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姑屯事件中,张作霖为何难逃一死?
有一点我们得承认,小日本做事是比较精细和认真的,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大佐虽然是自作主张要除掉张作霖,但是他得到了日军当中不少激进分子的支持,经过仔细周密的筹划,这帮鬼子确实给张作霖布下了一个“必死之阵”。
为了确保在皇姑屯干掉张作霖,河本首先从驻半岛的日军第20师团秘密借调了爆破专家、工兵中尉藤井贞寿,从技术上研究可行的爆炸方案。河本选定的位置是距离奉天站1500米的皇姑屯三孔铁路桥,桥上通过的是日本人控制的南满铁路,桥下走的是北洋政府掌握的京奉铁路,两条铁路在这座桥上形成了立体“十字”交叉的格局。
河本之所以选在这个点,就是因为三孔桥中日双方都可以接近,方便事后嫁祸给南方的北伐军。尽管在这里搞事情日本人也难逃干系,但河本并不关心:怎么解释和转移與论注意力是他的事情,至于别人信与不信,那是另外一个问题,日本人在东北从来都是秉承如此不要脸的作风。
在三孔桥安放炸药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把炸药埋在桥下京奉铁路两侧,从下朝上炸;第二种是直接安放在三孔桥的桥梁上,从上往下炸。藤井中尉经过实地考察,决定使用后一种方案,优点是可以避开较厚的火车底板,药包凌空爆炸后直接杀伤车厢内的乘客,最大程度地发挥威力,毕竟车厢的顶篷相对较薄。
这还不算,为了防止炸药不能准确击中张作霖所在的车厢、或者是出现威力不足的情况,河本还派出了一支由30名士兵组成的冲锋队,埋伏在三孔桥附近。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冲锋队就会以立即以戒严为名,在爆炸的混乱中直接冲进车厢,无论刀砍枪杀也必须置张作霖于死地,也就是说,日本人其实准备了“双保险”的,绝非只埋炸药那么简单。
1928年6月3日的夜里,河本大作向皇姑屯秘密派出了刺杀队伍,同时以三名得力干将负责整个行动的实施:关东军奉天独立守备队第4中队长东宫铁男大尉,负责现场指挥和下达爆破命令,藤井贞寿中尉的任务是安装好30大包共计200公斤黄色炸药,同时根据东宫大尉的命令负责起爆。
另以独立守备队队副神田泰之助中尉,率领冲锋队埋伏在铁路两侧,准备爆破无效后进行刺杀。东宫大尉的观察所和起爆器,设置在距离三孔桥200米的视野良好处,有军事常识的应该知道,起爆器与炸药之间是用电线连接的,而电流到炸药埋藏点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又必须准确炸到张作霖身处的第八节车厢,这是一个技术活。
在列车高速行驶的情况下,日本人必须精准拿捏起爆时间,早一秒或者晚一秒都不行。我们从历史旧照可以发现,张作霖乘坐的“慈禧花车”被炸得只剩下一个底盘,两边的车厢板和车顶被完全炸飞 ,三孔桥的花岗岩桥墩也被炸开,上面南满铁路的铁轨像树条一样垂了下来,足见炸药的威力之大。
同时为了掌握张作霖的准确行程,河本还派出心腹竹下义晴(这厮后来在抗日战争时期成为了第27师团长)专程赶赴北京,跟张作霖的顾问土肥原碰头,了解张作霖的时间安排。土肥原贤二都被河本的疯狂吓了一跳,但是这个侵略分子既没有支持,也没有表示反对,仍然提供了必要的情报。
河本的布置细得不能再细了,张作霖的专列通过山海关以后,每过一站,日本的情报人员都会用电话进行通知,使埋伏的日军可以准确掌握列车的预计到达时间。1928年6月4日凌晨5时23分,张作霖专列到达三孔桥,东宫铁男亲自按下了起爆器,而埋伏的神田泰之助中尉,在这一瞬间居然还拍下了照片!
日本人为了要张作霖的老命,可谓是处心积虑,所以他真的难逃一死。尽管爆炸发生后他没有第一时间咽气,但咽喉被飞溅的金属撕开了一个口子,送回大帅府不久便告不治。日本人的冲锋队之所以未能出手,是因为奉军方面也有所警惕,从帅府出来迎接的车队闻听爆炸后,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而日本人进行的是“暗杀”,当然不敢再明目张胆冲上去。
皇姑屯事件中,张作霖为何难逃一死?
