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军人见到比自己军衔高的都要称为首长?

早几年从哈尔滨坐卧铺回来,对面一名军官给上级打电话,一口一个“首长”,当时听起来很不舒服,因为看起来那就是个上尉,听语气上级也不过是营职干部,真心没必要如此。可是转头一想,对于职务繁杂的那么多军队上级领导而言,他又能称为什么呢?直呼教导员、副团长、团参谋长?存在即是合理吧,也就释然了。

从字面上理解,“首长”是指某个范围内位居首位的一个人或一群人,读多了苏军战史,严重怀疑这个词是早期的舶来品,因为苏联红军不仅将团以上指挥员称为“首长”,还开创了“军政双首长”制度。这样的制度我们的工农红军学习以后,在团级不仅设有政委,还有副政委、政治部主任,于是跟军事指挥员一起,都称为了“团首长”,团以上师、军和兵团等建制类推。

所以在部队里只有够级别设置司令部的单位,其军政领导才能够称为“首长”,这个级别一般来说应该是团级起步,换句话说,基层官兵只有遇见团以上级别的领导,称呼“首长”才比较合适。但是在许多专业军事文献中,比如抗美援朝以及1979年的战例汇编中,经常可以看见在部队下定战斗决心时,有营首长、甚至连首长的字样(没看过的先补课),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是一种军队内部简称,“营首长”的意思是营长、教导员、副营长这个领导集体的统称,在军事文件的简洁术语表述中,用营首长三个字完全概括了指挥单位,而无需一一列举,“连首长”的意思则大同小异,毕竟连级才是军政双主官制度的最低一档,连长之外还有指导员、副连长呢,但是到了排级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但这是书面用语,跟现实称谓是有差距的,总体而言,基层官兵遇到团以上领导称为首长算是一种合理的尊称。当然,也必须要考虑战争年代没有军衔、以及从65年到88年取消军衔制带来的影响,在这几十年中,官兵对于明显职务高于自己的领导,而又不能确认身份职务的情况下,恐怕“首长”也是唯一合适的称谓。

以二战时期的苏军为例,在战场上如果正式一点的话,无论是上级称谓下级,还是下级称谓上级,都可以用职务、军衔后缀“同志”来表达,比如将军同志、上校同志、大尉同志等等,因为军衔在那挂着一清二楚。但是在我军没有军衔制度的特殊时期,又不能准确了解上级的职务,下级官兵怎么称谓上级呢?所以统称“首长”这也是一种习惯,之后便沿袭了下来。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但性质是一样的,那就是民国军队下级官兵习惯喊上级为“长官”,这就是一个与首长类似的代指和尊称,许多俘虏或者解放战士一时改不过来,也喊我军各级领导、哪怕一个班长为“长官”。当然我军不兴这个,但是同样的情况下总得有个合适并且方便的称谓吧?这就是“首长”。

军旅剧《绝密543》里面有个桥段,导弹营上校营长肖占武被专机接往上海面见空军“一号首长”,而漂亮的女乘务员也不知道他的职务,上了飞机也称之为“首长”,毕竟地空导弹部队是严格保密的,不方便公开职务。所以在某种意义上,统称上级领导为首长也是保密的一种需要,要不然,哪里来的个上校营长?

其实地方上也有首长的称谓,不过比部队要慎用多了,一般都是高级领导,大略回顾一下,怎么也得是省部级以上主要领导,市委书记肯定是不够格了。

为什么军人见到比自己军衔高的都要称为首长?

没那个事,我当兵三年,做为一名普通的士兵没管任何军官叫过首长!

为什么?在部队学习时,就有过规定,团职及以下军官知道其职务的一律称其职务,不知道其职务的称呼其军衔。

当然了,和领导熟识后,中校及以上级别称呼为首长也是没问题的,毕竟首长是一种尊称,他微微一笑不会说什么,假如开玩笑的称少校以下级的军官为首长,他就会马上笑哈哈说别胡乱叫,因为他清楚凭他们职务还担不起首长这个称呼。

在我们武警部队,支队长为上校,副职和参谋长为中校,副参谋长为少校。中校参谋长是支队班子成员,称为首长是没毛病的,他担的起,但在实际中本支队士兵都认识他们,所以都称呼其职务,没人称他们为首长。

但是如果是总队(正师级)就不同了,总队长大都为少将,副职为大校,总队参谋长是大校副师级,总队机关处长基本都是上校正团级,理论上都可称为首长。

另外我们中队也有规定,总队机关的领导班子成员下基层视查,即便知道其职务也要称呼其为首长,这完全是出于尊重考虑,而总队各部门主官下基层,按规定依旧称呼其职务而非首长,要知道他们基本都是上校。

也就是说,首长的称呼可不是随便叫的,军衔是其次,关键是这名军官必须是团级以上部队的主官或班子成员,再或者是军级单位的部门主官,从军衔上怎么也得达到中校以上,这还得看其职务是否为正职主官,否则称呼其为首长就有些不恰当了。

为什么军人见到比自己军衔高的都要称为首长?

