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的时候,为什么俄罗斯不趁战争颠覆格鲁吉亚政权,从而达到高加索地区长久稳定?
外高加索人称“欧亚火药桶”,是一个地缘政治险恶、民族和教派冲突错综复杂的地方,而且这里地形恶劣,自古以来就是个麻烦不断的地方,在沙俄之前波斯、奥斯曼都曾染指这里,但无不被弄得灰头土脸精疲力尽,最终走人了事,沙俄也被外高加索拖得精疲力尽,这里也因此被称作“沙俄的盲肠”。苏联时代本人就是格鲁吉亚人的斯大林利用“地头蛇”的优势和压抑当地民族的铁腕勉强维持局面,但也不得不靠不断强行清洗和驱逐当地民族来维持一个大体稳定,即便如此在那个年代高加索还是火星不断,且苏联两次试图越过高加索染指波斯、打开印度洋出海口的努力都以惨败告终,到斯大林时代结束这种高压实际上已因成本巨大而无法维持,而随后为缓和矛盾回迁民族和“和解”又产生了离心力巨大的地方势力——正是这些地方势力让“新思维”后的苏联南高加索地区动荡不安,稍稍懂得历史的朋友就该知道,苏联解体的先兆是亚美尼亚-阿塞拜疆间的卡拉巴赫之战(到现在都没打完),而格鲁吉亚则是波罗的海三国外唯一不肯加入“独联体”的。
南高加索国家中,格鲁吉亚地最大,但资源却最不丰富,如果强行纳入自己版图等于抱个火药桶,养着则靡费大量福利,高压则穷山恶水烦不胜烦,沙俄和前苏联时代就已经受够了。但格鲁吉亚自己却又是个苏联的缩影,国内民族林立矛盾尖锐,只要稍加挑拨就能让他们自己乒乒乓乓打个不听,使第比利斯当局应接不暇顾不上跟自己捣乱。所以俄才扶植了几个傀儡这么干,玩大了玩不起也得不偿失。
还有一点,就是内高加索的车臣、达吉斯坦、印古什等地已经够乱,普京是靠扶植亲俄军阀勉强维持,并付出了丧失人心和“一蟹代一蟹”(卡德罗夫父子除了表面上听莫斯科的外,其做派和权欲都和达萨耶夫一般无二,而且这个“听”也就是听封不听调而已)的代价,如果在内高加索没搞定的情况下再强吞外高加索,那就是自己找不自在了。
不仅如此,格鲁吉亚已是联合国正式会员,现在这么搞,自己的傀儡已经国际孤立到自娱自乐级了,吞掉整个国家,俄会比现在在国际上更孤立,还真当他们是什么“战斗民族”了?
在2008年的时候,为什么俄罗斯不趁战争颠覆格鲁吉亚政权,从而达到高加索地区长久稳定?
颠覆了又怎样?亲俄政权不可能上台,老百姓民心已经改变,比如这次乌俄之战结束后,总统任期到了重新选举,你觉得亲俄的总统能被选上吗?不被民众踩死都不错了
在2008年的时候,为什么俄罗斯不趁战争颠覆格鲁吉亚政权,从而达到高加索地区长久稳定?
