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米格25飞行员别连科叛逃,为何克格勃不追杀他?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很简单。
第一,中情局可不是酒囊饭袋。
别连科逃到日本以后,立即由中情局的人保护起来。
在美国的初期几年内,别连科深居浅出,一旦出行哪怕去超市都有中情局特工跟随保护。
平时住在家里,别连科也有特工负责保护基本的安全。
苏联特工想要暗杀别连科的难度非常大,并不容易。
第二,别连科是小角色。
除了带走了米格25和介绍了自己知道的战术以外,别连科终究是一个低级军官,不是什么重要人物。
米格25战斗机于1967年首飞,但别连科是1976年叛逃的。表面上,米格25战斗机的最快飞行速度达到了3马赫,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战斗机。
然而,米格25其实并不先进。
后来美军分析别连科的米格25后认为这种飞机性能有很大问题,只能适应高空高速截击机,或者高空侦查而已。
飞机的适用面过窄,对于美国战机的威胁有限。
可以这么说,别连科的叛逃只是让美国人搞清楚米格25多落后,而不是多先进。
而这个东西,美国人迟早会知道,算不了什么。
别连科是小鱼小虾,既然已经叛逃,杀不杀无关大局。
第三,暗杀别连科一定会引起严重外交纠纷。
别连科不是什么大人物,但叛逃本身确实世界闻名。
这种情况下,苏联去暗杀别连科,等于公然向美国宣战。
以美国的性格,一定会去报复,也去暗杀自己的叛逃的人物。
这样双方就会把事情搞大,甚至无法收拾。
与其给自己添乱,不如就不管别连科这个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很多人会编造别连科的悲惨下场,其实他真的不悲惨。
别连科之所以叛逃,主要他被苏联军官整的太惨,甚至被送入精神病院,原因是他揭露上级贪污腐败弄虚作假。
到了美国以后,我们知道苏联解体以后别连科还回国搞了贸易公司,活的很滋润。
几年前,别连科还在媒体中露过面,说明他没死,正在安度晚年。
别连科是1947年出生,现在也已经70多岁,应该是养老阶段,最终能够善终的。
苏联米格25飞行员别连科叛逃,为何克格勃不追杀他?
工作生活不顺利就跳槽,换环境的人到处都是,但是开着绝密的米格25战机去他国跳槽的那就非常罕见了。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飞行员叛逃所带来负面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尤其是冷战时期,互相策反军事人员叛逃也成为了美苏争霸的重要表现形式。
国际舆论方面,对于所在国家来说,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打脸行为;对接收方国家来说,绝对是个拿起来说事儿和探究对方保密军事情报的极好机会。
各国飞行员多宝贵咱们就不多赘述。一般来讲都是损失飞机事小,损失飞行员事儿大,然而,这一次,貌似正好反了。
1976年9月,苏联飞行员别连科驾驶米格-25战斗斗机从远东的勘察加半岛叛逃,降落在日本北海道的函馆机场。随后他和米格-25一起被日本转交给了美国。别连科本人没啥特殊的,只是个苏军普通飞行员,据说叛逃起因都是些个人私事儿,比如不被领导重视,夫妻感情不和谐这类。但是,他带来的飞机可不简单,是困扰了美国多年的神秘战机——米格-25。
作为高速截击战斗机,米格-25是世界上第一个飞行速度超过3马赫的战斗机,能以3400多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飞行在接近26000米的高空,是当时全球飞行速度最快、飞行高度最高的截击机,在飞行速度、高度等方面曾创下了20多项世界记录。美国十分想了解其中的技术却苦苦找不到途径,正在焦虑之中,没成想,苏联飞行员竟然主动送上门来。这如同天上掉馅饼一般,美国总统做梦都得笑醒了。
可以想像,费了大劲才整出来的,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保密战斗机竟然落入美国手中,从此这款神战机带来的巨大威慑效应荡然无存,引以为傲的武器装备以后就这么废了,毛熊得气成什么样....米格25的神话伴随着别连科的叛逃,直接破产。然而,在“你欠我一毛,得还我一块”,报复心极强的苏联威胁下,别连科竟然没被KGB(克格勃)以儆效尤般的灭口,其背后的原因也不算复杂。
