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衙内欺负林冲妻子得手了吗,最后他如何死的?
书中暗示:高衙内得了手。林冲本来有三次机会救老婆,最后一次忍无可忍。林娘子不甘受辱而自杀。
高衙内原是高俅的叔伯弟兄。为了巴结高俅,自降辈分,情愿给高俅当儿子。
这就足以证明:高衙内是个超级无赖,这种人做事没有底线的,什么坏事都能干得出来。
高衙内的做法,在历史上有先例:汉高祖刘邦的大儿子刘肥,为了巴结吕后,自愿尊吕后的女儿、自己的妹妹鲁元公主为妈。高衙内可能就是学的刘肥。
不过,刘肥当初是为了保命,因为他如果不认自己的妹妹为妈,可能就会被吕后杀了。而高衙内是为了荣华富贵。
林冲在的时候,高衙内胆大包天,屡次调戏林娘子。最后陷害林冲成功,林娘子被休在家,高衙内没有可能不想出更加阴险毒辣的手段,把林娘子强占。
高衙内认了他的叔伯哥哥高俅为爹后,非常受高俅的喜爱。平时仗势专爱调戏淫辱良家妇女,人称“花花太岁”。
原来高俅新发迹,不曾有亲儿,借人帮助,因此过房这阿叔高三郎儿子在房内为子——本是叔伯弟兄,却与他做干儿子。因此,高太尉爱惜他。
那厮在东京倚势豪强,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京师人怕他权势,谁敢与他争口?叫他做“花花太岁。”
高衙内调戏林娘子,可以说是色胆包天,肆无忌惮,林冲至少有三次机会化解危机,但是林冲最终都选择了忍让。
林冲的第一次机会。高衙内和林娘子初次相遇,光天化日之下,公开耍流氓。林冲选择忍让,没有进行任何追究。
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时,认得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高衙内。
自己的老婆被人调戏,而且在光天化日之下,换了一个正常的人,而且又身怀武功,肯定就会当场把高衙内打得屁滚尿流。这是林冲的第一个机会。
如果当场这么一打,会有几个好处:
第一、自己老婆被调戏,出于义愤,忍不住动手打人,任何人都能够理解。就算高俅本人知道了,也不好怪罪。
第二、把高衙内打疼、打怕,让他知道林冲这个人不是好惹的,下次他就不敢了。
第三、把矛盾公开化。
宋朝在封建社会中相对还是比较开明的,高衙内平时作威作福,肯定有许多人对他看不惯。林冲把他这么一打,必然成为京城爆炸性的新闻。这一来,会有许多人拍手称快,拍手叫好。林冲必然会占据舆论上的优势。
而且,最关键的是:林冲和高衙内的矛盾就会公开化,大家都会知道他们之间有这个矛盾。面对这么一个公开的矛盾,高俅反而不好轻易下手陷害。因为高俅如果一旦下手陷害林冲,事情就做得太明显,大家都知道他们有这个矛盾,很有可能就会陷入舆论的漩涡中,那些平时反对他的士大夫们,唾沫星子都能把他淹死。
林冲的第二个机会。林冲犯了另一个错误是:就算他当时不打人,事后也应该跑到高俅那里去,他可以这么讲:
“请太尉治罪!林冲不知做错何事?昨日高衙内在公众场合,公开对我老婆非礼,影响极坏,令我再也无颜面见人!林冲不知何处得罪了衙内?竟会受到如此羞辱?林冲愿辞官回家,请太尉恩准!”
