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家放弃国防工业自主了?

不是放弃,而且根本就玩不转,现代国防工业科技含量高,涉及的产业众多。需要大量的人才,技术和资金投入,尤其是大型武器装备。需要的产业链更多,中小国家根本玩不转。

我们就简单地分析几款常见的主战装备,就知道为什么国防工业自主发展那么难,就知道真的不是想放弃,而是办不到。

主战坦克

主战坦克其实都算是主战武器中技术含量较低的装备,目前全世界大概有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以色列、韩国等10多个国家具备生产第三代主战坦克的能力。

而且这其中很多国家的坦克发动机和火炮等技术还或多或少的进口其他国家,而作为现代主战坦克非常重要的复合装甲其实也没几个国家完全掌握技术。以色列的主战坦克为什么那么重,就是因为复合装甲不过关,不得已堆装甲厚度。

印度一直也在研发第三代主战坦克,但是结果大家都看到了。花了30多年时间,最终得到的是一款关键技术全靠进口的组装货,不仅价格高,而且连自己军队都不想要。

印度在研发主战坦克上的投入也不少,资金、人力、时间都不缺,可结果并不好。

战斗机

目前战斗机已经发展到第四代,而第五代战斗机的独立玩家只剩下中国、美国、俄罗斯3个。即使往上推,第三代战斗机的独立玩家也只有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瑞典5个,就这5个中,瑞典的发动机等技术还是靠进口。

并不是只有这5个国家想研发先进战斗机,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印度、韩国等国家也是参与者,但是由于经济、技术、人力等方面的原因没有成为独立玩家。

战斗机的主要技术其实也就是发动机、气动布局、航电系统等,感觉很简单,但是其实任何一样都很复杂。先进的军用航空发动机,也就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和英国能够研发。战斗机的气动布局更是一门玄学,需要大量的实验证明,并且需要先进的风洞,这两样条件具备也很简单就是砸钱,不断地砸钱,砸到现在也就剩下这些国家还能玩得转。

大型运输机

目前全世界能够研发大型运输机的国家就只有中国、美国和俄罗斯,日本的C2运输机、欧洲的A400M运输机、乌克兰的安70运输机,以及巴西的KC390运输机实际上都只是中型运输机,还达不到大型运输机的标准。

中国实际上也是在运20运输机研发成功之后才成为大型运输机玩家的,大型运输机对于空军而已意义重大,大型运输机的多少直接决定了空军的战略投送能力,是一个国家的空军是否是战略空军的标识,毕竟只有大型运输机才能够运输大型的武装装备。

大型运输机的气动布局比战斗机还要复杂,需要的发动机不比战斗机的发动机要求低,中国的运20运输机最开始也是采用的俄罗斯发动机,后来才更换为国产发动机。

航空母舰

全世界能够造航空母舰的国家不少,能够造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国家就只有美国和法国,能够造中大型航空母舰的国家只有中国、美国和英国,还有一个是苏联,不过坟头草已经很长。

轻型航空母舰和中大型航空母舰的区别可不是一星半点,在吨位上轻型航空母舰就要小得多,建造难度显著降低。轻型航空母舰都是滑跃起飞垂直降落,对甲板的要求很低,既不需要弹射器,也不需要拦阻索,技术要求很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航空母舰最重要的作战武器是舰载机,而全世界就只有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法国能够研发第三代战斗机及以上水平的舰载战斗机,要想自己的航空母舰不裸奔就只有向这4个国家购买发第三代及以上水平的舰载战斗机。

建造大型航空母舰需要的甲板特种钢、拦阻索、弹射器、动力系统等关键技术,具备其中单独一项的国家都是屈指可数,同时具备的国家更是少之又少。

万吨级盾舰

现在全世界的海军都在发展自己的盾舰,各种盾舰层出不穷,有欧洲的简配宙斯盾和单面天线的乞丐版欧洲盾,还有俄罗斯的轻型重火力盾舰。真正具备强大作战实力的还是万吨级的大型盾舰,这样的盾舰全世界也只有中国、美国、日本和韩国拥有。

