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军中作战指挥才能很强的指挥官有哪些?

包括二战日军的各个战场所有的指挥官。

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给中国军队造成严重损失,并且欠下中国人民血债最多的两个日军将领,正确评价应该是“北冈村,南横山”,也就是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以及直属派遣军指挥的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中将,两个人都堪称罪行累累。

先说冈村宁次,他是第11军的首任司令官,也是鼓吹用武力迫降重庆政府最积极的前线将领,因此与时任陆军大臣板垣征四郎尿不到一个壶里,因为后者更热衷于扶植汪伪政权“以政治诱降为主”。所以武汉会战后,日本军部限制第11军的作战区域、也不给第11军大量增兵和提供补给,冈村为此在武汉没少骂娘。

结果当然是胳膊扭不过大腿,由于冈村宁次不停抗辩,板垣一发火于1940年将其调离中国战场,回国担任有职无权的“军事参议官”,坐了一年多冷板凳。不过冈村宁次跟裕仁是老相识,板垣下台后,冈村很快晋升大将并出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第四次踏上侵华战场(前面分别是济南惨案的联队长、淞沪抗战的副参谋长和关东军师团长)。

冈村宁次到任华北后的主要作战对象是八路军,与前任多田骏、寺内寿一相比,冈村宁次的可怕之处在于是个“中国通”,并且潜心钻研八路军的游击战术,有针对性地“铁壁合围”、“滚筒扫荡”等新战法以及臭名昭著的“三光政策”,从1942年对冀中平原的“五一大扫荡”开始,让各抗日根据地蒙受了重大损失。

在冈村宁次调任华北的最初两年,也是抗日根据地最艰苦的时期,八路军一度从40余万人下降到30万,彭总对其的评价是:“他经常广泛搜集我们的东西,研究我们的东西,每次进攻,他都要调查半年之久,做准备工作,老练得很,是历来华北驻屯军司令官中最厉害的一个”。

横山勇比冈村宁次在陆军士官学校晚了五期毕业(前者是1904年的所谓“荣耀十六期”,后者是第二十一期),不过横山勇却有冈村不具备的成绩,即后来是陆军大学毕业生的“军刀组”,说明这个家伙天资是不错的。1942年底,关东军第4军司令官横山勇,接替被桂军高射炮干掉的冢田攻,来到华中出任第11军第五任司令官。

作为侵华日军唯一的野战机动兵团司令官,与几个前任相比,横山勇用兵极为狡诈,其惯用的手法是造成假像以隐蔽企图,再对准预定目标突然发力。从常德会战到鄂西会战莫不如此,从而使当面国军经常出现战略误判,进而在作战中非常被动,陈诚、薛岳、孙连仲等战区司令长官都大吃其苦头。

(这就是抗日神剧的胡乱介绍了)

在1944年6月的豫湘桂战役中,横山勇终结了薛岳镇守长沙六年不失的历史,陷长沙,破衡阳,轻取全州,率第11军由湘入桂,让小诸葛白崇禧也灰头土脸,甚至一度侵入贵州南部,引发重庆震动,这就是抗战末期豫湘桂战役内含的两大会战:长衡会战和桂柳会战。毫不客气地说,在日本即将投降的前夜,能够让横山勇取得如此之大的战果,完全是因为重庆政府和军队的无能。

不过这两个家伙却是互相看不顺眼,大约都自诩为“名将”的缘故吧,豫湘桂战役打响前,冈村宁次调任新组建的第六方面军司令官,成为第11军的顶头上司,结果横山勇多次抗命不遵,让老冈村火冒三丈。1944年底,冈村宁次晋升派遣军总司令,第一件事就是拿下了“刺头”横山勇调回国内,这也算是狗咬狗的一出好戏吧。

(冈村宁次的形象倒是很多)

二战日军中作战指挥才能很强的指挥官有哪些?