他如果这么讲,等于将了高俅一军。如果高俅当真允许他辞职的话,大家都会知道林冲是因为老婆被调戏而辞职,高俅又会被士大夫们的唾沫星子淹死。
所以,高俅只能反过来安慰林冲。同时回家批评教育高衙内。
这么一来,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事情发生。
可惜我们的大英雄林冲,一看是高俅的人,当场就怂了。他更舍不得辞官不干。老婆被人调戏,他的选择是:拉倒。
高衙内一看林冲这么怂,滋长了他的色胆,这才胆敢继续实施下一步的行为。
高衙内心想:你这么怂,我就当真玩了你老婆,你也不敢怎么样。
第三次机会,高衙内企图骗奸林娘子,林冲应当出手不出手,继续选择忍让。官人和陆虞候出来,没半个时辰,只见一个汉子慌慌急急奔来家里,对娘子说道∶“我是陆虞候家邻舍。你家教头和陆谦吃酒,只见教头一口气不来,便撞倒了!”叫娘子且快来看视,娘子听得,连忙央间壁王婆看了家,和我跟那汉子去。直到太尉府前巷内一家人家,上至楼上,只见桌子上摆着些酒食,不见官人。恰待下楼,只见前日在岳庙里罗噪娘子的那后生出来道∶“娘子少坐,你丈夫来也。”
林冲很怂,他老婆更是头脑简单。凭林冲的身体素质,不可能喝了几杯酒,就倒下来了 ,但她完全没有起疑心 。作为一个美女,刚刚被别人调戏过不久 ,毫无防范之心,随随便便就跟着一个陌生的男人,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所以受到性侵是必然的。
林冲听说后,大吃一惊。跑到陆虞候家。抢到胡梯上,却关着楼门。
只听得娘子叫道:“清平世界,如何把我良人子关在这里!”
又听得高衙内道:“娘子,可怜见救俺!便是铁石人,也告得回转!”
林冲在胡梯上,叫道:“大嫂!开门!”
那妇人听得是丈夫声音,只顾来开门。
高衙内吃了一惊,斡开了楼窗,跳墙走了。
林冲上得楼上,寻不见高衙内,问娘子道:“不曾被这厮点污了?”
娘子道:“不曾。”
自己的老婆第二次被别人调戏 ,而且, 这一次情节更加严重,性质更加恶劣 。换了任何一个有血性的男人 ,都绝对不可能就这么善罢甘休 。
林冲这个时候,应当是立即去抓捕强奸犯罪嫌疑人,可是他所关心的,首先是老婆“有没有被这厮点污了”。听说“不曾”,他就不再追究。
面对这种极端侮辱人格的行为 ,林冲此时所应当做的,就是尽量把事情闹大 ,把事情闹得越大越好。因为面对这种情况 ,再选择忍让已经是不可能了,这就叫做忍无可忍。
他最好当场追过去,把人杀了都不要紧 ,最多是正当防卫过当。在宋朝,这种行为可以直接判定为正义。事情最好闹到皇帝那里去,宋徽宗也会为他主持公道 。
高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能够一手遮天 。
后来,高俅设局诬陷林冲“腰悬利刃入节堂,欲行刺杀”,本来准备办他一个死罪 ,但林冲作了无罪辩解 ,滕府尹向高太尉汇报 ,高俅知道理短 ,也只好同意刺配 。
孙定道:“看林冲口词,是个无罪的人。只是没拿那他两个承局处。如今着他招认做‘不合腰悬利刃,误入节堂",脊杖二十,刺配远恶军州。”滕府尹也知这件事了,自去高太尉面前,再三禀说林冲口词。高俅情知理短,又碍府尹,只得准了。
这就说明:高俅根本不能左右司法。他对林冲的无罪辩护,自知理短,根本没有办法,甚至他都没有能力让府尹加大审讯力度,搞刑讯逼供。
可惜,林冲还是选择了忍让,他希望能够通过忍让换来太平,最终自己被别人算计,陷入牢狱之灾。
高俅并不敢公开整林冲,林冲带刀误入白虎堂,完全是中了非常拙劣的骗术,他几乎不用大脑思考,就稀里糊涂持刀闯入军事禁地,和他老婆一样,特别容易上当受骗。
这个时候,林冲选择休妻。林冲把休书与教头收了。众邻舍亦有妇人来劝林冲娘子,搀扶回去。张教头嘱咐林冲道:“你顾前程去挣扎,回来厮见。你的老小,我明日便取回去,养在家里,待你回来完聚。你但放心去,不要挂念。如有便人,千万频频寄些书信来。”
林冲休妻后,张教头把林娘子就养在家中。直到林冲上山之后,让山上的小喽啰去查点,听说林娘子已经自杀了。
