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唐怎么样?性价比高吗?
唐DM,唐EV,和唐燃油版其实是三款不同的车。我是一代唐DM车主,倒是有点经验可供参考。
第一,燃油版唐:可以买并不推荐。性价比要看两方面,第一,价格要便宜,第二性能要强劲。燃油版唐在各方面表现都中规中矩,可是如果说性价比的话,有一说一,价格、性能其实都一般。
现在在售的2021款唐只有一种车型,售价16.58万,这个价格和合资车比固然有优势,但是在国产车的范围内相比,其实已经不算低了。2.0T发动机,手自一体变速箱,中型SUV,像是长安CS85 COUPE,长安欧尚科赛或许都是更好的选择。我们可以简单对比一下三款车型。
外观内饰方面,大家审美不同,见仁见智,不做评价。
比亚迪唐
长安欧尚科赛
长安CS85 COUPE
感觉上长安CS85更像是加高底盘的轿车,事实上也是如此,这也是跨界SUV的特点,成员坐姿也更接近轿车。比亚迪唐似乎更具有科技感,线条更加柔和。欧尚科赛则方方正正,霸气十足。
重点我们看性能对比:
我们看到,车身尺寸方面,唐和欧尚科赛相差不大,唐在车身宽度上优势明显,而科赛更高,显得更加霸气,两者互有胜负。而CS85相对小了一个级别。
变速箱:6挡手自一体VS8挡手自一体,显然是后者胜出。这里说明一下,长安的两款车型发动机、变速箱都是同一款,就连调校也一模一样。
发动机:同样是2.0T发动机,长安的蓝鲸发动机在马力、扭矩、最大功率等各方面全面碾压比亚迪。毕竟比亚迪在发动机领域并不是强项。这也是我并不推荐燃油版唐的一个原因。
配置:唐的配置都可以用齐全来形容,基本上该有的不该有的都有了。为了和唐对标,长安和科赛我也选择了价格相当的顶配版。
价格:很显然,长安CS85只比唐贵了几千元,而科赛则便宜了一万一,而且如果对配置没有太高要求的话,有更低级别的车型可以选择,像是14.48万的自动悦尚型配置依旧不差,而价格已经差了两万。
可见,唐燃油版在16万元的价位上其实性价比不高,如果追求大空间,这个价格甚至可以上搞一个级别荣威RX8,长安CS95。上汽和长安的产品力,尤其是在燃油车这块其实是不输比亚迪的。与其选择燃油唐,个人意见,倒不如选择宋Pro DM 16.98万元享受比亚迪的插混性能。
第二:纯电的唐EV纯电SUV中推荐,且具有不错的性价比,但是不推荐纯电车(除非有特殊的使用需求)
性价比关键要看和谁比,从技术层面看,比亚迪玩电动在国内是元老,是先驱。拿市面上销量比较大,级别差不多的纯电SUV来看,我们挑几个竞争对手出来,逐一比较一下:
1、特斯拉
:说性价比,这价格就可以直接Pass了吧?是唐的三倍多,除非说你性能也是唐EV的三倍。
2、蔚来ES8,ES6:差不多续航的版本,至少是唐的二倍。我不说续航里程虚标的问题,也不说蔚来赔了多少个亿,以后能不能扭亏为盈,售价这么高,服务这么好,这等于是把修车钱提前交了吗?咱不说它好不好,但是说性价比低,大家应该不会反对吧?
