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城防司令大还是保密局站长大?
谍战剧《潜伏》如果看得足够仔细,应该记得戴笠来军统天津站视察时的讲话:此次来平津,一来是处理马汉三贪腐案,二来就是处理94军副军长杨文瑔“纳妾案”(当然还有秘密目的)。注意两个点,第一是在戴笠生前,军统还没有改制为保密局,第二,这个杨文瑔历史上确有其人,1942年10月调升中央军第94军副军长,而军长则是黄埔一期的牟廷芳。
曾涉“九龙宝剑案”的马汉三那会是军统北平站长,抗战胜利后以大肆“劫收”和贪墨而闻名,那么处理他必须得由“戴老板”出面,这是很好理解的,毕竟是一个系统的,上级来查办下级理所应当。那么这个杨文瑔又是什么来路呢?川籍,黄埔二期毕业,曾任老蒋的侍从参谋,抗战期间在第六战区对日作战也算卖力,累升至第94军中将副军长,还算是比较得宠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已转隶于汤恩伯第三方面军第94军,是最早进入上海市区的重庆方面正规军,杨文瑔率领该军先头部队,自广西柳州乘美军运输机抵达上海,列队开进市区,随后奉命处理军事接收和受降事宜,很是出了些风头的。不久以后,第94军又奉命调归华北方面的孙连仲第11战区指挥,参与了接收天津、秦皇岛等沦陷城市,军长牟廷芳兼天津警备司令,1946年初杨文瑔继任。
所以这个杨文瑔不仅仅是第94军的副军长,其实还兼着天津警备司令,也就是题目中所说的“城防司令”,基本性质相同,全称是某地“警备司令部司令”。至于“纳妾”这个事只能算是个“作风问题”,确实违反了高级将领应该遵守的纪律,影响虽然很坏但是错误性质并不严重,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天津站站长吴敬中是处理不了他的,因为无论是级别还是权力,都在对方之下,所以才不得不由戴笠亲自出马。
先说级别和军衔,军统(保密局)在各大城市的所设的甲种站,站长一般为少将军衔,如果是中小城市的乙种站甚至丙种站,那就是上校、中校都有了,所以军统老家伙吴敬中也不过是个少将的职务军衔。而杨文瑔那是中将警备司令兼正规军的副军长,无论衔级、权势都在吴敬中之上,这个案子他怎么办?不要被影视剧中军统特务的无法无天带沟里去,在黄埔系中央军面前,军统是不敢胡来的。
(戴笠剧照)
同时还应该了解一个历史常识,一般军统或者保密局的某地站长,都兼任着当地警备司令部的第二处处长(稽查处),从而有公开的身份方便调动军、警、宪、特各单位联合行动,也就是说,名义上吴敬中还是杨文瑔的直接下级。一个是警备司令部的司令,一个是警备司令部的处长,这样的从属关系,意味着天津站更不敢把杨文瑔怎么样,只能上报军统局本部处理。
戴笠的职务军衔也不高,当时是军统局中将代理局长,但至少在衔级上不在杨文瑔之下,这是处理军官涉案的基本条件(就好像李烈钧审判张学良必须临时加衔一样)。更重要的是,戴笠作为军事委员会直属的调查局局长,以及跟老蒋的关系、跟汤恩伯的关系,查办一名中将副军长的威权已经足够了,吴敬中去抓人肯定没戏,搞不好还得挨揍一顿,然而戴笠到场的话,没有人敢反抗,那跟造反没什么区别了。
即便是军事委员会改组成为南京国防部以后,保密局天津站和天津警备司令部也是分属两个系统,天津站归保密局长指挥,而天津警备司令部归“参谋总长”指挥。如果保密局天津站在侦办案件中涉及警备司令部的中下级军官,跟警备司令打个招呼是可以调查或者捕人的,比如《潜伏》里面李涯被军方揍得鼻青脸肿,吴敬中就可以要求军方把肇事的团长给“捆到保密局来”,再比如廖三民暴露后,李涯也可以直接去抓捕。
但要是警备司令或者副司令涉案,保密局各站的权限就不够了,警备司令部是民国时期各城市的最高军事机构,理论上指挥着所有正规军、地方武装和宪警特单位,保密局作为军队机构,也在其所辖范围之内。所以假如天津出现此类情况时,天津站要么通过保密局本部转“国防部”派员处理,要么就得是戴笠这样的特务头子顺道亲自处理,别无他法。
