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义里面的“九战魏文通”是哪九战啊?

魏文通是谁啊?

魏文通,潼关总兵,胯下一匹九点桃花兽,掌中一口佝偻古月象鼻子大刀,刀马娴熟,武艺过人,名列隋唐第九条好汉。

在隋唐十八条好汉之中,魏文通是绰号最多的一位,共有三个绰号。

第一个绰号叫“赛关爷”,第二个绰号叫“九省花刀帅”,第三个绰号叫“九刀花马”。

为什么叫“赛关爷”呢?

因为他面如重枣,凤眼蚕眉,相貌与三国时期的关羽关云长颇有几分相似之处,故此人称“赛关爷”。

为什么叫“九省花刀帅”呢?

因为他是坐镇潼关的大帅,潼关这个位置极其重要,是大隋朝的九省咽喉之地,再加上他掌中一口大刀十分厉害,故此人称“九省花刀帅”。

为什么叫做“九刀花马”呢?

花马不用多说了,自然就是指他的战马“九点桃花兽”。那么九刀呢?九刀是指他的刀法。因为与人对战,很少有人能接住他九刀,故此而得名。

还有一种说法,说他是“九马花刀”。

这个绰号我不知道怎么来的,为什么叫“九马花刀”呢?花刀好理解,无非就是说他刀法好呗,那九马是什么意思呢?

知道魏文通“九马花刀”这个绰号来历的朋友,欢迎您在评论区告诉我一声,在下感激不尽。

魏文通这个人虽然处世圆滑,善于心计,但对大隋朝却是忠心不二,故此大隋朝的兵马大元帅“靠山王”杨林对他十分器重,要不然也不会让他镇守潼关。

魏文通对杨林自然也是感恩戴德,忠心耿耿。他曾对人言:“魏某生平除了父母之外,只对三人下跪。一跪当今皇上,二跪靠山王杨林,三跪越王杨素。”

这么说吧,杨林的命令对于魏文通来说,有时候甚至比圣旨都管用。

潼关之外,他为什么非追着秦琼不放,就是因为杨林发了话他不敢不听,故此才引出“群雄接应秦叔宝,众人九战魏文通”的精彩故事来。

那么问题来了,“九战魏文通”是到底是哪九战呢?在下不才,今天就和大家聊上一聊。

话说“筷子令反山东”的事件发生以后,济南府的大帅唐壁深知责任重大,赶紧写了一封书信,命人快马加鞭送往长安城,去向靠山王杨林禀报。

可能有人说了,杨林不是坐镇登州府吗,怎么会往长安城送信呢?

原来前些日子杨林带着十万大军以及自己麾下的十三家太保去长安了,没在登州府。

杨林的十三太保都是谁啊?分别是:

大太保,金刀太保罗方;

二太保,银枪太保薛亮;

三太保,铜锤太保李万,

四太保,铁棍太保李祥;

五太保,金面太保高明;

六太保,银面太保高亮;

七太保,飞叉太保苏成;

八太保,神射太保苏凤;

九太保,神腿太保黄昆;

十太保,铁臂太保曹林;

十一太保,开山太保丁良;

十二太保,平山太保马展;

十三太保,神拳太保秦琼。

如今在这十三家太保当中,最令靠山王杨林喜爱的,就是十三太保秦琼。

现在的秦琼,那是杨林身边的红人儿,杨林对他百般疼爱,吃饭都得让秦琼陪着,不然吃不香。

今天晚上,秦琼陪着杨林喝了几杯,爷俩儿又唠了半天嗑儿,杨林睡下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唐壁的书信到了。

此时的杨林已然睡着了,旗牌官不敢打搅,只好将书信交给了杨林的侍女张紫燕,让张紫燕等王爷醒了再伺机呈上。

旗牌官退出去以后,张紫燕也是一时好奇,就打开书信看了看。

她一看不要紧,只吓得是花容失色。因为书信中写得分明,山东响马大闹济南府,他们造反了!

