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英法都放弃了殖民地,俄国为什么不放弃任何土地?
关于这个问题,我看了部分回答,真的是在胡诌啊!
当然,说真话也不是人人都爱听的,但我还是要讲一讲。
所谓殖民扩张,也有很多形式。其中一种是要你的钱(请注意不是打劫,而是做生意赚你的钱),还有一种则是要你的钱(请注意不是做生意,而是打劫),还有一种不但要钱更要你命要你地的,典型如沙俄模式。
英国佬是典型的赚钱模式,你看它的殖民地,在美洲主要是加拿大和大西洋沿岸,在非洲则是从埃及到南非的南北大满贯,然后是印度和澳洲等等。为什么是这些?就在于维持一条交通线,并且在交通线的基础之上,运营他的全球商务模式。
英国人经营加勒比海,是为了甘蔗;经营北美,则是为了毛皮、棉花和大米,北部则出产毛皮;经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为了羊毛和黄金。而后英国商人就将这些物产来回倒卖,获取利润。
鸦片战争的真正原因,其实也是因为大清帝国与英国的贸易。早在乾隆时期,英国人就送来各种机器,那意思无非就是一个卖字。可结果英国人从大清进口大量茶叶,大清却几乎不购买任何英国产品,唯一感兴趣的只有鸦片而已。于是英国便在印度大量种植鸦片,而后拿到中国来卖。对于英国而言,你喜欢啥我就给你啥,只要你愿意掏钱,卖鸦片卖机器啥不是个卖字啊!
再往后,英国人从大清手里夺得了香港岛,请注意,以当时英军的实力,难道不能攻取更大的土地么?老实说,推翻大清国,建立一个新王朝都是没问题的。但是对于英国而言没这个必要。
所以,英国在全球猎取的殖民地,其实都是大英商务系统的组成部分而已。一旦到后来发现这个全球殖民地系统存在不再需要,英国便选择了果断解散。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南非都是如此——当然,也不会是完全的和平模式,北美独立就是一种军事模式,然而与其它国家相比,你就能理解了。
殖民扩张的极端模式,那就是沙俄模式了。这是一种古老的军事侵略模式,比古罗马和秦灭六国式的扩张更野蛮更恐怖。古罗马一度将地中海扩张成为自己的内海,但它并没有将地中海周边种族屠灭殆尽,变成清一色的罗马人。秦灭六国,确实屠杀了很多人,但也没有将六国百姓灭绝。但是俄国的扩张,就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俄国侵略的地区,譬如西伯利亚地区,本来就人烟稀少,俄国人搞几次屠杀,就可以清空这些地域。那么,如果俄国人入侵到人口稠密的地区怎么办?譬如中国黑龙江流域,当然已经有大批中国人在此居住,俄国人怎么做?
俄国人的回答就是灭绝。1900年7月,黑龙江东岸的海兰泡,俄国军警在全城喊话,说:现两国开战,要把你们这些中国人送过江去。接着以刺刀逼迫数千中国人立即离开家门,去警察局集合;凡不出家门者,一律处死。随之各家财产被洗劫,华人所开商店被抢光。
随后,所有被集中之华人,全被驱赶至黑龙江岸,途中扶老携幼,状极悲惨,凡脱队、昏倒之老弱病残及妇女儿童,皆被押送的军警杀死。而在驱赶至江岸后,便以刀枪逼其过江。海兰泡附近的黑龙江江面虽然不宽,但水深、浪大、流急,手无寸铁的中国人面临灭顶之灾,惶恐万分,哭声震野。一些人苦苦哀求,以东正教仪式在胸前画十字,恳求免于一死,但俄军绝不容情,他们将民众往江中驱赶,先入江者皆沈溺江中,不敢入江或迟疑者、反抗者,皆被刀砍枪杀。被杀者在六、七千人以上,会游水过江幸免于难者不足百人。
江东六十四屯也是如此,沙俄军警接到“消灭我境内出现的中国人,不必请示”之命,闯入各屯驱逐中国人离境,实行与海兰泡一样的大屠杀。
还有一些不太好说的事件,最终结果便是:到眼下,当年被俄国侵夺的外东北领土,已然完全居住着俄人而非华人。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俄国人便可以大模大样地跟咱说:“就这样了,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试想,如果当年俄国没有搞大屠杀,远东地区依旧生活着大量华人的话,会是怎样一个结果?
