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守菲律宾的日军大量饿死,为何不能从菲律宾就地补充食物?
谁说日军没就地补充食物的?当年困守菲律宾的日军,如蝗虫般,吃掉了能够找到的几乎所有能吃的,但依旧饿殍不计其数。
由于马里亚纳群岛被攻陷,日军的海空军实力几乎消耗殆尽,海军主要军舰剩下165艘共88万吨,同期美军在太平洋有791艘军舰,共352万吨,但即便如此,日寇依旧负隅顽抗,日本将关东军6个师团调往菲律宾,召集海军全部主力,准备在菲律宾与美军硬碰硬。
1944年8月,菲律宾的日军第14军被升为第14方面军,被称作马来之虎的山下奉文调任司令官,同时,日军又从关东军、中国派遣军与朝鲜军调遣精锐进驻菲律宾,包括关东军的第8师团和第2坦克师团等,都被调去了吕宋岛。
山下奉文正式接任菲律宾的时候,菲律宾的日军第14方面军已有9个师团3个旅团,超过23万人,另外,吕宋岛还有第4航空军的6万人,海军7.5万补充人员中的3万人,1944年9月,关东军第1师团、第10、第23师团与朝鲜军第19师团都被调去菲律宾。
最终,日本在菲律宾的正规军已经达到了惊人的57万人,连同动员的在菲武装日侨,菲律宾的日寇已经达到63万人之多,这是日本在太平洋上最大的一个战略军团。
至于对付日寇的美军,则是麦克阿瑟指挥的西南太平洋部队,陆海军总计达到50万人。
同年,莱特岛海战正式爆发,这是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海战。
- 美国方面:第三舰队第38特混舰队出动17艘航母、6艘战列舰、17艘巡洋舰、58艘驱逐舰,第七舰队出动738艘舰艇,包括18艘航母、6艘战列舰、11艘巡洋舰、86艘驱逐舰等。
- 日本方面:出动4艘航母、9艘战列舰、20艘巡洋舰、31艘驱逐舰,几乎出动了当时日本全部的海上精锐力量。
美军最初登陆莱特岛时,岛上仅有日军第16师团,其13778名士兵中有13158人被美军直接击毙,而后日军虽然反扑,但依旧无法抵挡美军,最终,日军被击沉全部的4艘航母,3艘战列舰、9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而美军损失3艘航母、3艘驱逐舰,吨位损失,美军方面仅为日本的八分之一不到。
然而,莱特岛惨败之后,日军仍旧不断增员菲律宾,可当时菲律宾大局已定,几乎所有的城镇都被美军所掌握,而弹尽粮绝的日本最终还是无法避免崩溃,日军的主力不肯投降,从沿海的平原地区不断向菲律宾内陆撤离。
但是很快,日军发现比战争更加可怕的事情,那就是疾病与饥饿。
当时,退到菲律宾丛林深处的日军,如同蝗虫一般,他们所到之处,将目下所及一切能够吃的东西全都吃掉,草根树皮飞禽走兽,甚至同伴的躯体,都成了日军的口中食。
按后来日军降兵荻原长一回忆,他曾到达某个岩洞受到三个日军的“款待”,给他吃了一种味道非常特别的熏肉,当他狼吞虎咽吃完,好奇询问这是什么,那几个人缓缓指向洞中深处,顺着目光,荻原长一看到了几具日军的躯体,腿上的肉已经没了,只剩森森白骨。
按照战后的统计,日军在菲律宾折损将近60万,其中大约48.6万属于战斗人员,而他们之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因为饥饿而丧命。
在今天有些人看来,菲律宾地处热带,又是个岛国,物产非常丰富,实在是搞不懂困在菲律宾的日军为什么会被饿死,为何不能就地进行食物补给。
其实,原因很简单:
第一,菲律宾的日军太多菲律宾虽然地处热带,但农业本身就不是很发达,即便如今仍旧是个农业进口国,当年的菲律宾自己的粮食就不够吃,而日本占据菲律宾之后,大肆搜刮菲律宾的各种物资,将菲律宾的粮食等物资几乎洗劫一空,而到了后来,日军根本在菲律宾找不到充足的食物。
本来,菲律宾的粮食出产就有限,所以驻守菲律宾的日军,物资几乎还都是要靠外界的运输补给,可随着战争的推进,海上的运输线被切断,菲律宾受到日军的巨大破坏之后,再也无法满足数十万日寇的粮食需求,本地搜刮不到什么食物。
第二,打鱼采摘狩猎不过杯水车薪许多人想当然的认为,在菲律宾可以捕鱼可以打猎还可以采摘,其实这些方法在短期内满足小部分人群的需要还是可以的,但是数十万的日军,这些方式根本无法解决问题,否则,日军也不至于去吃同伴。
菲律宾地处热带,的确物产丰富,但与此同时,菲律宾也到处都是危险,菲律宾地形以山地为主丛林密布,在丛林中视线极其有限,稍不留神就会有危险,而且到处都是毒蛇瘴气之类,要在这样的地方取得足够的食物,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日本本身就是个岛国,出产的各种物资数量非常有限,战争时代,日本也是在以战养战,通过从各地劫掠物资,来满足前方日军的各种需要,然而战事进行多年,亚洲东部各地都被日本给破坏得七七八八,千疮百孔,物资早就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
菲律宾也是海中的岛屿,而且是那种破碎型的群岛,到处都是丛林密布的山地,菲律宾的开发程度也非常低,农业生产等本来就很滞后,再让日本这么一折腾,早就没粮食了,与美国开打之前,菲律宾的日军就已经需要从外界补给粮食。
并非是日本人闲得,不知道在菲律宾就地补充粮食,而是根本就补充不到粮食,所以才需要从菲律宾之外的地方运送来,而几十万大军需要的物资数量是很惊人的,海上运输线一断,困在菲律宾深山的日军,就只能断粮,这是必然。
困守菲律宾的日军大量饿死,为何不能从菲律宾就地补充食物?
