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军被苏联红军打败后,关东军的武器最后流向何方?
日本关东军被誉为“皇军之花",是日本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之一。进入一九四五年之后,为了抵御美国及盟军在太平洋的猛烈进攻,日本把中国东北最有战斗力的关东军机械化师团相继抽调到太平洋,与美国及盟军进行岛战,有部分被运回国内,准备与美国及盟军进行最后决战。所以到1945年五六月份的时候 ,东北实际留下来的关东军总共只有70万人 ,且大多是老弱病残和重新招收入伍的退伍军人,他们大多两个人共用一条枪,关东军武器除部分被埋藏外,其余均被苏军缴获。据苏军统计,苏军击败关东军残余部队后,总共缴获关东军武器如下: 飞机861架、坦克686辆、火炮1836门、自行火炮15门、迫击炮和掷弹筒2474门、轻重机枪13099挺、步枪30余万支。
这些武器主要流向了四个方面:一是飞机、坦克、火炮等重武器全部被苏军拉回到苏联。二是苏军迫于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压力,将部分轻武器移交给了国民党军队 。三是将大部分轻武器,包括少量火炮移交给了东北人民自治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前身) 。四是一部分武器散失到了土匪手里和民间。以至于曾克林将军回延安向中央汇报东北接收工作的时候说,东北到处是武器,我军其他部队进入东北根本不用带武器,差点误了大事。
(2021、12、26 周日 小雨)
网图 侵删
关东军被苏联红军打败后,关东军的武器最后流向何方?
日军投降后,关东军重武嚣和工厂机器被苏军运回国。剩下的国民党接收了一部分。我军接受的大部分是前线用的轻武器。一九四五秋天,由许世友司令员为首向东北启运胶东八路军。据老人讲,胶东三零年入党的地下组织加入了于得水的胶东抗日部队,在牟平养马岛上船,向东北运兵。四二年以后当兵加于许石友部队,在龙口上船。船在营口一带靠岸。部队下船后,必须装上武器然后返回胶东。下船的部队清一色日本三八大盖。运回胶东的也是日本投降后被苏军捡剩后的武器,比较杂。当年就有个说法,送走一船兵,还来一船枪。从东北运到胶东的武器全部进入乳山和海阳。因为海阳县和莱阳县有国民党重兵把守。乳山四二年以后就是八路军的根据地。这里的部队换上武器后,服装也紧急统一,当年家家做军鞋。让部队面貌一新,就是老九纵队。据老九纵队转复军人讲,有枪孑弹少。战场上还是大刀多。从胶东到东北我村去了十个,牺牲一人,大部都是师团级干部。他们讲,流窜在东北的土匪也清一色的日本装备,这些家伙常年流窜在山区,给东北解放带来很多麻烦,而且不是辽沈战役的散兵游勇,是能征善战的惯匪。武器,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但,也不可否认精良的武器装备是夺取胜利的基本保障。
关东军被苏联红军打败后,关东军的武器最后流向何方?
1945年远东战役中,苏联百万大军挺进东北,日本关东军战死及被俘人员接近70万,战争结束后,留下了大批武器装备,这些军火在当年那个军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尤为珍贵,那么这些武器最终流向了何方?
直接移交给中共武装由于我军与苏联方面关系密切,确实拿到了一些苏军援助。据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回忆录所述,苏联红军指挥部把缴获的数目巨大的日本关东军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转交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些武器和设备包括机枪、各式火炮、汽车、坦克、飞机等。
实际上缴获的战利品远不止这些,据战后苏军发布的战报显示,还包括步枪、摩托车、装甲车及军需仓库,总计有步枪30万支、机枪4836挺、野战炮1226门、迫击炮1340门、摩托车2300辆,装甲车35辆、坦克369辆、飞机925架、军需仓库742座。当然,这些东西并没有全部移交给中国共产党方面。
最早一批入关的部队都捡到了“洋落”。消息传开后,不少后过去的人民军队甚至空着手,或只带小部分防卫武器,就等着就地分枪炮呢。
总的来说,苏联方面移交给我们的武器以价值不高的轻武器为主,并且除军械以外的一次性消耗品弹药,移交的也很有限。
通过交易给了东北人民军队除了无偿移交的武器,还有一些是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交换得来的。当时东北军区军工部长何长工提出“一吨换一吨”的双边协议,苏联那会缺少农产品,共产党这边收集各种粮食,用这些物资换取苏军手中的武器装备。
