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巴勒斯坦总是由老百姓跟以色列打?巴勒斯坦有正规军队吗?

巴勒斯坦何止没有军队,现在连领土都快没有了,现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作为巴勒斯坦唯一合法政府现在实际有效控制的领土面积仅仅为2500平方公里,人口 实际人数481万,加上侨民和战乱流落在外的难民一千多万。而作为一个国家的基础,其国防不存在,国家主要税收了来自他的最大敌国以色列代收的海关关税,一年大约四亿多美元,这笔收入是巴勒斯坦国家行政开支,作为一个国家运作的 主要来源,至于说,巴勒斯坦的老百姓已经很少与以色列发生“武装”冲突了,毕竟血肉之躯是无法与军队相抗衡的。

应该说,巴勒斯坦这块地区既不是巴勒斯坦的,也不是以色列的,十七世纪之后就是英国的殖民地,在二战结束以后,由联合国将这地区分割给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当然,这个分割是极其偏向以色列的,就此引发数次中东战争,使得在二战以后,中东地区成为国际热点地区,但自海湾战争结束以后,在巴勒斯坦的卓越领袖阿拉法特去世以后,巴以问题已经不是中东热点问题,巴勒斯坦已经丧失主导地位,尤其是在近年来,阿拉伯世界国家纷纷与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使得巴勒斯坦问题日趋边缘化,长此以往,巴勒斯坦必将被以色列彻底“吞并”,仅仅是以一个国家的“名词”出现在国际舞台上。虽然现在承认巴勒斯坦的国家比承认以色列的国家国多,但在已经无济于事,以色列是联合国会员国,而由于美国的阻挠,巴勒斯坦至今是联合国的观察员国。

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即便是没有以色列,在二战结束之后,巴勒斯坦人也无法建国,这一地区也势必被周边几个国家所侵占。不过是由于非阿拉伯国家,而是信奉基督的犹太人占据这一区才引发了阿拉伯国家的不快,由于冷战的原因,才使得巴勒斯坦能够以小博大,在道义和外交上占据主导地位,也使得以色列和美国不敢过于放肆,但平衡一旦打破,巴勒斯坦立即成为孤家寡人,在国际社会找不到一个“盟友”。而以色利不仅已经在中东地区站稳脚,而且已经是中东阿拉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算起来,从1948年至今,已经过七十年了。正视和承诺以色列这个国家已经是必然的选择。

现在大量的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地区工作,学习和生活,他们享有和以色列人一样的国民福利待遇,为了安抚巴勒斯坦人,他们的收入甚至只高不低。在此况下,巴勒斯坦未必会像以色列人举起石块和燃烧弹,这是巴勒斯坦人的武器。而对于巴解组织而言(中央政府),既要维持与以色列的斗争,也要让巴勒斯坦人吃饱饭,而自身又没有造血机制,与以色列合作是唯一的途径,联合国分治决议的巴勒斯坦一直无法建国,巴解等组织控制区域太小,又被阿拉伯兄弟当枪使,却又被兄弟欺骗。从国际法的角度来说,所谓巴勒斯坦国的政权代表,巴解放组织从出现第一天起,就是一个在自己国土上流亡的政府。

与以色列人和平相处,甚至成为一个国家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而对于阿拉伯国家而言,他们最初只想赶走以色列。,并不希望巴勒斯坦真正的独立建国,因为里面有他们的利益。而以色列之所此膨胀,本质上还是美利坚的支持。未来的巴勒斯坦让人不容乐观。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为什么感觉巴勒斯坦总是由老百姓跟以色列打?巴勒斯坦有正规军队吗?

