的职位实际要低于将军。并且,清朝也曾有规定,将军凡与总督同驻一省者,如会同奏事,以将军领衔。

不过凡事也有例外,如果担任总督的人同时还是内阁大学士的话,比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那他们这个总督的官阶,就是正一品,其地位还要高于正一品的绥远将军和伊犁将军,不过这不是常态。所以正常情况下,将军的职位要排在总督的前面。

其次是巡抚:它和总督的情况有些类似,都属于地方的顶级大员,官阶也为正二品,但不同的是,它一般只主管一省的军政、民政,所以实际职级要比总督低一些,不过他们两个没有直接的从属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巡抚和总督,就有点类似于我们各省的省长和省委书记。

至于提督:它十清朝各省绿营的最高主管官,官阶为从一品,又分为陆路提督与水师提督。清朝共设有12名陆路提督和3名水师提督(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及长江水师提督)。

虽然从官阶上看,提督的职位还要高于总督,但是提督只是管理地方绿营军队,其拥有的实际权力和地位,相对是比较低的。并且,清朝还规定,提督必须受当地巡抚的管辖。从这层意义上说,提督的实际职位,要排在巡抚的后面。

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九门提督,因为其负责的是京师和皇帝的安全,属于是中央官职,并且往往担任该职位的人,都是皇帝最信任的人,所以导致其职位还要高于总督和将军。

最后我们来说下都统和总兵:总兵为绿营兵正,官阶正二品,受提督统辖,掌理本镇军务,又称“总镇”。至于都统,前期职位和巡抚的职能类似,但它只负责管理旗人。当时清朝有满汉蒙二十四个旗,每个旗的都设有都统一职,主要负责管理本旗的军务和民务工作,权力可谓非常显赫,往往都是八旗贵族子弟才能担任。

但后期各旗都交由驻防将军来管理后,都统职位实际上已经很少见,即便有,要么沦为名义上的职务,要么多设置在一些一些边境地区,中央直接管理不太方便,于是就设置都统,算是在当地最高的军政长官。

所以,虽然都统的官阶为从一品,但实际地位也就仅高于提督而已。最后综上所述,如果不考虑特殊情况的话,这六个官职按实际职位从大到小排列依次应该是:将军、总督、巡抚、都统、提督、总兵。

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谁的官职大?

以清朝为例:

总督:

总督是地方上最高大员,堪称封疆大吏,官阶为正二品,实际操作中,总督一般会加挂尚书、大学士等从一品甚至是正一品的品阶。清朝设有九大总督,除了直隶和四川单省设置有总督,其它七大总督都署理两个省以上,总督拥有包括属地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最高级别的管理权。

直隶总督由于在天子脚下,别看只管一省,但实属各大总督之首。

除了地方九大总督,清朝还在部分时间段设置了一个漕运总督,两个河道总督(江南、东河)。

巡抚:

巡抚是每个省份的最高官员,官阶为从二品,低于总督,每省都会有且只能有一个,但像直隶、四川这两个有总督的单省,为了避免机构重叠,干脆就取消了巡抚这个职位。在有些地方(如甘肃)和有些时间段,总督衙门所在的省份,也会由总督兼本省巡抚。巡抚负责管理属地的政务为主,军务为辅。

总督与巡抚可能会有督抚同城的现象,从级别上,总督要比巡抚高,但两者之间并非直接隶属关系,总督比较偏重军政,巡抚偏重民政,巡抚可上达天听,直接对皇帝负责。在清朝统治前期,总督权力绝对大于巡抚。到了中后期,巡抚与总督在督抚同城的情况下,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矛盾,解决这些矛盾的措施无非两种,一种是像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那样,干脆把广东巡抚裁撤掉;另外一种就是像两江总督(管着江苏、安徽、江西)那样,到了后期安徽、江西两省巡抚无论从名义上还是业务上都不再归两江总督管辖。

将军:

