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一旦被反潜飞机发现,就会上浮,如果不上浮会怎样?

下面这张照片是今年3月4号巴基斯坦反潜机发现并使用威慑手段逼迫印度潜艇上浮的场面,2月底,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空战,印度两架飞机被击落,想在海上找回面子,没想到再次败走麦城,被巴基斯坦反潜机逮个正着,这张照片中,印度潜艇虽然没有整体上浮,但是已经升起了通气管,和平时期这种行为可以视为举白旗投降,然而战争中潜艇上浮这种行为是不会发生的,我们留作最后的悬念!从总体来看,反潜飞机在面对潜艇时具有压倒性的作战优势,现代反潜飞机拥有对海搜索雷达、磁异探测器、热成像探测仪、浮标声呐和吊放声呐等多种手段可以探测并锁定潜艇的准确位置,如果是在战争期间,一旦发现那么就会立即发起进攻!(高新6号的反潜搜索设备)

而反潜机的进攻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特别是像P3C猎户座和高新6号这样的大型固定翼反潜机,携带的反潜武器更可以说是眼花缭乱。在近距离可以直接投掷深水炸弹或者反潜水雷,中近距离则发射反潜火箭弹和反潜鱼雷,远距离还能直接使用反舰导弹进行攻击,可以说反潜机对付潜艇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反潜直升机发射反潜火箭弹)

那么潜艇对付反潜机又有什么反制手段吗?几乎没有!早期潜艇由于大部分时间都在水面航行,所以很多都装了用于防空的高射机枪和高射炮,比如德国的U型艇就曾经把著名的88毫米防空炮都搬了上来。而现代潜艇都是在水下搞偷袭,讲究的是静音和高速,因此多余的高射机枪(炮)早就被淘汰了,(题外话:面对现代化飞机,即使装上了这些原始武器,也打不出什么输出)。目前来看,唯一能能让潜艇在反潜机面前找回尊严的只剩下潜射防空导弹了,然而很不幸的是,发射防空导弹需要锁定目标,那么必须装备对空搜索雷达,潜艇在水下,雷达波大部分被屏蔽了,准确度和探测距离都大打折扣,如果要上浮至水面搜索飞机,必然又会遭到反潜机的先发制人攻击,所以这是个死节!在没有更好的新式探测手段诞生之前,潜艇面对反潜机依旧只能是弟弟!(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替潜艇默哀三分钟!)

既然反潜机这么厉害,那么潜艇被反潜机发现了怎么办?撒丫子跑啊,不然等着被击沉?潜艇应该做的事情就是马上紧急下潜到最大深度,同时释放出潜艇诱饵,然后在水下以蛇皮走位快速移动,最后祈祷老天,保佑我能成功逃出生天!当然了,有很大概率是逃不掉的,第一、潜艇下潜的速度根本赶不上反潜机攻击的速度,第二、潜艇最快也就几十节的速度,你跑的再快,也逃不出浮标声呐的五指山,反潜机一个箭步就追上你了。但是做总比不做好,万一成功了呢?求生的欲望还是要有的。再回到开头,印度潜艇为什么在巴基斯坦反潜机发现后会上浮?因为这是和平时期啊!印巴虽然关系紧张,可是并没有宣战,如果是在战争时期,巴基斯坦发现了印度潜艇早就开始攻击了,还有时间等它上浮?而印度潜艇上浮就是示弱了,摆出投降姿态,我认输了,你别真的攻击我。所以说潜艇上浮只是和平时期敌我双方的猫抓老鼠游戏才有的情节,战争时期,反潜机发现了潜艇就开始攻击了,潜艇能做的就是赶紧逃命,压根不会想到上浮送死,因为你上不上浮,别人都是要打你的!(猜猜这是什么神操作?)

潜艇一旦被反潜飞机发现,就会上浮,如果不上浮会怎样?

