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强要求割地100年,满清政府只肯99年,这相差一年有什么含义?

近代中国与东西方列强签订过大量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列强侵占中国领土的方法除了割地外,还有另一种形式:租借领土。租借表面上虽然承认清朝享有主权,但又规定了在租期内清朝无权管理租借地的任何事务,并且都不给租金。名为租借,其实与强占无异,其中有三个条约的租期为99年。分别是:

1898年3月6日,清方代表李鸿章与德方代表海靖在北京签订的《胶澳租借条约》,规定清政府租借胶州湾给德国,租期为99年;

1898年6月9日,清方代表李鸿章与英方代表窦纳乐在北京签订的《拓展香港界址专条》,规定清政府将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及其附近岛屿租借给英国,租期为99年;

1898年11月16日,清方代表苏元春与法方代表 高礼睿在广州湾(今广东湛江)签订的《广州湾租借条约》,规定清政府租借广州湾及其附近水域给法国,租期为99年。

要知道为何这些条约的租期都是九十九年,我们还要从租借99年的开创者《胶澳租借条约》的签订始末去谈。

一,从三国干涉还辽到德国强租胶州湾。

1894年,清朝和日本爆发了甲午战争,经过大半年的战争,清朝完败。洋务运动十多年的成果付诸东流,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条约中规定清朝割让辽东半岛及台湾岛给日本,并赔偿两亿两白银给日本作为军费赔偿。

条约签订后,引起了沙俄,德国和法国的不满,因为当时列强纷纷想要染指华北地区,不愿意让日本一家独大。为了自身的利益考虑,三国劝告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给清朝,否则各国要以武力制裁日本。日本迫于压力,最终与清政府签订《辽南条约》,将辽东半岛及其海域归还中国,清政府则付给日本三千万两白银以做感谢和赎回辽东的费用。

俄国,德国和法国干涉还辽后,便开始逼迫清政府签订符合自己利益的条约,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德国在几年前就渴望在中国得到胶州湾以做自己的船舰停泊和补给之地,在1896年的时候曾向清政府提出租借胶州湾的要求,德国人自己定的租期是50年。但这遭到了清朝的拒绝。到了三国干涉还辽后,德国的野心越发膨胀。恰巧1897年11月山东巨野县的百姓因为矛盾打死了两名德国传教士,德国政府闻讯后立刻以此为借口,派军舰占领了辽东半岛。并对清政府施压,要求租借胶州湾,否则就以武力进攻清朝。经过甲午惨败的清政府此时已经是胆战心惊,只得派出李鸿章与德国公使海靖商谈租借胶州湾的事宜。

清政府特别要求谈判要满足德国的要求,要给德国留面子。但是此时的德国已经是狮子大开口,胶州湾是要租借,但租期不是50年了,是99年。清朝政府也希望双方再谈一谈租期的问题,既然德国此前曾要求租借50年,那我们愿意租借55年以示友好。

“在所有第一,第二两款,均可照允。唯租期九十九年应改为五十五年为限。”

1898年1月15 日《总署致德使海靖照会》

谈来谈去,德国就是不松口,坚持租借99年,并且租金没有,就当是清朝赔偿德国出兵的费用了。就这样,《中德胶澳租借条约》签订了。随后德国宣布胶州为本国保护地,境内一切大小事务均由德国人自己处理。清朝得到的仅仅是一个名义上的主权国的称呼。

二,沙俄强租旅顺。

德国一开头,其他的列强也随之而动,想要把中国这块肥肉瓜分,在德国强占胶州湾的同时,沙俄借口帮清朝抵御德国的入侵而于1897年12月日派兵占领了旅顺。清朝与德国签约后,沙俄也有样学样,不断向旅顺增兵,提出租借旅顺的要求。1898年3月,清方谈判代表李鸿章和张荫恒在得到俄国代表巴布罗福许诺的事成之后每人五十万两的谢礼后,劝说慈禧太后同意俄国的要求,1898年3月27日,中俄《旅大租地条约》在北京签订。

