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地图和民用地图有什么区别?
多年前,搞市内销售,老板别出心裁叫下面去弄一张市区详细大地图,却被告之这种地图需专门要开介绍信,到有关部门申请。可见,地图也是有级别的丶等级的。
军用地图是专用的军事地图,对地形高低丶方围大小丶山河分布等,都要精密到百分百。
后来,老板不了了之。下面一片欢呼,老板拿到详细图,不是拿人去当清洁工去扫街吗?
民用地图只要知道方围丶路面丶桥梁的导航图,可军用地图可是军人的攻防图,必须零距离丶全方位丶立体观地展现出来,不容有所差错。
在抗战中,八路军东渡黄河,刘帅要阎锡山讨要军用地图等,阎王爷一毛不拔。
刘帅慨然地说:我们自己找丶自己画。
后来刘帅在神头岭等连续打了好几个伏击战,一次甚至将日本军官观麾团全部击毙,国民党军这才对游击战丶伏击战刮目相看,还主动送了军火和军用地图。
刘帅如获至宝,军用地图就等于军人千里眼,火眼金睛。
相传韩信从小就喜欢玩石头,有人说是一个人下闷棋。其实韩信从小玩兵法,蹲在地上行军布阵。后来能成为一代战神,实在是熟谂地形布行图。
黄埔军校,许多优秀学员竟先后败在闷葫芦林彪手下,只有林彪专门注重了地形图。一次蒋校长前来听课,平时闷头不响的林彪,却出人意料主动出来讲解战役,首先在黑板上密密麻麻画好地图后,才详解。
后来蒋校长和顾老师事后才懊悔,没有重视啊!
军用地图和民用地图有什么区别?
民用地图就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地图,包括交通图、旅游图、城市地图、国家、省、市、县地图,这些地图基本都是平面地图,从地图上可以直观的看出江河湖泊、道路桥梁、居民地、城镇等等,方便直观。民用地图也有比例尺,不过,民用地图却无法显示地形、地貌这是和军用地图最大的区别。
有些民用旅游图虽然有立体的高山,但都是抽象的标注,并不能看出这座山的精确构型,也无法判断出这座山的坡度陡峭缓急。民用地图也无法判断出地形的起伏状态,做不到人员随便到一个地方就知道自己的海拔高度是多少。虽然有些高山民用地图也标注高山的海拔,例如,名山大川都会标出海拔高度,但你却不知道它的真高是多少,民用地图也不会反应出地貌的变化。
军用地图与民用地图的区别之一,地形;军用地图也叫做军用地形图,属于精密地理环境标图,能够反应出某个地方的详细地形情况,高山的高度、坡度、冲沟、重点地物等等一目了然。军用地图展示地形起伏状态采用等高线展示出来。等高线是军用地图与民用地图最大的区别之一,等高线是将实地地形地貌,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在平面图纸上。例如,一座山会按照比例尺一层一层的绘制在平面图纸上,形成一圈一圈的等高线,等高线的距离根据比例尺大小确定。例如,一座山是100米,假如比例尺(不方便说)是1:5万,那么等高线之间的距离是10米,每50米(根据比例尺确定,100米、25米等)一条粗等高线,100米2条粗等高线,每条粗等高线上会标出50米、100米,如果是1000米,以此类推。细实等高线之间距离(高度)按照比例是恒定的,2.5、5、10、20米等,粗实等高线上有高程数字。长虚等高线代表这个比例尺等高线间距的半数,例如,100多米高山,如果是实等高线上有长虚等高线,等高线之间高度10米,就是105米,如果长虚等高线上还有一圈短虚等高线,就是四分之一等高线高度,也就是107.5米。由此可见,等高线是军用地图与民用地图最大的如别。
军用地图比例尺有1:2.5万,图上距离1厘米=实地距离250米;1:5万,图上距离1厘米500米,1:10万,图上1厘米=实地1000米。
第二个区别,坐标线,军用地形图上有坐标线,与民用地图东经、北纬不同,军用地形图采用X,Y来替代纵坐标与横坐标,而且意义也不同于东经北纬,属于更细的区分,根据比例尺大小,坐标线的间隔是恒定的,方便计算距离。坐标线可以帮助士兵图上作业,也可以图与实地对照,可以利用两座山头在图上确立自己的位置,也可以利用指北针按图行进。一张军用地形图,一个指北针,可以走遍天下,永不迷路。
第三个区别,南北极,民用地图上都会标有南北极,军用地图上也标注南北极,不同点在于,军用地图上的南北极并非是真北(北极星),而是磁北,也就是地球磁场确定的南北极,因此,军用地形图下面左侧都会有一个磁偏角,这个磁偏角利用指北针来修正,方法是随便压住纵坐标线,根据给的磁偏角转动地形图,怎么转用过的都知道,不说了。
需要说明一点,军用地形图属于“秘密”级别,上面有印象章。军用地形图上除了等高线、道路桥梁标志、江河湖泊、重要地物(庙宇、独立树、独立房、涵洞等明显地物),并不会涉及军用设施、营房、指挥机关等等,所以,一张军用地形图上,除了能看出地形起伏状态,结算出详细高程、真高、距离,并不涉及军事秘密。军用地形图学过的人知道怎么用,没有学过的也许能看懂等高线,至于图上作业、确立站立点、利用指北针寻找目标点等需要学习一下。总之,军用地形图要比民用地图作用大很多,例如,能在图上确立自己的站立点,不超过3米左右,按图寻找目标点不超过10米,标注目标点不超过1~2米,所以,军用地形图很好用,但属于保密的。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哨位,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军用地图和民用地图有什么区别?
