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历史有过哪些大将?
1.陈奇涵(1897年-1981年),号圣涯,江西兴国县坝南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赣州府中学堂毕业后,投笔从戎,入护国第二军讲武堂学习。历任赣军排长、连长、代营长。期间,他追随孙中山,先后参加了反对北洋军阀和镇压商团叛乱的战斗。1925年初进入黄埔军校任教,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萧华(1916年1月21日-1985年8月12日),男,原名萧以僔,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潋江镇肖屋村,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优秀领导人,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
萧华军旅生涯中参加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任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辽东省委书记,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历任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委员、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干部部部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常务委员;军事科学院第二政治委员、兰州军区政治委员、甘肃省委书记、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3.赖传珠(1910年4月3日-1965年12月24日),江西省赣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
在革命生涯中,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连党代表,第三十三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第三十七师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军团组织部副部长,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六科科长,中共陕甘宁省委军事部代部长,新四军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东满军区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政治委员,第十五兵团政治委员。参加古田会议,参加长征,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湘赣战役、广东战役、解放海南岛、解放万山群岛等战役战斗。
建国后,历任第十三兵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北京军区政治委员,沈阳军区第二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5年12月24日在沈阳逝世。
江西历史有过哪些大将?
必须承认,尽管在中国古代,名将之中出身江西的不算太多;但是从近代以来,江西一直是中国名将的摇篮。在开国将军里,江西籍的将军共有325人,位居各省之冠:
三上将:
1.肖华:(1916—1985),原名肖以傅,江西兴国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5年8月12日,在北京逝世。
2.陈奇涵(1897—1981),江西兴国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1年6月19日,在北京病逝。
3.赖传珠(1910—1965),原名赖鹏英,江西赣县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65年12月24日,在沈阳病逝。
三十八中将:
王宗槐(1915—1998)、王恩茂(1913—2001)、王道邦(1911—1959)、王辉球(1911—2003)、邝任农(1912—2003)、匡裕民(1909—1977)、朱明(1903—1964)、刘西元(1917—2003)、朱辉照(1912—1964)、刘浩天(1912—1984)、杜平(1908—1999)、李作鹏(1914—2009)、肖望东(1910—1989)、旷伏兆(1914—1996)、吴克华(1913—1987)、吴法宪(1915—2004)、吴富善(1912—2003)、邱会作(1914—2002)、余秋里(1914—1999)、张国华(1914—1972)、周彪(1910—1981)、周赤萍(1914—1990)、周贯五(1902—1987)、钟汉华(1909—1987)、饶守坤(1915—2006)、袁升平(1912—2003)、黄火星(1909—1971)、黄志勇(1914—2011)、康志强(1912—1986)、梁必业(1916—2002)、梁兴初(1913—1985)、彭林(19l4—2002)、彭嘉庆(1909—1993)、温玉成(1915—1989)、曾思玉(1911—2012)、谢有法(1917—1995)、蔡顺礼(1914—2009)、廖容标(1912—1979)。
此外,还有二百八十四名少将,不再一一枚举。在新中国1955年第一次授衔时,江西籍的将领占了将官的1/5,足可见江西之将星璀璨!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江西历史有过哪些大将?
在1955年授衔的十位开国大将中,还真没有江西籍的,他们分别是湖南六位: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和许光达,另有湖北省两位:徐海东和王树声,以及广东的张云逸和四川的罗瑞卿。究其原因,是因为南昌起义虽然爆发于江西境内,但是部队却都是从外省开过来的,比如贺龙的部队是湖南子弟多、叶挺的部队从广东北伐到达武汉,包括驻在南昌的朱老总所部,其实也是滇军系统。