那张紫燕也是女中豪杰,响马造反之事她倒并不在意,只是书信之中夹带的那张盟单兰谱把她吓坏了。因为那上面都是响马的名字,而她的心上人秦琼的姓名也赫然在内。

霎时之间,张紫燕明白了,自己的心上人秦琼是响马。

张紫燕为了救秦琼,偷了杨林的一支金批大令,让秦琼拿着大令赶快逃离长安城。

本来秦琼想带着张紫燕一起走,但张紫燕怕连累秦琼,又觉得这么走了对不起杨林,于是一咬牙,自刎而亡。

张紫燕一死,秦琼悲伤不已,但火烧眉毛,只好先顾眼前,于是他冲着张紫燕的尸体拜了三拜,逃离了长安城。

出了长安城往东第一关就是潼关,由于秦琼有杨林的金批大令在手,镇守潼关的花刀大帅魏文通不疑有他,不仅打开关门,还赠送了秦琼一副盔甲。

因为魏文通知道秦琼是靠山王眼前的红人儿,只想着讨好秦琼,他哪里知道事情有了变化?

嘿嘿,哪知道他刚巴结完秦琼不久,靠山王杨林就率领着一支人马到了潼关。

原来杨林半夜醒了之后要喝水,喊了半天张紫燕无人应答,老头儿还纳闷呢,心说这丫头去哪儿了?

等杨林起身掌灯,一眼就看见了桌子上的那封书信。书信已经开封了,他抽出来一看,只气得三尸神暴跳,五灵豪气飞腾。

他怒气冲冲地来到秦琼的房间一看,秦琼不在了,只剩下张紫燕的一具尸体。

杨林再一查看,自己的金批大令少了一支,不用问,肯定是秦琼拿着自己的大令逃走了。

杨林怒不可遏,急匆匆点了一支人马,追下去了。

本来杨林以为,秦琼就是跑也跑不出潼关去,因为魏文通得查问查问啊,只要这么一耽搁,我就到了。

结果魏文通办事挺利索,连问也没问,就打开关门,让秦琼走了,而且还送了一副盔甲。

如此一来,把杨林气的浑身哆嗦,狠狠训斥了魏文通一番,命他:赶紧出关把秦琼抓回来,否则提头来见!

魏文通还挺委屈呢,心说王爷你不讲理啊,那秦琼拿着你的金批大令呢,我敢阻拦吗?

但是,魏文通就再委屈,他敢和杨林计较吗?只好把心中怒火发泄到秦琼身上。

再看魏文通,顶盔掼甲,罩袍束带,认蹬搬鞍,飞身上马,手提佝偻古月象鼻子大刀,一个亲兵也没带,独自一人就追拿秦琼去了。

还别说,魏文通追出去大概半个多时辰,还真把秦琼给追上了。

这倒并不是说魏文通的“九点桃花兽”要比秦琼的“黄骠透骨龙”脚力快,这两匹都是日行千里不黑、夜走八百不明的宝马良驹,脚力其实差不多。

但是您别忘了,秦琼是从长安城跑出来的,他的马都跑了好几百里路了,有点儿体力不支。而魏文通是从潼关追出来的,他的马刚开始跑,劲头儿正足呢。

故此,魏文通不怎么费劲儿就追上了秦琼。

秦琼一看魏文通追自己来了,而且满脸怒气,就知道事情不妙,他心中虽慌,但脸上不能显露出来。

只见秦叔宝在马上一抱拳,说道:“魏帅太客气了,想我秦琼何德何能,怎敢劳魏帅如此远送,魏帅请回吧。”

魏文通喝道:“呸!好你个秦琼,胆敢背叛王爷?这次本帅出关,是奉王爷之命特来擒你,哪个是来送你?休走看刀!”

说着话,魏文通马往前提,一晃掌中大刀,一招“力劈华山”奔秦琼面门便看。

秦琼不敢大意,一挥手从鸟式环得胜钩上摘下虎头錾金枪,接架相迎。

但是,秦琼怎么能是魏文通的对手?