军用地图和民用地图有什么区别?
军用地图和民用地图,有很多地方有很大的区别。
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密级不同。民用地图是公开出版发行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军用地图是国防测绘部门制作的,属于秘密、机密甚至绝密级别,仅限于特定的军事部门使用,每一张都有特定的编号和登记手续,普通人无权查阅使用,特殊情况下必须经过特定的报批手续,签订保密协议才可以借阅。
2、比例尺不同。民用地图比例尺多数比较小,例如1:10万(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公里)、1:100万(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0公里)甚至更大。一张地图往往是一个省、一个地区,极端情况下就是一个县或一个乡镇;而军事地图比例尺比较大,一般都是1:1万(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00米)、1:2.5万(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250米)或1:5万(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500米)的,一张地图往往是只包括很小的一片区域。
3、精度不同。民用地图精度较差,有些地方甚至人为增加一些误差。而军用地图往往是精度非常高,是当时测绘最高精度的体现。
4、标绘内容不同。
民用地图一般是标注普通的民用目标,例如村庄、政府驻地、城市、饭店、商店等,一些敏感内容常常不予标注,例如军队驻地、军事设施等;而军用地图则会详细标注可能需要的所有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比民用地图增加了等高线(表示地形起伏),其他目标也会详细标注,例如一个村庄,大路小路都有,甚至村口有水井、村里有水塘、有几棵树都会标注,桥梁会标注桥梁的样式、规格等。
5、管理制度不同。
民用地图一般在商店可以买到,买了可以经常使用,不用的可以丢弃;军用地图则有严格了的管理制度,通常在保险柜里保存,有具体的保管人和责任人,有领用使用登记,淘汰不用的必须按规定程序上交销毁,丢失的必须查明去向和原因,绝不会稀里糊涂就没了。
军用地图和民用地图有什么区别?
1938年3月初,陈赓将军决心集中八路军第386旅主力,以围点打援的战法在神头岭一带伏击日军增援部队。陈赓之所以选择神头岭这个地方,一方面是此处为邯(郸)长(治)公路的必经之处,另一方面就是根据军用地图显示,公路是在两面山坡的沟底中通过,是打伏击的理想地形。但是129师刘师长不太放心,坚持命令陈赓战前务必进行实地考察,陈赓虽然感觉有些多此一举,最后还是带着几个团长营长去了。
结果到达神头岭后那是大吃一惊,陈赓以下干部们冷汗直流,原来神头岭的地形根本不是地图上显示的那么回事:公路实际是在光秃秃的山梁上穿过,不但山梁较窄,而且公路两侧几乎没有隐蔽物,非但不便于大部队埋伏,战斗打响以后也难以展开攻击队形。相反,遭遇伏击的敌人在公路上却是居高临下,我军则成为了仰攻,若非实地考察一下,这场战斗非得泡汤不可。
原来,八路军使用的是阎锡山第二战区给配发的山西军用地图,里面有许多错漏之处。幸亏陈赓发现在公路两侧几十米外,有原来晋绥军留下的残破工事,遂决心藏兵于此,坚决执行原作战计划,并取得了神头岭伏击战的重大胜利:3月16日上午历经两小时激战,386旅以240人的伤亡代价,干掉日军1000余人,连日本人都哀叹这次战斗是八路军“一流的伏击战”。
看见了吧?军用地图和民用地图最大的区别那就是,错误的军用地图那是“会害死人的”,所以这次战斗以后,129师特别吸取了阎老西地图不靠谱的教训,命令各部在战斗中注意缴获日军的军用地图,并终于得偿心愿。然后八路军将领们惊讶地发现,日军的军用地图远比晋绥军的翔实和准确得多,这也从另外一个层面证明,鬼子侵华是蓄谋已久啊。
如果你以为这就是“军用地图”的全部含义,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军用地图分为若干种,包括军用地形图、军用海图、军用航空图及其他军用专题地图,我们刚才介绍的其实是“军用地形图”,在抗战时期最帅最稀缺的就是1/50000大比例尺地形图,因为图载内容比较详细,是一线作战部队判断地形、组织指挥战斗的主要用图,所以也叫战术用图。