(陈奇涵上将)
红四方面军当然诞生于湖北的黄麻起义,秋收起义、湘南起义、平江起义则都是在湖南境内爆发的,而广州起义和百色起义不消说了,那是两广地区,所以历史造成了江西籍老红军和中级干部虽多(根据地是从井冈山开始建立的嘛),但是高级将领确实不多。在开国上将群体中,只有三位是来自江西的,他们是陈奇涵、赖传珠和萧华。
一、陈奇涵上将。
江西兴国人,毕业于云南讲武堂韶关分校,在赣军中累升至营长,因不满军阀混战,遂于1924年南下投奔孙中山广州革命政府。1925年初进入黄埔军校担任上尉教官,历任学员队长、学兵连长、少校政治大队长等职务,1926年6月返回赣南开展地方工作,曾任赣南特委军事部长。
(赖传珠上将)
江西苏区建立后,陈奇涵历任红军教导团团长,红三军和红四军参谋长,1932年成为红一军团参谋长,是林彪元帅的早期搭档之一。在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的“黄陂大捷”中,正是参谋长陈奇涵辅助林彪,全歼蒋军精锐第59师、击溃第52师,把陈诚打得灰头土脸。
长征到达陕北后,陈奇涵转任徐海东的红15军团参谋长,抗战时期任陕甘宁边区绥德警备司令员、延安卫戍司令员和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等职务,由于一直从事后方和军事教育工作,没有随八路军三个师东进,所以在军史上不太为人所知。实际上陈奇涵上将的资历是非常深厚的,且精通武艺,与许上将并称我军“南拳北腿”。
(萧华上将)
日本投降后陈奇涵率抗大学员队挺进东北,历任冀察热辽军区副司令员、东满军区副司令员、辽宁军区司令员、东北军区参谋长等职务,注意始终没有在东北野战军的作战系列之内,而一直是地方军区的首长。直至1949年四野南下时,才调任江西军区司令员负责指挥剿匪作战,毕竟熟悉家乡环境,1954年出任军事法院院长,就当时的职务来说正常军衔是中将,据说有特别批示遂授上将衔。
二、赖传珠。
江西赣州人,早年从事农民运动,1928年1月,赖传珠组织南昌起义军官百余人和近千名农民赤卫军,举行“大埠武装暴动”,旋率部加入井冈山队伍。历任红军连党代表、团政委、师政委等职务,长征期间曾是红一军团红1师政委,到达陕北后任红一方面军司令部科长。
(抗战时期的赖传珠)
1938年南下调任新四军参谋处长,皖南事变后出任重建的新四军军部参谋长。1945年出关挺进东北,也曾经跟陈奇涵将军一样,担任过东满军区副司令员,其后转入东北野战军序列,历任第六纵队政委、第43军政委等职,在辽沈战役中是阻击和歼灭廖耀湘兵团的主力部队。1949年4月第四野战军整编时,出任第15兵团政治委员,为四野解放海南岛做出了卓越贡献。
赖传珠将军解放后曾经在总政治部的总干部部工作,是负责评衔的主管部门,为了更好地进行这项重要工作,他曾经主动提出了“降衔”的要求,建议授自己中将衔。但是作为正兵团级的资深老红军,最终仍然被授予上将军衔。
(陈奇涵上将)
三、萧华。
江西赣州人,14岁参加红军,一直担任连、营、团级部队的政治工作,后任少共国际师政委和红1师政委。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担任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副主任、第343旅政委、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等职务,率部挺进冀鲁豫边区发展和壮大队伍,被誉为“娃娃司令”。1941年底已是第115师政治部主任(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年仅25岁。
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罗帅挺进东北,历任南满军区副司令员、东北军区第一前线指挥所(东野第一兵团、第十三兵团前身)政委等职务,长期与肖劲光司令员搭档,1949年4月正式出任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政治委员。1955年授衔时是最年轻的上将,年仅39岁,关于萧华上将的详细经历,之前有过专答,所以就不赘述了。
(黄埔时期的陈奇涵将军)
江西历史有过哪些大将?
老一辈革命家余秋里是从江西吉安走出的共和国中将,也是唯一一位官至国务院副总理的中将,他一生对党忠诚,经历传奇,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屡建奇功。
余秋里,1914年11月15日生,1929年参加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军时期,历任赤卫大队中队长、湘赣省苏维埃政府工农检查委员会委员、红军第二军团团政治委员,1934年10月参加了长征。 余秋里为革命出生入死、浴血奋战,身残志不残。1936年,余秋里担任红二军团6师18团政委,在一次战斗中,为掩护战友,被子弹击中了左臂,后做了截肢手术,成了独臂将军。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余秋里一路征战,历任八路军第一二〇师独立第三支队政治委员、第三五八旅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第三五八旅政治委员、第一军第一师政治委员、第一军副政治委员,先后参加了百团大战、榆林、沙家店、清涧、西北三战三捷、出击陇东、收复三边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石油工业部部长,为了摘掉“贫油”国的帽子,余秋里不辞辛苦,组织人员进行勘探,到玉门,穿戈壁,进新疆。他组织了大庆石油大会战,为国家打出了“争气油井”。1960年12月4日,周总理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过去绝大部分依靠进口,现在已经可以基本自给了。”大庆也成为我国工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余秋里军政兼通,曾任总政治部主任、军委副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999年2月3日在北京逝世。
江西历史有过哪些大将?
