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计划,在5年内把GDP提高到5万亿,如今怎么样了?
莫迪在2019年当众放出豪言——5年之内将印度GDP提高到5万亿美元。目前5年之期还没到,但结果已经很明了了,那就是不可能。
或许莫迪也没信心,他只是说给印度民众听的,画个大饼让印度人慢慢等着,信了就老老实实的支持他,到时候等着分大饼。但印度也有部分人不信他,莫迪甚至亲自出来指责怀疑者,称他们是“职业悲观主义者”。莫迪表示:“我有信心在5年内实现5万亿美元的经济目标。但有人问,有必要这样做吗?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些人就是‘职业悲观主义者’。”
听到自己吹的牛有人不信,赶紧出来指责,抛开印度总理的身份,他还真是个有趣的老头。
其实,按照印度的算盘,5年实现5万亿美元GDP并非不可行。
印度首席经济顾问苏布拉曼尼安认为,印度从2020-2025财年起GDP增速能维持在8%,通货膨胀率维持在4%。8%的实际增长率加上4%的名义增长率,印度GDP年增长率就可以达到12%。2019年的3.1万亿美元是增长目标的基准,按照12%的增速,2020年达到3.47万亿美元,2021年达到3.88万亿美元,2022年达到4.36万亿美元,2023年达到4.67万亿美元,2024达到5.46万亿美元,再考虑到卢比贬值的问题,2024年GDP就大约在5万亿美元。
虽然通货膨胀率较高,但只要GDP达到5万亿美元就行了,毕竟他们在乎的只是数字,国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不是他们考虑的目标。
当时我国网络上还真有不少人相信印度能做到,当时中美贸易战正热火朝天,越南就从中捞到了好处,GDP增速连续两年超过7%。但印度的运气也太差了,莫迪的豪言放出去没几个月,印度的民众还等着分大饼呢,结果新冠疫情就气势汹汹的来了,不仅大饼没得吃,还有大批人丢了命。
印度GDP也暴跌了8%,原本在2019年超过了英国,结果在2020年又被英国反超。2024年达到5万亿美元的计划也成了空中楼阁。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2020年印度GDP总量是2.71万亿美元。IMF预测,印度在2021年GDP增速将达到12.5%,2021年印度GDP达到3.05万亿美元,2022年达到3.31万亿美元,2023年达到3.59万亿美元,2024年达到3.88万亿美元。
世界银行的数据则保守很多,世界银行认为印度2020年的GDP为2.62万亿美元,2021年增速为8.3%,2023年GDP达到3.25万亿美元。
但这两大国际金融机构都低估了疫情的严重程度,目前看来,印度的GDP在2021年也要下跌,或许比2020年跌得更惨。
印度计划,在5年内把GDP提高到5万亿,如今怎么样了?
印度莫迪政府在2019年5月第二任期开始时夸下海口,要在任期5年内(到2024年)将经济规模即GDP扩大到5万亿美元。
2019年GDP为2.94万亿美元。
2020年印度GDP下滑到2.62万亿美元。
2021年,按IMF预测,印度GDP约为2.95万亿美元,仅比2019年稍增一点。
回顾2010一2019印度10年的经济增长(2020年特殊,不予考虑),最高是2010年的8.5%,最低2019年的4.04%,10年平均增长6.66%。
若今后三年每年以6.66%增长率增长,到2024年可达3.58万亿美元,离5万亿太远了。
若发生奇迹,今后三年年增9%,则到2024年能达到3.82万亿美元。印度长达60年经济发展中曾有两年(1975年和1988年)增长率达到9%,但真会创造后面三年都达到9%增长率的奇迹吗?几无可能性,即使万一有这奇迹,离5万亿还是差得太远,如果三年能年增20%,勉强可实现目标,但这是天方夜谭了,莫迪计划是绝不可能实现的。
印度计划,在5年内把GDP提高到5万亿,如今怎么样了?
如今应该差不多快实现了。
怎么算差不多呢?