条约规定旅顺,大连及其附近海域租借给沙俄,租期是25年,租金自然也是不存在的。因为俄国是为了帮清朝抵御德国才占领旅顺的,清朝自然不能收取租金。

油滑的英国人见到沙俄就这样租借到旅顺,为了平衡与沙俄的实力,也向清政府提出要求租借威海卫的要求,并且租期和沙俄提出的一样,都是25年。反正就是要和俄国抢占华北的利益,日本也极力支持英国染指威海卫的计划,寻求共同对付俄国的帮手。1898年7月1日,清朝与英国签订《订租威海卫专条》,将威海卫以及附近水域和全湾沿岸10英里以内租借给英国。

三,英法的99年租期。

德国租到了胶州湾,俄国也租到了旅顺和大连,英国和法国自然也不会闲着。反正是趁火打劫的买卖,谁都想从清朝这个软弱的政府手里得到好处。这就有了《中英拓展香港界址专条》和《中法广州湾租借条约》的出现。

1898年3月,与沙俄结盟的法国向清朝提出租借广州湾(今湛江)及其附近海域的要求,曾通过《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迫使清朝割让香港本岛及九龙半岛界街以南的英国知道后也向清朝提出建议:“大英帝国的殖民地香港急需扩张范围。如果清朝把广州湾租借给法国而无视英国的要求的话,那英方会采取必要之手段。”并提出了租借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及其附近岛屿的要求,英方提出的租借期限也是99年。

此时的清政府已经完全是一个列强剥削中国人民的傀儡政权,英国人既然提出来要求,那就签定条约吧。仍然是没有租金,仍然是保存一个主权国的名义,香港附近大片岛屿,海域就这样租借给了英国。

而法国则也强占了广州湾(今湛江市)一带,经过不断的威胁和加码,最终于11月16日迫使清朝签订《广州湾租借条约》,将今天的湛江,东海岛,硇洲岛等大片领土和海域纳入自己的殖民统治之下,租借期限依然是99年,同样的不用付租金。

为何德国,英国,法国提出的租借期限都是99年呢?其实并不是所谓的清政府争取的结果,而是历史上西欧各国的法律和习俗中都盛行99年租期制,

“在英国,土地所有者把绝大部分用于建筑的土地不是作为自由地出卖,而是按99年的期限出租。”——《资本论》

而德国,英国,法国在古代历史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之间有着许多共同的制度和习俗。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何这三个列强都不约而同的提出租期为99年的要求,与清政府的抗议和争取根本没有关系,他们只是要清政府按照他们的习俗和法律把中国的领土租借给自己罢了。而为了平衡与对手俄国的实力,英国在租借威海卫时也选择了25年租期,一切都是利益的最大化选择。

总结:

所谓的割地,就是永远的将领土让给对方,例如俄国逼迫清政府割让外东北和西北大片领土,以及日本逼迫清朝割让台湾就是这样的例子。而租借则与割地不同,首先,租借的时间有一定的期限,并且租借国应该向主权国缴纳租金,租借地的主权仍属于出租国。当然,对于列强来说,所谓的租借,其实与强占无异,不光不给清朝租金,还宣布自己在租借地上有永久经营权。所以,这么多的租借条约,其实也就是割地的另外一种形式而已。

而网上盛传的清政府要求将租期减去一年,成为一百年是避免国际公法中规定的占领一百年则成为实际占领地,为后世收复租借地留下希望,这个说法其实只是后人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那时候的清政府已经烂到根了,只是列强的代言人罢了。

列强要求割地100年,满清政府只肯99年,这相差一年有什么含义?

网上有很多人说:“清政府之所以死死守着99年的底线,是因为国际上有个定例,就是一国的部分领土被他国占领满100年后,这部分领土就永久归属占领国了。”

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只要仔细思考一下,相信就不难发现这样的说法太过荒谬和想当然!

还有人说这是《国际法》中规定的。首先,我查阅了很多资料,都没找到这个说法的出处;其次,所谓《国际法》就是一个由各国间拟定的公约和执行惯例,并没有什么强有力的手段来保证和强制各国执行!

比如,当今世界的超级霸主美国,就算其加入了众多国际公约组织,但它想不遵守公约的时候,还不是随时都在玩退群!