从国际法来说,目前巴勒斯坦所持有的领土均是与以色列存在争议的争议领土,以定居点的形式存在,没有形成正规军的条件。所以依照联合国和与以色列的相关协定,仅拥有维持治安的准军事组织,并没有成建制的正规军。

正常来说,成立一只正规军队,首先是需要成为主权国家,存在固定领土,拥有稳定的财政与兵役制度,拥有一定的武器制造与贸易能力,且具备重武器,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军队。

但是对于巴勒斯坦来说,一开始联合国在1947年提出成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的181号决议,不过由于当时阿拉伯国家基本不同意,所以导致以色列建了国但巴勒斯坦没有,最后巴方反倒成为以方的自治地区,从法理上低了一节。

阿拉伯国家虽然不同意,但是四次中东战争却没打趴下以色列,不但输了而且导致巴勒斯坦领土范围越来越少,最终以零散的定居点的形式存在,这就使得巴方控制地区的基础设施供给和进出口口岸不得不依靠以色列,受制于人。

而巴勒斯坦现在既没有固定领土,也没有稳定的军工制造与贸易能力,且连固定的军事支出都极其有限,不得不依靠外部国家的资金援助,所以根本就没有能力打造一只具备重型武器与兵役制度的正规军队。

不过由于巴勒斯坦在1964年成立了巴解组织,并且成立的民兵武装,而且在1988年承认联合国当初以巴分治的181号决议,所以出于地区稳定双方1993年在挪威的奥斯陆举行秘密会谈,达成了部分和解协议,比如巴方承认以色列国,而以方承认巴解组织,并承认巴勒斯坦的自治权。

基于这个基础,双方在1993年9月13日签署了《巴以关于巴勒斯坦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协议确定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杰里科地区实行自治,并可以组建2.4万人的治安部队维持治安。

根据以色列前外长佩雷斯在2001年的表态,以方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巴勒斯坦国是只拥有治安部队的非军事国家,对外口岸和领空由以方控制,且不能同以色列敌对国家签署协议,受到以军的保护。

所以以色列希望巴勒斯坦成为国中之国,且控制着巴方的对外贸易口岸与后勤供给,决定了巴方能力上和法理上都缺乏建立正规军队的基础,而这也就是目前巴勒斯坦存在“法塔赫”“哈马斯”等民兵组织,但不存在正规军的原因所在。

为什么感觉巴勒斯坦总是由老百姓跟以色列打?巴勒斯坦有正规军队吗?

1993年美国主导、巴以签署《奥斯陆协议》,阿拉法特与拉宾实现历史性握手,“土地换和平”原则得以确认,巴以互认对方合法权利。巴勒斯坦在加沙和杰里科共7个城市及附近村庄实现自治,巴以未来将就被占领土最终地位,包括耶路撒冷、难民、定居点、安全、边界、邻国关系等谈判,并以联大有关决议为基础最终解决。

根据该协议,巴方拥有一支用于保障西岸和加沙巴勒斯坦人社会秩序和内部安全的警察部队,属于准军事力量。包括以下组成:

国家安全部队:约1.5万人的警察部队

军事情报警察:负责内部安全与收集以色列情报

民事警察:维护治安与社会秩序

总统安全部队:500多人

另有海岸警备、民防联队、空中分队(只有直升机和小型运输机)、海关人员等配备武器的组织

坦齐姆:巴解政治组织法塔赫手下的准军事组织(高于民兵),人数约3000

哈马斯:加沙地带政治军事组织,成员2万人以上

杰哈德:地下准军事组织,成员数千

阿克萨烈士旅:地下准军事组织,人员上千

1947年11,联合国大会181号决议将这块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按43%和57%的比例(176平方公里的耶路撒冷不计在内)分配给两个未来之国——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1948年5月以色列建国,并在1967年六·五战争中夺取由约旦控制的西岸和东耶路撒冷。可怜的巴勒斯坦没有疆土,家园沦落,“建国”比以色列整整晚了40年,至今“身躯”被以色列钳制而不展,“名分”受美国杯葛而不扬,得到150多个国家承认,却难入联合国(2012年成为次于成员国地位的观察员国)。放眼全球,国而不国,唯有巴勒斯坦!

作为地理单元,巴勒斯坦如今只控制约旦河西岸和加沙两块相隔40多公里的土地,合计约2500平方公里。

2004年阿拉法特去世后,巴以冲突局限在加沙哈马斯对以色列本土的火箭袭击和自杀式爆炸,上面提到的巴方军队性质警察组织没有参与,若它参加,巴自治地位将不复存在......

