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唐演义中,李元霸怕罗成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为什么怕罗成呢?

导语:李元霸一生天不怕地不怕,但也有例外,隋唐演义中似乎有二怕。怕老天打雷。有点怕十八好汉中排行第七的罗成。李元霸为什么怕罗成?

李元霸

李元霸,原名李玄霸,唐高祖窦皇后第三子。是古典小说《说唐》与评书《兴唐传》《瓦岗英雄》《隋唐演义传》中登场的虚拟人物。天下第一条好汉,隋唐十八好汉之首,传说为金翅大鹏鸟转世。面如病鬼,骨瘦如柴,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力,无人能敌。使一对铁锤,四百斤一个,共重八百斤。坐骑为"万里云",日行一万,夜走八千。

于晋阳宫金殿之上同大隋天宝大将宇文成都比力比武,力举金狮上殿,隋炀帝御封为"西府赵王"、"猛勇大将军"。四明山一战,一人击败十八路反王23000大军。扬州"反王夺魁大会"时,于天昌关杀死天下第六好汉伍天锡。紫金山一战,杀死宇文成都,匹马双锤面对185万军队,两柄铁锤如拍苍蝇般,只打得尸山血海,将185万军队杀得只剩65万。逼得李密献上玉玺,各路反王递上降表。

《说唐演义全传》中,李元霸为上界大鹏金翅鸟临凡,力大无穷,所向无敌。晋阳宫比武,力挫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一战成名。后奉旨赴四明山保驾,三锤击走第三条好汉裴元庆,匹马双锤,一下午将十八路反王185万人马杀的只剩65万(平均每秒打死55人)。曾见义勇为,救下清官刘文静。后于紫金山再挫各路反军,玉玺独收。收军回长安时,举锤骂天,死于雷雨霹雳之中。

罗成

罗成,是《隋唐演义》《说唐》《兴唐传》等小说的虚构人物,是天下第七条好汉,燕王罗艺的儿子,秦琼的表弟,精通枪法,因皮肤白皙面容俊俏但却不苟言笑,人送绰号"冷面寒枪俏罗成",而后跟随秦琼、程咬金等人在瓦岗寨参加起义军,并大破杨林的一字长蛇阵。瓦岗军解散后加入王世充阵营,转而投奔李世民,被封越国公,小说里被称为可以比肩赵云。

在清初褚人获的讲史小说《隋唐演义》中,虚构了罗成罗公子,是燕山罗艺的儿子,秦琼的表弟,精通枪法,在《兴唐传》胯下闪电白龙驹、手中五钩神飞枪。他家的罗春,在《说唐》是老家人,在曲艺评书《兴唐传》、《大隋唐》、《瓦岗英雄》罗春与罗松都是罗成的兄弟。罗成被封为越国公。《说唐》、《大唐秦王词话》中的罗成在唐军与刘黑闼军的战斗中遭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算计,被苏定方设计骗至淤泥河处乱箭射死。袁于令《隋史遗文》、褚人获《隋唐演义》中的罗成没有战死。隋唐时期有罗士信是历史上确有其人的,和小说中虚构的罗成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被认为是罗成的历史原型(在《隋唐演义》中,罗士信与罗成是同时存在,且在各类小说中,罗士信是齐郡通守张须陀的部下,与秦琼不存在表亲关系,所以罗士信并非罗成)。

李元霸为什么怕罗成?

李元霸怕罗成,在王玥波的《大隋唐》里面确实是有的,其实也很简单,李元霸第一次和罗成交手罗成使出“梅花七蕊”,抖出七个枪头,李元霸第一次见到这种怪招,所以吓的用擂鼓瓮金锤挡住上半身,结果被罗成把腿给扎了,败走。

当时秦琼带兵打战,杨义臣为阻止秦琼通过东岭关,就专门在东岭关外摆下“铜旗阵”,可是这个阵法需要一员猛将,杨义臣与北平王罗艺关系比较好,就叫罗艺来帮忙,当然罗艺没有时间,最后也就派罗成去帮忙。

而罗成与秦琼两人是表兄弟关系,一直以来交往都不错,罗成当然不愿意帮助杨义臣,而是帮助秦琼,但是戏总得演一下,两人在城楼之下,你来我去,看似好像真的在打战一样,这时候李元霸出现了。