想必有些人听过国军远征军部队“兵渡野人山”的事迹,杜聿明部队在中缅边境的深山里艰苦跋涉,病饿死伤掉队无数,相当的凄惨。太平洋战争时,日本在菲律宾的败兵与野人山的国军所遭遇的情况几乎是一样的。
但与中国人不同,日本人的求生之路充满了残忍与血腥,人性几乎完全堕入兽性,他们并非没有从菲律宾当地补充食物,相反,菲律宾当地是日本残军重要的补给方式,他们前期就进行了大规模劫掠,后期又连绵近30年靠抢劫当地补给,完全就从军队蜕化成了食人魔和土匪。
当年在马里亚纳群岛战败后,日军海上主力尽失,还丢掉了关键的群岛阻击链,让东南亚直接对气势汹汹的美军敞开了胸怀。为了不让美军登陆菲律宾,逼急了的日本搞了个“捷一号作战”,压上了海军的全部主力和几十万地面部队,表示要与美军“决战”。
为此,留驻菲律宾当地的“马来之虎”山下奉文被升为战役总司令,他麾下的第十四军也充实了大批人员,一口气组建了30、100、102、103、105等五个师团,升级为第十四方面军。还从关东军调遣了8、10、19、23、等几个精锐师团,云集了大批陆航、海军等,硬是凑足了57万正规军,誓要守住菲律宾这最后的希望。
问题是,美军的人数也不差,麦克阿瑟的手下亦有50万之众,他们很快就发动了对莱特岛的攻击,首先是日军驻守的精锐16师团13700多名官兵被打得全军覆没,接着莱特湾海战双方杀得血流漂杵,仅航母就沉了7艘(美3日4),著名的战列舰“武藏号”也被击沉,于是战局开始了一边倒的倾斜。
日军大本营有一种输不起的执拗,明明海战已经奠定了败局,但他们仍然像进攻十二宫的五小强一样死不认输,反倒还趁着美军收拾战场的时机,加速了对莱特岛的增兵,这一下又坑了几万人进去,美军回头也跟着一登陆……上岛的1、16、26师团、68旅团全军尽墨,6.8万人见了阎王。
26师团是最惨的,13000人的师团,坐着运输船上吕宋,被美军潜艇揪住羊毛一顿乱薅,结果8艘运兵船被击沉,死了一半人。之后再转运莱特岛,又被美军舰载机追着炸,最后仅剩500人成功上岛,不少人还是脱了衣服扔了枪光屁股游上去的。
可日军还不服输,国内甚至都不告诉民众战败的消息,菲律宾的局势已经崩塌,麦克阿瑟率领美军高歌猛进,而残余的防守日军则要么没头苍蝇般乱窜,要么硬着头皮去硬顶美军的超大规模登陆,甚至有不少部队这会儿忙着杀人、抢劫,要从菲律宾人身上榨出尽可能多的物资。
登陆菲律宾的美军规模超过诺曼底登陆,麦克阿瑟派出了19万大军登陆吕宋岛,仅援护军舰、航母就达到了850艘之多,漫天都是舰载攻击机,他们没多久就将防守的日军几个师团打得粉碎,后续的第8集团军几天功夫就杀进了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在这里日本海军以2万人为代价,与美军打了一个月的巷战,最终弹尽粮绝被尽数围剿,也算是勇力可嘉。
但陆军马鹿可就太丧胆了,他们不愿冒着疯狂的轰炸在滩头硬顶美军,菲律宾各地的水网沼泽也没法让太多的部队守卫,再加上登陆美军的大规模攻势,他们很快就放弃了油水刮干的城市,转而向地形复杂的地区撤离,期望能稳住阵线。
日军的这种行为其实正中美军下怀,早在太平洋岛屿中“蛙跳”时,美军对日军的行为就已经很有经验了,他们一旦无法支撑,便会往山里逃,然后结阵硬守,从此就不再对山下有什么威胁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连打冷枪、小规模偷袭都会越来越少,最后等待他们的不是投降就是被消灭。
因此在美军有意识的驱赶后,菲律宾残存的30万日军居然真的纷纷转向深山逃窜,进入了吕宋北部和马尼拉的东山躲藏,他们企图通过密林躲避美机无时无刻的轰炸,可这一逃,许多人就再没出来过。
深山里的生活并没有多好,日军的策略是“依托山顶火力,进行流动式防御”,说白了就是占住几个大山顶,继而在深山与美军打游击,反正你美军玩不来这招,进来就是死。然后等到大本营再出兵援助,大军来个中心开花,美军休矣!