为什么感觉巴勒斯坦总是由老百姓跟以色列打?巴勒斯坦有正规军队吗?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确实,在看电视的时候,一旦说起巴以之间的事,很多时候,总能看到以色列的机枪和坦克,甚至是导弹出现在场景里。

但反过来看到的巴勒斯坦,就是老百姓拿着石头瓦块对着以色列的机枪和坦克进行投掷,最多不过就是听到巴勒斯坦的警察部队进行还击。

对于巴勒斯坦来说,军队这个词似乎就没有出现过,感觉就像是没有军队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巴勒斯坦不论怎么看,这都是一个国家的名字,但为什么没有军队呢?

今天,就这个问题来说说。

首先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一些事,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话说中东地区的情况有一些复杂,但在这个地区主要居住的人,大体有两类,一类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另一类是信仰犹太教的犹太人和其他一些民族的人。

那么在历史上,犹太人在这一地区,就被其他民族给挤出了中东,这就导致犹太人在随后的一些时间里,散落在世界各地。

怎么说呢?没有国家的民族也不止犹太人一个,比如吉普赛人也是如此。

但这件事到这里就没有结束,犹太人并没有就这么散落下去,而是很想建立起自己的国家。

当时间走到1947年的十一月二十九号的时候,联合国就通过了一个第181号决议。

这个决议中有一个条款,就是规定了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两个国家,一个是阿拉伯国家,另一个是犹太国家。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一个决议呢?

这里边主要是英国人的推动,出现的结果。

怎么说呢?当犹太人被挤出中东之后,犹太人其实一直想回归中东的。

早在十八世纪的时候,就有了小规模的回归潮,这个事情回归的犹太人并不多,但一直在持续。

当时间走到1878年的时候,终于在佩塔提克瓦出现了第一个大型的犹太人农场殖民区。

如今的佩塔提克瓦,已经成为了以色列西部的一座重要城市,在2018年的时候,人口已经达到了近二十五万人。

1878年的时候,虽然没有现在的人口多,但在佩塔提克瓦犹太人的数量,已经让他们和周围的阿拉伯人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了。

所以当地的局势开始变得更加地复杂起来。

当时间走到1896年的时候,一名奥匈帝国的犹太裔记者发起了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与此同时他们还开了第一届世界锡安主义大会。

此后就出现了很多机构,这些机构成立的目的就是让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向巴勒斯坦进行移民。

这个事情一直持续到了1914年,总共有四万名犹太人回到了巴勒斯坦。

到了1917年的时候,英国人开始推动这件事。

这一年中英国的外长贝尔福发表了《贝尔宣言》,主要的内容就是告诉所有的人,他们的英王陛下,非常赞同在巴勒斯坦成立一个犹太人的国家,并且英国会为这件事出力的。

所以从这件事之后,犹太人建国,就走了快车道。

到了1920年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国际联盟委托英国来管理巴勒斯坦。

这个国际联盟是干什么的呢?

国际联盟简称国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成立的国际性组织,当时《凡尔赛条约》生效之后,它跟着成立的。

一开始有四个常任理事国和四个非常任理事国,其中常任理事国包括了英国,法国,日本和意大利,后来苏联加入成为了第五个常任理事国。

到了1939年的时候,这个国际联盟将苏联开除了,国际联盟就变得名存实亡了,到了1946年国际联盟就宣布解散,档案什么的,就移交给了现在的联合国。

所以国际联盟是这么一个组织。

那么国际联盟将巴勒斯坦委托给英国管理,这就可以理解了。

英国管理巴勒斯坦以后,到了1922年的时候,英国就将巴勒斯坦分成了两个部分,东部区域和西部区域。

东部就是现在的约旦让阿拉伯人占居,西部让犹太人占居。

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际联盟让英国对巴勒斯坦发布了委任统治训令,其中有一条就是在巴勒斯坦建立起犹太民族之家。

这就进一步的促进了犹太人的增多,于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就更加的凸显出来了。

在1936年到1939年,就出了很多的事情。

基于这些事情,英国到了1939年出了一份白皮书。

这份白皮书主要针对的就是犹太人,限制犹太人移民不能超过七万五千人,而且规定了犹太人不可以在当地购买土地。

白皮书一出,犹太人肯定不乐意了,于是就拿之前的《贝尔宣言》说事。

怎么说呢?这种事,一开始扯皮,就需要很长时间的。

但这中间发生了一件事,让这个白皮书没有起到多大作用,因为就在同一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英国已经自顾不暇了,所以到了1940年的时候,犹太人的数量已经在当地有了30%的份额了。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这个地方已经有超过六十万的犹太人了。