昭和年代早期,日本军官的严酷竞争,是从报考军校起,就相当严酷了,所以能争到常备师团任职的军官,基本都具备优秀军官的才能,而且作为非欧美国家外唯一的工业化国家,那个时代的日本是蓬勃向上的,举国上下日复一日的进行军国主义教育,那种社会氛围下出生、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国家至上是深印在内心的。因此去掉立场看,到二战时,一整代日本军官都可以说德才兼备。说具体的,《亮剑》大家都喜欢看,李云龙土工作业手榴弹雨大破李家坡山崎大队,是一个重头戏,电视不好找合适的地形拍,只能看个意思,看书好,书里对山崎的战术描述的非常清楚,映衬出后来李云龙更牛的战术,可惜历史上没有李云龙,倒是有李家坡战役的原型关家垴战斗:百团大战后,日军对我根据地发起大规模高强度的大扫荡,日军一般大队都是八百人左右的营级单位,然后有临时任务时,会从各部队临时抽调人员组成一个临时部队,这种部队不管多少人都叫支队,关家垴战斗遇到的冈崎支队,是一支五百人的部队,是跟书里说的一样,碰巧发现一道一线天的山间峡谷,钻了进来,结果守峡谷的一个连长怯战,带部队跑了,被冈崎支队钻进我根据地深腹,偷袭了重要的黄岩洞兵工厂,发现八路军大部队围过来后,到处乱跑,最后被围困在关家垴,也是跟书里山崎一样,借地形布置了一个易守难攻的阵地,八路军三旅两团近万人围攻两天,伤亡两千人,最后也是靠土工作业才破了冈崎的阵地,但是冈崎支队还是有六十余人坚守一口破窑洞,被赶来增援的日军大部队接应出去,八路军没能完成围歼,被彭大将军视为自己最耻辱的四个败仗之一。但是从日军方面讲,冈崎指挥这么一小支弱营部队,靠战术打成这个样子,冈崎的指挥水平如何?!硫磺岛,粟林忠道,在准备作战的半年之间,除了构建硫磺岛上防御工事与和大本营文山会海的电报往来外,亲自面见过岛上所有两万日本士兵,亲自给每个人下命令,不允许他们在任何时候做万岁冲锋,一定要想方设法活下来,不杀死十个美国人,连死都不允许!然后利用折钵山为核心的防御体系,仅凭两万左右的轻步兵,少数陆军炮,面对美军的进攻兵力是七万人,以及海军大口径舰炮,空军重磅炸弹的火力掩护,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依然对美军杀伤过万,阵亡近七千人。粟林忠道相当于是拿着一战初期的陆战武器,带部队凭意志,凭战术跟拥有二战后期武力,拥有海陆空全面优势,兵力多三倍,火力更不知多多少倍的美军打了一个月,尽管战略上也导致美国决心对日本动用原子弹,但是在战术上,哪怕到今天,这一战已经被研究的底朝天,谁又能在穿回去在粟林忠道的位置上做的比他更好?

二战日军中作战指挥才能很强的指挥官有哪些?

旧日本军队高级军官培养,有着一条相当成熟的程序。在明治维新之后,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系统性地将军队建设与社会改革结合在了一起。

军队近代化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的近代化,更为重要的是军队建设近代化,而军事人才的培养是其中重要一环。为此日本建立了近代化的军校系统。由于明治政府破除了江户时期的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四民平等”。原本的武士阶层的经济和武装特权被剥夺,普通人上升的渠道被打开,想要出人头地,那么可以投考军校。这也为旧日本军队源源不断输送人才。

(明治天皇)

一个普通的学生,想要参军成为高级军官,是有着明确步骤的。通常他们从普通中学投考或者从幼年军事学校通过考核,进入培养初级军官的陆军士官学校、江田岛海军兵学校。毕业之后一般授少尉军衔,在服役2年后便可以投考培养高级军官和参谋人员的陆军大学和海军大学等。毕业后也就具备成为高级军官的资格,经过历练后,更为优秀者会外派到欧美国家,包括留学或者充当驻外武官。当然高级军官中,也有另类比如被八路军击毙的阿布规秀,没有读过陆大却能晋升为中将。

(旧日本军校)

日本二战当中高级军官大部分为陆军大学和海军大学的毕业生。由于受过系统性的军事教育,不过在其中有的是真有才能,真能打的,有的是善于搞政治不能打的。那么真正能打的有哪些代表性的人物呢?