李元霸是李渊派去支援秦琼的,因为曾经秦琼救过李渊父子,救命之恩,李渊怎可不报,此时秦琼没有在李渊麾下,李渊担心他日战场相遇,因为私情影响大局,这次派李元霸来支援秦琼,就是为了报恩。

李元霸一到现场,就看到罗成与秦琼正在打得不可开交,迅速不分青后皂白,举着大锤就冲过去,一锤下去,罗成闪躲开来,随后又是一锤,罗成依旧闪开,罗成挥舞“梅花七蕊”,一时间李元霸只看到七个枪头,又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正在分辨之际,罗成已经有一个枪头刺进李元霸大腿,痛得他连忙后退逃跑,从此以后,李元霸就有心理阴影,再也不敢惹罗成。

总结:这里王玥波后来找补,说其实李元霸还是第一杰,罗成第七,但这次是意外,罗成占了点小便宜,以后李元霸注意这种怪招,就不会吃亏了。他之所以害怕罗成,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罗成足够聪明,他知道拼力气自己打不过李元霸,可是论智谋,李元霸断然不是自己对手。

在隋唐演义中,李元霸怕罗成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为什么怕罗成呢?

《说唐》中的李元霸“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无穷”。是大鹏金翅鸟下凡。隋唐十八条好汉大多分别对应了上天的神仙。

《说唐》这部书里,描写了“隋朝十八条好汉”,其实书中只写出了十三个,分别是:

第一条好汉 ——李元霸,乃上界大鹏金翅鸟临凡。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在《西游记》里,孙悟空都是大鹏金之鸟的手下败将。

《西游记》第77回描写:悟空逃,大鹏追,两翅就赶上了。要知道,筋斗云、七十二变是孙悟空最自负的两大神通。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大鹏鸟扇两下翅膀就赶上了。

李白诗曰:“大鹏一日腾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他是如来佛的舅舅,平时吃的食物是龙,用翅膀扇开海水,抓住龙而食。是佛教中的护法尊神。

李元霸是这么一个厉害角色下凡,帮助唐朝打天下。自然是隋唐最厉害的角色,无敌的存在。

他被炀帝封为赵王,生得尖嘴缩腮,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无穷,胯下一骑追风白点万里龙驹马,是一匹又矮又瘦、力大无穷又快如闪电的神马。手持两柄铁锤,共有八百斤,天下无敌。

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在他面前,就像幼儿对付大力士。后来被他撕成两半。

李元霸杀人的标志性手法就是抓住人的两条大腿一撕两半。四平山一战,凭借自己的一双铁锤,把18路反王的几十万大军像打苍蝇一样。

不过他学艺时,他的师傅,紫阳真人一再告诫他:遇到使流金铛的人不能伤害。

第二条好汉 ——宇文成都,乃上界雷声普化天尊临凡。被隋帝封为无敌大将军,身长一丈,腰大十围,金面长须,虎目龙眉,跨下一匹黄花千里马,使一柄流金铛,重三百二十斤。在隋炀帝的大殿上,和李元霸比力,力举五千零四十八斤鼎。

在被李元霸杀害后,真身归天。在李元霸身边发出阵阵雷击。李元霸举锤击天,天上巨雷落下,铁锤砸到李元霸的天灵盖上,李元霸归天。

第三条好汉 ——裴元庆,乃巡天都太保、八臂哪吒下凡。山马关总兵裴仁基的第3个儿子,手持两柄锤,重三百斤,后降瓦岗, “庆坠山”,丧身于第11条好汉新文礼的火雷阵中。

第四条好汉 ——雄阔海,乃金顶太行山大王,身长一丈,腰大数围,铁面虬须,虎头环眼,声若巨雷,坐一骑追风马,两臂有万斤气力,能双拳杀死二虎。曾经力举千斤闸,保天下英雄逃亡。力竭闸落而亡。

第五条好汉 ——伍云召,伍建章之子,隋朝南阳候,身长八尺,面如紫玉,目若朗星,声如铜钟,力能举鼎,万夫莫敌,坐镇南阳,后自称忠孝王,起兵南阳。其子伍登为唐朝南阳王,世守南阳。

