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还会有哪些像中、美、俄这样的超级大国可能出现吗?

导语:全球233个国家和地区,要变成中美俄这样的超级大国的确实没几个,虽然笔者认为中俄暂时还差点意思。要成为全球大国,主要的衡量指标有三项,一是人口规模要过一亿,二是地域面积够大,最起码三四百万平方公里左右,三是经济发展情况和经济发展的未来潜力。没有这三项硬指标,难以称得上超级大国。要是按照这样的标准,德国,法国,英国,日本肯定不能算是超级大国,顶多算是发达国家。要是发达国家,那就太多了,比如瑞士,卢森堡,新加坡都是发达国家,但是要论国际影响力,那几乎没有。中国虽然暂时还不算发达国家,但是要论国际影响力,没有人可以忽略,这就是由人口规模,地域面积,总体经济实力决定了的。所以笔者认为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有潜力成为全球大国的印度

印度目前在国际上简直就如网红一般,美国积极拉拢,欧洲与其积极合作,就连我们的老邻居俄罗斯因为军火生意也是与印度友好几十年。印度自己呢,也一直秉承国父尼赫鲁要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的主张。印度有成为超级大国的潜力吗?笔者认为那肯定是有,印度人口13.6亿,这确实够多了,只有中国比印度多一点,地域面积297万平方公里,这个地盘不小,这比日本人窝在海岛上强太多了。关键是印度的地理位置也是极好,东北方向有全球海拔最高的山脉与某大国阻隔,北面,西北面是巴基斯坦,东面是孟加拉国,可以说是周边没有大国。

印度半岛如一把匕首直插印度洋,印度洋地处全球石油运输交通要道,强大的美国也仅仅只有一个戈迪加西亚基地可供使用。印度依托陆上优势,几乎可以说是独占印度洋,而又能充分享有海上贸易的好处,印度东南,西南全部面向印度洋,注定要成为一个依托大陆的海洋大国,这在当今世界可以说是大国的标配。就经济实力来说,印度2018年GDP总量2.85万亿美元,全球第五,虽然网友戏称印度的牛粪对印度GDP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我们要知道印度有全球第一的耕地面积,这足够他养活大量人口,人口就是发展经济的驱动力之一,印度人口的红利还远没有释放。可以预见,印度只要自己不折腾,不挑事,一心一意谋发展,印度这个工业化都没有完成的国家还是非常有前景的,笔者认为印度的发展潜力仅次于某大国。

南半球唯一具有潜力成为全球大国的巴西

有人说南半球不是有一个大国澳大利亚吗?澳大利一直是发达国家,面积768万平方公里,这还不能算是全球大国吗?但是我们再看一下澳大利亚的人口规模,按照2020的最新统计也仅仅只有2536万人,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们国家的上海,辖区6300平方公里,2019年的统计人口为2418万。也就是说如果某国发射核导弹,目标是澳大利亚,稍微打偏一点有可能一个人都炸不死。人口规模太重要了,这也是大国的硬件,毕竟没有人一切都是白搭,大国博弈本质就是人的博弈。也正因为如此,笔者还是看好巴西,虽然巴西在国际社会影响力确实一般般。我们看一下巴西的硬件,巴西国土面积851万平方公里,人口规模2.11亿,2019年经济总量为1.86万亿美元,全球第九,人均GDP之前还一度达到1万美元,这比印度的人均2500美元确实强太多。

从区位来说,巴西在南半球几乎雄视一洲之地,海岸线够长,周边也确实没有实力强劲的大国影响其发展。海陆区位一体都具备,从硬件来说巴西充满潜力。巴西的地理区位远离纷争的欧亚大陆,但是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经历过一战,二战,已经建国130多年的国家也就仅仅取得这样的成就。巴西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出口一直以农产品为大宗,这当然得益于巴西得天独厚的农业环境,也正因为如此,巴西的工业发展非常滞后。虽然被誉为金砖五国,但是巴西要走的路无疑很长。国内动荡的政治局势,极差的社会治安,极大的贫富差距,这些都是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巴西人热爱足球是出了名的,还有他们热情奔放的桑巴舞,也正因为如此,巴西人的民族性格里面都是乐活一族,他们好像天生就没有某大国以屈辱的近代历史,教育子民要团结要奋发有为的精神禀赋,某大国可以说是自上而下都是复兴复兴再复兴,而巴西人他们只活在当下,至于国家富强可能远没有桑巴舞重要。巴西前景如何,就看巴西人能不能找到正确的方式奋斗了。

前路漫漫的欧盟,未来世界格局的一极?