现在印度应该实现了“5年内把GDP提高到”,按照印度的思维模式,这已经77%的成功了。(“5年内把GDP提高到5万亿”这句话13个字,已经完成了十个字)
这么说不是没有根据的,2019年,印度发射“月船-2号”月球探测器,结果在距离月球南极表面只有2.1公里的高度失去联络,随后和月球来了个亲密接触。
这在航天界妥妥的属于失败,但是印度却宣布,此次探月取得了“95%的成功”。
“5年内印度GDP提高到5万亿美元”的目标是2019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连任成功时夸下的海口。
不过当时莫迪这个目标也不是很疯狂,仅仅是一般疯狂。
事实上,印度那些年经济增长速度的确非常快。2018年,其增速达到了惊人的7.4%,超越中国、越南等一众国家,增速排名世界第一。
此外,2018年印度的经济总量是2.72万亿美元,超过巴西、意大利等国,蹿升到世界第七。
在2019年第一季度,印度更是接连超越英国、法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成为经济总量排名第五的国家。
按照2018年2.72万亿美元计算,如果印度想要达成既定目标,在未来5年时间,GDP增长率必须达到11%左右。这和印度往年7%-8%的增速差距不是很大(印度认为)。
当然了,不管实际增速和实际GDP,实在实现不了的话,印度可以更改GDP计算方法,这又不是没干过。
莫迪上台后,为了数据好看,印度就修改了GDP数据的统计方法,甚至将牛粪和灰色收入也列入其中。也就是说牛拉屎也算增加GDP,官员贪污也是增加GDP。这很印度。
那么时间过去了两年了,现今印度GDP是多少呢?
2019年印度公布的GDP为2.9万亿美元。
2020年,因为疫情原因,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GDP,除了中国外,全部为负增长。其中印度GDP更是暴跌9.9%,只有2.87万亿美元。这和印度2019年制定的目标(按11%增速计算)3.22亿美元差了0.35万亿。
虽然随着新冠疫苗的生产,各经济研究机构都预测2021年世界经济会全面复苏,但是印度会在2022年实现24.5%的经济增速吗?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当然了,我们也不能以正常人的思维看印度,毕竟人家有莫迪。
莫迪莫迪,无人能敌。
印度计划,在5年内把GDP提高到5万亿,如今怎么样了?
吹牛呗。
2019年,莫迪放出豪言,要在5年内把印度GDP提升到5万亿美元,也就是说,到2024年印度GDP要实现5万亿美元,而到现在来看,这个事情基本上已经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了。
从2020年全球各个国家GDP来说,美国位居第一,20.93万亿美元,中国第二,14.73万亿美元,日本第三名,5.05万亿美元,德国第四名,3.8万亿美元,英国第五名,2.7万亿美元,印度第六名,2.62万亿美元。也就是说,如果印度达到了5万亿美元,那么意味着印度将超过德国,可能逼近日本,那么意味着印度有可能成为全球前四。
2020年,印度GDP实现了2.62万亿美元,而2021年前三季度,印度GDP实现了2.22万亿美元,这样来算,预估2021年印度GDP可能将实现2.8万亿美元左右,全年GDP增长率大概在6.87%。
那么如果2024年要实现5万亿美元,那么接下来三年,每年的GDP增长速度要达到21.3%以上,显然这样的增长速度对于印度来说是不可能的。
而对于印度来说,未来3年每年增长7%左右,可能都是非常好的增长速度了,也就是说,大概率到2024年,印度GDP有可能会达到3万亿美元以上,可能会达到3.4万亿美元左右。这样来说,如果从数据上来说,印度真的想在几年内实现GDP5万亿美元,可能性真的不大了。
而如果从印度产业来说,可能性也不是很大,现在印度各个产业发展中主要还是低端产业,但是在高科技,高端制造等产业方面,比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差距不小,这样一来,如果印度单纯想依靠低端产业获得每年5万亿美元以上的GDP,可能性就不是很大了。
综上所述,感觉印度莫迪也就是吹吹牛,到2024年印度GDP有可能达到3万亿美元以上,但是想实现5万亿美元,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印度计划,在5年内把GDP提高到5万亿,如今怎么样了?
2019年的印度5月大选前后,莫迪踌躇满志,发出了时代的呐喊:“五年之内,印度要成为5万亿美元大国!”