这事用现在的话讲,是互惠互利。对于苏联红军来说,日式武器和本国军工体系制造出来的东西性能、操作技法都不一样,不好融合,运回去等同于鸡肋,还得回炉再造。而中国军队当时也没什么军工基础,拿到什么都是好东西,都稀罕。
而且苏联在远东地区也没有钢铁厂处理这些武器,运走吧费用又太贵,留给中国既换了紧缺的农产品,还顺带做了人情。
当然,苏联红军的交易对象不仅只有共产党方面,国民党那边也在参与交换、接收。由于国共两党势不两立的这种关系,以及当时手续的不完备,中国具体与苏联方面交易了多少武器,并没有留下确切的数字。
被滞留东北的日匪、土匪霸占日本投降后,除留下大批日本女性和弃儿,还有一部分关东军部队的将士滞留东北。他们拒绝投降,在东北就地为匪,誓要向我人民军队发起反扑和倒攻。
1945年战败后,日本人大势已去,何以这些日本将士不担心被清算,还敢留在东北?原因有二:一是暗中勾结了国民党,两股力量狼狈为奸,没太把共产党军队当回事;二是留下来的日匪手里头有“货”。
仗着精良的装备,这些日匪猖狂叫嚣着要发动暴乱。以原日本关东军第125师团参谋长藤田实彦为例,他曾打算于1946年2月彻底消灭吉林通化的东北民主联军,之所以自信心爆棚,就是因为手握重“兵”。
当然,在英勇无畏、士气高涨的东北民主联军面前,藤田实彦们失算了,硬兵器没扛得过火热的战斗激情,最终,据守在东北深山老林的各路日匪被一股股消灭殆尽,而缴获的那些日匪装备,自然落入人民军队手中。
还有一部分散落在民间的武器,落在了土匪武装和老百姓手里;日本人就地掩埋的一些,后来被共产党方面撒网式搜寻、挖掘,又搞到了不少,多以枪支为主。
重型武器运回苏联国内要说在这场战疫中缴获的高价值武器,其实都让毛子们运回国内重新回炉,作为工业原材料了。像飞机、重炮坦克等,这些军备在我军高级将领的回忆录或相关文献中均未提及。
说起这个,一些人觉得苏联人不仁义,肆意搜刮东北,能拿的都拿走了,吃相忒难看。实际上苏联这种做法在他们眼中是极合情理的:一、人家是在我们要求下出兵的,费人费钱;二、仗打赢了,拿一部分战利品回去,再正常不过;三、退一步讲,这些重型装备留给中国,以我军当时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也驾驭不了。
当然,日军最精良的武器其实并不在中国,而是随着精锐部队抽调到了太平洋战场或返回本土。而苏联红军在中国也就地拆解了一些武器,其中有部分被我军捡回去重新组装。
综上不难看出,日军在中国东北留下来的那些武器装备,以各种方式被分配,散落到多方势力手里,并没有完全被中国解放军接收。但这些武器为我军在东北壮大力量、站稳脚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尤为关键的是,我军以日本军工设备为基础开展规模化仿制生产,建立起自己的军工生产体系和研发队伍,实现自给自足,为后面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东军被苏联红军打败后,关东军的武器最后流向何方?
关东军武器流向一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国民党方面认为,苏联将缴获的关东军武器全部交给了当时的中共东北部队,而我们这方面始终对这个问题没有做过明确的说明。而苏联方面在上世纪中苏论战阶段也说当时向中方移交了大批的日军遗留武器和物资,数目是步枪70万支,机枪1.4万挺,各种火炮4000门以及600辆坦克和800架飞机.苏联方面的说法只是为了标榜自身的伟大,所以也不能偏听偏信。那么苏联在1945年击败关东军后到底缴获了多少武器?我们接下来扒开历史的疑云,来深究一下当时关东军武器的主要流向到底去了哪里?
苏联击败关东军以后,到底缴获了多少武器?这里先做一个说明,关东军在当时的兵力大概70万人,但是并非全部部署在中国东北。朝鲜半岛的日本驻军,也属于旧日本关东军的军队。所以苏军缴获的关东军武器包括中国大陆和朝鲜两个部分。那么到底当时苏联缴获了多少武器呢?这需要看当时关东军的装备情况。
史学界对1945年关东军的人数有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总人数在130万人左右。有的人认为人数在70万人左右。现在公认的数字应该是70万人左右。因为在1945年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关东军只是号称百万大军。其实是没有那么多人的,很多部队都被抽调到太平洋的岛屿进行守岛作战去了,很多部队编制并不满员,而且当时关东军的武装应该也不充足。在苏军进攻关东军之前,美国已经在太平洋上取得了极大的战果,日本国内物资奇缺,甚至要去训练只有十三四岁的女学生参战。国内战机和武器的生产资源几近枯竭,所以日本不会齐装满员地保留关东军的武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日本本土都要陷落了,还要一直强大的东北驻军有什么用?