两人交手不到二十个回合,秦琼就抵挡不住了,一个没注意,掌中枪被魏文通一刀给打落在地。

秦琼来不及捡刀,赶紧抽出背后的一对瓦面金装熟铜锏,继续打斗。

秦琼的锏法是不错,但在魏文通面前照样白给。

也就十几个回合,秦琼的双锏就玩儿不转了,只有招架之功,无有还手之力。

秦琼心说:“好厉害的魏文通,真不愧叫花刀大帅啊,看来今天我是凶多吉少。”

这是“一战魏文通”!

秦琼正在焦急之时,忽听背后有马蹄声响,有一人高声叫道:“二哥,对付一个区区魏文通,何须你亲自动手,你且闪退一旁,把他交给我了。”

秦琼听着耳熟,赶紧马跳圈外,甩脸观瞧。

一看身后来了一匹大黑马,马上端坐一人,铜盔铁甲,蓝面虬髯,手里擎着一对乌漆嘛黑的大锤。

这对锤没有别的特点,只有一个字:大!

好家伙,这对锤都大出号去了,用现在的话,每只锤的直径都在一米一上。

秦琼一看来人非别,正是贾柳楼弟兄当中排行在三十六的空锤大将齐彪齐国远。

秦琼就问:“贤弟,你怎么来了?”

齐国远说道:“二哥,我们奉徐三哥之命,前来接应你来了。二哥你先走吧,小小一个魏文通我替你打发了便是。”

秦琼一听齐国远说出“我们”二字,就知道来的人肯定不止他一个,这才略放宽心,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有劳贤弟了。”说着,俯身捡起自己的虎头錾金枪,拨马就走。

魏文通能放秦琼走吗?

他刚要催马去追,齐国远把马往前一带,拦在魏文通的马前,把双锤左右一分,喝道:“呔!魏文通,来来来,某家陪你大战三百回合!”

魏文通一看齐国远掌中的那对大锤,只吓得倒吸了一口冷气,心说话:“谁啊这是,这世上莫非还真有这样的猛汉?看他手中那对大锤至少得有一千多斤,抡动起来那可是一两贯一斤的份量,就凭我掌中这口刀,敢碰人家的锤吗?别说三百回合了,一个回合我都挡不住,这一锤要是给我拍上,别说人了,连马也得拍扁了。”

魏文通越想越心惊,甚至都产生了畏战之意。

魏文通越是不敢战,齐国远越是高兴,心说行,看来今天这魏文通是被我唬住了。

再看齐国远,坐在马上不住的哇哇爆叫:“魏文通,不怕死的就放马一战,若是不敢,就快快逃命去吧!”

最后魏文通把牙一咬,暗道:“也罢,今天我就是豁出性命也得和你斗上一斗,要不然我回去了也没法儿跟王爷交待。再说了,我堂堂潼关大帅,要是被你吓的不战而逃,那也太丢人了。”

想到这里,魏文通把掌中刀一晃,高声说道:“你这猛汉休要猖狂,本帅岂能怕你?看刀!”说着大刀一挥,奔着齐国远的左肩头就砍。

齐国远不躲不闪,把右手锤举起,照着魏文通的大刀就砸。

其实魏文通只要不变招,这一刀就能把齐国远劈死。因为齐国远的锤是纸糊的,根本就挡不住魏文通这一刀。

但是魏文通不知道啊,他一看齐国远的大锤挂定风声,呼一家伙就往自己的刀上砸过来了,心说这要是砸上,我的刀立时就得飞,要不就得断,吓得他赶紧收刀变招,这一下子才没碰上。

齐国远一看魏文通不敢用刀碰自己的锤,知道自己的赌注压对了,于是更加得寸进尺,一锤又一锤的就抡开了。

魏文通仗着刀马娴熟,只有左躲右闪,而不敢招架。

齐国远欺着魏文通打,越打越开心,越打越放肆,简直就有点儿随心所欲、忘乎所以了。

魏文通这个气啊,这也太欺负人了,突然,他一个躲闪不及,刀头正碰到大锤上。

魏文通一闭眼,心说完了,甚至都做好了大刀脱手而飞的准备。

哪知耳轮之中就听“嗤”的一声,大刀居然没脱手。

魏文通心说这是什么声音,等他睁眼一看,嘿,可把他气坏了。

自己的刀啥事儿没有,反而将齐国远的大锤砍破了。

魏文通顿时就明白了,我说这锤怎么这么大,原来是纸糊的。

齐国远一看露馅了,哪敢再战?他把破锤一扔,拨马就走。

魏文通恨的牙根都痒痒,心说好小子,你刚才都快把我吓死了,我岂能饶你?

