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导弹威力并不大,为什么萨达姆时期,会忌惮沙特的东风3导弹?

虽然东风-3出口型肯定不带核弹头,但重点是对于伊拉克来说这种战略弹道导弹拦不住,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指哪打哪。谁知道万一逼急了沙特,会不会一颗扔过来直接将寝宫给爆了,那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

以东风-3的性能参数做个简介,这是一款地对地中程弹道导弹,弹长24米,弹径2.25米,重64吨。采用现在看来相对落后的液体燃料发动机,最大射程约3000公里,可以携带1.5吨重常规弹头或150万吨级当量核弹头(也可以是3个10万吨级当量多弹头)。核弹头就不用多强调了,如果真的以这当量丢到伊拉克,损失没办法具体讨论但肯定很多地方不再宜居。

东风-3导弹

就算切换成常规弹头,1.5吨高爆炸药也不是吃素的,以传统155口径榴弹炮为例,直接命中坦克的话可以直接报废。要注意这样一枚炮弹含药量也就几十千克,或者大家在伊拉克或阿富汗战场可见路边炸弹,也是几十千克炸药可以搞定一队人马或者重型坦克。这还是飞行速度慢、装药量少的炮弹威力,东风-3是一款弹道导弹飞行速度快末端可以达到10倍音速,重力加速度能量是呈几何增长。何况弹头上还带了1.5吨高爆炸药,只要命中目标摧毁小半个城市或者大量人员、武器装备损失,怎么看都是相当正常的。

东风-3导弹

而且东风-3部署在沙特,距离伊拉克并不遥远,虽然采用惯性制导命中误差是存在的,但可以控制在200-300米之间(甚至更小)。这对于打击敌方城市重要政治、经济、军事目标,相对来说很简单,而且威力可不是中东地区常用的飞毛腿可比,主要问题还是在于伊拉克有没有逼到发射战略武器的程度。据说当时东风-3造价100万美元一枚,我方报价准备翻10倍卖1000万美元一枚,不过土豪就是不一样直接开价1亿美元。可能是觉得这么多绿钞来的有点过意不去,然后就有一个终级传说,卖35枚赠送一枚,而且赠送那枚还是个“镇国大杀器”。真不真实无从考证,但这么大数量还有30多枚的大杀器,对于伊拉克而言绝对是顶着宝剑不敢乱动,谁知道惹恼了沙特后对方会不会往自己头上砸。

东风-3导弹

东风-3导弹

常规导弹威力并不大,为什么萨达姆时期,会忌惮沙特的东风3导弹?

这款武器最重要的是威慑而不是使用!

沙特与中方的协议是购买东风导弹,中国将核弹头拆下来,换成专门定制的常规2吨的弹头。

如果中方控制发射匙——这些情报周边国家迟早会知道,那么这些国家就会疑神疑鬼:

中国卖给狗大户的真是常规弹头?

里面会不会有几枚种蘑菇的“特殊弹头”?

如果是常规弹头为什么中方要控制发射匙,而且沙特为什么会同意这样苛刻的条款?

这样的猜测对沙特最有利!东风导弹+疑似“蘑菇弹头”——沙特安全就稳如泰山!

1988年,美国《华盛顿邮报》独家报道了中国向沙特出售中程弹道导弹的新闻。同年4月6日,我国外交部正式声明“应沙特阿拉伯王国的要求,我国政府已出售一些非核常规导弹。”

中国主动承认了这场军售后,全世界都炸了锅。后来还是中国用遵守美国牵头建立的《导弹技术控制制度》来换取了美国对中沙之间军售的认可。

这批导弹部署后,很快就体现出价值。

1990年8月,大胡子十万大军闪电般拿下科威特,而后全副武装的机械化部队直逼沙特边界——大有踏平沙特的趋势。于是在沙特官方电视台摄像机镜头下,35枚东风导弹一枚枚被运到发射基地,安放在发射架上一幅随时准备发射的态势。

在巴格达的大胡子默默地看着电视,想想传闻中的“蘑菇弹头”,大胡子叫停了攻击准备的装甲部队。

关键时刻,东风快递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东风导弹不能当成一笔简单的军售生意,某种意义上这就是中国在沙特部署的战略导弹!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常规导弹威力并不大,为什么萨达姆时期,会忌惮沙特的东风3导弹?

说到沙特购买的东风3导弹,可说情节跌宕起伏,简直可以写一部电视剧了。

中国跟沙特是1990年建交的,为什么1987年沙特就购买了中国的东风3导弹?沙特跟美国关系那么铁,为什么要向中国购买?萨达姆那么狂妄,为什么海湾战争时没有敢动沙特?

