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感觉俄罗斯只用了50年就同化了东普鲁士?

这个问题让德国听了想骂人。

一边是北极熊占着自己的“龙兴之地”不撒手,一边是“搅屎棍”没事天天“脱欧”搅黄德国的一统欧洲大业。面对这两个宿敌,就像面对两个不同类型的漂亮妹纸一样,为什么一定要做选择题?让它们两个通通去死不好吗?

今天的欧洲,虽然总面积不过1016万平方公里,但是却星罗棋布地分布着48个国家和地区,堪称世界上国家最密集的地区。

国家的拥挤,本质上是因为民族的拥挤。而随着各民族的觉醒和发展,以及国际社会的干涉,欧洲很多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此起彼伏,典型如英国的苏格兰,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等。

但这种情况在俄罗斯身上根本不可能出现,典型如俄罗斯在二战后占领的东普鲁士地区,即便苏联解体,俄罗斯综合国力长期一蹶不振,但原属东普鲁士的加里宁格勒依然表现得十分“乖巧”,这和苏格兰愈演愈烈的“ 脱英”浪潮形成鲜明对比。

那么同样是主体民族同化“殖民地”,为何英国表示累觉不爱,俄罗斯就表示毫无压力呢?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殖民”方式有高下

在静夜史看来,东普鲁士和苏格兰虽然都属于欧洲,但两者基本没有可比性。因为相比于英国对苏格兰的同化,俄罗斯对东普鲁士的“同化”显得太名不副实。

二战结束后,东普鲁士作为苏联战利品的一部分,被斯大林进行了粗暴的划分。除南部被补偿给波兰,成为波兰的瓦尔米亚-马祖尔省。北部则留在了苏联版图内,被俄罗斯和立陶宛两个加盟国瓜分,分别称作加里宁格勒和梅梅尔地区。

虽然十月革命后,苏联走上共产主义道路,但“大俄罗斯”主义思想依然甚嚣尘上,隐藏在俄罗斯内心深处的大国沙文主义政策依然根深蒂固,并成为斯大林的御用手段。

历史上在沙俄野蛮的扩张过程中,为达到一劳永逸占领殖民地的目的,沙俄每占领一地,便对土著居民进行野蛮的驱逐和屠杀。而这一做派毫无意外地在东普鲁士,尤其是加里宁格勒和梅梅尔地区身上再度重演,其结果就是东普鲁士境内的德意志人被全部驱逐出境,苏联以及波兰政府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种族换血。

因为手段如此野蛮粗暴,所以所谓的“同化”变得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加里宁格勒早已是俄罗斯人的天下,境内几乎没有了德意志的痕迹,所以即便俄罗斯半死不活,这些自己人也不会改换门庭。

应该说,这种野蛮的种族换血确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2014年克里米亚之所以如此轻易地被俄罗斯“夺走”,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克里米亚地区绝大部分都是俄罗斯人。

相比之下,英国的手段就显得太过“文明”。虽然英国历史上也曾是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对殖民地都进行了野蛮残暴的种族灭绝,但因为殖民地基本都在万里之外,所以英国更需要“以夷制夷”,这注定了英国的种族换血不可能像俄罗斯这样彻底。

苏格兰虽然和英国本土山水相连,但作为英国的殖民地,苏格兰毫无意外也享受到了英国的“文明”。

更重要的是,在苏格兰加入英国前,曾不断反抗英国入侵,是英国难以啃下的硬骨头。而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苏格兰最终选择和英国“合并”而不是被占领,这使得英国政府不得不对苏格兰做出更大让步,包括保留自己的语言文化等,这为英国同化苏格兰增加了巨大障碍。

英国和俄罗斯种族同化结局的大相径庭,再度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和平”是不可能同化成功并维护国家统一的,只有战争这样的暴力方式才能消灭分裂势力,并威慑蠢蠢欲动的追随者。

2、国力强弱有差别

但战争从来不是你想打,想打就能打的。

对于英国这样的国家而言,虽然有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历史,拥有安理会五常之一的国际地位,但并不意味着英国能够对苏格兰随便动粗。因为英国如果这样做,可能非但无法达到迅速同化苏格兰的目的,反而会导致国家分崩离析,把自己也搭进去。

静夜史认为,如果非要将苏格兰和东普鲁士放在一起比较,那么两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