1.普遍而论,副团级是“首长”的最低门槛。营级及以下官兵称呼副团以上军官为“首长”,没毛病。

2.对军衔更高的人称首长,体现了部队森严的等级观念,尤其是在军级以上干部当中看得很明显,官大一级压死人,甚至同一级别但是职务有高低也会如此。比如,大区副司令到正司令房间,如果不是特别熟悉亲近之人,也会喊“报告”再进,见面称呼首长。

3.和平时期,首长机关权威较大,哪怕是机关参谋干事助理到基层的话也自带官威,因为代表的是整个机关(部门)甚至是首长本人或者党委集体。这时,基层人员哪怕比机关人员军衔高,也有可能称对方为首长,当然,更常见的是称“领导”。

4.多年来的风气使然。会干事的不如会来事的,叫对方一声“首长”,不管对方是不是首长,心里都会有种被人尊重的满足感,所以。。。

5.还有一种情况,在军官制度改革之前,军衔高的有可能职务低,比如少校副团长与中校营长,这时候,营长还得规规矩矩叫副团长为“首长”。

为什么军人见到比自己军衔高的都要称为首长?

见了少剑波,我们老百都尊称他为首长。

杨子荣,高波,刘韵昌,白茹,孙达得,栾超家等三十六位战友只称他为二〇三。

因为少剑波为团职第三号领导一一团参谋长,又是英雄老二团的,所以称为二0三首长。

这么一长串称呼起来也费劲。所以老百姓们见了,就叫首长。

他的战友就见了又不生份,所以只叫他二0三。也是出于保密需要,让外界,特别是敌方搞不清这个队伍的真实建制,便于工作。

更主要的是小分队的三十六名战友都是少剑波精挑细选的尖子,又是好兄弟,所以战士们对其有十分的亲近感!叫二0三外界也摸不请头脑。

因为这个团队的人员主要来源于英雄老二团的侦察连。

比如侦察英雄杨子荣,侦察连长坦克刘韵昌,长腿孙达得,攀爬能手猴登栾超家等。机智灵活的团警卫员高波理所当然的会被少剑波一并带上。

只有白茹是"走后门"进来的。她是少剑波的姐姐躹县长推荐的。而且县长也希望这个医术能力强的卫生员能在弟弟身边工作,于公于私都有利!

事实上白茹也成了万马军中一小丫。能从戍,能飞马,也能万里剿动讨杀伐。害得剑波胜后静思小丫事:"雪乡我心萌情芽"!

为什么军人见到比自己军衔高的都要称为首长?

首先更正一下,军人不是见到比自已军衔高的都要称为首长的,比如列兵见到下士、中士、上士、士官是不能称首长,也不会称首长的。只有当士兵见到军官,下级军官见到上级军官时才称首长。称首长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按军队条例规定称呼,首长,顾名思义就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为首的人。按规定连及连以上的主官可以称首长,如连长、指导员,营长、教导员,团长、政委,旅长、政委,师长、政委,军长、政委……。还有团级及团级以上的部门领导也可称首长,如团司令部参谋长,团政治处主任,团后勤处长,团装备处长……。在现实称呼中,因为在同一个部队里各级军官的职务,尤其是各级主官是谁基本上都知道,所以平时遇见一般都称职务,如排长、连长、营长、股长、科长……,遇到机关参谋、干事、助理员,一般都称姓+职务,如张参谋、李干事、王助理……。有时候在书面上为了方便就统一称单位级别+首长,如不分别称尊敬的连长、指导员,就统一称尊敬的连首长。在训练、休息、学习时的报告词称呼严格按《队列条例》和《内务条例》规定执行。另一种是尊称,就跟地方上副级都不称副,不管职别高低统一称领导一个道理。军队中也有这种现象,在不知道对方职务的情况下都会笼统尊称为首长,报告时就称军衔+同志,如少校同志……。尤其是退役后对老兵都尊称班长或老班长,对军官都尊称在部队时的职务或尊称首长。这也符合我国人情社会,称呼职务就高不就低,礼多人不怪的行为习惯。

为什么军人见到比自己军衔高的都要称为首长?

我是岭南通途,我来回答!

为什么军人见到比自己军衔高的都要称为首长?这个问题其实是不太对的,因为部队里面并不是所有军衔高的都可以称为首长!

但是在平时生活当中,很多人看电视剧,好像下级见上级都是叫首长,就以为都是这么叫,其实不是这样的!军队里面的称呼是有规定的,不是随便叫的,今天我们就这个话题一起交流一下!

