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为什么要轰炸南联盟?

这个得从欧盟说起,再具体点就是要从德国说起。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冷战开始后,随着美苏对抗的加剧,西欧国家就成了美苏双方对抗的最前沿,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去了全部殖民地,西欧国家没有可靠的能源输入来维持本国工业的运转,也就不得不有求于美国。但是美国搞的石油与美元挂钩政策,不仅让西欧在能源上有求于美国,整个国家经济运作上也受美国操控。

苏联解体后,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东欧经济破产使得大量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技术工人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填充到了西欧的工业体系中,使得西欧国家有了不再依靠美国甚至可以发展成与美国不相上下的发达政治经济体。于是,在德国和法国推动下,西欧国家开始了推进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原来的欧共体于1993年更名为欧盟,并且开始发行自己的货币—欧元。

但是由于历史惯性,习惯了内斗的欧洲国家不可能真正结成一体,欧盟的性质实际上和中国战国时期的合纵国家差不多,虽然都想抵御秦国,但就是绕不过各怀鬼胎的坎,最后反倒是让秦国坐收渔利。

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的科索沃战争便是这样一个体现。

鲜为人知的是,科索沃战争的推动者不是美国,而是欧盟,准确的说是欧盟的领头羊之一——德国。德国和法国之所以能成为欧盟的两个领头羊,这主要还是得益于两国在整个欧盟国家中的综合国力。当然他们自己非常清楚,自己虽然是工业大国,但同时又严重缺乏资源,要想真正使欧盟具备与美国抗衡的实力,就必须先解决这一短板。

于是,德国人几乎是重走半个多世纪以前威廉二世和希特勒制定却没能走通的道路——控制巴尔干半岛,以打通从德国到中东产油区的陆上通道。

雄踞巴尔干的是当年敢于同苏联叫板的南联盟,虽然经历了波黑战争等一系列动荡,但是其军事实力不容小觑。而几乎是被解除武装长达半个世纪的德国,显然不可能将其征服。唯一的办法那就是请美国出山。

这就形成了一个神一样的逻辑:本来是想通过一场局部战争来掌控巴尔干半岛来对抗美国,但是自己实力不济请美国来打仗并且还是由美国来主导。

但是战争必然遵循它的客观规律,不会过分的以政治为主导。对于欧盟国家的小九九,美国人自然再清楚不过。明明北约国家拥有碾压南联盟的实力,但就是攻而不破——只打空袭战,不打地面战。曾在100个小时内就把拥有百万大军、装备全套先进苏式武器装备的伊拉克打得一溃千里的美军却在实力远逊于伊拉克的南联盟面前打了78天之久,并且南联盟的军事实力没有得到惨重损失。相反欧盟却损失惨重,在78天的军事行动中,欧洲人由于担心战局失控,于是卷款外逃,导致欧元汇率大幅下跌,超过1万亿美元的欧洲资本进入了美国。更有意思的是,战前欧洲人花费巨资搞起来的科索沃试验田最后被美国分了一半给俄罗斯,继续加剧俄欧矛盾。

北约为什么要轰炸南联盟?

南联盟问题,如果从历史、民族矛盾角度去分析,确实非常复杂,巴尔干火药桶的称号,不是白来的。所以扯不清,也很难分清内部各民族谁对谁错!但是有一点,以塞族为主导的联盟政府,在民族冲突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规模种族屠杀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也需要有人承担责任。回避这一点,扯什么历史问题、西方(北约)、美国动机问题,不是不可以扯,都不在点儿上。

北约为什么要轰炸南联盟?

1999年的北约,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打着“维护科索沃人权”的旗帜,恶意轰炸南联盟,最终达到了自己“不可示人”的丑陋目的。

打了一圈下来,发现最大的获利者,并不是欧洲国家,竟然是美国!