欧盟确实有成为一个国家的巨大潜力,在国际上他们也越来越发挥重大的国际影响力。如果欧盟的国家从目前看到的雏形邦联到走到联邦,欧盟未来可期。我们先看一下欧盟现在的基本盘,英国退出欧盟以后,欧盟实力确实下滑了一些,但是依旧实力强劲,2018年欧盟总共有27个成员国,总人口4.48亿,GDP总量为15.60万亿美元,这在全球排第二。欧盟地区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大本营,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在五百年的全球史中都曾经是独领风骚的国家,也是全球最富裕的地区。笔者大胆的预测,统一的欧洲确实有叫板美国的实力,未来的世界格局笔者认为是中美欧的三强格局,甚至印度,俄罗斯都要靠边站。欧洲单独的国家都有天然的缺陷,那就是小国林立,国土支离破碎,都是些没有战略纵深的国家。联合后的欧洲呢,人口规模,战略纵深都有了。从地缘来说,欧洲靠着大西洋,还有一个可以看作内湖的地中海,整合之后海陆一体具备,区位优势非常的明显。

欧盟虽然前景比较广阔,无疑问题也是很多,尽管历史上欧洲有统一的基督教文化传统,也在罗马帝国,查理曼帝国的统一领导下,但是由独立的主权国家整合成具有独立主权的合众国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情。移民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民族主义势力,欧洲整体的经济不景气,以及美国人的打压,都是阻碍欧盟进一步联合的障碍。但是笔者相信,欧洲还是大概率的会走向联合,既然欧洲的死敌德法都能够和解共创未来,欧盟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时间我认为是最好的弥合剂,欧盟未来依旧可期。

结语

因此,笔者认为,除了中俄美之外,世界上最有潜力成为全球性大国的地区是印度,巴西和欧盟,尽管各区域都有需要面对的问题,但只要国家选择了正确的发展模式,走正确的道路,未必不会带来奇迹。

(本文完)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未来还会有哪些像中、美、俄这样的超级大国可能出现吗?

出现中、俄、美超级大国,必须具备3个条件。国土、人口、军力,三个缺一不可。

国土越大,意味着周旋的空间越大。好比别墅一定有花园,阁楼只能开个小窗。空间越大,可供自然资源相对比较多,能够养活更多人口;这里讲的国土是个非常笼统和宽泛概念,其实往细了追究,还能进一步拆分,包括足够海洋经济区与出海通道、陆地领土多样性、各种地表与地下储备自然资源。21世纪是海洋世纪,早在18世纪美国马汉就写出海权论,抬头看看当今美国,不但在全球关键陆路国有驻军,所有世界主要海道和关键节点均有美国海军基地,以美国自己说法“全球控制,全球到达”;陆地本土多样性,能够非常有利于隐藏不愿轻易示人的秘密大杀器,具备强大的二次反击能力,以战争能力遏制他人对你发起战争的妄想,按照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便有非分之想,遭受了外国入侵,也有充分战略回旋空间;另外,国家生存、经济发展依靠大量自然资源,国土面积越大,地表与低下储备的各种自然资源越丰富,除了有形资源外,阳光、水能、风能均可划入宽泛的资源中。

人口。打架肯定是人越多,越容易取胜。虽然人类已经进入核能时代,不再仅仅依靠枪炮船舰作为实力的象征,但核子武器使用还是有相当高的门槛,特别对于均有核的五大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谁手里的家伙都不是好惹的,因此核子武器更多处于威慑状态而不是待用状态。否则地球根本经不起折腾,一两下就全玩完。

除了人口总量外,还是有人口男女比例和年龄结构两个方面需要考量。俄罗斯的前身苏联经过二次大战后,死亡3000万人口,其中大量都是男性青壮年,因此俄罗斯的人口结构中男女比例相对于中美而言应该更有劣势。据俄罗斯统计局公布数据可以一窥究竟,2018年对俄罗斯男女比例进行了统计,男女平均比例是1000:1156,年龄在35岁至39岁的男女比例为1000:1027,差别最大的是70岁以上人口的男女比列,为1000:2377。说明越是老年比例越是失调,什么原因?当然就是战争遗留下来的创伤。