民间称潜艇为“黑鱼”,说明此军用船只经常潜航水底,战争年代时,潜艇凭借大航程以及优异的隐蔽性能,经常出其不意地给水面上航行的作战舰艇特别是民用商货船只以致命的鱼雷攻击,被鱼雷不幸击中的舰船都是致命的,不沉也会彻底丧失战斗力,因此,水下潜艇对水面舰船的破坏力非常大。

当然,随着水面舰艇声呐技术的不断完善,被水面舰艇锁定的水下潜艇,大概率也会被击毁击伤,特别是航空反潜能力的不断提高,舰载反潜直升机、固定翼反潜巡逻机等机种,都成了水下潜艇的天敌。

舰载反潜直升机特别是固定翼反潜巡逻机,携带先进的对潜探测设备,担任搜索、标定与攻击潜艇的任务,不仅航程远、速度快、滞空时间长,反潜区域大,被其锁定的潜艇,一般都很难逃脱反潜巡逻机的追打。

毕竟潜艇哪怕是核潜艇的航速都远逊于反潜直升机和固定翼反潜巡逻机,空中投掷的航空反潜鱼雷、自导反潜火箭,甚至普通的航空反潜深弹等,都会给水下的潜艇带来致命的打击。

因此,一旦水下的潜艇,被反潜直升机或固定翼反潜巡逻机锁定,要么逃逸,但逃逸即便是核潜艇,充其量也就30节的航速,常规潜艇顶多20节航速,是绝对跑不过天上飞的反潜飞机,还是会被反潜机追逐了打。

要么沉底隐蔽,但却非常考验潜艇的性能,沉到数百米的海底,包括关闭发动机一动不动,艇员保持静默状态,让反潜机投掷在海面上的声呐浮标探测不到任何信号,就有可能躲过空中反潜机的直接打击。

同时潜艇沉底是高风险的行为,一旦还是被反潜声纳探测,那么沉底的潜艇就悲剧了,一发航空反潜鱼雷就让潜艇彻底沉底,永远就没有上浮冒头的希望了。

要么潜艇就乖乖地上浮,潜艇上浮相当于飞行员跳伞,算是放下武器认怂了,这个时候根据交战规则就不应该攻击了,尽管有认输之嫌,但是毕竟能够保住数十名潜员的生命安全,艇员的都是军中的宝贝,价值几乎与飞行员平齐。

和平年代,潜艇要通过某些水道,比如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等,大都必须上浮,挂上国旗,表示无害通过。

当然,和平年代的潜艇,即便被他国的反潜兵力锁定了,也不会轻易上浮认怂,本次尽管被他人锁定,那以后就想方设法找到躲避反潜机的办法,潜艇估计也绝非被动挨打的命,也有自身出奇制胜的地方,只是不是潜艇兵出身,有的过门或套路我等军迷不得而知而已。

比如潜艇可以主动发射诱饵,故意让空中的反潜机以为捕捉到了潜艇的信号等;待航空鱼雷或自导火箭来袭时,释放主动寻的诱饵,诱导来袭的武器偏离潜艇,专找主动寻的诱饵打击;或潜艇锁定来袭的鱼雷时,用自身的自导鱼雷予以有效拦截,从而保障战时潜艇的安全。

潜艇一旦被反潜飞机发现,就会上浮,如果不上浮会怎样?

潜艇的克星有三样东西,一是反潜直升机,二是海底断崖,最后就是局座的海带。反潜飞机是潜艇的最大克星,如果潜艇一旦被反潜飞机发现,并且被认定侵入他国领海。那么如果潜艇不上浮,对方的鱼雷就会接踵而至,潜艇大概率逃不出反潜飞机的攻击,最终也会葬身大海。

当然潜艇一旦上浮,原则上对方不会再进行攻击。这虽然保全了潜艇人员,但也就意味着缴械投降。那么潜艇一旦被反潜飞机发现就束手无策了吗?其实也未必,潜艇被发现后还是有蛮多手段逃生的,只不过这些方法实施起来运气成份比较大,就看潜艇愿不愿意冒这个险了。我们来看看都有那些逃生方法。