苏格兰很大,而东普鲁士很小。

在以“袖珍”著称的欧洲,无论苏格兰还是东普鲁士都称不上“大”,但相比于他们的宗主国,差距就显而易见了。

虽然英国曾经是日不落帝国,直到今天仍然有大量的海外领地,但自从二战结束被打回原形后,英国就只能将精力放在面积仅24万多平方公里的英伦三岛了。

因为“岛国”环境的限制,英国即使再努力体量也不会很大,尤其是将苏格兰彻底碾压,这就让英国非常尴尬。

相比之下,俄罗斯和东普鲁士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加上苏联时期对东普鲁士的无情拆分,使得加里宁格勒更显迷你。这样的体量,别说闹独立,就是游行都没有气势。

再加上俄罗斯和英国国力上的巨大差距,更为两国的殖民地命运增加了变数。

虽然俄罗斯和英国都是安理会五常之一,但俄罗斯怎么看都比英国更像个世界大国。

因为二战让英国一夜回到解放前,痛失霸主地位的英国为保持国际影响力,开始成为美国的忠实小弟,过上了狐假虎威的幸福生活。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成为英国“脱欧”的幕后推手,而“脱欧”毫无意外就会导致苏格兰等地“ 脱英”的此起彼伏。

所以历史上的英国无法同化苏格兰,今天的英国在美国的操纵下依然对苏格兰无能为力。

而加里宁格勒作为红色帝国苏联留给俄罗斯的礼物,从一开始就已经失去了同化的必要。

作为俄罗斯眺望欧洲的窗口,加里宁格勒一直是俄罗斯导弹基地和曾经的波罗的海舰队所在地。

在北极熊的阴影之下,任何蠢蠢欲动的势力都要熊。

所以,英国用300年无法同化苏格兰不假,而且即使再过300年也无法成功。但俄罗斯同化东普鲁士绝对没有用50年,甚至5年都不用。

两相比较,除了手腕强度的区别,最重要的还是国力上的巨大悬殊。可以说,没有强大的国力,任何同化都只能无可奈何花落去。

想想中华民族先辈对周边广大地区的“同化”,不禁感叹他们的锲而不舍和高瞻远瞩,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今天的我们才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国之一。

而当下的中国并不平静,更需要我辈继承遗志砥砺前行!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为何感觉俄罗斯只用了50年就同化了东普鲁士?

英国四大主之一的苏格兰向来都跟联合王国貌合神离,尤其近年来随着英国主张脱欧,希望留在欧盟的苏格兰希望出去单过的意思更重。相比之下,东普鲁士也就是如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作为俄飞地却从来都是安安静静的。

很多人认为苏格兰始终都跟英格兰合不来,主要还是因为苏格兰虽然加入了英国,但其族裔、文化等方面仍旧有极大自主性,而东普鲁士这么“乖”还是因为俄方同化做得好。其实这并不对,因为俄人压根儿没空同化东普鲁士,他们采取的方式是洗髓换骨。虽说苏格兰与英格兰同处一岛,但两者无论是族群血缘还是文化宗教等领域,都是完全不同的。与信奉新教为主、盎格鲁撒克逊后裔的英格兰不同,苏格兰人属于凯尔特人后代,信奉的是在英格兰处境尴尬的天主教。苏格兰与英格兰原本就并非一家人,当年只不过因为王室绝嗣而形成共主联邦,进而联合。

不过苏格兰加入联合王国以后,仍旧保留了自身的独特性。苏格兰拥有自己的议会、司法系统、文化等,英格兰并没有强求苏格兰与自己一样,两者表面上是同一个国家,但实际上在英国内部,依旧是各过各的。在英国人的概念里并没有“大英”这回事,大多数英格兰人或者苏格兰人都不喜欢被称作“英国人”,这也是苏格兰如今一直闹腾的重要原因。与苏格兰英格兰同处一岛不同,东普鲁士也就是加里宁格勒还只是一块飞地,距俄本土有约500公里的距离,中间还隔着波罗的海三国。古代的加里宁格勒称东普鲁士,曾经是波兰王国的属国,以及后来普鲁士王国的发源地之一。二战后根据《波茨坦协定》这里正式归属于苏联,90年代后继而归于俄方至今。

加里宁格勒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不足100万,作为俄最小联邦主体,这里不仅拥有极其丰富的琥珀资源,更加是俄罗斯开辟在波罗的海不冻港的关键所在。加里宁格勒资源丰富而且位于交通要冲,俄方自然要牢牢将其掌握在自己手中,缓缓同化这种事情总归太慢,而且也不牢靠,最好的办法还是直接让自己人接手。得到东普鲁士以后,俄方就开始着手经略。首先就是更改当地所有地名,将原本的德式名称变成俄式,“柯尼斯堡”正式变更为“加里宁格勒”。当地上百万居民,或者被送回盟军占领区,或者被流放至西伯利亚与中亚地区,而被流放的民众,有很多最终都没能回到故土。迁走本地人之后,俄方将大量俄人、乌克兰人等“自家人”迅速迁入,彻底改变了东普鲁士居民的族群构成。