中国和美国的万吨级盾舰从船体到各种武器电子系统都是自己研发的,而日本和韩国的盾舰则是自己造船体,采用美国的作战系统、防空导弹等子系统,根本就不具备自主性。俄罗斯、法国、英国、意大利、以色列这些国家虽然也在发展自己的盾舰,但是受制于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其盾舰的实力远无法与中国和美国相提并论。

盾舰上最关键的防空导弹和作战系统,其实目前世界上也就只有中国、美国、以色列、法国、俄罗斯能够完全搞得定,欧洲部分国家虽然能够搞定作战系统,但是防空导弹也只有依靠法国和美国,同样不具备自主能力。

作者观点

国防工业自主是很多国家不断追求的目标,但是现实又不得不让这些国家低下高贵的头颅。国防工业发展到今天,能够真正独立自主,自成体系的其实也就只剩下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法国这4个国家。而且也只有中国和美国在全方位全领域发力,俄罗斯和法国或多或少都已经事实上放弃了。

中国和美国能够国防完全自主的原因其实大家都很清楚,中国和美国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是唯二的GDP超过10万亿美元的国家,其中美国还超过20万亿美元。在军费开支上,中国和美国也是世界上仅有的超过2000亿美元的国家,其中美国超过7000亿美元,而其他国家都不足1000亿美元。

俄罗斯和法国虽然在经济和军事投入上也是排在世界的前列,但是和中国、美国比起来就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这也是这两个国家国防工业不如中国和美国的重要原因。

此外,中国和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先进人才最集中的国家,中国本身培养的人才足够多,美国是全世界的优秀人才都向往的地方,所以中国和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人才资源。而法国和俄罗斯的人口基数本身比中国和美国少,培养的人才也比中国和美国少得多。

强大的经济实力,众多的优秀人才才是支撑国防工业自主发展的关键所在。其实在这方面印度是能够后来居上的,毕竟印度的经济总量也不比法国和俄罗斯差,而人口比他们多得多,目前已经超过中国大陆的人口,就看印度培养优秀人才和留住优秀人才的能力。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家放弃国防工业自主了?

首先告诉大家的是:目前完全能够做到国防工业所有的东西都能够自主研发、生产,或者说不怕别人“卡脖子”的国家,估计不会超过三个,甚至更少。没办法国防工业涉及的东西太多了,例如:装备制造、软件通讯、火控系统、各种发动机、各种高精尖设备、装备体系的配套等等。

很多国家不是自己放弃了国防工业的自主权,而是根本就玩不转、没办法自主发展的。往往研发一款武器装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员、时间、技术、还要搭建完善的产业链等等。

如果这款武器单单是自用的话,成本还会高得吓人。印度人自己喊了很多年国防工业自主了,可是现在武器装备这块——该买的还是继续在买。

我们就拿美国人来举例子吧!美国人每年的军费开支在7000亿美元以上,基本是后面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总和还多。按道理说:美国人要钱有钱、要人才有人才、要技术有技术,可以玩转所有的国防装备了。

可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现象:美国人大部分的武器装备都是几十年前的产品了,例如:空军的B52、B1B、B2战略轰炸机、现在的航母也是几十年前研发的;新搞了一个福特级航母,都数十年了还没有形成战斗力。

这除了说明美国人的装备先进,完全可以用几十年不淘汰以外,也说明了一个问题:研制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

另外还有一个最直接的例子,美国人这样财大气粗的国家都玩不起F22战机了,现在已经停止生产并且要退役了。美国人准备用性价比更高的F35来代替F22使用。

为啥要用F35来替代F22呢?其中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F35是多国一起合作研发的,性价比更高,而且还可以大量出口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大家想想:连美国人这样的超级大国都有点玩不动国防工业或者说感到有点吃力了,其他国家有多难就可想而知了。