接下来,我们分两部分谈谈。

1、表面看,北约轰炸南联盟,是为了科索沃的人权

(1)南斯拉夫的矛盾和解体

南斯拉夫曾经也是个很牛的存在,在强人铁托的带领下,很有性格的南斯拉夫小步快跑,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1980年,铁托去世了。

生老病死,是逃不掉的人生循环,但铁托的死,对南斯拉夫的影响着实有点大。

本来,南斯拉夫是有六个加盟国组成,分别是塞尔维亚、波黑、马其顿、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黑山。

这些国家就像拼起来的积木,存在在种种矛盾:

一是贫富差距带来的矛盾,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比较富裕,波黑、黑山等国比较贫穷;

二是宗教信仰带来的矛盾,南斯拉夫国内有三大宗教,一是天主教,这个在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比较多,二是东正教,塞尔维亚比较多,三是伊斯兰教,马其顿和靠近阿尔巴尼亚的塞尔维亚区域比较多。

因为各种矛盾,这个散装起来的联盟,稳定性稍微弱一些,一不小心就会面临解体,这就得有政治强人存在。

而二战后的南斯拉夫,有铁托在,一切都能稳得住。

但是,强人政治掩盖了真实的矛盾。

铁托去世后的11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马其顿宣布独立,人家不想继续在一个大锅里吃饭了,塞尔维亚和黑山表示反对,但反对无效。

1992年,波黑宣布独立,为此国内还爆发了内战。1995年,波黑内战结束。

就此,只剩下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支撑南联盟了。

(2)以“人权”之名,北约轰炸南联盟

让南联盟头疼的是,塞尔维亚境内的科索沃地区,要求独立。

人家加盟国独立,塞尔维亚无法挡住,但科索沃是塞尔维亚的一部分,这些人要求独立,塞尔维亚很不爽,一句话:你没有独立的资格!

科索沃为什么要独立?

因为科索沃是塞尔维亚的一个边疆地区,靠着阿尔巴尼亚,这里的阿尔巴尼亚族占多数,都是穆斯林。

因为南联盟的大塞尔维亚主义,导致科索沃在铁托死后就开始闹了。越闹,南联盟压制越狠。压制越狠,科索沃越认为遭到了不公平对待。

1991年,当其他加盟国宣布独立时,科索沃也单方面宣布了独立,但南联盟一直压着,国际社会也不承认。

1996年,科索沃解放军成立,这意思是,老子就是要独立,天王老子也挡不住。

1997年到1998年,南联盟针对于此,派了军警进入科索沃,就此发生大量冲突,镇压了不少阿族人。就在这一年,有30万人流亡,成为难民。

此时,美国和欧洲开始指责南联盟了,不讲人权,不注意地方稳定,巴拉巴拉,等等。

光是抱怨吗?不是,先是派了欧安组织来调节。

1999年1月16日,欧安组织说发现45具阿族人的尸体,这下南联盟不愿意了,坚决不承认,认为欧安组织在制造谣言。

形势紧张了起来,欧洲的法国、德国等再一次开始协调,调整策略是:科索沃高度自治,北约派军队保障协议实施。

这样的协议,科索沃当然愿意,但塞尔维亚不愿意,没法愿意,毕竟,科索沃本来就是塞尔维亚的一部分,凭什么北约派军队进入维持局势?

1999年3月24日,北约以“最后外交努力”失败,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开始了轰炸,于是,著名的”科索沃战争“爆发了。

2、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深层原因

塞尔维亚和科索沃怎么闹,那都是人家国家的内政。但是,欧安组织、北约、美国却强势插入,为什么?

第一,南联盟干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重建世界新格局。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冷战之后,美国等西方国家要重建世界格局,在中东欧,南斯拉夫成了一个不配合的干扰因子。

要知道,巴尔干地理条件非常特殊,是欧洲连通欧亚的缓冲地带,是桥头堡,控制南联盟所在地,对于北约东扩,扩大欧美的影响力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当时的西方人眼中,南联盟的米洛舍维奇政权,就是他们眼中的异己,必须收拾。

简单说,南联盟不听话,北约想要揍他!

第二,难民问题,对欧洲影响不小。

塞尔维亚和科索沃持续内战的结果是什么呢?越打越穷,会有更多难民西逃。

如此情况下,难民的冲击会对西欧各国带来麻烦。中东的难民,加上巴尔干的难民,西欧这些阔佬们的工作和生活会严重受到冲击。

口口声声喊着“人权问题”,但难民来了,西欧人还是嫌弃的,因为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所以,把强势的米洛舍维奇彻底打趴下,可以一劳永逸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北约出手了。

第三,美国积极开战,目的不良。

当时的欧元比较坚挺,资本市场也比较活跃,这对美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果没有一些事情的发生,欧元对美元的影响会逐渐加大。

于是,美国打着人权旗帜,对开战比较坚决,因为这是远离美国本土的战争,又是对美元有利的战争,美国为什么不打呢?