为此日军还是颇有些准备的,他们劫掠了大批菲律宾民间的物资,携带了不少补给,还构筑了不少永备工事,完全就做好了长期艰苦奋战的打算。可那好歹是30几万人啊,天天啥事儿不做数着豆子嚼都是天文数字的消耗,完全断绝了补给的日军根本没法维持,再加上美军时不时的围剿和轰炸,他们在硬撑数月后,完全陷入了弹尽粮绝的状态。
而且高密度的军队都拥挤在丛林里,日晒雨淋无遮无掩生病的、被虫叮蛇咬的、伤口感染的比比皆是,疟疾、痢疾等传染病散播的也非常快,日军根本找不到合适的药物进行应对,许多人不断的发生“回归热”,病死者甚多。
山下奉文这会儿也不装圣斗士星矢了,他下达给进山残军的军令是:“自谋生路”!
怎么自谋生路呢,去偷,去抢劫那些菲律宾的城镇、山村,像打游击一样当山贼,从规模化的大队劫掠到一两个人的流窜作案无所不有,他们劫走老百姓的耕牛,掏光它们的鸡圈,掠走田里的捣鼓,搜刮掉家里每一粒粮食,有的连初生婴儿和妇女都不放过,割下他们的肉当饭吃。甚至还有日本兵伪装成土著跑出去讨饭的,一不小心被人认出便凶相毕露,摸出刀枪就胡乱杀人。
菲律宾那会儿也是穷得叮当响,本身粮食产量就不足,日本人能劫掠的也多是一些小乡镇,让他们抢个一两回还行,多抢几次哪还活得下人?当地居民不是逃亡他乡就是给美军带路,有的还搞来了武器,自己组建民团对付日军,甚至敢于进山找日本人的茬,抓住日本兵就狠狠的折磨至死。
然而神奇的是,有些日本残军竟然与这些土著自卫军还能搭上关系,拿身上的物品、金钱、子弹和军械换生存物资,他们还想办法搞到了稻种和土豆,开始在山里尝试着种植。不过种植水稻规模有限,短期难见成效,所以许多种子最后还是进了日军的肚子。土豆也稀缺的很,日军自己还因为抢夺土豆爆发过冲突。
无论日军如何努力,最后都是杯水车薪,过量的军队拥挤在什么都没有的深山老林里,只能依靠相当稀少的打猎和采集、种植维持,从药品到食物无一不缺,最后连枪械弹药都不能维持了,许多日军沦落成山贼和野人,他们靠冷兵器作战,连人肉都吃,乃至同伴的尸体也不放过。
有个叫荻原长一的日本兵回忆,他曾经被三个战友邀请吃某种“熏肉”,还是个曹长带队,等去了对方的洞子,狼吞虎咽的吃完了一顿肉食,对方告诉他“我们在同类相食”,看着目瞪口呆的荻原,曹长还说“那些又不能走,又活不了多长时间的躯体扔了怪可惜的,反正他们也会被蛆虫和野兽吃掉,那么还不如我们自己吃掉吧……”
到1945年6月时,封锁了半年的日军已经完全丧失了战斗力,甚至失去了统属,大部分人仅有少量的子弹,因为没办法打仗,指挥官们也懒得操心了,许多日本兵平日里就安静的坐在树下或躲在洞里,沉默得一言不发。
军官们为了不让士兵大规模逃亡,严禁他们讨论投降和产生投降思想,于是有些往山外打劫的人也消停了,因为被怀疑要逃的话就会被处决。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选择了自杀,有幸存者在回忆录中提到:“几乎每天都会听到“砰”的一声枪响,那不用说,一定又有人自尽了,这时候军官们就会喊,‘那个谁,去把枪捡回来……’枪是借来的,大家都觉得用手枪自尽会更好吧。”
山中躲藏的日本军队知道1945年8月15日天皇宣布终战才出山投降,然而接到命令的山下奉文已经没法完整的联系自己的部队了,他们如胡椒面一样的撒进深山,然后又乱七八糟的死的死散的散,以至于山下奉文不得不特批一些手令让传令兵带去山里找人。这样的投降持续了大半年,直到美军丧失了耐心才阶段性的宣告结束。
剩下的几年、十几年、几十年间则一直都有零星的日本兵被发现,他们大多数人的做法其实也就是选择当野人和当山贼,时不时到附近村落里去偷、抢、讨,杀农民的更牛和家禽,到人家里去强行蹭饭。
最厉害的,坚持最长时间的日本兵叫小野田宽郎少尉,他1974年才“投降”,由菲律宾总统进行了“赦免”,继而还被日本政府接回国当做英雄看待。
小野田的事迹曾经被日本人遮遮掩掩的选择性报道,说什么靠野外求生,在山洞里住了多少多少年,然而经过事后调查,小野田主要的生存方法就是去偷盗农民的耕牛和粮食,此外还会去摘附近的香蕉,摸河里的鱼,他唯一担心的事情是“拿的东西太多被人发现”。
这个冥顽不灵的日本兵并非没看到外面的报纸,但他坚定的认为这是“捏造的”;他也并非独狼式的生存,其身边有多个战友,但这些人在多年的劫掠和破坏活动中大都殒命;小野田在1972年时还执着的埋地雷搞破坏,但地雷已经坏了,他最后的手下一等兵小冢金七也在这次行动中被打死。