开国十位大将为粟裕(湖南)、徐海东(湖北)、黄克诚(湖南)、陈赓(湖南)、谭政(湖南)、肖劲光(湖南)、张云逸(广东)、罗瑞卿(四川)、王树声(湖北)、许光达(湖南)。从上面可以看出,开国十大将之中湖南籍的最多,有6位;湖北籍的有2位;四川籍的1位;广东籍的1位。因此,十大将没有一位是江西籍的。
55年的军衔评定,不是根据籍贯来评的,而是首先考虑战绩,除了战绩之外还要考虑资历、职务和山头等。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就有红一、二、四方面军及红25军;抗日战争时期分为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解放战争时期有五大野战军。按照战绩来说,徐海东、罗瑞卿、许光达三人就没有资格评为大将,但是每个山头要有一位代表,如徐海东代表的是红25军、罗瑞卿代表华北野战军、许光达代表红二方面军。
江西省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不少的革命根据地都建立在这里,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赣西南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等。但是建立这些革命根据地的领导人都不是江西人,其领导人多数是湖南人,所以开国元帅和十大将中,湖南人籍的最多。
江西省在中国革命中贡献巨大,1955年授衔时,上将有3位分别为肖华、赖传珠、陈奇涵;中将有梁兴初等38位;少将有甘祖昌等207位。江西省一共有248位开国将军,是将军比较多的几个省份之一。
江西历史有过哪些大将?
先秦时期江西属百越国中干越国,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相继管辖,秦统一中国后置九江郡。西汉时始置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县。
江西之名得于唐朝,唐玄宗始置江南西道,后元朝设立江西省。其境内有赣江,鄱阳湖而被称为“赣鄱大地”
1949年5月江西省解放,江西省省政府正式成立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南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地。十大将军县中有三个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诞生了141名开国将领。
古代: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林士弘,饶州鄱阳(江西鄱阳)人,隋末南方农民起义军领袖。林士弘豪迈爽直,好武功,通谋略。 大业十二年(616年),林士弘随同乡操师乞率众起义,任大将军,攻占豫章郡。操师乞战死,林士弘继领其众,大败隋军于鄱阳湖,杀隋将刘子翊,众至十余万。
近代:
江西共诞生了325位开国将军,占全国开国将军总数的1/5,是开国将军人数最多的省份。本部分介绍了其中3位上将和38位中将,并列出了284位少将名单。
上将:
肖华(1916—1985),原名肖以傅,江西兴国人。
陈奇涵(1897—1981),江西兴国人。
赖传珠(1910—1965),原名赖鹏英,江西赣县人。
中将:
王宗槐(1915—1998),原名王永开,江西万载人
王恩茂(1913—2001),江西永新人。
王道邦(1911—1959),原名王朝秀,江西永新人。
王辉球(1911—2003),江西万安人。
邝任农(1912—2003),江西寻乌人。
匡裕民(1909—1977),江西万安人。
朱明(1903—1964),原名朱良玉,江西兴国人。
朱辉照(1912—1964),江西莲花人。
刘西元(1917—2003),原名刘熙元,江西吉安人。
刘浩天(1912—1984),原名刘奕生,江西宁都人。
杜平(1908—1999),原名杜豪,江西万载人。
李作鹏(1914—2009),江西吉安人。
肖望东(1910—1989),原名肖惠存,江西吉安人。
旷伏兆(1914—1996),江西永新人。
吴克华(1913—1987),江西弋阳人。
吴法宪(1915—2004),江西永丰人。
吴富善(1912—2003),江西吉安人。
邱会作(1914—2002),江西兴国人。
余秋里(1914—1999),江西吉安人。
张国华(1914—1972),江西永新人。
周彪(1910—1981),原名周生珍,江西吉安人。
周赤萍(1914—1990),江西宜春人。
周贯五(1902—1987),原名周经魁,江西吉安人。
钟汉华(1909—1987),江西万安人。
饶守坤(1915—2006),江西德兴人。
袁升平(1912—2003),江西吉安人。
黄火星(1909—1971),江西乐安人。
黄志勇(1914—2011),原名黄念卓,江西崇义人。
康志强(1912—1986),江西兴国人。
梁必业(1916—2002),原名梁必滉,江西吉安人。
梁兴初(1913—1985),江西吉安人。
彭林(19l4—2002),原名彭栋才,江西吉安人。
彭嘉庆(1909—1993),江西吉安人。
温玉成(1915—1989),江西兴国人。
曾思玉(1911—2012),原名曾世裕,江西信丰人。
谢有法(1917—1995),江西兴国人。
蔡顺礼(1914—2009),原名蔡教生,江西吉安人。
廖容标(1912—1979),江西赣县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