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妈强推数字人民币,支付宝和微信会被取而代之吗?

数字人民币推出,会对支付宝等在线支付平台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先说答案吧:数字人民币在一定程度上会挤压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市场份额,但是完全取而代之是不现实的。

2019年年底,数字人民币率先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启动试点测试,2020年10月份,上海、海南、青岛、大连等6省市也加入测试。

为了便于理解数字人民币与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数字平台的区别,我们尽量用便于理解的通俗语言介绍下二者之间的区别:

首先,数字人民币是央行发行的,本质上是纸币、硬币的一种形式,有点类似于电子邮件和书面书信的区别。它是一种法定货币、是流通中的货币、是M0,当然也就具有“法偿性”,即商家可以拒收支付宝、微信这种支付形式,但是绝对没有权利和借口拒收数字货币,这一点类似于纸质货币和硬币,这是由银行法所规定的。

但支付宝、微信就不同了,说白了支付宝、微信在支付时有点类似于网银,相当于“网上钱包”,只不过比传统网银更便捷,应用场景更广泛。但无论如何,微信、支付宝都是一种支付途径,本身不具有货币发行的权利,有点类似于“我们不生产水,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一切都是建立在货币流通的基础之上的,倘若央行不发行不流通货币了,那支付宝、微信也就没有了支付功能存在的意义。

数字人民币的载体

央行发行了纸币、硬币后,我们可以把它们塞进钱包,也可以拿着它们到银行存款换取存折、存单或者银行卡,还可以将其存进手机银行和网银。也就是说钱包、存单、存折、银行卡、网银等是“有形”货币的载体。

数字人民币是“数字化”了的货币,是“无形”的,它的载体是什么呢?是“数字人民币”电子钱包。

数字人民币总要有个地方存储吧?电子钱包就充当着载体的作用。前一段时间,中农工建四大行都推出了自己的电子钱包并进行了内测,未来每个银行可能单独出一个APP存储数字货币,或者各银行合作开发一个APP,大家都把数字货币放在同一个APP的电子钱包里。

无论是各自开发一个APP还是合作开发一个APP,大家下载后输入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信息进行注册就行了,这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电子钱包。

电子钱包将会有两个账户,一个是普通账户,类似于“钱包”,“零钱”可以放在里面,随时消费支出;另一个是银行存款派生出来的账户,大额资金可以放在里面产生利息,类似于定期存款账户。两个账户之间是互通的,可以随时转换,普通账户中的钱可以转到派生账户中做定期存款,派生账户中的钱也可以提到普通账户中随时消费支出。

说白了,普通账户中的钱相当于我们口袋中的现金,派生账户相当于定期和活期存款,也是计息的。

为什么说数字人民币会挤压支付宝、微信的市场份额?

支付宝支付开始于2004年,微信支付开始于2014年,二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人的支付习惯,越来越多的人出门不带钱包、不带现金了,一部手机加一个软件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消费、支出、转账。

在移动支付领域,支付宝和微信的市场份额占比90%以上,二者处于绝对的龙头地位,但随着数字人民币的推出和应用,未来二者的市场份额极有可能受到挤压。原因如下:

其一,数字化人民币具有法偿性,任何商家和个人不得拒收:

微信、支付宝这类第三方支付形式不具有法偿性,只要商家愿意,可以拒绝这两种支付方式。

但数字化人民币如同纸币、硬币一样具有法偿性,任何人是不得拒收的,这就使得数字人民币的支付场景更广了。

其二,数字人民币在消费、支出、转账上同样能做到最大程度上的便捷:

现在之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现金支付、不愿意携带钱包是因为携带不方便且现金支付需要“找零”,极为不便,而支付宝、微信消除了这种不便,因此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场景越来越广,市场份额越来越大,普遍受到大家的认可和接受。

数字人民币也能做到最大程度上的便捷,比如微信、支付宝所具有的二维码支付、扫码支付、人脸支付、指纹支付等功能未来数字人民币也有,会在电子钱包上得以体现这些功能。

其三,数字人民币具备微信、支付宝无法实现的功能:无网络支付:

目前无论何种方式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支付时都必须建立在网络支付的基础上,即手机必须连上WiFi或者使用流量才能支付,一旦断网就不能支付了。

但数字人民币克服了这一束缚,在无网络模式下,只要手机有电,两个手机“碰一碰”就能将甲数字钱包中的数字人民币转到乙的数字钱包中,可谓十分方便。

所以综上三方面的原因,电子钱包为载体的数字人民币具有微信支付宝所不具有的法偿性、无网络支付功能,应用场景得到进一步提升;而微信、支付宝所具备的便捷性,数字人民币同时也具备。所以未来数字人民币一定会挤压微信、支付宝的市场份额。

但老刘不认为数字化人民币会完全取代微信、支付宝,毕竟二者已经经历了近10年甚至十几年的发展,已经俘获了众多用户的青睐,支付习惯已经养成了,认可度已经上来了,完全摒弃是不现实的。

虽然数字人民币的电子钱包支付场景更广、同时很便捷,但毕竟是新生事物,市场需要一个循序渐进和慢慢接受的过程,所以不会完全取而代之。

未来很可能形成数字人民币与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并存的局面。

至于谁的市场份额更多一些,关键是看谁能更契合用户的支付习惯,谁能做到兼顾便捷的同时更安全、更有保障。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央妈强推数字人民币,支付宝和微信会被取而代之吗?

尽快推出数字货币完成国家升级。在国家博弈极其关键时刻谁的社会管理越先进谁才能在困难中存活下来。如果国家在5年内完成国家升级任务将会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中级阶段。会极高效率的进行智能化社会管理。这将是改变几千年来超出各国普通以人为管理模式的伟大进步。其优势难以想象。

央妈强推数字人民币,支付宝和微信会被取而代之吗?

不会,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数字人民币是流通货币,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是交易工具,类似于钱和银行卡。

央妈强推数字人民币,支付宝和微信会被取而代之吗?

数字人民币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支付宝及微信只是民间公司由央行授权支付的平台!收回去也无话可说!但是由于二者给人民使用了很久,方便成习惯!要一下子收回去也不妥,要成熟时才能!我看需要一个过程吧!用久了人民错角也会认定支付宝微信上的钱包数字就是数字人民币,看来是深入民心啊!所以应该加强宣传使人认识一下!

央妈强推数字人民币,支付宝和微信会被取而代之吗?

共存不是更好…让支付和收款都便利与民…总之,哪个方便用哪个…就像网购买菜一样,普通消费者没有那么多精力和时间揣摩,只要便宜实惠就选择谁…

央妈强推数字人民币,支付宝和微信会被取而代之吗?

我不看好数字货币,很多人说这东西是为了加强管控,其实没那么复杂,就是银行想抢移动支付的现金流而已。以前银联曾经推过云闪付,也学着烧了一阵钱,但大国企的通病造成设计复杂臃肿,功能不清晰,即使烧钱阶段,也有很多人因为不会用而放弃了。

全面普及数字货币,就好像某些城市机动车限购一样,同时必须实施外地牌照限行,否则都上周边城市牌照,限购只限了自己。推行数字货币必须同时废止纸币和其它一切移动支付平台的流通,否则老百姓都不用。但废止货币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自从人类建立商品社会以来,没有任何国家开这个先例,货币发行涉及国家主权和经济运行,步子大了会扯着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