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原著,很精明的薛姨妈,到底看上贾家和贾宝玉什么,等多年非得把女儿嫁给宝玉?

王夫人和薛姨妈是亲姐妹,王熙风是她们娘家人。四大家族贾家过去一直是老大,薛姨妈想宝钗嫁到老大家族,将来也像王熙风那样独揽财权,不亦乐乎?

薛姨妈万没有想到贾家已走下坡路,更没想到宝玉的心早移到了黛玉身上。结果,宝玉出家佛门,宝钗孤守闺房,竹篮打水一场空。

封建家长制害死人,害了宝玉丶黛玉和宝钗。一对鸳鸯拆散了,一对夫妻分离了。

关键是薛姨妈没有仔细观察年青人的情感状态,没有深刻了解贾家的处境,特别是宝玉的态度,就将女儿的幸福毁于一旦。

造成薛姨妈糊涂的原因是,丈夫过早去世,长子薛璠又是混世魔王,老是在外闯祸,她就将全部希望寄托在爱女身上。而王夫人丶王熙风面对贾家日趋没落,想尽早获得强援,希望让宝玉迎娶宝钗,也许会如虎添翼。结果,却将三个年青人陷入了万劫不复之惨景。

封建家长制是酿成贾薛林之悲剧的罪魁祸首。

红楼梦原著,很精明的薛姨妈,到底看上贾家和贾宝玉什么,等多年非得把女儿嫁给宝玉?

薛姨妈并不是很精明,从她溺爱薛蟠和对付不了夏金桂就可以看出来。

真正精明的是她的丈夫,早早就看重薛宝钗的美貌聪明,给了她最好的封建淑女教育,并准备待价而沽。贾宝玉也是其中一个备胎。

但是他早逝,只留下孤儿寡母,为薛宝钗准备的道路如入宫,嫁给其它权贵等,就都走不通了。

而古时是很讲门当户对的,薛家在贾府住了九年,薛宝钗也参与过贾府、王家的一些重大活动,甚至贾母还让南安王太妃和北静王妃相看过她,她的美貌才情都是拔尖的,但因为她的商人出身,终全书沒有一个贵族人家看的上她,向薛家提亲,而同样的商户人家薛姨妈又看不上。此时贾宝玉就成了薛家唯一的选择。

由于高寿的贾母尚在,荣国府还能称国公府,但贾赦己为一级将军,而贾政只是五级官员,但即便是这样,也不是薛家可比的。而由于贾家的降格,薛宝钗的身份在王夫人和贾元春的加持下,勉强可以嫁入贾府,成为贵族家庭的一员。何况还有贵妃之弟的光环。所以贾宝玉就成了那个跷跷脚,就能够得着的那个桃子。

至于贾宝玉本人,相貌出众,人也聪明,只是不喜仕途经济,而薛宝钗认为自己可以改变他。

综合全部条件,薛姨妈和薛宝钗认为贾宝玉是最可能结亲,而且符合她们要求的夫婿。

红楼梦原著,很精明的薛姨妈,到底看上贾家和贾宝玉什么,等多年非得把女儿嫁给宝玉?

谢邀:

薛姨妈和王夫人是一母所生的姐妹,王夫人是她的亲妹妹。

薛姨妈年轻守寡,带着三口进京在贾府住了六七年,妄图把薛宝钗嫁给贾宝玉做妻子的主意是非常明显的。荣国府有钱有势,贾宝玉虽然不喜读书,看轻功名的浪荡,淫邪之徒,但是不会因此耽误他为荣国府的主要继承人,

四大家族中,薛宝钗虽然非常优秀,可是选择丈夫的人不是很多。王熙凤的哥哥王仁年纪大,也己成亲,王子腾也不想和薛家联姻。史家除史湘云与其他之家保持距离外,当时也没有年龄相当的男儿可选与薛宝钗成亲。只有贾宝玉最合适,社会地位高,出身好,如果不选择贾宝玉,想在京城与其他贵族联姻是根本不可能的。

薛姨妈自知门庭衰落,有权贵的家族是瞧不上自己的女儿。贾宝玉虽然不是优秀才子,可是有优秀而强大的背后潜力,作为是荣国府的继承人,四大家族中是一个唯一年轻相当,又有地位的少年公子,还是名望的国舅爷。

薛姨妈是个十分精明强干的女人,她的心机手段不差于贾母。她也知道,薛宝钗要嫁给其他的世家大族是难上加难,所以选择贾宝玉才是最好的选择,其他别无选择。

红楼梦原著,很精明的薛姨妈,到底看上贾家和贾宝玉什么,等多年非得把女儿嫁给宝玉?