占领一个国家不代表能够控制这个国家,推翻一个国家的政权更不可能一劳永逸(或者说是长久)。趁着战争颠覆格鲁吉亚政权?敢问题主:格鲁吉亚人就不会反抗吗?战争可不是游戏,俄罗斯如果真这么做了,后果可不是光受西方国家制裁的问题了。简单说:一、俄罗斯不会这么做。二、俄罗斯不能这么做。三、俄罗斯承受不起这么做的后果。
一、俄罗斯不会这么做,原因很简单:即便是俄罗斯真这么做了,也无法让高加索地区长久稳定,格鲁吉亚人的反抗是不可能避免的,只会让高加索地区成为爆炸的火药桶,根本就不可能像题主说的“达到高加索地区的长久稳定”——那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二、俄罗斯不能这么做,原因也很简单:这么做将导致俄罗斯周边国家“人人自危”,使俄罗斯彻底成为“孤家寡人”,如白俄罗斯等国必然与俄罗斯划清界限,这是自掘坟墓之举。
三、俄罗斯承受不起这个后果。趁着战争推翻格鲁吉亚政权,性质与俄格冲突完全不同。一是将招致世界所有国家的制裁,以俄罗斯当时的经济情况根本承受不起。二是将陷入格鲁吉亚战争泥潭,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俄罗斯都会无力承担重负。
俄格冲突实际上与乌克兰一样,都是北约东扩的结果,俄罗斯支持南奥塞梯、阿布哈兹为的就是阻止格鲁吉亚加入北约——格鲁吉亚存在着领土纠纷问题,按照北约的规定,不具备加入北约的资格。这与俄罗斯支持乌克兰东部地区亲俄武装的道理是相同的,都是使其丧失加入北约的资格。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的原因与此略有区别: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只是一方面的原因,重要的是俄罗斯把克里米亚吞并能够确保俄罗斯的出海口。
2008年8月8日,格鲁吉亚领导人在北约的鼓动下,出兵南奥塞梯,俄格冲突爆发。结果是:俄罗斯果断出兵,北约没了动静,战争只进行了一个星期,格鲁吉亚于8月15日在停火协议上签字,8月16日俄罗斯签字,8月18日俄罗斯撤军。俄罗斯出兵本就是带有侵略性质,要想推翻格鲁吉亚政权,那就需要把整个格鲁吉亚占领,性质将更严重。2003年,美国以“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入侵伊拉克,从表面上看,美国杀了萨达姆,建立了亲美政权——完胜。
但真的就“长久稳定”了吗?在今年的伊拉克大选中,美国一直打击的伊拉克什叶派获得了胜利。在伊朗出兵叙利亚时,就是伊拉克什叶派为伊朗提供的帮助,伊朗“志愿军”才得以借道伊拉克进入叙利亚境内作战。美军到目前仍在伊拉克拥有大量驻军,但仍未能阻止伊拉克什叶派重新壮大。很显然,战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俄罗斯一击得手,在西方国家的调解下达成与格鲁吉亚的停火协议,迅速撤军——既达到了目的,又不至于引起周边国家的强烈反弹。
在2008年的时候,为什么俄罗斯不趁战争颠覆格鲁吉亚政权,从而达到高加索地区长久稳定?
俄罗斯的目标是夺回自己的领土,颠覆他国政权不是俄罗斯的事情。政权没有能力吃苦的事情是格鲁吉亚人民的事情吗?
在2008年的时候,为什么俄罗斯不趁战争颠覆格鲁吉亚政权,从而达到高加索地区长久稳定?
2008年奥运会开幕当天,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爆发了一场短暂的战争。本次战争的导火索就是:南奥塞梯地区的归属问题。说白了就是:南奥塞梯想从格鲁吉亚独立出来,于是格鲁吉亚出兵去制止,企图彻底搞定南奥塞梯。一直对南奥塞梯抱有极大兴趣的俄罗斯出兵反击,最终的结果很简单:南奥塞梯宣布独立。当时俄罗斯不光击败了“入侵”南奥塞梯的格鲁吉亚军队,还占领了格鲁吉亚的大量领土。可是随着国际社会的介入,俄罗斯人最终从格鲁吉亚撤军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下,俄罗斯没有宜将剩勇追穷寇,跟克里米亚问题一样,直接干掉整个格鲁吉亚呢?
这场战争的持续的时间其实非常短暂,从2008年8月8日开打,两国分别于8月15日和16日就在停火协议上就签字了。双方的伤亡也不是很大:格鲁吉亚方面伤亡1700人左右、俄罗斯方面伤亡240人左右。
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毫无疑问的——俄罗斯方面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不过实话实说,俄罗斯在整个战争的表现并没有打出所谓“战斗民族”的气势,以绝对碾压优势的实力——这仗打得并不是很理想。
我们一起走进这场短暂的俄、格战争中去看看:一是,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过程如何呢?二是,俄罗斯人为什么就没有直接彻底地干翻格鲁吉亚呢?