林冲当下写了一封书,叫两个,自身边心腹小喽啰下山去了。不过两个月回来,小喽啰还寨说道:“直至东京城内殿帅府前,寻到张教头家,闻说娘子被高太尉威逼亲事,自缢身死,已故半载。张教头亦为忧疑,半月之前染患身故。止剩得女使锦儿,已招赘丈夫在家过活。访问邻里,亦是如此说。打听得真实,回来报与头领。”林冲见说了,潸然泪下,自此杜绝了心中挂念。
小喽啰禀报:林娘子被高太尉威逼亲事,自缢身死。据我推测:书中这是在暗示林娘子已经失身了。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第一、高衙内是一个没有下限的人。
林冲被办罪之后,半路上林冲又差一点暗杀,幸亏鲁智深相救。为什么要暗杀林冲?真正的幕后主使,应该是高衙内。因为高俅和陆谦都没有真正的作案动机。杀了林冲,只对高衙内最有利,这样他就能占有林娘子。
在林冲已经被发配的情况下,可以想象:此时的高衙内已经毫无顾忌,必然会使用许多异常毒辣、阴险的手法,迫使林娘子就范,并且必然会派人把林娘子死死看守住。如果目的没有达到,不会轻易让她有自杀的机会。
第二,林娘子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容易再次上当受骗。
对于她这种非常软弱的人,自我保护能力也不强,从她之前的表现看,她是非常容易上当受骗的,所以她很容易会再次落入高衙内的圈套。
比如,高衙内会再次派人忽悠她:“林冲已经逃回来了,正躲在某个地方等你去相见”。
以林娘子这种头脑简单、辨别识别能力不足的家庭妇女,必然会再次上当受骗,而只要她再上当一次,不可能再有其他人出面保护她,失身是必然的。
第三、林娘子是一个十分软弱的人,如果要自杀,她早就自杀了。
她屡次受到高衙内的性侵,直到丈夫被发配,她其实都一直忍辱负重,并没有真想去寻死的念头。如果高衙内只不过是一般的调戏,她很有可能会选择继续忍让,并不会自杀。
像林娘子这种人,只有真正失身之后,才有可能下定决心自杀。
第四,小喽啰禀报,考虑到林冲的面子,不可能把话说得太明。
根据小喽啰讲,这件事街坊邻居都知道,大家议论纷纷,再次印证了高衙内可能使用的手段比较毒辣、并且肆无忌惮,搞得满城风雨。而林娘子最终如何失身?小喽啰是不敢明讲的,如果把话说得太明,林冲肯定无法承受这个打击。
至于高衙内结局如何,《水浒传》中并没有交代。
根据一些影视作品描写,有的是说后来被林冲杀了;有的说高衙内被一群泼皮阉割了;根据《荡寇志》一书,高衙内后来被林冲放血、剜眼、割耳之后烹了,这段描写最为血腥。
高衙内欺负林冲妻子得手了吗,最后他如何死的?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林冲是水浒中最悲情的角色之一。本来好好的工作,好好的家庭,多么般配,多么幸福的人生。就因为被高衙内这个无耻之人骚扰,最后被逼的家破人亡,最终上了梁山。所以看到《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生擒了高俅,林冲怒发冲冠要去结果了高俅贼人的小命,而宋江却放了高俅,最终气的林冲落马重病的情节,就内心无比心痛。回归正题,高衙内欺负林冲妻子,并没有得手。首先是林冲自己的发问。林冲被陆虞候骗了之后,知道娘子被高衙内关在屋里,很是生气,匆忙赶过去。《水浒传》记载:
林冲上的楼上,寻不见高衙内,问娘子道:“不曾被这厮点污了?”娘子道:“不曾。” 林冲把陆虞候家打得粉碎。白虎堂一案后,林冲被捕,府尹在询问过程中得知:最后,林冲得知被发配沧州之后,写了一纸休书给妻子,告诉她:由此可知,林夫人其实并没有被高衙内得手。林冲被发配之后,高衙内又去骚扰林夫人,林夫人不从,最终上吊自尽。
至于高衙内,这个害的林冲家破人亡的坏人也是没有好下场的。在《水浒传》原著中,并没有关于高衙内的结局。而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都给这个坏人应有的报应了。老版《水浒传》中,高衙内被一群泼皮无赖阉了。新版《水浒》中,高衙内被鲁智深骗到菜园子中烧死。最为解恨的是在《荡寇志》中,被林冲放血后挖眼割耳,然后被活煮了。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高衙内欺负林冲妻子得手了吗,最后他如何死的?