开始,美国现实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询问,最终弄清楚了别连科的确就是“叛逃”,不是苏联情报方面派过来演“双簧”的。紧接着开始对别连科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情报咨询。
美国人在结束了对别连科的技术咨询之后,他身上所有有价值的东西基本都被“榨干”,但并不代表这个人已经没用了。毕竟,如果苏联人投奔美国的下场都是惨死于KGB手下,以后在苏联,放谁谁也不敢再往“叛逃”方面想了,这就成了一锤子买卖。
于是,中情局头子下令:“务必保证他活着”。据传闻,别连科被带到了一个农场,严密保护起来,KGB的确组织过暗杀,但是,一直没探到门路。
举个例子对比一下,
的确,KGB暗中干掉了不少“叛国者”,但那也得有机会下手才行。比如,逃到英国的保加利亚的“反动文人”马尔科夫,在去BBC上班的途中,等公交时,被个穿风衣的男人用雨伞戳了一小下,结果当晚毒发,陷入昏迷,没几天就咽了气。后来经过鉴定,这是中了蓖麻毒剂,作案工具就是那把“毒雨伞”。马尔科夫的知名度可不比别连科,别连科作为轰动世界的风云人物,美国提供的是AAA级保护,更别说让他自己去坐公交上班了,所以,KGB再艺高人胆大,也找不到可乘之机。
值得注意的是,苏联虽霸道,但作为一个有巨大影响力的主权国家,还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又不是黑帮组织,关于叛逃一事,并非“惹着我,就直接派杀手干掉你”那么简单。
此外,搞暗杀也不算是个光彩的事儿,前面说的马尔科夫之死,KGB就一直不承认是自己下的手,指认是保加利亚秘密警察干的;而保加利亚方面也一口否认,直到苏联解体也没个定论。而且,别连科已经把能交代的都跟美国说了个底儿朝天,之后除了苏联自己想起来恶心以外,几乎不会再产生其他的负面影响,所以,这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对此,后来GKB又说,当年苏联根本没有暗杀别连科的任何计划,解释是:“让他活在死亡的阴影之下,比直接杀死他还要可怕!”,听着挺狠,每天都在等待死刑的感觉。不过,也许仅仅是无奈之下的诅咒罢了。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政府官方曾表态不想再追究别连科的事情,于是,美国开始放松了对别连科的保护。
所以,不断有传闻说,别连科在某次航展上被俄罗斯国家安全局特工给炸没了,或者被下药伪装成了心肌梗塞猝死等等;但美国方面从没有发出过他的死亡消息,因此,健在的可能性大些。据说,1947年出生的别连科老当益壮,目前与人合伙,在美俄之间经营着进出口贸易。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苏联米格25飞行员别连科叛逃,为何克格勃不追杀他?
克格勃表示:“我也很无奈,这龟孙子都龟到美国去了。”
1976年发生了一件大事——苏联米格-25泄密事件。
01苏联当时研制出的米格25战斗机,号称“狐蝠”,美国为了获得这方面的秘密,可以说是绞尽脑汁,曾用重金想要贿赂苏联人,但是却一无所获。
可是就在1976年9月6日,苏联飞行员别连科中尉驾驶编号068的的“狐蝠”飞到了日本海上空,别连科在飞上天空之后,就关掉了联络信号,同时降低飞行高度,脱离了地面雷达的监视范围。
(别连科中尉)
就在此时,日本北海道千岁空军基地拦截了别连科,苏联也 紧随其后,原本无处可逃的别连科因为突如其来的厚云层,借着云层的干扰逃跑了,结果因为油警信号灯亮起而不得不迫降到一座民用机场。
(迫降)
02最后日军赶到,别连科称要见日军军官,随后又跟随去了东京,抵达东京之后,别连科立马申请要到美国避难,美国人听到之后,乐的闭不拢嘴,真的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美国总统立刻同意了别连科的申请,然而这个米格25战斗机却在日本,苏联立刻下达命令让日本不许靠近米格25战机,并要求日本将米格25战机归还苏联,此时的日本早已没有说话的权利,因为这么好的机会美国怎么会不插一脚?
(米格25)
03苏联不得已只能出动隐藏身份的克格勃官员,克格勃其中的一名官员在9月8日与别连科见面。
两人又一段对话
克格勃官员:“别连科同志,现在祖国人都希望您能回去,大家都盼望您能平安归来,我们也知道您是因为不慎迷航又遭人挟持才迫降在日本的,只要您回去,我可以保证您不会受到任何责任。”
克格勃官员看见别连科毫无反应,于是威胁他说“你知道吗?你的父母在挂念着你的安危,你的儿子在哭喊着寻找爸爸,你的妻子也终日悲伤。”
别连科:“你不用说了,我是不会回去的!”