二战后,英法都放弃了殖民地,俄国为什么不放弃任何土地?
木叔说说历史吧!
其实俄罗斯在十月革命之后,列宁是要把之前沙皇俄国占领的土地都退出的,当然也包括历史上沙俄侵华战争中获得的土地。大家都学过历史,知道1919年列宁为代表的苏俄政府发布了《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这个宣言的精神是非常积极的,也是收到我们高度评价的。因为里面提到了,新政府准备放弃以前沙俄在华的所有特权,废除不平等条约,特别是提到要归还历史上沙俄侵占我们的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即使列宁有心思这么做,当时苏俄政府的很多人也不支持。特别是当时刚刚苏俄境内有着大量的反对派实力,列宁一派完全控制不了苏俄如此庞大的国土。
尤其是在西伯利亚和远东等地,很多地区处于半自治的状态,完全不受列宁的中央政府管辖,在这个背景下,列宁的宣言只是一个相对美好的愿望,是希望获得中方当时对他们的支持,减轻苏俄政府面对西方的压力。
列宁去世也比较早,而且死因不明。斯大林上台后,该国对外的立场发生了极大变化,从来也不提归还领土的问题了。相反对外还对领土的需求与欲望更加强烈。
木叔始终认为,俄罗斯民族具有强烈的“土地搜集癖”,这一方面是处于他们对历史扩张的热衷,另一方面是实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说他们热衷土地是因为俄罗斯历史只是一个小公国,还是内陆国,因此数百年来一直扩张并且一直寻求出海口。这是他们的既定战略。
所以历史上和很多周边国家都爆发了战争,目的就是出海口就是领土。其实现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出海口也比较不利,要么太高寒偏远、要么类似黑海一样门户被控制。
说他们是实力发展的必然,则是俄罗斯从来都是威权主义,无论是沙俄还是其他时代都是如此。威权主义对领土的热衷与我们历史上普天之下莫为王土的这种心态很像,贪大求全深深印在了民族性里。
当他们弱小的时候,这种心态可以隐藏,而当他们实力壮大的时候,威权主义的思想就开始爆发。所以苏联也在历史上实行了众多扩张主义行为,这和这种心态是分不开的。
英法放弃殖民地的原因很多:第一是殖民地人民反抗,他们不放弃不行了。
第二是殖民地距离英法都很偏远,这么远的地方让实力已经衰落的英法鞭长莫及,还不如让其独立维持一种友好关系更符合利益。
而沙俄占领的领土都在周边,既可以控制和管理,有的又已经成为俄罗斯人生活的土地了。
所以俄罗斯的情况和英法,无论在意识形态,还是在现实中都不同。
你如何看待这个话题?
欢迎关注木叔,多交流!
二战后,英法都放弃了殖民地,俄国为什么不放弃任何土地?
这个问题问的简直是既不知道英法,也不知道沙俄/前苏联/俄罗斯啊。
先说二战后的英法放弃殖民地问题。
客观的说如果二战后没有前苏联掀起的全世界“民族解放”事业,英法是那么容易放弃自己殖民地的吗?
缅甸1948年独立、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肯尼亚1963年独立。
这三个国家独立时间分别代表了“民族解放”的浪潮是如何从东亚吹到东南亚再吹到非洲的。
当英国人坐看缅甸独立时,英国人正在肯尼亚调集军队用武力“说服”肯尼亚“茅茅起义”,数万肯尼亚人在英国武力“说服”下失去了生命。
为什么英国人在缅甸和肯尼亚截然不同呢?