德意志帝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曾说过:“在国际关系中,公理正义只掌握在大炮的射程之内”。所以,租借地是否会被永久占有,这根本不是租借多少年的问题!而是在于国家是否够强的问题。

如果国家够强了,租期不到你都可以收回;如果国家继续软弱,就算租期仅为1年,但别人也照样可以将它永久占有。是不是这个理?

那么,在清朝末年中国半壁江山都沦为列强殖民地的时候,都有哪些国土被列强以租借的名义占走?为什么它们有很多都是租借的99年呢?而被沦为殖民地的这些国土最终又是如何收回来的?

带着这些问题,接下来,我们便一起来翻开这页沉重的历史之篇,走进这段令无数中华儿女不堪回首的百年国耻!

先了解一下,中国都有哪些国土曾被列强以租借的名义占去,沦为了殖民地。

1、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的开始。

1894年,日本发起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此时的中国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而回光返照的伪帝国,甚至还拥有一支排名世界第九,亚洲第一的强大海军。

但实际上,在表面强大的同时,清朝内部早已虚弱不堪。朝堂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官员勾心斗角、贪腐成风;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

一场甲午战争,便让清政府的腐败和中国的积弱彻底暴露,于是众帝国主义列强一拥而上,在中国夺取路矿特权、强占海港。同时又强迫清政府租借地方,划分各自势力范围,争先恐后地分割中国。

于是,中国也就此彻底沦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沼。

帝国主义列强分割中国

2、被帝国主义强迫租借的中国领土。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后,被日本强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宝岛台湾割让给日本,使台湾人民失去祖国的庇护,遭受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苦难。(这是被直接割让的,不是租借。)

1897年德国借口两名传教士在山东被杀,派兵强占了青岛胶州湾。次年,在德国的逼迫下,清政府与其签订了《胶澳租借地条约》,青岛被租借给德国沦为殖民地,为期99年。由而开创了列强以租借名义强占中国领土的先例。

现代的青岛胶州湾大桥

1898年3月,德国前脚刚占了青岛,俄国便闻风而动,将舰艇驶入旅顺港内。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旅大租地条约》及续约,将大连、旅顺及附近水域租与俄国,为期25年

1898年7月英国为与俄国争霸远东,在看到俄国占了大连旅顺后,为抵制俄国势力的发展,立即威逼清政府签订了《租借威海卫专条》,“租借”了威海卫及附近海面,包括刘公岛等湾内十英里地方,为期25年

于是,旅顺和威海卫这两个至关重要的海军根据地,拱卫京师和华北的门户,就此陷入了俄、英两国之手。

被俄、英分别占据的旅顺港和威海卫

1898年4月,德俄刚与清政府签订协议占了中国领土。法国见状也不甘落后,于是逼迫清政府将广州湾(今广东湛江市)租借于它,为期99年

1898年6月英国见到法国要在广州湾建立殖民地,为了抵制法国的势力深入广东,于是“利益均沾”为名,要求清政府将香港北九龙半岛(包括大鹏湾、深圳湾)以及香港附近大小岛屿两百余个(总称为“新界”)租与英国,为期99年

香港

在1897—1899年间,德、俄、英、法等国纷纷抢占中国沿海重要港口,并在“租借”的这些地方实行严酷的殖民统治。

这些所谓的“租借地”当时已完全脱离了中国政府的行政系统,清政府只是占有名义上的主权,并且租金什么的,不存在的!

在租借地里,不管是军事、政治到经济、文化,一直到居民的婚丧嫁娶等日常生活细节,列强都要加以管制,并还向百姓征收各种税捐,给当地人民带去了深重的苦难。

殖民统治下的清朝百姓

为什么这些被列强以“租借”名义强占的国土租期大都为99年呢?

