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要真跟旅长干一架,胜算大吗(打仗打架都算)?

跟旅长斗?还不如去打太原呢!借他李云龙十个胆子,他都不敢跟旅长干一架!

在亮剑中,赵刚去旅部开会战会议,没有抢到主攻任务,把李云龙气坏了,他怪赵刚没有本事,说:你咋就不敢跟旅长干一架呢?

乍一听,李云龙真牛,难道他跟旅长干过架?结果旅长一打电话来,李云龙说:旅长,我给你跪下了!

前后判若两人,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一、论单挑

李云龙性格强悍,善使大刀,经常带头冲锋,实战能力极为强悍。单打独斗的话,还真没有几个人能够赢过他。

可旅长陈赓更厉害!陈赓的爷爷,当年曾经是清军的管带,一身武艺、少有人能够抵敌,在老家湘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陈赓自幼习武,一身功夫非同小可!他虽然个子不高,却身手灵活、出手刁钻!当年在黄埔军校上学时,陈赓一条板凳打遍全校无敌手,连胡宗南都被他追得欲哭无泪。

并且,陈赓在中央特科工作时,曾经直接领导锄奸队,哪个叛徒不是对他心惊胆战、畏之如虎啊!

李云龙纵然悍勇,在战场上练就了一身真本领,可要跟陈赓打起来,绝对被打得满地找牙!

二、论打仗

李云龙打仗,确实很有天份,脑子活、战术精、勇猛彪悍,从一个泥腿子一步一步成长为一个高级指挥员,他带领的独立团、新一团和二师,都是敢打硬仗的队伍。

可惜,李云龙有的,陈赓全都有。论脑子活,我军高级指挥员中比陈赓脑子好使的,扳着手指头就能数得过来。“西北王”胡宗南够厉害吧?他们从黄埔军校打到西昌,作为对手打了25年,胡宗南从来没有赢过。

北伐时期,陈赓就是国民革命军的悍将,还救过校长的命呢!在抗日战争时期,长生口,七亘村战役,打得鬼子胆颤心惊,鬼子甚至在坦克上写下了“专打386旅”的标语。

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援越抗法中,陈赓表现出了极为出色的军事才华,李云龙能比吗?

论作风彪悍,陈赓同样敢抡着大刀片子率队冲锋,一个人背着校长杀出重围,部队被他带得嗷嗷叫,李云龙,终归差了那么点意思!

更重要的是,作为高级指挥部李云龙是有问题的!他身为师长却热衷于当个突击队员,率领警卫排深入敌后作战,把一个师扔给邢副师长和张大彪,李云龙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师长。

如果两个人指挥部队干一场,无论怎么看李云龙都没有胜算!

三、论心眼

李云龙最大的特点就是心眼多脑子快,从来不吃亏,总是他占别人便宜,玩起“阴谋诡计”来一套一套的,不仅把楚云龙玩得团团转,就连丁伟、孔捷都经常被他忽悠。

可这些东西,恰恰是陈赓的强项啊!

陈赓大将不仅打仗厉害,在“玩心眼”上更是他的看家本领!要知道,陈赓当年可是中央特科二科的科长,在上海极其险恶的环境和复杂多变的局势下,保卫中央、铲除叛徒,干得有声有色。

后来,陈赓还被中央派到苏联接受特工培训,回国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陈赓是从事特务工作的,别看陈赓大大咧咧的,可他心细如发、头脑敏捷、胆大心细、悍勇果断,李云龙纵然有点小聪明,怎么可能跟陈赓比呢?

所以李云龙从来不敢跟旅长玩心眼,他得逞的那些小心思,纯属旅长惯着他而已!

结语:李云龙资格极老、性格强悍、能征善战,在鄂豫皖时期就是团长了!

可他为什么在旅长面前服服帖帖的?因为旅长无论从哪一方面都压他李云龙一头!

只要旅长在一天,李云龙就得老老实实夹着尾巴!跟旅长斗?李云龙想都不敢想!还不如去打太原更现实一些!

李云龙要真跟旅长干一架,胜算大吗(打仗打架都算)?