原因是不言而喻的。法国就更别提了,越南与阿尔及利亚的人民为了独立,差不多全国民众的血都快流干了,几乎哪个二战后法属殖民地没有和法国真刀真枪“谈判”过。
可以说,没有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崛起,就没有二战后殖民地独立运动。
说完英法,再说俄国。
不管是沙俄还是前苏联以及现在的俄罗斯,说俄国不放弃任何土地完全是错误的!对,这里的叹号我是故意的。
沙俄如果不放弃任何土地,阿拉斯加难道是美国人从俄国人手里抢来的吗?
至于前苏联,当然,现在很多人对前苏联有很多看法,但是无论如何,前苏联从列宁开始就坚持“国际主义”,不然国号怎么可能是苏维埃联盟呢?
这里我就简单说一下斯大林吧,在他执政期间他把沙俄时期已经并入俄罗斯的中亚地区重新升格为加盟共和国,行政级别和俄罗斯一样。这就等于在事实层面把俄罗斯与中亚做了切割,要知道沙俄为了吞并中亚花了150年的时间,到了19世纪末才好不容易完成这一“壮举”,结果斯大林同志大手一挥,中亚五国就从俄罗斯的五个省,变成了和俄罗斯平级的五个加盟共和国。
这就直接造成苏东剧变后中亚五国的独立,如果没有斯大林这一举措,中亚至今还是俄罗斯的领土。
苏东剧变后的俄罗斯,我说一个最近的,普京考虑把属于俄罗斯的北方四岛中较小的两个岛还给日本,这算不算“俄罗斯放弃土地”?
当然,我知道北方四岛二战前属于日本,但是战后北方四岛在法理上已经是俄罗斯的领土。
二战后,英法都放弃了殖民地,俄国为什么不放弃任何土地?
英法海外殖民的方式跟俄国不一样,英法大都是以殖民地方式进行经营,而俄国一旦占领一个地区多是将其并入版图,这可能与俄国的特殊癖好有关,那就是俄国是一台巨大的“吞土机”,有再多的土地也能吞的下。
先来谈谈英国和法国对殖民地的经营。英国和法国都是老牌的殖民国家,他们在工业革命后,为了寻找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依靠枪炮在全球殖民,并且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英法通过对殖民地商品的倾销和原料的掠夺赚取了巨额利润。二战中英国、法国被德国打残,已经无暇顾及殖民地,而殖民地也爆发了风起云涌的民族独立运动,纷纷掀起反抗宗主国的斗争。
比如英国的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地都宣布独立,成为独立主权的国家。但是英国也还有部分海外领地和殖民地:如安圭拉、百慕大群岛、开曼群岛属于海外领地;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属于海外殖民地。
法国原来的殖民地摩洛哥、突尼斯 、叙利亚、黎巴嫩等地也独立建国。但是法国现在也有海外省和海外领地,如留尼汪、马提尼克、 瓜德罗普 与 法属圭亚那 属于海外省;新喀里多尼亚、 法属波利尼西亚 、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属于海外领地。
我们再来看看俄国对已占领领土的经营。俄国从最初的莫斯科公国开始,一路披荆斩棘,对周边国家领土进行蚕食,然后将被占领地区的土地并入俄国版图,这才有了苏联时期庞大的版图。俄国为了加强对被占领领土的控制,将被占领地区的原住民迁走,然后将俄罗斯族人迁过来,以达到巩固国家领土的目的。比如,苏联对东普鲁士地区的统治就采用了这一方式。
二战前,苏联还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以及伙同德国瓜分了波兰的领土。二战后,苏联成为超级大国,更加有实力加强对领土的控制。而苏联解体以后,原来被俄国占领的很多地区都是从加盟共和国的地位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国家,俄罗斯只剩下1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比如,中亚地区独立后建立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波罗的海建立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高加索地区建立三国(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东欧地区成立了乌克兰、白罗斯。