他一晃掌中刀,紧追齐国远。

这是“二战魏文通”!

齐国远的马可比不了魏文通的马快,别看齐国远的马先跑,刹那之间,魏文通就撵了上来。

正在此时,路边又闪出来一匹战马。

马上之人是一条黑脸大汉,手里握着一条大铁枪,高声叫道:“老齐你先下去吧,把这魏文通交给我了。”说着话,他让过齐国远,横大枪拦住魏文通。

魏文通一看眼前这个大汉不认识,喝道:“尔等何人,速速报上名来?因何拦本帅去路,莫非与刚才那个贼人是一伙的不成?”

就见这黑脸大汉把掌中的大铁枪一晃,说道:“我说魏文通,你咋呼什么,要问某家姓名,你可听好了。我乃大羊山双角寨的二位寨主之一,贾柳楼四十六友之中排行在三十七,刚才过去的那位使双锤的是我哥哥齐彪齐国远,我是他兄弟李豹李如圭,人称铁枪大将的便是!”

魏文通冷笑道:“我不管你是什么大将,既然敢拦本帅去路,就叛逆同党。废话少说,刀下受死吧!”说着抡刀就要动手。

李如圭一摆手,道:“慢!魏文通,你着什么急啊,我还有话要说,把话说清楚了咱们再动手不迟。”

魏文通一收刀,道:“好,你还有何话要说,请速速讲来。”

李如圭道:“魏文通,恐怕有一件事你还不知道吗,我和你之间还有一段渊源。”

魏文通一听,什么,眼前这人和我还有一段渊源?不由问道:“是吗,不知你我二人有什么渊源?”

李如圭道:“你的父亲是不是昔日的金刀大将魏成魏公旭啊?”

魏文通道:“不错,那正是先父。”

李如圭道:“是啊,你父亲活着的时候没跟你提过吗,他有一个磕头的把兄弟,少年之时,他们哥俩儿一块儿习武,一个使金刀,一个使铁枪。”

魏文通心说:“没有啊,我父亲没跟我提起过啊,哥俩儿一个使金刀,一个使铁枪,我父亲使金刀,我那位叔叔就使铁枪了,那是谁啊?”

魏文通正琢磨着呢,忽听李如圭哈哈一阵大笑,说道:“乖侄儿,别想了,你那位使铁枪的叔叔就是我,铁枪大将李如圭!”

魏文通勃然大怒,喝道:“好小子,敢消遣你家帅爷,我非宰了你不可!”说着话,抡刀就砍。

李如圭一看时间也拖的差不多了,挺大铁枪招架。

他这两下子跟魏文通相比,差的也太多了,一伸手也就两三个回合,李如圭就不行了,他冲着魏文通大喊道:“魏文通,休要撒野,你看你后面是谁?”

魏文通哪懂李如圭的技俩,拨转马头回身一看,后面哪有人啊?

等他回过神来,李如圭早已打马如飞逃走了。

把魏文通气的,心说这都是一帮什么玩意儿?

这是“三战魏文通”!

魏文通的主要目的是捉拿秦琼,也顾不得和李如圭纠缠,心说跑了就跑了吧,我追秦琼要紧。

他一催胯下九点桃花兽,顺着秦琼逃跑的方向就追,哪知刚追出去没多远,前面一员战将拦住去路。

但见此人银盔素甲,胯下一匹千里银河一点白,掌中一口七星梅花滚龙刀。

魏文通一看不认识。

魏文通不认识,咱们得介绍清楚,此人非别,乃是大隋朝九省绿林道的南路瓢把子,贾柳楼四十六友之中排行老八的“勇三郎”王勇王伯当。

就见王伯当把掌中刀一晃,高声喝道:“来人可是潼关大帅魏文通吗?”