战术地图既然为具体作战所用,就必然要求具有较高的精准度和现势性,所谓现势性,就是能够呈现出地形、地貌和立体感(得是军事专业毕业的才能感觉出来),主要呈现方式就是我们中学地理课学的“等高线”。战术地图受篇幅所限,一般只是展现某一地区的山川地貌,电视剧里经常看见的“军用沙盘”就是根据精确的军用地形图做出来的,而前述的晋绥军地图现势性是有的,只是精准度不够。
所谓中比例尺地形图(一般指1/250000左右),由于显示的区域范围较大,不可能再呈现的那么详细,所以属于地理和地形的内容概括图,主要是战役兵团的司令部来使用,因此又称战役用图。而超过1/1000000(一百万)的小比例尺地图,则为军事统帅机关、战略区司令部专用,又称为战略用图。
(阎锡山身后的是战役用图)
无论是战术用图、战役用图还是战略用图,在战争时期通称为“作战地图”,是必须加以保密的,因为上面可能记录着兵力部署和战役战斗计划,用各种红蓝箭头和军事专业符合、代码标注,所以作战地图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都是有帷幕遮挡的,需要时拉开。否则一个懂行的军人或者特工,在一分钟内就能看懂大概,那就泄密了。
而“民用地图”基本是指行政区划图和交通图,那就是给你指引旅程和了解省市、城镇方位和距离的用图,它的重点不是山川地貌,而是路线、距离和地志。民用地图以地名和交通线为主,山脉可能有个标高,但并不需要用等高线准确描绘出来,因为没有意义。实际上,由于现代测绘技术和水平的提高,今天的民用地图精度未必就比军用地图差多少了,但是欠缺的是通用军事标志和战术价值标注(比如水源、桥梁、小路等等)。
然而在早年的战争时期,我国尚缺乏航空(更别提卫星照片)拍照、定位和测量能力,更由于战乱不止无法进行全境准确测绘,因此军用地图是非常稀缺的,尤其缺乏1/50000那样的大比例尺军用地形图,各省自绘的亦不完全准确。冈村宁次在担任孙传芳军事顾问期间,就偷走了一份1/50000的华中军用地图,跑回去献给日军参谋本部得了重奖。
结果由于孙传芳的那份地图也不咋靠谱,在江西山区的细节上错误不少,1938年害得打穿插的第106师团走得晕头转向,终被薛岳兵团包了饺子予以重创,这是后话。
(战术用图)
军用地图和民用地图有什么区别?
用途不一样,所以很多地方都不同
地图作为人类最早的指路工具,出现的具体时间已经不可考究。但目前出土的最早一份地图那是在公元前2500多年的巴比伦地区,这也意味着起码在那个时候,人类就懂得用地图来定位和指路,正是地图的发展,人类最后才能开辟商路,各民族文化的交融才能创出灿烂的人类文文明
随着地图适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地图也就越发规矩,种类也开始变得五花八门海上用的有海图,作战用的有军图,最常见的当然是我们常用的民用地图,军用地图关系到行军打仗,必须严谨,而且军用地图是地形图,军事地图的比例尺比较大,为了保证地图的精准性和完整性,很多东西都需求标注上,所以军事地图看起来会很明确,这和地理图类型的民用地图是完全不一样的。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军用地图和民用地图有什么区别?
军用地图和民用地图有非常大的区别,那么最大的区别就是军用地图,你买不到,而民用地图到处都是。而且军用地图的分辨率绝对比民用地图要高得多得多,军用地图会将每个地方描绘的非常清晰,甚至每条街道,每条线路都会标注的非常清晰,这个是民用地图,做不到的。
首先,军用地图和民用地图的使用环境不同,起来的目的也不同。我们都知道行军打仗没有军用地图是不行的,作为军人,应该非常精通地理知识,能够非常容易的利用军用地图来进行行军打仗。俗话说得好,“兵贵神速”要想打赢战争,必须对战场的地理环境非常清楚,地形地势都对战争的胜败有很大的关系,这个时候军用地图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根据地图,我们可以进行排兵布阵,可以选择优势地形地理位置来选择战争的形式,可以选择有利于己方的地势地理位置来打伏击战,打歼灭战等等,那么这就要求军用地图标注的非常详细,便于军事指挥家们进行决策,那么军用地图上面的一些信息应该比民用地图的要详细的多。
其次,民用地图相对于军用地图来说就显得比较粗糙,也就是分辨率要低一些,地图上面的一些信息要少一些,军用地图,军事信息的内容要多一些。
当然了,最大的区别就是军用地图适用于军用的,也就是市场上你根本就不可能买得到,你也不可能看的到,否则就涉及到严重的泄密事件,将会对我国国防建设构成很大的威胁,所以市场上是见不到军用地图的。而民用地图就分很多种,有分村市省地域的地图,也有城市的旅游分布地图等等地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