克格勃官员:“你是个叛徒!你知道叛徒的下场吗?你走了,你的家人会永远不得安宁!”
就在第二日,美国就迫不及待的将别连科载回了美国。
(克格勃——苏联情报机构)
04虽说别连科被接送到美国,苏联人也很是生气,但是好在米格25战机还在日本,只要能要回战机,其他也无大碍。
但是米格25在日本,又怎么会轻易交出去,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美国和日本日以夜继的对米格25战机进行分解,看看这个战斗机究竟有什么优势?
然而被大卸八块的米格25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可以威胁到美国,美国技术人员称这个米格25战斗机和自己国家的F-4“鬼怪”式战斗机差不多,没什么好怕的。
于是让日本将米格25送回了苏联。
这个是整件事情的经过,然而有人会问,别连科中尉为什么会逃跑?克格勃又为什么不追杀他?说到别连科逃跑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婚姻不幸福,他觉得妻子花钱大手大脚,两人兴趣爱好又不同,一见面就是吵架,这才有驾着飞机出逃的想法。
而克格勃之所以没有追杀别连科,主要是没有机会。
两人在谈话的时候克格勃就已经起了杀心,但是当时日本人在一旁看守;另外就是还有个机会,在美军接别连科回到美国的时候,但是美国做的十分充足,他们怕克格勃混进来趁机杀了别连科,竟然安排了几十名美军大兵保护他的安全。
别连科到泪美国,克格勃就更没有机会了。
其实这件泄密事件看起来没什么太大影响,要知道米格-25战斗机的秘密被美国公诸于世后,苏联被迫开始放弃这种王牌战机,并开始加快研制新的替代战斗机型。
毕竟一件东西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多厉害,而是在于人们对他的未知程度。
【感谢关注、评论、点赞】
苏联米格25飞行员别连科叛逃,为何克格勃不追杀他?
实际上,别连科驾驶米格-25叛逃之后,克格勃干了不少事情。只是没想到,当初负责追杀别连科的克格勃官员——列夫琴科,在3年后也叛逃到了美国。之后,克格勃日薄西山,也就很难有下文了。
被日本严密保护的米格-25
1976年9月6日中午时分,别连科驾驶着米格-25紧急降落在了日本函馆机场。飞机冲出跑道240米才停了下来,距离机场外的一条高速公路只有几十米远。
高速公路上的车辆见势纷纷停了下来,有些人走到车外,举起了照相机。他们不知道这是世界上最先进、最神秘的米格-25战斗机,但眼前的一切告诉他们,这架飞机很不一般!
多年的军事训练,让别连科下意识地想要保护这架米格-25——
“你不能这样做!这架飞机绝对保密!严禁拍照!住手!”
但是,不知道是日本人胆子大还是没听懂,反正是没人理会他的警告。别连科急了,拔出手枪,对着空中连开2枪——他太想保护这架飞机了!
这一招很管用。日本人被吓呆了,于是赶紧把相机扔到了地上,甚至还有人把胶卷都扔了出来。
没几分钟,机场人员纷纷开车过来,有2位官员举着白旗,一边小心翼翼地靠近,一边示意别连科收起手枪。
这时,别连科才清醒了过来,飞机需要保护,但更需要保护的,是他自己。别连科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一个纸条,上面用英语写着:
“迅速致电美国情报部门的代表。伪装飞机。不允许任何人接近。(Quickly call representative American intelligence service. Airplane camoflauge. Nobody not allowed to approach.)”