就这样,菲律宾最后一个日本兵硬是靠野人般的土匪生活打了28年游击。他杀伤130个菲律宾人,菲律宾官方其实也早就掌握了这伙日本兵的身份信息,期间还邀请了小野田的亲属对山喊话,但对一个被军国主义思想灌满了脑袋的疯子而言,这都是迷惑他的阴谋。
小野田算是幸运的,最终能走出菲律宾深山的日军屈指可数,他们在如蝗虫般吃光一切能吃的,连自己人都不放过,有的回忆录中记载了“四个士兵杀掉少尉官,然后连他脚底皮都吃完”的事儿,还有的则记载了“陆军专门找素不相识的海军猎食,继而找其他部队的,再继而找不认识的人,最后连同乡都吃了”。显而易见,这支疯狂的食人魔部队已经完全堕入了兽性中不能自拔,菲律宾的那点物资难吃又要命,哪有嘴边的肉来得过瘾?
麦克阿瑟看到日军的兽性后也没能忍住,他命令在菲律宾开了个“马尼拉军事法庭”,直接以最严酷的军法审判日军罪行,结果从将军到下士官就没几个能逃过菲律宾人的血泪控诉,山下奉文等人差点没被当庭给活吃了,这期法庭的执法力度远超松软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困守菲律宾的日军大量饿死,为何不能从菲律宾就地补充食物?
日本人也想,可是做不到。
日军当年有一个见习士官在菲律宾孤岛上坚持了29年没饿死。这个人叫小野田宽郎。
他于1944年12月,与另外三人一起潜伏于菲律宾的卢邦岛。
直到1974年3月才放下武器。(期间有一人下山投降,两人被当地警察击毙)
在潜伏期间,他肚子饿,就下山偷窃当地居民的家畜,比如偷鸡,杀水牛。
遇上菲律宾警察搜山,无法下山时,他就在山上打野兔或者捉爬行动物吃。
没野物时,他就吃野生水果。比如把香蕉晒成干,充当干粮。
他就是这样才在一个约两百平方千米左右的小岛上,坚持了29年。
插一句。由于顶头上司给他下的命令是长期坚持,不准自杀或投降,再加上他受军国主义思想荼毒极甚,服从性强。所以他就没自杀或投降。直到29年后,当年的上司当面向他下令,他才解除武装。
但小野田宽郎的个人极限生存案例,不适合当时的日军主力。
因为一方面,大部分人的身体机能,没有这么强的环境适应力。想想看,一个人吃惯了大米饭,突然不让他吃了。会怎么样?这个人大概率会身体不适,继而虚弱,然后病倒。最后因为不适应环境变化,一命呜呼。
另一方面,小股部队目标小,消耗少,对粮食的需求量不大。几个人没吃的,勉强还可以靠抢当地人的家畜,或者打野物,吃野生水果填饱肚子。可几万人,几十万人呢?明显就不是能靠吃家畜、打野物,采摘野生水果能解决问题了。
其实日军早在瓜岛战役时,就吃过无后勤保障的亏。日军没饭吃,饿死者比被美军打死者还多的亏。
但日本人“记吃不记打”。屡屡重复错误。
后来在印度的英帕尔再来一次。十五万大军远征印度,后勤断了,指挥官牟田口廉也居然说没饭吃,可以吃草呀。然后约五万日本兵被他坑死。
其实1944年底,当美军拿下莱特岛,切断驻菲日军与日本的海路通道后。驻守菲律宾的二十多万日军就注定要集体死翘翘了。
没制海权,日军无法与岛外联系。
没制空权,日军无法“御敌于国门之外”,无法阻止美军登上吕宋岛。
只要美军上岛,一通狂轰滥炸,驻菲日军想有组织的就地取粮,依靠当地物产保证大部队的基本后勤供应,根本不可能。
马尼拉战役结束后,日军不想当人肉靶,被美军炸死,只能往山区撤。
退到山区,没大米饭吃,先病死一大片身体适应力不强的人。
身体素质好的,靠吃野物,野果子,以及少的可怜的家畜,勉强再活一段时间。
一旦连这些都吃完了,没吃的了,最后啥都吃不到了,只能等死。
这基本就是瓜岛战役的重演。
我们不能因为当年的侵华日军在中国可以做到就地取粮,就认为在菲律宾也可以复制。
毕竟,侵华日军战斗力强于中国军队,握有战场主动权。而且又有汉奸充当带路党,能随时下乡洗劫粮食,解决一部分物资缺口。
再加上,日军控制着制空权和交通线,从东北到华北、华东的铁路运输,一直都是畅通无阻的。即便一个地方的日军被打得不敢冒头,出现物资不足情况。依靠交通线,侵华日军仍可把其他地方的富余物资送过去。
可是在菲律宾战场,菲律宾当地人早就抛弃日军了。而且日军没有制空权。退守山区后,还被美军分割成三部分。这三部分日军想出山找吃的。冒头,就是美军的一通狂轰滥炸。炸蒙了,只能再回头,龟缩回山区。美军对他们步步紧逼,他们的防御圈越来越小。活着真还不如死了算了。
当年日本兵常提到“猴子肉”。
什么叫“猴子肉”?说白了就是人肉。