将军一职,顾名思义,是主管军务,清朝入关之后,在重要的城市都驻防有八旗军队,乾隆年间基本固定下来,共有十四名将军,他们的称号就是驻扎地名加将军二字。从品阶上来看,他们是从一品,甚至比总督都要高,这与清朝统治体系有关,他们本身都是满蒙出身,就实权来说,大部分将军低于总督。

但是边疆和清朝发迹的几个省份,由于不设总督,所以驻防将军们不仅负责军务,事实上也要行总督之实,军政民政都是最高领导。比如盛京、吉林、黑龙江、伊犁、乌里雅苏台这五个地方,就都是将军辖区,没有总督。

既是总督驻地、又有驻防将军的城市,比如广州,涉及军务大事,一般会采取将军领衔、会同奏事的模式。两者互不隶属,万一真要是矛盾重重,那就看各人能耐道行了。

都统:

都统与将军一样,都是从一品,满蒙汉各有八旗,合计二十四旗,二十四位旗务都统管理本旗军务民务全面工作。清朝后期的旗务都统一般没有实权,是由各中枢大臣兼任。

除了旗务都统,还有各地的驻防都统,由于与驻防将军级别相同,所以驻防将军与驻防都统一般各有管辖范围,驻防将军手下设置的助手叫做副都统。驻防都统在乾隆年间只设有三个,分别是察哈尔都统、热河都统和乌鲁木齐都统,其中前两者不受驻防将军节制,乌鲁木齐都统与和伊犁将军在管辖范围上有一定重叠,因此,乌鲁木齐都统虽然品阶与伊犁将军相同,实际上地位要低于伊犁将军。

提督:

掌管八旗的叫都统,掌管边疆省份之外的各省绿营军的就是提督,品阶与都统一致,都是从一品。

除了各省提督,清朝中后期还设置有水师提督,京师还有九门提督,他们的品阶全都一致。

提督都是从一品,那么封疆大吏九大总督才是正二品,总督又偏重军务,岂不是要受很大委屈?

文章开头阐述过,现实操作中,各大总督一般还会有加挂尚书、大学士名衔,足以达到文臣钳制武臣的设置作用。

总兵:

清朝总兵品阶为正二品,全国定员八十多名,受本省或本水师提督直接统辖领导。

综上,如果硬要排出品阶和实权的高低,那么从高到低,大概可以采取这样的排列方式:总督、将军、都统、提督、巡抚、总兵。

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谁的官职大?

想必大家在看到各种清朝历史电视剧或者书籍的时候,都会经常看到一些比较陌生的官职。

比如什么总督、将军、提督、巡抚之类的,在看到这些官职的时候,大家或许都能感受到这些官职的位高权重,但与此同时,想必很多人对这些官职的地位以及职权是非常陌生的。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这些官职的地位以及职权,我专门整理了一下材料,大家想了解的话可以花点时间看一下。

接下来我们先在品级方面由高到低来了解一下这些官职,在了解完后,我们再排列一下他们权力的高低。

都统

在清朝,都统是从一品的官职,是清朝八旗中地位最高的大臣。

在清朝时期,满清一共划分了24个旗,其中地位最高的是满人的八旗,其次才是后来投靠到满清部下的蒙古八旗和汉人八旗。

清朝的八旗既是一个民事管理上的单位,也是一个军事方面的单位,我们可以把满清的八旗比作为一个村庄,这个村庄既居住了很多人,也拥有着自己的军队。

不过在这里大家要注意的是,都统虽然是清朝八旗地位最高的大臣,但他们却并不是八旗的旗主。

就拿满人本身的八旗为例子,在满人的八旗中,旗主一般是清朝的皇帝或者是满清其他位高权重的皇亲国戚们。

满清上三旗的旗主是皇帝本人,其余的几个旗主则是由满清的其他亲王、贝勒们担任的,他们这些人虽然地位高到了极点,但是一般不会插手八旗本身的事务,八旗的民务和军务都是由皇帝委派的都统掌管。