所以就衔级和权势来说,民国时期各地的警备司令是大于当地保密局站长的,这一点勿庸置疑,如果保密局有明显的出格举动,有后台的警备司令可以断然处置之(注意啊,得有后台,否则没人敢触这个霉头,到时候在南京打不赢官司,非得被撤职查办不可)。警备司令部有军权,可以调动部队,而保密局就那么几十上百号特务,打架或者火拼是肯定吃亏的,李涯跟人动手都被揍成什么样了,两卡车的兵呢。
然而保密局的性质和任务又比较特殊,它有监视驻军的权力,经常会向局本部打小报告,甚至敢监听军方的电讯联系,防止有“通共”或者起义的情况发生,同时保密局长又可以越过“国防部长”直接向老蒋汇报(这是明文规定的),所以在通常情况下,警备司令也不会轻易招惹保密局的站长,这是由蒋政权的特殊架构决定的,一方面是纵容各系统互相牵制,另一方面是大搞“特务政治”。
民国时期城防司令大还是保密局站长大?
一个是中将,一个是少将;一个是司令,一个是处长,而且两者之间还存在着上下级的隶属关系,到底谁的权力大,一目了然。
民国时期的蒋政权有个特殊的组织——保密局,也就是军统。戴笠时期的军统的确权力非常的大,军统在全国各地设置了保密局站,而且还将这些站点分为了“甲乙丙”三个级别。站级越高,其站长的权力就越大。
明确地说,军统其实也具有军人身份,只要有军人身份就一定有军衔。比如《潜伏》里的吴敬中站长,他是甲级天津站的站长,他的军衔是少将,当时军统的局长戴笠才是个中将军衔。只要有军衔,在军队中就一定会根据军衔级别来划分权力大小的。
城防司令又有多大呢?城防军一般属于城市警备部队,在民国时期的警备部队和正规部队具有同等的军衔和武装力量。一个城防军司令至少是师长级别,少将起步。如果是北平、天津、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城防司令,他的权力大了去了,甚至比当地的驻军司令都要大。
为何城防军司令的权力大呢?民国政府对于城市的据守有着顽固的执著,蒋政府认为一旦某个城市丢失,不但会失去军心,更是会动摇政府的根基,因此他们对于城防看得非常的重要,城防司令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民国政府害怕城市失守,又对城防司令不是很放心,于是就在各个重要城市成立了军统站(后来称之为保密局站)。戴笠设置这么多的保密局站点,目的有两个:1、进行反共特务活动;2、监视当地城防军。
保密局属于特务机关,戴笠为蒋设置这么多的特务机关的真实目的大家都很清楚,城防军和当地驻军也清楚,当然城防军司令更清楚。对于民国政府对城防军的不信任,蒋和戴笠觉得不能过火,真不能将保密局当作明朝时期的“监军太监”。于是,就明文规定当地保密局站长隶属于当地警备司令部的第二处处长(稽查处)。
这就相当于给了城防军司令一个信号:保密局站长是归你管的,不用担心。城防军司令的军衔比站长高,职务比站长高,同时还是上下级关系,当然是城防军司令的权力大。
其实,也不尽然。
保密局虽然也属于军队,但是他们从事的工作却是特务性质的,他们有着很多普通军官无法拥有的特权和资源。如果有中高级军官惹了保密局,他们不死也会脱层皮,究其原因就在于整个民国政府、蒋政府实施的就是“特务”政权,上下的不信任,又左右的掣肘,最后让特务机构保密局有着“东厂”、“锦衣卫”般的权力。
因此,从明面儿上看,城防军司令是可以强压保密局站长的,但是几乎很少有司令主动去得罪保密局站长。
民国时期城防司令大还是保密局站长大?
我是爱好文史旅军的工科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民国时期,城防司令肯定是比保密局站长大得多的!