沉底静默

潜艇被反潜飞机发现后,可选择迅速沉到海底并关闭发动机保持静默状态来躲避飞机的追踪打击。这一方法是比较管用的,但风险也是极高的,十分考验潜艇的性能。

当潜艇沉到几百米的海底,全艇保持静默状态,以目前的声呐探测手段是比较难探测得到潜艇的。但潜艇由于是极速下沉,所以潜艇对于该海域的海床情况不可能都知晓。万一海床比较软,一头扎进去就真的是扎进去了,潜艇就真变成名副其实的棺材。

除了海床情况外,海底的暗流也十分复杂,搞不好被暗流驱使到海底断崖那就危险了。潜艇在海底遇到断层情况几乎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潜艇被海水下压。在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潜艇遇到断层艇毁人亡的事故,而在那么多这类事故中,唯一自救成功的只有一例。创造这一奇迹的就是我国的372号潜艇。

所以潜艇沉底绝非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不到万不得已相信潜艇也不会选择此方式。而且也不是说潜艇沉底就一定能逃过飞机声呐的追踪,凡事都有个万一。万一沉底被发现了,人家照样可以发射鱼雷打你,届时真的是“沉底”了!

水声对抗

水声对抗说白了就是干扰和摧毁敌方声纳探测系统。声呐就像个眼睛,打瞎了对方自然无法继续追踪你。水声对抗我们先来说说干扰,至于摧毁我们后面再说。

水声对抗中的干扰大体有三种方法,一种是用于迷惑对方的水声诱饵,第二种则是通过声学干扰器压制、扰乱对方声呐,还有一种就是气幕弹。这三种方法一般的潜艇都会配备有,这也是潜艇逃脱反潜追踪最主要的方法了。

而水声对抗最经典的应用当属马岛战争。在马岛战争中,英国潜艇在与阿根廷海军的对抗中屡次完胜,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英国舰艇普遍装备了水声对抗系统,这让阿根廷攻击屡屡受挫。其中英国的“征服者号”攻击型核潜艇还用一枚鱼雷击沉了阿根廷万吨级的贝尔格拉诺号巡洋舰,这让阿根廷方面损失惨重。

发射潜空导弹

潜艇发射潜空导弹这也是水声对抗的一种,属于硬对抗直接摧毁对方的方式。这种方式是最一劳永逸的,如果能击毁对方反潜飞机,便无后顾之忧。但万一没击落,潜艇也就暴露了,会被对方拉来一堆人围殴。

目前各国都有在研发潜空导弹以增强潜艇的生存能力,这些潜空导弹项目的代表有法国的“独眼巨人”潜空导弹,德国、挪威联合研制的“IDAS”导弹系统,美国研制的“西埃姆”导弹等。

其中最先进的要数“IDAS”导弹系统了,该导弹游离潜艇一段距离后才出水点火,有利于减少潜艇暴露的风险。并且该系统使用光纤/红外成像制导,可由操作员实施引导。而美国的“西埃姆”导弹能自主搜索,具备发射后不管的能力,也是比较先进的,如果能研发成功将会提升潜艇对空打击能力。

不过也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这些项目进展都不太顺利,最主要的还是技术难度太大,具体实施起来效果不太理想。其中光潜艇如何发现目标这项就让许多国家头疼不已。因为海水对于电磁波信号影响非常大,任何电磁波在水中传播衰减都非常厉害,并且传播距离相对较近。所以潜艇想要在水下几百米发现高空中的反潜飞机,基本很难做到。

正因为技术难度太大,所以也有很多国家的潜空导弹项目已下马,还在研发的前景也不太乐观。这样看来未来潜艇寄期望于潜空导弹来摆脱反潜飞机的追踪还任重道远!

