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副团长和李云龙是什么关系?

晋西北“铁三角”的历史原型,其实是红四方面军所属之红25军手枪团的“将军班”,这个手枪团是由鄂东北红军特务四大队改编的精锐部队(未必都用驳壳枪的)。在该团成立之初,所部第一分队一班的班长是开国中将陈先瑞,而另外两位战士却后来进步更大并且如雷贯耳:开国上将韩先楚和刘震。

作者都梁以此为素材构思了同样出自红四方面军的三位开国少将,并且特别说明三人在参加革命之初是在一个班里搅马勺的。所以李云龙才大咧咧地说:“老子背快慢机的时候,丁伟还抗着汉阳造呢,而孔捷那就是个新兵蛋子”!部队里是很讲究资历和曾经的上下级关系的,李大脑袋因此在铁三角里面总以老大自居。

那么问题来了,横空出世的邢志国又是什么来头呢?这个人物在小说中还算有些铺垫,而在《亮剑》剧中出现得却非常突兀,应该是第14集左右突然上线的(许久不写亮剑,记忆不深了)。不过职务更替的过程很清晰,那就是独立团副团长孔捷在李家坡战斗中一雪前耻,重新起用为新组建的新二团团长,然后邢志国来接的班,成为李云龙的军事副手。

邢副团长是必须及时出现的,因为马上就有了赵刚重伤的赵家峪战斗,在八路军386旅独立团的若干主要军官中,一营长张大彪出身军阀部队第29军,那会有没有入党都两说着;老红军出身的二营长沈泉和三营长王怀保均在反扫荡中牺牲,如果政委赵刚再临时不能履职,用旅长的话说,李云龙在独立团还不得“反了天了”?总得有个人能制约一下别出大格。

这个人还必须是李云龙不好轻易蹽撅子翻脸的,所以组织上选择了也是四方面军出身的邢志国,既然邢副团长口口声声称谓两个人是“老战友”,那么关系就很明确了,当年至少是一个连队的兄弟,只不过参军时间还晚于孔捷。但绝不是李云龙当团长时手下的连排长,否则那就是“老首长”而非老战友了。

而且还不可能是一个班里的战友,在残酷的革命战争生涯中,红军时期一个班出现三位将军的事件是绝无仅有的,因为期间牺牲太大了,怎么可能出现一个班的战士,经历过长征和百战之后,同时还能有四个人健在的?别说是很早的红军时期,即便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这样的情况也是极其罕见的。

如果是一个师里或者一个团里的呢,称呼“老战友”又有点勉强了,戎马倥偬,人员流动,若非一个连队的关系,即便邢志国能跟李云龙熟,也未必跟丁伟和孔捷都熟悉。所以红军时期“同一连队”是最佳答案,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关系,丁团孔团到访独立团团部时,邢志国就可以上桌把酒言欢,甚至可以给谈僵了的铁三角打打圆场,而张大彪只能在后面站着。

邢志国红军时期也不可能职务太高,因为八路军大发展期间严重缺乏军事干部,如果是红军副团长、营长的级别,早就独挡一面成为军事主官了。既然在1940年以后(以百团大战和反扫荡为时间节点)才调升副团长,说明邢志国虽然也是老红军,但是资历并不深厚,孔捷的标准在那摆着呢。

但是这已经足够了,经历长征到达陕北的老红军,几乎个个是百战余生并且政治可靠,邢志国虽然个性没有铁三角那么鲜明,是个中规中矩的军事干部,但是基本能力是有的,打平安县城时李云龙累得睡着了,邢副团长一样可以指挥战斗。也可以代表独立团去跟“友军”接洽,楚云飞认与不认没关系,老红军的气势绝对不倒。

李云龙属于粗中有细的人物,面对邢志国这样红军时期的老战友,尽管他可以用“军事主官”的身份独断专行,但基本的尊重还是有的,从来没有像对张大彪那样,跟邢副团长也吆五喝六瞪眼睛的,因为互相都是知根知底的。只不过老邢没什么楞角,一般只是规劝,劝不了就服从,因此能够一直搭班子到华野二师时代,换成老丁老孔那早打翻天了,孔捷当了几天副团长,就跟李云龙掐了N回。

李云龙更是大事不糊涂,躺在担架上准备挨处分的时候,注定也知道把部队的临时指挥权交给谁:“你听好了,现在独立团交给你了,可有一条,别把队伍给老子带垮了,现在可是兵强马壮”!

邢副团长和李云龙是什么关系?