军力。是个非常抽象的名词,各国都有自己排名方式,甚至不排除某些小国把自己划入世界3大军事强国之列,正是大言不惭。军力包括技术装备、军队规模、军事思想现代化,再往细了说,可以追溯到国家经济实力与科技实力,毕竟打仗打的就是钱哪,即便平时养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军队,对一般国家而言也是高昂代价,没有强大经济实力,哪来财政供养得起呢? 技术装备包括(非)核武器,这些5个常任理事国均有,当然有个别国家也拥有核武器,无但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无法与上述3个大国相提并论,因为不在一个等量级,不具有可比性;军队规模直接受制于国家财政能力与国土军事思想。通常财政能力较弱,三军发展平衡度就比较差,全球到达型国家军队规模要比较大些,除了在国内部署,还需要全球各地部署,此外,不同军事思想也会影响三军结构,中国经济不断发展,海外贸易和经济利益的不断延伸,需要足够防卫保卫能力。因此,进入21世纪后,在军队总量稳定或略有精简情况下,陆军的人数在稳中有降,而具备攻防一体的海空军则不断得到充实、加强。

综上所述,除了上述3个大国外,具备一定条件的国家与地区。从亚洲来看日本、印度、伊朗、以色列还能站在大国门口张望一下;欧洲基本都是小国居多,能够对超级大国有一定挑战能力也就英、德、法国吧,除此之外,似乎挑不出更有品相的国家了;非洲虽然也有国土面积较大的,总体上经济连二流强国都排不上号,自然无法考量。北美能排上号的只有加拿大,中北美洲墨西哥、南美洲巴西与阿根廷,外加一个澳大利亚。

但是,如果按照上述标准原则,再进一步细化,或多或少都有致命缺项。不是科技水平不够,就是经济能力跟不上,或是国土面积只有弹丸之地,无法承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攻击。相对而言印度在上述3大条件下,还能略略及格,但也仅仅是及格而已。超级大国,牛逼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还是真要靠实力争来的发言权,其它国家只能干瞪眼。

未来还会有哪些像中、美、俄这样的超级大国可能出现吗?

当世界在政治上划分为支配国和被支配国的时代的一个或极少几个可以支配整个世界的国家的时候,他们就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大国。

可以说,中国在世界古代史上就是不折不扣的超级大国,而近代的英国,冷战时期的美国和苏联,都是超级大国。

而现在的美国依然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我们中国也成为对其极有竞争力的超级大国。

下面说说,新世纪还会有新的超级大国出现么?

我认为不会了,作为超级大国存在的要素,以人口,幅员,经济,财富,地理,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和军事力量来说除了现在的美国,发展中的中国是合适的,其余像俄罗斯,印度,巴西,欧盟都是不具备上述条件的。

首先看看俄罗斯,其实俄罗斯的前身苏联那确实是不折不扣的超级大国,其各项实力连美国人都觉得惊恐,但苏联解体后,已经将近三十年了,俄罗斯的经济依然贫弱,人口无法和中美相比,军事实力也萎缩的厉害,就连它的地缘政治也远不如苏联时期和谐了,昔日的盟友现在全部是美国人的小弟,现在的时代已经进入了中美争霸的时代,俄罗斯距离超级大国那是渐行渐远。

而欧盟如果能真正的成为一个国家,那是有可能成为超级大国的,但是看看这几十年欧盟的状况,我们就知道,这都是不可能的了,欧盟各国各有自己的利益,也从来都没有过统一的渴望,夹杂着英国这根搅屎棍在,能统一才怪了呢。

再说说有潜力的印度,巴西之类的国家,这类国家人口和国土是有了,但是其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相比之下,那是低得多的,换句话说,如果未来他们有了成为超级大国的潜力,有了相当的水平的话,当世的超级大国们会看着么?

其余日本之类的小国就忽略不计把,他们可能经济发达,但永远只能算是超级大国的附庸了。

未来还会有哪些像中、美、俄这样的超级大国可能出现吗?