俄罗斯现在还有1709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当然在这庞大的版图当中,也有些地区存在分离主义势力。比如高加索地区的车臣共和国,也曾多次进行独立活动,但是这些地区的独立活动都被俄罗斯采取武力进行打压下去。
那么,俄罗斯为何不愿意放弃一些领土呢?第一、俄国的工业化不彻底,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俄国是从农奴制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封建残余势力比较强,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不彻底。不像英法两国,经过革命和工业化的洗礼,资本主义比较发达,商品利润的动力驱使他们寻找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俄国本来就是大陆国家,周边扩张的余地较大,再加上工业革命的不彻底,使俄国不比像英法那样去海外寻找市场和原料产地。而通过就近占领周边领土就可以满足销售商品和掠夺原料的目的,这导致了俄国同英法不同的殖民方式。
第二、出于国家安全角度,俄国不放弃每一寸土地。
俄罗斯作为一个大陆国家,从最初的东欧平原发展到后来的庞大版图,俄国之所以面临两次大战都没有灭国,一次是拿破仑军团的进攻,一次是希特勒军团的进攻,除了俄国有众多的人口以外,就是俄国有着庞大的国土,这样可以为俄国提供庞大的战略纵深。即使莫斯科被占领了,那么只要俄国人还在,他们就有回旋的余地,就有重新反攻的机会。如果当时俄国的领土面积只有波兰大小,估计俄国早就亡国了。而庞大的国土面积提供的战略纵深,挽救了俄国和苏联。
所以,从东欧平原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俄罗斯,扩张领土的目的,一方面是不断地消灭对手,壮大自己,另一个目的就是增强自己的安全感。所以,历代俄罗斯的继承者都秉持扩张领土的战略,只要有足够多的领土,才使俄罗斯有足够多的安全感。
二战后,英法都放弃了殖民地,俄国为什么不放弃任何土地?
放弃殖民地与放弃土地是一个概念吗?一个是将别人的东西还给人家,一个是割自己身上的肉,性质和痛感是截然不同的。将身外之物物归原主容易,割下自身的肉贴给别人则万万不能。
在16世纪之后,欧洲很多国家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掠夺,侵占那些在技术经济军事方面弱于自己的民族和国家。但是,因为各国的地理环境和地缘条件不同,所以扩张的指向也存在根本性差异。
英法西葡荷这些海洋属性的国家,由于比邻大西洋,海军较强,工商业发达,陆地扩张难度大(周边都是较发达成熟的社会)等缘故,选择了向欧洲之外进行扩张,并分别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由于这些属地远离本土,无论当地居民是来自欧洲的移民(及后代)还是土著,都不可能像控制本土那样牢固,更无法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的彻底整合与一体化。实际上,早期独立的那些殖民地国家——美国,墨西哥,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玻利维亚等等,其主体都是白人,即殖民者的后代。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母国感情渐渐疏离,并建立起了自己对新家园的认同,与母国的利益也不一致了。当然,那些以土著为主的国家,由于种种原因,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实现独立。
而另一类处于内陆的国家,如奥地利,俄国,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把土耳其算上,它们周边地域辽阔,或者有一些比它们军事和技术落后的民族或国家,或者有一些类似于政治真空那样的地带,因此,为上述国家在陆地扩张提供了好机会。奥地利的扩张方向是中欧和东南欧,沙皇俄国则四面开花,土耳其也是在欧亚非三洲齐头并进,它们最终都建立了比自己出发时大很多倍的大帝国。