毕竟不是一个人的事,分为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日军军校教育模式受到德国影响很大,而德国军事教育中缺乏对学生战略学的培养。所以日军高级将领跟德军一样,鲜有具有战略眼光的人物。不过这其中还是有这么一位,石原莞尔,他只是一个中将,日军侵略战略的规划者、理论家。日本思想家、政治家,军国主义鼓吹者。有日本第一兵家之称。他可能打仗临场指挥方面并不见长,但是战略和谋划方面日军中可以说无出其右。因为长期与掌权的军事官僚存在矛盾,所以未得重用,也没有遭到起诉。

(石原莞尔)

日军中既有一定战略眼光,又具有很强指挥才能得军官还是比较多的。大将级别的有驻华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攻占南洋被称为“马来之虎”的山下奉文;制造九一八事变的,主张德意日同盟的板垣征四郎;死守硫磺岛,使美军伤亡超过日军的栗林忠道(死后追授大将);死守冲绳,被美军称为最难对付的人的牛岛满(死后追授大将)。这些人都是比较有代表性,指挥过军级以上的日本陆军高级将领。除此之外还有诸如横山勇,这样很能打应该晋升为大将,却不得晋升的中将。

(陆军将领)

在海军中,首先肯定是制定偷袭珍珠港计划的山本五十六,其可以说具有一定战略眼光,当然有人也说其更像是一个军事官僚,总之能够被追授为海军元帅。旧日本海军方面具有临场指挥能力的高级将领,还得看中将级别的,比如直接参与指挥偷袭珍珠港和中途岛战役的南云忠一(死后追收大将)。另外还有与飞龙号航母一沉没的“海军航空兵专家”的山口多闻。很有才能大器晚成的最后一任海军联合舰队指挥官小泽治三郎。还有“神风敢死队”创立者,海军航空兵专家大西泷治郎

(海军将领)

在这些将领无一例外都是日本军国主义者,战争直接参与者,很多还犯下反人类的罪行。他们有的战死杀伤,有的切腹自尽,还有的死于狱中。他们人的经历和所作所为不能被遗忘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点赞!

二战日军中作战指挥才能很强的指挥官有哪些?

二战时期日本比较著名且厉害的指挥官还蛮多的,例如:海军的山本五十六、南云忠一,日本陆军的“名将之花”阿部规秀,还有在抗战时期被我中国空军所击毙的日本陆军航空中将小笠原数夫,以及乘坐飞机被中国军队高炮连击毙的日本陆军将领冢田攻。

如果仅仅对战场的指挥来说的话,倭寇将军确实有一些是有可圈可点的人。比如山下奉文,他的闪电战算是日军中的一个特例之一了。

日军内部因为一直轻视坦克,所以不住张集中使用坦克。在欧洲考察后的山下能发现坦克的作用就很难得了。在对华战场上的横山勇,也可以算是强手了,常德会战中的先胜后败,虽然日军内部大怒,但确实是少见的日军在华亮点,围城打援,不进攻长沙,而是攻击常德和石牌这些中国军队必然死守的重点,可见此人眼光毒辣。

南宁会战的今村均也可以算是一个强手,当中村正雄被击毙后,日军其实是想放弃南宁一带的,后来日军确实放弃了南宁等港口。从个性来说,今村均算是倔脾气,能顶住压力,请求继续和中国军队交手,后来确实取得了胜利,可见此人也不简单了。在后来太平洋战场,此人能困守第17军不败,而且还能让外国人对他从宽审判,也是不简单的原因。