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根据当时的资料显示。巅峰时期的关东军拥有1800架以上的作战飞机。而苏联进攻关东军时候根本没有大规模的空战,苏军也并没有将大量的飞机击毁在地面机场,而事实上只缴获了大约800多架战机,这800多架战机中还有500多架都是教练机,真正可以称得上战机的只有155架。也就是说,日本关东军的大量军队和武器装备都被抽调去防守太平洋上的岛屿了,号称百万大军的关东军实际上只是个空壳子了。
苏军在当时的史料显示,苏联军队击败关东军后,共缴获3700门轻重火炮,迫击炮和掷弹筒,600辆坦克以及861架飞机和松花江上的全部炮艇舰队,另外还有680座日军军火库。当时苏联并没有将重武器移交给我国,大部分重炮和坦克飞机等都被苏联运回了国内。并不是苏联看得上这些武器,而是苏联将这些重武器当作炼钢的原材料运了回去。从这些缴获来看,苏联方面的说法似乎并不可信,因为苏联缴获的武器数量都没有那么多,怎么可能给我国那么大的援助呢?不过毕竟苏联的缴获也没有一个明细的表格,所以我们也不好否定什么。那么我们只有从我国东北解放军的武器来源上看一看,我们当时大概从苏联获得了多少武器,这样就能大概直到当时苏联打败关东军后缴获的武器都流向了哪里。
东北解放军的武器来源有哪些?是不是全部依靠苏联援助的缴获日本武器武装起来的?解放东北时大军北上,当时很多军队都是不携带武器去东北的。再加上很多负面的宣传以及国民党方面为自己的战败找借口。很多人至今都认为东北解放军是依靠苏联援助的缴获关东军武器装备起来的。这其中被人引用得最多的是陈诚的说法:关东军缴获武器可以装备80万军队,苏联全部交给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军队。对于这种说法我们看了呵呵一笑就好,因为当时的日本关东军都没有八十万人,其武器怎么可能装备80万人民解放军?何况当时关东军被严重抽调,他们自己内部都不能做到人手一枪,何来的装备80万人之说?
很多人会抬杠说,日本关东军还有将近800座军火库呢,里面难道没有武器吗?这个说法不假,但是我想提出一个疑问,当时关东军自己装备都很紧缺,会保留大量的枪支在军火库中吗?而根据史料,日本军火库中的武器遗留确实不多,大多数军火库存放的是弹药或者炮弹,强弩之末的日本在战败前夕还销毁了很多的武器和军用物资,再加上经过和苏联的战争,依靠本就不那么充裕的70万人装备80万解放军?不过是国民党在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罢了!
东北解放军的武器来源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5年9月到1947年4月份,这一时期确实主要依靠苏联援助。而且大多数都是以轻武器为主。我们翻看了很多史料之后发现,这一时期苏联对东北军队的援助总数大概是在10万支上下,各种小口径火炮迫击炮掷弹筒大概2000门左右。而这一时期的东北野战军的人数也才只有10万人。不过这只是最初的军队规模,其后随着战争进行,军队数量一直在快速发展。
第二个阶段是战争缴获,时间是1947年5月到1948年8月,当时的东北在苏联进攻日本关东军之后一片混乱。有至少20万人以上的土匪。甚至有不愿意投降的日本关东军自己也做起了土匪。当时的缴获一个是针对东北的土匪,另外一个是针对东北的国民党军队。当时依靠肃清东北土匪的战争,和辽沈战役,我东北解放军共缴枪43万支,其中辽沈战役20万支。火炮迫击炮近9000门,其中辽沈战役缴获国民党火炮5100门。
当时东北大概三分之二的地盘处于土匪的控制之下,伴随着剿匪作战,我军逐渐控制了很多的城市。从日伪军队以及军警手中收缴了7万支以上的步枪和轻重机枪。
需要说明的是,解放东北的战役打响之后,苏联对我国的军援就不再是无偿的援助了。这其中包括1947年6月份以农产品换取了几十列车车皮的轻重武器,10月份的时候,还用废旧钢材依照一吨换一吨的方式,从苏联手中换取了数目不详的武器装备。也就是说,东北解放战争开始之后,苏联不再无偿向我军移交武器装备了,我们是易货的方式从苏联军队手中购买,必须说明,确实很便宜,一吨的废旧钢材就可以换取一吨重量的武器装备,这笔买卖怎么看都划算。当时从朝鲜苏军手中接收的战争武器和物资,器材高达2000个车皮,同时,支付了农产品之后,苏联援助的武器也不再是轻武器,包括几百门重炮和160辆坦克也都给了我军。
辽沈战役结束之后,东北虽然满目疮痍,但是工业基础还在,东北野战军的装备来源也进入了第三个阶段,那就是1948年9月之后,依靠东北的工业基础自主生产和向苏联购买。这时候的东北,总体已经被解放,东北也进入了大致和平的状态下,成为了我国解放战争坚实的后方。东北野战军出关作战时,军队数量也达到了100多万的规模,这时候就算日本关东军武器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损耗,也无法装备这么大规模的军队。也就是说,东北解放军并非全部依靠苏联援助的武器发展起来的。
1945年8月苏联遵照雅尔塔协议出兵我国东北,很快击败了盘踞在我国十多年的日本关东军。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这些武器装备中的重型装备被苏联运回了国内当作炼钢的原材料。而一部分的轻武器则移交给了我国东北野战军。根据徐焰教授的研究,当时苏联向我东北解放军移交的武器总数大概是步枪以及轻重机枪,总数40万到50万支,火炮,迫击炮等炮2000门。
国民党军队失败后给自己找借口说是苏联用缴获的旧日本军队武装了80万的东北解放军,看到这里您有没有看懂关东军被苏联缴获的武器的流向何方了呢?看完了点个赞吧!