撒腿跑

俗话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就看是你快还是我快了。逃跑这是潜艇面对反潜飞机最不是办法的办法,也是最没用的方法。因为现在的潜艇水下最快速度一般都在30节左右,而世界上最快的潜艇苏联的“帕帕”级核动力潜艇最快速度也不过44.7节左右(约每小时82.8千米)。这个速度在反潜飞机面前基本是小巫见大巫,分分钟被追上。

综述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目前国际局势相对太平,只要潜艇不乱闯入别国领海,人家也不会主动攻击你或者逼迫你上浮。所以不作死就不会死,潜艇只要规范行驶基本也没什么问题,不然后果很严重!

潜艇一旦被反潜飞机发现,就会上浮,如果不上浮会怎样?

兔哥回答;潜艇是水下的兵器,既然是武器就是战斗的,潜艇的攻击目标是高价值的舰船等目标,也可以执行布设水雷等任务。潜艇分常规动力潜艇和核动力潜艇,而且,核动力潜艇又分核攻击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其中的战略导弹核潜艇可是一个国家“三位一体”战略核打击力量的海基部分,是国家核战略的盾牌和基石。我不明白题目所说的是什么情况,难道一艘核潜艇被一架反潜飞机发现就上浮吗?上浮意味着什么?我想这就超出了纯军事范畴了。不论怎样,上浮就是等于投降!所以有这个可能吗?

潜艇目前所面临的对手很多,从反潜技术发现来看,舰船,潜艇,反潜飞机,反潜无人艇,以及水下侦听设备等等,反潜手段的确是越来越多。给潜艇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压力。但也应该看到潜艇的技术发展也是越来越先进,特别是静音性能,对抗反潜武器的防御性能,如诱饵弹,诱饵示假等手段越来越先进,而且潜艇的深潜深度越来越深。给反潜带来了很大困难,从目前潜艇与反潜武器这种矛与盾的较量中,我们必须尊重一个事实,就是潜艇占主动。目前,虽然反潜手段很多,但依然处于落后于潜艇的技术发展后面,反潜技术处于追赶状态,而不是顺手拈来。

在回到题目中,一艘潜艇被反潜飞机发现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样的事情实战中会很普遍,但被发现了并不意味着潜艇就束手无策,更不会上浮投降,作为一款武器,必然会利用平时练就的本领和反潜机进行周旋,摆脱被追踪探测,即便是反潜机发射鱼雷,潜艇也未必就被击中,潜艇有的是手段躲避鱼雷的攻击。首先鱼雷无非是具备尾流自导,或是声自导。从反潜机上发射的鱼雷肯定不是线导鱼雷。而要对付以上两种鱼雷,潜艇上的诱饵弹,或是气幕弹就有用。诱饵弹可以模仿潜艇噪音,使鱼雷追踪错误的目标;气幕弹可以产生大面积的气泡,而气泡会产生杂乱的声波,使鱼雷找不到目标,而且鱼雷的航程有限,如果燃料耗尽也就挂了。

做为潜艇,面对攻击必是命悬一线,也必然会使出浑身解数和反潜机进行较量,即便是最后失败也绝不可能上浮投降。也许有人认为,和平时期没必要硬撑,但越是和平时期越不可能上浮。这种情况并不是没有过,曾有核攻击潜艇被多架反潜机,舰艇咬住,无法脱离,对方不可能采取攻击行动,这是常识。一旦反潜机投鱼雷,哪怕是操雷(训练雷),也意味着战争开始了。而对方无非是要你主动浮出水面,可一旦上浮就是整个国家的耻辱。最后通过躲入货轮底下脱离。

如果是一艘战略导弹核潜艇,一旦上浮代表什么?到现在能发现战略导弹核潜艇的例子也是有的,但还没有哪个国家敢和战略导弹核潜艇逗着玩。常规潜艇航程有限,通常不会跑的离家太远,而核潜艇则可以纵横大洋,而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战备值班就是在大海里移动设防。从潜艇的作用来看,常规潜艇可以理解成看家护院的,和平时期用于反潜艇,战时也用于作战。但不论是和平时期,还是战时,都不会出现题目所说的情节。

潜艇突然上浮的例子也很多,但都是主动上浮,如,潜进至对方航母的防御圈内,上浮挂上国旗,这代表什么?警告,羞辱对方。平时即便是被发现,也不可能有谁敢攻击,为什么上浮?现在的反潜技术还远达不到一击必中的地步,除非想开战。从技术角度讲反潜机有直升机,如果是直升机必会有舰船,目前舰船和潜艇对抗,潜艇可是处于上风位置。如果是固定翼反潜机,除非是潜艇跑别人家领海附近否则也不能有固定翼反潜机。而固定翼反潜机跑别人家附近来抓潜艇,发现了又能怎样?又敢怎样?