在清朝入关后,都统由皇帝直接指派,在权力上是隶属于皇帝的官员,但是在名义上,他们仍旧归属于八旗旗主的管辖。

将军

清朝时期的将军和我们现如今所说的将军不同,清朝时期的将军地位很高,某些地位最高的将军,既相当于大军区的司令,也相当于大军区的最高民事长官。

清朝时期的将军是从一品的官职,清朝时期前后一共有13个将军官职,在这13个将军官职中,地位最高的有五人,这五人都是掌管边疆地区的将军。

这五人分别是当时的黑龙江、吉林、奉天、乌里雅苏台、伊犁等五个地区的将军,其中奉天是如今的辽宁、乌里雅苏台是现如今的蒙古国、伊犁是现如今的新疆。

这五个地区中,黑龙江、吉林、奉天是清朝的祖兴之地,对他们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乌苏里台和伊犁则是两块面积比较庞大又地广人稀的地区,也有着很大的意义。

在所有将军中,这五个地方的将军权力是最大的,相当于内地的总督,既独揽着当地的军事大权,又独揽着当地的政务大权,只不过有时会受到皇帝委派的其他官员节制罢了。至于内地的其他将军地位就没有那么高了,在内地各大总督、巡抚的节制下,内地将军的权力并不高。提督

在清朝时期,提督是从一品的官职,总共有15名提督掌管着各地的军务。

提督一般掌管着一个省份的军务,相当于一个省份军区的司令长官。

清朝的提督中,有三名提督是水师提督,其中长江提督是掌管着长江一带的军务,而福建和广东水师提督则掌管着当地沿海一带的水上军务。

在清朝时期,福建水师提督的管辖范围包括了台湾,广东水师提督的掌管范围包括了海南。

至于其他的陆路提督中,除了九门提督只掌管着北京一小块范围之内,其他的提督大都掌管着一个省份的军务。

提督的品级虽然很高,但是平常他们还是得受到品级与他们相等或者品级比他们低上很多的巡抚节制。总督

在清朝时期,总督本身的官职品级并不高,只是正二品的官员。

但这只是他们本身的官职品级,因为清朝总督掌管的权力实在太过于巨大的原因,所以一般总督在就任官职时他们会被皇帝授予其他各种加街。

最普通的总督,一般都会被加授兵部尚书的职权,而清朝的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如今的国防部部长。

在有了兵部尚书的职权后,他们的品级就会被提升到从一品。

而像是一些位高权重的总督,他们则会被加授大学士的职权,这个时候他们的品级就会被提升到正一品。

清朝总督权力非常巨大,他们一般掌管着一到三个省份的军务和民务,相当于以前我们的大区书记,身份差不多类似于几个省委书记加起来。

在清朝中早期,全国各地一共有过十名总督官职。

不过在清朝末年的时候,清朝又添加了一名总督,这名总督就是后来的东北总督,在撤销了东北的三个将军之前,东北总督主理起了东北三个省份的事务。

总兵

在清朝时期,总兵是正二品的官职,有点类似于现如今的小军区司令,但是因为掌管士兵的稀少,他们只相当于现如今的师长。

掌管士兵最多的总兵一般掌握着15000名的士兵数量,而掌管士兵最少的总兵,则只掌握了几百名的士兵数量。

清朝的总兵数量非常多,总共加起来有83人,其中有70人是掌管陆路的总兵,13人是掌管水路的总兵。

他们的权力并不高,平常是提督的下属,一般也受到当地总督和巡抚的节制。

巡抚

在清朝时期,巡抚原本是从二品的官员,只不过因为他们掌握的权力也比较巨大的原因,所以他们一般在被外派的时候,会被朝廷专门加授兵部侍郎也就是我们现如今所说的国防部副部长的职权,这个时候他们的品级就会提升到正二品。

清朝的巡抚一般掌管着一个省份的民务和军务,权力地位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如今所说的省委书记。