回答这一连串的疑问,还要从头说起。

一批神秘来客

1987年的一天,戒备森严的中国某战略导弹基地,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虽然基地的官兵们事前已经被告知,今天将有重要人员到来,但在见到来客之后,他们还是瞪大了眼睛:出现在他们眼前的,竟然是几个留着小胡子的阿拉伯人。

中国导弹基地是高度保密的,就连基地官兵的家人都不知道基地的任何情况,哪怕是离开了这个地方,也不能对外透露片言只语。

可如今却接待了起外国人,这就不能不让人吃惊了。

这些客人来到后,二话不说,径直走向东风3导弹,这些官兵的眼睛瞪得更大了:天哪。这可是中国的镇国之宝!他们该不是要购买这些导弹吧?

一宗天价交易

大家没有看错,这些神秘客人就是冲着东风3导弹而来的。

客人走后,订单下来了。

他们跟中国以现金支付的方式,订购了一批“东风-3”导弹,同时根据合同,我国负责为对方部署这批导弹,还承诺为对方培训相关人员,合同款项为35亿美元!

这笔钱放到现在,也许不算什么,可是在当时已经是天价了。要知道在1986年,我国的外汇储备一共才20亿美元,一笔交易就超过了我国外汇储备总量,说它是天价交易一点都不过分。

那么谁这么财大气粗,下这么大的军火大单?

一颗重磅炸弹

没有多久,美国中情局就得到了情报,这笔军火交易的买主是沙特。

美国CNN电视台播出这则消息后,不吝于一颗重磅炸弹。

就在全世界媒体为此纷纷猜测的时候,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用回答记者提问的方式回应了外界的猜测:应沙特阿拉伯王国的要求,我国政府已向其售出一些不带核弹头的地对地导弹。

消息播出后,很多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沙特是美国的盟友,为什么要向中国购买武器?

一项无奈决定

大家质疑的不错,沙特跟美国是好哥们,跟中国关系一般,两国在1990年才建交,当时沙特跟中国台湾是“邦交国”,他们为什么向中国购买导弹?

原来在当时以色列经常跟黎巴嫩发生冲突,伊拉克跟伊朗还在激战;沙特有必要提高自己的进攻能力,防患于未然;于是他们就向美国提出要购导弹。

但是美国是一个多党制国家,总统有些事不当家,军购更是个敏感话题,有重重限制,一般都要在国会争吵几个月甚至一年。

沙特向美国提出购买射程在120公里的长矛导弹,结果议员们在国会炒成一锅粥。因为以色列犹太人在美国影响很大,沙特的要求被搁置下来。

消息传来,沙特国王非常生气,我们拿钱买,又不是让你们施舍,你们却强词夺理拒绝,说好的顾客是上帝呢?

离开张屠户,不吃带毛肉;此处不卖爷,自有卖爷处。沙特几经辗转,跟中国方面取得了联系,促成了这笔交易。

问题又来了,东风3导弹有什么样的优点,值得沙特一掷千金购买?

一个超级杀器

“东风-3号”中程弹道导弹,是我研制的第一代中程地对地战略导弹,这种导弹1965年就开始研制,1966年试射成功,并且在以后几次改进。

改进型的东风-3导弹,射程可以导弹3500公里,这就是是说,沙特部署之后,可以覆盖中东任何一个国家。

东风3载弹量也非常厉害,能携带1500公斤重的常规弹头,而且最新型的能携带多弹头,同时打击多个目标。

一弹镇住恶魔

1990年8月2日,沙特苏莱伊勒基地的东风导弹安装不久,海湾战争爆发了,为了赖掉自己的欠款,也因为垂涎科威特石油,萨达姆下令入侵科威特。

20万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科威特发动突然袭击,用了不到10个小时就占领了科威特全境。

伊军进展如此顺利让萨达姆信心大增:何不趁热打铁,把沙特也吃掉,实现大伊拉克美梦?

可就在他下令向沙特进军的时候,他的助手提醒他,沙特刚刚安装了中国的东风3导弹,如果贸然进攻,伊拉克国内的所有军事基地和政府机构,都将在瞬间成为一片火海。

萨达姆听了立刻垂头丧气,随即瘫坐在椅子上,指着报纸上沙特国王法赫德·阿卜杜勒-阿齐兹的照片说:“算你走运,要不是东风3,让你立马玩完。”

常规导弹威力并不大,为什么萨达姆时期,会忌惮沙特的东风3导弹?