近代的俄国四处征伐,这种方法也是用惯了的,自然也是卓有成效。如今当地人口80%都属于俄人,信奉东正教使用俄语,原本的德国文化已经几乎没有痕迹。如此一来,当年德意志的东普鲁士早就变成了历史地名,如今只有俄人居住的加里宁格勒。

英国搞不定苏格兰是不愿意搞,也没这个传统;而俄并不是同化了东普鲁士,而是让东普鲁士完全消失,让自家人取而代之。

为何感觉俄罗斯只用了50年就同化了东普鲁士?

俄罗斯才懒得去同化东普鲁士呢!当年苏军直接将东普鲁士的德国人全部驱逐了,战后这里连个人影都没有,根本不存在什么同化问题

英国的官方正式国号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在国际社会通称为“联合王国”,里面没有一个“英”字。我们之所以将其翻译成“英国”,是根据“英格兰”这个词简化而来的。而英格兰只是联合国王的一部分,苏格兰同样也是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这两个“兰”在法律和名义上是平等的。

在历史上英格兰和苏格兰是死对头,双方打了数百年的战争,英格兰也曾经占领国苏格兰,但是最后都被苏格兰人民顽强的赶走了。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苏格兰王詹姆士六世继位成为英格兰王位,两国形成了共主关系。到1707年双方正式签署条约,苏格兰和英格兰同时放弃独立地位,共同组建了“联合王国”。(英国的四个组成部分)

虽然在实际生活中苏格兰是受到英格兰管辖,但是在表面上这两个兰是平等的,苏格兰人有权保留自己的文化,使用自己的语言,有限度的进行自治,英格兰也没有同化苏格兰的想法。

实事求是的讲,英格兰人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向来是比较尊重的。举个例子,当年英国在七年战争中击败法国后夺取了整个加拿大,而为了安抚加拿大的法语民众,英国还曾专门立法保护魁北克地区的法国文化。

而反观俄罗斯,北极熊才懒得同化你的,北极熊的办法就直接在肉体上消灭对方,根本不愿费时间去搞什么同化,有这时间人家去喝点伏特加,揍揍灰熊,不更有意思?

关于东普鲁士地区,我在这大体说一下它的历史。

东普鲁士其实并非德国的固有领土,这里原来是古普鲁士人的地盘。这里要注意一下,古普鲁士人并不是德国人,他们和今天的立陶宛人、拉脱维亚人属于一个民族,德国人要到12世纪时才开始进入普鲁士地区。

公元1226年来自德国的条顿骑士团发动了对普鲁士地区的征服战争,渐渐控制了该地区。在条顿骑士团的统治下,普鲁士开始了德意志化。

在此后的两百多年中,条顿骑士团和波兰围绕普鲁士展开了激烈地争夺。1466年条顿骑士团在“十三年战争”中战败,被迫割让西普鲁士给波兰,而条顿骑士所保留的东普鲁士地区也必须向波兰王室效忠,东普鲁士成为波兰的藩属国。

1512年,来自勃兰登堡的阿尔伯特当选为条顿骑士团总团长。在他的主持下条顿骑士团放弃了天主教,改信新教路德宗,并中断了与罗马教廷的隶属关系,因宗教而成立的条顿骑士团开始了世俗化。

之后条顿骑士团改称为普鲁士公国,在得到波兰的同意后,阿尔伯特自任普鲁士大公。

阿尔伯特死后将爵位传给了儿子阿尔伯特·腓特烈,但由于阿尔伯特·腓特烈没有儿子,普鲁士公国由他的女婿,霍亨索伦家族的约翰·西吉斯蒙德继承。

在1660年,普鲁士大公腓特烈·威廉通过《奥利瓦条约》取消了波兰对普鲁士的宗主权,普鲁士至此获得了完全独立。到1701年,神圣罗马帝国为了回报普鲁士的支持,将普鲁士升格为王国。普鲁士大公腓特烈三世在柯尼斯堡加冕成为腓特烈一世国王。

此后历经几代国王的励精图治,普鲁士日渐强大。1772—1795年,普鲁士通过三次瓜分波兰的行动拿回了西普鲁士地区,实力进一步增强。

不过在拿破仑崛起后,普鲁士一度遭到法国的重创,称霸之路王后推迟了不少,但这也促使这普鲁士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改革。到1871年,普鲁士终于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成功完成德国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结束了大德意志地区长达千年的分裂历史。