这个事情还得从德国开了以租借为名强占中国领土的先河开始说起。

其实早在1860年,德国就派地质学家前来中国考察了八次,最终地质学家给德国政府的建议就是要占领中国胶州湾。因为胶州湾地理位置优越,山东还有丰富的煤矿和劳动力。

不想在1895年时,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于是签订《马关条约》,将包括胶东湾在内的辽东半岛割让给了日本。

这下德国可就不干了,自己看中的肥肉怎能被他人染指!于是德国联络了同样在华北地区有着图谋的俄国、法国以武力逼迫日本将辽东半岛及附属海域归还中国,上演了一处“三国干涉还辽”

迫于形势,日本不得不将辽东半岛归还给清政府,但同时也不忘向清政府要了三千万两白银的赎金。然后德国就一直处心积虑想要夺得胶州湾

青岛胶州湾

1897年11月,有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境内被当地大刀会成员杀死。正磨刀霍霍的德国便以此为借口,派军登陆胶州湾,并占领青岛

清政府强烈要求德国撤军,但遭到了德国人的无视,清朝廷倍感无奈李鸿章匆忙去找德国驻华公使海靖协商。

海靖提出六条要约,要求清政府将胶州湾及附属各岛租借给德国100年,并允诺德国在山东开矿修路等特权……

李鸿章一看,这个条约也太过严苛下,于是恳请海靖再做一点让步。海靖说:“租借100年,再让掉一年,总算99年,别事不能减轻,否则就强占东三省。”

没有强大的实力做后盾,李鸿章无可奈何。清政府又害怕德国真的去强占东三省,自己只能眼睁睁看着。于是便同意了德国的全部要求,与其签订了《胶澳租界地条约》,使青岛沦为德国殖民地。

本来在此之前,列强在中国是没有租借地这个说法的,要嘛就是逼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要嘛就是像日本一样直接割地,是德国开了这个先河。

所以,在德国之后,俄国、法国、英国等国家才纷纷效仿,与中国签订租借地条约。同时,租期99年也成了当时各国的约定俗成。

列强瓜分中国

当时被租借出去沦为殖民地的中国领土,最终是如何收回来的?

1、被日本割占的台湾和澎湖列岛。

从《马关条约》签订,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开始,台湾人民从未屈服于日本的殖民统治,纵使面临日本侵略的残酷镇压,台湾人民也从未放弃过反抗!

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许多台湾青年也奔赴大陆参加抗战,为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1941年,中国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马关条约》也就此废止。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中国受降官代表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告:“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台湾人民欢天喜地,全省各地张灯结彩,庆祝回到祖国怀抱,祭告祖先,通宵欢饮。

中国台湾

2、被德国租借的胶州湾。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为了侵略中国和在东亚扩张势力,果断对德国宣战,然后迅速出兵占领了德国包括胶州湾在内的山东势力范围。

中国当时也加入了协约国参战了,为此还派出了17.5万名劳工,支援了大量粮食。战争最后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而中国作为战胜国成员,也顺理成章提出要索回被战败国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的主权。

怎料在战胜国成员共同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会议不顾中国是战胜国之一,直接决定由日本接收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

于是,在中国境内爆发了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的游行抗议,罢工示威,并博得了国际舆论的支持。这场伟大的抗议运动被称为“五四运动”,便是“五四青年节”的由来。

迫于形势,英美等国也向日本施加了压力。于是1922年12月,日军全部撤离胶州湾,中国北洋政府接收胶州湾的行政主权。

五四运动

3、被英国租借的威海卫海军基地。

同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代表在战胜国召开的几次会议上,也提出让英国归还这些被强行租借的领土。但英国为确保其“港九”利益,争取外交主动权,在是否有偿归还这个问题上与中国一直在争执。

在中国国民政府不断的外交斡旋下,直到1930年10月1日,被英国统治了32年的威海卫才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威海卫

4、被法国租借的广州湾。

同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多次提出要收回广州湾的主权。但法国政府说了一句要还的话所有租借中国土地的国家都必须一起还。于是它国群起反对,最后不了了之。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直接派军夺取了法国强占的广州湾。随着日本战败投降,中国也就自然接收了广州湾的主权。

5、被英国租借的香港地区。

同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通过各种外交途径,都未能收回香港地区的主权。

然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在太平洋战争阶段派兵去占领了香港。抗战后期,随着日本的步步败退,中国国民政府便准备一鼓作气以武力接收香港。