虽然很多时候巡抚会受到上头总督的节制,但他们并不是总督的下属,他们只受到皇帝的直接统辖,如果总督有造反迹象的话,他们是有反制权力的。各官职的权力高低

以上就是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的品级排序,不过这个时候大家也要注意一个问题,在清朝时期,这些官职品级的高低跟他们的权力高低是不对等的。

有的官职的品级或许比别的官职高,但是在权力方面却并不意味着比别人高。

接下来我就按照我的理解排列一下这些官职的权力高低,在我看来,这些官职中权力最高的应当是各地的总督、边外五个地区的将军。

他们是清朝时期权力最为昭著的外官,无论是地位还是权力都是最高级别的封疆大吏。

其次,我认为权力排行在第二的应该是各地巡抚、除了编外五个地区之外的其他将军、各个省份的提督、各地的都统。

最后权力最低的应当就是总兵了。

所以说我觉得在清朝时期,总督、边外将军的权力应该是最高的,而如果从品级方面来说,地位最高的应该是加了大学士衔的正一品总督,其次则是加了兵部尚书衔的从一品总督和将军、都统、提督,排行在最后的则是加了兵部侍郎衔的正二品巡抚和总兵。

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谁的官职大?

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这些都是清朝的官职,其中总督、巡抚是文官,将军、都统、提督、总兵是武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些清朝的官职:

总督:清朝的总督承袭明朝,但是权力远大于明朝,是清朝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官阶从(zong)一品,下辖一省或数省,“总治军民、统辖文武、考核官吏……”,同时节制兵权和监察地方,除了节制所属各镇、协外,还有直接统领的军队,称为“督标”,一般加兵部尚书和督查院左都御史衔。漕运总督、河道总督直接统辖的绿营兵被称为“漕标”、“河标”。

巡抚:巡抚是清朝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官阶正二品,其职责为“宣布德意、抚安齐民、修民政刑……”,巡抚受总督节制,凡不设总督的省份由巡抚提督军务。除了节制所属各镇、协外,还有直接统领的军队,称为“抚标”。

将军:清朝八旗驻防兵的最高军事长官,一般是旗人。清朝初期官阶为正一品,乾隆时改为从一品。其全称为“挂将军印镇守处”,其下设副都统、城守尉、防守尉等职,清朝一共在14个地方设立了将军。驻防将军的实权虽然不及总督,但官阶高于总督,当驻防将军与总督同驻一省时,一起上奏时,一般是将军领衔。

都统:都统是一旗的最高军政长官,是满语“固山额真”的汉文名,分管该旗的户籍、田宅、营制、操演训练等军政事务,清初满八旗、蒙古八旗、汉八旗各设一名都统,共24名都统,官阶正一品,后改为从一品。

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清朝各省绿营兵的最高军事长官,俗称“军门”。每省一人,节制本省的绿营兵,官阶为从一品,比巡抚高,但必须受到总督的节制。

总兵:全称为“镇守总兵官”,设于明朝,清朝承袭,负责军队的训练和指挥作战,官阶正二品。

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谁的官职大?

首先,说一点,这些官职基本上都是明清时期的官职,与之前的王朝官职完全不同。

清朝一共有9个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湖广总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四川总督、陕甘总督和东三省总督。总督是一品大员,属于清朝的高级官员。总督属于文官,地位类似于战区司令,负责两三个省的军队事务。有的总督不能干预地方上的政务,总督和巡抚属于同事关系,并不是上下级关系。例如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两个官职负责的事务不同而已。

巡抚是一个省的最高军政官员,巡抚一般都是正二品或者从二品的官员。按照清朝的规定,一个省有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员。布政使负责全省的民政,按察使负责全省的司法工作。至于巡抚则负责全省的全面工作,有的巡抚负责军政民财等各方面的事务,不过有的巡抚不能管理军队。由于河南、山东等省份没有总督,巡抚的权力略微大一些。

提督是武官,在品级上,提督是从一品的高官,比巡抚的地位还高。但是由于文官高于武官的惯例,提督需要服从巡抚和总督的命令。提督负责管理全省的驻军,类似于现在的军分区司令。在南方的各个省,都有提督。但山西、河南等省份没有提督,提督的事务由巡抚负责。由于提督是武官,镇压农民起义是责无旁贷的。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广西提督向荣一路追击太平军,从广西追到了江苏。