可以毫不夸张的讲,虽然普鲁士不是德意志民族的发源地,但这里就如同中国的曲阜,是德意志民族的精神象征。

不过在一战之后,德国再度丢掉了西普鲁士地区,而在二战后连东普鲁士一起都丢了。

很多人总是误以为东普鲁士全部都被苏联占领了,但其实苏联只是占领了东普鲁士北部地区,南部则割让给了波兰。

(图中箭头所指的就是东普鲁士,在二战后北边给了苏联,南边给了波兰)

1945年1月苏军攻入东普鲁士,这是苏军首次攻入德国本土。在进入该地区后苏军就对当地的德国人展开了血腥的报复,之后苏联政府就将该地区的所有德国人强行驱逐出境,并占领了北部地区。

因为在二战后苏联也割占了波兰东部大片领土,但波兰在名义上可是战胜国,于是苏联就将奥得河-尼斯河以东的德国领土划给了波兰,这其中就包括了东普鲁士南部地区,所以东普鲁士在今天分别属于俄罗斯和波兰。

由于东普鲁士的德国人全部都被苏军赶走了(包括划给波兰的南部地区),战后这里连个人影都没有,根本不存在什么同化问题。战后苏联政府往这里移民了许多俄罗斯人,如今这里已经完全被俄罗斯化了。

(今天的东普鲁士北部属于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

为何感觉俄罗斯只用了50年就同化了东普鲁士?

同化套路不一样。

苏联(包括沙俄和俄罗斯)对新占领区的同化策略是:地留下,人离开。

再狠一点:地留下,人全杀掉。

现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为什么完全看不到东方文明的踪迹?因为全被沙俄抹去了呗。

当年苏联占领柯尼斯堡后,基本上也是这个套路。德意志人要留下也可以,但必须加入俄罗斯族,做俄罗斯人,否则就离开。这样搞的结果自然是大批的德国人携家带口向西搬家,留下的少部分德国人迅速被俄罗斯文化同化。

根据联合国近些年的数据统计,目前原柯尼斯堡市,也就是现在的加里宁格勒市,俄罗斯族的比例高达87%,而德意志人的比例只有区区的0.1%。(整个加里宁格勒州的俄罗斯人比例是78.1%,德意志人为0.6%)

除了赶人走,苏联还搞文化蚕食。苏联占领柯尼斯堡后,把城市名字也给人改了,改成了现在的加里宁格勒。

也就是说,现在的东普鲁士已经完全被俄罗斯化了。德意志文化在加里宁格勒,除了那几座苏联人不敢拆的大教堂外(比如柯尼斯堡大教堂),完全不存在了。整个加里宁格勒市和俄罗斯其他城市没什么区别。

另外需要说清楚的是,原东普鲁士实质上被分成了三块:除柯尼斯堡外,原东普鲁士最北部的克莱佩达归了立陶宛,南部的奥尔斯汀和原本是国际联盟代管的但泽自由市归了波兰。目前波兰和立陶宛占领的东普鲁士地区也跟“俄占区”一样,被全盘立陶宛化和波兰化了。全然看不到德国文化的踪迹。(东欧民族都是一丘之貉)

相比于苏联,英国的策略就很搞笑了——英国人是“只作搅屎棍,绝不炸茅坑”。

英国人也搞文化蚕食,逐步同化的策略。比如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就被英格兰同化了。但是英国人只会在背地里耍点小动作,类似于东欧人那种“炸茅坑”,溅的自己一身臭屎的猛操作,英国人不干。

具体的说,英格兰在十三世纪末时,曾经一度占领过整个苏格兰,并在当地推行强硬的奴化政策。比如抹去苏格兰文化,苏格兰女人的初夜权要归英格兰男人。

但是,英格兰人重蝇头小利,也就是只想赢不想输,输了就捶胸顿足。当英军被苏格兰抵抗军打败了几次后,就认为得不偿失,输得心疼肉疼,主动放弃了苏格兰。

此后,苏格兰在1314年重获独立(梅尔·吉布森执导的电影《勇敢的心》描述的就是这段历史),并跟英格兰形成了共存局面。

虽然,后来因为苏格兰国王继承了英格兰的王位,英、苏形成了共主联盟关系。但双方的交往也仍然不多。

英格兰人武力拿不下苏格兰(主要是觉得经济上不划算),但又很想拿下苏格兰,于是英格兰就给苏格兰下绊子,想借助非暴力的方式让苏格兰臣服。

换而言之,就是花钱收买。

十七世纪末,英格兰垄断了海洋霸权,借助殖民贸易越来越富。苏格兰看着眼馋,于是就也仿效,搞海外殖民。英格兰看到苏格兰也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就故意排挤它,还鼓动欧洲其它国家(比如西班牙)打苏格兰。