3、小鹏P7:从价格、续航、性能方面,的确有资格向唐发起冲击,而且小鹏汽车也推出了电池终身保,虽然需要单独购买,但依然体现了车企对产品的信心。不过唐的新款刀片电池的确是加分项,而且小鹏汽车毕竟是年轻车企,产品还有待市场验证,个人认为,还是唐EV的性价比高一些。
4、奇瑞蚂蚁:性能方面的确差了很多,可是售价却便宜很多,同样提供了首任车主电芯终身保服务,500多公里的续航足够家用了,15—18万的售价很亲民,个人感觉,性价比方面更有优势一些。
综上所述,唐EV版有其独有的优势,在纯电SUV仍属于领跑行列。不过若说性价比的话,只能说不错,并不是最高的。而且纯电车的续航焦虑问题目前是无法解决的,长途使用仍旧不能像燃油车那么畅快。
第三:插混版唐DM如果说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技术,在纯电车中处于领跑行列的话,那么DM3.0的插混技术,可以说是独步天下。比亚迪在电池,电控,电机,三者上的技术积累已经有十多年的基础,二代唐上市时,就连大众总裁都要特意跑到上海来试驾。
虽然不少车企都推出了插混车型,不过在这一领域,比亚迪是没有对手的。
简单说,DM3.0是什么概念?短途可以当纯电车用,长途可以当油电混的双擎用,电池低电量时还可以当增程式电动车,发动机发电,然后用电驱动车辆。而其他市面上常见的插混车量,包括奔驰宝马保时捷,大多都是在变速箱上加个单电机,电力驱动作为一个隐藏档位,可以实现动能回收,也可以纯电,也可以油电一起用,不过这只是DM1.0的技术,比亚迪十年前的玩法。说句不好听的话,和人力三轮车价格电机是一个道理。
再说和同价位的燃油车相比,那简直就是降维打击。5秒左右的动力,50万以下的SUV都找不出来吧?即便有这样的动力性能,有这样的油耗吗?说性价比的话,在同价位上,唐DM的性能无敌,所以性价比无敌。要想在性价比方面超过它,就只能在低价方面考虑了。
唐是否值得购买?燃油版不推荐,EV版可以买,DM版极力推荐!
比亚迪唐怎么样?性价比高吗?
比亚迪唐两个版本性价比都足够高,但体现性价比的方式完全不同。
唐燃油版指导价12.99-16.99万,主力版本均在15万左右。在这一范围内能选择的七座SUV并不多,往下有实用价值较高(223座椅布局)的长安科赛,然而不合理的宽高比造成颜值不高,以及平庸的性能也拉低了总评分;其次还有如空间较小但依靠强大营销也有些不错销量的瑞虎8,然而A+的尺寸过于尴尬了。往上有新款动力强劲且颜值不低的传祺GS8,只是价格偏高也导致了销量不够理想,燃油版钻了这个空子填补了一台15万级的高颜值大空间七座SUV。
该车车身尺寸4870*1940*1720、轴距2820mm、悬架结构为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B+级的尺寸带来了充足的驾乘空间,座椅布局2+2+2或2+3+2都有不错的驾乘体验,空间水平是15万级七座SUV的标杆。其次Dragon face龙颜设计语言也比较吸睛,宽大的车身加上硬朗的线条营造出一种强大的气场,在这个“颜值即正义”的时代这种车还挺吃香。
不过燃油版唐的性能并不算强劲,发动机搭载487ZQB型号的2.0T缸内直喷增压机,最大功率141kw、峰值扭矩仅有320N·m,如果不是最大扭矩可以在1500-4000转之间持续输出的话代步都会感觉到肉;这台发动机与6AT手自一体变速箱匹配后只能实现10.5秒的破百成绩,这一成绩对于比亚迪汽车而言是有些差了,但在15级的B+的SUV还算中等偏上的水平。
这就是唐燃油版的优缺点,配置方面相比竞品只高不低不再赘述想,下面看一看插电互动版的唐Dm。
唐Dm指导价22.99~32.99万,三擎版起售价23.99万。这台车的车身尺寸与燃油版相同,区别仅是设计上的细节区分,重点在于C柱的设计感体现出了悬浮车顶的概念更显科技感。除外观方面的优势以外,混动版的三擎四驱非常有吸引力,首先是为2.0T发动机集成了一台25kw功率的BSG发电启动一体机,在起步时这台电机也可辅助输出动力;其次为前后桥各安装了一台永磁同步电机,仅电动机的最高功率即可达到290kw,扭矩为630N·m;综合功率如加入BSG电机则达到456kw,峰值扭矩超过1000N·m,这一动力储备可以驱动唐Dm以最快4.3秒的成绩破百,性能属于跑车等级。
而且前后双电机组成了强大的电四驱系统,功能等于燃油动力汽车纵置全时四驱但更加智能化,AUTO和4L的模式完全由电控系统控制电机实现,公路驾驶与低速越野的切换会更加平顺和迅速。后桥配备了电控差速锁,在城市SUV中能使用这种等级的四驱系统同时有差速锁的SUV仅此一台。唐Dm的亮点主要在于公路性能越四驱性能,同级别没有实力相当的对手所以性价比自然很高了;选择唐这台车建议一步到位选择混动版,燃油版的比亚迪汽车与同级竞品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缺少吸引力;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本文由天和Auto撰写,内容请勿站外搬运,欢迎转发留言讨论。
比亚迪唐怎么样?性价比高吗?