高衙内是水浒传中的角色,其实,衙内这个名词源于唐朝,它原先是警卫的名称,因为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官员子弟,这种习惯也延续到了宋朝。
虽然宋朝时候也有衙内,但这种衙内已经没有了警卫员的职能,而是成为官僚子弟的统称。所以说,高衙内已经没有官吏身份,而是一种达官贵人公子的统称。
高衙内的不同结局在水浒传中,高衙内是个花花公子,一次在相国寺游玩,就看到了林冲的娘子,于是就开始调戏。
这是林冲悲剧人生的开端,也是林冲逼上梁山的开端。
在水浒传中,林冲的妻子顶多算是一个引子,施耐庵可能因为疏忽,或者是其他原因,只是一笔带过林冲娘子的结局,也没有写高衙内的结局。
鉴于此,这给后代很多想象空间,而关于高衙内的众多结局中,流传最广的,也是最著名的要数俞万春的荡寇志里高衙内的结局。
值得一提的是,俞万春写荡寇志完全是站在反梁山泊的立场上,所以梁山好汉的结局都十分悲惨。
但作者在反梁山泊的同时也在反贪官污吏,对林冲等人逼上梁山,还是心存几分善意。因此,在俞万春的笔下终于给林冲报了仇,而高衙内自然就成了林冲仇恨的发泄口。
在荡寇志中,高衙内死性不改,居然在开头调戏起陈希真的独生女陈丽卿,陈丽卿可以算作荡寇志里最出名的女将,脾气如同烈火,她一怒之下,割掉高衙内的耳朵和鼻子。
之后,陈希真开始逃亡,而被割掉耳朵鼻子的高衙内,只是被轻微的惩罚一下。在后来的高唐州,林冲打下高唐州,活捉高衙内,并且活活把高衙内煮死,算是报了心头大恨。
荡寇志中的高衙内,可以算作是最惨的结局,而高俅的结局,也好不到哪去,最终还是被割了人头,送到林冲面前。
很多人在读水浒及其相关的小说的阅读中,对荡寇志十分不满,所以荡寇志的结局,一般情况下,并没有太多人谈及。而高衙内的结局,谈的最多的是电视剧里的结局。
众所周知,央视版水浒传极为经典,但当我们翻开原著就会发现,央视版水浒传删减了很多内容,同时,在一些人物设计方面,增加一些细节性的东西。
这些增加,很有逻辑性,并不会给人以突兀的感觉。这其中,就包括林冲娘子和高衙内的结局。
对于林冲娘子的结局,电视剧里有这样一个情节,那就是林冲在沧州草料场里做了一场梦,梦中他的妻子上吊而死。
而高衙内的结局,却更加充满戏剧色彩,他是在东京被一帮鲁智深手下的小混混阉了,这样的结局比俞万春的结局少了几分血腥,却让观众看了更加解气。
但是这些剧情,水浒传原文里是没有的,所以这是合理的想像。
水浒传中那些真实残酷的结局那么,我们还是要回到水浒传中来。
因为这些故事不管版本如何,其本源都是水浒传中的情节,并且在这些情节中进行发散,然后形成不同版本的结局。
虽然水浒传中,林冲娘子的结局没有明确说明,但却也有了一些线索。
线索一:在林冲被陷害刺配沧州的时候,他曾经给了他的老婆,也就是林娘子一封休书,这是林冲唯一能为自己妻子做的一件事情。
这封休书,林冲想的很周到,如果没有这封休书,林娘子就是犯妇身份,他的老丈人张教头也会是犯人家属,如果有了这个身份,无论是出走还是留在汴京城都会受到打压。
相反,只要把妻子休了,她就是自由身,或许还有回旋的余地。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是有了一线希望而已。
但在水浒传第五十八回,鲁智深和林冲再次相见,问起了林娘子的境况,这才知道,林娘子终究没有逃过高衙内的骚扰,最终上吊自杀,他的老丈人也忧愤而死。