但这三个国家的情况又有所区别。土耳其人少,大帝国的各个部分只有少量的土耳其官员和军队,其他都靠当地人,即使帝国的官员,其实也不是正宗土耳其人,一般是来自巴尔干半岛的希腊人及其他斯拉夫民族。奥地利不仅人少,而且其很多属地文明程度高,经济发达,保持了较高的自治程度和民族特色。正因为如此,一战之后这两大帝国就被分裂成了诸多的民族国家。
而沙皇俄国就不一样了。它人口众多,再加上与俄罗斯族差别不大的兄弟民族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对其他民族有明显的优势;国家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对全国实行严格的控制,因此,俄国扩张的结果是,国内虽有民族矛盾,但国家的主要部分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保证了国家的凝聚力,也使其解体或被分割的难度大大增加。
二战结束后,殖民地国家出现了民族独立运动,英法荷兰等国远在海外的属地领地自然无法幸免。一方面是民族自决民族独立成为新的政治正确。是无法阻挡的世界大势,另一方面,在二战中损失惨重的西方国家既无力也无心气继续维持自己的殖民统治,放手是必然的,不甘心者如法国,在血流成河之后还得认输。而苏联,不仅没有因战争损失毫毛,反而趁机吞并了好多土地。也许,这就是陆上大国在扩张上的天然优势吧,可以将扩张来的领土消化吸收成自己的。
二战后,英法都放弃了殖民地,俄国为什么不放弃任何土地?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问题,二战之后那是苏联,而不是俄国,而且,英法并没有放弃所有殖民地,而且丢失的殖民地也不是主动放弃的,俄罗斯在苏联解体之后,相对于历史上的沙皇俄国,也是缩水很多,甚至有500万平方公里。
英国这个国家,信奉一个原则,那就是“敌国的海岸线就是我的国境线”,他们在乎的是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区,这是他们对殖民地最大的要求,也是选择殖民地的标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对于自己遍布全球的殖民地,已经是有心无力,哪怕是强硬的丘吉尔,也没有办法挽回英国昔日那日不落帝国的阔气场面,只能夹在毛熊和北美野牛之间做一头小毛驴。
印度,是英女王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但是在蒙巴顿方案实施后印度彻底丢了,接下来就是众多的海外殖民地相继独立,因为英国已经衰退,但是即便如此,英国实际上仍旧保留了很多殖民地,翻开世界地图,能够找到很多以“英属”开头的岛屿,加上英联邦这个组织,英国影响力仍旧很大,所以没必要耗费国力苦苦维持偌大的殖民地。
法国的情况和英国差不多,法国的殖民地比英国少,但是仍旧遍布全球,二战对法国的影响,更是伤筋动骨,法国直接面临重建,这时候自保都是问题,更何况维持广袤的海外殖民地呢?于是像越南一样的国家,相继摆脱了法国的控制。
英法放弃殖民地是有原因的,地理因素影响最大,很多殖民地离他们的本土远隔重洋,二战之后英法两国鞭长莫及,但是俄罗斯不一样,俄罗斯像是捡漏一样,获得了广大的西伯利亚,甚至一度扩张到阿拉斯加,而且沿着海岸线南下,差一点就和如今美国的华盛顿州交界了。由于俄罗斯侵占的大部分土地,都是和自己本土相连,所以很好控制,加上二战之后苏联的实力仅次于美国,控制这些土地易如反掌。
其次,对于殖民地的治理三国之间也有天壤之别,前面说到,英法两国只是从殖民地攫取原料,倾销商品,但是俄罗斯的做法不一样。历史上,俄罗斯没占领一片土地,就会迁移土地上的民族到自己的核心地带以便于掌控,然后迁移自己人到这片土地,很长一段时间,俄罗斯甚至直接选择杀光占领地上的人,迁移自己人过去,这样这片土地就彻底成为自己的了,或迁移,或屠杀,殖民地已经不是殖民地,而是自己的国土了。
加里宁格勒,本属于德国,但是俄国(苏联)占领之后,迁其民,把自己人大量迁移过去,所以加里宁格勒始终没有独立的倾向而是牢牢掌握在俄罗斯的手里。像这样的例子多了去了,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