莫迪声音铿锵有力,把印度人心里的那团火烧得滋滋作响,那时那刻,莫迪脸上闪现出和尼赫鲁一样的光彩。
没想到,仅仅一年多之后,印度计划要崛起的熊熊烈火,被新冠病毒一泡尿给浇灭了,现在,莫迪不喊了,喊不出来了。
有人不禁要问,印度的GDP现在怎么样了,还能按计划实现5万亿美元计划吗?
1、“五万亿美元计划”本来就是个卫星我们把时间调到2019年,我们看看当时的印度经济状况。
2019年年初,印度的统计结果出来了:在2018年,印度GDP总值达到了2.72万亿美元,当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7.4%,比中国要高。印度人很开心,莫迪也很膨胀。
2019年中期,莫迪喊出了“五年达到5万亿美元”的计划。
我们就不以2018年做参考了,我们直接以2019年做基础,给印度2020--2024五年时间,看印度实现5万亿美元的可能。
2019年,印度经济增速放缓,印度全年的GDP总值是2.85万亿美元,以这个做基数,如果要实现五年达到5万亿美元的计划,那么就得这么计算:5/2.85=1.75,将1.75开五次方,得出答案是1.118,也就是说,印度必须达到每年11.8%的经济增速,才可以达到2024年结束时的5万亿美元规模。
所以,印度人只要加把劲,人人努力,再加炸锅卖铁,再让牛羊多拉一些粪便,每年11.8%的增速,仿佛离得不远,多么美好的图画啊!
如果莫迪的嘴能决定GDP总值,那么印度在二十年内一定可以成为超越美国的一流大国。然并卵,莫迪的嘴并不能决定经济增速。
实际上,印度如果能保持7.5%的连续增速,都是很牛的一件事,都是世界范围内数一数二的存在。那么,如果印度连续7.5%的增速,几年能达到5万亿美元的规模,赶上日本呢?经过测算得出结果:8年左右。
所以,五年达到5万亿美元,纯粹是莫迪放了一颗卫星,但是,很多印度人给莫迪竖起了大拇指:有抱负。这也挺好,支持支持领导,保持政治正确撒!
2、2020年过后,印度在剩下的四年完成5万亿美元,那将是超大卫星也许,莫迪该感谢新冠病毒,毕竟,新冠病毒的存在,让莫迪至少有了实现不了“五万亿美元”的借口。
如今,印度全国累计感染者达到了1181万,死亡人数超过了15万人,重要的是,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预测,印度因为疫情的影响,2020全年经济增速将是负的8.9%。
这样一算,2.85-(2.85*0.089)=2.60,也就说,2020年年底印度的GDP总额是2.60万亿美元。
按照现在的基础算,如果在四年之后的2024年达到5万亿美元的规模,需要这四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7.8%。
2021年到2024年,每年达到17.8%,那就算莫迪和印度人24小时不睡觉,昼夜不停,坚持4年也达不到啊!这将是一颗超大无比的卫星,莫迪也不敢放。
而且,可以确定,2021年,受疫情的继续影响,印度的经济完全恢复到2018年时的盛况,只能说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别说全年达到10%以上的增速,能超过7%的增速,印度人都该敲锣打鼓好好庆贺一番了。
一句话,别说有疫情了,就算没有疫情,印度莫迪夸下的海口也很难实现,毕竟,年均11.8%的增速很难达到。莫迪放的卫星,只是为了增加民众信心,提高自己的支持率罢了,只是一句政治口号。
莫迪在2019年中期放了卫星,我们调侃的同时,应该理性看待印度这个国家,他们有着很大的潜力,13亿多的人口红利存在,国家各方面渐渐在改善,科技方面、软件方面,实力都颇为不俗,不说短期内超过哪个国家,也不说几年之内达到5万亿美元的规模,只要没有大的动乱和战争,下一个十年内,再下一个十年内,印度都将是全球范围内不可忽视的一个较大经济体。
十年之内,印度超过德国的GDP是大概率的,15年内超过日本也是大概率的。
但是,印度超越美国和中国,还是很遥远,毕竟,中国有着和印度一样大的市场,有着一样多的人口基数,而且工业化程度很高,各方面发展很均衡;而美国,作为全球霸主,岂是印度这样的国家轻易超过的?
印度计划,在5年内把GDP提高到5万亿,如今怎么样了?