但当时英国为确保自己在远东的利益,便拉上美国一起,极力阻挠中国接收,使国民政府收回香港一事最终落空。

新中国成立后,多次表示在时机成熟之际一定会收回香港的主权。1982年,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一国两制”的原则解决香港问题。1984年,中英两国签订了解决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新界被英国强行租借99年后,中国政府终于恢复了对香港的行政主权。至此,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强占的租借地全被收回,百年国耻终得洗刷。

自古弱国无外交,在国与国的交往中,公理及正义只是个美丽的童话。在中国这段被争抢而食的历史中,我们能看到的,便是一股浓浓的弱肉强食的悲哀。

我辈中人,当时刻谨记。不忘历史,才能走好未来之路。铭记历史之耻,才能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列强要求割地100年,满清政府只肯99年,这相差一年有什么含义?

在上个世纪初,正处在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统治下,因为清政府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那时候的中国呈现出内部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其实在外人看来其实早已是一个与世隔绝的落后国家。

再加上在慈禧的挥霍下,满清政府越来越不堪。而在同样时期的欧洲各国正处在火热的工业运动之中,在工业发展的带动下,各个国家纷纷开始了对外的侵略扩张,对外掠夺资源,侵占土地来满足自己国家发展的需要。所以他的目标一致盯上了实力不堪,但资源丰富的中国。

面对强大的外国侵略者,腐败的晚清政府无力抵抗,人家是机枪炸药,我们却还停留在冷兵器的水平,战斗实力的悬殊,再加上之前交战所领略到的厉害,清政府不堪一击,以慈禧为代表,为了避免正面冲击,保住腐朽的清王朝以及皇亲国戚的利益,与国外签订了很多违背国家的条约,割让出了大量的国家领土。

但是在列强的要求面前,清政府倒也不是完全屈服,也有做出一些抗争。据说当时列强让咱们割地的时限是100年,而清政府死活不肯,软磨硬泡也要减少一年也就99年。

那么为什么清政府硬要与列强争这一年呢,其实在外界人士眼里看来,清政府与外国签订这些条约就等同是卖国贼了,即便争取回一年时间也没有什么作用。但是对这方面有一定研究的人便可以猜测出这其中的含义。不不成文的规定

其实在那时候的国际上有一个被默认了的规矩,那就是如果一个国家把自己的领土租给他国的时间超过100年,那么到时候这个土地就自然而来归为他国所有。

列强们正是奔着这样的一个目的,觉得中国闭关锁国思想落后并不懂这些,就想要将中国的土地占为己有。而当时的中国来说,虽然国家整体是与外界没有沟通的,但是那个时期去往海外留学的中国人还是有的,所以在他们的传递之下,其实清政府也知道这条规定了。

清政府的作为

清政府虽然腐败软懦,但是还是明白这其中的利害的,作为一个封建王朝,对国土的责任感还是有的,尽管被迫与他国签订了条约,但是名义上也只是租出去,但是如果割地的时间达到100年,那么到时候就是想收回来也无能为力了。

所以不论如何当时的慈禧太后也不会答应,虽然说是因为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才使得国家领土被割让,但是在清朝人眼里这些国土是他们的老祖宗冲锋陷阵,从马背上夺来的,尽管再怎么窝囊,那么迷信的清朝政府也不敢丢了这些祖宗打下来的江山基业。

不轻易妥协

此后,除了皇亲国戚以外,朝廷的各大官员也都知道了这其中的阴谋,再怎么样都不能跟他们妥协。而列强们也并不知道清王朝当时已经知道了他们的阴谋,只是想要尽快获得自己的利益,也就不会与中国纠缠太久,以免真的把清王朝逼急了,惹得他们的奋力一博,难以收场。

毕竟他们想要的只是利益,而清朝的存在正好能满足他们这一点目的,少一年也无足轻重,于是便答应割地99年。

也正是因为当时的尽力争取,使得很多我国的土地虽然受他国的侵占,但是依然有机会回归国家,倘若当时签订的时间是一百年,那么想要收回割地就非常难了,国际上是不会轻易松口的,而从这件事上,也让我们看到了清政府少有的硬气。

【文/羽评郡主,欢迎关注】

列强要求割地100年,满清政府只肯99年,这相差一年有什么含义?

100和99,虽然只相差一年,但其历史意义天差地别!