那么这个数量,这就造成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加剧。

而英国人发现他们根本压不住了,各种调节都不管用了。

所以英国人决定从这个巴勒斯坦脱身。

于是在1947年的十一月份,联合国大会就有了《1947年联合国分治方案》。

这个方案一出,三十三个国家赞同,十三个国家反对,最终得以通过,这就有了犹太人占据巴勒斯坦55%,阿拉伯人占据45%的结果,而耶路撒冷就被联合国进行了托管,避免双发矛盾升级。

最终就看到了,在1948年五月十四号的时候,英国结束了托管巴勒斯坦,随即以色列成立的事情。

一年以后,以色列就成为了联合国第五十九个会员国。

所以文章上边提到的1947年十一月二十九号,联合国通过的一百八十一号决议,就是这个分治方案。

那么以色列建国之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开始回归中东了,在这一个过程中,以色列的领土也在不断地扩张中。

在这一系列的扩张中,发生了四次中东战争,以及经常能听到的巴以冲突。

以色列是这么回事,那么巴勒斯坦又是怎么回事呢?

巴勒斯坦

话说在1955年的时候,亚西尔.阿拉法特成立了一个叫做争取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的组织,简称为法塔赫。

到了1957年的八月份,法特赫有了第一个地下秘密小组,整个小组的成员并不多,只有七个人,武器是五支老式的来福枪。

这之后就成立了暴风部队。

到了1964年的五月份,巴勒斯坦就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委员会,在这次会议上,就有了一个决定,决定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建立巴勒斯坦解放军,简称巴解。

最终这支部队就有了两万人,成员是法特赫和人阵这两部分人员所组成。

这支部队装备并不好,只有一些简陋的轻武器,以及数量很少的重型装备,而且这些装备大多都是其他阿拉伯国家援助的,再有一部分就是购买的。

那么巴解成立之后,通过的宪章就是军事对抗犹太人。

当时巴解的总部就在约旦。

但事情到了1970年的时候,发生了变化,约旦的部队攻击了在约旦境内的巴解总部和在约旦境内的各个基地,巴解的人员损伤就高达三千多人。

那么巴解就在约旦呆不下去了,一万多人就撤出了约旦。

到这个时间点上,巴勒斯坦的武装力量可以说是,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随后巴解就进入了黎巴嫩,但在第五次中东战争中,他们又被以色列赶了出去,最终又流落到了突尼斯。

在八十年代的时候,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有着很多的冲突,尤其是在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候。

但这种冲突,巴勒斯坦始终没有占据什么优势。

所以时间走到1988年的十一月十五号的时候,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在阿尔及利亚,举行了第十九次特别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独立宣言》,这个宣言的主要内容就是接受联合国的一百八十一号决议。

所以巴勒斯坦承认这个决议和以色列相比,差了四十年。

当巴勒斯坦接受这个决议之后,巴勒斯坦在随后就建国了。

巴勒斯坦这个名字就取代了联合国中原来的巴解称呼。

虽然巴勒斯坦建国得到了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认可,但他并不是正式会员国,没有投票权的。

巴勒斯坦其实一直想提升成为会员国,但一直被以色列和美国所反对。

事情到了冷战结束之后,有了转机。

巴以双方签订了一个《奥斯陆协议》,在这个协议中规定了巴勒斯坦人可以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杰里科实行自治。

这就是有名的土地换和平原则。

随后以色列同意了巴勒斯坦在这里建立安全部队。

说道这里,问题来了,为什么需要得到以色列的同意呢?