机场的官员也傻眼了,从来没碰到这种事,一时竟不知怎么办才好。于是,从警察到自卫队,从外交部门到情报部门,函馆机场都挨个联系了一遍。很快,最先抵达机场的北海道警察封锁了机场,并把米格-25给盖了起来。
在简单确认了别连科的身份和意图之后,日本人欣喜若狂。而别连科则成为了重点保护对象,一名翻译和2名安保人员开始与别连科“形影不离”。毕竟,暂时也无法确认他是不是苏联的情报人员。
此时的别连科,内心其实是很慌的。因为虽然日本一名外交官向他保证,不会把他遣返,但毕竟自己还在日本人手上。万一日本顶不住苏联的压力,那他所有的努力都将化作泡影。而且,鬼知道身边有没有日本人被克格勃招安,万一背后给捅一刀子,那真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不对,是把命都搭上了……
当天晚上,别连科一夜没睡。
第二天,日本决定把他转移到东京。
为了避开媒体和外国间谍,日本派出了一个由5辆车组成的车队。在经过一个大型路口时,这些车分别驶向了不同的方向。等到车子开到郊区的一个垃圾场,一架直升机迅速降落,然后在30秒内升空,随后将他和“随从”们运到了千岁机场。在那里,早已等候多时的一架军用运输机,最终把别连科送到了东京。
到了东京之后,刚刚经历的“路战”又再次上演。而且,日本人还告诉别连科,为了保证他的人身安全,只能把他送到监狱中——整个东京,防卫能力最高的地方就是监狱。
如此繁琐,只是为了确保别连科的人身安全。日本人也知道,苏联的克格勃,可不是吃素的。
别连科被日本便衣带走
此时的克格勃当然也不会闲着,正在竭力搜集有关别连科的一切,无论是在苏联,还是在日本。
有一个人叫斯坦尼斯拉夫·列夫琴科。表面上,他的身份是俄罗斯《新时报》驻日本东京的记者,但实际上,他是一名克格勃少校,是日本情报站的副站长。列夫琴科从1975年就在日本工作,在日本建立起了广泛的情报网络。
但可惜的是,列夫琴科使出浑身解数,也没能打探到有用信息,更别说去靠近别连科了。
斯坦尼斯拉夫·列夫琴科(Stanislav Levchenko)
1976年9月9日,在苏联不断地施压之下,日本不得不同意安排苏联外交人员与别连科会面。在日本安保人员的重重保护之下,萨达夫尼科夫(Sadovnikov)——一名克格勃,公开职务是苏联驻东京大使的一秘,站到了别连科的面前。
与以往表现出来的强硬不同,这一次萨达夫尼科夫打算以德服人。为什么呢?因为苏联无法把别连科定性为叛逃——如果别连科是叛徒,那就意味着苏联最严格的军队培养体系,培养出来的最优秀的指挥官反而是不可靠的,这个结论谁都无法接受。萨达夫尼科夫说道:
“我想告诉你,你的同志们都非常同情你的遭遇,这不是你的错。我们知道你迷路了,油料不足而被迫降落。我们知道你被强行关在日本监狱里,日本人给你下了药,让你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这一切都可以被原谅。
我是来帮助你回家的,回到你自己的人民身边,回到你亲爱的妻儿身边。要知道,自从你遭遇不幸后,他们只能哭泣,你的妻子更是伤心欲绝。即使是你漂亮的小儿子,他虽然年幼,但依然因为见不到爸爸而哭泣。
你所有的亲戚——你的妻子、父亲,你小时候对你很好的姑姑,一起给你写了一封信……”
等等,短短2天内就把这些别连科自己都不知道住在哪里的人都聚集到一起,还一起写了封信,谁信?所以,当萨达夫尼科夫开始读这封信的时候,别连科突然打断了他的话。
“等等,我是完全自愿来到这里,没有人对我使用武力或给我任何毒品,我要求在美国获得政治庇护。我们的谈话结束了,再见。”
说着就起身准备离开会议室。
看到这番景象,萨达夫尼科夫终于恢复了往日的神态,声嘶力竭地大声吼道——
“叛徒!你知道叛徒的下场会是怎么样!我们无论如何都会把你给弄回来!”