美国人属于资金不足,可是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那就属于:资金也不足、技术更不足、人才也没有、配套的产业链也缺乏,你让他们怎么去搞国防工业自主话呢?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现在世界上国防工业的基本趋势是:能够造出来先进武器的国家已经越来越少了,两个手指头都能算得过来。

例如,能够完全造航母的国家大概只有:美、中、英、法、西班牙,目前俄罗斯估计已经造不出现代化的航母了;

能造出四代机的国家只有三个:中、美、俄,可是俄罗斯的四代机也已经远远落后于中、美了;

能造主战坦克的国家不会超过十个,其实这玩意算是主战武器中技术含量较低的装备。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以色列、韩国这些能造主战坦克的国家中,还有很多国家的一些关键技术要靠进口才能搞定。

再来说一个比较重要的国防军工产品——高端的航空发动机。目前能自主造飞机发动机的国家有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

如果要制造高端的战斗机的航空发动机的话,那就更少了;我们目前在这个方面也是短板。

全世界在国防工业的打造上面,美国人属于绝对的超一流;二线队员应该只有中、法、俄、英;基本上算来算去,还是联合国五常外加日本、德国的国防工业自主实力最强了。

下面我来总结一下:为什么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放弃了国防工业自主权呢?其实核心原因有四个:

原因一:这玩意太难了,花钱太多、对技术的要求太高了,世界上95%以上的国家并没有这个能力。说白了不是要放弃而是办不到。

我们每天关注的都是世界军事排名非常靠前的国家,例如:中美俄,最多加上个英法日德了。可是世界上的国家还有很多,大部分国家一年的军费开支连5亿美元都不到。试想一下,这样的开支拿什么去自主研发军事装备。

原因二:其实也没有必要什么武器装备都要自主研发

目前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做到所有的军事装备都是完全自主研发的。这样做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这样不光成本太高,而且也不适用。

举个例子:印度人经常号称要自己研发武器装备,可是出现了研发的时候是先进的,等制造出来了就成了别人的靶子了。这对于印度这样的国家来说,还不如买先进的武器装备更加实际一点。

原因三:很多国家并没有想去战斗的意思,大部分小国几乎没有发生战争的可能

二战以后,这个世界总体上处于和平发展的阶段,绝大部分国家都没有发生过战争。其实往后很多小国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即使发生了战争也只是小规模的冲突而已。

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很多国家完全没有必要去研发什么武器装备,只要买一点防身用就可以了。

原因四:各国都有各国的生存之道

前面分析过了,全世界90%以上的国家都并不具备自主研发武器装备能力的。但是小国也有小国的生存之道,一般要么保持中立、要么就选择投靠某个组织、某个国家了,例如:北约。

我举一个最极端的例子:加拿大领土面积世界第二,平时在世界上的存在感也还可以。但是大家知道加拿大的军队有多少人吗?他们家的军队总人数才六万人,其中一半还是非战斗人员。

这样看来,有时候找个组织依靠也挺好,不光省了军费开支,还保障了自己的安全。

其实还有一个比较尴尬的原因,很多国家都是花钱买得比较先进的武器。可是如果你拿着钱自己研发的话,钱花了、时间花了,难道你就确保研制出来的武器比别国买得更加先进吗?如果不是的话——岂不是亏大了。

总之一句话,国防工业完全自主化实在是太难了,对于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来说都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另外很多国家根本没必要、也没有什么兴趣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研发武器装备——各国有各国的战略、每个国家生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于是乎,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选择了国防工业不自主化,要么靠买、要么靠合作、要么就躺平算了。很多国家觉得:拿钱去研发武器装备的话,还不如发展经济来得实在。

最后我只想说一句话,有些国家武器也不咋地,可是人家天天也挺安全的;可是有些国家核弹有了、航母有了、甚至五代机都有了,可是天天还觉得自己非常的不安全,而且还天天喊打喊杀的。我就有个疑问: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家放弃国防工业自主了?

