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的三女儿到底犯了什么大罪,被凌迟处死?
努尔哈赤的三闺女莽古济,之所以被弟弟皇太极凌迟处死,正是由于她的一个家奴将她送上了绝路。
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十二月,努尔哈赤的接班人皇太极下了一道诏令,在这份诏令中,皇太极不仅严厉斥责了他的姐姐哈达公主莽古济,更命人将哈达公主残忍的凌迟处死。
据说,这位努尔哈赤的三闺女,被弟弟皇太极生生割了三千多刀,而这也让莽古济成为整个大清朝的所有公主中,唯一一位被施以凌迟的公主。
究竟莽古济犯了什么错?以至于让皇太极对她如此痛恨,并让她受到如此残酷的刑罚呢?实际上,莽古济的死,与她家中的一个叫做冷僧机的家奴有很大的关系。
正是这个家奴冷僧机,将高贵的公主莽古济送上了绝路,并且,连同莽古济一起被处死的,还有她的整个家族。
也就是说,一个小小的家奴,却能通过运作让努尔哈赤的女儿魂断黄泉,那么,公主莽古济和家奴冷僧机之间发生过什么故事呢?而亲自下令处死姐姐的皇太极,又是为何如此狠心呢?
莽古济的母亲,曾是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大福晋。
众所周知,努尔哈赤一生共有四个大妃,在他的第一任大妃,也就是他的结发妻子佟佳.哈哈那扎青病逝后,努尔哈赤就迎娶了继妃富察·衮代。
在嫁给努尔哈赤之前,衮代曾经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
她的前夫叫做戚准,按辈分来讲,他还是努尔哈赤的堂哥,只不过,戚准患病英年早逝,而在他病逝时,努尔哈赤的发妻佟佳.哈哈那扎青也刚去世不久,于是,本着“兄死弟妻”的风俗,衮代带着孩子,改嫁给了努尔哈赤。
当时后金正处在起步阶段,各种事务繁杂,而努尔哈赤家里的大事小情,以及后宫内务和财政收支等更加的千头万绪,急需要一个相应的人来主管打理。
而这一切,在衮代嫁给努尔哈赤后,经过她的一步步打理,逐渐变得井井有条,因此,努尔哈赤对衮代的感情越发之深。
并且,作为经历过婚姻的女人,衮代更知道努尔哈赤要什么,因此,在战场上,是衮代陪着努尔哈赤为他打气,回到家里,同样也是衮代为努尔哈赤抚平伤痛,她用成熟女人的独特魅力,牢牢的抓住了努尔哈赤的心。
尤其是她为努尔哈赤生下三个孩子后,地位越发的尊崇。
衮代共为努尔哈赤育有两子一女,其中长子名为莽古尔泰,次子名为德格类,而这一女,就是前文提到的哈达公主莽古济。
按理说,身为努尔哈赤当时最宠爱的大福晋子女,莽古尔泰和莽古济理应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事实上,相对于哥哥莽古尔泰日渐位高权重而言,妹妹莽古济的日子并不是太好过。
最大的问题,出在她的婚姻上。
在当时,努尔哈赤的全部精力都在开疆拓土,为了完成大业,他不断地对女真、蒙古各部拉拢分化,而在拉拢其他部落势力时,联姻就是一个最好的方法。
毕竟联姻就会让两个部落成为亲戚,双方就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努尔哈赤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周边不少部落掌控到自己的手中。
因此,作为努尔哈赤的女儿之一,莽古济自然也成了被联姻的对象。
努尔哈赤为女儿选择的夫婿,是海西女真哈达部的吴尔古代,通过将莽古济嫁过去,努尔哈赤顺利地掌握了哈达部的全部情报,并在随后的数年里,对哈达部逐渐渗入,最终完全掌控了哈达部。
努尔哈赤的目的是达到了,但作为莽古济个人而言,她对自己的婚姻和人生显然是十分不满,但让她没想到的是,自己的这种不满,今后还会再上演一次。
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努尔哈赤病逝,后金的汗位继承就成为摆在面前的一个大问题,而在当时,真正有资格参与竞争的共有四位贝勒。
第一个,是努尔哈赤的嫡次子代善,在代善的哥哥褚英早亡后,代善其实就是努尔哈赤的嫡长子,因此,他的竞争优势最大。
第二个,是二贝勒阿敏,他很早就跟随努尔哈赤东征西讨,并且也立下了不少功劳,因此,也有一定的优势。
第三个,则是努尔哈赤的第四子皇太极,而与他同台竞技的,正是努尔哈赤的另一个儿子,莽古济的哥哥莽古尔泰。
在这四个人中,代善因为传出与父亲努尔哈赤的福晋阿巴亥(多尔衮的生母)有染,因此被努尔哈赤猜忌并疏远,虽然仍让他担任大贝勒,但继承资格已经失去,而二贝勒阿敏,由于他只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因此,同样也没有了继承资格。