个人觉得这样的可能性很低,就目前来看甚至是不可能的,而如果想要出现像中美俄这样的超级强国,那么一个国家无疑得具备很多方面的因素,而就现如今各国的实际情况,以下国家无疑很有可能在未来成为中美俄这样的超级大国。

巴西是世界国土面积广袤的国家,同时也是金砖国家之一,经济实力也不俗。

想要具备成长为超级大国的条件之一,那就是国土面积必须广袤,像中美俄三国都是具备了广袤的国土面积,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强国。因为只有国土面积广袤,才有发展的潜能,比如俄罗斯,其虽然经济实力一般,但其胜在面积大,只要把人口发展起来,俄罗斯的潜力是无限的。

反观日本,虽然其名为世界第三经济强国,然而因为其国土面积狭小还是一个岛国,使得其如今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国土所能容纳的瓶颈,想要再进一步无疑很难。甚至还因为其是一个岛国,随时面临被眼淹没的威胁,这使得日本永远都无法成为世界强国。

而巴西却具备了所有的条件,其拥有800多万的国土面积,排在世界第五,比美国小不了多少,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除此之外其还有不俗的经济实力,如果不限定时间的话,巴西以其现如今的实力发展下去,未来事有很大可能发展成为如中美俄这般的世界强国的。

相比于巴西,印度成为世界强国的潜力更大,只要印度控制人口,未来印度的实力就很有可能超越英法等国。

一直以来大家对于印度都并不看好,毕竟这个国家环境卫生条件极差,而且贫困人口众多,加上其万国牌的军事武器装备,很对人对于这个国家非常大轻视。但就目前印度的各方面实力来看,还是非常强大的。首先是其经济实力和增长速度。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少数几个能够跟得上我们的国家,其因为这些年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印度现如今的经济规模高达2.6万亿美元。

几乎是俄罗斯经济规模的一倍,位列世界第七,可见其经济实力之强。除此之外印度的军事武器虽然是万国牌,但印度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核大国,因为这个优势,使得印度近些年频频想要申请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只是一直被否定而已。但一个能够独立制造核武器和核潜艇的国家,只要给其足够的时间,印度会慢慢的发展起来,而且如果其控制了人口,那么未来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强国,甚至还比巴西更具有优势。

法国因为拥有独立自主的核武库,没有受到美国控制,未来成为中美俄般的世界强国概率很大。

不同于英国的核武器以及核潜艇被美国所掌控,法国的核武器是独立自主研发和拥有的,跟英国不是一个层次的。加上法国因为戴高乐时期提倡的独立外交政策,使得法国成为了一个不同于英国的独立国家。

除此之外还有德国,德国虽然没有如英国那般被操控,但因为其是战败国身份,所受到的限制也极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欧洲的三巨头实际上只有法国能够不被控制而且还拥有核武器,这是非常难得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法国没有太大的国土面积,但其因为各方面综合实力否不错,只要给予其时间,未来成为如中美俄这般的超级大国也不是没有可能。

结语:

以现如今的情况来看,印度、巴西以及法国无疑是其中最具有潜力成为超级大国的国家,因为这些国家的实力综合各方面确实是比很多国家强太多。

未来还会有哪些像中、美、俄这样的超级大国可能出现吗?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说不准的,比如你不知道哪天在路上就会捡到100块,或者遭遇帅哥或者美女表白;而有些事情是板上钉钉的,比如太阳一定从东边升起,世界上一定不会再有超级大国出现。

从古至今,在世界上先后出现了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超级大国,比如汉帝国、唐帝国、清帝国;在外国近代史上则有西班牙帝国、大英帝国;而在世界现代史上,则有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

1991年苏联解体后,超级大国只剩下美国一家。解体后的俄罗斯只能退化成二流强国,欧洲西部的国家二战后一直受美国钳制,日本则在二战后成为一个残废国家,我国虽然经历了近70年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距离超级大国还有一段距离。

那么,在未来的世界发展过程中,会出现除美国之外的超级大国吗?静夜史认为并不会,这是因为:

1、超级俱乐部一直很挤

超级大国的概念出现在1923年,指的是极端强大的国家,其特点是其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并能以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直接或间接对别国进行政治或者经济干预,甚至可以动用武力达到其利益最大化,谋求世界霸权。

也就是说超级大国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国力极端强大;

理论上有能力干涉任何国家;

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超级大国必然是世界霸主,而且最少越少。

今天的超级大国是美国,而距离今天最近的超级大国是苏联。从1945年二战结束到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格局是两极争霸,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超级大国。

因为超级大国必然是世界霸主,所以理论上像美国和苏联这样两个超级大国并存的情况并不存在。因为在同一个世界,不仅只需要同一个梦想就行,霸主也需要一个就好!