有人会说,对美元的好处在哪里呢?

欧洲战火一起,资本对欧洲的不安全感大增,抛欧元,转移资本到美国,才是正确选择。于是,欧元一路下跌,美元再次坚挺。

那么,欧洲国家就不能反对吗?

不好反对,一是美国才是北约的大哥,大哥的话不听,行吗?二是欧盟和北约也有意东扩,三是担心南联盟持续的内战,给欧洲带来更多麻烦。

因此,西欧的大佬们明知科索沃战争对他们不见得是最有利,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总而言之,北约轰炸南联盟绝不是他们喊的那样“为了人权”,他们的真实目的有三个:

一是南联盟的存在,影响欧美继续扩展军事、经济。

敲掉不听话的领导人,让南联盟再次分裂,可以达到一定目的;

二是,防止源源不断的难民产生,给欧洲国家带来更多麻烦;

三是,美国这个带头大哥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美元的坚挺,对轰炸很积极。

北约为什么要轰炸南联盟?

在1999年爆发的北约轰炸南联盟事件震惊世界,这既是一个政治问题,又是一个种族问题,主要原因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绝对不允许在欧洲腹心地带,出现一个不是日耳曼人建立的强势政权,因此出动战机轰炸南联盟,这是小国政权的悲哀,也是非日耳曼族裔的悲哀。

北约轰炸南联盟,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首次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獠牙”,而美国则借此行动一举扬名天下。

发生在1999年4月12日的北约组织轰炸南斯拉夫联盟事件,是欧洲二战后历史上首次爆发的军事战争,同时也是北约历史上到目前为止的唯一一次轰炸欧洲国家的军事案例。这场军事行动从1999年4月12日开始,到同年6月10号结束,历时一共59天,就彻底摧垮了南联盟这个欧洲军事强国。

从军事角度来看,在此次北约军事行动中,以美国为首的军事集团,首次向世界展示出了自己的强大军事实力,通过新型的军事作战手段,以零伤亡的结果,彻底摧垮了一个欧洲中等军事国家的对外防御力量,让世人认识到了美国和北约的强悍军力。

美国之所以一直都强力要求空袭南联盟,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美国具有向世界展示去真正军事实力的渴望。因为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军事力量由于连续在朝战和越战上的失利,以及在美苏争霸时处于下风,导致世界各国普遍失去对美国军事力量的畏惧。因此美国人下定决心,要在南联盟战争中展示实际,重新获得对世界各国的军事上的震慑。

北约轰炸南联盟是一个清除“异己”的军事行动,绝非北约组织说声称的那样公平公正。

南联盟是一个欧洲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由斯拉夫民族主导的国家,这个国家却从来都没有加入过北约组织,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与由日耳曼人主导的其他欧洲国家之间,存在着格格不入的对立关系。

此外这个国家在其成立之初,还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它的领导人铁托的带领下,执行的是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因此在欧洲各国抱团对抗苏联的时候,可以说是被孤立在欧洲以外的国家。

正是由于南联盟采取的不结盟对外政策,导致以及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让这个国家在战略上,成为欧洲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因此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必须要在战略上削弱这个国家于是人为推动了科索沃的独立,并最终借机打垮了这个国家。

所以在1991年的时候,美国领导下的北约集团,不断“炮制”科索沃地区的人权危机,并以“最后外交努力”失败,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最终迫使南联盟放弃科索沃。

很显然人权问题并不是战争的起因,而北约的此次行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打败南联盟政权,其中最重要的证明就是北约在科索沃战争胜利之后,以犯有包括战争罪、反人类罪和种族屠杀罪为名,逮捕了前南联盟主席米洛舍维奇,并将其引渡到前南国际刑事法庭。

但是在经过庭审之后,前南国际刑事势法庭最终还是在是在2015年2月3日的时候,宣布“塞尔维亚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巴尔干战争中未对克罗地亚犯下种族屠杀罪行”,这也就是说国际上米洛舍维奇的指控并不成立。而与这个结果形成对比性讽刺的是,米洛舍维奇本人并未在结案之后获释,因为他早已在2006年的时候就已经在前南监狱中去世了。

北约为什么要轰炸南联盟?