在近代历史上,清朝和西方列强签署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让清朝的利益和领土都严重受损。如果关注过这方面的历史信息,就会注意到一个现象,凡是涉及到租借的问题,清朝只和西方列强签署99年的租借期限,而不是100年或者更长。

这一切源于一条不成文的国际法则,差一年性质就发生了变化。

提出这条法则的是一位名叫格老秀斯的荷兰人,他主要生活在17世纪。由于其最早提出了一些国际法的概念,因此被后代称为“国际法之父”,他的代表著作有《战争与和平的权利》等。

近代西方列强在侵占清朝领土的时候,有的采取直接掠夺领土的方式,比方说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占走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其他列强最初也想通过条约直接割占的方式来夺取清朝地盘,但考虑到殖民成本和管理问题,就决定了利用清朝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再加上列强之间也有矛盾,谁都不想对方占便宜,于是在1880年后普遍以租借方式来占据清朝领土。

按照格老秀斯提出的国际法概念,对于租借问题,如果条约规定的时间没有超过99年,在法理上仍然属于原主人。

格老秀斯认为在99年的期限内,事情就属于一代人的事情,没有超过记忆时间。如果超过99年,则有隔代的内涵,超出了记忆时间。

举个典型例子,在1897年,德国以两个传教士在山东被杀为由,提出要租借山东胶州湾地区,强迫清朝和德国签署《胶澳租借条约》,对于条约的租借时间,德国提出要租借100年整。

当时负责这件事的清朝官员和总理衙门大臣经过了解后得知,国际上普遍认为达到100年,就等同于自动放弃领土权益,变“租借”为“割让”。

经过多次协调,主动放弃了一些权益,才勉强同德国达成了租借99年的规定。毕竟100年就等同于默认割让,这责任谁也担不起。近代史这些遗憾的事情,隐藏着国际弱肉强食的基本规则。

因此,近代史长期是学校历史课程里的重点,提醒后人不忘历史,努力奋斗。

列强要求割地100年,满清政府只肯99年,这相差一年有什么含义?

晚晴时期,中国饱受世界列强欺辱,清政府不仅割让了大量土地,赔付了大量赔款,而且沿海地区很多城市都被租借给了英德等列强。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列强没有强行占领沿海城市,而是选择了租借这种形式呢?又为什么,租期定的是99年而不是100年呢?

中国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在这个条约里,香港岛被割让给了英国。

到了1860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与他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将粤东九龙司地方“并归英属香港界内”。

但英国仍不满足,1898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东起大鹏湾,西至深圳湾,总面积946.6平方公里的大片地区,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

至此,广义上的香港地区,全部被英国侵占。

除此之外,在同一年,德国也与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强行租借胶州湾99年。

法国也与清政府签订了《广州湾租借条约》,规定清政府租借广州湾及其附近水域给法国,租期也是99年。

当时的世界列强有实力强占中国土地,而清政府又软弱无能,如果强占岂不是不租借要好得多?其实不然,英、德、法等列强并非不想强占,只是做不到罢了。

首先,清政府不同意。对清政府而言,割让土地,那是丧权辱国,上对不起列祖列宗,下对不起黎民百姓,就算将来死后也要落一个昏君的罪名。但是,租借就不一样了,名义上土地还是清政府的,并没有丢掉祖宗留下来的疆土,一定程度上保住了清朝统治者的颜面。

如果列强非要割让土地,面积小了尚且可以商量,如果面积过大,比如香港地区租借面积近一千平方公里时,清政府就绝对不会同意了。即便列强可以以武力压迫,但阻力必定非常之大。

其次,当地的居民不同意。无论清政府多门昏聩无能,但他始终是中国在国际上的合法代表,只要清政府同意割让,那么这个地区的人民就从此离开了祖国的怀抱,一夜之间成为了“外国人”。这是当地居民心里无法接受的,必然会造成各种抗议、暴乱甚至武装起义等事件。而英法等列强租借香港等地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攫取中国的财富,如果把大量的物力人力投入到镇压上来,未免不太划算。