当然,不排除潜艇正常潜航中,需要上浮的情况而主动上浮。但被反潜机探测到,潜艇是知道的,一艘潜艇的上浮与否并不是我们认为的那么自由,特别是在一些敏感水域,宁可被追着跑也不会暴露身份。顶多媒体上出现,疑似XX的潜艇被发现而已,来个死不认账,也比处于被动要好的多。所以,无法和平时期还是战时,潜艇被反潜机发现后就上浮都不存在。当然不被发现在自家水域,或是在公海水域可以自由上浮,谁也管不着。

以上是兔哥个人的观点。欢迎大家探讨,各抒己见!欢迎关注兔哥。图片来源网络!

潜艇一旦被反潜飞机发现,就会上浮,如果不上浮会怎样?

反潜飞机作为潜艇的天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潜艇在水底的行动,如果潜艇被反潜飞机发现之后,就会上浮,这一点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甚至有些人认为被发现之后,应该下潜到更深的水底,为何反其道而行之一定要上浮呢?反潜飞机又是利用什么手段逼迫潜艇上浮,如果潜艇不上浮的话又会遭受何种攻击?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首先,目前的军事科技虽然很发达,但是潜艇在被发现之后,首要任务应该是与总部取得联系,而海水对于无线电波段有着一定的阻隔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潜艇被反潜飞机发现之后,并没有及时消失的话,那么潜艇就需要快速浮出水面并与总部取得联系,不然被攻击了都不会有人知道。

如果换一个思路的话,如果潜艇遭遇紧急情况之下,如果上浮那么就必定出现被俘的可能性,或者说被敌军视为投降。那潜艇如果想拼死一搏的话,快速下潜到海底,这样会不会能够逃过一劫呢?如果在战争年代的话,这么做可能还有一线生机,但如果是和平年代的话,基本上就会为自己引来杀身之祸。

假如一艘潜艇被敌军发现,这个时候不与总部基地取得联系的话,被敌军使用反潜鱼雷击沉,那么根本就没有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甚至连证据都不会留下。而在和平年代最大的好处在于,两军相见并不会直接开火,如果反潜飞机发现了潜艇,只要潜艇上浮,那么就表示非攻击状态,这样就可能会化解误会,对方也不会直接攻击潜艇,毕竟这种事故一旦发生,那么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一场战争。

但如果对方的反潜飞机就是咬着你不放的话,潜艇第一时间浮出水面,与基地总部进行联系,然后在潜入水面等待友军的支援,这样才是最保险的做法,目前的反潜飞机一般都会携带武器以便对冒犯的潜艇进行攻击,而且反潜飞机在执行任务时都会有战斗机组成编队。再加上潜艇作为针对水面攻击的武器,想要攻击反潜飞机也不是那么好用,虽然潜艇携带着各种型号的导弹,但想要成功击落反潜飞机还是非常难的。

在目前的和平年代,反潜飞机就算是发现了潜艇,一般情况下也不会轻易的投放鱼雷,这样不仅仅是意味着战争开始,更是主动挑起战争的起因,所以一般情况下反潜飞机只会对这对方潜艇进行无线电喊话,并劝离对方赶紧离开。

一些军事专家也曾经表示过,潜艇与反潜飞机的较量,其实就是两个国家之间的较量,如果反潜飞机一旦迫使潜艇上浮,那么对于这个国家来说就是耻辱,甚至还会有大量的媒体对此事进行宣扬,所以潜艇为了保命或者呼叫支援,是否上浮也成为了一个困难的抉择。