首先,民国时期,一般不叫做城防司令部和城防司令,而叫做警备司令部和警备司令。
先说保密局站长的级别。保密局(军统)分为甲种站,乙种站和丙种站。其主官(即站长)可别是少将,上校和中校。设置是上海站(最大的甲种站,另有军统上海办事处,主任由戴笠亲自兼任。),北平站,天津站和各大省会站为甲种站,次要省会站为乙种站,重要地方城市为丙种站。并在东北“剿总”等地设区或督查处。
下面再来说一下,各保密局站所在地的警备司令部级别。一般来说,甲种站所在地的警备司令部,司令级别至少在中将以上,乙种站在城市警备司令至少是少将以上。丙种站就更不用说了,因为那里天高皇帝远,部队手里有的是人和枪,他们肯定是不屌小小的军统丙种站的几个人枪的。
另外还有一个情况要说明。在军统初期,军统站的站长的公开身份就是警备司令部的稽查处处长,后期由于军统拆分为保密局和国防部二厅,保密节制公开的原则,不再兼任稽查处长。但稽查处长名义上始终是警备司令部的直接属下,你说警备司令大还是军统站的站长大?还有一点,保密局军统站并不是在当地一家独大的,因为制约它的,还有当地的警备司令部二处(即国防部二厅在各部队的派驻机构),名义上也是警备司令的下属。要说还有党通局(中统)这个老对手在一旁虎视眈眈。这些都是警备司令手里可以用来制衡军统站的牌。实在不行警备司令就可以撕破脸皮,直接派兵打上门来,站长也只有捏着鼻子认了。这些例子,可以参看与狼共舞一里头的情节。
不过也有例外,军统上海站的站长始终是独一份比警备司令大。是由于上海站地位特殊,二是戴笠这个特务头子,经常在上海呆着,还有军统上海办事处主任的头衔。有戴笠在后面撑腰,上海站长还是很牛的。
民国时期城防司令大还是保密局站长大?
民国时期城防司令大还是保密局站长大?
民国时期保密局的特务头子是戴笠,戴笠的军衔是中将,他可是蒋介石的大红人,保密局在他的领导下,无孔不入的渗透到国共的各级组织,破坏了无数的共党组织。蒋介石常称戴笠是自己的左膀右臂,戴笠坐飞机失事后,蒋介石气得食饮难咽,整天是哀声叹气。可想而知保密局的头子戴笠在蒋介石心目中的地位,那是至关重要的。
蒋介石组建的保密局,就是个特务组织,别看该组织人员军衔不高,能上通天,直接受蒋介石的派遣。所以在关键时刻保密局特务有权击毙各级不忠诚蒋介石的高级国军将领,并且可以先斩后奏。
而城防司令,是在三大战役后,蒋介石为了防御共军渡江作战,临时任命了一批守城将领。为了防止这些城防司令投奔共军,每个城市都建立了国军保密站,目的是监督城防司令是否对国军忠诚,一旦发现有疑问,迅速报告蒋介石,蒋介石会指使保密局迅速作出反应。
综合上述保密局的保密站是监督城防司令工作的,虽然没有兵权,但是在蒋介石的直接授权下,可以指导城防司令的日常军事行动。所以说在非常时期还是保密站长比城防司令的官大。
民国时期城防司令大还是保密局站长大?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469条回答。
首先解释几个概念。
什么是城防司令,什么是警备司令,什么是保密局站长?