也就是说,真正展开竞争的,其实只有皇太极和莽古尔泰,至于努尔哈赤的其他儿子,要么年龄小,要么军功上不占优势,因此,基本上都被踢出了局。
而哈达公主莽古济一生的悲剧,也是源自她的哥哥莽古尔泰对汗位的竞争。
在最初,莽古尔泰不管是在军功,还是在地位上,对比皇太极来说,还是占据一定优势的,不过,他干了一件蠢事,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前文讲过,莽古尔泰和莽古济的生母是继妃富察·衮代,努尔哈赤曾经有一段时间,极为宠爱这个能干的继妃,但在他临终的前几年,努尔哈赤居然把这个陪他出生入死的妻子给休了。
之所以休妻,是因为有传闻传出,努尔哈赤的儿子代善,不仅与继母阿巴亥有染,还和另一个继母富察·衮代关系暧昧,虽说这种事情并没有被努尔哈赤抓到证据,但流言如虎,迫使努尔哈赤不得不将衮代休掉。
在休掉衮代后,努尔哈赤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这继承人究竟选谁,就是当时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作为努尔哈赤儿子之一的莽古尔泰,此时就要办法增加自己在父亲心中的重量。
他居然将自己的母亲杀了。
莽古尔泰杀母的理由是,既然自己的母亲已经有了不好的传闻,那么父亲努尔哈赤不方便泄愤,自然就得由他这个儿子来做。
这种行为,究竟有没有让努尔哈赤对自己这个儿子刮目相看们不得而知,但却给莽古尔泰造成了十分不好的影响,毕竟杀害自己母亲,就等同于禽兽了。
因此,在接下来和皇太极的竞争中,莽古尔泰自然而然地败北,没有人会支持一个如同禽兽的人。
于是,努尔哈赤的第四子皇太极登上了汗位,后金也从这个时候开始,进入了皇太极时代,而皇太极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收拾他的哥哥莽古尔泰。
很快,莽古尔泰被皇太极派去与明军作战,但由于明军顽强抵抗,导致战局并不顺利,而皇太极也借题发挥,当众斥责莽古尔泰。
本身就对皇太极上位心存怨恨的莽古尔泰,在被斥责后,不仅愤怒异常,并且失去了理智,当着众将士的面,竟然拔刀质问皇太极是不是刻意针对他,这下,莽古尔泰的仕途算是彻底走到头了。
莽古尔泰益怒,抽刃出鞘。左右挥之出,上愤曰:“是固尝弑其母以邀宠者!”---《清史稿》
于是,皇太极将莽古尔泰的新账旧账一块算,先是弑母邀宠,后又忤逆犯上,最终议定,罚银万两,并革去贝勒称号。
不久之后,莽古尔泰在极度的郁结之中,暴病而亡,有传言说莽古尔泰的死,背后是皇太极下的手。
而哥哥莽古尔泰的死,也波及到了莽古济,在莽古尔泰暴亡后不久,一群正蓝旗的将士,浩浩荡荡的前去祭拜莽古尔泰,这件事被皇太极知道后,不仅勃然大怒,并彻底疏远了姐姐莽古济。
当然,皇太极并不准备放过莽古济,准确地说,他要除掉所有和莽古尔泰整个家族的人,此时他在等一个合适的机会。
终于,在天聪九年,莽古济的家奴冷僧机,出面告发莽古尔泰和亲弟弟德格类曾密谋逆反,皇太极听闻后极为重视,派人前去莽古尔泰的家中搜查,十分“顺利”地搜出来几块刻有“金国皇帝之印”的木牌”,铁证如山下,德格类被下令关押,并在数天后在狱中暴病而亡。
也就是说,莽古济的两个亲兄弟莽古尔泰和德格类,已经先后因不明原因而死,其家族也分崩离析,而硕果仅存的莽古济,自然也不会活太久。
而在冷僧机的告发中,同样也涉及到了莽古济,并且,莽古济的第三任丈夫琐诺木杜棱也出来“作证”,称莽古济曾邀请哥哥莽古尔泰来到家中,秘密商议逆反一事。
冷僧机的揭发,和琐诺木杜棱的举证,彻底断送了莽古济的活路,虽说两人的揭发和举证颇有些“死无对证”的嫌疑,但并不妨碍皇太极达到他的目的。
因此,皇太极当即下诏,以“谋反罪”将莽古济凌迟处死。
莽古济的死,并没有让惨剧停止,皇太极还将莽古尔泰的三个儿子,以及莽古济同母异父的兄弟全部处死,甚至当初祭拜过莽古尔泰的一千多名正蓝旗将士,也一一被处死。
更惨的是,莽古济的二女儿,原本嫁给了皇太极的长子豪格,而豪格看到自己的丈母娘如此下场,于是本着“破鼓万人捶”的原则,来了个“大义灭亲”,残忍的将妻子杀害。
经此一事,莽古济的整个家族,基本上算是被屠戳贻净,虽说她是努尔哈赤的三闺女,但最终因为政治斗争,落了个如此凄惨的下场。
综上所述,莽古济之所以被凌迟处死,表面上看是她犯了谋反之罪,但实际上,这只不过是皇太极为了清洗政敌,而施展的手段,因为莽古尔泰曾经是皇太极最大的竞争对手,才导致了在皇太极上位后,通过种种手段,将其和其背后的家族逐一屠杀,而莽古济作为莽古尔泰的妹妹,也成了这场政治斗争中,一个可怜的牺牲品。
努尔哈赤的三女儿到底犯了什么大罪,被凌迟处死?