萨达夫尼科夫碰了一鼻子灰,耷拉着脸被请出了会议室。随后,别连科也离开了监狱,当天晚上就坐上了去美国的航班。
别连科的妻子
此时,为了调查别连科,苏联克格勃成立了一个特别小组。他们先后约谈了与别连科有过来往的100多位亲戚和同事,收集了别连科的健康状况、工作表现,以及家庭关系、道德和政治态度等一切信息。但是,并没有发现他对美国感兴趣的迹象。但无论如何,他的上司被处罚了,他的同事被谴责了,他的亲人被监视了……
克格勃的工作并不细致,他们并没有找到别连科的个人文件,比如毕业证、出生证之类。与此类似的,1989年祖耶夫驾驶米格-29叛逃之前,在他的宿舍里留下了一盒磁带,录下了他对叛逃行为的说明,但克格勃也没有发现。由此看来,克格勃的水平,也不是那么强大。
经过五个月的汇报之后,别连科开始了漫长的适应美国的过程。像其它叛逃者一样,CIA对别连科进行了全面的保护。除了改名换姓,找个不起眼的住处之外,CIA特工明里暗里都在别连科的周围。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克格勃的暗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监视他。这种严防死守之下,克格勃很难有机会下手。
不过,该来的总归要来。别连科在一次驾车途中发生了事故,身负重伤。CIA的情报表明,这是克格勃所为。为了防止别连科继续被暗杀,CIA干脆就放出风去,说别连科已经死亡。苏联得到这个消息后,喜出望外,举国欢腾。
实际情况是,别连科出院不久,就联系了一位作家——约翰·巴伦,合著一本自传《米格·飞行员:别连科中尉的最后逃亡》。1980年出版之后,在全球引起了巨大轰动。
1979年10月,那个曾经参与调查别连科叛逃事件的列夫琴科,在日本警察的护送之下,也叛逃到了美国。
列夫琴科是一名少校,也是所有叛逃者当中级别最高的人之一。他到美国之后,迅速与别连科取得了联系,两人经常一起喝酒,还教了别连科一些反侦查技艺。比如在餐馆吃饭,速度要快,而且要随时留意门口;回家前要兜几圈,既能防止被尾随,也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家附近是否有可疑人员。如此等等。他们知道克格勃不会放过自己,但防范意识一定要有,不能便宜了这些人。
从别连科驾驶米格-25降落到日本开始,他一直都处在高度严密的保护之中。克格勃再厉害,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暗杀行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别连科的价值也逐渐降低。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克格勃不复存在,继续追杀的动力也就消失殆尽了。
1995年,别连科以美国商人的身份回到了莫斯科,并没有受到不友好的对待。之后,他一直居住在美国,逐渐活跃在一些公开场合,也继续跟俄罗斯人做生意。
2013年之后,别连科突然消失在公众的视野。在那之前,他还在为自己的下一本书而四处求人——不知为何,没人愿意帮他再写书。
现在,克格勃早已不存在,而别连科也不知所终。
苏联米格25飞行员别连科叛逃,为何克格勃不追杀他?
发生这样的叛逃事件,克格勃肯定不会轻易放过当事人,但是却没有成功,因为别连科抵达日本以后,得到美国的庇护,不仅给了公民权,中情局也对其进行了全力保护,别连科自己进行了整容手术,改姓埋名的生活。
1967年,苏联的一架新型战斗机问世,名为米格-25战斗机(MiG-25)。
这架战斗机的问世,令世界为之侧目,因为它太过优秀。作为全世界第一架速度超过3马赫的战斗机,米格-25战斗机一出世便受尽瞩目,北约组织称它为“狐蝠”(Foxbat)”。
2980公里/小时的时速,36240米的飞行高度,如此优越性能的战斗机,美国做梦都想拥有一架,为此也动用了很多手段,例如美国中情局,就曾为得到米格-25战斗机的秘密而大费周章,只不过米格-25战斗机在苏联也一样受重视,保护的级别非常高,即便是中情局也只能是搜集到零星的一些是数据。
然而,这一困局却随着别连科的叛逃发生转变,本是苏联骄傲的米格-25战斗机,经过此事以后,反而成为苏联的一个苦果。
1976年9月6日,地处日本北海道的函馆机场上空,出现一架米格-25战斗机,显然这架米格-25战斗机属于不速之客,在避开起飞的民航之后,居然以近3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强行着陆,两排雷达天线受到冲击的同时,也使得这架米格-25战斗机逐渐慢下来,最终静止不动了,随后从战斗机中走出一个人,他就是飞行员别连科。
正如美国空军司令罗伯特·西蒙斯将军所说:“这是世界上最好的截击机。”
所以,米格-25战斗机落到日本手中,也就意味着它落到了美国手中,米格-25战斗机的所有秘密,几乎在别连科的这次叛逃中荡然无存,虽然美国和日本最后归还了这架战斗机给苏联,但是在这之前,美国已经对这架飞机进行了充分的研究。
美国获得米格-25战斗机的技术秘密,不仅使自己的飞机技术得到巨大提升,同时给苏联造成非常大的损失,因为苏联不得不将自己的敌我识别系统重新设计,避免美国利用米格-25战斗机获得的技术进行反制计划。
对于事件造成的后果,当事人别连科内心非常清楚,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冒险紧急迫降,而不是选择跳伞,就是希望能够尽量完整的保全米格-25战斗机,再以此为自己寻求美国保护的筹码。
别连科身为苏联的飞行员,一定会经过层层筛选,获得了苏联的信任,他又为何会选择叛逃?即便他最终确实获得美国的保护,难道就不怕克格勃对他采取报复行动吗?