警备司令和城防司令其实很接近,但也有区别。
所谓警备司令部,本来叫做保安司令部,是常设的机构。
警备司令是负责地方军事工作的指挥机关,权力非常大。
原则上,警备司令辖区内的所有军、警、宪、特都受到司令部管理,甚至可以处决犯人。
警备司令部是军事机构,高级军官基本都是军人,下辖多个处,大多为:第一处(人事)、第二处(督察)、第三处(参谋)、第四处(后勤)、新闻处(政工)、总务处、军法处、军需处、直属警备团、宪兵队。
简而言之,警备司令部是没有开战之前的常设机构,主要用于协调辖区内的军事力量,用于备战和维持地区治安。
城防司令部则不是常设机构,而是临时机构。
一般是敌人马上就要打过来,出于防御目标设置临时的城防司令部,由驻军负责指挥。
城防司令部一旦建立,也就意味着很可能会发动攻城战,而军人成为主要作战力量,警察、宪兵、特务等等都迅速沦为配角的配角,只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城防司令一般是驻军最高军官兼职,可以协调当地所有的军事机构,包括特务、宪兵、警察等等。
那么,无论是警备司令、城防司令,原则上自然当然比保密局局长大多了。
保密局的外勤站分为三种,其中北平、上海、南京都是最大的甲种站,编制是160人。
他们负责城市的特务活动,站长权力是很大的,城市内特工都受他管理。
不过,原则上站长必须受到城防司令、警备司令的管理。
但是,保密局从来都是独立运作,不受任何单位干涉。
而不要说城防司令,就连北平站下属的特务,甚至不知道站长住在哪里。
这种情况下,保密局局长和城防司令互相没有什么联系,各管各的而已。
民国时期城防司令大还是保密局站长大?
电视连续剧《双刺》中,城防司令吴晋元向蒋委员长辞去了职务,准备告老还乡,保密局新上任的站长邓汉山判断吴晋元会出城举兵谋反,于是派人刺杀,他让手下人手脚干净点,不要露出马脚.....
一个没有了职务的城防司令,保密局站长都不敢轻易刺杀,你说哪个大?
从级别来看,城防司令级别更高(《潜伏》:天津站站长吴敬中,少将)
往回看过去,关于城防部队,主要的大城市都是一个军,军长级别为少将或中将。一般的大城市,城防部队也就是一个师,一般是少将。
我们再看看保密局各站。各站根据规模,分为 甲种站、乙种站、丙种站。
其中,甲种站的省市有北平、上海、天津、重庆、云南、四川等;乙种站的省市有安徽、陕西、山西、湖南、湖北、贵州等;丙种站,则是一般的三四线城市和地区了,比如新疆、拉萨、康定等。
保密局(前身是军统局)甲种站的站长,大多就是少将,也有中将(沈醉回忆录中如此说),比如,《潜伏》中的天津站站长吴敬中,就是少将。而戴笠戴老板,生前大多时候都是少将职务,死去才追加为中将。
而乙种站站长,大多是上校,少将级别的站长较少。丙种站站长,主要是中校或少校。
从职级来说,城防司令一般会高于当地的保密局站长。
从权限来看,城防司令更大(《双刺》:城防司令吴晋元)
城防司令管什么?
一个城市的保卫工作,关键时刻,党、政高层都得无条件配合城防司令,这是必须的,没有商量的,毕竟,战争时期,“城市安全与否”有城防部队决定很大部分。
那么,保密局的站长管什么?
一个站下面,会有几个大组:普通组、潜伏组、行动组、策反组、随军组、防谍组等,大家可能对“行动组”印象比较深刻,毕竟,在《潜伏》中,行动组组长李崖(祖峰饰演)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保密局的站长,调动不了党、政、军的人员,只能和他们商量,人家愿意,可以给予配合,不愿意,站长也毫无办法。不像城防司令,关键时刻,大家没有理由拒绝配合。
从管辖的人数看,城防司令管得多了很多(《潜伏》中:天津站站长和行动组组长)
城防司令管多少人呢?如果是一个军,则是两三万,如果是一个师,人数也在万人以上,整编师的话,那就更多了。
保密局基本是采取了军统遗留下来那一套,有五级机构:局--区--站--组---队,一个甲种站管辖人数在160人左右,这就是站长的管辖人数了;一个乙种站,管辖人数在110人左右;一个丙种站,管辖人数也就在60人左右了。
从管辖人数看,城防司令要比保密局的站长管辖人数多得多。
《潜伏》中的副站长余则成(孙红雷饰演)
虽然,同一个城市的城防司令要比保密局的站长级别更高,管辖范围更大,管辖人数更多,但城防司令无权管理和调度保密局站长,保密局各站只接受保密局领导的垂直领导。
所以,城防司令纵然更“大”,但对于保密局,也只能呵呵了,他管不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