努尔哈赤的三女儿莽古济,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公主了,被弟弟皇太极下令凌迟处死,生生割了三百刀。这位满清三公主究竟犯了什么罪,为何会受到如此残酷的刑罚呢?事情还要从莽古济的亲哥哥莽古尔泰说起。
努尔哈赤晚年,能有资格争夺汗位的并不多,首当其冲的就是其手下的四大贝勒,按顺序分别为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此外,似乎还有一个多尔衮极受努尔哈赤的喜欢,可惜努尔哈赤去世时,多尔衮才刚刚14岁,亲哥哥阿济格21岁,弟弟多铎只有9岁,所以不仅没有能力争夺汗位,而且还被皇太极逼死了生母阿巴亥。
而四大贝勒中,大贝勒代善是努尔哈赤的嫡次子,在长子褚英死后,代善实际上已经成了努尔哈赤的嫡长子,虽然此时满清还叫后金,也未接受嫡长子继承制的中原传统,但作为众兄弟中的老大,代善其实是最有优势的。
并且,代善很早就跟随父亲努尔哈赤征战四方,立下无数战功,拥有正红旗、镶红旗二旗,努尔哈赤甚至让代善代政,并且说过这样的话,“等我百年之后,我的诸幼子和大福晋交给大阿哥(指代善)收养。”这几乎已经是确立了传位给代善的意思了。
然而,事情坏就坏在这句话上,不久就传出了代善与努尔哈赤的福晋阿巴亥有染的事情,努尔哈赤有苦说不出,但从此对代善渐渐不满。很快,努尔哈赤以代善虐待两个前妻之子为由,废掉了代善的太子之位,但仍命他为大贝勒,参与治国理政。可是,从此之后,代善已经无力参与到争夺汗位的斗争中来了。
二贝勒阿敏,是努尔哈赤的弟弟的儿子,即为努尔哈赤的侄子,当然不可能继承汗位,所以从一开始他就没有争夺汗位的企图。
所以,真正能够在汗位争夺上一较高低的,只有三贝勒莽古尔泰和四贝勒皇太极了。
莽古尔泰是努尔哈赤第五子,皇太极是第八子,从身份地位上看,两人不相上下。莽古尔泰自少年时就跟随努尔哈赤征战,作战勇猛,军功卓著,深受努尔哈赤的喜爱。皇太极虽然军功上比不上莽古尔泰,但皇太极自幼爱读书,有勇有谋。后金与明朝第一场大战抚顺之战,就是出自皇太极的建议。
从两人母亲的身份来看,莽古尔泰的母亲富察氏衮代是地位最高的,但皇太极的母亲叶赫那拉氏与努尔哈赤的感情最好,取长补短,这一方面,两人又打了个平手。
但是,莽古尔泰坏就坏在了没文化,所以只有小聪明而难成大器。前文我们说过,代善曾有与多尔衮母亲阿巴亥有过暧昧的传闻,其实代善与莽古尔泰的母亲富察氏也非常暧昧,努尔哈赤知道这件事之后,非常生气,但为了名声,只是以私藏财物为名把富察氏给休了。
这个时候,莽古尔泰动起了小聪明,他竟然杀死了自己的母亲,以此来讨好努尔哈赤。这种禽兽不如的行为,不仅惹恼了努尔哈赤,同时也让莽古尔泰在后金的声望大大降低,以致于努尔哈赤死后,没有一个人提名莽古尔泰继承汗位。
所以,当皇太极被推举为后金第二任大汗时,莽古尔泰虽然不得不“从众”投了皇太极一票,但其实心中并不服气。而皇太极也深知,自己的这个哥哥势力庞大,而且对自己十分不满,因此一直在寻找机会除掉莽古尔泰。
天聪五年,在于明军的作战中,莽古尔泰所率部队战败,遭到了皇太极的训斥,这是积累已久的矛盾终于爆发出来,史载,莽古尔泰愤怒的对皇太极说,“你怎么总是为难我呢?难道因为我顺从于你,你就要除掉我吗?”说完之后,“抚佩刀,频目之。”
皇太极趁机发作,“莽古尔泰益怒,抽刃出鞘。”于是,皇太极新账旧账一起算,召集诸贝勒商议,定了莽古尔泰一个大不敬之罪,把他从和硕贝勒降为多罗贝勒,削五牛录,罚银万两及甲胄、雕鞍马十、素鞍马二。
受此处罚,莽古尔泰又气又急,当年年底便抑郁成疾,暴病而亡。也有人说是皇太极暗中下的黑手,但并没有史料证据可以支撑此观点。
在此之前,二贝勒阿敏已经被夺去他的大贝勒称号,而且终身幽禁;在此之后,大贝勒代善见风使舵,主动提出不再同皇太极难免并坐,皇太极终于实现了将权力全部收到自己手中的愿望。
莽古尔泰被夺去权力之后,十分颓废,他的亲妹妹莽古济特意从开原跑来盛京劝慰哥哥。据说莽古尔泰还想跑去莽古济的封地开原自立,但因为死得太快而没有成行。
莽古济是努尔哈赤的第三个女儿,比莽古尔泰小三岁。不满十三岁时,就嫁给了哈达部的吴尔古代,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哈达格格”。这不仅是一场政治婚姻,还是一场间谍婚姻,莽古济将哈达的情报收集并告知了父亲努尔哈赤,一年之后,哈达即被努尔哈赤吞并,这其中莽古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莽古济的第一任丈夫,最终也因病去世。
立下大功的莽古济,并没有为自己争取到自由,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承汗位,他为了安抚敖汉部首领琐诺木杜棱,就将自己的姐姐莽古济嫁给了他,并以开原为其封地。
这场婚姻的目的,明眼人一看就知,而且莽古济是有“前科”的,所以琐诺木杜棱心知肚明,莽古济不过是皇太极安插在自己身边的一个眼线罢了,两人虚与委蛇,互相猜忌。可想而知,莽古济的婚姻生活必定是不幸福的。
按说事情到此为止,莽古尔泰事件不该把哈达公主给牵连进去,然而不该发生的却偏偏发生了。莽古尔泰死后,正蓝旗将士在莽古尔泰去世周年的那一天,他们搞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扫墓,之后又一起到莽古尔泰的住所慰问福晋。
这让皇太极感到十分担心,他觉得莽古尔泰虽然已经死了,但他家族的其他人还活着,还有很大的影响力,为了保险起见,必须将其剿灭,以绝后患。
皇太极以众将士在莽古尔泰福晋前醉酒失礼,而令众人唾正蓝旗固山额真的脸,又以莽古尔泰福晋在祭扫时不够悲哀而命众福晋对其辱骂、羞辱。然而这只不过是暴风雨前奏罢了,更猛烈的还在后面!