纵观整个吕宋岛战役,直接死于美军枪炮下的日军,顶多只占总兵力的两成。其他都是非战斗死亡。
部队断粮了,往往会出现恶性循环:粮食吃完了饿肚子→挺不住的人直接饿死→活着的人没力气处理饿死者的尸体→无人处理的尸体慢慢腐烂,再加上菲律宾原始森林里面恶劣的生存环境,导致引发瘟疫→瘟疫人传人,瞬间倒下一大片。
这种连饿带病,是一片片的死,比机枪扫射的效率都高。
从1945年3月初,马尼拉战役结束。到8月份日本宣布投降时,近半年时间,28.7万的日军在大山森林里面死了21万多。(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常态表现,经常被切断后援线,又死不投降,然后饿死一大片)
山下奉文统辖的部队还强点,15.2万人,还能剩下5.5万,减员三分之二。
横山静雄统辖的部队就惨了。10.5万人,只剩下1.25万人。减员十分之八。
冢田理喜智统辖的部队最惨,3万人,仅剩1300人。两个师团,死的就剩一个大队。
驻菲律宾的日军应该幸亏,45年八月,天皇宣布投降了。如果再晚投降两个月,就这剩下的六万多人,得死掉99%。
古今中外,“就粮于敌”一直是共识。
但想直接在战场解决后勤,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掌握战场主动权。
一支大军在没有制空权、制海权,且被围困在山区的情况下,做不到“就粮于敌”。
困守菲律宾的日军大量饿死,为何不能从菲律宾就地补充食物?
世界上有多种死法,但是其中最残酷的死法,莫过于饿死;因为那是一种明明知道死亡在一步步逼近,却有无能为力的漫长过程。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破坏最大的战争,也是最奇葩的战争。发动二战的德国和日本法西斯,不是败在了战斗力而是败在了资源上。
德国和日本军队明明士气非常高,战斗力也很强,最后却不得不缴枪投降。其主要原因就是战略物资供应被停止,供应线被盟军掐断,被釜底抽薪,失去了进行战争的物质条件, 不得不咽下失败的苦果,也算是罪有应得。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有很多德军弹尽粮绝,被活活饿死、冻死。无独有偶,在美军发动的,解放菲律宾的战役中,最后阶段也有不少日军士兵被饿死。
从1944年10月开始,在菲律宾的日军厄运开始来临,美军解放菲律宾的战役打响,日军只能垂死挣扎。1944年10月20日,莱特湾海战打响,它是敲响日军丧钟的战役。莱特湾海战被军事学家公认为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
海战虽然只进行六天的时间(10月21日到10月26日),但是在这在六天时间里,日军与盟军参战的舰船总吨位超过两百万吨。一共有21艘航空母舰、21艘战舰(主力舰)、170艘驱逐舰和近2,000架军机参加了这场殊死搏斗。
当时驻守在菲律宾的日军,比在中国战场上日军精锐得多,其中有号称“马来之虎”的山下奉文大将率领的1日军第14方面军、关东军第8师团、第2坦克师团、原中国派遣军驻山西大同的第26师团、第30、100、102、103、105师团、第4航空军、关东军第1师团、第10、23师团和朝鲜军第19师团,总兵力达到63万,装备也非常先进,战斗力也是最强的。
而美军方面,则是麦克阿瑟指挥的西南太平洋部队,陆海军总计达50万人。
莱特湾海战,日本被打得落花流水,日本不可一世的海军联合舰队被彻底击溃;但这还不是最惨的,最可怕的事情的还在后面。
11月11日拂晓时分,载运日军第35军直属部队和第26师团一部共13000人的5艘运输船前来增援,事先得到情报的美军毫不留情,组织了347架战机轰炸机予以“热烈欢迎”,全部运输船和4艘驱逐舰葬身海底,日军1万多人则到大海里喂鱼,所有军用物资也到了水下!
莱特岛上的日军,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不甘失败,困兽犹斗,战斗力爆棚。特别是第1师团第57联队,在利蒙附近高地长达近两个月战斗中,将美军第1骑兵师和第24师打得伤痕累累,让美军感受深刻称这个高地位“断头岭”。
但弹尽粮绝的日军只不过是回光返照,第57联队被美军几乎全部消灭,仅剩下200多人,第1师团1.5万只有743人活着!