现在地球上的国家实在太多了,小的没有中国一个县大,多数没有中国一个市大,比中国一个省大的国家实在少的可怜。而现在国防工业种类太多,技术太高,装备的数量太少,难以想象一个县或者一个市的采购能力能养活一个军工体系。现在采购量实在太小了,一个国家有几十架战斗机几百辆坦克都算特牛的了,而这点产量根本不足以养活一个工厂,一个工厂的产量就足以供应几十个国家了,别说大部分没什么影响力的国家,就连英法这样的国家采购能力也养活不起自己的军工厂了,几个大国的生产能力就足以供应全球的国家了,自己生产因为需求量太小,成本实在太高了,所以只要不是被禁运,没人卖给自己,还是去买外国的更合算。地球上只有9个国家配称为国家,其余的都不配,这9个国家就是八国联军加上中国,地球上任何大事战争都和这9个国家有关,只要没有把这9个国家多数得罪,买都比自己生产合算,这9个国家就是联合国的五常和二战的四个战败国(大家都知道二战三个战败国是把奥地利给忘记了),现在连9个国家都不能保证国防工业自主了,只要自己和自己的盟友能保证自主就行了。

顺便说一句,不仅是军事工业是这样,别的很多行业其实也一样,就象欧洲的国家无法形成有效的通讯软件一样,人口不足就无法保证市场占有率,就不能形成自己的软件,腾讯的QQ和微信能做成首先的前提是中国的人口给准备了足够的中文市场,其他国家都难以靠自己国家的人口完成一个公司业务量。每个国家自己开发一个通讯软件实在活不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家放弃国防工业自主了?

不是放弃,而是无能为力!

国防工业集中了一个国家最优秀的科学家,最先进的技术,还有庞大的资金支持。随着尖端军工技术的发展,曾经军工业享誉全球的国家都掉队了。

先进军工技术越来越向少数国家集中
  • 认真造航母的国家也就中美两国,英、法、俄、西班牙等国都在陆续掉队
  • 能造五代机的国家只有:中美俄
  • 能造空间站的国家也也只有:中美俄
  • 能造重型鱼雷的国家:中美俄英法以及意大利瑞典和德国
  • 能造重型燃气轮机的国家:中美俄英
  • 能造大飞机的国家:中美俄法
  • 能造高超音速导弹的国家只有中俄

国防工业不仅需要最优秀的科学家,它还是一个吞金巨兽,要有持续不断的高投入才会立于不败之地。美国每年的科研投入高达5000多亿美元,2020年我国的科研投入高达2.4万亿人民币。

面对这样的高投入,很多国家都被拒之门外,俗话说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现在全球拥有完整军工能力的国家也只有中美俄法,目前美国在抢法国军工订单,这是一步步逼死法国军工企业,让法国丧失独立军工能力,融入到美国定制的圈子里。

曾经的老牌工业国家,也只能在某个领域保持着优势,比如德国、瑞典、意大利。但是谈到国防自主就遥遥无期了,他们也只能做美国的附庸。

在未来更加先进的军事技术只有两个国家能够掌握就是中国和美国,从科研投入到军费数额,中国都在迎头赶上,甚至个别领域有所超越,国防自主那是金钱和人才砸出来的。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家放弃国防工业自主了?

当今世界,老牌和新兴的军事强国虽然不少,但是,真正拥有自主国防工业的国家,却是真正的凤毛麟角。

和数十年前相比,现在的世界,似乎越来越多的国家放弃了自主国防工业,开始直接花钱购买现成的装备,甚至是购买作战体系。很多先进武器装备,尤其是战略武器的制造能力,只有个别国家才能够掌握。

比如说高超音速导弹,只有中俄能够建造,五代机截至目前只有中美俄三国能独立建造,大飞机则是中美俄法专属,其余所谓的军事强国,已经从根本上放弃了国防工业自主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越来越多的国家放弃了国防工业自主,最直接的原因是钱的问题。