天聪八年,统领正蓝旗的德格类,莽古尔泰的亲弟弟,屡次受到皇太极的训斥,天聪九年十月离奇暴毙。史载“中暴疾,不能言而死。”
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莽古济的家奴冷僧机出面向皇太极告发,说莽古尔泰、德格类在生前与莽古济等人结党谋逆,其证人就是莽古济的丈夫琐诺木杜棱。皇太极命人去在莽古尔泰家中搜查,果然搜出了十几块刻有“金国皇帝之印”的木牌。
人证物证俱在,似乎已经无法反驳。于是,皇太极下令处死了莽古尔泰的三个儿子、莽古尔泰与莽古济的同母异父兄长昂阿拉、衮代所生的十六子费扬古以及正蓝旗的将士一千余人,对正蓝旗旗主屯布禄、爱巴礼连同莽古济公主则判处凌迟处死,所定罪名为“谋危社稷”、“逆迹彰著”。
就这样,莽古济成了清朝唯一一个因为谋反被凌迟处死的公主,被生生割了三百刀,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受此极刑的公主。。
但是,惨剧仍未结束!
莽古济有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岳讬(代善长子)和豪格(皇太极长子)。在她死后,为了表示对皇太极的忠心,豪格残忍的杀死了妻子,而岳讬不忍对妻子下手,便在给皇太极的奏疏中说“豪格既杀其妻,臣妻亦难姑容。”皇太极终于还是不好意思令岳讬杀妻。
然而,豪格因杀妻得到了皇太极的欢心,很快就成为了正蓝旗的旗主。而岳讬则屡屡被降爵、解任、罚银,甚至一度被软禁。岳讬死后,其妻选择了殉葬。
莽古济被杀第二年,皇太极改元崇德、改国号为“清”。
综上所述,努尔哈赤的三女儿莽古济,因为受到了哥哥莽古尔泰谋反事件的牵连,从而遭到了皇太极的清洗,最终以谋反的罪名,处以凌迟之刑。她这一生,两次婚姻都是政治联姻的牺牲品,毫无幸福可言,最后还是死在了宫廷斗争中,即便她曾为爱新觉罗家族立下过汗马功劳,却还是没有逃过惨死的命运。
努尔哈赤的三女儿到底犯了什么大罪,被凌迟处死?
历史上总有一些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骨肉相残,兄弟反目,父子成仇。
而这些事情的发生,很多发生在同一个场所:宫廷。
远些的唐朝,所谓的明君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不仅杀了哥哥弟弟,还把侄子们一扫而光。近些的皇太极,把自己的三姐莽古济直接凌迟。
我们不说太远的唐朝,就说几百年前的皇太极,为何如此残忍?
莽古济到底犯了什么大罪?
1、政治牵连(莽古尔泰)
努尔哈赤时期,有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
这四人中,莽古尔泰年龄排第三,可是人家出身好,母亲富察氏是当时的大福晋,因此,接班很有希望。只是,莽古尔泰此人性格火爆,曾经听说母亲和同父异母的二哥代善关系密切,在努尔哈赤休了富察氏后,莽古尔泰为了取得父亲的信任,竟然亲手杀了自己的母亲。
而三公主莽古济,就是莽古尔泰的同父同母的妹妹,她对于哥哥的行为实在是憎恨,但,脱不开他们血脉上的关系。
皇太极上位后,开始将对自己这一脉有威胁的人物一个个除去。
1630年,二大贝勒阿敏打了大败仗,因此被幽禁起来了,1640年在幽禁中死亡了。
本来,那个时期,上朝时,四大贝勒齐坐前面,皇太极居中。阿敏被幽禁后,成了三大贝勒齐坐前面。
1631年大凌河之战,金军获得战略性胜利,尽管如此,皇太极认为莽古尔泰的部队在中间贻误了战机。为此,朝堂上,莽古尔泰怒目而视:“为什么就和我过不去呢?”甚至一度拔刀,想要发怒,最后被劝住。
不久后,莽古尔泰被剥夺了爵位,不到两年,莽古尔泰抑郁而死。
莽古尔泰被削了爵位后,代善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想了想,自动不在前面齐坐,直接坐下面去了。就此,皇太极大权独揽,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汗。
而莽古济等人的命运,因为莽古尔泰的政治牵连,在后面受到了极大影响。
2、遇人不淑莽古济是皇太极的姐姐,在很小的时候,就因父亲之命嫁给了哈达部的吴尔古代,那时,她才11岁。
曾经,她也对老实本分的吴尔古代颇有不满。但是日子虽然平平淡淡,可是够安全。
父亲努尔哈赤的目的达到了,用联姻的方式控制了哈达部。
平淡的日子过去了二十多年,公元1626年,吴尔古代去世了。那一刻,莽古济才发现:曾经的日子是如此美好!