其他日军主力退入山地丛林,等待他们日子生不如死,病死饿死者超过战死者10倍以上。
逃到丛林的数十万日军官兵,让丛林中的动物胆战心惊,他们就像蝗灾中的一群大蝗虫,经过的地方,树皮、草根倒霉,飞禽走兽蒙难,日军甚至也学会了同类相残,吃掉战友的尸体。
日军士兵荻原长一在回忆录中写道:他在一个岩洞中,参加过3个战友举办的“盛宴”主餐为味道独特的烤肉。
获原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一边津津有味赞不绝口,吃完后他好奇地问:“这是什么肉,味道这么美?”
没想到那个曹长表情痛苦地说:“你吃到肚里的,是我们的战友。”
曹长接着宽慰说:“即使我们不吃,他们的尸体也会成为蛆虫、野兽的美餐.”获原小山洞里看到,那里有几具士兵的尸体,尸体的大腿只剩下骨头,自己刚才吃掉的,显然是他们大腿上的肉。
日军既然到了这种地步,为什么要在深山里等死,不就地补充食物?首先当日军败退之后,几十万美军已经占领了菲律宾,进入丛林的日军陷入美军和菲律宾抵抗组织的重重包围,根本就出不去。
其次,日军对于菲律宾人民来说是入侵者,他们在占领菲律宾期间,烧杀抢掠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暴行。
日军制造的马尼拉大屠杀造成10多万人民失去生命,马尼拉也被称为亚洲的华沙;日军捉拿年轻的菲律宾女子,逼迫其成为慰安妇。因此,菲律宾人民对日军恨之入骨。
他们到了山下,迎接他们的不会是鲜花和掌声,而是猎枪和锄头,他们马上就会被菲律宾人民抓住抽筋剥皮,人民的美味佳肴是用来招待美军这些解放者的,大家就是把饭菜喂狗或者倒掉,也不会让日军吃一口的。
有人会问,日军不会抢吗?
日军虽然凶狠,但是撤退到山上的时候,已经弹尽粮绝,手里连武器都没有了,饿得皮包骨头,走路摇摇晃晃,站立不稳,原来的老虎变成奄奄一息的病猫,随便一个菲律宾百姓都能一拳打倒他们,谁还会害怕?
日军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发动侵略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最后被饿死是咎由自取,一点都不值得同情。
困守菲律宾的日军大量饿死,为何不能从菲律宾就地补充食物?
你看看中国远征军当时在野人山所遭遇的事情,你就知道。在野外生存可不像在电视剧里,或者是在纪录片里面看那些野外生存家那么简单!
菲律宾的问题呢?其实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早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美国开始对日本人的石油进行禁运之后呢,其实日本就一直在考虑这个菲律宾的问题,当然美国人心里也是问清楚菲律宾就好像一把刀死死地扼住了当时东南亚的石油和日本的连接之处!
因此,日本人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后,快速的将兵力投诉到了菲律宾,并且击败了当时由麦克阿瑟带领的菲律宾的美菲联军!
当然麦卡瑟带着他那句经典的名言,离开了菲律宾群岛!等待着能够复仇的这一天,当然这一天很快就来了!
太平洋战争进入到倒数第二个年头!也就是1944年此时日本人已经算得上是弹尽粮绝了,内层防御圈已经被美国人突破。这个时候日本生之美国,它拥有着绝对的出兵的主动权,他随时都可以就日本本土。台湾岛和菲律宾群岛三个方向可以下手!
为了防止自己的生存链,也就是海上运输线彻底被美国人切断,就这三个地方,日本人派了重兵进行防护,其中菲律宾群岛上面就有50万的日军!
如此庞大的数量,当然人数一多自然声势壮大,大家信心也就充足,但是美国人也清楚你人数多了。那你这粮食问题,你这补给问题也是一个大问题!
很快,莱特湾大海战爆发完成以后,日本联合舰队全军覆灭,美国人从容的开始向着菲律宾群岛投诉兵力,这一次麦克阿瑟带来了50万人!而且这50万人相比较于日本人东拼西凑凑起来的50万人!那可是实打实的精锐部队!一路从太平洋的中部打到了太平洋的西部!此时士气正盛,而且拥有强力的海陆空的掩护!
所以在前期经历了几次糟心的遭遇战之后,日本人在损失10万军队的情况之下。剩余的30多万人直接选择撤路的大山之中!
话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日本人的选择挺明智的,毕竟美国人不擅长打游击战这一点大家也都知道!可是问题就是日本人自己也确实不大擅长打游击战!真正擅长打游击战的另有其人!
所以呢,美国人的选择就比较有意思了,我没这金刚钻,我不揽这瓷器活,你居然选择在山林里面跟我打游击战呐,我打不起我自己认输,我呢退到那些军事重镇,我把这些地方守好,同时呢,你如果想出击我就对你进行坚决打击,总之一句话,我把你堵在深山老林里面我。打不赢你,我也要耗死你!