因为以色列在1967年发动了一个六五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他们占领了这里,那么占领以后事情并没有结束,这里总是不断的发生起义。

所以以色列希望有一支巴勒斯坦的警察部队控制一下这里的居民。

最终根据协议,巴勒斯坦在1993年十一月的时候,在以色列的同意下,巴解就成立一个十五万人的警察部队,进驻到了杰里科地区。

到了1994年三月份的时候,巴解改编了九千人的警察队伍,开始在巴勒斯坦人自治区内部署。

部队武器也不多,一百二十挺机关枪,四十五辆装甲防暴车,一百辆运输车。

这支警察部队值得说道的是,有七千人是巴解组织的成员,剩下的两千人是在当地招募的。

说道这里,其实就能明白了,为什么在巴以冲突中,一说到巴勒斯坦的时候,总会说警察,而不是部队的原因了。

当时成立的时候,就是按照警察来组建的,而且还是在以色列的同意下组建的,所以巴勒斯坦严格意义上说是没有部队的。

接下来就看看巴勒斯坦这些部队的组成。

巴勒斯坦的安全部队,其实就三个大类,一个是警察和安全部队,另一个是便衣安全部队,再有就是法塔赫下属的半军事化组织坦兹姆。

第一类警察和安全部队,是穿着制服的,这里面细分为民族安全部队,民事警察部队,民防部队,海岸近卫队,军事警察部队,航空警察部队等等。

从这些名字上,就能感觉出来,主要的力量就是警察。

在民族安全部队中,有一万四千名成员,主要的武器就是AK47,任务是扶着维护巴勒斯坦控制下的加沙和约旦西岸的城市安全。

而这个民族安全部队还有一项任务,就是联合地区协调办公室,和以色列进行联合机动巡逻。

民事警察部队一共有一万多人,他们管理的二十五个阿拉伯村庄是在以色列的控制之下的,当然这二十五个阿拉伯村庄的行政管理权是归巴勒斯坦所有。

所以这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

至于军事警察部队是负责对巴勒斯坦这些部队实行监督的,类似于宪兵部队。

海岸警卫队人员也不多,就一千人。

再有就是十七旅,其实就是总统安全部队,一共有三千人,这算是巴勒斯坦最为精锐的力量。

装备比较豪华一些,AK—47,M—16,以及BRDM—2水陆凉席巡逻车等等。

最后一个值得说道的就是巴解下属结构——坦兹姆。

这个半军事化组织就是和以色列国防军发生冲突的主要力量。

那么坦兹姆也被以色列列为巴勒斯坦最危险的武装力量。

但不管怎么说,巴勒斯坦的这些武装力量,相对来说还是很弱小的,尤其是和以色列比起来,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在电视上看到的就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有了冲突的时候,巴勒斯坦一方用石块和以色列全副武装的人员对峙的场景。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的话,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为什么感觉巴勒斯坦总是由老百姓跟以色列打?巴勒斯坦有正规军队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10,335 条回答。

大家去过以色列就知道了。

巴勒斯坦的自治和建国,完全都看以色列的态度。

电影《黑社会1》中,那个香港警司对黑社会大哥咆哮:你们能不能吃饭,要看我们给不给你们吃!

道理就是这样。

目前巴勒斯坦确实在约旦河西岸、加沙等地区实现了自治,也就是以色列不干涉他的行政工作,完全有巴勒斯坦人自己管理。

但是,以色列仍然监视和操纵巴勒斯坦自治区的一举一动,一旦遭遇袭击就会报复还击甚至攻入自治区进行作战。

鉴于巴勒斯坦大部分组织从没有放弃消灭以色列的主张,以色列也从没有承认巴勒斯坦国。既然不承认巴勒斯坦国,当然也不会允许巴勒斯坦人拥有政府军。

巴勒斯坦的局势,其实就是阿拉伯世界的缩影。

巴勒斯坦人就是阿拉伯人,而阿拉伯人的特点是以家族、部落为单位,而不是什么民族和国家。

所以,阿拉伯人组成的国家,内部还有无数国中之国,老百姓首先听家长的,其次是族长的,国家的命令是次要的。

所以巴勒斯坦的武装组织也是四分五裂,有名有好的就有8个组织。

这8个组织等同于巴勒斯坦的军队,只是没有公开的旗号罢了。

法塔赫

排行第一的,就是赫赫有名的法塔赫(FATAH,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

法塔赫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龙头大哥,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建立了,到今天仍然是该国主要的军事力量。法塔赫同以色列有过多次战争,也被以色列攻打驱赶到约旦、黎巴嫩等地。

由于法塔赫军队不是以色列军队的对手,就采用恐怖主义手段不断袭击以色列平民。双方打了整整30多年,互相损失惨重,最终在90年代达成和平协议。以色列从约旦河西岸和加沙撤军,将这些地盘交给法塔赫自治,换取双方停止战争。