薛姨妈并不傻,她非要将女儿薛宝钗嫁给贾宝玉这一无所能的公子哥,就源于非嫁不可。这里有三个原因不得不说。

首先,薛家与贾家有巨大的差距。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以贾家为首。却并不是互为平等的利益联盟。而是其他三家为藩属。

皆因当初宁荣二公的权力和地位实在太高。连贵为尚书令的史公都屈居于下,王家、薛家就更不行。

贾家领导四大家族,利益必然拿大头。薛家排名最后利益最小。相当于负责为四大家族“赚钱”。

而贾家是贵族,与皇族一样,身份地位要高于朝廷文武官员的“士”。薛家却只是商贾,士农工商还排在最末。

比社会地位,薛家远远比不得贾家。

商人女儿薛宝钗与国公嫡孙贾宝玉的差距,贾母借凫靥裘和雀金裘比喻的好:野鸭子和孔雀。完全不般配。

从出身、家事、门第、势力四个方面,薛家能把女儿薛宝钗嫁给贾宝玉,都是高攀(不上)的。

其次,薛家需要贾家的势力支持。

薛家在薛蟠父亲和二叔去世后,孤儿寡母根本无法支撑偌大家业。各地的商业已经急剧收缩。到了吃老本的地步。

贾家尽管败落,还有世袭一等爵的将军和世袭三等爵的将军在手,更有偌大的爵产可以支配。

最主要的是贾家的底蕴,与四王八公是多年的老交情,每一家都不比贾家差。

宁荣二公军功出身,军中门生故旧不计其数,贾家与神威将军冯家,平安节度使、长安节度使、粤海将军都是故交。

朝廷里的门下之人也不少,最熟悉的贾雨村,大司马参赞军机,可是兵部尚书正二品了。

贾家这些底蕴只是冰山一角,薛家若是得到贾家扶持,就会止住崩溃,甚至重获新生。

薛姨妈当然对贾家趋之若鹜。

最后,王家要求薛家必须成功。

金玉良姻是薛姨妈制定的计划么?并不是。分明是王家四兄妹的共同策划。

王熙凤父亲王家家主大舅老爷。王夫人、王子腾、薛姨妈。四个人以王熙凤父亲为主,谋划金玉良姻,看似救活薛家,实则是王家对贾家的吞噬计划。

王夫人是荣国府的女主人,代表二房,掌控爵产。

王熙凤是荣国府长房未来女主人,掌控爵位。

荣国府的嫡系此时都是王家血脉。未来薛宝钗嫁给贾宝玉,同样还是王家血脉。

王家兵不血刃就靠联姻和血脉就能控制住荣国府,以及他们背后庞大的底蕴和资源。

如此一来,主从易位,王家将成为四大家族的领头羊和控制者,吃最大的红利,掌握最大的话语权,发展也会更快。

这就是“母蝗虫”的策略。

薛家此时全靠王家帮忙支撑。薛姨妈带着儿女进京图谋金玉良姻,住在贾家多年任凭人家如何撵逐都不走,也不怕闲言碎语,不是不想走,而是不敢走。

完不成金玉良姻,他们薛家就是死路一条。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红楼梦原著,很精明的薛姨妈,到底看上贾家和贾宝玉什么,等多年非得把女儿嫁给宝玉?

谢竹韵老师相邀。

不仅竹韵老师认为薛姨妈是个精明之人,我也认为她是个精明人,那么精明人当然是很会打算的。

首先:古人推崇“亲上加亲”,宝姐姐和宝玉是姨表姐弟,彼此知根知底,亲上加亲很合适的,薛姨妈岂能不知?

其次:贾家是四大家族之首,无论是地位还是钱财都胜于薛家,当然是贾家落败之前哟,薛姨妈岂能不知?

再次:贾宝玉虽不愿求取功名,懒于仕途,但贾宝玉天生一副好皮囊,知书达理,善良温柔,原谅我用“善良温柔”来形容宝玉,他的骨子里是很女性化的,并且因自己是须眉浊物而深深厌恶自己,我认为用这几个字形容他是很合适,哈哈,若是宝玉知道我这么说他必定会很开心的!凤姐就深知宝玉的心,用“你是个女孩一样的人”来讨好他!宝玉还有一个别的男子没有的好处:对女孩子特别体贴、尊重,这在当时简直就是凤毛麟角之人物,宝姐姐也很喜欢他的,只是她善于隐藏自己,不像林妹妹那样直接罢了,都说“知女莫如母”薛姨妈这样的精明人岂能不知女儿的心事?

又次:一本好的小说爱情是永恒的主题,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婚姻之路无任何风波畅通无阻,如喝一杯白开水,怎能吸人眼球,曹公焉能不知这个简单的道理?宝姐姐另嫁他人,岂不没趣?

所以薛家必须赖在贾家不走,薛姨妈必须选中宝玉这个准女婿,这样《红楼梦》才更精彩,题主以为我所说有无道理呢?

红楼梦原著,很精明的薛姨妈,到底看上贾家和贾宝玉什么,等多年非得把女儿嫁给宝玉?

薛姨妈让女儿等宝玉十年,才最终修得正果,她到底看中了贾家和贾宝玉什么?答案很明显:富贵。

贾家是百年世家,在京中与四王八公关系密切,君不见秦可卿死时发丧,用亲王规格的樯木做棺材板,四王皆搭祭棚相送吗?而且后来贾元春又被升为贵妃!