后死于高丽国左雄“没尾驹”尾巴下。此马看上去没有尾巴,但只要主人在它头上打几下,那马就前蹄一低,后蹄一拉。从屁眼中

飞出一条一丈多的尾巴。伍云召没有防备,被那马尾巴打中头部,顿时头骨破裂而亡。

第六条好汉 ——伍天锡,伍云召之堂弟,沱罗寨大王,身长一丈,腰大十围,红脸黄须,胯下骑乌雅马,使一柄半轮月混金铛有二百多斤,有万夫不当之勇。

第七条好汉 ——罗成,上天白虎星官下凡,北齐勋爵燕公、隋朝靖边侯罗艺之子。眉清同秀,齿白唇红,面如傅粉,智勇双全,七岁打猛虎,十二岁破番兵,坐一骑白龙马,家传回马枪,瓦岗猛虎大将军,洛阳王世充封其为一字并肩王,归顺唐朝后封为越国公,后被李建成,李元吉陷害而死。

第八条好汉 ——靠山王杨林,隋文帝的叔叔,上界计都星下凡,面如傅粉,两道黄眉,力能举鼎,身长九尺,腰大十围,使两根囚龙棒,每根重一百五十斤,有万夫不当之勇。是瓦岗英雄最主要的敌手。

第九条好汉 ——魏文通,隋朝潼关元帅,人称“赛关爷”之称,使一口青龙刀。秦琼秦叔宝是他的手下败将。

第十条好汉 ——尚师徒,临潼关总兵,人称“四宝将”,前三件宝贝没有什么了不得:1.身穿七翎甲,2.头戴马鸣盔,3.手执提炉枪,重一百二十斤。

关键是他的第4个宝贝:跨下呼雷豹,那马“身上毛片,犹如老虎一般,一根尾巴似狮子一般,马头上有一个肉瘤,瘤上有几根白毛,一扯白毛,这马一声吼叫,口中吐出一口黑烟,乃马中之王,凡马一见,便尿屁滚流跌倒了”。马跌倒后,马上的战将也会摔倒在地,就会被尚司徒上前杀死。后来这四样宝贝被秦叔宝占有。

呼雷豹这匹战马实在太厉害。可惜它肉瘤上的白毛被程咬金一时兴起揪掉了,失去了随时吼叫的功能。后来只要秦叔宝有了生命危险,那个马一着急吼叫一声,就会救秦叔宝保一命。

伍云召被左雄的没尾驹杀死后,秦琼大怒,挺枪拍马上前。“没尾驹”一尾巴抽到呼雷豹的头上。呼雷豹吃痛,吼叫一声,鼻孔中吐出一股黑烟。没尾驹顿时屁尿直流,瘫倒在地。和它的主人一起被秦叔宝杀死。

第十一条好汉——新文礼,乃红泥关总兵,人称“八马将”。身长丈二,做起也是一匹神兽,名为“金睛骆驼”,使一条200斤重的铁方槊。

第十六条好汉——秦琼,字叔宝。乃上界左天蓬大将下凡,为人豪爽,济困扶危,人称“小孟尝”,夺得了尚师徒的四宝。平时使提炉枪,必要时使“杀手锏”,为两条一百三十斤镀金熟铜锏,瓦岗飞虎大将军,大唐护国并肩王、天下都督大元帅。

第十八条好汉——单雄信,上界青龙星下凡,面如蓝靛,发赛朱砂,性同烈火,声若巨雷,使一根金钉枣阳槊,山东绿林之首,专好交结豪杰,处处闻名,后为瓦岗烈虎大将军,洛阳王世充驸马。失败后被李世民处死。

《说唐》这本书中缺失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七条好汉。结合其他书籍,估计可能是:

第十二条好汉——韩擒虎,隋朝齐国公,十二岁打虎,十三岁出兵,坐下五明花马,手执绿沉枪,破番兵数十万,南往北讨,年近七旬,平南阳之乱。

第十三条好汉——王伯当,武艺绝伦,曾为武状元,文榜眼,使银尖画戟,箭法高强,百发百中。后为瓦岗雄虎大将军,以忠义自诩,忠于李密,万箭穿身而亡。

第十四条好汉——梁师泰,太平庄庄主,金脸红须,使两柄大锤,重一百六十斤。

第十五条好汉——尉迟恭,字敬德,身长一丈,腰大十围,面如锅底,一双虎目,烟熏太岁,火烧金刚,使丈八蛇矛,乌金镔铁铠,双凤铁盔,其祖传神鞭,类似于秦琼的双锏,必要时作为绝招使用,和秦叔宝有“三鞭换两锏”之战。骑乌骓马,为刘武周帐下先锋,日抢三关,夜夺八寨,得太原等州府十余座,归顺唐朝后封为虢国公。

