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欲行刺董卓,难道不怕一直在董卓身边的吕布吗?

趣谈答案:曹操不但害怕吕布,还害怕那个沉睡着的董卓。但无论如何,曹操都是一个伟大的投机者。

三国在线

我们重新温习一下三国演义,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就能够看到曹操内心的纠结和较量。

曹操从王允那边拿到了那把宝刀,然后去董卓家里面玩儿,在最开始的时候,曹操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在阿谀奉承,并且拿眼角飘着吕布。

而这个时候曹操已经知道吕布是董卓的一个干儿子,而且能扛能揍还能打胜仗,武功甚是了得,这个时候曹操就已经打起了小九九,究竟要不要干掉董卓?

谁知道董卓自己作死,非要让吕布离开自己帮曹操去挑选一匹好马,请注意董卓之所以让吕布帮曹操选马,也完全是因为曹操在一旁旁敲侧击。

换句话来说,当曹操拿起这把刀,并且即将杀死昏睡当中的董卓,这一整套流程过程当中,都是曹操在一步一步的小心铺路。

而当行刺董卓失败的时候,曹操什么也顾不得了,哪怕自己家里面的妻儿老小都不管了,骑着马就往外跑,并且成功的跑了出来,遇到了一个更加倒霉的人,他叫陈宫。

董卓的无力

得益于三国演义当中对于董卓的筹划,我们一想到董卓就会想起那个大幅便便,吃啥啥不够,干啥啥不行的糟粕老头。

但真实的历史上,董卓是有两把刷子的,而且这两把刷子非常的厉害,因为董卓本身就是西凉军当中的佼佼者。

曹操从最开始接到这个任务到最终刺杀董卓都是有着十足的风险,要不是曹操随机能力强和董卓的关系密切,恐怕还没有到董卓门前,就已经被董卓一刀给干死了。

当曹操来到董卓的居住之地时,这个困难无形当中已经增加了不少,原本曹操只需要面对董卓,一人杀掉董卓就可以了,可现如今竟然需要面对董卓和吕布两个人,而且杀掉董卓自己也不一定能够跑出来。

无形当中增加了曹操的压力,而在这个时候曹操心里慌了神,也就导致了此次行刺失败。

简而言之,曹操就是那种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的人,他往虎山上跑,一是为了追求功利,二也是为了忠心报国,但无论如何汉帝国这个摊子是捡不起来了。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曹操欲行刺董卓,难道不怕一直在董卓身边的吕布吗?

回答所问:

曹操欲行刺董卓关键是罗贯中笔下为描写对曹操人生的勇气与胆量过人的残酷,为王允设计献貂蝉相结合。

曹操当時是一个小官吏,曹欲行刺一是取信于王允,求取王允匕首宝刀,设谋以献刀为名谋行刺之实,事败而献刀;操也不是真正精忠于王朝,曹行刺事败明知仅能瞒董卓于一時,因而急急不辞王允而逃亡。就此勾起王允设谋利用貂蝉为美人计,离间吕布董卓父子,然后由貂蝉发挥离间父子作用,造成子弑父完成王允设计除掉董卓的大計。

可是曹操在逃亡途中被县令陈宮所缉拿,陈宫听曹所为过程与义气忠勇一時感动,弃官和曹同奔,二人投宿曹父老友吕伯奢家中,朋友重义,义薄云天,布置厨下杀猪敬客。因曹听隔壁讲“缚而杀之”,曹疑为吕家知情而要杀他二人,一時起了杀心,杀吕全家,到厨下,见缚一猪才悟而知"是误杀,二人忙出走半路遇吕伯奢沽酒才回,吕问为何不別而行,讲话间曹回头杀倒吕伯奢,陈宮问曹,岂有此理,明知误杀又再杀,曹讲:“宁可我侥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侥负我一人”,曹又讲,吕回家见状,必向官府报案,咱难逃一死。曹的意思是讲天下不可没有我^曹操;我杀天下人是杀不完全天下的人,陈宫听后全身大汗,其夜二人投宿旅店,陈宫半夜逃走,看透曹操残忍的为人,必是天下大禍!

曹操欲行刺董卓,难道不怕一直在董卓身边的吕布吗?