粟林忠道是一个典型的“美国通”,其曾于1927至1931年先后两次出使美洲,任驻当时日本于美国以及加拿大的武官,还曾在哈佛大学学习,并研究美国军事,是当时日本陆军当中极个别熟悉美军军事特点的高级将领。在回国后粟林忠道还担任了骑兵联队长的职务,在侵华战争期间,其作为骑兵第2旅团长、骑兵第一旅团长等职,驻扎在内蒙古前线。

二战日军中作战指挥才能很强的指挥官有哪些?

新乔治亚群岛―蒙达战役中,以损失3000多对美军打出5000多战损的佐佐木登

佐佐木登在整个战役中指挥得当、头脑冷静,形势有利时积极进取,形势不利时积极撤退,依据自身状况和敌我态势,不在乎一城一地得失,始终以维持东南支队战斗力为第一要务,丝毫没有万岁冲锋的举动

对蒙达的防御,从第一天起佐佐木登就以积极的姿态和战术应对,首先是建议反击打掉美军进攻的跳板伦多瓦岛,因兵力不足和上层犹豫不决而作罢。当美军对蒙达机场展开第一次总攻击时,佐佐木登命第229联队正面顽抗,再急调驻科隆班加拉岛的第13联队主力抄美军的滩头老窝――扎纳纳,虽然进攻失败,但战术上不失为一个好招

在登陆初期,美军舰队在第一次海战中失利,炮火支援中断了2天,这让东南支队有了机会组织反击,佐佐木登经常利用夜晚对美军的169步兵团阵地发起突袭,有计划组织小部分兵力袭扰美军阵地,能偷就偷,能打就打

美军169步兵团因缺乏经验没有在夜间宿营时布置铁丝网和罐头警戒网,佐佐木登立即抓住机会派出“挺身队”去实施夜袭。当晚日军沿着美军防线不断运动,呼喊冲锋口号,打上几枪,又迅速撤走,美军被搞的神经极为紧张,整夜乱放枪

美军第2次总攻蒙达机场时,佐佐木登继续调兵攻击美军侧翼,包围攻击了美军第148步兵团主力,在已经完成防御任务的情况下,果断收缩防线,逐步向北退却,最后被海军撤出,撤出1万多人

最后的结果是日军撤退,美军胜利,因为蒙达机场离盟军太近,自从修出来就被盟军海空压制,在陆海军反击不动的情况下,把1万人扔在这里消耗实在没必要

不可否认的是,佐佐木登的指挥巧妙顽强又不失弹性,将东南支队的战斗力发挥到了极限,没有大的失误

太平洋战争中,日军与优势美军长期周旋,歼敌一部后成建制撤出的情况很少

战后东南支队编制解散,下辖部队各回建制,佐佐木登改任第8方面军副参谋长,在拉包尔呆到战争结束

还有粟林中道的硫磺岛战役

硫磺岛战役于1945年2月爆发,而当时的日本正处于国力亏空走下坡路的趋势,整个日本联合舰队基本上已经全军覆没,美日太平洋战争也接近尾声。粟林忠道作为硫磺岛的最高指挥官只率领了一个临时拼凑起来的陆军师团,总兵力大约为两万三千余人,而美军的兵力大约为七万余人,并且还有军舰火炮的火力压制与掩护,这也使得硫磺岛战役成为了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最为激烈的战斗之一。

在战术方面上,粟林忠道一改往日日军的自杀式冲锋战术,而是告诫自己的士兵要运用近距离射击,分兵机动防御以及诱导美军深入,还号召每个守岛士兵必须杀死十个美国士兵。

在岛上防御方面,粟林忠道则是以滩头防御为辅而是将整个折钵山为核心阵地进行防御,以迫使美军士兵深入并展开丛林激战。想一想,粟林指挥的守岛士兵总共也就两万三千余人,还有大多数是老兵新兵拼凑起来的军队,甚至最小的士兵才14岁,也没有后勤补助,在武器方面美军也是处于压制性的优势。