首先,要想建立自己的国防工业,是需要大量的钱。当今时代的武器装备,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相比二战时期,已经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而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国土面积,要小于中国的一个省。依靠一个省的经济能力要想养活一套军工生产体系,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

一个中等国家需求的装备数量非常有限,自己建造并不划算,仅仅成本问题,就足以让这些国家放弃建立国防工业。

很多人设想,既然自己国家的需求无法支撑国防工业,可以采用外贸的方式提升市场。这种想法不错,也有很多国家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欧洲多数国家、中东土豪、东亚等地区军事强国,都有这种能力。

人人都知道,军火生意是一门利润丰厚的生意,但是,军火买卖从来不是单纯的生意。从冷战至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军火交易,早就被掺杂了很多的东西。

一个国家想要购买一批武器装备,首先要考虑的永远不是谁的商品性价比最高,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才是军火交易的前提条件。

比如说,中国的装备再好,再物美价廉,印度都不会从中国购买装备。相反,就算是美国的武器再好,朝鲜也不会选择从美国购买装备。

按照这种规律来推断,一个国家使用什么样的武器装备,和它所处的周边环境,以及背后的国际关系所决定的。

比如说北约国家肯定是清一色的美械装备,中东叙利亚、中亚五国、印度更多是使用俄罗斯生产的武器装备。尤其是印度,对于俄罗斯装备的依赖程度很高,进口量极大,是俄罗斯军火市场的头号主顾,甚至没有之一。

换句话说,除了个别国家之外,世界上其他中小型国家,从别的军事大国购买武器装备,本质上是一个“交保护费”的行为。

比如说中东的土豪国沙特,每年都从美国大肆购买武器装备,当然,这个国家也会从中俄等国购买武器,通过这种雨露均沾的办法,做到了各方都不得罪,自己在家里过着富家翁的滋润生活。

沙特本身没有国防工业,但是,这个国家的军事硬件相当强悍,国防安全基本不需要过多担心。沙特这种情况,就是自己不建立任何的国防工业,却能做到花钱买安全的典范。

遥想当初,二战之前包括日本、德国、西班牙等等国家都有自己的军工体系,在二战结束后,拥有自己军工体系的国家只剩了联合国的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

当然,中国是后起之秀,经历了很长时间才彻底建立起了自己的国防军工体系。现在的中国主要军事装备,完全能够做到自给自足,我们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听说中国从某个国家购买先进武器的消息。

其次,一些国家放弃自己的国防工业,并不是主动选择,而是无能为力,就算不放弃也没有任何办法。因为除了没钱,他们也没有足够的人才和技术。

在现代工业中,国防工业集中了一个国家的最优秀科学家,这些科学家是一个国家的人才精华所在,代表着整个国家最先进的技术。

二战时期能造勃朗宁的比利时,以及“捷克式”的捷克,现在早已经落伍,他们当年引以为傲的轻武器,已经变成了收藏品。正是因为世界主流国防工业水平的迅速发展,有太多的军工强国已经被世界潮流彻底淘汰。

拥有完全自主的国防工业体系,才能算是一个响当当的大国,这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当然,也有一个国家对这条论断竭力反对,这便是我们的邻居印度三哥。

印度这个国家本身头部社会比较有钱,再加上目前美俄都有求于印度,它是极少数能够在美俄两大国之间辗转腾挪的国家。

它能够在不建立自己国防工业的基础上,引进两大国的先进武器装备。但是,印度这样做并非是甘愿如此,而是因为这个国家的工业水平薄弱,产业链条基本不存在。

最重要的是,印度也没有那么多的人才储备,想要自己建造所需的武器装备,无疑是痴人说梦。所以,与其说印度放弃国防工业自主,不如说他们从未拥有过。

最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国防工业的门槛其实很高,就算是美俄等大国不限制打压的情况下,也很少有国家能够成功发展培育出自己的军工体系。