躲在深山老林里面的,其实日本军队的派系还是挺复杂的!这些人里面有空军的,有海军的,当然大部分都是日本陆军!你知道互相之间都不对付,早在发动菲律宾战争之前,日本陆军就已经主张在菲律宾的各大山林里面修建军事基地,修建军事堡垒,并且储存大量物资!所以呢,在前期日本人也算是勉强能够对付过去几个月,但是时间久了那就真的出问题了!
第一点,粮食不够吃,这是一个事实!这么多人待在深山老林里面,你每天吃饭问题都是一个大问题,你能够积攒那么多的粮食,可这有什么用呢?你迟早有一天会坐吃山空的,日本人当然也想过想种田啊,或者是能够想一些办法去生产粮食,这是美国人也想到了这一点,天天飞机在你头顶上转悠,你只要开垦出来农田,每个人就拿凝固汽油弹拿炸弹把他炸的底儿朝天,你种下去的粮食等于白费了!
而且第二点,游击战,游击战除了四处游荡以外,最重要的还是如何能够消灭对手!也就是你能够消灭敌方的有生力量,你能够突破眼前这个困境,你就必须得打几个漂亮仗,但是美国人把周围经营的跟铁桶一样,针对日本人出没的区域做了重点规划,天天有飞机在你头顶上侦查招你人在哪里?一旦发现你的人二话不说,炸弹机枪凝固汽油弹往死里烧的那种!你的军队根本就出不去,就算能出去也是被美国人一顿胖揍,然后回来了!
所以你只能乖乖的躲在山林里面,但是山林里面粮食不够吃!
那么第三点你只能去当一个山大王,山大王就是抢老百姓的粮食。菲律宾有那么多土著老百姓,抢他们身上一点粮食也不为过,可问题就是,在这之前日本逃到山林里面所积攒起来的那批物资很多都是从菲律宾老百姓身上扣下来的!这里面每一粒粮食都是人家的血汗钱,你从他们身上把粮食给剥夺下来,菲律宾老百姓早就对日本人恨之入骨了!
很多菲律宾当地的城镇都组建起了自己的名团来负责阻挡消灭这些游荡在山林里面的日本军队!
就这么招日本躲在山林里面,这30万大军从一开始的固守待援变成了挣扎生存!没饭吃没有粮食吃,这是一个大问题,为了能够解决粮食问题呢,日本人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说中奖,但我说了种粮食,美国人发现了那就是严厉打击,(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至于书森林里面去捕捉野味。那是30万人,那那么多的人天天把整个山岭里面的地皮给他薅了一层又一层,又能够剩下多少东西可以吃的?
而且时间久了,疾病,瘟疫以及对于战争的厌恶的情绪就开始在日本军队内部开始出现!
这样的一种情况使得整个日本的军队一直生活在一种恐惧而且混乱的阴影之中!30万的日本军队一直在非战斗减员,以及不停地损失精锐的士兵!
在这种情况之下,混乱紧接着就开始出现了!不少的士兵开始因为粮食不够,选择逃出去去寻找粮食,或者是跟当地的菲律宾老百姓去争夺粮食!有的甚至于和当地老百姓做交换,用自己身边的物资,也就是那些武器去换一些粮食吃!最后的最后,实在没有东西可以交换,又抢不到粮食,那就只能对自己人下手了!也就是俗称的吃人肉!
总之,这一批日本军队就特别惨,从美国人登陆菲律宾群岛退守三零开始,一直到日本人投降,这些人就一直待在深山老林里面,不停地忍受着饥饿不停地接受着混乱。直到最后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很多人仍然还在山林里面,一直在那里晃荡,为什么他们不接受投降这个事实,认为别人所谓的投降那是假的。
即便与美国方面把山下奉文!他的命令传达给当时的日本军队,很多日本军队表示不能接受!然后时间久了,某些事情呢,也就让他们得过且过自生自灭去了!
困守菲律宾的日军大量饿死,为何不能从菲律宾就地补充食物?
日本到菲律宾是入侵人家的,菲律宾人民迎接他们的是猎枪不是鲜花,能给他们补充食物的机会吗?