邢副团长是1942年日军五一大扫荡之后才加入李云龙的独立团的。在这之前冈村宁次组织了对晋东南根据地的大扫荡,主要目的就是消灭129师。李云龙的独立团只剩下了400多人,干部也伤亡惨重。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日本人的装备和战斗力确实比较强,另一方面是八路军的装备差,再加上扩军的速度太快,训练没有跟上。

这时的邢副团长是八路军晋察冀三分区的团长,在这次扫荡中只剩下了两个连。按照八路军总部的缩编安排,刑志国就来到独立团担任了副团长。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邢副团长是来自一方面军红三军团,李云龙来自四方面军。也就是说他们两个人以前应该是不认识的,但都是从革命军队里出来的。

从这时起,刑副团长就成了李云龙的助手。以李云龙行事的风格,邢副团长是占不了上风的。但八路军总部这样安排,显然就是让赵刚和邢副团长这样的人来当李云龙的副手,弥补李云龙冲动性格的不足。

当李云龙决定进攻平安县城的时候,赵刚已经受重伤住进了医院。邢副团长就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并且指出这不符合军事指挥的原则,也就是说这时候刑副团长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和总部交给自己的任务。

当后来李云龙被撤销团长职务降为营长的时候,表面上看是赵刚代理团长,但赵刚对军事不懂,实际上还是李云龙在主持大局,但日常事务是由邢副团长来安排。

李云龙明明降级,但变得更嚣张。不仅找赵刚要酒喝,还向刑副团长敬礼。邢副团长勃然大怒:李云龙,你不要这样恶心我。再这样小心我翻脸不认你这个团长。

实际上以李云龙狡猾的性格,就是在试探刑副团长是否忠诚于自己。经过这一次检验,李云龙就放心了,独立团还是自己的独立团。

在解放战争中伴随着李云龙的步步高升,邢副团长也水涨船高,担任上了副师长。在小说和电视剧中,后来邢副团长都没有再出现过,其实这也是符合情理的。

邢副团长早在红军时期就已经是团长了,这一点和李云龙倒是比较接近。在解放战争中解放军的队伍扩张的速度非常快,这些旧的军事干部晋升的速度也很快。

李云龙能够当师长,刑副团长肯定也能够当师长。李云龙在战争中受伤后,军队一直由邢副团长指挥,一直打到了福建前线,说明他的指挥能力还是不错的。

李云龙伤愈归队,邢副团长肯定调到其他地方去担任师长了。正像赵刚的离开一样,邢副团长的离开也是被提拔重用,但从这时起,也就从李云龙的世界里消失了。

邢副团长和李云龙是什么关系?

在那个战争年代,八路军一个正规主力团,除了执行主要战斗任务外,还肩负着发展稳固根据地的政治任务。在剧中,我们看到的大多是围绕李云龙战斗的片段,而忽略了老邢的存在,其实,独立团还有后勤保障、军地关系、招兵练兵、情报获取、地方武装的训练指挥、地方的土改生产自给等任务……日常工作内容挺丰富的,通俗的说就是军政一体化。团长和政委都有分工,把握方向的,具体的督导和落实,肯定就是副团长的主要任务了,所以,老邢也挺忙的。李云龙的性格,上级领导肯定非常了解,他比较有闯劲,敢想、敢干、敢拼,“没有什么他不敢干的”,这个时候,上级就分别派了原则性强的赵刚和稳健持重的老邢来到独立团,赵刚在政治上防止李云龙出格,老邢在军事上防止李云龙冒进,双重保险,386旅长就“省省心,多活几年”。邢副团长与李云龙的关系,首先,老邢是李云龙最佳的替补人选,主要的战斗任务,老邢也肩负着指挥的职责,比如,在攻打平安县城时候,李云龙睡着了,老邢及时准确的指挥安排增援赶来的八百地方部队战斗任务,攻打平安县城后,李云龙将部队指挥权放心交给老邢,因为他确信总部是不会再派其他人来的,再看李云龙的恶狠狠表情,不甘的对老邢交代后事,既有对独立团的不舍,也在暗示老邢:你等我这团长的位置很久了,今天总算如愿以偿了吧。李云龙率领突击队插入敌后时候,老邢主动请缨,但李云龙还是放心的将师部指挥权交给老邢,自己去突击快活了。李云龙在负伤谈恋爱期间,老邢指挥着李云龙的二师一路打到了南方,可见老邢同李云龙的角色关系,就是一个很优秀替补。邢副团长是李云龙的默契老朋友,老邢是有资历的老革命,赵家裕,在晋西北的铁三角一起喝酒吹牛逼的时候,老邢坦然坐在一起,可见其革命资历了,并且老邢同李云龙他们三个是有深厚的源缘。李云龙刚去独立团的时候,副团长是孔捷,由此可见,老邢和孔捷的资历、能力应该是不相上下的。再看看他们之间的称谓,张大彪喊李云龙是很尊敬的“团长”,李云龙喊张大彪他们是呼来喝去的,孔捷、丁伟他们喊李云龙是喊“老李”,李云龙的老婆田雨、赵刚、邢副团长也都是喊“老李”,李云龙喊赵刚和邢副团长是“老赵”和“老邢”,这不一般的关系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独立团的历任政委,李云龙均看不上眼,排挤走了,赵刚刚到独立团时候,李云龙也非常不待见,认为是一个刚参军的“白面书生”,能在独立团立足,要么有点真本事,要么有点革命资历,老邢能稳坐第三把交椅,也不是容易的事。虽然,在剧中,特别是攻打平安县城的作战会议上,我们看到李云龙训斥老邢“什么主攻助攻”,老邢没有反驳,那是老邢识大局的度量和对李云龙性情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导演借此烘托李云龙的指挥才能和血性性格,而已并不代表着老邢在独立团的地位是无足轻重,同时也反应了李云龙和老邢之间的关系不是一般的亲密,骂和被骂,也是分人的。借此判断:老邢是一个有资历、有能力、识大体的指挥官,是随时准备接替李云龙的最佳人选,是同李云龙有深厚情谊的革命战友,是完善并成就李云龙的幕后英雄!