在各种现代化武器中,第三代主战坦克是门槛最低的一类武器,然而即便如此,当今世界能够独立建造出三代坦克的国家也仅有十多个,除了五常之外,其中就包括了二战的战败国日本和德国等。

印度虽然号称能够自行建造三代坦克,实际上除了部分零部件之外,大多数关键部件都要全盘引进外国的技术,印度所谓的自行建造说到根上,就是组装而已。

因此,没有哪个国家愿意主动放弃国防工业自主,很多国家原本拥有过自主生产武器装备的能力,只是因为被动放弃,甚至是被别的国家摧毁。

等到世界顶流军事强国国防军工能力越来越强,已经形成碾压优势的时候,对于中下国家而言,再建立自主国防工业已经没有了意义!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家放弃国防工业自主了?

全世界能够玩得起全套国防工业的国家只有三个,分别是:中国、国美、印度。

建设全套国防工业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理工人才是全套国防工业基础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足够的理工人才,他是无法同时进行各类国防工业研究的。

排名第一的是中国,每年毕业的理工人才达到700万。

排名第二的是印度,每年250万的理工人才毕业。

排名第三的是美国,每年22万理工人才毕业。

排名第四的是日本,每年12万理工人才。

理工人才是一个国家科学研究的基础,没有足够的理工人才,就无法进行众多的科学研究与探索。国防工业每一个环节都代表科技,如果缺乏足够的理工人才支持,哪怕他们想搞,也搞不出来。

在这个问题上最聪明的是美国,他每培养理工人才虽然不多,但是他可以从全球抢人,每年抢十几万,印度是他第一个下手的目标。

第二、搞全套国防工业需要有足够经济实力支撑。

搞科学研究是需要大量砸钱的,没有经济实力的国家是无法大量从事科学研究的。

当今世界上,在科研上砸钱最多的是美国,他在2021达到6075亿美元,其次是中国投入4680亿美元,紧接着就是日本投入1264亿美元。

德国是1189亿美元,韩国是 697亿美元,法国是638亿美元,英国是544亿美元,俄罗斯是373亿美元。

科技都是用钱砸出来的,没有足够多的金钱投入,就没有足够多的科技产出。今天我们中国能够把大部分军事装备都提升到20系列,就是因为我们在国防工业的建设与研发上投入了足够的科研经费,如今我们的科技经费已经快追上美国了。

印度目前的科技经费投入还非常低,在2021年也仅仅是10亿美元多一点,但是他的增长速度非常快,每年以8%—9.5%的速度在增长。

第三、搞国防工业需要人口数量支撑。

很多人在讨论国防工业建设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人口数量对国防工业的支撑作用,在此我可以直言不讳地说,没有足够多人口数量,就无法支撑庞大的国防工业建设的。

原因是国防工业建设无法产生直接经济效益,搞国防工业建设是一种有备无患的战略思想下进行的提前投入,是一个只看到支出,看不到收入的产业。

当然了,说国防工业建设只出不入也不对,因为毕竟武器做得好,可以出口创收。只过先进的武器,我们往往不会出口,而它消耗费用也是最多的。

搞全套国防工业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金钱,如果一个国家人口数量不多,那么这些钱平均分摊到每个人身上就会显得非常的多,人口小国根本承担不起。反过来则相反,人口数量多的国家,大家把钱一平摊,那么每个人承担的费用就会非常少。

这就是人口数量对国防工业建设的支撑作用,人口少的国家他们无法承担庞大的国防工业建设开支。

结论

从本质上讲,当前全世界只有中国能够支撑得起全套国防工业建设。

有潜力支撑得起全套国防工业建设的国家是印度,美国是因为他拥有美元这个世界流通货币在支撑,不然他也玩不转全套国防工业建设。

很多国家放弃国防工业自主化纯属于是无奈之举,因为他们在缺乏以上三个重要因素的支撑,就算他们硬着头皮搞,搞出来的东西也没有别人的先进,而且花费的钱也更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