俄罗斯和格鲁吉亚战争的本质原因就是为了:南奥塞梯的地位问题而已这场战争的伏笔或者说南奥塞梯问题还要追溯到苏联时代。苏联时期没啥说的了,管他格鲁吉亚、俄罗斯还是南、北奥赛梯都是在苏联的统一管辖之下的。
当年苏联的领导人斯大林就是格鲁吉亚人,可是他是一个典型的“大俄罗斯主义”的奉行者。于是乎,斯大林对自己家乡的人进行了很多不太靠谱的政策,这就导致:格鲁吉亚在苏联时期对俄罗斯就有深深的恨意。
1991年12月,苏联这个庞然大物轰然倒塌了,格鲁吉亚也获得了独立。可是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南奥塞梯在苏联时期属于格鲁吉亚领导,可是南奥塞梯一直不太服从格鲁吉亚的管理。
苏联解体以后围绕南奥塞梯的归属问题一直成为了一个焦点。苏联解体以后的十几年里,南奥塞梯当局一直不改初衷、一直想彻底脱离格鲁吉亚的管理。南奥塞梯当局的诉求很简单:他们要和俄罗斯地区的北奥塞梯合并,成为一个新的亲俄的国家。
俄罗斯也是非常乐于见到南奥塞梯独立的,核心原因只有一个:格鲁吉亚越来越西化、越来越成为北约集团制衡俄罗斯的一个桥头堡了。
2008年的时候,格鲁吉亚在北约以及美国的暗中支持下、纵容下、暗示下直接出兵南奥塞梯地区,企图一劳永逸的解决南奥塞梯的问题。
战争的一开始,由于格鲁吉亚是属于突然袭击,外加上南奥塞梯连个像样的军队都没有,格鲁吉亚军队也就一路高歌猛进了。格鲁吉亚军队用了不到13个小时的时间就占领了南奥塞梯的首府——茨欣瓦利。
眼看着格鲁吉亚将完全地控制南奥塞梯地区了,欧美和北约也处在一片欢腾之中。可是好景不长,俄罗斯军队火速进入了战争状态,就在2008年8月8日当天,俄军的第五十八集团军就开进了南奥塞梯。
往后的战争就几乎没啥好说的了,俄罗斯军队一路高歌猛进,不光把进入南奥塞梯的格鲁吉亚军队赶了出去,另外还占领了格鲁吉亚很多地区。
说实话这场战争几乎是没有任何悬念的:格鲁吉亚的军队太弱小了,例如:军队总人数才2万多人、坦克才100多辆、飞机还是老式的苏24、25,数量也不多。
俄罗斯人取得最后的胜利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在国际调停下,2008年8月13日,格俄双方就停火原则达成一致。8月18日,俄军开始从南奥塞梯撤军。这是一次典型的围绕南奥塞梯归属问题爆发的局部战争而已,格鲁吉亚的背后是北约和美国人的支持。
很多人会有一个重大疑问:为什么俄罗斯出兵的时候,格鲁吉亚的背后大哥北约和美国没有直接干预呢?