导语:毫无疑问,现在印度5年内把GDP干到五万亿美元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也不是为了黑印度,为黑而黑这完全没有意义。要说印度,确实潜力巨大,13亿的人口规模,良好的国际环境,雄心勃勃的莫迪,一切看起来非常的美好。至少在2019年,大多数国际上的机构是非常看好印度的。在莫迪政府的第二个任期,莫迪领衔的印度人民党以压倒性优势赢得2019年大选以后,“5年内将印度建成5万亿美元经济体”成为了印度举国上下最耀眼的发展目标和最具煽动力的动员口号。进入到2021年,谁都知道印度在新冠疫情面前遭遇到了毁灭性的溃败,即便是在印度国内,现在也没有人提这个五万亿的目标了。现在印度需要的是恢复元气,现在日均两万例的新冠感染,也绝对是不可小觑的。或许印度10年后,可能实现这个目标吧,五年,没有可能性。
莫迪横空出世,五万亿美元计划,莫迪政府几乎可能实现的目标
2014年,莫迪上任,这位来自于古吉拉特邦的印度新领导人确实给外界众多的期待。看莫迪的从政履历,可以知道莫迪确实是一个非常出众的领导人,这个被誉为当今世界出生几乎是最卑微的印度新领导人,自2001年起,他连续三届担任了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在他的带领下,古吉拉特邦经济增长异常迅猛,古吉拉特邦甚至甚至被誉为印度的“广东省”。尽管,古吉拉特邦人口仅占印度人口的5%,但是该邦却占全国16%的工业产值和22%的出口额。古吉拉特邦的经济增长率也常年位居印度第一,连续多年超过10%,英国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形容,莫迪是难得的“经济好手”,这正是印度现在迫切需要的。莫迪携在古吉拉特邦的高光执政业绩,让印人党以压倒性优势获得执政地位。而2014年的印度大选,创下了多个第一,这可以看出2014年莫迪超高的人气。2014年印度大选耗资86亿美元,被誉为全球最贵的一次选举,超过了美国的历届选举,而66.38%的投票率也是印度建国以来最高的一次。2014年的莫迪不仅仅是在印度风头无俩,在国际上也是影响力巨大,2014年,莫迪甚至以500万张得票成为美国《时代》周刊2014“年度人物”。
成为印度总理后,印度民众期待着莫迪把古吉拉特邦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印度全国。而莫迪确实不负众望,在莫迪第一个五年任期内,印度经济年均GDP增长7.2%,印度的GDP总量也由2013年的1.9万亿美元,增长打2018年的2.7万亿美元。莫迪一上台,确实魄力很大,一是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威,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在全国27个邦中的19个得到执政权,让国大党和很多地方政党边缘化,这使得莫迪政府和印人党对印度政局的控制力增强,这毫无疑问有利于莫迪的政策在全国推行 。二是推出了创业印度计划,该计划从多个方面鼓励印度民众创新、创业,有助于培育印度的“企业家精神”,其三就是加强中央政府财政能力的税收制度改革,目的就是扫除了邦与邦之间的税收障碍,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促进企业在印度的分工合作,更加有效合理地配置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其四就是推动印度制造计划,旨在重点发展印度基础设施、数字网络、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等,立志将印度打造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彻底转变印度依赖服务业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此外莫迪还搞了智慧城市战略,改善公共卫生的厕所革命等等。