这是水浒传中林娘子的结局。
从林娘子的结局可以看出,高衙内在林冲被发配沧州之后,活得依然十分潇洒,而且没有人敢惹。
这是符合逻辑的,林冲惨烹高衙内的情节,阉割高衙内的情节,都只是人们一种弘扬正气、惩贪除恶的美好愿望,所以人们会用一些夸张的结局来满足自己内心的想法。
但在事实上,并不一定好人就有好报,坏人就一定有恶报。
高衙内调戏林娘子,林冲被发配,面对绝境,林冲只能通过一种看似绝情的方式,给自己娘子一线生机,但施耐庵很明白社会的现实,并没有写出太过理想化的结局,林娘子依旧没有逃出高衙内的骚扰,唯一的办法就是,自杀名节,而高衙内继续享受着荣华富贵。
林冲的故事是水浒传中很少有的真正的官逼民反的故事,虽然水浒传写的是官逼民反,但真正意义上的官逼民反只有林冲,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官逼民反,而是民逼民反,比如秦明、卢俊义等人,完全是被宋江、吴用等人陷害才造反的。所以在林冲的故事中,高衙内、林娘子的结局相当能够体现水浒传的主题,也很粗暴的撕掉了人们的幻想,展示出社会最真实、最无情的一面。高衙内欺负林冲妻子得手了吗,最后他如何死的?
高衙内应该已经得到了林冲的娘子!
高衙内指使陆谦,把林冲的漂亮可人的小媳妇,骗到了陆谦家,这林娘子信任陆谦,是因为陆谦是林冲的朋友,林娘子来到了陆谦家,等着她的是肥胖的高衙内,这林娘子,进到了屋子里,就被高衙内恶虎扑食,给按到了带着纱帘的床上,任凭林娘子,如何喊叫,高衙内已经死死的按住了林娘子。
这时候林娘子的丫鬟,应该听见了异常的喊叫声,赶紧跑去酒楼找林冲,这陆谦是个狡诈的小人,他为了巴结高衙内,好自己升官,他把林冲肯定骗到离自己家,远一点的酒楼,好留出足够的时间,让高衙内霸占了林娘子。
陆谦其实就是挑明了,欺负林冲,这林冲交的狐朋狗友,也只能怪他自己笨,这林冲在傻,也会知道了,陆谦就是故意把林冲娘子,骗去了,让高衙内祸害了,林冲敢吭一声吗?直到陆谦领着人,在林冲发配的草场,要杀了林冲,林冲实在是忍无可忍,才杀了陆谦。
所以没啥疑问的,高衙内早就把林娘子霸占了,有一些细节可以看出来。林冲到了陆谦家,正好看见林娘子,衣衫都没穿好的冲出来,高衙内也是穿条短裤的跳窗逃跑了,这情况要说高衙内没霸占到林娘子,也不可能,尝到了甜头的高衙内,就是想要林冲死,好长期霸占林娘子。
林冲最后给林娘子写了休书,就知道高衙内已经得手了,林冲认为林娘子失去了贞洁,才休了林娘子。
至于这高衙内,是被鲁智深的几个徒弟收拾了,这几个人本是无赖,经常偷寺庙里的菜,被鲁智深收拾了一顿,这几个无赖,认了鲁智深当大哥,鲁智深兄弟林冲,被高衙内,带了帽子,鲁智深也想替林冲报仇。
鲁智深身边的这几个无赖,也比较义气,就把在大街上溜达的高衙内,骗到了偏僻的屋子里。把胖得象猪的高衙内,按住了,捆住了手,堵上了嘴,拿出了锋利的小刀,让高衙内变成了太监,高衙内一身惨叫,短短几秒钟,变了太监,口吐白沫子,晕了过去。
把高衙内变成太监的这几个无赖,随后投奔了鲁智深,高衙内被抬回了家,高俅一看,这个色狼儿子算是彻底残废了,这高衙内痛得直打滚,这高俅还安慰高衙内,说没事,要请最好的大夫,给高衙内看伤。
结果这高衙内,因为身体的原因,惨叫了几天后,在痛苦中死去了。
高衙内欺负林冲妻子得手了吗,最后他如何死的?