魏文通把马匹带住,说道:“不错,正是本帅,敢问阁下是哪一位啊?”

王伯当道:“你不用管我是谁,我且问你,你不在潼关坐镇,这是意欲何为啊?”

魏文通冷笑道:“好无礼的小子,告诉你也无妨,本帅要去追拿反叛秦琼秦叔宝,识相的赶紧给我让路,免得做刀下之鬼!”

王伯当道:“是嘛,要我让路也行,须得问问我掌中这口刀答不答应?”

话不投机,两人当场动手。

要说王伯当的本领,确实不含糊,不仅骁勇善战,而且悍不畏死。

但是,分跟谁比,跟魏文通比起来那还差得多。

两人交手不到十个回合,王伯当就不行了,他的七星梅花滚龙刀明显抵不住魏文通那口佝偻古月象鼻子大刀。

王伯当自知不敌,虚晃一刀,拨马就跑。

这是“四战魏文通”!

王伯当败走以后,魏文通继续追赶秦琼。

嘿嘿,哪知魏文通刚跑了个七、八里地,前面又有一将拦住去路。

但见此人胯下一匹白龙马,掌中一条乌金枪,背后一张震天弓,腰悬十八支穿云箭。

这人谁呀?

非是别人,正是大隋朝九省绿林道的西路瓢把子,贾柳楼四十六友之中排行老九的“神射手”谢科谢映登。

魏文通一看又有人拦路,就知道他们这是在使用车轮战术,一步一步的缠住自己,好让让秦琼顺利逃走。

魏文通也不再废话,摆刀直取谢映登。

谢映登一想,既然王伯当都拦不住他,我凭着掌中枪肯定也不行,干脆我也不跟他实打硬战了,直接放箭吧。

再看谢映登,把掌中枪挂上,一伸手从后背上把震天弓摘了下来,在走兽壶里抽出一支穿云箭,对准魏文通,大喝一声:“魏文通,看箭!”

谢映登号称“神射手”,那真是弓开如满月,箭发似流星,这支穿云箭闪电一般直射魏文通的面门。

魏文通赶紧缩颈藏头,谢映登这第一支箭射空。

紧接着,就是第二支,第三支,第四支……

简单说吧,谢映登这十八支穿云箭射完,虽然令魏文通好一阵忙乱,但毕竟还是都躲过去了。

谢映登高叫一声:“魏文通,果然好本领,你家九爷拦你不住,走也。”说着话,拨马逃走。

这是“五战魏文通”!

谢映登败走以后,魏文通的火气越来越大,心说:“无非是一帮乌合之众而已,我倒要看看,你们还有多少人拦我?”

他刚跑出去十来里地去,果然又有一将拦住去路。

魏文通甩脸一看,呦呵,这人长得好啊。

但见此人大约九尺开外,卧蚕眉,丹凤眼,面如重枣,五绺长须,胯下一匹赤兔胭脂红,掌中一口青龙偃月刀,再加上身披一件鹦鹉绿的战袍,活脱脱就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大将关羽关云长啊。

魏文通心说:“都说我叫赛关爷,人家这位比我还像,这是谁啊?”

魏文通本来不想多说废话,但一见此人,不由得好奇心起,问道:“敢问阁下哪一位,拦住本帅去路,莫非也是要帮助那秦琼不成?”

就见此人一捋长须,哈哈笑道:“不错,那秦琼秦叔宝乃我结义的二哥,既然魏帅如此心狠,一路追杀我家二哥至此,某家岂有不拦你之理?要问某家是谁,你听好了,我乃塞北宣化府人氏,姓王名宣字君可,贾柳楼四十六友之中排行老六,大隋朝九省绿林道的北路瓢把子的便是。”

魏文通冷笑道:“想拦本帅,阁下也得有个本领才行!”

话不投机,两人当场动手。

要说大刀王宣王君可的本领,要在王伯当和谢映登之上,但跟魏文通却比不了。

十三、四个回合过后,王君可抵挡不住了。

他虚晃一刀,马跳出圈,高声叫道:“魏帅好刀法,某家不是对手,告辞了!”言罢,拨马而走。

这是“六站魏文通”!