君不见,春秋时期,晋楚争霸,晋楚两个大国倒是可以吃吃饭,打打仗,谈谈判、骂骂娘,但是周边的小国却随时会因为两国的争霸灭了国,实在是危险得很。毕竟,一个家庭只能有一个家长,要是都想当老大,家庭战争肯定少不了。

不过美苏两极格局确实存在了而且还相持了很长时间。究其原因,是因为美苏两国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其中美国是资本主义,苏联是共产主义。

这就相当于分家,各过各的,互不烦扰,美国是资本主义阵营世界霸主,而苏联则是共产主义世界霸主,这种奇特的社会制度差异使得美苏两个霸主可以并存。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近代史上,大不列颠和清王朝并存,英国是资本主义,清朝是封建主义,英国将殖民地推向全球,而清朝的影响力远及欧洲美洲。

除了两种社会制度不同超级大国可以并存外,剩下的社会制度相同的情况下,世界上就只能有一个超级大国,比如封建时期的汉朝、唐朝,资本主义时期的美国。

2、超级大国诞生并不容易

理论上,我国是可以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的,至少也是和美国并驾齐驱。不过超级大国的形成并不是只取决于综合国力和影响力,而是又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在先前文章中,静夜史就分析过地理决定论,地理环境不仅能够决定城市的发展,还能决定国家的兴衰,尤其对于超级大国而言。

我们可以看出,历史上的超级大国在地理位置上都是得天独厚的,对外界而言或封闭,或隔绝,但是超级大国向外的辐射却是便捷和随意的。

今天的美国作为超级大国,首先在地理位置上就得天独厚,美国的东部是大西洋,西部是太平洋,南部是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北部是忠实小弟加拿大,东南是海上国家古巴,周边的小国无论如何也没有实力挑战美国,这使得美国本土非常安全,再加上大洋的隔绝,使得美国本土极不容易遭受到外国的大规模侵略。

阿拉斯加虽然距离俄罗斯更近,但俄罗斯的重心一直在西部的欧洲,且阿拉斯加的存在使得美国有了参与北极事务的优势。

而昔日的超级大国苏联,虽然邻国众多,但其中高纬度的国土使得所有苏联南部想要侵略苏联的国家都望而却步。从欧洲方向虽然可以进攻苏联,但是东西向巨大的纵深会拖垮任何一个侵略者,拿破仑和纳粹德国就是最好的证明。

英国作为曾经的超级大国,本土首先是一个岛国,这使得它能够在欧洲的事物上独善其身,在面对战争威胁时,强大的海军等军事力量就可以保卫英伦三岛。

至于更早的汉唐帝国,由于东亚地形相对封闭,包括亚历山大、铁木尔等强国始终都无法跨越天堑对中原形成威胁,而周边的政权最后也都融入到了中原王朝。在海洋时代到来前,东亚是世界文明的孤岛,国土安全系数相当高。

想要成为世界霸主,随时打别人,首先需要让别人打不到你。

而从今天的世界局势来看,无论是俄罗斯还是我国周边的威胁和掣肘都很多,不可能达到美国这样的程度。

3、战争是超级大国催化剂

超级大国不是潜移默化自然形成的,而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也就是说,战争是超级大国产生的催化剂。没有战争,就没有超级大国。

从历史上超级大国的诞生轨迹来看,战争给这些国家带来了国际地位、小弟,更多的是海量的财富。

以苏联为例,虽然1937年,苏联综合国力已经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但是由于列强的长期围堵,苏联整体的科技水平还不算太高,如果按照斯大林模式的发展,苏联综合国力会取得更大进步,但是封锁下的苏联科技进步依然比较困难。

但是二战的爆发改变了这一切,虽然苏联在二战中伤亡惨重,前期一度惨败,但苏联获得了美国的大量援助,这个昔日苏联的死对头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选择支持苏联抗战,通过《租借法案》,苏联得到大量美国的装备,提升了苏联的技术水平。