北约之所以空袭南联盟,说白了还是科索沃问题导致的。在这次俄乌冲突中,有一个欧洲国家自始至终都没有表态谴责或者制裁俄罗斯,这个国家就是当年被北约轰炸过的塞尔维亚。他们甚至在每年的3月24日还举行——反对和谴责北约的活动。

1999年3月24日,美国以及北约出动了1200架飞机,55艘舰船,三艘航空母舰,对南联盟进行了大规模的空袭战。北约先后出动了32000架次、投弹13000吨、进行了持续长达78天的轰炸。

最终的结果是:南联盟选择了屈服,米洛舍维奇也被美国人送上了军事法庭。这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没有派出地面部队,就让一个国家战败的战争。

科索沃后来宣布了自己的独立,虽然先后得到100多个国家承认,但其并没有成为联合国成员国。其中一个非常核心的原因就是:塞尔维亚一直到今天都不承认科索沃。

这次战争中一共有两个观察点以及一个非常让我们愤怒的事情:

一是,这是一次没有出动地面军队就打赢了的战争。如果说海湾战争是空袭1.0版本的话,那么科索沃战争就是空袭2.0版本了,这也意味着人类的战争形式彻底发生了变化。

二是,此次战争中,南联盟用防空导弹打下来了一架美国人的F117隐形战机,这也是人类第一次打下隐形战机。

第三个就是一件比较生气和悲伤的事情了,我们的大使馆被美国人给炸了。这也从侧面体现了一个事情:军事实力才是自身安全的最大保障。

那么问题来了:北约到底为什么要不顾一切地跑去轰炸南联盟呢?

科索沃这个地区本来就一直存在着巨大的争议或者叫纠纷,主要原因只有一个:这一地区生活着两个民族的人——塞族和阿族。历史上这两个民族就一直在扯皮、一直在闹矛盾,阿族始终想自己独立出去。

二战结束以后的1945年7月,科索沃人决定将科索沃并入塞尔维亚共和国。

这样,战后的科索沃又回到了当时由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的版图。当然了,此后各种冲突不断,科索沃内部的分裂势力也一直都存在,不过由于铁托过于凶悍所以一直也基本维持现状。

1980年,南斯拉夫的著名领导人铁托去世了,这一下各个加盟国开始蠢蠢欲动了起来。此时的科索沃地区的人口结构也出现了反转,塞族人只占到总人口的11%左右,阿族属于科索沃地区的绝对人口多数。

于是乎,阿族人开始不断地举行抗议,以各种理由脱离南联盟的领导。往后的岁月里,塞尔维亚无力阻止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波黑从南斯拉夫联邦脱离出去。可是它决心不惜一切代价阻止科索沃的独立。

为啥别人撤资就行,科索沃撤资就不行呢?因为科索沃是历史上第一个塞尔维亚王国的诞生地,如果谁放弃了它,必然就会成为塞尔维亚的千古罪人。

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时候,米洛舍维奇强力的派军队平息了阿族人的一系列反抗运动。这哥们还修改了以前的法律,取消了科索沃的自治省地位,阿族人的学校也被取消,阿族人的组织机构,包括新闻机构都被取缔了。

从这以后,科索沃的问题就变成了一个国际热点事件了。当地的阿族人开始不断地与塞尔维亚人进行各种战斗和斗争起来。

这个事情的重大转折点发生在1998年的时候,这一年的3月,南斯拉夫军队开始协助当地的塞尔维亚警察,对这一地区进行了大规模军事行动。

在往后的几个月时间里面,有几十万阿族人在此次军事行动中流离失所,沦为难民。这时候,美国以及西方认为:米洛舍维奇是要搞种族清理运动,把科索沃里面的阿族人赶出去。

往后的矛盾变了:如果说以前是塞族与阿族之间的矛盾,那么现在就变成了北约和南联盟之间的矛盾了。由于欧洲国家害怕难民潮的问题,于是乎就开始长达一年左右的谈判与博弈了。

1999年2月由前南问题国际小组安排下,在法国巴黎南部的朗布依埃,塞尔维亚和科索沃代表开始讨论美国人提出的和平协议草案。

朗布依埃协议的内容大概是:尊重南联盟的领土完整,科索沃实行高度自治,“科索沃的地方武装”应该解除。三年后召开国际会议确定科索沃的最终地位。南联盟部队,除留守少量边防部队以外,其余撤出科索沃,由北约派部队保障协议实施。