一、最常见的称呼都是直接称呼职务,或者职务加同志

在部队里面,相互之间的称呼是比较有讲究的,并且也都是非常正规的,除了一些关系非常好的朋友可以之间相互插科打诨,相互开玩笑以外,其他的很多场合都必须要用非常正规的称呼相互称呼对方。

在部队里面最常见的称呼就是直接称呼职务或者是职务加同志。

比如说连队里面的连长和指导员,一般情况如果是在正式的场合,那么都会称呼连长或者指导员,或者是连长同志,指导员同志。

并且越是正规的场合,那么就必须要加上同志,比如说值班员向连长或者指导员报告值班情况的时候,像这种情况是非常正式的场合,就要称呼为连长同志或者是指导员同志。

如果是士官之间那么一般情况都会称呼班长、副班长,即使他自己本身并不是担任班长或者副班长职务的,一般情况,如果对方也是属于士官,尊称对方一声班长是没有问题的。

二、看到不认识的,军衔比自己高的士官,一般称呼班长

如果你在军队里面看到一些不认识的,但是军衔比自己高的士官,通常来说都是称呼对方为班长。

比如说你去其他连队办个什么事情,或者是想要去其他连队找个人,如果你要见到对方想打招呼,一时之间如果不知道对方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对方担任什么职务,你直接喊对方班长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如果你是在军校里面读书,那么你作为低年级的学员,看到高年级的学员,喊他一声班长也是没有问题的。

班长这个称呼可以是他的职务,也可以是对对方的尊称,只要你见到了对方,喊对方一声班长,在士官队伍里面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同时在军校里面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其实班长这个称呼在部队里面运用也是非常广泛的,班长不仅仅是一种职务,也是一种尊称,这个称呼也不仅仅是运用在士官群体之间,在军官群体之间也是适用的。

当然,在军官群体里面,班长这个称呼用在军校里面更多一些,因为军校里面往往低年级的学员见到高年级的学员都是称呼为班长。

当然,如果是比较一般的场合,那么作为一些年轻的军官喊年长的军官,称呼他为一生班长也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确实他们也是可以运用这个称呼的。

三、遇到不认识的,军衔比自己高的军官,称呼首长不会错

如果你在军队里面遇到了军衔比自己高的军官,那么称呼对方一声首长肯定不会错。

其实在部队里面,一般遇到军官都是直接称呼对方的职务,或者是用姓名加上对方的职务,或者是姓直接加对方的职务,很少有说会喊首长或者是其他的称呼的。

比如说如果你遇到的是机关的参谋,干事或者是助理员,那么你可以叫对方的姓,然后加上他的职务,比如说如果对方姓李,那么你可以叫他李参某,可以叫他李干事,可以要他李助理员。

当然这个是限于你知道他是什么职务,或者是你知道他姓什么的时候,但是如果你确实不知道对方的职务是什么,也不知道对方究竟叫什么名字,那么你可以称呼对方一声首长,这一个礼貌性的称呼不会有什么问题。

首长这个称呼虽然说人家喊你,但是如果自己级别比较低,还是要谦虚一点,不要对方喊你首长,就真的应了,直接就可以委婉的回拒这个称呼,直接向对方介绍一下自己,说我是机关的谁谁谁,不用称呼首长。

四、严格来说,一般团以上领导才能称呼为首长

在部队里面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一般都需要团以上的领导才能够称呼为首长,其他的营以下的干部一般情况是不能称之为首长的。

首长这个称呼通常来说都是对于比较高级的领导才会用这个称呼,对于一般的领导是不会用这个称呼的,最起码也需要团长,政委或者是旅长政委这个级别以上的人,通常来说才能够真正称得上是首长。

所以,如果你自己是团以下的军官,那么如果对方称呼你为首长,一定要注意谦虚,不要真的对方含你首长,你就真的把自己当首长了,如果长期这样的话,你会非常影响个人的形象。

五、部队称呼都有规定,正式场合不开乱喊

在刚才给大家介绍了很多部队里面相互之间称呼的规矩和方法,从这些规矩和方法当中大家就可以看出来,部队里面对于称呼是有非常明确的规定的,也就是说如果是在正式场合里面,你是不能够随便喊对方的名字,或者是也不能随便乱喊一通的。

其实关于部队内部相互之间的称呼,在条令条例里面是有非常明确的规定的,如果自己确实对这方面非常感兴趣,那么可以把《内务条令》拿出来看一下,里面有专门的章节,对这个方面进行了规定,看完这个章节以后,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能够知道自己应该怎么称呼对方了。

当然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也并不是说所有的场合都会严格按照《内务条令》里面规定的称呼去称呼对方,很多时候大家相互之间比较熟了,都是直接叫名字或者是比较有意思的还可以叫一些外号。

当然这种情况都仅仅限于大家相互之间比较熟,同时也是在一些私底下的场合,并不是在非常正式的场合,这种情况才能够这样称呼。

在我的主页当中发表了很多关于当兵的小知识和科普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我的主页当中翻看一下,看完以后我相信会对你有非常大的帮助。

以上是本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理解,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本文由岭南通途原创,想了解更多知识,欢迎留言评论,点赞关注。

如果大家有想问的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些问题进行专门发文回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