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半,一声巨大的响动,奉系军阀张作霖被炸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事实上,这件事过去了90多年,至今还是疑点重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当时声势滔天的“东北王”张作霖,为何会被日本人下死手?又为何难逃一死呢?
张作霖为何难逃一死?彼时的张作霖,已经成为了日本人的眼中钉。因此他们早早就在,距离沈阳一公里半的皇姑屯站,埋下了大量的炸药。其实,在张作霖上火车之前,就有人提醒他注意,日本人最近行为有异样。
张作霖也故意三次改变上车时间,用来迷惑日本人,可惜终究难逃一劫。其主要原因,就是当时所在的火车上,有日本人的情报人员。因此张作霖的伎俩,并没有骗到日本人。
张作霖所在的列车,是慈禧太后的专用花车,一共有20节。张作霖在第8节,当距离皇姑屯站1公里326米的时候,日本人引爆了埋在第8、9、10车厢的炸药。引爆得如此之精准,如果没有人通风报信,是绝无可能的。
火车爆炸之后,伤亡惨重,造成了20人死亡,53人受伤。而当时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也被炸药炸飞了3丈远,喉咙当时就被炸破,导致死亡。他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告诉身边的人:“快叫小六子回来吧。”
事实上,日本人为了除掉张作霖,足足准备了三个计划。炸毁火车只是其中一步,为了万无一失。他们甚至安排了刺杀人员,在终点站之前,也有日本人的队伍等着。只是第一步就成功了,因此后续计划,没有实施。可见,张作霖当时的确是难逃一死。
皇姑屯事件中,张作霖为何难逃一死?
题主问题有失偏颇,张作霖本就不该死,何来难逃之说?皇姑屯事件,是一桩原本可以避免的惨案!张作霖被炸身亡,问题完全出在安保方面,负有安保重任的张作相难辞其咎!
百密一疏酿惨祸鉴于时局对张作霖及东北军都极为不利,考虑再三,张作霖终于决定回奉天暂避时日,意图日后东山再起。决心已下,大帅的安全返奉问题就列为奉系的头等大事。当时,国内动荡不安,日本沙俄也对张咬牙切齿,对此张作霖心知肚明,故对如何返奉始终犹豫不决。北京到奉天相距将近800公里,如果坐汽车,一路尘土飞扬舟车劳顿到奉天苦不堪言;如果坐火车,沿途铁路和桥梁的安全保障任务相当繁重,隐患很多。后来张作相等提出动用奉军沿路保护万无一失,张作霖仍犹豫不决,最后又是老一套,关键时刻问天占卜来一卦,这才最终决定坐火车回奉天。由此可见张作霖行事极为谨慎。
张作相领命后,也真是尽心尽力,为保万无一失,不惜动用大批奉军,沿京奉铁路两侧密集布防,把北京到奉天的路线围了个严严实实。唯一不安全的地方,就是三洞桥,距离奉天火车站不远有一小段南满铁路与京奉铁路上下交叉处,是日本关东军的管辖范围,奉军无法介入,存在安全隐患。但张作相认为已经到了家门口,即使日本人想对大帅不利,料想不至于、也不敢光天化日之下在眼皮底下做事,抱有一丝侥幸心理。
百密一疏,此一疏忽却要了张作霖的命,使得沿线800公里的布防功亏一篑。否则张作霖若选择坐汽车回奉天或者坐火车过了锦州后提前下车改乘汽车进城,都不会让日本人阴谋得逞。
驳斥内鬼说此说属无稽之谈。不可否认,就当时的局势,对张作霖恨之入骨者不少,内鬼、外鬼是肯定有的,但面对强大的安保,他们根本起不了作用。
驳斥碟报说同样起不了作用。日本人对张作霖恨之入骨,确实想及早除掉他,搬开绊脚石。日本的谍报机关也强大,无孔不入。但张作霖在决定坐火车返奉的时候,因为沿路有奉军密集防护,一切已经无需保密了,自然要堂而皇之地离开北京。
从张作霖出中南海的长长车队,到南苑火车站各国使臣、国内政要,以及现场简短而隆重的盛大欢送仪式,无不在向世人宣告,做为大执政、陆海军大元帅,我张作霖早晚有一天还会再回来。因为有张作相的保证,有奉军的严密守护,整个过程已公开化,前后压道车、专列兵力部署、乘坐哪节车厢统统没有遮掩的必要。这些在当时各大报纸的报道中都如数家珍,不是秘密。
在这种情形下,还在胡乱猜测谁是内鬼、是日本还是俄国,岂不是笑话?如果没有这个疏漏,任你有多少内外鬼加日俄谍报也只有在边上眼睁睁看着的份,能奈我何?!