第十七条好汉——程咬金,上界土底星君下凡,瓦岗寨混世魔王,身长八尺,虎体龙腰,面如青泥,发似朱砂,勇力过人,坐下一匹铁脚枣骝驹,使一柄八卦宣花斧,重六十四斤 。归顺唐朝后封鲁国公。

在《隋唐演义》、《兴唐传》、《瓦岗英雄》等古典文学和评书演义中,故事人物增多,李元霸没有那么厉害了,单田芳和陈荫荣的评书中,突出了罗成的英雄形象。李元霸甚至在罗成手下吃了败仗。

我认为,《说唐》这本小说,其趣味性和传奇程度要超过《隋唐演义》和后来的评书《兴唐传》等。

在隋唐演义中,李元霸怕罗成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为什么怕罗成呢?

李元霸,原名李玄霸,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第三子。李渊是唐朝开国皇帝是真龙天子,自己儿子们也都不是省油的灯,个个出类拔萃。

李建成和李元吉我们就不说了,李世民更不用多讲。

单说这个老三(李玄霸)武功盖世,技艺超群,被古典小说《说唐》、评书《兴唐传》、《瓦岗英雄》、《隋唐演义传》中刻画为战神,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李元霸武功排名隋唐十八好汉之首,乃金翅鹏雕转世。

跟"脸似淡金镀容,眉似利剑入鬓,目若明珠朗星,鼻正口方棱角分明,三绺胡须飘洒前胸"的秦琼相比,李元霸人长得有点寒碜,"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尖嘴猴腮,但是人不可貌相,李元霸战斗力非凡,武功盖世,"捻铁如泥"。

他的兵器是一对铁锤,重量八百斤,胯下战马也非常了得,人称"万里云",日行一万,夜走八千。

李元霸天下第一的称号到底是不是名副其实,有战绩为证。

李元霸跟宇文成都决战,"镏金镋几乎打断,震得成都双手流血,回马便走"。

李元霸跟秦琼相遇,他没有使出全部功力,因为秦琼对他有恩,他只是用一柄锤往上略略一架,只听当的一响,就把八十二斤虎头枪打脱了,不知去向,吓得秦琼面无土色。

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三个好汉群殴李元霸,结果呢,被打得落花流水,"三人虎口震开,大败而逃"。

因此说李元霸是隋唐第一猛将,估计没有人出来反驳。

但是天外有天,号称天下第一条好汉的李元霸也有害怕的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隋唐另一条好汉罗成。

罗成是秦琼的表弟,在隋唐英雄排行榜里名列七条,老爸是一代枭雄、燕王罗艺。

将门出虎子,罗成善于使枪,枪法天下一流,因长相英俊且不爱说话,江湖人称"冷面寒枪俏罗成"。

罗成跟自己的表哥秦琼等人在瓦岗寨参加起义军,曾经大破杨林的一字长蛇阵。

李元霸虽然天下无敌,但是曾经败给过罗成,那是在秦琼攻打隋朝将领部下的铜旗阵的时候。

铜旗阵高深莫测,秦琼两次都没有能打破,于是他就想了一个歪主意,让表弟罗成潜伏到阵中摸摸底细,跟表弟里应外合破了铜旗阵。

而当时李渊知道秦琼无法破阵也非常着急,就派李世民和李元霸前去助威。

李元霸赶到铜旗阵的时候,正碰上秦琼对铜旗阵发动新一轮攻击,跟一个使枪的少年将军在厮杀,少年将军就是罗成。

其实兄弟两人是在演戏,罗成一边打一边向表哥秦琼汇报铜旗阵的奥秘。

李元霸对此并不知情,还以为罗成是恩公秦琼的敌人,于是策马抡锤催马就冲了上去,向罗成发出挑战。

罗成的枪法在隋唐英雄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同父异母的哥哥罗春,他的绝活是"梅花七蕊"枪法,除了罗春,天下英雄无人能敌。