本人唐车主,高速跑了600多公里,平均油耗7.9,市区跑了600多公里,平均油耗11个多,总里程1300多公里,大爱Dlink系统,车机互联,手机控制,平时生活我也是手机控,对于80后来说,太实用了,同时身边有朋友开新款帕萨特,没啥事可玩性,中控屏很难用。唐这款车喜欢就买,安全,就是因为安全这一个原因才买的,公路坦克,中保研测试最低配成绩排在沃尔沃之上。用车总体感受目前没发现没啥毛病,很满意,城市代步不推荐。日常出行,出门溜达,强烈推荐,有实力的可以上DM,就是移动厨房,出门带个电磁炉,想吃啥自己弄,很方便,目前可以说国产最实用的车就是唐DM,整车性能比较百万豪车吧,给国产点个赞
比亚迪唐怎么样?性价比高吗?
比亚迪这个车企还是很值得尊敬的,在造车的同时引用了传统的中国文化,内部的按键也都采用了中文标识,作为改款的车型唐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都有着极大的变化,非常吸引人眼球。
比亚迪唐有汽油版(12.99-16.99万元)和新能源版(23.99-35.99万元)车型,个人觉得前者的诱惑力会更大一些。外观上都采用了霸气的“龙脸”设计风格,大面积的进气口很有活力,2820mm的轴距也为6座和7座提供了较大的后排空间,可能最大的不同就是新能源采用了悬浮式车顶,而汽油版则没有。
比亚迪唐的内饰相比出色的外观有点失水准,过于简单只有12.8英寸的中控屏能让人提起兴趣,不过中控台的用料和手感还是可以的。
丰富的配置还是能让人满意的,标配了ESP、倒车影像、定速巡航、车联网、主副+前排侧气囊、胎压监测、无钥匙进入/启动、矩阵式LED大灯、自动分区空调等配置。
比亚迪唐汽油版搭载的是2.0T发动机,匹配了6AT,动力还是很不错的,油门响应很迅速,油耗在11L以上还是有点高的,唐DM与纯电动的动力和油耗表现也不错。
不过新能源的价格跟很多合资车有所重叠,这会影响其销量情况,如果家用的话汽油版还是值得考虑一下的。
比亚迪唐怎么样?性价比高吗?
2019年对于新能源汽车是极具考验的一年,在今年新能源汽车由于补贴下滑与合资企业的新能源汽车大量涌入中国市场的双重打压下,不少新势力品牌已经扛不住压力宣布破产。
而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比亚迪唐DM作为新能源市场的长青树,依旧保持了傲人的销量。仅仅今年9月比亚迪唐的销量就累计5231辆,而新能源比亚迪唐则达到了2215辆,保持了新能源SUV的销售冠军。
比亚迪唐为什么能逆势而红?
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试水者,为中国新能源市场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作为比亚迪的明星产品,比亚迪唐在刚进入市场之时,就以4.9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绩吸引了众多粉丝。而如今全新的比亚迪唐已经上市一段时间了,全新的家族式设计语言与极简的内饰以及更强的动力,又一次刷新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造车水准。
全新比亚迪唐运用了全新的“Dragon Face”外观设计语言。以中央的“唐”LOGO出发,向两边延展的两条线条勾勒出“龙须”。配合下方U型曲线的“龙嘴”造型,将中国龙的元素融入进比亚迪全新的“Dragon Face”设计语言。
车身侧面经过空气动力学与美学的双重优化,整体流线型得到了加强,在增加美观的同时也保证了车辆在高速的稳定性。悬浮的C柱与双腰线设计提升了车辆的运动感。在尾部设计上,比亚迪设计的十分简洁,贯穿式的尾灯与下方“build your dreams”品牌名,连后挡风的雨刮都隐藏在上方的扰流尾翼下。
外观设计的提升,也让比亚迪做出了自己的风格,完全改变了国人对于国产汽车的外观设计总是通过逆向设计的方式的想法。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龙头企业,比亚迪做了正确的引导,带领整个市场走向正确的道路。
内饰方面全新比亚迪唐DM也采用了新一代的设计标准,一块14.6英寸的中央控制屏是最抢眼的设计,由于比亚迪采用了极简的内饰设计,车内的大多数物理按键被取消,所有功能集成进了这一块14.6英寸的中央控制屏。这一块中控屏支持横向与纵向的旋转调节,配合环抱式的座舱设计,虽然简单但绝不简陋!