简单说吧,王君可败走以后,下一个阻拦魏文通的是大隋朝九省绿林道的总瓢把子,贾柳楼四十六友之中排行老五的“赤发灵官”单通单雄信。

对于单雄信这个人,魏文通虽然没见过,但可听说过。

他见这单雄信身高足有一丈有余,头戴青铜三叉斗鸡盔,身披大叶连环镔铁甲,胯下一匹风雷烈焰驹,掌中一条金顶枣阳槊。

往脸上看,面如蓝靛,发赛朱砂,眉如刀绞,眼似铜铃,再加上一部红彤彤的大胡子,相貌十分凶猛。

不过浑身上下倒也颇有几分英雄气概。

魏文通心说:“我今天纵然抓不住秦琼,就是把这姓单的除掉也是好的。”

再说单雄信,他一看到魏文通来了,眼珠子都红了。

因为他跟秦琼交情最好,这魏文通不依不饶的追杀秦琼,他能不气吗?

但是,气归气,单雄信的本领照着魏文通可差多了。

我们知道,在隋唐十八条好汉之中,魏文通排名第六,秦琼排名第十六,而单雄信则排名第十八。

秦琼都不是魏文通的对手,更何况单雄信啊?

因此,单雄信使出浑身能耐,也就勉强跟魏文通打了不到二十个回合,然后拨马而走。

这是“七战魏文通”!

单雄信这一败走,魏文通可就有点儿心急火燎了。因为这一战又一战的打下来,秦琼已经落下他很远了,再不紧追,恐怕就追不上了。

哪知魏文通刚追下去五、六里地,第八位拦他的人出现了。

好家伙,这位可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但见他身高体胖,膀乍腰圆,胯下骑着一匹卷毛狮子兽(又名大肚子蝈蝈红),掌中横端着一柄八卦宣花开山斧。

谁啊?正是本套书中的第一福将程咬金!

魏文通刚至近前,就听程咬金大喊一声:“呔!来人可是潼关大帅魏文通吗?”

魏文通带住战马,上下打量了程咬金一番,说道:“不错,你是何人?”

程咬金哈哈笑道:“要问爷爷姓名,吓破你的狗胆,今年六月二十三,在小孤山长夜林截皇杠的程咬金便是!”

魏文通一听,心说:“原来这就是截皇杠的响马头子,王爷正拿你不着呢,得了,我要是把你擒住,大功一件啊。”

魏文通正想着呢,忽听程咬金大喝一声:“劈脑袋!”

老程打架,向来是先下手为强,大斧子一抡,奔魏文通脑袋便劈。

魏文通赶紧把头一闪,躲过了这一斧。

不等魏文通还招,程咬金的第二斧子又来了:“掏耳朵!”

魏文通赶紧往下一俯身,躲过了这第二斧。

魏文通的身子刚起来,程咬金的第三斧子又来了:“挖眼睛!”

魏文通一愣神的功夫,程咬金的大斧子已然到了眼前。他赶紧把身子猛往后仰,程咬金的斧子刃贴着魏文通的鼻子尖就扫过去了。

多悬啊,“花刀大帅”魏文通差一点儿变成“细脖大头鬼”房书安!

程咬金这三斧子一过,那么大的魏文通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心说:“这程咬金的斧子招数也太快了,简直防不胜防啊,与此人动手,我可要千万小心才是。”

哪知程咬金这三招一过,接下来又是这三招。

程咬金一直跟魏文通打了十来个回合,反反复复来回这三招。

魏文通明白了:“好响马,我还以为你多厉害呢,原来就会这三招。”

等魏文通也明白了,程咬金也不陪他玩了。

因为老程知道,再打下去自己就完了。

于是程咬金来了个见好就收,拨马就跑。

这是“八战魏文通”!