就在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也因为袁崇焕的大炮,受伤导致最后去世。
母亲没了,丈夫没了,父亲没了,莽古济感觉到了孤单,虽然,还有个哥哥莽古尔泰,可那是个混蛋,而弟弟德格类和费杨果实力又不够。
危险开始慢慢靠拢。
皇太极当了皇帝后,为了控制敖汉蒙古首领琐诺木杜棱,将自己寡居的姐姐莽古济嫁了过去。
虽然,人家不见得情愿要,但架不住皇太极硬要给。琐诺木杜棱娶了莽古济,但两人关系非常一般,因为人家怀疑是皇太极派来监督的。
这段婚姻,让莽古济的人生变得极其糟糕,她和老公是真正的同床异梦。而琐诺木杜棱无比信任大臣托古,托古的妹妹又是琐诺木杜棱的老婆,这导致,莽古济面临1:3的局面。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是皇帝,而老公一家却不把她当回事,这日子怎么过?于是乎,莽古济的心态开始发生变化,甚至要求皇太极把托古干掉。
看到了莽古济的表现,作为敖汉部首领,琐诺木杜棱开始小动作了,不断给皇太极打小报告,意思很简单,莽古济等人有加害皇上之意,而这个糙汉子时间还选得好,总是在喝酒时,假装是无意泄露了惊世之语。
皇太极这样的人,是个雄主,对于可能危害他的人,绝对不会放过,哪怕是空穴来风,他也会十二分的注意。
琐诺木杜棱的言语,显然对皇太极产生了作用,这是哈达公主莽古济的悲哀,真的是遇人不淑,把她往死路上逼。
3、那些踢了乌龙的人,那些置莽古济于死地的人莽古济嫁错了人,但这不是她的选择,是皇帝皇太极的意思。
1633年莽古尔泰死了,之后发生了这么几件事。
一是,莽古济的女婿岳讬(代善长子),表达了对莽古尔泰的同情,这让皇太极很容易认为是三姐莽古济的意思。这动作是给莽古济减分的。
二是,莽古尔泰去世一周年的时候,正蓝旗的人员大张旗鼓地表示怀念活动,这让皇太极很不高兴。本来,这与莽古济无关,但皇太极还是归到了莽古济和弟弟德格类等人身上。
这两件事,促使皇太极下了狠心要收拾莽古济等人。
很快,皇太极就以“挑拨是非,破坏君臣关系”为名,软禁了莽古济。
不久,一向做事进退有度的弟弟德格类,突然暴毙。被软禁的莽古济一身冷汗,这事不简单,自己的风险增加了。
莽古济的判断应验了,莽古济的家奴冷僧机跳了出来,指出:莽古尔泰、德格类在生前与莽古济等人结党谋逆。皇太极派人一查,问题出现了,在莽古尔泰家中,竟然搜出了十几块“金国皇帝之印”的木牌。(这栽赃嫁祸做的太明显了)
事到这里,莽古济的死罪已经难逃了,看怎么个死法。莽古济断然否定了这一切,但是否定有用吗?那是皇太极的意思。
很快,又有人跳出来补刀了,那就是琐诺木杜棱,莽古济的第二任老公。
琐诺木杜棱说道:莽古济和莽古尔泰等人确实一起发过誓:“我等阳事皇上,而阴助尔。”这下,哈达公主莽古济再也没有翻盘的希望了。
谋逆者,死罪大罪,莽古济被皇太极处以了极刑:凌迟。
而后的日子里,莽古济这一脉彻底被打翻,杀了的,贬职的,比比皆是,皇太极利用这次内部的大清洗,把自己这一脉的地位彻底推到了最高处。
从前到后仔细梳理,就会发现,莽古济被凌迟,主要还是政治上受了牵连,她这大福晋一脉曾经枝叶繁茂,莽古尔泰等人略有张狂,皇太极实在容不下了。
除了皇太极主观上要收拾她,另外,莽古济组织能力过人,而且做人并不安分,导致落井下石的人不少,包括她的第二任老公,于是,她有了悲惨的结局。
努尔哈赤的三女儿到底犯了什么大罪,被凌迟处死?