邢副团长和李云龙是什么关系?

在作品当中,老邢是个大龙套配角,到电视里,这个角色处理的不是很好,感觉是人设有点乱的一个背景人,这是因为原著中许多只露一面的人的情节,都给精简掉,改由老邢来负责的原因。原著作者军史把握的相当精到,为什么亮剑这一部编出来的戏,给人感觉如此的真实?就是因为这几乎就是一部我党我军当年发展中的集锦,那么老邢邢志国这个人物,同样也是有一定基础原型的,并非凭空臆造,与李云龙、魏和尚、赵刚这些个性鲜明的战友相比,其实革命胜利的过程当中,老邢这样朴实而默默无闻的人更多。在戏中,李云龙与赵政委的交情,和和尚的兄弟情感,都是丰满李云龙这个人物的关键元素,也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元素。但是且慢,就人物间交谈露出的一些信息,老邢与老李的战友关系,其实比政委和魏和尚久远的多,可是用李云龙的话说,大概就是和老邢是尿不到一个壶里的关系,因为工作,因为战争,李云龙和老邢的关系还是经受过考验,同样是可以放心把背后交付给对方的战友,只是性格上,李云龙是那种天马行空,在传统眼光中不安分守己的人,老邢则正是谨小慎微,稳字当头的人。也正是战争年代,老邢眼见着李云龙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服气了,但要李云龙也对老邢这样的人服气,当然不可能,不过老邢那种没什么创造力,但是刻苦踏实的工作作风,在团里的日常运作中,也是不可或缺,却又是李云龙自己最不耐烦的工作,这一块,正需要老邢来负责。等到解放战争,我军当中,无数像老邢这样的同志,也终于从战争中学会了战争,在从前的红军时期、抗日时期,一直在一种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反复战斗,再没有战争天赋,也已经有同志们用足够的血,浇灌出足够的战争经验,老邢跟着李云龙,从红军时期过来的。到了电视里,已经是抗日后期,每次战前,也依旧会先用自己平庸的战争观点,尽责的提醒李云龙不要冒险,那么每次战后,我军的传统是要及时总结战斗经验教训的,老邢这样的干部,还会有自己更加深刻的个人总结,这样近二十年的实践学习,到解放战争,老邢独立带团,他自己再没有创造力、没有开拓思维,但战争中还有多少敌方指挥官能玩出他没见过的花样?就算遇上楚云飞这样同样既有天赋也有实践的敌军,要说老邢能包打赢是夸张,可是包不吃什么大亏,是肯定做的到的。不过说到个人关系,无论哪个年代,什么情况背景,人与人之间相处,感情上的事,很难用立场、用时间来确定亲疏,李云龙和老邢是革命同志关系,可以完全相互信任,托付后背,但这更多还是为公的同事关系,很少有个人色彩。个人关系上,老邢应该是很佩服李云龙,受李云龙人格魅力影响,李云龙则因多年共事,会尊重老邢踏实的作风。但是互相间心里未必没有对对方性格上的膈应,比如李云龙嫌老邢太保守,老邢嫌李云龙太“冒”。如果魏和尚之死的情况,是老邢遇上了,李云龙肯定不会像为和尚报仇那样直接带部队去洗了黑云寨,只不过以后老战友孔杰,肯定会为自己手底下独立大队,一直受李云龙刁难欺负的事情头大。我想,李云龙和老邢,大致就是这么一种革命战友的关系了。

邢副团长和李云龙是什么关系?

上下级关系

邢副团长和李云龙是什么关系?

我不知道,没有去看这些书籍和电视剧,只听说过有李云龙好会作战。上级部门很器重他。自己经常根据自己的个性。放过一些小小的规矩。你的领导对他又是爱来又是气。但是因为他的英勇作战机制灵活。最终获得了领导的重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