法塔赫此后虽然也有对以色列的不断军事进攻,但不再大搞大闹,大体实现了停战。

法塔赫的背后是中东逊尼派强国,比如沙特、埃及,这么多年都受他们的支持。

法塔赫的纸面军事实力最强,有4万武装力量,主要是直接巴解组织的4个旅改编而成。但这4万人同以色列军队差距极大,基本是一支装备轻武器的准军事组织,类似于我国的武装警察部队。

这些部队用于维持巴勒斯坦控制区局势,同以色列进行小规模摩擦战斗,还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正面对抗,估计一战就垮。

哈马斯

法塔赫属于世俗派、温和派,也是中东大部分老百姓的思维。

不过,阿拉伯人中绝对不缺乏宗教极端派。哈马斯就是极端派,本来也是巴解组织一员,认为法塔赫过于“软弱”而在80年代自立。

法塔赫坚决反对同以色列停战,要求进行一场永不停止的圣战,直到将“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消除”,建立由地中海到约旦河西岸、并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不让犹太人有立足之地。

哈马斯要求用任何手段,包括恐怖袭击以色列平民来达到目的。

自从哈马斯在80年代建立以后,从没有停止对以色列的攻击:2011年12月14日在加沙城庆祝哈马斯成立24周年。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当日发表声明,称哈马斯成立24年来,共有1365名以色列人在哈马斯发起的行动中死亡,另有6411名以色列人受伤。哈马斯的“卡桑旅”总计发动1117起针对以色列人的行动,包括87起自杀式袭击。24年间,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总计11039枚。

他们在贫穷落后的巴勒斯坦有很强的吸引力,一度取代法塔赫成为第一力量,很多没有前途的当地青年选择作为人体炸弹。

哈马斯强大以后,立即像阿拉伯世界的其他势力一样,同法塔赫抢地盘。哈马斯通过武力将法塔赫打出加沙地带,完全控制了这里,将这里建设成各种袭击的基地。

至今为止,加沙也是全世界最可怕的地区,实际上处于战争中,战火纷纷,民不聊生。

哈马斯之所以迅速强大,是应该他们得到另一个中东大国伊朗的支持。

伊朗为了全球布局,不惜血本支持哈马斯作为政治投机,一方面借此对抗美国,一方面也对抗沙特、埃及等逊尼派国家。

哈马斯武装力量的核心,是伊扎丁卡塞姆旅,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卡桑旅,大约有二三千人规模。

除了卡桑旅以外,哈马斯还有基质其他力量,武装部队大约有7000人,其中3000人是公开活动的所谓保安部队。

杰哈德

哈马斯如此激进,没事就用人体炸弹去对付以色列平民,然而他们竟然还不是最激进的。

在哈马斯崛起的同一时刻,更为夸张的杰哈德组织建立。

熟悉伊斯兰教的人,都应该知道杰哈德是什么意思。以这种词汇作为组织名称,可想而知这是什么组织。

杰哈德组织行为同哈马斯没什么区别,都是要求彻底消灭以色列,进行彻底的圣战。

但是,杰哈德的金主不同。

杰哈德在70年代成立后,一直受到逊尼派极端组织穆斯林兄弟会的支持。

穆斯林兄弟会的主张同伊朗大同小异,但他们是逊尼派,伊朗是什叶派,双方一直敌对。

杰哈德可以说是穆斯林兄弟会在巴勒斯坦的代言人。

不过,随着埃及总统萨达特被穆斯林兄弟会刺杀(杰哈德组织也有参与),该组织一度受到很大的打击。

杰哈德见穆斯林兄弟会不行了,也倒向伊朗,将伊朗作为金主。90年代,本来对哈马斯侧目而视的杰哈德,也开始同哈马斯合作进行攻击。

杰哈德的主要武装力量是耶路撒冷旅,媒体估计他们兵力从1200人到6500人不等。

只是杰哈德的地位比较尴尬,伊朗自身实力有限,不需要那么多的代言人。杰哈德由于资金困难,曾试图两头下注,也向沙特等国示好(在也门内战中宣布不支持沙特或者伊朗任何一方),又被伊朗质疑为“忠诚不彻底,就是彻底不忠诚”,在2015年逐步停止了军事、经济援助,目前也是步履维艰。