尽管《水浒传》中的林冲篇章没有明确写出林冲流放之后高衙内对林娘子的下一步的动机,但是从林娘子的设定来看,高衙内是一直没有得手,为什么,因为林娘子也是贞洁烈女,他知道林冲这一走就不太可能轻易回来,在高家的威逼利诱下,林娘子选择了自杀。
林娘子自杀时,林冲身在晁盖统治时期的梁山泊,他得知林娘子的死讯后,也只是垂泪数日。纵观《水浒传》的创作主旋律,英雄是万不可以与女色产生联系的,所以林冲不会再娶妻,也别觉得林冲和扈三娘很般配。而高衙内可不是痴情的种子,没了林娘子,他可以仗着高俅的势力继续去调戏别人家的娘子,并且施公压根就没交代高衙内的结局,也没人想着去给林娘子报仇,仿佛这件事情就这么被忘却了。
但是施公留下的遗憾很好的被后世的创作者以及影视编剧们补救了回来。在电视剧98版水浒中,洪班长饰演的高衙内并不是多么遭人恨,最终被鲁智深在大相国寺认识的无赖们阉割了,也算大快人心;在新水浒中,编剧的设定就有点让人看不懂了,剧中林冲在三山聚义后才知道林娘子的死讯,并且还为此差点和鲁智深翻脸,当然鲁智深也算为林娘子报了仇,他将高衙内骗至偏僻的行房内,将其活活烧死。
而高衙内最惨的结局是在《荡寇志》中,在林冲擒拿高俅后将其扒光,接着以屠宰羔羊的方式血祭了林娘子,可以说这段情节让人看的很解气。不过在《荡寇志》中,高衙内还是很讲究风度的,开篇他迷恋陈丽卿,却一直在卖谦谦君子的人设,对陈希真也是毕恭毕敬。陈希真父女假意应允高衙内的提亲,最终在逃跑之前陈丽卿割了高衙内的鼻子和耳朵,让其有了安装“假体”的机会。其实《荡寇志》中高衙内的设定和原著中出入不大,虽然高衙内可恨,但我们发现在原著中高衙内是有机会强占林娘子的,但他始终没有强上,而是选择了苦苦哀求。就算是与陆谦陷害林冲之后,高衙内选择的方式也是提亲,这就很让人不解了。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高衙内对林娘子也是动了真感情的吧…
文/逻辑文史游
高衙内欺负林冲妻子得手了吗,最后他如何死的?
按照林娘子的最终结局来说,高衙内应该是得手了。
在《水浒传》第五十八回,林冲与鲁智深再次相遇,鲁智深告诉林冲,林娘子由于不堪忍受高衙内的骚扰,最终上吊身亡,而林冲的老丈人,也在不久后忧愤而死。
也就是说,高衙内处心积虑,最终还是玷污了林娘子。
那么,为了得到林娘子,高衙内都使过什么下作手段呢?他的最终结局,又是如何呢?
初次相遇,高衙内便色胆包天高衙内原本是高俅三叔家的儿子,按辈分来讲,他和高俅同辈,属于叔伯兄弟,但在高俅得势后,由于没有子嗣,便认了自己的这个兄弟当儿子。
这操作是不是很令人费解?怎么还有人情愿自降辈分,把哥哥认作父亲呢?