这份协议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南联盟的军队撤离科索沃,然后由北约军队负责科索沃地区的日常管理。

可是这个协议遭到了了=南联盟以及科索沃两边的反对:塞尔维亚反对北约军队进入科索沃,科索沃的代表则不同意自治。

后来,科索沃方面在北约的压力之下勉强同意签署该协议,但是塞尔维亚方面坚决不签。往后塞尔维亚方面开始加紧在科索沃地区的行动,冲突也就越来越猛烈了。

北约此时的态度就非常明确了:既然协议你不签、行动不停止,那么我就开打了。于是乎,1999年3月24日,北约对南联盟发动了空袭。

总结一下:北约为啥要空袭南联盟呢?

1、当时确实发生了大规模的难民事件,阿族人确实向外界提出了请求。

2、苏联解体以后,美国人变成了一家独大的状态。他们认为自己就是“世界警察”了。

3、北约的国家本来就不喜欢南联盟,乘着这个事情正好可以进一步地肢解南联盟。

4、当时俄罗斯虽然和南联盟关系还可以,但是正处在“休克疗法”的艰难期,根本就没有实力介入其中。此次战争过后,俄罗斯的势力也被彻底挤出了巴尔干地区了。

最后我想说一句话,历史是真实的、历史本身应该是没有立场的!不过从客观角度看:北约确实是干涉了南联盟自己家的内政。不知道大家有啥看法呢?

北约为什么要轰炸南联盟?

北约轰炸南联盟表面上是科索沃的“人权”问题,但是实际却是美国及欧洲国家希望将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从巴尔干半岛挤出去,或者说美国及欧洲国家不希望俄罗斯在欧洲拥有过于强大的力量及外援。直到现在欧盟及北约与俄罗斯都在巴尔干地区争夺相关的国家,从马其顿改国名到科索沃建立国防军,这些动作后面都有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的争斗。

俄罗斯一直与塞尔维亚的关系非常亲密。从民族上来说,俄罗斯与塞尔维亚都属于那斯拉夫民族;从宗教上来说,两国都信奉东正教,一直坚称是拜占庭帝国正统继承者的俄罗斯已经让莫斯科大牧首成为整个东正教的领袖;从历史上来说,巴尔干地区的诸国能独立实际上是沙俄与奥斯曼帝国争霸,削弱了奥斯曼帝国对巴尔干地区的控制,而一战之所以沙俄会参战正是塞尔维亚的“推动”。正是由于塞尔维亚与苏联或俄罗斯拥有这么密切的关系,才让其成为北约重点干预的国家。

20世纪90年代初,科索沃的自治权被取消。南联盟为了加强对科索沃地区的控制,逐渐加强对阿尔巴尼亚族的限制。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措施是因为在南斯拉夫解体的过程中,作为塞尔维亚族“发源地”的科索沃在阿尔巴尼亚族的推动下开始有独立的倾向,这是当时塞尔维亚无法接受的。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留在科索沃的塞尔维亚族人不足总人数的10%,这根本无法阻止科索沃的“独立公投”,因此出动军队及警察干预成为必然选择。

随着军队及警察等暴力机构的进入,科索沃的流血冲突开始升级。美国领导下的北约开始借助人权危机这一借口开始对南联盟进行无差别的轰炸,1000多架隶属于北约的战斗机、轰炸机对南联盟进行了超过38000次的攻击,在亚德里亚海的北约军舰向南联盟的重要战略支点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而在使用的弹药中就有对人身体伤害很大的贫铀弹,战后很多参与南联盟战斗的北约军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器官损伤。而美国当年研究贫铀弹的目的就是为了污染敌方领土,降低其战争的潜能!

另外,米洛舍维奇也可能是北约行动的一个诱因。1990年米洛舍维奇将塞尔维亚共产主义者联盟改组为塞尔维亚社会党,这可以说是苏联或者共产主义在塞尔维亚及南联盟的延续,这对以苏联及共产主义为敌的北约而言,南联盟就成为北约杀鸡儆猴的例证。

因此,不管是为了“人权”,还是为了清除苏联或者俄罗斯在欧洲的势力范围,美国领导下的北约都会对苏联或俄罗斯在欧洲部分的势力进行打击,因为这样不仅能削弱俄罗斯,还能立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