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属于盟军吗?

很多人说攻入柏林的是盟军,不是苏军,然后后面就有一大群人反驳说,明明是苏军先攻入柏林。 问题来了,难道苏军不属于盟军吗?

这个问题还挺刁钻,不过笔者给出的答案是:“既算也不算”,都先甭急着开喷,因为“二战盟军”这个名词是有广义和狭义双重解释的。实际上在1942年1月之前,并没有“盟军”这个概念,各主要参战国都是单独称谓,什么苏联红军、英军远征军、法军等等,分头迎击法西斯轴心国军队的侵略和进攻。

相比较反法西斯联盟的国家,德意日三国是最早结成军事同盟的二战国家,也就是1939年左右形成的柏林、罗马和东京的“邪恶轴心”,因此为了区分另外一个阵营,将上述三个法西斯侵略国家统称为“轴心国”。又由于美国一直坐山观虎斗,所以在1941年底美国正式参战前,欧洲、亚洲的各国反侵略战争都是各自为战的,还没有形成统一的阵营。

这里面的关系也比较复杂混乱,在希特勒和纳粹德国崛起之前,西方因意识形态问题,视社会主义苏联为“洪水猛兽”,不仅不是盟国而且还得算是敌对势力,尤其是美英两国都是这个态度。直到英法和苏联先后成为德国侵略的目标时,这些国家因为共同的战略利益,才有了结成反法西斯统一阵营的可能,丘吉尔对此是有一句名言的。

珍珠港事件后不久,在美国的张罗和组织下,1942年1月1日,以美苏英中等几大国为首的26个国家,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宣言》,也就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国阵营的形成,这26个国家因此被称为“同盟国”,成为跟轴心国相对立的组织。那么在广义上,这些国家的军队之间互相都是“盟军”,美英军队可以联手在北非打击德国人,中英联军也可以在缅甸对付小日本。

但是由于地缘政治的关系,苏德战场实际是一个独立的作战区域,在卫国战争初中期,苏联红军完全是独立与德军作战(后期有了波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家军队),美英最多提供了一些物资而已,并没有联合作战行动。同样,苏联军队的作战指挥权,一直掌握在苏联政府手中,以斯大林的性格和苏联同西方的特殊关系,苏军也不可能接受所谓“统一指挥”的方案。

而其他同盟国的情况则不一样了,在几个大国中,法国本土已经沦陷,“自由法国”政府寄人蓠下在伦敦混吃混喝(还有若干流亡政府也在英国);中国由于国力羸弱,不得不仰仗美国援助;至于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都是英联邦成员国,再考虑到美英之间的特殊关系,所以除苏联之外,其他同盟国国家必须“唯美英马首是瞻”,而美英为了联合作战和统筹各个战场的多国部队,1942年1月同时组建了“美英联合参谋长委员会”。

“美英联合参谋长委员会”总部也设在华盛顿,委员会成员则为美英两国的的三军参谋长(或其代表),它的最初权限,只是根据战略方针制订军需计划、分配武器装备和军事资源、解决海外作战行动的先后次序等。至1942年4月21日起,扩大权限为涉及全盘“战争的战略指挥”,每周召开一次会议,一般由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和英国参谋长委员会预先分别研究后,再提交该委员会讨论、调整和决定。

从此这个机构不仅协调美军和英军的联合作战行动,也统一指挥着配合美英作战的“自由法国”军队、加拿大军队、澳大利亚军队、新西兰军队(部分同盟国并没有参战)。比如诺曼底登陆战役中,地面部队以美军、英军、加拿大军为主,但在抢滩完成后,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部队及波兰部队也有参与,而当中的士兵有来自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希腊、荷兰甚至挪威等,这种以美英为首的“大杂烩”部队怎么称谓呢?只能称之为“盟军”。

所以狭义上的“盟军”,则是指以美英为首的、在“美英联合参谋长委员会”统一指挥和协调下的同盟国军队,其中当然不包括苏军(东欧的国家情况特殊,忽略)。如此,在对德国本土的进攻中,东线同盟国军队的表述仍为苏军(其实包括波兰、罗马尼亚等军队),西线同盟国军队的表述则为“盟军”,其实是以一支美英军队为主的大杂烩部队,但总得有个统一称谓,也就是狭义上的盟军。

美国参战以后,同盟国在苏德战场以外,先后成立了欧洲战区、太平洋战区、西南太平洋战区、中印缅战区和中国战区等等,其中“盟军欧洲战区”的最高统帅,大家都知道是艾森豪威尔,可是你看艾克可以指挥美英加等国部队,他能够同时指挥苏联军队吗?朱可夫才不鸟他,1945年5月德国宣布投降后,双方在柏林会面也是平起平坐,所以狭义上的盟军确实不包括苏军。

再比如中国战区的全称是“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自然是老蒋,而参谋长则一直是美国人担任。注意这个中国战区也是在“美英参谋长会议”的提议下成立的,而没有苏联方面的任何参与,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诠释了狭义上“盟军”的概念。但当时中国军队的情况也比较特殊,美英一直企图把国民革命军置于其统一指挥之下,然而把军队当成命根子的老蒋死活不干,期间出现过多次激烈争执。

即便是由美英提供全套装备、全部粮饷的“中国远征军驻印军”,也属于双重领导,总指挥史迪威因此与中方副总指挥罗卓英、郑洞国等人经常发生矛盾,症结就在于老蒋不肯松手。在1944年底缅北反攻的后半程,老蒋以国内战场吃紧为由,不顾美方反对强令廖耀湘新六军空运昆明,这就说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仍然保持着军令权的独立。

因此,是否接受美英联合参谋长委员会的统一领导和直接指挥,是判断二战期间某国军队是否属于狭义上“盟军”范畴的主要标志,按照这个标准,苏军肯定不是,而国民革命军也不是,至多是战略大方向上的配合。

苏军属于盟军吗?