在清朝有一位公主的命运非常的悲惨,竟然被皇帝下令处以凌迟处死极刑,悲催的还不止这些,她在被皇帝下令判处300刀的凌迟处死之外,还以她来祭拜天地以求上苍保佑大清国泽。这位命运悲惨的公主就是史称“哈达公主”的莽古济公主,莽古济公主是努尔哈赤的第三女,是皇太极异母姐姐。
莽古济公主有一个“好”弟弟跟莽古济公主一奶同胞的弟弟莽古尔泰是努尔哈赤的嫡子,按照后金的传统本来就应该是他来继承皇位的,但是后来努尔哈赤把皇位传给了庶子皇太极,对此莽古尔泰心生怨恨,处心积虑的想要给皇太极颜色看看。
说起来莽古尔泰丢掉皇位继承权,也是咎由自取,完全怪不得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主要原因就是莽古尔泰弑母。莽古尔泰的母亲是努尔哈赤的嫡福晋富察氏与他人有私通之嫌,努尔哈赤念其情分不忍下手,只是以“私藏财物”的罪名将其驱逐出宫。
莽古尔泰一看母亲被贬出宫外,害怕也会受到牵连对自己皇位继承人的地位有威胁,于是为了讨好父亲,他竟然对自己的亲生母亲痛下杀手,以血腥的方式结束了母亲的生命。努尔哈赤知道后对他的所作所为是非常的反感,于是就决定把皇位继承权交给稳重的皇太极。
莽古济公主被迫成为弟弟莽古尔泰的支持人莽古尔泰在皇太极登基称帝后,有诸多的不满,处处与皇太极作对,他不光是在金殿里对皇太极骂骂咧咧,甚至还在皇太极面前舞刀弄枪的。莽古尔泰并没有认识自己的错误,而是认为皇太极抢了他这个哥哥的皇位,因此对皇太极继位怀恨于心。
皇太极对自己接任皇位本来还觉得有愧于莽古尔泰的,但他的这个哥哥越来越不给他面子,往往让他这个皇帝下不了台,于是皇太极就把莽古尔泰的“大贝勒”封号直接撤销,还划走了他麾下五牛录的人口(约为1500人),同时还让其上缴白银一万两。
莽古尔泰在被皇太极惩罚后,并没有接受这个教训,而是变本加厉的想要秘密谋杀皇太极。莽古尔泰有这个打算后就想拉拢自己的姐姐来帮助自己,莽古济公主原先知道后还劝莽古尔泰放弃这样疯狂的举动,但莽古尔泰铁了心的一条道走到黑,莽古济公主无奈只能选择帮助自己的亲弟弟。
丈夫告密,莽古济公主被皇太极处以凌迟处死极刑莽古尔泰的密谋计划还没有得以实施,莽古济公主的丈夫锁诺木就跑到皇太极哪里告密。皇太极知道后,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就有了莽古尔泰的“暴毙”而亡,随后皇太极对莽古尔泰的支系进行了清洗,在莽古尔泰的家中搜出了“金国皇帝之印”等物显示莽古尔泰确确实实是在密谋造反,皇太极就决定拿姐姐来开刀,震慑哪些搞小动作之人,于是皇太极就宣判对莽古济公主实行凌迟之刑。
莽古济公主行刑日正好是后金改国号祭祀大典之日据说当时皇太极得到一高人指点,准备要更改国号和族名。这位高人认为“金”被“明”所克,如果不改国号,后金难以战胜明朝,反而还会被明朝给吞并。而族名女真又被袁崇焕所克,不改的话,打胜仗的希望渺茫。于是这位高人就建议皇太极把“金”改为“清”,改“女真”为“满”。后金改国号的祭祀大典和莽古济公主的凌迟处死日为同一日,于是皇太极就打算用莽古济公主来祭天。
在清代“谋危社稷罪”是一种大罪,就算莽古济公主被皇太极判处上千刀的凌迟处死也不为过,说实话300刀还是皇太极于心不忍念其姐弟情才给了这个刀数。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太宗实录》努尔哈赤的三女儿到底犯了什么大罪,被凌迟处死?
努尔哈赤的第三女是莽古济格格,她的生母是继妃富察.衮代。她有一个同母的哥哥就是大名鼎鼎的莽古尔泰,她的同母弟弟叫德格类。
莽古济是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她的初婚嫁给了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哈达部酋长吴尔古代,并为他生下了二个女儿。大约在1626年前后,吴尔古代逝世,她成了寡妇。不久以后,努尔哈赤也死了,皇太极登上了汗位。
那时,莽古济回到了娘家,整天郁郁寡欢。1627年的7月,漠南蒙古的敖汉部琐偌木杜棱归附了皇太极,再一次政治朕姻,皇太极把她再嫁给杜棱。杜棱是有家室的人,而且妻妾成群。杜棱在本部落有一个得力大臣叫托古,托古的妹妹是杜棱的福晋,兄妹两人把持了杜棱的家务。一方面,杜棱家有成熟的运行体系;另一方面,敖汉部的杜棱对莽古济有提防之心。所以,莽古济嫁给杜棱后一直受到群体的孤离,后来甚至发展到敌视的地步。
莽古尔泰大不敬事件是莽古济被处死的导火索。当时的时代背景是:皇太极是大汗,但在礼仪上,他和其他的三贝勒南面共坐。后金在创业的阶段,这种议事的坐法管用,给另外三个贝勒是股东的心理暗示,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后金在随后的发展很顺利,不怎么缺人缺钱,皇太极就不想惯着他们了。他先是处理了阿敏,莽古尔泰和代善搞不懂状况,依然是三贝勒南面共坐的局面。于是,皇太极将目光盯向了莽古尔泰。
天聪五年,莽古尔泰在大凌河战役中被人告发了,皇太极找他谈话。
皇太极责怪道:“听说你带领部队有抗命的习惯。”(闻尔所部兵每有违误)
莽古尔泰愤怒地说:“有这回事吗?”(宁有是耶)
皇太极说:“如果是有人诬告,查明后应该治罪;如果事情属实,你的部队难道就没有错吗?”
莽古尔泰说:“汗王为何单单地与我为难呢?我老实听话不假,难不成因为我老实还要杀掉我呀?!”