而宝玉做为荣国公府里的嫡孙,背靠大树好乘凉。而且外加舅舅王子腾官职逐年上升,成为朝廷一品大员,前途真是不可限量。更不要说宝玉的性格温和,才貌双全,在薛姨妈眼里,可不就是可遇不可求的金龟婿。

也许有人会说,荣国府虽是百年世家,当初自然是富且贵的。但是随着时光流逝,外面排场依旧,内里已是千疮百孔了。更何况,即使荣国府不倒,贾府的富贵最终却是贾家大房的,贾府二房哪里会有富贵而言。

关于贾府现状,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曾经说过:

(贾府)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尽上来了。

根据熟知贾府内里的冷子兴的话,贾府早就没有富字可言了。

更何况树大分杈,人多分家。待贾母一死,贾宝玉做为不袭爵的二房贾政之子,也富贵不到哪里去。君不见,宁国府的贾蔷吗?那也是宁国府的正派玄孙,不也是家无恒产,需要靠着贾蓉的关系,才得了一个去苏州采买小戏子的工作吗?如果贾府不是被抄,将来的宝玉及其子孙,也许就是那种下场呢。自然也没有"贵"字可言。

更何况,贾府的爵位逐代而减,五代而斩,到了贾赦这一代,已是一等将军,再传一代,便是三等了。更何况,这爵位也是贾赦这一房的,宝玉身为二房嫡次子,是什么都继承不到的。贾宝玉哪里有什么富贵可言?

既然到了宝玉这一代,很有可能除了贾政这一方的微不足道的家产和王夫人的一些私产,可能什么都继承不到。薛姨妈依旧执着于贾宝玉做自家女婿,薛姨妈到底贪图什么呢?答案依然是富贵。

因为,即使贾母死了,荣国府分家,贾政二房搬出荣国府,贾政还是王子腾的妹婿,还是贾赦的弟弟,贵妃的娘家。而贾宝玉依然是五品官员的儿子,贵妃的娘家兄弟,王子腾的外甥。这一切加起来。贾宝玉仍然是许多人家眼中的金龟婿。

倒是宝钗,虽然是出身皇商之家,但薛家却已不是皇商了。

为什么说薛家已经不是皇商了呢?

所谓皇商,就是为皇上采卖货物的商人。而能够做皇商的,不仅仅是家中财多权大,而且要有实力。而且所采买的物品贾做到比其他商人所提供的同类物品质量好。

而且历朝历代,皇商并不是世代罔替的,也不是逐代递减的,而是凭本事说话。如夏金桂家的桂花,是除此一家别无分号,“单有几十顷地独种桂花。凡这长安城里城外桂花局俱是他家的,连宫里一应陈设盆景,亦是她家贡奉”,因此才会在夏金桂之父死后,仍然能够维持住“桂花夏家”的浑号。

一般情况下,皇商也是几年一改选,实力雄厚者得。而薛家在薛父死后,实力逐渐下降不说,薛蟠又是个不争气的纨绔,这样的薛家,哪里还是富可敌国的薛家?这一点从宝钗的话中也得知。在第五十七回,宝钗见邢岫烟戴了一块探春所赠的玉佩,便发了一通关于富丽闲装的议论,其中有这么一句话让我们可以得知原先的薛家确实豪富过,但自从薛家老爸去世后便江河日下了。原话是这样说的:

……然七八年之先,我也是这样来的。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所以我都自己该省的就省了……

如果不是抄家,贾宝玉是官家公子,而且背靠一品大员舅父,贵妃姐姐,将军伯父,而薛家呢,境地则要差很多。

古有士、农、工、商之说,薛家如果失去了皇商外衣,则是位居第四,而薛宝钗,真想要做官家太太,除了与贾宝玉亲上加亲之外,就只剩下天上掉馅饼了。不要以为我这是凭空瞎想。想一想薛蝌只配了贫寒之家邢岫烟,薛宝琴要嫁梅翰林之子尚且要进京去聘嫁,宝钗的身价又岂能会高?

因而,即使将来荣国府会把贾府二房分出去,贾宝玉仍是薛姨妈母女眼中的金龟婿。更何况,贾赦说过,即使贾府的孩子不读书,到了年纪,也少不有个官儿做。如贾琏是一个五品同知。如贾蓉是御前侍卫龙禁卫等。

所以,只有巴紧贾家,薛宝钗才有可能有个官太太做,否则,要不嫁给商家,要不嫁于寒门,要不做官家小妾,而这几种选择都不会是薛家的上上之选。

薛家为了能够为保障自己家族的既得利益,为了薛宝钗能得到一个高贵的身份地位,不得不蹉跎十年,才完成了金玉良缘,可惜纵是如此,贾宝玉仍然在面对着薛宝钗的举案齐眉,仍然怀念那一个心角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林妹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