别连科的全名是维克多·伊万诺维奇·别连科,他的父亲是一名矿工,参加过伟大的卫国战争,别连科继承了父亲的优秀血统,同样成为一名战士,他有172cm的身高,身材健硕,是一名优秀的苏联国土防空军的战士。
不过小时候的别连科过得并不好,两岁时父母就已经离异,他一直跟着父亲过,直到他快十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为他找了一个新妈妈,是他父亲的同事。
在中国有一句老话,“有妈妈在家就在”,这句话绝对是千百年来总结出的高概率结论,别连科的父亲给他找了继母以后,别连科在继母家中便再也没有了家的温暖,继母对他冷淡,父亲对他也关心极少,有家庭和没家庭差不多的别连科,童年不仅苦,而且孤独。
别连科的痛苦从家庭逐渐延伸到校园,他经常受到学校同学的欺负,就是要抢他兜里为数不多的戈比,别连科面对这样的行为,知道没有人会对他伸出援手,于是他决定自救,拼命的锻炼身体。
锻炼出强壮身体的好处,显然不仅仅是在学校可以避免同学欺负,还有因此获得加入军队的机会。
别连科最初只是加入了“陆海空三军支援有志会”的苏联辅助军队,但是在他的积极努力之下,一步步成为练习生,又成为米格-25的飞行员。
为什么分析别连科出走的原因,要提到他的童年生活呢?因为笔者认为,他最终选择出走的原因中,童年的那段经历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为别连科虽然身为一名模范飞行员,但这只是外表光鲜,对于生活的实惠来说,他并没有得到太多。说得直白一些,他在做飞行员期间,成为苏联党员,而成为党员的“代价”,则需要他按照规范做事,哪怕是生活中的行为举止也要如此。
别连科平时住在脏乱的公寓当中,在日常生活中与邻居经常发生摩擦,都对他表示不满,这也侧面体现出,别连科因为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影响,并不擅长与周围的人相处,显然他的处世之道并没有人能够理解。
包括他的妻子在内,对他一样无法理解,总是和他发生争吵,“离婚”两个字也总挂在嘴边,如同一柄悬在别连科头顶的利刃,让他时刻都觉得不舒服。
别连科是一个苦孩子,靠奋斗才有今天的生活,这已经是他付出无数努力争取到的结果,他自己当时可能也不明白,他还要怎么做,才能够改变现状。
别连科的不满长期积压在心中,给他造成极大的焦虑感,当他所在部队的一位飞行员因飞机故障而迫降荒野,最终因为没有得到快速救援,飞机也没有食物、物资补充的情况下,最终死亡了,在死前,这名飞行员记录了他死前的绝望心情和处境。
别连科因为此事受到很大刺激,因为他同样的是一名飞行员,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更加刺痛了他的内心,他最终决定以一场叛逃来改变这一切,他要带着米格-25战斗机投奔美国,因为他坚信,美国会对这份“礼物”十分感兴趣,也会因此对他进行重点保护。
别连科准备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因为他需要准备一些数据,研究一些航线,比如燃料的飞行距离,如果避过地对空导弹,如何抵达日本等等,当然,他还需要等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
1976年9月6日,这一天的天气好极了,别连科的心情也好极了,当他准备离开家的时候,妻子和儿子还在睡觉,马上就要离开她们了,别连科的内心却没什么波澜。
别连科最终在演习期间登上自己的米格-25战斗机,并且按照事先安排的计划,先稳步升空,随后突然降低飞行高度,进行低空飞行,来躲避地对空导弹和逃避雷达,并且同时关闭无线电,造成一种飞机失事的假象,为自己争取时间。
别连科在米格-25战斗机燃油耗尽之前,成功降落在日本北海道的函馆机场,并且得到美国的保护,别连科送上的这份“大礼”,美国确实很喜欢,不仅给了他赏金,还给了他一些优待。
别连科不仅得到不仅仅是常见的美国永久居住权,他得到的是罕见的美国公民权,当然,如果别连科逃不过克格勃的报复行动的话,他得到的再多也都是虚幻,别连科也是血肉之躯,他当然害怕克格勃找到他,为此他也做了一些准备。
美国为了保护别连科,中情局一直负责别连科的工作安全,可能是中情局面对克格勃心中也没底,便让别连科更名改姓生活,为确保万无一失,他甚至接受了整容手术。