如果问二战战斗力最强的军队是哪国军队,抛开战争正义和民族感情不说,日军应该是最能打的军队之一。
根据日本厚生省援护局统计在上世纪60年代的一项统计,他们在中国横行霸道了14年,除了"满洲"死的4.6万人,日军在中国本土战死的士兵只有45.5万人。
而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一共战死了多少士兵212万人,不过在70年代他们又做过一次统计,这个人数上升了22万,达到234万。
对于这个统计数字,很多中国人觉得难以接受,觉得非常荒唐,一定是日本人搞错了,难道中国人民浴血奋战那么多年,消灭的日本军人才是太平洋战场5年战死的日本人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这个数字不是搞错了,也不是中国军民抗日不够英勇,而是我国军队跟日本军队的武器装备实在差距太大。
而在太平洋战场,日军跟美军的武器装备又不在一个层次,因此日军在太平洋战场才会损失那么多人。
而叫人匪夷所思的是,日本军人损失那么多人,也不全是战死的,有相当一部人是活活饿死的,而饿死那些日本士兵的其中之一个地方就是菲律宾。
太平洋战场日本跟美国的两次大决战,都发生在位于西太平洋的岛国菲律宾。第一次决战发生在1941年,历时一年;第二次决战,发生在1944年,在1945年结束。
第二次决战的时候,日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切断它的补给基地,就不能彻底打残它。于是美军全力以赴,日军也拼死一搏,动员菲律宾日本35万守军——第14方面军,在海军空军(日本联合舰队第2、3/5舰队和第4航空军)掩护下,跟美军展开一场殊死搏斗。
1944年10月10日,菲律宾决战的序曲——莱特湾海战首先打响,美军第6集团军18万大军在金凯德的第7舰队700多条舰船、1500架飞机的护卫下,向莱特岛发起猛攻。
战斗结果毫无悬念,以日军惨败宣告结束。
仅仅3天时间,日军的瑞鹤、瑞凤、千岁、千代田号4艘航母全部被击沉,另外还损失3艘战列舰、21艘巡洋舰和驱逐舰,7艘潜艇、288架飞机,付出伤亡约1万人,仅仅"武藏号"战列舰就有1200士兵葬身鱼腹。
接下来进行的是莱特岛和吕宋岛的陆战。在丧失制海权和制空权的情况下,日本士兵尝到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滋味,莱特岛的近6万日军全军覆没。
随着沿海日军的阵地被美军猛烈炮火一个个被摧毁,惊恐万状的日军不得蜷缩在吕宋北部、克拉克以西和马尼拉以东山区,在补给线被掐断,缺少武器弹药的情况下,开始进行艰苦卓绝的游击战,结局注定是悲惨的。
从1944年10月莱特岛美军登陆,到1945年8月军投降,山穷水尽的日军苦撑了将近一年,死亡高达45万人,不过其中很多人死的非常憋屈,因为他们作为一名战士,没有开一枪,不是战死而是被饿死的。
为什么会在这样,因为在此之前,日军跟美军进行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斗,美军战斗的目的就是为了摧毁日本的补给线,随着日本联合舰队的覆灭,日本海上和空军运输能力已经失去,不仅运兵无法实现,运输武器弹药和补给也无法进行,等待日军的,只有两条路,饿死和投降,连战死的机会都没有。
菲律宾战役进行中,日军运输船队穿过美军的枪林弹雨,企图把第26师团运到菲律宾战场,但是运输船队还在途中就被美军的潜艇击沉了8艘,有一半士兵葬身海底,最后登岛的士兵连500人都不到,还都是赤手空拳,因为他们不是被输送到岛上,而是游到岛上的;而到日本宣布投降的时候,13000人的26师团,只有16人还活着!
实事求是地说,日军那么多士兵,不是死于饥饿就是死于疫病。
而驻扎在菲律宾的30多万日军主力,命运更加悲惨,他们被气壮如牛的美军赶到山上,不得不品尝打游击的滋味。
在美军庞大舰队和陆军密不透风的包围下,那些可恨又可怜的日军连一粒米、一颗子弹都得不到,从1944年12月起跟本土联系隔绝,外界供应全部中断。
除了死,他们已经别无选择。
在此情况下,日军菲律宾守军头目,被称为"马来之虎"的第14方面军司令山下奉文此刻也成了病猫,面对危局束手无策,他给自己的部下下达的命令是"自谋出路"。
表面上看,命令很有道理,但其实一点都不可行。因为菲律宾原本就不是自给自足的国家,是靠越南泰国稻米养活自己的。日军去哪里自力更生?即使能种稻子,也有几个月过程才能收获吧。
因此穷途末路的日军只能去当地居民家里抢夺,可是菲律宾人早就恨透了这些无恶不作的侵略军,如今他们来自己碗里抢粮,会给他们好果子吃吗?
那些饥肠辘辘的日本人看到的是菲律宾人民一张张仇恨的面孔、和一杆杆枪、以及从枪管里射出的愤怒的子弹。
而当时的日本手里虽说也有枪,可是跟烧火棍差不多,因为大多数枪里没有子弹,所以那些凶残无比的日本兵就像拔掉牙齿的猛兽,连猎狗都不如。
数以万计的日军士兵只能躲避在丛林中,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他们每天都有人死于饥饿,每天都有人患上疟疾。为了活下去,很多日本士兵连起码的道德感都没有了,他们开始向自己手里还有点食物的战友痛下杀手。
日本历史学家藤原彰,曾经写下一本关于菲律宾那批最后的日本军人经历的专著,名字叫《饿死的英灵们》,书中公布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字——几十万日军是饿死、病死的。
而日本厚生省的二战资料也这样记载"一半以上的供奉在靖国神社的英灵并非死于战场,而是在饥饿与病困的地狱挣扎而死。"
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山下奉文接受了投降令,命令自己的士兵宣投降。美军回忆道:走出丛林的日军士兵就像乞丐,不仅衣衫褴褛而且面黄肌瘦、弱不禁风,走路摇摇晃晃,甚至连从绳梯爬上军舰甲板的力气都没有了。
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到别国去搞侵略,最后下场如此悲惨,怪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