苏格兰在外面受了欺负,而且它自己又没能力报仇。于是苏格兰的高层就跑去找英格兰的高层谈判,想分一杯羹。

英格兰高层见有机可乘,就软磨硬泡,威逼利诱,用了各种手段,迫使苏格兰加入了大英帝国。其中最有名的手段,就是禁止苏格兰的海上贸易,共享英格兰的资源。除非苏格兰加入大英帝国,否则这事免谈。

苏格兰穷的要死,别无他选,于是苏格兰就解散了议会,派议员到伦敦。至此,两国算是正式的合并了。

合并之后,因为两国利益趋同了,只有跟着英格兰走,才能融入世界贸易体系。所以苏格兰也就心甘情愿的跟着英格兰,并且一直跟到了现在。

总的来说,东普鲁士和苏格兰的情况不同。

当年德国战败是输得底裤都没有了,东普鲁士的德国人除了受虐,别无选择。而苏格兰没有完全战败,它从十四世纪初独立,一直到十八世纪初加入大英帝国,独立性都是有保证的。

英格兰不想花大力气揍服苏格兰,单纯的只靠金钱利益勾引苏格兰,这种同化模式自然是无法从根源搞定苏格兰的了。

另外,必须要承认一点:英国人的殖民政策是比较“厚道”的。英国人向来不强求,也不会强留。凡是都把利益摆在第一位,能捞一把是一把。捞不到好处,或者捞到好处入不敷出时,他们就会主动走人。

但是走之前,它一定要搅个屎。印巴是这样的,缅甸是这样的,香港也是这样的。

为何感觉俄罗斯只用了50年就同化了东普鲁士?

这就是绅士和绅士之间,流氓和绅士之间的差异了,英格兰和苏格兰30O的恩爱情仇,早就把两者联合在一起了,严格来说英国就是由是英格兰,苏格兰,大不力颠联合王国组成,也就是所谓的英伦三岛,就是一个大家的三个兄弟关系,当然,现在的英国皇室是英格兰人,相当于英国的老大,对于小兄弟还是相当照顾的,更不会小兄弟打打骂骂,小兄弟对老大虽然不服气,但是经济上还是需要老大的帮助,不过现在苏格兰拥有布伦特油田,那就是世界上质量最好,油价最高的油田,也是平添了几分底气,特别是英国终于脱离欧盟,而苏格兰仍想留下来,就有了再次公投脱离英国的想法,能否实现再次公投?公投是不是就可以成功?一切还是末知数,还是有待时间的检验!

而俄罗斯则不一样,那就是一个流氓和强盗!而流氓做事是没有底线的,德国的东普鲁士被前苏联占领以后,首先遇到的是烧杀抢掠,旡恶不作,然后就是大逃亡,能够逃跑的都跑了,剩下的人也是被驱逐到边远荒野的地方,现在的加里宁格勒,已经没有了德国的原著民,居住在那里的都是俄罗斯人了!毛子侵略其它地方的特色,就是留土不留人!依靠的方式就是屠杀和驱逐!而我们的江东六十四屯,遇到的就是驱逐和杀戮!

为何感觉俄罗斯只用了50年就同化了东普鲁士?

英国不清除人口,而俄罗斯则是直接将德国人给肉体清空,然后运来俄罗斯人,根本没同化,直接就地俄罗斯化了,简单粗暴,行之有效。

i苏格兰与英格兰联合,是和平的,而1707合并之后,日不落帝国本土安全问题消除,遂大踏步向海外扩张,对于苏格兰,总体上和为贵,一起发财。把苏格兰人也当自己人,也没有灭绝性措施,一个屋檐下过日子。

而俄罗斯则不然,一贯逻辑是占一地,就先人肉清空当地土著,或流放西伯利亚,或者直接咔嚓。

在东普鲁士稍有不同,一部分流放西伯利亚,更多的是直接轰回德国剩下的地盘,然后从本土移入大量的俄罗斯人,根本不用五十年,一两年就俄罗斯化了,东普鲁士名称早已经成为故纸,代之以俄罗斯化的加里宁格勒。正是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让欧洲人心生畏惧,怕自己哪天也享受这样的“待遇”,也总是防着俄罗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