传令兵跑过来在李云龙耳朵边耳语了几句。李云龙一听,大喊一句:不去。

传令兵:李团长,这是总部首长的意思

李云龙:就是天王老子也得分个青红皂白,当初凭什么把老子这个团长给撤了,不就没按命令突围吗,从哪突围不是突围。该给老子平反昭雪了,我不能这么稀里糊涂的,不去,不去。

这时门一开,旅长大喝一声:“李云龙”

李云龙一看团长来,立马换了副笑脸迎上去敬礼,嘴里说着:哟,旅长。

旅长:怎么让我雇顶轿子抬你去上任,战场抗命,你还有理了。

李云龙:旅长不是。

旅长:什么不是,那你在这发什么牢骚?

李云龙:咱不是对老部队有感情,我想回新一团

旅长:我告诉你李云龙,独立团虽说打了败仗,可他毕竟还是咱八路军的武装,你少在这给我肥啊瘦啊挑挑拣拣的,我告诉你,如果独立团在你手上还挑不起大梁,(抽了李云龙一鞭子)到时候,你连给老子做这身衣裳的资格都没有。

李云龙:是我马上到独立团报道,不过我有个条件。

旅长:条件说吧,你可真会选时间伸手。

李云龙:别给我派政委,政委团长我一个人干了。

旅长:那不成,团长政委要都你一个人干了,你在独立团还不翻了天,不成,这个条件我不能答应。

李云龙:那你把新一团的我张大彪给我调过来,这营长我使的顺手,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旅长:这个可以考虑,不过李云龙我警告你,我不许你拉山头,现在独立团正在杨村休整,你马上去报道。

旅长转身走了,李云龙笑脸相送:旅长慢走啊,慢走啊旅长。

看到没有,前一秒还在慷慨陈词不去上任,旅长一出现立马秒怂,就这还跟旅长打啥啊。

还有这段:

叮叮叮,电话响。

旅长:你小子又在骂街了是吧!

李云龙:哪个狗日的打我小报告。

旅长:没有我猜的,告诉你小子你给我老实待着,仗有你打的时候。前方进攻不顺,你们早晚要上,但我告诉你,要到你小子上时,你要打不下来。

李云龙:你就把我脑袋拧下来当夜壶,啊旅长,我谢谢你旅长,我给你跪下了旅长。

旅长:行了行了,你的脑袋自己留着吧,老子用不着你那么大的夜壶。

电话挂断,李云龙起身,哈哈哈哈哈!

孔捷:这老李属狗脸的说翻就翻。

亮剑里旅长专治各种不服跟打脸。

李云龙要真跟旅长干一架,胜算大吗(打仗打架都算)?

李云龙面对旅长,是属于各个方面都被碾压的存在。是的,各方面,全方位。

第一,谈打仗。

平心而论,李云龙也就是个团长的料,再高就很难搞得定了。你看他当师长时,竟然脱离指挥岗位,亲自带敢死队突袭楚云飞,这就太扯蛋了。虽然他也重伤了楚云飞,但是整个淮海战役我方光兵团司令都抄了多少个,打伤一个师长,算什么战绩?没有拿下89师指挥部,自己也差点嗝屁,就凭这两点,把他一撸到底都不为过。至于最后军长当的如何,我只说一点,当年金门岛陷落的三个团,就是他的部队!

再看看陈赓,已经属于一个军事家的范畴了,南线大追歼最多指挥过两个兵团几十万人。李云龙打劫一个骑兵营时说,旅长带一个骑兵师都不为过。很多人还以为是在拍旅长马屁,实际上这是低估了旅长的能力。如果陈赓是在国民党那边,凭他的能力和威望当个军长一点问题都没有。后来带领指挥一个兵团,国共双方都觉得他是大材小用了。不过没办法,那个年代解放军这边大牛人太多了,野战军也就那四个,彭林刘粟,你说拿掉哪个?五几年带队去越南指挥战役,法国人知道是陈赓来了,直接吓尿。

总结:李云龙指挥的部队超过一万人,他就会懵逼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了。而陈赓,指挥三四个兵团四五十万人还是可以的。

第二,谈文化。

这个就属于老李自找的打脸了,他一直以大老粗自居,还引以为荣。让他写自己的名字,比抡大刀片子还累。建国后去军事学院学习,他还一万个不乐意。赵刚是燕京大学毕业,说实话把老李治的服服帖帖,他没脾气。

陈旅长呢,黄埔一期!!!徐向前的同学,林彪的大师兄,精英中的精英。这个招牌,是连燕京大学的赵刚都得仰望的存在。

总结: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和一个文盲!