所以,租借是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说法,当地居民心里还是认同自己中国人的身份,期待着租约到期后可以重返祖国的怀抱,而列强们不仅不用支付任何租金,而且租借地内大小事务全部由他们自己说了算,清政府虽然还是名义上的主权国,但实际上对这些地方已经没了丝毫控制力。这与割让在事实上没什么区别,但在名义上区别却很大。

再次,其他列强不同意。西方列强名为同盟,实则各怀鬼胎,中国对于他们来说是一块巨大的蛋糕,你一口我一口,谁也不吃亏,一旦谁想多咬一口,必然会引起众怒,反而会被其他列强群起攻之。

因此,列强之间也是相互掣肘,对他们来说,如何从中国获取大量的财富才是重中之重,至于土地是割让还是租借,区别并不大。

为了缓和同清政府和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协调列强之间的利益分配,所以列强毫无例外的都选择了租借的方式。除去英、德、法三国分别租借香港、胶州湾、广州湾99年外,《中俄旅大租地条约》规定,旅顺、大连及其附近水域租借给俄国,租期25年;《租借威海卫专条》,将威海卫及附近海面租借给英国,租期25年。

那么,为什么租期是99年,而不是凑个整数,写成100年呢?这多一年少一年的,就当时而言,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这99年并不是清政府争取来的结果,而是列强各国提出来的时候就是99年,清政府总不可能涎着脸上去说,“租借99年太少了,改100年行不行?”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你去买东西,人家老板就要99元,难道你非得给人家100元?当然,如果你是富二代,当我没说。

但当时清朝的疆域虽然不小,但也已经是四处漏风了,再说这疆土哪里有嫌多的道理?“我们国家的疆域虽然非常辽阔,但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

当然,清政府也曾试着谈判,想要降一降租借的年限,但是在列强的强硬太多下,很快就作罢了,最后还是定在了99年上。

至于为什么西方列强会提出99年这个数字,那是因为他们的一个古老传统习惯。中世纪时期,英国的所有土地都属于英国国王所有,其他人想要使用土地就必须租赁,租赁的期限就是999年。之后到了近代,英国把土地租赁期限的999年改成了99年,虽然时间变短,但这个传统却保留下了下来,毕竟99年已经是一个很长的时间了,到了99年后再续一次约就是。

网上盛传,如果一个国家将一个地区租借给另一个国家超过100年,则被视为默认将此地区赠与该国。这纯属无稽之谈,国际法上绝对找不到这一条。侵略战争是各国公认的犯罪行为,通过侵略战争占领的土地是不被国际社会承认的,更不用说租借100年便可实际占有这种事情了。

事实上,如果上述说法真的属实,那么清政府当时断然没有能力拒绝列强的要求,只能是先答应了再说。这个说法其实只是部分现代人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这么说从心理上可能会觉得,能多多少少挽回了清政府的一点面子罢。

综上所述,无论是租借还是割让,无论是99年还是100年,只要我们的国家不强大起来,就一定会受到列强的欺辱。只有我们强大了,站起来了,所有的不平等条约才能被废除。换一句更直白的话来说,如果你弱小,租借的到期你也要不回来。如果你强大了,即便是割让的也能要回来!

列强要求割地100年,满清政府只肯99年,这相差一年有什么含义?

清朝末年,大清被迫出租一些地方给列强时,常把期限定在99年。

因此,有不少朋友提出:这是国际法的约束。按照所谓国际法,一旦对方占据一地超过100年,就会在法理上永久占据该地。

其实:在租借地的问题上,100年比99年多1年。仅此而已!

除此之外,并没有更多的实际差别。

租借地的年限没有所谓国际法的约束

所谓租借地,指的是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以租界的名义暂时获得使用权和管理权的地方。

由于许多租界地的期限都是99年,因此,有不少朋友提到:租99年是极限。因为,按照所谓国际法(或不成文规定),租100年以上就等于永久割让了。

然而···并不存在这样的国际法(或不成文的规定)。

各位应该都听说过大名鼎鼎的关塔那摩,一个如今以美军基地和监狱闻名于世的地方。

1903年,根据《普拉特修正案》,古巴将关塔那摩永久租给了美国。

1934年,双方另签新约,美国继续永久租界关塔那摩。美国只需要每年支付4085美元(按1934年等值通货)。

同时,条约对“永久”作了定义:只有当双方都同意停止租借时,租借才结束。(话说得真“平等”。其实实际意思就是:只要美国要,你就得租给我。只有当美国“玩腻了”,自己不想要了,你才能拿回去。)

古巴革命后,卡斯特罗表示:不要租金了,关塔那摩还给我!