根据后来的资料披露:格鲁吉亚在出兵南奥塞梯之前是得到了美国方面的支持和保证的。美国人承诺保证格鲁吉亚自己的安全,当然了还提供了一些援助和少量的武器装备。
可是当战争真正打起来的时候,整场战争中我们并没有看见美国大兵的身影。为啥会这样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1、当俄罗斯出兵的那一刻开始,美国人就注定不会去直接参战了。美、俄双方都是核大国、军事强国,是不可能发生正面冲突的,例如:叙利亚、克里米亚战争也证明了这一点。
说白了,格鲁吉亚战争只是美国试探俄罗斯态度的一次尝试而已,俄罗斯既然毫不犹豫地参战的话,美国人必然不会出手了。
2、俄罗斯其实也是给了美国人面子的,俄罗斯只是解决了进入南奥塞梯的格鲁吉亚军队并没有直接干翻格鲁吉亚本土。
总之一句话,格鲁吉亚战争只不过是北约和美国试探俄罗斯态度的一种尝试而已。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会为了格鲁吉亚、为了南奥塞梯而去和俄罗斯打一场全面战争的——谁也不傻。
那么俄罗斯人为什么就没有直接干翻格鲁吉亚呢?前面分析过了,格鲁吉亚的军事实力是严重不咋地的,军队只有2万多人、坦克100多辆、战斗机还是老掉牙的苏24系列。我想凭着俄罗斯人的军事实力完全可以直接干翻格鲁吉亚的。
那么为什么俄罗斯人选择适可而止并没有对格鲁吉亚采取进一步行动呢?
原因一:国际舆论下俄罗斯人不敢去直接干翻格鲁吉亚的
俄罗斯出兵支持南奥塞梯当时是师出有名的:保护格鲁吉亚的俄罗斯族免受迫害以及支持南奥塞梯的选择等等。何况当时格鲁吉亚军队还打死了数十名俄罗斯军人。
可是俄罗斯要是直接出兵去推翻一个主权国家的话,那就将会被国际舆论的口水淹死。大家不要忘了,当时的俄罗斯并不想完全得罪西方国家,俄罗斯还加入了G8集团的。
原因二:直接出兵吞并格鲁吉亚的话,会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的
前苏联的那些加盟共和国本来就已经视:俄罗斯为洪水猛兽了,例如:波罗的海三国、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等。
如果俄罗斯此时直接吞并格鲁吉亚的话,这些国家势必完全倒向美国和北约的怀抱了。这样一来,俄罗斯的地缘格局必将发生彻底的变化,这也是俄罗斯不愿意看到的。
试想一下,北约东扩已经让俄罗斯心力交瘁了,如果此时吞并格鲁吉亚的话,北约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东扩去保护那些苏联以前的加盟共和国了。
原因三:俄罗斯当时的实力也并不允许这么干
2008年刚好是次贷危机、经济危机的大爆发。俄罗斯由于国际油价暴跌导致国内经济是一塌糊涂的存在。
格鲁吉亚的背后就是美国、就是北约的支持了。当时俄罗斯的经济不咋地、军队现代化也没有彻底完成,如果贸然去占领格鲁吉亚的话,岂不是正好陷入了美国和北约精心布置的陷阱中了。
总之一句话,我认为俄罗斯当时的选择是无比正确的,既让格鲁吉亚受到了打击、也严正的告诉了美国和北约一个讯息:事关俄罗斯核心利益的事情,俄罗斯人是坚决不会退让的。俄罗斯最后果断撤军也是表明了一个态度,不想彻底地和西方以及美国人翻脸。
这也许就是所谓的:面子、里子都有了,自身还没有特别大的损失。
最后我想说,虽然我并不喜欢俄罗斯人的所作所为,但是有时候不得不说:俄罗斯在对待美国和西方的态度上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么就不干、要干就干到底,走自己的路让美国人去说吧!在2008年的时候,为什么俄罗斯不趁战争颠覆格鲁吉亚政权,从而达到高加索地区长久稳定?
出题者想的真是简单,颠覆一个政权就能长久稳定了?
一个国家,只要是有向心力,这个国家是很难颠覆的,苏联的所有加盟国,都跟苏联有一天二恨,三江四海仇的,颠覆了一个政权,再出来一个政权,还是跟俄罗斯有仇怎么弄?车臣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俄有难,车必乱。
再一个,长期被拖入一场战争的话,一般国家,是很难承受的,这个从美国的阿富汗战争就能看出来端倪,美国都承受不起长时间的战争,俄罗斯以一个江苏省的体量,能承受几天的战争?
和平是每个人最大的幸福,一些整天叫着战争的人,回去好好想想吧。
就说这么多,说多了也没有人看,到此为止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