根据战后日本战俘的描述,粟林忠道每天都在岛上进行巡逻,以至于每个普通的日本士兵都见过他们的最高指挥官,这一点着实让美军感到惊讶与敬佩。当时的美军认为只需要五天就可以拿下硫磺岛,但是令美军意想不到的是此次战争足足花了一个多月在海军与空军配合下还是阵亡了阵亡6800多名美军士兵才换回了硫磺岛战役的胜利。

二战日军中作战指挥才能很强的指挥官有哪些?

在新乔治亚群岛-蒙达战役中,佐佐木登,在美军面前损失了3000多人,在美军面前损失了5000多人。

根据《东南支队各部队损耗和现员表》,从1943年6月30日至10月12日,东南支队共遭受了3520次战斗伤亡,其中1725人死亡,33人受伤和死亡,1762人受伤和死亡,1094人死亡和3874人受伤,总共4968人受伤和死亡的美国海军陆战队

1943年瓜岛和莫尔兹比-布纳战役后,美国军方的战略是通过两次袭击封锁拉包尔。一路是反攻几内亚,一路是进攻新乔治亚群岛,夺取蒙达机场。

日本陆军第八方面军是群岛军队的统一司令部,并建立了一支有一万多人的东南支队。第229步兵团、第13步兵团、第23步兵团、第3步兵团、第230步兵团、第2营、第10独立山炮营、第3炮中队和其他5000多名海军横须贺第7特种陆战队队员。来自吴镇卫戍区第六特种海军陆战队的6000多名美国士兵被部署到第一突击队的第一、第四、第九、第十和第十一突击营,以及第一卫戍区营的第十四军的第23、第25、第3743步兵师。在整个竞选过程中,佐佐木登表现得很好,很冷静。形势有利时他咄咄逼人,形势不利时他退缩了。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敌我之间的情况,它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它总是把保持东南支队的战斗力作为第一要务。从第一天起,佐佐木登就以积极的态度和策略回应,并没有实施任何长期的指控来保卫蒙达。首先,它建议反击,并切断伦多瓦岛,作为美国军事攻击的跳板。由于军队短缺和上层阶级的犹豫不决,它放弃了。当美国军队对蒙达机场发起第一次总攻击时,佐佐木登命令第229联队迎头痛击,然后派遣第13联队的主力部队在科隆班加拉岛突袭美国军队的老滩头阵地萨纳纳。虽然攻击失败了,但在着陆的初始阶段,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美国舰队在第一次海战中被击败,炮兵支援暂停了两天,这给了东南支队组织反击的机会。佐佐木登经常利用夜晚对美国陆军169步兵团的阵地发动突袭。它计划组织少量部队去骚扰美国阵地,如果可能的话就偷窃,如果可能的话就攻击。由于缺乏经验,169步兵团在夜间露营时没有设置铁丝网和罐装警告网。佐佐木登立即抓住机会,派出“站队”进行夜袭。晚上,日本军队继续沿着美国军事防线前进,喊着冲锋的口号,开了几枪,然后迅速撤退。美国军方非常紧张。在美军对蒙达机场的第二次总攻中,佐佐木登继续部署兵力攻击美军侧翼,包围并攻击第148步兵团主力,并在完成防御任务后坚决收缩了防御线。逐渐向北方撤退,最后被海军撤回。一万多人的撤退导致了日本军队的撤退和美国军队的胜利。因为蒙达机场离盟军太近,所以自机场建成后就被盟军的海空压制住了。在陆海军无法反击的情况下,没有必要把一万人扔在这里。诚然,佐佐木登的指挥是聪明、顽强和灵活的,使东南支队的战斗力发挥到了极限,没有犯任何大的错误。

即使用现有的技术是否能完美的实现设定下的目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