事后张作相后悔不迭,深感自责。一生行事谨慎的张作霖,因一个疏忽,就这样被炸身亡。
皇姑屯事件中,张作霖为何难逃一死?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皇姑屯站被炸身亡。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理日本战犯时,将皇姑屯事件视为日本侵华的起点。理由是张作霖是当时中国的国家元首,谋杀一国的国家元首理应是违反国际法、是战争罪的行为。由此可见,首先在大形势下,张作霖已经是日本军国主义尤其是关东军必杀的目标,即便能在皇姑屯逃过一命,也还会有皇姨屯、皇叔屯等着他。第二点就是,张作霖的侥幸心理害了他,其实早上北京的时候,就已经获悉了日本人要暗杀他。还有一点,日本人的部属十分周全,只要他坐火车回奉天,那么就难逃一死。回奉天前 已经知道日本人有暗杀计划
在得知张作霖要坐火车回奉天之后,当时奉天宪兵司令齐恩铭马上就发来看加急电报,说日本满铁的守备队行动异常,在京奉铁路与南满铁路交叉的三洞桥和老道口附近突然进行了戒严,不允许任何人通行。因为齐恩铭这一番话,吴俊升和奉天省长刘尚清都电请张作霖绕道回奉天。
(被暗杀时,张作霖是民国陆海军大元帅)
可惜,张作霖认为齐恩铭是紧张过度了。时任张作霖大元帅府电务处处长周大文在《张作霖皇姑屯被炸事件亲历记》中回忆,
张作霖给吴俊升和奉天省长刘尚清去电说:“齐随本帅多年,素知其本性向来轻举妄动,好造谣言,现日本方面对我缓和,勿庸顾虑,应严予申斥。”不只是齐恩铭有所察觉,多方消息源都说日方准备在张作霖回程的时候暗杀他。
当然就一般安保而言,张作霖的部下们已经做得够好了。
张作相负责北京到山海关一段,吴俊升负责山海关到奉天这一段,沿途十余万奉军保驾护航,所以两人都拍胸脯担保不会有意外,而吴俊升后来也登上了张作霖的这辆列车。
根据辽宁省档案馆所藏档案记载,
1928年6月2日,张作霖通电退出北京,离京回奉。奉天省省长刘尚清立即发出密电,令山海关至奉天沿京奉路各县知事,督饬警甲加强警备,保障铁路桥梁的安全。6月3日,东北宪兵司令齐恩铭、奉天全省警务处处长陈奉璋紧急调集了在奉天的黑龙江省步兵第二团、东北宪兵司令部宪兵营、铁路警察保安队、警备队、奉天军警联合办事处侦察队、宪兵侦察队、沈阳县警察马队及奉天省城各警察分所等数千军警,从皇姑屯车站到奉天城里帅府沿途,布置了双层的警护线。在6月3日午夜12时,按划定的区域范围进入警戒殊不知张作霖的葬身之地正是皇姑屯外的三洞桥,而这个地方也在奉军的警备圈中。
炸药设置在中国人无法坚持的南满铁路桥上策划暗杀张作霖的是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他在回忆录《我炸死了张作霖》一书中就写到,他的第一个方案是在巨流河炸毁大桥,但是发现奉军全线戒严,他们的人手根本无法靠近。
(河本大作一手策划了皇姑屯事件 1949年被捕)
于是,他选中了三洞桥。这个地方是京奉铁路和南满铁路的交汇处,南满铁路在桥上,京奉铁路在桥下,最北洞就是张作霖专列通过的通道,而炸药就安装上上面的南满铁路桥上。
之所以选这里,是因为这个地方是“国中之国”也就是满铁附属地,是由日本人控制,奉军无法进入。
实际上,当时的三洞桥处已经有奉军守备,在桥洞东西各300米地段,奉军方面布置30名骑马宪兵。而在张作霖抵达之前,奉军也曾要求上桥检查,但是被日方拒绝了。
