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与关羽的关系好,还是与诸葛亮的关系好?

应该与关羽关系更好。关羽自打刘备起兵时就一路追随,曹操那么拉拢,关羽都不曾背叛,那是刘备的左膀右臂,生死兄弟。诸葛亮是刘备的得力助手,虽然受刘备重视,但论私人感情,肯定比不上关羽。

刘备与关羽的关系好,还是与诸葛亮的关系好?

刘备和关羽的关系比较好。

刘备曾经形容过和诸葛亮的关系。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后,和诸葛亮关系密切,同吃同睡,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这引起了两个兄弟关羽、张飞的不满。刘备对关、张说我得孔明如鱼得水也!刘备认为自己和诸葛亮是鱼和水的关系,刘备没有诸葛亮不能好好的生存与成功,诸葛亮没刘备是一滩死水,无所用处。两者是君臣,相互依赖。

而刘备和关羽是结义兄弟。很早就跟随刘备东征西讨,是兄弟也是战友。刘备曾说和关羽的关系是手足,刘关张三人为一体,不是诸葛亮能比的。

刘备与关羽的关系好,还是与诸葛亮的关系好?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真回答起来,要结合三国的发展史来看。他们的关系和感情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论述。

第一阶段 创业期。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后,三兄弟白手起家,没有君臣之分,共同创业。《三国志·关羽传》曾提到“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显然刘备与关羽、张飞二人的关系确实很好,已经超过了一般朋友的程度了。刘备是大哥,三兄弟齐心协力,不分彼此,感情可以好到穿一条裤子。创业时期,包含了灭黄巾、讨伐董卓、领平原县、救徐州陶谦、接徐州牧、在徐州与吕布周旋、投袁绍、讨伐袁术、千里走单骑、投刘表等经历。在这个创业过程中,刘关张三人虽历经坎坷、但是誓同生死的感情是经得住考验的。关羽早年委身于曹操时,曹操曾派关羽的好友张辽发动感情攻势。结果,关羽却说:“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这短短的一句话,让张辽明白了刘备关羽之间的深厚感情是不能动摇的。

第二阶段 壮大期

刘备在荆州投刘表时,开始广纳贤才,这时候,诸葛亮加盟了。刘备欣喜若狂,与诸葛亮“食同桌,寝同榻”,跟其他人说“吾得孔明,如鱼得水也。”这原本是关羽张飞的待遇呀!关羽自然对此很不满,再加上看不惯诸葛亮的作风,关羽和刘备的感情有了嫌隙,当夏侯惇大举进犯时,关羽还说风凉话:“大哥不是说如鱼得水吗?何不以水拒之?”直到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大胜后,关羽对诸葛亮的才能不得不服,但是私人感情一直是有距离的。那么刘备和诸葛亮的感情真的是水乳交融吗?

当然不是。这从二件事可以看出来:一是守荆州,抛开私人感情,守荆州的最合适人选是诸葛亮配赵云,然而刘备却让诸葛亮和赵云千里迢迢奔赴西川,让关羽守荆州,可见,刘备最信任的是关羽,诸葛亮只是个高级打工仔,是永远进不了核心层的。第二件事是占领西川后,刘备手下人才大增,为了管理好西川,他任命李严管理政务,诸葛亮的权利直接就被架空了,诸葛亮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直接被刘备冷藏了。

壮大期包括火烧赤壁、占领荆南四郡、智取南郡、攻取西川,占领汉中,汉中称王等过程。刘备对诸葛亮由重用到闲置到再任命,中间的感情也是多有变化的,对诸葛亮的言行也是逐渐有了看法,有一点可以肯定,诸葛亮在刘备心中只是个出谋划策的角色,基本游离于核心层之外,最多在政务上留在身边任用。而手握一方重兵的机会,只要刘备活着,是绝不会给诸葛亮的。而关羽毕竟是白手起家的兄弟,更值得刘备信任。