苏军肯定不属于盟军序列了,只能算同盟国阵营。二战盟军主要指的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自由法国等国家军队,苏军虽然加入反法西斯阵营,但是不受西线盟军统一指挥调遣,所以苏军指挥权牢牢掌控在斯大林手里,是独立的对德作战体系。至于苏军进攻柏林,那是苏军为了报仇雪恨彻底捣毁纳粹的老巢。西线盟军觉得纳粹会在柏林做困兽之斗,怕盟军会付出巨大伤亡,所以不打算进攻柏林,而是把这个硬骨头让给了苏军。柏林战役结局也确实如此,苏军250万人将柏林围住消耗无数弹药,付出伤亡30万人的代价,终于将纳粹巢穴打了个稀巴烂!

苏军属于盟军吗?

苏联当然是标准的盟军!不过后来冷战,西方之流把历史割裂了吧!

不信看看联合国,这就是盟军管理世界局势的机构!里面的五常哪个不是盟军?战后审判苏联何曾缺席?

苏联也罢,中国也罢,都是盟军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苏军属于盟军吗?

美国人的阴谋

苏军属于盟军吗?

在美英同盟各种歪曲历史宣传下,“邪恶”的苏军怎么能算盟军呢?没看到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功劳都归了美军吗?攻入柏林这么大的功劳肯定也不是苏军了。

可以说在美英主导下的二战反法西斯联盟,其实压根就没把在体制,以及意识形态截然不同的苏联视同为“盟军”。

只不过在有着相同利益的情况下,勉强将苏联算作统一阵营中的一员,而且在盟军统一指挥,联合抗击轴心国的进程中,苏军也是以一己之力应对苏德战场的压力。

只不过在此期间,根据援助协定,美国提供了苏军一些必要的作战物资,但不是免费的,而且战后为了偿还援助,双方扯皮谈判了很长时间。

特别在1945年的欧洲战场,眼看节节败退的德国纳粹即将灭亡,美英开始暗中和希特勒联系,希望在西线战场和德国媾和。

美英这么做的目的,也不过是想在战后获得更大的利益,同时利用德国阻挡苏联的势力染指欧洲,这种提防的动作,哪里是把苏军当成盟军了。

与此同时,穷途末路的德国也开始与美英展开实质性的接触、谈判。

人在做天在看,这种暗地里勾结的行为,很快就被苏联探知,并要求加入谈判。但是美英以各种借口,拒绝苏联掺合进来。

于是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以拒绝加入美国总统罗斯福倡导大国战后关系,建立战后新体系的联合国为由,以及协助美军夹击远东战场的日本等等理由,从而逼迫美国做出改变。

但也就是在这个即将改变世界格局的节骨眼上,罗斯福突发脑溢血去世,而接任的杜鲁门采取的却是对苏联进行遏制的政策。

其实早在美国加入二战前,作为副总统的杜鲁门就曾经扬言:“美国人加入战争是为了获取利益,如果是德国人快打输了,我们也不介意帮着德国人打苏联人”,

由此,在杜鲁门执政以后,美苏之间的关系立刻由统一阵营,转变为遏制防备为主,自此开启了长达几十年的美苏冷战。

斯大林也看到了这种已经不可维系的所谓同盟关系,立刻命令朱可夫元帅,进攻柏林的速度加速推进。

同时,为了不彻底与美国撕破脸面,也派了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参加在纽约的联合国成立仪式。

1945年4月16日发动柏林战役,5月8日攻克柏林,不到一个月时间,苏联红旗就插上了德国柏林的国会大厦塔顶。

可以说苏军的这种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及进攻效率,向全世界宣告了纳粹德国的灭亡,也让美英利用德国遏制苏联的企图落空。

战后关于苏军在欧洲的各种烧杀抢掠的暴论层出不穷,时不时的就通过掌控世界话语权的美英,利用占据舆论高地进行宣传,如卡廷森林事件,乌克兰夹道欢迎德军等等。

其实美英军也不乏在占领区的暴行,据有关统计,干的坏事也不比苏联军队少,在自己的屁股也不干净的情况下,通过强大的舆论机器宣传,人为拔高美英在二战的作用。

尤其是美国,绝口不提苏联为抵抗法西斯所作的贡献,以及为之牺牲的苏联人民,而且用美国援助才取得胜利等说法来混淆视听,并且摇身一变成为了拯救欧洲人民的大救星。

为了歪曲和丑化苏联的形象,抹杀苏军在二战当中的功绩,以及对俄罗斯解不开的敌视,因此就有了攻入柏林的是盟军,而不是苏军,这种篡改历史事实的言论出现。

苏军属于盟军吗?

苏军就是苏军,盟就是盟军,两码事,在反法西斯方面立场一致而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