“在轰隆的爆炸声中,黑烟飞升上空,高达二百公尺,我只能想象张作霖的骨头是否也飞上了天呢?可是对于这猛烈的黑烟和爆炸声,连我自己也很惊恐,有些提心吊胆似的。药力实在太大了,的确如此!第二个脱轨计划,派大刀队杀入,现在已无必要了。”(1986年2月,吉林文史出版社根据1954年日本《文艺春秋》中河本大作的日文口述译成中文,出版单行本《我杀死了张作霖》)周大文回忆文中说,
“我下车一看,大吃一惊,张作霖那辆包车全部车厢塌下,已不成车形。” “张作霖已经被抬上宪兵司令齐恩铭的一辆破旧汽车,由副官王宪武抱著横卧车中,回转帅府去了。”张作霖被送回大帅府时已经奄奄一息,在上午九点半左右身亡。
九一八事变差一点提前爆发随着二战后各种资料的揭秘,皇姑屯事件根本不是河本大作自作主张,至少关东军是在背后出了力的。
在1927年日本的东方会议上,首相田中就提出了《对华政策纲要》;核心就是一句话:“将满洲作为中国的特殊地区和中国本土分离。”而对日本的各种要求一直不太配合的张作霖这时候已经成了绊脚石。
当时日本军方极力主张的“除张”有两种方式,一是除掉张的军政大权,,迫其下野,另外拥立亲日分子。二就是干脆杀掉张作霖。儿关东军强硬派更是一力主张除掉张作霖,然建立亲日政权。
皇姑屯事件后,河本大作曾回日本接受调查,他在一份材料中写道,
察觉到关东军司令官村冈长太郎企图暗杀张作霖,但觉得不应该让军司令官承担这种事情的责任,所以就自己指挥研究计划、选择执行者,最后让列车成功地爆炸了。(皇姑屯事件中 共计死亡20人,受伤53人。)
张作霖还在北京的时候,河本大作就派人去与日本特务机关联系,严密监视张作霖的一举一动,就为得知他确切的回奉天时间,而沿途又是调动很多的日方探子,随时报告张作霖专列的行进情况。如果没有更大的势力在背后支持,河本大作是没这个资格享受这种人力资源的。
更何况,暗杀张作霖只是第一步,日本的资料显示,
按照预定的计划,河本大作事先在奉天大和旅馆前集结了足有1个旅团的兵力,事件发生后,再令参谋尾崎大尉紧急集合关东军,同张作霖卫队交战,搅乱局势,再以“维持治安”之名出兵占领沈阳乃至东北。可惜那位旅长并不知道事情内幕,竟然提前一天把队伍带走了,不然,九一八事变可能就提前爆发了。
张作霖之死实则是因为日本人已经对他失去了耐心,想要扶持更听话的傀儡上台。日本军方甚至早就做好了武力侵华的准备。如果可以假设的话,若张作霖不死,东北军也许不会那么不经打。
皇姑屯事件中,张作霖为何难逃一死?
原因是,东北军虽然是很强大,但是情报系统漏洞百出。张作霖什么时间从京返奉,什么时间路过三洞桥,又是坐在哪节车厢里,,,日本人早就已经摸透了!而张作霖本人虽然知道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但是怎么也想不到他们会在自己的地盘奉天动手。当火车上的张作霖还在脑海里憧憬着,和六姨太走出新装修好的奉天车站,再坐上小轿车回大帅府喝酒打牌的时候。。。。 一个卫兵过来喊到:“报告大帅,前面就是三洞桥!我们快到家了。。。”
皇姑屯事件中,张作霖为何难逃一死?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地方割据分裂。西方列强为了获得在华利益的最大化,纷纷寻求代理人,张作霖就是日本在中国寻找的代理人。随着羽翼丰满,张作霖不愿意听从日本政府的指挥,恼羞成怒的日本人想要灭掉张作霖,本来张作霖有两次逃跑的机会,但是都失去了,这是为什么呢?