比亚迪唐DM的“DM”是什么含义 ?
我们都知道比亚迪一直有一个口号叫做“5、4、2”。这“5、4、2”分别代表着百公里加速5秒内、全电4驱系统、百公里油耗低于2L。放在十年前这简直就是不可能达到的目标,而比亚迪唐DM就做到了。
比亚迪唐DM的“DM”实际为Dual Model的缩写,也就是双模式的的意思,代表着唐DM的动力来自传统燃油动力以及电机动力。而这代唐DM在上一代已经领先行业的情况下再次升级,首次采用了第三代DM动力总成,简单来说就是“1、2、3、4”——一个发动机、双离合变速箱、三个电机以及四驱系统。
燃油方面全新比亚迪唐DM依旧采用了2.0T发动机搭配双离合变速箱的动力总成,但在电机方面首次搭载了一款BSG电机,同时优化了电控系统以及车辆NVH性能。BSG电机的作用更类似其他厂商的轻混系统,主要用于更加快速和平稳的启动发动机,一般不参与加速。
而动力来源依旧是前后两个电机,前轴的电机没有改变,而后电机得到了增强,功率达到了70千瓦,最大扭矩也达到了130牛·米。整车的综合扭矩达到了惊人的950牛·米,要知道奔驰引以为傲的V12发动机扭矩也只有1000牛·米,但其仅仅运用在奔驰最顶级的车型上,车价都超几百万。由此可见比亚迪唐DM的动力水准是多么的良心。
当然作为一款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一定也是衡量其性能的标准。虽然比亚迪唐DM是一款混动车型,但其续航能力方面也得到了提升。全新比亚迪唐DM提供了80和100两个车型选择。80的车型搭载了20千瓦时的电池组,纯电续航达到80公里。100的车型搭载了24千瓦时的电池组,纯电续航达到了100公里,这对于一款混动车型是非常难得的。
写在最后
比亚迪唐DM作为新能源市场的常青树一定是拥有绝对的地位的,特别是在全新改款后,采用了属于比亚迪自身的设计语言,与其他厂商的设计拉开了绝对的差距,为其吸粉无数。在动力方面,保持其一贯的“良心用料”,动力水准也成为了行业的标杆。比亚迪唐销量冠军的背后离不开其默默的付出,正是其在外观、内饰、动力上的不断升级,才能造就其逆势成长的实力。
比亚迪唐怎么样?性价比高吗?
比亚迪一开始是造什么的?我打开了我爸在十年前买的第一部诺基亚手机的电池盖,橡皮一般大小的锂电池外包装上赫然写着“比亚迪”的字样,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比亚迪,它是一个专为电子产品提供电池的生产厂家而已,至于它跟别的比如三洋或者三星等有什么区别一概不知。
再到后来,国内开始有了自主品牌生产汽车,比亚迪开始以一个汽车汽车生产商的身份再次进入我的视野。我还记得很清楚,在一本叫《汽车之友》的杂志上,足足有三四页的篇幅讲了四辆车的对比评测,它们分别是奇瑞旗云、哈飞赛豹、比亚迪F3和一款我已经忘记了的车,时间过于太久,很多车型大浪淘沙早已淡出我们的视野。
当初的比亚迪F3是比亚迪的第一款轿车产品,和当时很多其他自主品牌的产品研发是一样的模式,在合资品牌中找到合适的目标,逆向研发,以最低的成本最完美的“复制”一辆出来,而丰田花冠就是比亚迪选的目标。您还别看出来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外形看上去还算顺溜,可以说是一款最不像“山寨”的车型了,模仿的痕迹很浅,不知道花冠的人说不定会以为这是一辆在外观上完全自主设计的车型。在内饰上,受制于成本和当时落后的生产工艺,内饰给人的质感并不好,更谈不上什么做工和用料。中控的造型设计更是直接照搬了花冠。而底盘和发动机给人的感觉也相当一般,发动机是当时自主品牌都爱用的三菱AG63,当然不是EVO上的那台。开起来的感觉就想要散架一样,侧倾大,底盘对于马路上的颠簸过滤性也差,车速快了,车内的交谈基本上只能靠喊!
就这样一部车,比亚迪靠着它慢慢起家,一直到我们现在的唐,这期间无数比亚迪人的风风雨雨都在里面,无数的技术积累,都终于得以展示。
奥迪设计师操刀,设计满分!