程咬金败走以后,魏文通继续追赶秦琼。可他追着追着,却被一条河拦住了去路。

他甩脸一看,河对面有一个亭子,亭子里做个三个人正在饮酒,其中有一个俗家和两个老道。

两个老道他不认识,那个俗家却一眼就看出来了,正是秦琼秦叔宝。

魏文通又高兴又着急,高兴的秦琼没有逃远,就在对面。着急的是河水挺宽,河面上还没有桥,自己过不去。

正在魏文通着急的时候,一条小船出现了。

魏文通大喜,上了船。

这个时候魏文通光想着捉拿秦琼了,就忽略了一件事:人家秦琼为什么不逃走,还有闲情逸致在亭子里喝酒,不就是想引你上钩吗?

果不其然,魏文通一上船就发现不对劲了,因为使船的两个船家乃是贾柳楼四十六友之中的两个弟兄假扮的。

一个排行老二十四,叫“百变仙”盛彦师。一个排行老二十五,叫“千手怪”丁天庆。

可魏文通发现不对劲也晚了,因为他不会水。

最终结果就是,魏文通翻身落水,被盛彦师和丁天庆生擒活捉了。

和秦琼喝酒的那两个老道都是谁啊?一个是贾柳楼四十六友之中的大爷,魏征魏元昌;一个是贾柳楼四十六友之中的三爷,徐勣徐茂公。

这所有的一切都是这二位道爷定下的计策。

这就是“九战魏文通”!

那么魏文通被生擒活捉以后怎样了呢?杀了他吗?

没有,虽然没杀他,不过却比杀了他还狠。

因为徐茂公出了个主意,将魏文通打扮成女人的样子,要送给靠山王杨林做老婆!

隋唐演义里面的“九战魏文通”是哪九战啊?

隋唐十八条好汉中,秦琼只排名第十六名,但秦琼却有两次以下敌上,以弱挡强之举,让他得以名扬天下,这就是“潼关内三挡老杨林,潼关外九战魏文通”,经此一战,秦琼又“走马取金堤”,继而攻下瓦岗寨,这才在隋末乱世闯下偌大名头,最终有了进身之阶,投奔唐王李渊后,得以功成名就。

那么“潼关内三挡老杨林,潼关外九战魏文通”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细说一番。

隋唐演义类小说版本众多,不同的版本作者不同,细节处自然也不一样,我们就以佚名所著,秦方点校的《说唐》版本为依据细细道来。

先来说说秦琼三挡老杨林,九战魏文通的由来。

秦琼被老杨林看中,想要收为义子,但秦琼的父亲秦彝曾为南陈守将,死于杨林之手,秦琼怎么可能认贼作父?只能找了个理由,说是回济南接老母亲,杨林这才放他走。

回到济南不久,秦母六十大寿,秦琼本不欲大办,但他交友遍天下,这些朋友已经将秦琼母亲大寿的消息早早传遍天下,秦琼也只能好好操办一番。

于是乎,北平王罗艺的儿子,秦琼的表弟罗成带着张公瑾、史大奈等旗牌官南下,单通单雄信也带着一帮朋友前往济南府,再加上程咬金、尤俊达等人,一行共三十九人在贾柳店齐聚,在徐茂公的提议下,众人歃血为盟,结义为兄弟。

结义后不久,程咬金这个喜好挑事的,想看看到底是单雄信这个强盗头厉害,还是罗成这个公子哥儿厉害,于是从中挑拨离间,害得单雄信和罗成大打出手。秦琼出面拦下了双方,责备了罗成一番,罗成一怒之下离开,程咬金害怕其他人追上罗成,自己挑拨的事败露,于是自靠奋勇前去追赶,这才引出了众好汉大反山东的精彩故事。

程咬金追出去后遇上了亲自押送皇杠的老杨林,虽然三板斧杀得杨林盔歪甲斜,但后劲不足,很快就被杨林擒下,追上来的尤俊达也被擒。杨林传令地方官员带着捕快前来破案,身为济南府捕快的秦琼遇上了杨林,没有退路的秦琼只能想法让杨林将程咬金和尤俊达送给济南府官员押进大牢,自己送信给这帮朋友后跟随杨林回去,被杨林收为义子,成为十三太保中的老么。