尽管印度跟咱们关系确实不好,但是客观而言,莫迪确实干的不错。不管是在印度国内,还是在国外,第一个任期的莫迪风评极佳,甚至在我们国内有些媒体人把莫迪看作是“印度的邓小平”。而莫迪执政的第一个任期,也是国内印吹的流行期。可以说,那个时候的印度,国内国外几乎有一种共识,认为印度会是下一个中国。不管这符不符合实际情况,这起码在莫迪的带领下,印度确实给人以不同的印象,认为印度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经济蓬勃发展的国家。尤其是2018年第三季度,印度的的GDP总量实际增长率为7.1%,而中国第三季度GDP仅增长了6.5%,印度经济增长率超过长期的王者中国,这在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和热议。当时印度整体GDP朝上,中国GDP增长放缓,并且预期仍降放缓时,印度简直成了在经济领域最耀眼的明星。在这样的蓬勃势头下,莫迪2019年再度高票当选,开始第二个任期。也就在这时,印度提出了五万元美元的经济目标,印度力争在2024年达成该目标。在当时那种情形下,外界普遍认为这对印度来说,并不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2018年印度GDP2.7万亿美元,实现5万亿的目标,印度只需要在2019年GDP2.9万亿的基础上年均增长8%就可以实现,考虑到中国曾经长达十多年的GDP超过10%的增长率,印度GDP达到5万亿美元,确实不是什么难事!一切看上去那么容易,印度似乎前途光辉灿烂。
雄心勃勃的莫迪,在疫情面前折戟,印度坠入深渊
2019年新冠疫情突发爆发,这种始料未及的事件降临的时候,全球确实都没有做好准备。疫情爆发时,中国摆开阵势,对疫情严阵以待,美国一边对中国打起了口水战,一边看中国笑话。正当全球猜测谁会掉进疫情的泥里面的时候,大家都纷纷把目光放在了印度身上。莫迪看了一眼,没有吭声,果断的采取了封城措施。2020年三月美国发现新冠病例,紧接着美国成了第一个新冠大本营。封城过后,当踌躇满志的莫迪看了一眼印度的经济数据时,莫迪不禁大惊失色,2020年印度第三季度经济萎缩了7.5%,还有四年时间GDP要达到五万亿美元,这个压力是巨大的啊。很显然,印度不应该这样一直封城下去。当印度疫情每天控制在几百例感染的时候,莫迪政府就急不可耐的宣布抗疫胜利,而这个时间节点是2021年1月。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四月份印度疫情大暴雷,印度一片人间炼狱场。一时间,印度富豪纷纷逃出印度,印度工厂纷纷停产,那些当年从中国迁到印度的企业有纷纷回迁中国,印度成为了资本的弃儿。
毫无疑问,疫情对于印度的影响可能比我们想象中要更大。我们现在无法确切的知道印度具体的死亡人数,但是单从印度飞往国外的飞机被频繁检测出新冠病毒来看,印度的感染规模是惊人的,美国智库的专家甚至估计印度的死亡人数可能超过470万。从现在国内与印度有业务来往的公司的反馈来看,印度方面大幅度的调整了与中国方面的接洽人,而更换的主要原因就是先前的接洽人已经死亡。产业人员的死亡,这对印度的影响可以说是伤筋动骨的。2020年印度的经济产出下跌是创纪录的7.3%,2021年印度第二波疫情大暴发,2021年印度的经济能维持现状就不错了,要说出现增长,几乎不可能。2020年,印度GDP为2.6万亿美元,2021年,弄不好还要继续下跌。三年的时间,印度要达到5万亿美元,印度即便每年增长率达到20%,三年以后印度的GDP也只有4.5万亿,这没有任何的可能性。
就算是没有受到疫情冲击的印度,以印度的劳工制度,征地的低效率,印度都很难有持续的增长动力。以中国经验来看,实现持续、稳定、高速增长的关键在于形成“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出口创汇”的良性循环。通过发展基础设施,为吸引投资、发展产业创造环境,进而利用比较优势的产业做强出口,推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但是疫情没有爆发前的2019年前三个月,印度GDP仅得5.8%的经济增长,这已经创下莫迪执政以来的最低季度增速。这也说明,想要振兴印度的经济,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莫迪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莫迪在第一任期内没能全方位启动涉土地和劳工的改革,到现在也依旧没有解决。土地和劳工这种根本性问题,印度都不能解决,说实话,印度很难有经济发展的动力,更不用说,印度的政治架构是一套非常低效的动员机制了。
结语
因此,笔者认为,莫迪确实是印度比较卓越的领导人,尤其是在第一个任期,在经济方面的业绩足够的亮眼,这确实增进了印度的雄心,印度的经济振兴似乎指日可待。但是疫情的失败,印度土地,劳工这些症结性问题不解决,印度很难出现持续性的发展动力。印度目前最紧要的是从疫情的泥潭中走出来,然后作出更大力度的改革,或许印度在2030年有可能实现五万亿美元的经济目标!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