第三,谈资历。

这方面老李是比较得瑟的,入伍早啊,参加过长征啊等等。不过他得瑟的对象也就仅限于丁伟,孔捷以及秀琴为代表的一群老娘们,在他们面前能刷点优越感。参加过长征这一点,放在一九九几年,估计比较宝贵要重点保护。但是在一九四几年,那时候的八路军团级干部,哪个不是尸山血海里打出来的?

陈大将的资历最早是北伐时期了,并且最主要的一项,南昌起义的营长。参加长征,然后能走到抗日战争的有两万多人。但是南昌起义留到那时候的,一千人都不到了。就这一点,完全把李云龙拍扁,毫无还手之力。

总结:假如陈赓是独立团长,李云龙撑死也就是魏和尚那个位置。

第四,谈人脉。

这一项对李云龙的杀伤力,要比前几项加起来还要大,远超过意大利炮。李云龙的人脉圈子,翻来覆去就是“红四方面军老战友”——丁伟孔捷。从来没见他说起跟红四方面军的其他将领比如徐帅,王树声,李先念,许和尚等人有过交集。也就是说,他的圈子很小,往上面没有途径。淮海战役受伤,虽然粟裕等人打电话慰问,一方面是因为李云龙是客军,是看在刘师长陈旅长的面子。另一方面,整个战役期间就牺牲了两位团级干部,师级的一个没有,李云龙也是丢人丢大发了。跟国民党那边的交情,就是一个楚云飞,还一直往死里坑人家....

再看陈赓,那就是无敌般存在了。能把周总理堵在厕所要签字,能去朱总司令家里偷枣吃,能跟彭总抢狗肉吃。元帅大将里面哪个没有交情,上将中将那几乎都属于小字辈了,他甚至还跟胡志明是朋友。跟对面的关系,更是匪夷所思。对蒋介石有救命之恩,是宋庆龄眼里的小辈家人。1933年被捕,熊绶春,黄维,胡宗南,宋希濂,胡琏联名上书求情。那个年代,国民党杀了无数共产党员,唯独拿陈赓当大爷伺候,不敢用刑,好吃好喝。蒋介石亲自出面谈话,还在陈赓那里吃瘪。

总结:陈赓是在国共双方顶楼VIP的包厢跟他们谈交情,李云龙只能在一楼大厅的餐桌上吹牛逼撸串子,连进自助餐厅的资格都没有!

最后对陈赓的评价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者,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

而李云龙应该是:一个资深的老兵,一个经常犯错误的团长,一个作死的师长,一个二逼的军长,一个刺头的军校学员。

李云龙要真跟旅长干一架,胜算大吗(打仗打架都算)?

跟旅长干一架?李云龙你这是要上天呢!

李云龙跟旅长的日常往来之一:

老李当了团长,找旅长要装备。

“有枪要你干什么?”

“旅长啊,你不能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又要弄装备,又要当乖孩子。”

“去去去,我警告你李云龙,你少拿这些屁事来烦我,我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问。”

然而,剧情大反转……。

日常对话之二:

某日,独立团喜获马匹。

“李云龙,听说你最近发财了。”

老李后面一紧!

“发什么财啊……,穷的都快当裤子了。”

“这事能瞒得过我的眼睛?我告诉你,老子第二天就知道了”。

“没多少,就一个骑兵营的装备,最近打算组建一个骑兵营”。

“你一个团就想弄个骑兵营,那我一个旅是不是要弄个骑兵团啊?”

“不多不多,就冲你旅长的名声,配一个骑兵师都不多”。

“废话少说,你留下一个连的马匹装备,剩下的都给我送到旅部来。”

“别啊,打劫啊……”

于是,老李损失财物若干。

跟旅长斗,他李云龙不想混啦!

资历、战功摆在那,旅长全方位“实力碾压”李云龙!

开头,老李在被服厂忙活;传令兵通知李云龙官复原职,他不识抬举叫嚷“不去,不去”!

传令兵:“哎,我说李团长,这可是老总本人的命令!”

老李牛哄哄:“就是天皇老子,也要分个青红皂白吧…,该给老子平反昭雪,要讲道理啊,对不对,要讲道理!不去、不去!”