为了救出程咬金和尤俊达二人,徐茂公居中调度,众好汉尽力配合,除了被徐茂公抹去姓名的秦琼、罗成、柴绍的姓名,三十六人大反山东,将济南府杀得血流成河,带着一帮兄弟择地占据,想要在隋末打出一片天地来。

大反山东的消息被济南府的官员传给了杨林,这些人都是秦琼的朋友,秦琼自然是要承担责任的。

杨林开始还不信,觉得秦琼是被这些官儿诬陷,目的就是为了逃避责任。被他的其他义子提醒后,决定派一个叫尚明的旗牌官去传遍秦琼来对质。

这个叫尚明的人曾因犯下重罪要被杨林处斩,是秦琼极力求情才得以保全性命,因此他将事情的真相告诉了秦琼,自己也跟随秦琼一起逃往潼关外。

等了半天多的杨林未等到秦琼前来,这才相信了其他义子的话,认为秦琼是畏罪潜逃,于是命其他义子带齐兵将,自己单人独骑先行追赶。

本来以秦琼所骑的黄骠马的脚力,先走半天多的路程,杨林无论如何是追不上的。但尚明所骑的是一匹劣马,秦琼讲义气又不好抛下尚明独自逃生,这才被杨林赶上。

杨林还念着秦琼的本事,想要劝他回去。但秦琼本就不愿意认贼作父,出了这档事自知难以善了,于是直言拒绝。杨林气怒之下上前就要教训秦琼。杨林在隋唐十八条好汉中排行第八,手中两条囚龙棒重达三百斤,秦琼如何是其对手?交战没几回合就感觉吃力,只能且战且退。

手中枪被挑飞后,杨林再问秦琼能不能回去,秦琼破罐子破摔,干脆将真相挑明,直言不会与杀父仇人善罢甘休,并对杨林大骂不已。气极的杨林再度纵马上前,挥棒就打,秦琼再次不敌,退到了一处名叫霸陵桥的至高点,并以高明的箭术,居高临下发箭阻拦,逼得杨林无法上前。

趁着天黑杨林一行人无法看清楚,秦琼解下马匹的銮铃系于桥上,自己悄悄溜走前往潼关。

尚明已经趁着秦琼挡着杨林的机会先行到达了潼关,拿着杨林的金批令箭骗得潼关守将魏文通打开了关门。

这魏文通也是十分了得的,因其长得酷似关公,因此得了个绰号为“赛关爷”,又被称为九省花刀将,在隋唐十八条好汉中排名第九。

魏文通不知秦琼已经和杨林反目,只知道秦琼是杨林的义子,十三太保之一,因此对秦琼是礼遇有加,还给秦琼准备好了干粮,喂好了马匹。直到天亮后发现受骗的杨林赶到这才知道被秦琼所骗。

戴罪立功的魏文通单人独骑出潼关追赶秦琼,仗着马匹休息充足,秦琼人疲马乏很快就追上了秦琼。

秦琼的排名与魏文通相差巨大,实力自然也不是一个档次的。交战不过数十合,秦琼就感觉手脚酸软,无法匹敌,无可之下只能边打边退。二人打一阵就一追一逃,直到赶到一个山谷中,遇到前来接应的单雄信,秦琼才得到逃脱。

但单雄信排名还在秦琼之下,更不是魏文通的对手,很快就败走。魏文通继续追赶,直到赶到了一条小河边。先逃走的秦琼也因马匹体力不足,想要跳过小河时却陷在了淤泥之中,眼见就要被魏文通擒下,对岸救星赶到,白衣神箭王伯当奉徐茂公之命前来接应秦琼。

王伯当箭术在隋唐是数一数二,那是指哪射哪,先是一箭射中魏文通右手,再一箭射中左手,眼见魏文通还不退,王伯当恐吓魏文通下一箭要射其咽喉,这才吓得魏文通逃了回去。

这一战,秦琼在潼关内三次挡下杨林,潼关外又与魏文通先后交手数次。徐茂公算定了秦琼是帅才,想要助其扬名,这才安排好了这一切。秦琼也凭借这一战名扬天下,成为瓦岗军的元帅,带着贾柳店的一帮兄弟在乱世争得了生存之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