关东军被苏联红军打败后,关东军的武器最后流向何方?
关东军被苏军击败以后,其武器大部分被苏军缴获,而小部分则流散在民间。而苏军缴获的部分,绝大部分被苏联带回了国内。
1945年8月8日,苏联按照之前和美国达成的协议正式对日宣战。大约150万苏军向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了进攻。
由于此时关东军中不少精锐部队已经被调到太平洋战场和日本本土,留下的部队很多都是新组建的部队,战斗力低下。加上双方兵力、武器上的巨大差距和指挥上的错误,日军很快就被苏军击败,大约60万关东军被苏军抓了俘虏,其武器也大部分被苏军缴获。
按照苏联官方统计,在整个远东战役期间,包括关东军、千岛群岛和三八线以北地区,苏军共缴获了飞机900余架、坦克600余辆,大炮1226门,迫击炮1340门、机枪4836挺、各种步枪约30多万支。
不过苏军这个缴获虽然丰厚,却并非是关东军的所有武器装备。
日本占领东北多年,为了防御苏联,在东北修建了不少秘密据点。由于在战争中失败太快,这些秘密据点的武器大多没有来得及使用,就已经被遗弃。此外失败的日军也遗弃、埋藏了一些武器。
像东北民主联军组建炮兵部队时,朱瑞发动了大家去搜集日军遗弃的大炮,就先后找到了各种口径的火炮700多门。还有东北的一些土匪武装也依靠关东军遗弃武器大大扩张了一把。此后在剿匪时,我军缴获了各类枪支51836支、轻重机枪1430挺、各类火炮近300门、坦克9辆、装甲车1辆,这些大部分都是日军遗弃的武器,由此可见日军遗弃武器之多。
甚至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经常有新闻报道,在东北某个工地上发现了日本的武器,其中还不乏化学武器,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当然,关东军的武器绝大部分还是被苏军缴获,所以我们再单独说一下这些武器的去向。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苏军缴获的数字中,其实是包括了关东军库存、待修和报废的武器总数。特别是苏军缴获的坦克和飞机,绝大部分是报废状态。所以苏军根本没看上眼,直接放弃了。
像第一次长春战役时,我军在攻城时,发现了苏军撤离时遗弃的日军坦克约80辆。这些坦克绝大部分已经彻底报废。最后经过七八个昼夜的努力,技术人员想方设法修复了一辆坦克,并找到了4挺机枪、57炮和一些弹药。这辆坦克随后投入战斗,也是我军第一次使用坦克作战。
而其余的武器,绝大部分被苏军运回了国内,还有一小部分被移交给了我军。
也有一些观点说苏军把大部分武器移交给了我军,不过这个说法不确。根据1946年2月统计:东北民主联军当时共有340102人,全军装备步枪98389支,轻机枪2661挺,重机枪450挺,迫击炮104门,掷弹筒436具,各种火炮212门。
这个数字扣除出关部队自己携带的,周保中东北人民自卫军的装备,我军自己缴获部分,苏军移交的数量显然不多。
所以关东军武器的绝大部分,是被苏联运回了国内,最终回炉。
关东军被苏联红军打败后,关东军的武器最后流向何方?
(原创)
关东军被苏联红军打败后,关东军的大规模武器装备以及东北的几乎所有工业设备都成系列成套的被苏军全部撤卸搬运回苏联,只留存下了少许残余破旧工业产品零部件和残缺设备,并且还是在经过东北联军的多次交涉要求后才没有遭到破坏而被东北联军所接受。这就是斯大林所谓尽国际主义义务对一穷二白的中国急需战后重建的“态度”和表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