但如果反潜飞机遇到的核潜艇,那么画面可能就变得不一样了,毕竟核潜艇不是一般国家可以惹的,一旦将核潜艇惹毛,那么这种无限能源的大杀器可能会杀个回马枪,就算有反潜飞机也不会轻易的干这种傻事。

最有意思的是,上浮其实有很多种用途,一些国家派遣核潜艇跑到对手国家的航母防御圈内,悬挂国旗并上浮,这种就是一种羞辱对手的方式。最尴尬的是就算航母看到了这些明目张胆的潜艇,一般情况也不会有任何的反应,这也是潜艇为何被称为航母杀手的原因所在。

潜艇一旦被反潜飞机发现,就会上浮,如果不上浮会怎样?

潜艇一旦被反潜机发现,就会上浮,不上浮会怎样?

要么潜艇内所有人都窒息而死,要么潜艇被反潜机炸个粉碎,换作是你,你会怎么选?

肯定有很多朋友好奇了,潜艇为什么这么害怕反潜机,大不了火力全开,直接用导弹轰击反潜机,或者再不济也能在水底高速遁走,毕竟反潜机在天上飞,不可能下潜到深水处,先来看两个案例。

近几年关于反潜机跟潜艇的两个真实案例

2019年3月,印巴再次爆发武装冲突,在空战失利后,印度想在海军找回面子,于是派潜艇悄悄潜入,谁知被巴基斯坦反潜机逮个正着。

印度潜艇敢逃吗?

明确的说,不敢。

最后印度潜艇只能上浮露出水面,在当下相对和平的时代背景下,这一举动无疑等于“投降”。

可能有人会说,印度跟巴基斯坦不能代表所有,那么美国海军的实力肯定够了吧。

2021年1月,伊朗宣布在中东海域举行大规模海上联合军事演习,并且设立了一大片演习禁区,但美国海军的“乔治亚”号核潜艇还是进入了演习禁区。

可能有人觉得,作为全球顶尖军事实力的美国,想要不被伊朗发现,还是很轻松的吧!

结果,伊朗的“海王”号反潜直升机很快就发现并锁定了美军潜艇,在此期间,美军潜艇曾试图甩掉伊朗海王号,但结局同样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军潜艇乖乖上浮,最后在表明没有“敌意”后灰溜溜的离开伊朗演习禁区。

想必伊朗跟美国的例子,足以说明反潜机对潜艇的克制力有多么强大。

反潜机都有哪些手段来探测潜艇?

潜艇一直是各国海军中的巨大杀器,大家对此又爱又恨,特别是在一战二战时期,潜艇潜伏在静谧的水下,趁敌不备就突然发动攻击。

一战时期,德军就凭借300多艘潜艇,击沉了100多艘战舰,约6000艘商船,而且相比于动辄要几千名船员的战舰,潜艇不仅造价低、生产速度快,而且对于人才要求也没那么高,可以说,对于海军实力薄弱的国家,短期内发展潜艇是上佳之选。

在没有反潜机的年代,潜艇在海中确实很令人头疼,所以各国也在不断研发对策,从鱼雷艇、深水炸弹、驱逐舰,再到护卫舰,虽然这些装备有些作用,但效果却没那么好,直到反潜机的出现,这才终于解决了潜艇的难题,那么反潜机是如何探测、锁定潜艇的呢?