至于将军,分为了广州将军、西安将军、杭州将军等等。清朝入关以后,全国的主要城市都驻扎八旗军。总督只能调动绿营兵,根本指挥不了八旗军。八旗军服从镇守将军的命令,但各个地区的驻军数量都不多。一般情况下,一个省只有几千人。年羹尧被降为杭州将军以后,他只能调动浙江省的几千八旗军。至于数量比较多的绿营兵,不归各地的镇守将军管理。

总兵是明朝出现的一种高级武官,在明朝时期,全国只有20多个总兵,总兵的含金量是比较高的。但是进入清朝以后,总兵的数量扩大到了80多位。清朝的总兵负责管理一个镇的官兵,镇是清朝的一种军队编制,例如太原镇、高州镇等等,一个镇有1万多驻军。总兵的地位类似于军长,在品级上和巡抚相当。但是在权力上,连提督都不如巡抚,就不要说总兵了。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谁的官职大?

作者:金满楼

既然楼主提到都统与将军,那说明问的就是清朝地方官员的军事管辖权问题。

按清制,都统和将军都是八旗才有的军职,在清末旗制改革以前,只能由旗人担任,而所谓都统,就是一旗之主。

众所周知,清朝八旗分为满蒙汉各八旗,合起来就是24旗,这就是说,总共有24个都统。

从品级上来说,都统的地位是很高的,和总督平级,都是从一品大员,仅次于内阁大学士。

不过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因为京师八旗才有都统,而且都统多为亲贵或皇子担任,而京师八旗的主要任务是拱卫京师,其实际战斗力并不强。

所以,从实际意义上说,都统地位虽高,但要说在军事领域真正发挥作用其实是谈不上的。

其次是将军,这是指驻防各省的八旗统领,地位也很高,也是从一品,和总督平级。

相比而言,将军的职责比都统其实更加重要,因为各省驻防八旗,必须要保持一定的威慑力,以保证一个地区(一省或者多省)的区域安全。如荆州将军、福州将军、广州将军等。

如平三藩之乱,就主要以驻防八旗作为主力(当然京师和东三省八旗也同样要调派人马),此外像对付太平军这种,驻防八旗也是主力(虽然被打得很惨)。

至于提督和总兵,则是绿营的军职,这个通常是汉人担任(但有时也有旗人做提督的)。

先说提督,提督也是武职从一品,和都统、将军品级,不过,他主要负责一省的地方安全。而相比于驻防八旗而言,绿营更像是地方军队,而驻防八旗是国防军。

绿营体系中,提督之下,就是所谓总兵,总兵是武职正二品,他主要负责某个军事要地的安全,地位低于提督。

当然,按清朝制度,武职通常品级高,但实际权力未必高(可能是出于待遇方面的考虑,毕竟武职没有那么多捞油水的机会)。

譬如总兵,其品级比巡抚还要,巡抚才是从二品,但实际上,总兵见了巡抚都得行礼,实际为各省巡抚的下属。

不仅是总兵,即使是各省提督,也都归所在省的巡抚管辖调派,因为总督巡抚都是有兵权的。

巡抚之上,即为总督。按清制,设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四川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共八大总督。

这八大总督所管辖省的巡抚,都得听命于总督,如两江总督管辖江苏巡抚、江西巡抚和安徽巡抚,两广总督管辖广东巡抚和广西巡抚。

一般来说,如果是总督与巡抚同省同城,那么该省巡抚地位就要小不少,如湖北巡抚受制于湖广总督、广东巡抚受制于两广总督,而湖南巡抚和广西巡抚就要好一些。

至于都统、将军,因为这是八旗系列,他们和总督、巡抚都是合作关系而没有管辖关系,都统、将军都是直接听命于清廷,不需要对所在省的总督、巡抚负责,这点是要注意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