第三阶段 转折期

刘备事业的转折期从关羽丢荆州,走麦城,直到夷陵战败、白帝城托孤结束。刘备对关羽宠着、让着、哄着、信任着,关羽死后,刘备还发动了对东吴的战争。这个时期,刘备和关羽的关系从兄弟转变为君臣,同年同月死的话刘备肯定是选择遗忘了。虽然名义上是为关羽和张飞报仇,但是当东吴把凶手都交给刘备,也答应把荆州一部分还给西蜀时,刘备仍然不肯善罢甘休,可见,刘备真正的目的是消灭东吴,报仇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刘备为自己的自大膨胀付出了代价,白帝城托孤时,仍然不忘试探和制衡诸葛亮,名义上把废立幼主的权利给了诸葛亮,但是军权却给了李严,让二人相互牵制,不可一方独大。可见,刘备自始至终都没有完全信任诸葛亮。

总之,刘备和关羽与诸葛亮的感情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三国鼎立的发展过程中,都有蜜月期游离期和疏远期。于公而言,刘备是君主,而君主永远是孤独的,在他眼里,永远没有绝对的信任和朋友。相对来说,刘关张是核心层,关羽更值得信任,诸葛亮要差一层,属于高级打工层。于私而言,关羽毕竟是结拜兄弟,感情经历更长更深厚一些。而诸葛亮,别说兄弟,就是朋友也算不上,只是个下属,私人感情肯定赶不上关羽。至于关羽和诸葛亮的关系,那就更不用说了,基本上是互相看不顺眼,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只是因为同属于刘备集团,同事关系而已。

 

刘备与关羽的关系好,还是与诸葛亮的关系好?

“三顾茅庐”的故事在中国早已经是妇孺皆知,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关系更是后来君臣效仿的楷模,但事实是不是如此呢?他们之间的关系真的如《三国演义》中讲述的鱼水关系吗?古今学者对这一现象产生了很大的疑问,根据各种史料进行了研究,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据史料显示,从三顾茅庐后到白帝城托孤前,诸葛亮与刘备之间的关系并非像《三国演义》中写的那样亲密无间,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也并非是第一人,因为在夺取西川的战争中,刘备只是让诸葛亮守住荆州,以庞统、法正作为主要谋士。

众所周知,刘备对二弟关羽是非常信任的,而且把镇守荆州的重任交给了他,但是最终却导致了惨败的局面,如果刘备当时把关羽调入川中,而把诸葛亮和赵云留在荆州的话,那可能又会是另一种结局了。

当关羽失掉荆州后,刘备举兵伐吴,也没有把诸葛亮带在身边,而且刘备并没有理会诸葛亮的意见,蜀军被火烧连营、一败涂地之后,诸葛亮感叹地说道:“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从话语中足以见得刘备对法正才算称得上是言听计从。

他信任诸葛亮不如信任关羽,而且不如孙权之信任子瑜(诸葛瑾),怀疑诸葛亮与东吴的交谊太深,而且还怀疑他与子瑜相勾结…

而白帝托孤事件,刘备允诺诸葛亮可以取刘禅而代之,应该说也只能是一种无奈之举罢了,在刘备去世的前后阶段,蜀中益州的土着和刘备所带入蜀的荆、襄旧部间的矛盾已经非常尖锐,后主刘禅又是平庸之主,很难处理好蜀国大臣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刘备最为信任的法正、庞统都已死,刘备所能够依赖的人就只有诸葛亮一人了,而且当时刘备白帝托孤的对象,并非只有诸葛亮一人,他还让益州大族李严同受遗诏。

刘备对于雄才大略的诸葛亮是十分信任的,遇到军政大事无不请他出谋划策,刘备对其简直就是言听计从。但是这些只是《三国演义》留给后人的一种表面印象罢了,真正历史中,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并没有这么好。

刘备与关羽的关系好,还是与诸葛亮的关系好?

刘备跟关羽是兄弟关系,刘备跟诸葛是上下级关系

刘备与关羽的关系好,还是与诸葛亮的关系好?

刘备和关羽关系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