当然怕了,但是,这个怕是相对 的。他考虑到自己行刺时,可趁吕布不在时进行。如果行刺成功了,吕布是见利忘义的人,董卓一死,吕布断然不会出于义愤为董卓复仇的,再给点小恩惠,容易摆平。如果失败了,如书中交待的情节一样,溜之大吉!曹操精明过人,他知道处处为自己留有退路。所以,这个怕是相对的。就是说应付吕布,曹操游刃有余。

1.这个游刃有余还体现在曹操行刺计划的周密上。曹操在董卓的身边工作已有一些时日了,对董卓的干涉朝政、淫乱后宫等胡作非为之举早已愤慨不已了。为了等得刺杀董卓的机会,他深藏不露。年轻时,曹操是好条好汉,为国为民,他敢于牺牲自己。

他获悉王司徒家有一把七星刀,这把刀很锋利,削铁如泥,用它来刺杀董卓,成功率高。之前,曹操的工作表现令董卓很满意,获得了他的信任。尽管董府戒备森严,一般人进不去,但曹操可以自由出入,曹操是有使命感的人,他深知历史把刺杀 国贼的任务交给自己了。他是有勇气与信心的。
2.吕布是董卓手下第一猛将,但并不是他的贴身警卫。吕布平时也有很多军中大事需要处理。比如说训练士兵、炫耀、展示武艺,亲近与笼络部属关系等,不可能二十四小时都陪伴在董卓的身边。而且董卓与吕布二人有代沟,所以,吕布也不愿与董卓形影不离。是有空子可钻的。曹操是攻心大师。知道吕布跟随董卓只是因为董卓送他了金银珠宝和赤兔马,并不是仰慕董卓的为人来追随他的。4.曹操是有情怀的人,不像罗贯中描述的那么不堪,他开创了建安文学,看看他诗文,确实是有雄才大略的英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万一为此而失去了生命,自己也可以万世流芳。

权衡利弊,曹操刺杀董卓就付诸行动中了。

曹操欲行刺董卓,难道不怕一直在董卓身边的吕布吗?

谢邀!

董卓是西北狼智勇双全,吕布是第一勇闻名遐迩,他俩在一起,可谓是强强联手啊!就是这种布局,曹操也没有畏惧,从这一点足以看出曹操的英雄气魄和过人胆略。

曹操胆大心细,已经推演了有可能发生的几种情况,结果有上中下三种情况,上为曹操成功刺杀董卓,中为没有刺杀成,曹操全身而退, 下为没有刺杀成,曹操被抓。

曹操之所以担此大任,并不是他被忽悠了,而是他想要通过这件事扬名立威,为自己的将来打算,曹操是枭雄,枭雄就要做常人不敢做的事,勇气和智谋兼备是成大事的必要条件,这些曹操都具备,但是曹操想要将来号令天下,就必须做出一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然而刺杀董卓就是一件惊破天的大事儿,所以曹操当仁不让的要去!!!

我是五色土聊历史,欢迎大家关注!!!

曹操欲行刺董卓,难道不怕一直在董卓身边的吕布吗?

当然怕了,不但怕武力能秒他的吕布,甚至还怕武力不差的董卓本人。但是曹操还是挺有勇气的,冒着很大的风险找了个空档一试!

《三国演义》中曹操把王允给的七星宝刀带在身上找机会。

一天亲近董卓的时候发现董卓正在犯困,然后曹操殷勤的帮董卓脱鞋,伺候他睡下。董卓鼾声如雷时,曹操拔刀欲刺!

但这时,不巧,吕布进来了,曹操也够机敏的,突然大声囔囔说要献上七星宝刀,董卓早就有听说过这玩意,开心得不得了。

后来等董卓回过神来,曹操早就逃了!

对的,当时就是这样,哈哈哈哈哈!

正是曹操以此成了通缉犯,他也获得了极大的名声,陈宫就是因此不但捉到后放了他,还弃官后短暂跟随了他。

后来曹操就开始横下一条心来,拉自己的创业队伍,打天下了。

曹操欲行刺董卓,难道不怕一直在董卓身边的吕布吗?

曹操欲行剌董卓,当然是怕一直在董卓身边的吕布,行剌是指暗中进行,不是明目张胆去干的。忽悠一下吕布和董卓身边的人走开的时候,趁董卓睡觉的片刻进行,可惜曹操行剌失败。吕布是三国演义猛将,谁都让他三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