反潜机的任务主要是在海面搜索和攻击敌军潜艇,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反潜机可以通过扫描雷达、吊放式声呐、声呐浮标、磁力探测仪器等设备来探测任务范围内是否存在敌军潜艇。

扫描雷达:反潜机的机头下面有专业定制的360°全方位扫描雷达,在潜艇浮出海面透气的时候,即便是一根小小的通气管道,也能被反潜机的扫描雷达给探测到。

吊放式声呐:众所周知,声呐主要通过声波来搜寻目标,而飞机又不能潜入水中使用声呐,所以反潜机用特制的数据线,将声呐放到水下进行探测,一旦发现异常,信息就能通过特制数据线传输到反潜机上。

声呐浮标:通常反潜机上都会装备数百个小型声呐浮标,只要在相关区域撒网式铺设声呐浮标,这片区域内的潜艇就无所遁形,声呐浮标的信息会通过网络传输是反潜机。

磁力探测仪器:反潜机尾部有一根磁力探测棒,因为潜艇为金属制,具有一定磁性,虽然人为很难发现潜艇对地球磁场产生的影响,但磁力探测棒可以帮助探测异常。

就拿美军P-3C“猎户座”反潜巡逻机来说,它的机身上配备了一整套反潜系统,除了声呐探测、磁力探测、扫描雷达之外,还有定向声学频率分析仪和声学纪录指示仪,这样的好处就是万无一失,即便敌军潜艇能躲过一种探测模式,也躲不过全套探测系统。

至于为什么一战二战反潜机没有大展神威,这是因为当时各国直升机的发动性能较低,不足以搭载足够的探测装备与反潜武器。

而到了7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跟涡轮发动机的研发与投入,直升机才真正可以具备了反潜作用。

潜艇一旦被反潜飞机发现,为什么只能“乖乖”上浮?

1.潜艇的职责不同,不适宜安装大量防空武器

二战期间,随着战机技术的成熟与普及,战机逐渐变成了消灭潜艇的主力,其实潜艇也很头疼,那潜艇为什么不安装大量防空武器呢?被发现了还能直接开火!

首先,潜艇作为水下航行跟作战的武器,就注定了它不能在甲板上安装大量防空高炮,而且也会影响潜艇的流体性能,就算要安装,也只能安装在空间有限的指挥塔围壳中。

此外,水下发射的防空导弹,由于本身重量轻、弹径小,发射出去后很容易被周围海流所影响,可能导弹还没发射出海面,就已经被海流给冲到别处去了。

就算当下十分先进的“潜射米卡”还是“独眼巨人”,它们的潜空制导系统也没有那么精准,如果要在浅海发射,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简而言之,当下潜空制导技术还不成熟,潜艇并不具备足够的防空能力。

2.反潜机火力强大,可以轻松轰爆潜艇

以美军P8大型固定翼反潜巡逻机举例,它搭载的是AGM-84鱼叉导弹、AGM-84K SLAM 远程对地攻击导弹、AGM-65小牛导弹等多种能够直接攻击潜艇的反舰对地导弹,而且还能配备Mk-46和Mk-50重型鱼雷,这些能够轻松火力压制潜艇。

在反潜机面前,潜艇善于隐匿的优势荡然无存,如果潜艇不服,被发现后非要打掉空中的反潜机,首先就是潜空导弹精准度不够,其次,潜艇朝反潜机开火,就是自寻死路。

就算抛开火力压制不谈,反潜机还能“摇人”,短时间内就能召集水面舰艇围剿潜艇,各种反潜导弹、深水炸弹就算没有击中潜艇,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足以对潜艇内部士兵造成巨大的伤害。

3.潜艇逃不出反潜机的“天罗地网”

打又打不过,那跑路不行吗?

从之前伊朗跟美国的案例来看,如果潜艇能跑的掉,美国的“乔治亚”号核潜艇也不至于被伊朗的“海王”号反潜机给逮住。

因为潜艇的航速一般在60km/h左右,而反潜机的飞行速度在200~300km/h,作战半径能超过100km,就算潜艇开足马力遁走,也没法逃过反潜机的搜寻,而且一旦潜艇马力全开,势必会产生巨大的噪音,这个缺点反而更有利于反潜机搜寻。

噪音从来都是潜艇的一大硬伤,就算海狼级核潜艇的噪音,也要超过海洋自然噪音的90分贝,所以潜艇一旦被反潜机发现,打又打不过,逃又逃不掉,受限于氧气,潜艇只能选择乖乖上浮投降,不然所有潜艇兵真的要在深水区域被憋死。

——END——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