唐是一款中大型的SUV,至少在马路上看到还是会觉得比较高大,尤其是高配车型选装的超大尺寸轮毂,视觉上一点不比身价百万的保时捷卡宴要弱。
前脸的设计是在前奥迪设计师艾格的操刀下完成的,融合了东西方的设计智慧与哲学。从上一代唐开始,比亚迪的外观设计就开始自成一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家族设计语言,比亚迪称之为Dragon Face。讲究的就是两个字—气势。你看这中网占据了前脸超过70%的面积,四条镀铬装饰条横向延伸布满位其间,霸气之余看起来也要时尚许多。而细条状的大灯用一条横向贯穿的装饰条连起来,中间镶嵌了充满民族特色的“唐”字,这个设计到现在也算是比亚迪的一大特色了。中高配车型采用的是全 LED大灯,灯组内部设计十分紧凑,两个大灯可以说是炯炯有神,咋一看有“龙”的神韵,而大灯组上的装饰条不正是龙的胡须嘛?
来到车身尾部,与后挡风玻璃连成一体的贯穿式尾灯也是时下最流行的设计,因为尾灯的位置紧挨着挡风玻璃,视觉无形之中就被抬高了许多,一种高大的形象便油然而生了。英文标识的比亚迪logo处于最中间,这也算一个设计上的亮点吧,在我印象中这么干的好像只有保时捷。
整车侧面的线条设计十分流畅,可以看出设计师在设计这款车的时候也是花了不少心思的,车顶采用了时下十分流行的悬浮式设计,一条镀铬亮条从A柱一直延长到D柱。车窗也采用了镀铬装饰作镶边。在选装了22寸轮毂后,为整个车身侧面的颜值增色不少,最值得说的就是,唐的刹车卡钳是著名卡钳改装品牌布雷博代工的,优异的刹车距离,饱满的视觉感受,做到视觉与功能性完美的统一。
内饰做工精致用料扎实,30万级别应有水平
唐的内饰设计也是充满了亮点,车厢内最让人第一眼就能注意到的莫过于一块12.8英寸的中控大屏,甚至连仪表盘都是12.3英寸。这个12.8英寸的屏幕不仅能支持旋转,而且还能玩王者荣耀、吃鸡等游戏,大大满足了年轻人对电子产品的使用需求。
比亚迪内饰设计师十分自豪的说这台内饰是“横向优雅”理念的代表作,身在其中,犹如被精致豪华的真皮家装环身包裹,质感十分出众。
OTA在线升级,比亚迪独一份智能
此外,唐上装备的是比亚迪最新的Dilink系统,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这套系统可以给你最好的人车互联使用体验,不仅可以实现实时的信息在线查询,还能支持OTA在线升级,让车机进化成可以成长的智慧系统。
超大空间解决出行难题
新款唐还提供第三排座椅,放倒后的后备箱空间在同级别中排得上第一梯队。如果一家人出行的时候,虽然第三排座椅不如第二排宽敞,但是最基础的舒适性还是可以得到保证的,只是这样后备箱的空间就被压缩很多。反观市面的七座车型,鱼与熊掌兼得者寥寥。
多种动力可选,纯油纯电任您挑
动力则是唐上要大书特书的一点了,毕竟作为国内把混动和纯电动做的最好的自主品牌,唐正式比亚迪可以展现自身强悍研发实力的舞台。唐有三种动力套装可供你选择,有纯汽油,混合DM版本和纯电动版本。混动版本则是在纯汽油的2.0T汽油机的基础上配有前后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组成的电动四驱,前电动机最大功率为110 kW,峰值扭矩250 N· m,后电动机最大功率为180 kW,峰值扭矩380 N· m,与其匹配的是6挡双离合变速箱,百公里加速只有4.5秒。
电池起家,您还担心续航?
而EV纯电动版本采用与汉纯电版同样的刀片电池,两驱版电机最大功率180kW,最大扭矩330Nm;四驱版系统最大功率360kW,最大扭矩660Nm,工况法续航里程分别是520km和500km。2021唐EV百公里加速时间提升至4.4秒(现款只有顶配车型双电机四驱版达到4.4秒),也将成为首款搭载博世IPB智能集成制动系统的纯电SUV。
写在最后
唐作为国内高品质的SUV,多种动力组合模式可供选择,外观设计大气,时尚。从汽油版的十几万到高性能版本的三十几万,面对同样产品力的合资或者进口品牌,可谓诚意满满,不知道这样充满诱惑力的价格和超高的产品品质,能否打动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