大家别以为巴勒斯坦只有这三股军事力量,实际上各种军政力量多如牛毛一般。

认可法塔赫主张且愿意合作的军事组织,就有人民解放战争先锋队,简称“闪电”(Al-Saiqa)、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简称“人阵”、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总指挥部),简称“人阵(总部)、解放巴勒斯坦民主人民阵线,简称“民阵”、解放巴勒斯坦阿拉伯阵线 ,简称“阿解阵”、巴勒斯坦人民斗争阵线,简称"人斗阵"、巴勒斯坦解放阵线,简称"巴解阵”等等。

以上这些还都是历史悠久的组织,都是60年代组建的,都有一定实力。

而新的军事组织更是如繁星一般,甚至每一个难民定居点都有自己的武装势力。

看看巴勒斯坦人的一盘散沙,再看看以色列人的精诚团结,萨沙想到了《古惑仔1》里面靓坤怒斥浩南哥的一句著名台词:就凭你,你什么东西,你拿什么同我拼啊?

为什么感觉巴勒斯坦总是由老百姓跟以色列打?巴勒斯坦有正规军队吗?

巴勒斯坦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国际组织,因为目前巴勒斯坦是一个属于以色列国家内部的一个区域资质的机构。

而现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争执的地区原本是属于以色列犹太人生存的地方,后来阿拉伯人通过战争强占了这个地方。

二战之后国际组织也就在中东地区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分家,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分开。当时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势力比较强大,以色列只是小面积的人口,巴勒斯坦方面也就不同意1947年的联合国分割协议。

于是在民族还有宗教的矛盾之下,以色列人就和阿拉伯人开战了。阿拉伯人趁着自己人多地盘大(叙利亚,约旦,埃及均支持巴勒斯坦)对以色列特别的轻视,结果发现自己和以色列根本不是在一个军事级别的。

以色列以绝对的优势打败了这些阿拉伯国家,并且占据了大量的阿拉伯国家的土地,比如说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的大面积土地,包括现在存在争议的戈兰高地,以及约旦河的大面积土地。

原本属于联合国划归给巴勒斯坦的土地也被以色列军事占领的很多。以色列后来也陆续归还了所打下来的那些阿拉伯国家的土地,条件就是这些阿拉伯国家不许介入巴以冲突。

又经过几次巴以战争之后,巴勒斯坦实际控制的面积越来越小,所以后来巴勒斯坦方面也就认怂了,表示愿意与以色列和谈,希望按照1947年联合国所划分的区域和平建国。

但是以色列为此已经付出了很多的代价,也就不同意归还已经通过军事占领的土地。巴勒斯坦由于被以色列不断的分割,以至于现在已经没有能力再和以色列对抗。

只能够无条件的接受以色列的条件,但是以色列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巴勒斯坦的蚕食。而曾经大面积连贯的巴基斯坦土地已经被以色列分割成星星点点。

由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一直没有达成和解,所以巴勒斯坦从来没有算是正式的建国,只是一个地方性的政治组织活动。

巴勒斯坦实际控制的各个区域又分为约旦河西岸以及加沙地带,这两个地区除了都是阿拉伯人聚集地之外,并没有实际上的意义。

两个地方早就已经形成了不同的组织领袖,表面上是都属于巴勒斯坦,但却各有自己的小算盘。由于巴勒斯坦没有建国,自然也就不可能拥有自己的军队。

因为一个国家想要维系一个军队的正常运行,其支出是非常庞大的,要有固定的税收能够供给军队消耗,有一定的武器生产力量,同样还有先进武器的购买能力,这三点巴基斯坦都没有。

除此之外维持军队还需要有足够的训练场地以及军队活动的区域,而现在巴勒斯坦自己连一个整块的国土面积都没有,自然也就没有地方在训练军队了。所以现在在巴勒斯坦地区与以色列对抗的都是一些民兵组织。

而且这些民兵组织从火力上与以色列的正规军事武装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如果以色列想要让巴勒斯坦在地球上消失是非常容易的,只不过没有下毒手罢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