美国顺坡下驴,麻溜地不付租金了,但是···不还!

同样在1903年,美国与巴拿马签订《美马条约》,美国永久租借巴拿马运河。美国只需要一次性支付1000万美元,并在9年后以25万美元的年租续租。

直到1977年,《新运河条约》签订,美国才在1999年将巴拿马运河交还巴拿马政府。

1887年12月,根据《中葡友好通商条约》,大清“坚准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及属澳之地”,只是要求葡萄牙不得在未经大清同意的情况下将澳门另转他国而已。

所以,对于租借地的期限,国际上并没有限制。

租99年,胶州湾事件开的头

那么,为什么我们当年一些租借地的期限都是99年呢?

这要从胶州湾事件说起。

1897年11月,山东巨野,德国传教士被大刀会所杀。

德国以此为借口,于当年12月派3艘船只闯入胶州湾,不到24小时,即控制了青岛。

在交涉中,德国狡猾地提出了6款条件,但并没有提到租借胶州湾。

德国本意是:这6款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案赔偿要求,大清必不答应。如此,德国可以借此一直以“悬而未决”,长时间胶州湾。

不料···大清全盘接受。

受到“鼓舞”的德国正式发出《租地照会五条》,提出租借胶州湾(但未定期限,默认为永久租借)。

在交涉过程中,德国公使海靖嚣张地说:奉到外部训令,断不能改;系租给德国,不损中国主权;已还中国面子“。

海靖还表示:如果大清不同意,德国不但不归还胶州等地,还要攻取任何他们想攻取的地方;如果大清同意,可以不要赔偿费用了···

大清无奈之下,只得同意,但只得“租以九十九年”。

最后,双方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

按照这个条约,租借期“先以九十九年为限”(意思是到时还可以再续)。

更屈辱的是:德国如果在租期未满时自愿归还,大清不但要另找一块“相宜”之地给德国,还要把德国花在胶州湾的费用偿还(你还能想到更无耻的条约吗?)。

可以说,租借的名义好听一些,但其实德国获取的利益比获得割地更大!

被摸清底线的大清

德国强租胶州湾,是在没有发生战争的情况下完成的。由于大清不抵抗,整个行动中,德国未发一枪,未损一人。

而在交涉过程中,大清仅仅只是增加了“先以九十九年为限”和“不得转让他国”两个条件。

看来:这2条,是大清的底线!

要想不大动干戈就获取利益,列强只需要尊重大清这2条底线即可!

所以,列强纷纷效法德国,以此“低成本”地讹诈大清。

法国租借广州湾,租期99年。

英国租借九龙半岛(含大鹏湾和深圳湾附近的海面及40多个岛屿),租期99年。

···

一波瓜分的浪潮,由此展开!

列强强行夺取租借地,其用意不只是在其所租借一块地方,而是为了以此为军事基地,获取更大的势力范围。(比如德国以胶州湾为基地将整个山东划入势力范围;俄国以旅顺大连为基地将整个满蒙划入势力范围)

在这场瓜分中国的游戏中,列强如同一群豺狼,我们如同一头羊。

狼的对手是其他狼,而不是羊!一头狼分得多少肉,关键看其他狮子同意不同意,羊有什么发言权呢?

所以,列强跟你大清定的所谓租期,根本没有实际意义。如果形势好,到期了续租就是,你敢不续吗?形势不好(扩张计划被其他列强所阻挠而不能实现),找你大清换个地方租就好!

在大清羸弱的情况下,租期是99年还是100年,并没太大的实际意义,加上一个期限不过是为了给国内一个交代,维系朝廷颜面罢了。

至于国际法嘛···

别说没有这样的国际法。就算有这样的国际法,当你是弱者的情况下,所谓国际法又何足为恃呢?

要想不被欺负,只有自己强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