两兄弟谈僵了,皇太极转身要走,莽古尔泰突然目露凶光、手攥刀柄。德格类眼见亲哥哥要闯祸,就跑了过来,打了莽古尔泰一拳,边打边骂。莽古尔泰下意识地抽动了腰刀、露出了小部分的刀刃。清史稿记载:益怒,抽刃出鞘。
此事过后,皇太极追责。他先是搞臭莽古尔泰,说他殺母;后对他进行了降爵、罚款、罚物的处理。
莽古尔泰、莽古济、德格类三兄妹曾密谋造反。莽古济的性格有要强的一面。她在杜棱家受到托古兄妹的排挤,就向皇太极诉苦,请求皇太极为自己作主,杀掉和自己作对的托古。皇太极从全局出发,没有立刻答应她的要求。这事让杜棱知道了,在一次酒宴中,他对皇太极说:“皇上不当惟兄弟是倚,行将害上,宜慎防之。”杜棱的话模棱两可,泛指中好像又有特指,皇太极不想把矛盾表面化,就没有往下追问。
杜棱在皇太极心中种下莽古尔泰三兄妹要谋反这根刺,目的到底是什么?会是诬告吗?
1,杜棱和莽古济的夫妻关系很恶劣,他甚至怀疑莽古济是朝廷派来监视他的,又听说莽古济想杀了托古,出于自保,他要离间皇太极和莽古济之间的关系。
2,他向皇太极示警,以搏取他的好感。
3,莽古尔泰三兄妹的确有谋反的企图,后来他们的家奴冷禅机卖主求荣,揭发说:“莽古尔泰策划了一场鸿门宴,要在宴席上杀死皇太极,事成,则当大汗;事败,则退守开原。”结果,在莽古尔泰府中搜出“金国皇帝之印”的木牌十六面。而开原,是杜棱被赐封的属地,他不希望被莽古尔泰染指。
皇太极对莽古尔泰三兄妹意图造反的处理方法是私下搞死,将不良影响控制到最小范围内。天聪六年十二月初二,在这个冰天雪地的日子里,莽古尔泰暴亡了。莽古尔泰的离奇去世,获得了正蓝旗下将士的同情,在他的周年祭日,大家搞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扫墓,之后又一起去慰问他的福晋。
天聪九年十月初二,德格类突然去世,年仅四十三岁。档案记载:中暴疾、不能言而死。
至此,衮代所出的两位男丁被铲除,莽古济的生命进入倒计时。
莽古济在很多事上引起皇太极的忌恨。1,莽古尔莽被皇太极处罚时,岳讬认为“殊为可悯”。岳讬是代善的长子,也是莽古济的大女婿。他的这种政治立场和敏感身份,把自己、莽古济、代善都卷入了权力斗争的漩涡中。
2,天聪九年,林丹汗病逝,察尔哈部解体,林丹汗的妻妾纷纷投奔到后金,引发了一场后金皇室分赃“黄金家族”遗孀的盛宴。豪格跃跃欲试,选中了林丹汗的侧福晋伯奇,皇太极批准了。豪格是莽古济的二女婿,莽古济质问皇太极:“为什么把我的女儿晾在一边、让豪格另娶呢?”皇太极没有搭理她。
3,在这场“分赃”盛宴中,代善想娶苏泰大福晋,却被济尔哈朗捷足先登了,他被分配到泰孙公主,心里很失落。他见到莽古济和皇太极闹了不愉快后气冲冲地离开,就追上了莽古济,把她请到了家中设宴款待。
两个与自己不对付的人在一块抱团取暖,皇太极相当的不爽。当时,他已经解决了南面独坐的问题,打跨了察哈尔部,得到了所谓的“传国玉玺”,声望可以说如日中天。他大手一挥,以“恶虐谗佞”的罪名将莽古济幽禁了起来。同时,岳讬、代善、德格类分别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
大结局莽古济被幽禁,几天后,德格类暴毙。
二个月之后,冷僧机出首告发,豪格“杀妻明志”,莽古济的小女儿死了。
莽古济的大女儿在岳讬的保护下得以苟活。四年后,岳讬病逝,其大女儿自殉而死。
随着冷僧机的出首告发,莽古济被显谬。《清皇室四谱》记载:谋逆伏诛,年未五十。
十年前,有人发文,说皇太极对莽古济实施了“凌迟”之刑。见仁见智,努尔哈赤要他的子侄起誓,不可骨肉相残;另外,皇太极是那种“腹黑”之人,想必不会凌迟泄愤吧!
努尔哈赤的三女儿到底犯了什么大罪,被凌迟处死?
清史并未明确记载哈达公主莽古济是死于极刑凌迟当中,但她确实是清朝的政治斗争中唯一一个被处死的公主。
在普遍的认知里,公主是一个尊贵的身份,多金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受人爱戴,但“哈达格格”莽古济却不是如此这般。
清朝的格格,便是高贵的公主殿下,“哈达格格”是指努尔哈赤的三女儿,皇太极的同父异母的姐姐莽古济。
莽古济之所以被称之为最惨的公主,原因就是据说她是被皇太极施以凌迟而死,凌迟我们都知道又称千刀万剐,虽未明确记载莽古济死于凌迟,但她确实是死在了哥哥皇太极手上。
纵然说在古代社会中,尤其是在皇室中亲情淡薄,为了争夺权力兄弟之间反目成仇,但是真正手刃兄弟姐妹的事情还是比较少见,这莽古济到底所犯何事,为何落得如此下场?