首先你要明白,东风三叫战略导弹,,,你懂啥叫战略么?是指可以左右战争全局的策略,所以说战略导弹就是可以改变战争局面的导弹。

其次,原子弹本身的制造原理相当简单,只要有能力浓缩铀,制造第一代原子弹轻而易举,然而只有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核潜艇有能力投送原子弹,没有投送手段原子弹基本职能往自己身上扔。

最后,不要小看东风三,在上世纪80年代末,拥有3000公里以上的射程已经相当可观,当时整个中东都没有人有这种武器。印度的烈火5也是2012年才发射成功,在2012年以前印度的烈火3也才2500公里,所以说,在当时,东风三至少领先了印度25年。

所以说千万不要误会,东风三不是常规导弹。

常规导弹威力并不大,为什么萨达姆时期,会忌惮沙特的东风3导弹?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说起导弹,人们很容易把它和核武器联系起来,导弹是投送核力量的主要载具,其战略价值不言而喻。那么常规弹头导弹能实现战略威慑价值吗,答案是肯定的。甚至在大多数时候,常规导弹达成的实际战略威慑要高于核导弹。在20世纪80年代,中东石油国沙特阿拉伯采购了我国研制的东风-3导弹,并使用该武器逼退了萨达姆的军事野心。我们结合武器装备和当时的国际形势类分析,为何萨达姆看到东风-3就认输了。

东风-3导弹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种中程地对地导弹,是第一款具备战略威慑力的导弹。在60年代研制,70年代初正式服役。它可以机动发射,采用单级液体燃料发动机。它可以核常兼备,常规弹头是1500千克的高爆炸药。核弹是150万吨当量的单弹头或者三个10万吨当量的多弹头。射程在2700公里到4000公里之间。

考虑到核武器的特殊性,导弹出口外销并不包含核弹,沙特军方只能使用常规弹头方案。1500千克的常规弹头能有怎样的威力,我们用化整为零的思维来理解。我们以德国PZH-2000自行火炮为例,它采用的L-15A2高爆弹的含药量只有几十千克。即便如此,任何坦克被它命中,都会直接报废,甚至短暂的炸离地面。火炮炮弹的飞行速度是无法和弹道导弹相比的。东风-3完成抛物线飞行开启攻击模式时的速度能达到10倍音速,在重力加速度的影响下,释放的能力会以几何基数增长。一枚东风-3的威力足以摧毁小半个巴格达,或者直接摧毁正在行军的上百辆装甲车。

面对威力如此巨大的战略武器,只需要两三枚就能重创巴格达。然而沙特手上握着30枚,已经可以对伊拉克所有重要目标进行地毯式的横扫了。

1987年的伊拉克实际上已经是日薄西山,两伊战争和油价暴跌让伊拉克经济迅速下滑。此时苏联在伊拉克问题上处于徘徊状态,既不打压,也不想扶持。美国则静观其变,随时准备出手。这就苦了其它中东国家,沙特向美苏求援无果,只好同中国洽谈,买了东风-3导弹。弹道导弹交易不仅是简单的军火贸易,更是一种外交态度,反对伊拉克入侵沙特,维护地区和平稳定。萨达姆看到各主要国家的态度后,只好收手。

常规导弹威力并不大,为什么萨达姆时期,会忌惮沙特的东风3导弹?

"东风—3"的数量、威力确实不能对萨达姆的百万大军造成巨大伤害,不过,萨达姆畏惧的是"东风—3"背后的力量!"东风—3"进入沙特现役之后,作为萨达姆的背后大金主:沙特肯定迫不及待向阿拉伯国家宣布"反击以色列"的战略力量——按照沙特的吹牛本领,伊拉克政府对"东风—3"的技术性能、操作者有所了解:沙特军方没有能力操作如此高端的武器!所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后,苏联已经将所有军事、民政专家撤出伊拉克;而中国主张和平解决,不以战争手段解决——萨达姆已经拒绝苏联的和平建议,他对中国和平主张比较欣赏。而西方国家一味地主张高压、制裁伊拉克让萨达姆非常恼火:他太需要主张和平国家的声音了,何况是一个常任理事国呢。所以,当"东风—3"拉动情报出现在萨达姆面前的时候,他明白中国的态度——不能再侵略沙特和油霸国组织!如果安全不能得到保证的话,中国将支持沙特反侵略:战略导弹出动只是信号而已!萨达姆再野蛮也不会把主张和平的国家全部得罪,何况是中国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