此枪法最可怕之处就是使起枪的时候,有七个枪尖上下翻飞,虚虚实实,你根本就无法分辨真假。

在此之前,李元霸根本就没有跟罗成交过手,所以被晃得晕头转向,一上来就被罗成的第一枪把自己肩上的踢庭兽给挑了,李元霸顿时乱了方寸。

罗成紧接着又使出第二招,李元霸腿上中了一枪,疼得李元霸嗷嗷直叫,催马逃走;不过罗成也知道李元霸跟秦琼是一伙的,没有对他赶尽杀绝。

在大家齐心协力破了铜旗阵之后,李元霸见到罗成还心有余悸,从此得了恐罗症。

李元霸武功高强,实力在罗成之上,为什么会败给罗成呢,主要是因为李元霸跟罗成是第一次交手,不知底细。

而且李元霸勇猛有余、智慧不足,一味进攻,不讲战术;罗成智则勇双全,以技巧为主,所以李元霸吃了不小的亏。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那之后,李元霸在罗成跟前非常规矩,这个傲视群雄的隋唐第一高手,对罗成却非常尊重。

再说秦琼跟罗成都是李渊的人,也跟李元霸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二人再也没有交过手。

客观地说,李元霸武艺是在罗成之上的,不愧是隋唐武将第一人,但是他的短板就是太鲁莽,不会用脑子。

不久之后,有勇无谋的李元霸终究还是吃了鲁莽的亏。

那是李元霸打死宇文成都之后,恩师鱼俱罗得知后非常气愤,这个九旬老头老当益壮,用计将李元霸斩于马下。

在隋唐演义中,李元霸怕罗成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为什么怕罗成呢?

李元霸是评书中虚构的隋唐第一条好汉,手中两柄锤,力大无穷,天下无敌。在《说唐》、《隋唐演义》中,没人能打得过李元霸,李元霸自己也说,没人能接他半锤。但在《兴唐传》中,李元霸却被三个人打败了,不但打败了,还被阵斩了。这天下第一条好汉,在《兴唐传》中,李元霸为什么就牛不起来了呢?先后败在裴元庆锤下,罗成枪下,死在鱼俱罗刀下,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抛开创作上的问题不说,单从实战角度分析一下。

李元霸败在裴元庆锤下,是在天下反王扬州夺玉玺时。李渊是一路反王,接到瓦岗寨的通知后,李渊让李世民和李元霸去扬州夺玉玺。到了扬州,李世民得知杨林定了十条绝户毒计,要在武场上除掉天下反王,于是李世民就想溜。

这个时候,裴元庆下场向李元霸挑战。在此之前,裴元庆在四明山接了李元霸三锤,因为他的马不给使,马失前蹿,被众英雄误认为他被李元霸打败了。这次他是有备而来,苦练了武艺,定彦平还赠他两柄链子锤,一匹宝马。

裴元庆要雪上次被李元霸打败之辱,二人一对阵,裴元庆就砸李元霸,李元霸连接裴元庆两锤,也是使了吃奶的劲。裴元庆打第三锤时在锤柄上挂了链子,一飞锤打出去,打掉了李元霸紫金冠。上阵的时候,李世民交代过,只许败不许胜,于是拨马就走,李世民和柴绍随后就追,一帮人借机逃出了扬州城。李元霸败在裴元庆锤下,是故意败走,如果继续打,裴元庆应该不是李元霸对手。

李元霸败在罗成枪下,是在秦琼攻打铜旗阵的时候。当时罗成到阵中卧底,想和秦琼里应外合破铜旗阵。李渊已经称帝,考虑到将来瓦岗是大唐硬敌,而秦琼又是李渊救命恩公,便让李世民和李元霸给秦琼去送礼,顺便助他破铜旗阵,李渊就算报恩了,以后要大唐要是和瓦岗打起来,李渊就没有顾虑了。

李元霸赶到铜旗阵前,正好看见秦琼和罗成厮杀。二人是假打假战,正在阵前商量破铜旗的事。李元霸不知道,还以为罗成欺负恩公,抡锤催马就上去了,让过秦琼,和罗成打在一起。