一分钟不到,老虎就变成了病猫。

旅长一脚揣门,大喝一声“李云龙!”,老李赶紧屁颠屁颠上去。

旅长铺天盖脸的痛斥:

“……李云龙,你给我听好了,独立团要在你手上还挑不起大梁,你tm给老子做这身衣服的资格都没有!”

鞭子真的就招呼过来了!

老李还想着平反昭雪?美梦吧你!

你不是想讲道理吗?谁跟你讲狗p的道理,旅长的马鞭就是道理!

所以说,别看李云龙平时牛皮哄哄,都是嘴上过年。碰到旅长,纸老虎一戳就破。

老李一脸谄媚:“别给我派政委来了,政委团长我一个人干得了”。

旅长训斥:“想得美,团长政委你一个人干了,那你在独立团还不反了天了,不行,这个要求我没法答应。”

能看出什么名堂吗?

团长、政委任命,旅长还是有发言权的

虽然最后要总部下命令,但旅长还是可以左右干部人选的。你李云龙的任命权都被旅长拿捏得死死的,还斗个毛啊?

李云龙团长、陈赓旅长的实力摆出来看看:

红军资历

孙猴子也讲资历,猴子最得意的履历是“我乃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

李云龙履历中,最得意的是什么?

老李泥腿子一个,他最拿得出手的是时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老子在鄂豫皖打仗时,他们还在穿开档裤……”。

众所周知,鄂豫皖根据地红四方面军是个大山头。公平的说,老李并非等闲之辈,他参加过黄麻起义。

那是1927年咧,跟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同一年,资格确实很老。可惜你当团长纵兵抢粮,几起几落,很影响晋升。

既便如此,拿老李跟陈赓比,那还真是“叫化子与龙王比宝”!

陈赓的履历,老李高山仰止、望尘莫及

陈赓的资格,那是杠杠的。

黄埔一期,和徐帅、胡宗南是同学;参加过东征,背过蒋介石。后来陈赓被捕,老蒋劝降未成起了杀心,宋美龄听说后,痛骂老蒋忘恩负义,蒋介石只好交待特务放松看管,因此,“纵虎归山”。

陈赓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在会昌战役中受重伤,差点腿部不保;在中央特科,组织红队除奸,在顾顺章叛变后帮助中央转移中,立了汗马功劳,是周恩来最得力的助手;

陈赓辉煌的经历,李云龙是望尘莫及的。

不巧的是,陈赓也在鄂豫皖打过仗,

他空降到红四方面军第12师师长、红四参谋长。陈赓当师长时,手下一个叫“徐老虎”,就是徐海东大将;另一个是许世友上将。后来,陈赓讲起这段经历很是得意,他说“当了几天徐海东的领导”是挺光荣的事。

徐海东的名头,如雷贯耳!

不要说在鄂豫皖苏区叱咤风云,就是老蒋听后也睡不着,悬赏十万银子买徐老虎的人头!徐大将后来率红25军到陕北与刘志丹会师,并任军团长。

从徐海东的职务可知,他的上级陈赓有多牛!李云龙这种小团长,拿头与这些军长、军团长比啊?根本就没法比。

八路军中的职务对比

抗日战争时,李云龙任八路军团长、陈赓任旅长,不就只差一级吗?是不是老李与陈赓职务差距缩小了?

呵呵,别搞错了,老李的这一级,可就差了个银河系!听我给你讲讲。

就象考试一样,学神考100,那是试卷只有100分。陈赓这旅长,上面接近天花板了。这职务在八路军是什么概念?

抗战时,老蒋就给了八路三个师的编制。说句题外话,这三个师的番号,原是东北军的番号。东北军参加围剿徐海东的红25军,老打败仗,送给了徐海东一批好枪;又在直罗镇被徐海东、刘志丹重创。老蒋一气之下,将这些败军的番号给了八路。

在八路军中,除了中央军委和总部首长,师长官最大。师长是什么人?115师师长林彪、120师师长贺龙、129师师长刘伯承;

这些都是超级牛人,直接对标的是中央军军长;个个都是红军时期的军团长、方面军总指挥。徐帅一个红四总指挥才担任副师长。

再来看这些旅长,陈光、徐海东、卢冬生等,都是赫赫有名。陈赓在1937年9月,担任386旅的旅长;

那时李云龙是什么职务?