而这只是起步。打败德国后,苏联不仅抢走了大量的德国专家回国服务,更将苏占区内的德国工厂设备拆卸一空运回苏联国内,同样他们还对东北的日伪工厂设备进行了拆运。

二战前后的德国,贡献了大量的新技术,这些都被苏联拿来就用,大大提升了苏联的科技水平。

1949年,在美国成功爆炸原子弹仅仅四年后,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随后,苏联在航天技术上一度压美国一头,包括发射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成功进行载人航天等。

但是,战争这一催化剂在拥有核武器之后便戛然而止了。因为美素英法和我国等都拥有了原子弹和氢弹等大杀器,使得大国之间对于战争的态度越发谨慎,虽然武器威力大了,各国的胆子却越来越小,核武器在无形中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平衡。

因为核武器的相互牵制,半岛战争成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区域战争,剩下的时间,都是一些区域的冲突。今天的战争,更多的是代理人战争,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没有战争,就没有国际影响力、科技水平以及盟友的急速膨胀,当然也就无法产生超级大国。

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除了美国,不会再有超级大国的出现!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未来还会有哪些像中、美、俄这样的超级大国可能出现吗?

短期不可能,遥远的未来不好说。除了中美俄三大家,这个世界上确实还有两个地方有机会诞生超级大国:一个是印度,还有一个是中东。

短期为什么不可能再诞生超级大国?很简单,大流氓不允许啊。超级大国意味着超强的利益争夺能力,当今世界,几大流氓自己分配世界利益已经快要大打出手了,怎么能忍受一个新巨头的加入呢。因此,无论现有的印度这种大户,还是土耳其这种能力不算特别大但是心气比谁都高的小大户,都必须被按着。

为什么美俄都愿意卖武器给印度?就是因为暂时看起来,印度怎么也发展不起来。为什么美帝越来越喜欢和越南眉来眼去?就是因为越南被我们按在地上摩擦了十多年,工业基础都废了。为什么美帝那么拼尽全力支持以色列?因为需要小霸王在中东镇场,而小霸王自身体量太小,根本不会对后台老板构成威胁。那么,为什么美俄都不同程度的压制伊朗和土耳其?因为这两个国家都有统一中东的想法!这是大流氓绝对不允许的。

再说一说欧洲为什么不能诞生超级大国。欧洲的民族独立性已经深入欧洲人民的骨髓了。从欧洲人的思想观念来看,除非采取蒙古帝国的屠城战术,否则,没有哪个国家有能力武力统一欧洲,然后还能成本合理地长期治理并稳定欧洲。大家看看欧洲那些国家,已经小成那样了,西班牙还有加泰罗尼亚、英国还有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要闹分家,其他那些独立了几百年的国家,怎么能够愿意被人征服成一个国家呢!

那么,为什么说遥远的未来,有印度和中东两个地方有机会诞生新的超级大国呢?

首先,遥远的未来我们现存的所有人都看不见了,那至少是几百年以后了。那时候,也许因为各种原因,中美俄欧都同时不行了,印度可能因为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而崛起。印度的核心优势就是人口规模。按照今天的印度的统一局势来看,只要好好教育民众,几百年之后的印度人,应该非常接受大一统的国家思想。而一旦印度成功实现工业化,印度十三亿多民众创造的财富规模,是和我们有一拼的。那个时候,印度必然有大量的资源投入军事力量建设,成为世界的一极。

而中东,目前拥有4.9亿人口。历史上的中东地区,曾经出现过强大的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以及最后的奥斯曼帝国。中东看起来那么多沙漠地区,居然也养活了4.9亿人口,这说明那块土地的资源承载能力是相当强的。而且人类历史的古文明,比如巴比伦等,都诞生于那个地区。这说明,那个地方资源有潜力,人口也有潜力。

那么,在遥远的未来,当中美俄欧同时不行了,印度也没有扩张到中东那边,假如波斯人、阿拉伯人、或者突厥人再一次地把中东地区统一了,然后建设工业化,那么中东也能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就如历史上的那些大帝国。

但是,以上仅仅只是我们的猜想。按照这种猜想,尤其是它实现的概率太小,如果能够实现,那么估计有人统一南美洲的话,也能把南美建设成一个超级大国。只是,实现工业化,将来也许是智能化,或者更加先进的,都是非常艰难的一段奋斗过程。无论是印度还是中东,能不能下决心完成工业化的原始积累,都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情。因此,短期内,没有可能再出一个超级列强了。只是,太过遥远的事情,就谁也不好说了。

(欢迎关注探为观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