别连科的这次叛逃,使苏联蒙受了重大损失,而这一切只是别连科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之私,或许他的命运是环境造成,但不得不说的是,他作为一名苏联的中尉,作为一名军人,他并不合格。
苏联米格25飞行员别连科叛逃,为何克格勃不追杀他?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凯风,无授权禁转
美苏冷战时期,常见有苏联飞行员架机叛逃西方的事件发生。一般来说,大多的确是苏联飞行员贪慕西方优越生活,或者出于私愤做出的叛逃行径。不过,种种迹象表明,也不能排斥苏联计高一筹,成功派出了“木马间谍”以叛逃方式轻松达到自己目的的可能。1976轰动事件的苏联米格-25战斗机叛徒事件就是这样。
【曾经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米格-25】
米格-25是苏联米高扬飞机设计局在70年代制造出了一种最新战斗机。它最令人感到恐怖的就是无法超越的飞行速度,最高可达3马赫,也就是一小时可飞3400多公里!不仅速度快,它还飞的高,本来是战斗机,却竟然可以飞到战略轰炸机和高空侦察机才可能到达的26000米高空!这在当时只有美国著名的黑鸟侦察机才能做到,所以米格25一问世,几乎就宣布美国当时所有的高空轰炸机和侦察机的克星来了!
所以,可以想象美国是多么想要获取米格25的重要数据,破解它的秘密。
然而苏联反间谍部门工作非常出色,瓦解了许多次美国间谍的努力。
就在美国人一筹莫展的时候,一架全新的米格25竟然自己送上门了!
【它飞行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当时的许多导弹都追不上它】
原来这是一名叫做别连科的苏联飞行员因为私人事务,决意架机叛逃。
别连科与妻子家人不合(因此不惧怕苏联诛连其家人),又与上司有过节,所以铁了心要走。别连科正好驾驶最新米格25,在一次飞行训练中,他瞅准机会行动了。
别连科先是把飞机上升到6000米高度,地面控制室的信号开始变弱,开始控制室还以为是太高了,信号自然减弱。别连科乘机又突然俯冲式直降到距离地面只有30多米高度,这种几乎贴地飞行是可以避开雷达的。所以别连科就在苏军雷达上突然彻底消失,别连科同时关闭一切通讯设备,调头向日本方向开足马力一路狂飞!
【“叛国者” 别连科】
苏军这时才觉得不对,可是这短短时间里,米格25已经飞出太远,失去别连科踪迹的苏军根本不知道在哪里围追堵截它。
倒是日本北海道空军基地的雷达最先发现已经到达日本的米格25,紧急升空很多架战机进行堵截,米格25不愧是世界最快的飞机,老鹰逗小鸡似的,一连轻松躲过日本战机143次空中拦截!把所有拦截飞机瞬间甩到身后,继续前飞!最后迫降到日本函馆一个民用机场。
日本这才明白原来是“宝贝送上门”了!大喜过望,立刻封闭机场。除了美日军方人员才可以进入。
美国同样如获至宝,立刻派出科研人员来到日本,迅速将这架米格25大卸N块!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开始剖析。
【降落日本的米格25】
【美国科研人员和情报特工来到日本】
最后得出结论却让美国人觉得失望,因为米格25技术并不像他们想想的那样高深莫测,只是一个快,别的没有什么。
不知道是不是觉得既然技术已经泄密,就不再惧怕什么,苏联反而以此一改绝对保密的姿态,开始大张旗鼓地全世界推销米格25。
由于此前美国及西方媒体无限夸大米格25的先进,再加上叛逃事件几个月来事件媒体的不断报道宣扬。
【冷战时期常见的新闻画面,苏联叛逃者家属哀求他回来】
所以米格25一经面世,便受到世界各地市场的极大追捧。全球热卖!苏联政府短短时间便获利数百亿美元(70年代啊!)比同时代任何战斗机行情都好上无数倍。
这时候,美国才觉得有点明白过味道了,这个别连科到底是叛逃啊,还是苏联一招木马计啊?!参考文章:米格25叛逃事件
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关注微信公众号:战争史,多位专家将在公号中将继续为您解读。独立专业,有种有料,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战争史,收看全部战争史政治军事历史精彩内幕解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