抗战初期李云龙任什么职务,书中没有交待。但绝不可能一开始就担任主力团的团长,那还不逆天了?

平型关战役时,独立团团长是杨成武,后来是授上将衔。若李云龙一开始就团长,怎么都不可能只授少将。

陈赓在旅长的职务上干了几年,只是编制所限无法再晋升;李云龙才慢慢升上来。看起来只差一级,实际上差着四五级了。

所以,师长是元帅;旅长是大将;团长却是少将;李云龙这个团长跟旅长差了老远。

比打仗

打架就别比了,不公平;

《亮剑》是八路军时期,陈赓在红军时,就多次受过伤,腿部差点保不住,还怎么比?

既便以赤搏上阵、勇猛著称的“徐老虎”徐海东,许世友都甘拜下风,不也是多处重伤,不得不退出战争。

陈赓作战有多勇猛,给你举个例子:

1935年1月,毛主席在遵义会议后,出山亲自指挥的第一战,土城战役。

因情报失误,4个团的敌人实际来了6个团。红军陷入了困境,发起13次冲锋均未奏效,而敌人多路援军赶来。

怎么办?朱总司令端着枪冲上阵地!在生死攸关之际,毛主席忍痛下令陈赓干部团加入战斗。要知道,干部团是全军精锐中的精锐,个个是宝贝疙瘩。

豁出去了!干部团人人戴钢盔,手持清一色冲锋枪,配备红军中少见的迫击炮,冲了上去。

陈赓指挥干部团,猛打猛冲,一举冲垮了敌人防线,化险为夷。

论上阵冲锋,陈赓比李云龙只强不弱。

军事成就比拼:

这对老李太不公平了!

386旅是129师头等主力,后来有8000~10000人,差不多一个师的兵力;旅长指挥全旅作战。论战功,老李一个团怎么比?

再说,要搞清楚,李云龙是旅长手下。你老李独立团的所有胜利,首先应归功于旅部首长的英明领导!

这没办法,就是“官大一级压死人”。

俗点讲,李云龙就是麦客!打得好,上级表扬你,战利品乖乖交上来;要是打得不好、犯混,抱歉,给我去喂马!

后来,李云龙当师长时,旅长已经是兵团司令了;老李当军长时,旅长被派往抗法援越、还代理志愿军司令。总之一句话,李云龙跟旅长打仗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结语:

别看老李在独立团吆三喝四的,“枪声一响,全团都得听我的”。关键你独立团能争到主攻吗?什么时候上,不还得旅长说了算?

就李云龙这样,要跟旅长斗,会输个干净!

李云龙要真跟旅长干一架,胜算大吗(打仗打架都算)?

如果李云龙脑子坏了,选择和旅长干架,那么,结果只有一个:大概率会被打爆,难有第二种结果。

1、李云龙和旅长的个人武力对比:旅长胜

李云龙自称是8岁习武,无论是拳脚棍棒,还是大刀长枪,都是很有一套。

看电视,李云龙拿着大刀杀敌,好不威风。

但是,李云龙也有两次被人揍翻,一次是被收下魏和尚干败,另一次,是被手下张大彪摔翻在地。

魏和尚据说是在少林寺练了十年,而张大彪出自29军大刀队。

虽然这两人比较年轻,但也说明,老李的功夫不扎实,顶不住高手的一击。

那么,作为386旅的旅长陈赓水平怎么样呢?

陈赓出生于1903年,长李云龙7岁。

他爷爷陈翼怀非常厉害,曾是湘军将领,最高官至建威将军。此人非常厉害,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特别是一把重量级大刀使得虎虎生风。

后来,陈老爷子解甲归田,成为湖南湘乡的名人,而教育孙子也成了重要的“工作”。

陈赓小的时候,一是爱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二是爱和爷爷学习武艺。爷爷是将军,是名师,孙子自然不弱。

无论是在旧军队湘军,还是在黄埔军校,陈赓都是惹不得的主,李仙州、胡宗南等人都和陈赓起过冲突,但最后无一例外都被收拾了。那时的陈赓,妥妥地黄埔红人,被誉为“黄埔三杰”。