罗成的枪法在书中排名第二,仅次罗春,他的“梅花七蕊”枪法除了罗春无人能破,大枪一抖,七个枪尖扎向李元霸,李元霸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拿双锤一挂,没挂着,罗成一枪挑了李元霸肩上的踢庭兽,李元霸吓得大叫一声,罗成又一枪,挑下李元霸大腿上的一块肉,李元霸大叫一声,催马败走。铜旗阵破了之后,李元霸见到罗成,还说罗成的枪真厉害。李元霸败给罗成,是因为李元霸属于力量型猛将,而罗成是技术型猛将,李元霸不熟悉罗成枪法,所以败了。

李元霸被鱼俱罗阵斩,是在李元霸打死宇文成都之后,鱼俱罗给宇文成都报仇。鱼俱罗是开隋九老之一,已经九十岁了,他知道李元霸力大,所以刀不敢碰李元霸锤,打了几个回合,鱼俱罗诈败而走,李元霸随后就追,鱼俱罗使出“转马刀”,将李元霸斩于马下。李元霸被鱼俱罗斩杀,是因为太轻敌了。这也符合李元霸的性格,李元霸虽猛,但脑子不是很灵,一根筋,被鱼俱罗用计所斩,也能说得过去。

在隋唐演义中,李元霸怕罗成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为什么怕罗成呢?

何由此说?李元霸最怕之人是他姐夫柴绍,柴绍见他怕雷,就谎称那“咕隆隆"是他拜把兄弟,以此来管束小舅子李元霸,某日天阴,看有雷阵雨要下,李元霸调皮捣蛋,谁也管不住他,这时,紫绍来了,对着天上双手作辑道:雷老兄,你来了"!也是凑巧,雷声隆隆,“咕隆隆’的响个不停,吓得李元霸,一头钻到桌子底下躲藏,全身发抖,阵雨过后,雷声小了点,柴绍对着天空说:我这元霸听话了,请雷兄走吧。不料,一道闪电划过后,“咔嚓”一声炸雷,李元霸刚从桌底出来,吓得又钻到桌子底了,后来他问姐夫,姐夫说:那“咔嚓”一声,是我把兄弟答应声,李元霸大惊:答应一声,就这么大声?

在隋唐演义中,李元霸怕罗成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为什么怕罗成呢?

看过隋唐演义的应该都应该对那位擅使银枪的罗成不陌生吧,不过虽然在书中他本事不凡,但是在正史中却并没有这样一个人物存在,只是作者杜撰出来的而已。

不过罗成此人也并非是作者信手拈来的,是以罗士信为原型描绘的,才使得这位传奇武将的诞生。因为使得一手好枪法,故而有“小赵云”的称号

说道武功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李世民的弟弟李元霸。此人天生神力,受过高师指点,一身本事横行无忌,与之交手的且不谈输赢,能在其手下多走几招,就已经算是高手了。李元霸一生天不怕地不怕,但也有例外,隋唐演义中似乎有二怕。

一怕老天打雷。

 李元霸调皮捣蛋,谁也管不住他,这时,紫绍来了,对着天上双手作辑道:雷老兄,你来了"!也是凑巧,雷声隆隆,“咕隆隆’的响个不停,吓得李元霸,一头钻到桌子底下躲藏,全身发抖,

二怕罗成

李元霸怕十八好汉中排行第七的罗成,在王玥波的《大隋唐》里面确实是有的,其实也很简单,李元霸第一次和罗成交手,罗成使出“梅花七蕊”,抖出七个枪头,李元霸第一次见到这种怪招,所以吓的用擂鼓瓮金锤挡住上半身,结果被罗成把腿给扎了,败走。

大概因此造成了心理阴影,而有点怕罗成。但他们若是二次交手,估计罗成讨不了好处。

这里王玥波后来找补,说其实李元霸还是第一杰,罗成第七,但这次是意外,罗成占了点小便宜,以后李元霸注意这种怪招,就不会吃亏了。

隋唐演义里面,罗成枪法第一,独怕双枪定颜平,李元霸第一是论勇猛膂力,

个人觉得这里的设定并不合理,纯粹就是为了爽剧情强加的,因为罗成的枪法并不是顶级,伍云召就比罗成厉害。

关注我,@烈焰糖糖品历史,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大家谈古论今,以古鉴今,提升硬核实力,增强社会竞争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