张作霖成为日本的代理人
辛亥革命以后,我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想要恢复帝制,资产阶级《临时约法》被破坏,责任内阁制最终被总统制所取代。
袁世凯之所以能取得大总统之位,实际上是由于获得日本的支持。后来日本知道袁世凯想要当皇帝,就威逼利诱他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二十一条显示了日本的侵略野心,试图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
袁世凯去世以后,北洋政府失去了统一的领导核心,北洋军阀各个心怀鬼胎,割据地方。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军阀有直系军阀冯国璋,皖系军阀段祺瑞,奉系军阀张作霖。这三家军阀你方唱罢我方登台,轮流掌管北京政权。
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为了解决国土狭小,资源短缺的问题,确立了先侵占朝鲜,在侵略满洲地区,在侵占全中国,最后争霸世界的大陆计划。因此,在袁世凯去世以后,日本就选择张作霖作为自己新的代理人。
在日本的支持下,张作霖在东北地区称王称霸。刚开始的时候,由于自己实力并不雄厚,所以还听命于日本,比如允许日本在东北地区投资设厂,允许日本政府干预东北地区的内政,也允许日本在东北地区驻兵,此时张作霖和日本的关系比较融洽。
但是,随着奉系实力的增强,并且取得了两次直奉战争胜利以后,张作霖的势力范围得到空前的强大,不仅仅占据了东北地区,也占据了包括北京在内的华北地区。张作霖成为了北洋军阀新的代表人物。
随着经济危机的严重,日本想要在中国获得更多的利益,试图来转嫁国内危机,所以加紧了对张作霖的控制。但是张作霖并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小鸟,开始越来越不听日本人的,于是日本政府就动了杀机,打算在皇姑屯炸死张作霖。
张作霖错过了齐恩铭的汇报
张作霖在回到东北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知道日本人对自己很不满了,于是他不打算坐汽车回到东北,因为那一条路非常崎岖,特别容易埋伏。而是坐了慈禧曾经坐过的火车,以为这样就可以避开袭击,但是还是发生了意外,那么张作霖真的没有一线生机吗?
张作霖也是一个有名的政客,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他也做出过周密的计划。让自己最信任的两个兄弟驻扎在北京到沈阳的铁路沿线。而且他们都是过命之交,因此,张作霖是非常放心的。
但是在马上要出发之前,张作霖的一个手下齐恩铭向他汇报说,自己在巡逻的过程中,发现日本军队经常在皇姑屯车站附近活动,而且他们的活动是秘密行动,都是在晚上的时候进行,而且也不让老百姓从这里经过。
张作霖听了这样的汇报,心里也有怀疑,但是他并没有取消回到沈阳的行程。只是更改了具体的出行时间,从原来的6月1号改到了第二天,到了第二天自己也没有出发,而是让自己的家人们先走了。
张作霖看到自己的家人没有发生意外,于是在6月3号的凌晨决定自己坐火车从北京回到沈阳。但是在出发的时候,他并没有低调进行,很多北京官员都来护送他,因此,他秘密出行的效果并没有达到。
如果张作霖听从了他手下的汇报,选择不在近期出行的话,或者是出行时能够保证秘密进行,或许就可以躲过一劫,但这次机会他失去了。
张作霖没有深思町野武马的嘱托
张作霖并不是一个人坐火车离开,除了国务院总理和参谋总长以外,还有两个日本顾问和他一起出行。其中一个日本顾问叫做町野武马,他实际上就是替日本人监视中张作霖的一举一动。
当列车行走到天津的时候,町野武马就在这里下车了,在下车的时候,他还特意叮嘱了张作霖,告诉他你出了天津以后就不要下车了,争取能够准时准点的到达沈阳。
张作霖实际上知道町野武马的身份,知道他是日本人派来的间谍。可是他并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上,还是继续往前走。如果按照正常思维,张作霖是应该考虑一下的,因为他都知道日本人想要把他除掉了,但是这一次机会他也错过了。
当张作霖的列车走到皇姑屯的时候,突然发生了爆炸,54岁的张作霖受了很严重的伤,在当天晚上就去世了,之后,张学良回来奔丧,成为了下一任东北王。
张学良一直把日本人当作自己的杀父仇人,所以他一上台立马和日本切断联系,不再做日本人的傀儡。1928年的时候,张学良在东北改弦易至,承认老蒋的地位,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小结
在皇姑屯张作霖被炸死,实际上他是有两次逃脱机会的,但是全部以失败而告终。我认为张作霖之所以失去这两次机会,第一方面是由于自己非常相信自己的部下,特别是在自己羽翼丰满以后,过度的自信导致了判断的失误。
第二方面是由于不相信身边的人,也不相信自己的政治敏感度,过度的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过度的高估了自己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万万没有想到日本人会对自己下毒手。
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这也是日本侵略中国的暴行之一。从此以后日本开始大规模的侵略中国,中华民族紧密地团结在了一起,一起抗击
日本侵略者,民族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凝固,中华民族真正地站了起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