实际上这个很好理解,因为按照宋制,高衙内如果成了高俅的儿子后,等到高俅挂了的那一天,他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家产、爵位等等,都会是他的。
因此,高衙内是上赶着认“爹”,拦都拦不住。
成了大少爷后,高衙内的无赖本性就显露出来,在东京可谓是臭名昭著,平生最爱干一件事,就是调戏良家妇女。
“那厮在东京倚势豪强,专一爱欺辱人家妻女。京师人怕他权势,谁敢与他争口?叫他做“花花太岁。”--《水浒传》
而在大相国寺里,高衙内第一次见到了林冲的妻子,顿时惊为天人。
要知道,高衙内平生可没少见过女人,他的专业爱好就是这个,所以,一般的庸脂俗粉他还看不上,而能让他惊为天人的,自然是十分漂亮。
因此,按捺不住冲动,高衙内自然而然的,就调戏了林冲的妻子。
对于妻子被调戏,林冲自然是极为恼火,但是这里有一个细节,就是当时他不知道对方是高衙内,而高衙内也不知道所调戏的人是林冲的妻子。
“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高衙内说道:“林冲,干你甚事!你要多管!”原来高衙内不晓得她是林冲的妻子,若还晓得时,也没这场事。”---《水浒传》
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得出一个信息,就是林冲和高衙内原本就认识。
这一点并不奇怪,林冲是禁军教头,而高俅则是他的顶头上司,作为高俅最宠爱的儿子,肯定见过并知道林冲这个人。
而书中也交代得明明白白,如果高衙内提前知道这是林冲的妻子,他也不会动手调戏。而林冲在看到对方是高衙内之后,也是手软了下来。
这倒并不是林冲懦弱,而是因为他知道高衙内就是这种货色,调戏妇女就是他的本性。
原本他以为,高衙内由于不知情,因此才会发生误会,现在大家挑明了,日后应该就不会有事,所以,也就没在第一时间教训高衙内。
只不过,林冲犯了一个错误,他低估了高衙内的无赖程度。
再次使坏,设计逼奸林娘子没有调戏成功,反而碰了一鼻子灰,高衙内自然是心中憋屈,并且,林娘子的曼妙身姿,让高衙内食不甘味、寝不成寐,于是,一条恶毒的计划就形成了。
“自见了许多好女娘,不知怎地只爱她,心中着迷。”---《水浒传》
之后,在高衙内的指使下,陆谦以喝酒为由,将林冲引开,后又诓骗林娘子,将她带至城中一间屋内,造成林娘子独处的局面,以便让高衙内乘机骗奸。
没半个时辰,只见一个汉子慌慌急急奔来家里,对娘子说道∶“我是陆虞候家邻舍。你家教头和陆谦吃酒,只见教头一口气不来,便撞倒了!”叫娘子且快来看视,娘子听得,连忙央间壁王婆看了家,和我跟那汉子去。直到太尉府前巷内一家人家,上至楼上,只见桌子上摆着些酒食,不见官人。恰待下楼,只见前日在岳庙里罗噪娘子的那后生出来道∶“娘子少坐,你丈夫来也。”---《水浒传》
当然,这一次高衙内并没有成功,由于林冲及时赶到,高衙内只得仓皇跳窗而逃,两个人连面都没有见到。
而林冲则是在这次是真的动了气,不仅将那间屋子砸个粉碎,还带了把尖刀,在陆谦门口等候,可见当时的林冲,是铁了心要找陆谦算账。
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基本上可以算是撕破脸了,只不过,林冲即便是知道高衙内对自己妻子贼心不死,但还不敢直接找他,毕竟他还是高俅的下属。
那么,他为什么不去找高球告状呢?以他的身份,如果去找到高俅,将事情的原委说清楚,想必高俅应该会给些面子,去制止高衙内继续犯错吧?