婚姻不顺莽古济是努尔哈赤的三女儿,而众所周知,努尔哈赤的很多子嗣都没能善终,莽古济也不是那个特殊的例外。
从婚姻这一方面来说,莽古济就已经是悲剧了,她这一生结了两次婚,而不管是那一次,都不是自己去选择心爱的如意郎君。
她的两次婚姻,都是被当成棋子一般任由当权皇帝许配,甚至是她的意愿,都未曾询问,她愿不愿意接受这段婚姻,一点都不重要,而就算是反抗,也是会被无视掉,这就是所谓的政治婚姻。
莽古济的第一次婚姻,是由亲生父亲努尔哈赤许配,努尔哈赤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地位,把当时只有13岁的莽古济下嫁给了吴尔古代。
而就算是已经嫁了出去,莽古济也还是没能摆脱努尔哈赤的摆弄,她被努尔哈赤要求当秘密间谍,贴身监视吴尔古代,随时汇报吴尔古代的情报。这一见不得光的工作持续了多年,直到吴尔古代因为患病而去世。
而第二次婚姻,是在努力哈赤去世后,也就是皇太极的登基初期。刚刚登基的皇太极,为了安抚敖汉部族。把亡了夫,正在守寡的莽古济下嫁给了首领琐诺木杜棱。
而这次,他还是作为秘密间谍而嫁给男人,就如同是物品一般。然而这次的首领琐诺木杜棱并不笨,他看穿了皇太极的小伎俩,他假装接受了皇太极指婚的好意,迎娶了莽古济。
但婚后,对莽古济毫不搭理,空有夫妻之名,从不亲密接近。在如此的处境之下,莽古济自然是得不到什么有价值的情报,皇太极因此对莽古济特别失望,认为她是一颗没有用的棋子。
试图谋反初登皇位的皇太极,心狠手辣,既有手段又有心机。在通过政治连姻安抚部落的同时,他还忙于削弱其他兄弟姐妹的势力,其中,最被针对的便是莽古济一族。
被指派婚姻,加上家族势力被针对,莽古济的心里产生出了巨大的不满,对同父异母的皇太极恨之入骨。恰好这时,家中的哥哥打算谋权篡位。
莽古尔泰是莽古济同父同母的哥哥,他还有一个身份便是跟代善、皇太极、阿敏并称为四大贝勒,这四人掌控着努尔哈赤手下的大量兵权。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顺利继位,但莽古尔泰对于皇太极这个首领非常的不服气,而这边皇太极也多次想要吞并莽古尔泰手中的权力。
于是两者之间便闹得不可开交,最终在一次家庭宴会中,莽古尔泰跟自己的姐弟们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在家宴请皇太极从而将其毒杀,这样一来他莽古尔泰便可继承汗位。
其实要按正常来讲,莽古济是不会同意哥哥莽古尔泰这一举动的,甚至都不会参合其中,因为莽古尔泰杀害了他们共同的母亲富察氏。
要说莽古尔泰的地位其实是要在皇太极之上的,他的母亲富察氏是努尔哈赤的大妃之一,但因为跟努尔哈赤的儿子代善之间暧昧不明,所以遭到努尔哈赤的厌烦。
在这样的情况下,莽古尔泰作为儿子该怎么办呢?是支持母亲还是指责她?莽古尔泰选择了最为极端的一条路,那便是将母亲富察氏杀死从而试图得到努尔哈赤的信任。
最终果不其然,努尔哈赤并没有因为莽古尔泰这个举动而信任他,反而因为他的这个举动太过狠毒,导致他的地位已经影响力降低,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皇太极得以弯道超车。
所以说此次事件后莽古济跟莽古尔泰的关系并不和睦,但莽古济还是同意了莽古尔泰这一计策,原因无他,其内心对皇太极实在是怨恨至极。
败露被杀整体计划布置的非常严密,可变故发生了,阿古莽的丈夫琐诺木杜棱得知了此事,琐诺木杜棱正苦恼要怎样才能摆脱掉阿古莽,而这次的兵变,就是一个机会。
琐诺木杜棱进宫把莽古济的兵变计划尽数告诉了皇太极。帝王最忌讳的就是造反,莽古济和其哥哥的行为彻底激怒了皇太极。连夜把莽古济召进宫问罪。
又命刑部不惜任何代价,彻查这起造反案。经过深入调查,发现此案涉及的人数众多,刑部的人忙得不可交,不得不去别的地方抽调人手协助查案。和莽古济相关的同党皆被捕获,统统压入大牢,而因为犯人实在太多,一时间监狱里人满为患。
本来皇太极就已经对莽古济失望透顶,这次的造反案件,无疑是火上浇油。虽然莽古济是他同父异母的姐姐,但皇太极还是一点情面都不讲。
皇太极这个行为,站在平民老百姓的角度来看确实残忍,因为手刃自己的亲人,但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来看,皇太极做的确实没什么问题。
因为这次莽古济犯下的不是其他罪罚,而是最为严重的谋反罪,如果不加以严惩,那么这种事情只会多不会少,杀鸡儆猴说的便是如此。
皇太极对自己的姐姐都如此残忍,旁人看了,又怎么还会敢造反。可怜的莽古济,成了皇太极树立威信的牺牲品。
莽古济虽然生在皇室,但却空有公主身份,她的一生,都是当权者使用手段的棋子,从未为自己而活过。最后竟还死得如此之惨,实在是让人心酸。
感谢阅读,看完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二连哟,历史喵在此谢过诸位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