后来,陈赓靠着勇武过人,在东征之时救了蒋介石,成了蒋介石的救命恩人。

陈赓的个人功夫,在十大将十大帅里是数一数二的。

这样的人,李云龙真心打不过。

李云龙无论在背后多凶,见了旅长陈赓,老实得不行,一副小迷弟的样子,丝毫没有各种飞扬跋扈。

所以,旅长是李云龙惹不下的存在,关键是打不过。

2、李云龙和旅长的策略诡计对比:旅长胜

李云龙被师长刘伯承和旅长陈赓的评价是:鬼点子多。

可是,论胆大心细,论诡计多端,李云龙还真比不上旅长陈赓。

陈赓在黄埔军校学习过,在苏联留过学,最关键的是,陈赓还担任过中共中央特科科长,说白了就是搞情报的,扮演的是后期李克农的角色。

这个职务要求胆大心细,还要能玩转各种关系,这样的经历,对于策略的使用要求非常高。

虽然,1933年在上海被捕,但陈赓硬是靠校长蒋介石和一众黄埔师兄弟,全身而退。这样的本事和人脉关系,不是谁都有的。

陈赓不仅和蒋介石关系良好,被蒋介石数次邀请当官,和毛泽东等人的关系也是非常之良好。

陈赓了解毛泽东,敢在延安开会时拿毛泽东的杯子喝水。

就这份和大领导相处的“不卑不亢”的心智,绝不是李云龙所能比拟。

玩诡计和策略,陈赓可以当李云龙的师父。

再看李云龙,虽然诡计多端,但常常错误百出,说明:李云龙就是个大号的张飞,勇武和决断突出,但细节方面还是有些粗否则,李云龙的资历肩膀上就不是一颗星星了。

因此,可以这样说:论策略和诡计,陈赓还是更强。

3、论带大军团作战的能力:旅长胜

都是带军队的,论带大军团的能力,陈赓绝对棋高一着。

陈赓军事理论出众,受过系统培训,而李云龙在认识政委赵刚前,连名字都认不全。

没有文化,学习不了更多的军事理论知识,带大军团就会费劲。

而论战斗经验,陈赓参加过北洋军阀时期的湘军,后来参加过国民党军队的东征和北伐,参加过红军的长征,参加过抗日,参加过解放战争,还参加过抗美援朝。

诚然,李云龙最火的时候,还是在抗日期间,但和同时期的陈赓比,李云龙真不够看。

李云龙长期在团长级别以下工作,这让李云龙和陈赓没法比。


不过,李云龙如果和陈赓各带一个团,或一个营,或一个连,在同等人数下对战,结果还真不好说。

看李云龙激励士兵的水平,和战场灵活多变的战术,李云龙还有赢的可能。

但是,在团、旅、师、军往上级别的平等对抗中,李云龙大概率干不过陈赓。

综合说来,抗战时期的386旅是数一数二的旅,其旅长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无论打架也好、大军团作战也好,李云龙都不是对手,不过,在人数较少的平等组织对抗中,李云龙胜的概率会很大。

李云龙要真跟旅长干一架,胜算大吗(打仗打架都算)?

李云龙是不可能跟旅长干一架的。

首先,李云龙虽然横,但他也是看人下菜碟的性格。

他为什么瞧不起程瞎子?

用他自己的话说:当年程瞎子入伍,是老子手把手教他放的枪。现在敢跟我争主攻?反了他还!

他为什么瞧不起孔捷?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背快慢机的时候,孔捷才背汉阳造。和我比,没法提,他就是个新兵蛋子。

他为什么对丁伟也自视高人一等?

用他自己的话说:论资历,丁伟刚参加红军的时候,我已经是入伍十个月的老兵了。

我的资历比你们高——这就是李云龙敢在老战友面前吆五喝六的最大资本。

而旅长呢?