之所以他不找高俅,是因为林冲没有证据。
林冲知道逃走的人是高衙内,但由于高衙内逃得快,因此两人并未没有照面,这样一来,林冲也就没有直接证据,来证明是高衙内骗奸林娘子。
所以,即便是林冲再恼火,他也只能拿着刀,去找陆谦,而不是找高俅告状,更不可能直接杀了高衙内,毕竟,此时的林冲,还是朝廷的公务员。
而让林冲万万没想到的是,高俅会如此护短。
为治高衙内的相思病,高俅不惜设计陷害林冲骗奸未成,让高衙内十分难过,也因此患上了相思病,整天要死要活,身为父亲的高俅,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高俅找来陆谦和富安,三人商议如何解决,陆谦和富安献计,只要陷害林冲,这样才能让高衙内得到林娘子。
而高俅对这个提议,居然同意了。
“高俅问道:“我这小衙内的事,你两个有甚计较?救得我孩儿好了时,我自抬举你二人。”陆谦向前禀到:“恩相在上,只除如此如此使得。”高俅见说了,喝彩道:’好计!你两个明日便与我行。“--《水浒传》
这才是让林冲万万没想到的,他根本无法想象,自己的领导为了满足儿子的欲望,情愿干掉自己,这完全不是一个正常人干出来的事。
但事情的发展,完全按照高俅的计划在走,林冲被诓骗至白虎堂,中了圈套,被冠以“腰悬利刃入节堂,欲行刺杀”的罪名,就此打入大狱。
如此一来,林冲再无翻盘的可能,最终落草为寇,上了梁山。
那么,林娘子最终究竟有没有被高衙内玷污了呢?按照书中给出的提示,高衙内应该是在林冲被发配后,趁机得手了。
五十三回,林冲在和鲁智深相聚后,林冲问起林娘子近况,通过鲁智深,他才知道,自己的妻子早已经上吊自杀,包括他的老丈人,也不在人世。
因何自杀?很大可能就是因为林娘子不堪受辱,羞愤而死。
不然,她完全有机会带着父亲逃走,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找一个高衙内不知道的地方去生活,何必寻死呢?
高衙内的结局如何?关于高衙内的结局,书中并没有交代,毕竟他只是逼林冲上梁山的一个引子,等到林冲上了梁山后,这个人也就失去了作用,因此,作者并没有对此进行描述。
但如此罪恶滔天之人,老百姓怎能放过他呢?因此,在其他一些文学作品中,高衙内就有了各种各样让人大呼“痛快”的结局。
《荡寇志》:高衙内死性不改,依旧是喜欢调戏妇女,结果有眼无珠,惹上了女飞卫陈丽卿,被陈丽卿捉住后,先是用弓弦打的浑身是血,后又格调他的鼻子、耳朵,不过,被他侥幸逃脱。
但不久后,又被林冲捉住,林冲对他是恨得咬牙切齿,毕竟他如今的一切都拜高衙内所赐,因此,没有一刀结果他的性命,而是先放血,后又剜掉眼睛,最终扔进锅中,活活被烹死。
央视版《水浒传》:林娘子死后,高衙内继续作恶多端,而鲁智深为了给林冲报仇,带着一帮徒弟,将其捉住,一顿殴打后,被阉割。
邵氏电影《林冲夜奔》:在这部电影里,林冲最终大仇得报,手刃仇人,高衙内被林冲一枪刺死。
《水浒传英雄本色》:同《林冲夜奔》类似,只不过高衙内死的方式,换成了被一刀劈成两半。
新版《水浒传》:这次还是鲁智深,他使计策,将高衙内骗至菜园,一把火将其烧死。
通过上述结局,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哪一部文学影视作品,总之高衙内得到了应得的下场,怎么死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结局令人“舒适”。
小结:
高衙内是《水浒传》中,一个神憎人厌的人物,他仗着权势,随意欺辱良家妇女,并对禁军教头林冲的妻子念念不忘,为了满足自己,不惜的多次设计,而他的父亲高俅,也甘愿为虎作伥,不仅陷害林冲,甚至还想致林冲于死地,生生的把林冲逼上了梁山,但有道是天道好轮回,对于高衙内这样的恶人,最终还是得到了应有的凄惨结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