当初李云龙还在乡下编框时,陈庚就已经是黄埔风云人物了。

当初李云龙背快慢机时,陈庚就已经是四方面军的参谋长了。

李云龙了不起也就背上背把快慢机,裤兜里再揣一把勃朗宁。

陈庚当年背上背的,可是老蒋。

李云龙了不起也就是跟楚云飞斗智斗勇。

陈庚当年可是跟老蒋面对面互喷的狠人。

李云龙要是被国民党抓住了,他可能直接就光荣了。

陈庚被国民党抓住了,一堆国府军政大佬出面求情,最后逼得老蒋把他放了。

李云龙除了打仗,啥都不会。

陈庚除了打仗,还会搞特务、搜情报、主持军工工作,办教育。

常有人说,《亮剑》是神剧。李云龙的一生过于传奇。真实历史上哪有这样的人。

其实吧,剧中虚构的李云龙,与真实存在的陈赓相较,明显不能比。陈庚的一生,才叫真正的传奇。

李云龙做过的事,他基本都做过。

李云龙没有经历过很多事,他也经历过。

论资历,李云龙真的是给陈庚提鞋的资格都没有。他就是条龙,在陈庚面前,也得老老实实趴着。

其次,作为一个经历过长征的老革命,李云龙也是人精。他太清楚自己真出了问题,谁会死保他。

剧中,旅长保他,不是一次两次了。

我们不能光看到李云龙怕旅长,也得知道旅长帮李云龙平了多少事。

而且旅长对李云龙也比较客气。

一个骑兵营的装备,旅长还给李云龙留了一个连的,没全要。

李云龙的面子,旅长永远都卖。

李云龙骂孔捷时也说:我觉得咱旅长比你孔二愣子懂礼数。

他这么说,真不是客气话。而是旅长真的对他还行。

所以,别看旅长经常训李云龙。但要是没旅长在后面撑腰,李云龙也横不起来。

旅长的重要性,李云龙也是心知肚明。

像这样的大腿,要是也敢干一架。那他李云龙以后也别混了。

李云龙与旅长的这种关系,就很像他与魏和尚和段鹏的关系。

别看李云龙经常训和尚,踢和尚,有一次还拿枪指着段鹏的脑袋,声称要毙了他。

但和尚、段鹏真出了事,谁会冒着挨上级批的风险,力保他们?谁最替他们操心?

没别人,还就只有李云龙。

而这也正是魏和尚和段鹏,打心底里尊重李云龙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前面提到剧中旅长讹李云龙骑兵营的剧情,一直是网友热议的话题。

李云龙到底敢不敢拒绝旅长,死活就是不把马屁装备上交旅部?

敢吗?

不敢的。

李云龙让魏和尚把偷揣的两瓶汾酒和一只烧鸡交出来,魏和尚大气不敢喘一下,直接就上交了。上交时还强调,俺哪敢独吞。

搁到李云龙身上,也一样。

依剧中李云龙的性格。即便旅长不找他要马匹装备,时间久了,他自己也会主动送去。

“我说老孔、老赵,咱抢回来的这批马匹装备已经有十天半个月了吧?怎么旅长也不打电话来问问呢?他不打电话,我怎么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呢?”

“歪,旅长吗?我是李云龙啊,旅长,不是我跟你吹啊,我手里刚刚缴获了伪军一个营的马匹装备。嘿嘿嘿,旅长,纪律我懂,我待会就让人都给您送到旅部去”。

想想,这是不是很符合李云龙的性格?

所以,李云龙怕陈庚,并不完全因为陈庚是旅长,是他的直接上级。而是依他看人下菜碟的性格,他是真心觉得,自己与陈庚比起来,就是个新兵蛋子,没资格较劲。他真心实意的敬重旅长。

第三,政工部门也不是吃素的,怎么可能坐视李云龙与旅长打一架呢?

八路军不是土匪,不是军阀,是有组织、有纪律的人民军队。而组织的纪律中,有一条就是下级要绝对服从上级命令。

前面说了,李云龙是因为有旅长在后面给他撑腰,政工部门也不好说什么,他才能屡屡违抗上级命令。

但李云龙要是敢跟旅长叫板,政工部门还会坐视不理?

说到我军的政委和政治部,在现在的影视剧里存在感不强,但其实,政工部门在历史上的存在感是非常重的。

可以说,保证党对部队的掌握,防止投敌类的情况出现,是政治部首要任务。

李云龙如果敢跟旅长打一架,他肯定连团部大门都出不了,就被关小黑屋了。

当然,李云龙如果不打算在我军混了,投敌到国军,他倒是可以跟旅长打一架。

但问题是,李云龙的赫赫战功是建立在他是红军、八路军指挥员的基础之上的。

离开了人民,离开了人民军队,让他指挥国军部队,他还能有剧中的赫赫战功?

不可能的。是平台造就了李云龙,不是李云龙造就了平台。

国军档中也不乏能征善战的将领,但平台不给力,个人再有本事,也发挥不出才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