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抓到的俘虏有什么用?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抓战俘毫无用处,还要好吃好喝的养着。
根据目前的国际法,不得虐待战俘,不得让战俘从事危险或者强度大的工作,当然更不要说杀害战俘了。
同时,战俘的待遇是有一定标准的。
一般来说,不能明显低于普通士兵的供应。
所以,文明国家不愿意抓战俘,抓了以后没好处。
尤其是受伤的战俘,还要为他治疗和养病,万一死了就说不清楚。
如果抓到一些女战俘,更是头疼。
看看萨沙的文章,中越战争的越南女战俘。
1979年的中越战争中,我们俘虏了117个女越军。由于越军中女人很少,只有十几女战俘是正规军,其他都是民兵之内。
她们都很年轻,年龄在18到25岁。
解放军,有优待女性战俘的传统。以前解放战争时期,我们俘虏的国军女战俘,只要不是军官,一般就地释放了,还给路费。
越南女俘进所后,除按上级规定发给被服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外,还发给她们梳子、镜子、发卡、卫生纸、 内衣、内裤等妇女生活用品。
平时在时间安排上,也适当多给她们时间用来梳头、洗澡、洗衣服。同时,针对她们年轻好玩的特点,组织她们开展文娱活动,尽量消除她们的敌对情绪。
虽然不算当姑奶奶一样供起来,待遇真的很不错了,女俘普遍表示满意。
女战俘丁氏梅回国后说:这些天在中国吃不忧、住不忧,穿不愁。一日三餐有米饭,也有面食,每餐都有肉,还有鱼吃,有时还有蛋。我身体不好,比别人得到特别照顾,还吃了几次鸡肉。没有挨打受骂,遭虐待。中国人对我们和和气气,很讲道理。我在越南当兵期间,整天就是吃木薯,米饭不常吃,更别说肉了。
出于一些考虑,看守越军女战俘的都是解放军女兵。毕竟解放军战士都是20岁左右,血气方刚的小伙子,越南战俘也是同龄女孩。
干柴烈火整天在一起相处,恐怕迟早会出事。
可是,毕竟解放军女兵有限,营外的哨兵还是男兵。战俘营要定期检查房间,都是由男兵来检查,这就有了和越军女战俘接触的机会。
非常搞笑的是,最初越军女战俘特别害怕中国男兵女越军开始看到中国男兵就发抖,目光都不敢对视,有的甚至吓得偷偷哭。
在越南,越军长官对女兵们宣传,说中国兵对越南女人特别残暴,抓住女兵就先轮奸再活埋或者烧死。
越军女兵都是少女,没什么文化,也没见过世面,上面怎么说她们就怎么信。
哪知道,一个月内,越军女战俘根本就没事。
解放军男兵们从没越轨举动,甚至见到女战俘有些畏畏缩缩,不好意思。
女越军们的态度,瞬间开始出现180度的转变。
大家也许不知道,怀春少女最常谈论的就是男人。
这些战俘营的男哨兵,多是20左右的强壮小伙子。中国人的身材普遍比越南人高大一些。
很快的,越南女战俘就开始谈论哪个中国男兵长的帅,哪个气质好,哪个看起来顾家。 又过了一个月,越南女战俘的恐惧心理不见踪影,反而肆无忌惮起来。
以往,她们尽全力躲着中国男兵,现在反其道而行之。她们居然主动接近,甚至开始调戏男哨兵。
这些男兵,还真的架不住这种事!
当年中国很保守,城市里面谈个恋爱都要向组织上汇报。婚前性行为叫做流氓罪,可以入狱。
那个年代,南京专门有民兵,在夜晚9点以后去公园抓年轻男女,只要拿不出结婚证就先拘留,等着领导第二天来接人。
那么,农村就更保守,有点什么作风问题甚至可以批斗游街。
这些男兵都是些刚成人的小伙子,有的才十七八岁,百分之百没性经验,绝大部分连女人手都没有摸过。
遇到这些嬉皮笑脸的女越军,他们瞬间吃瘪了。
中国女看守曾经向上面汇报,认为越南女战俘:
第一,不老实,嘴上一套心里一套,不交代军事情报;
第二,自私自利,自己的财物看的很重,很少和别人分享;
第三,比较风骚,见到中国女兵就板起脸,见到中国男兵就嘻嘻哈哈,抛媚眼,语言挑逗。
有一次,姓黎的广西男兵,在中国女兵的陪同下检查床铺。这个男兵相貌英俊,被女战俘们封为第1帅哥。
在翻越南女战俘的被子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有个26岁的女越军,突然从后面抱住了他,丰满的胸部压在他的后背上,还用生硬的中国话说:小伙子,你家里有老婆没有?
男兵一下懵了,手足无措。
倒是傍边女看守怒喝:你干嘛?快放手!!!
这个女越军一点不怕,还嬉皮笑脸的说:女人抱男人,(然后说了一句越语,意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随后,她才慢慢的放手!
倒是这个男兵满脸通红,也没顾上继续检查,匆匆离开了。
后来这个女越军被惩罚了一下,也就是批评教育一通而已。
这种惩罚,压根就没作用。
写到这里,萨胖义愤填膺,快放开那个帅哥。。。
战场上抓到的俘虏有什么用?
表面上看,战场上抓到的战俘不仅没有用,还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因为根据公约,各国不能虐待战俘,也不能让战俘从事危险或者强度大的工作,更不可以用各种方法,剥夺战俘的生命。
同时,战俘的生活待遇要保证跟本国士兵的一样,战俘的生活条件不能太恶劣,生病了还要及时给他们看病,病死了就成为严重的政治问题,向国际社会没法交代。
因此,讲规则的国家是不喜欢战俘的。
但是到了战场上,如果不抓战俘,战俘就可能对本国士兵的生命构成威胁,这些战俘还有可能重返战场,增强敌人的战斗力。
所以不管情愿不情愿,遇到战俘还是要抓,要安置的。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利有弊,如果加以利用,战俘也会变“害”为宝。
那么战俘到底有什么用处?
可以化敌为友,倒戈向敌人开火德国俘获苏联550万人,其中有50万人倒戈加入了第三帝国的部队。
1942年7月13日,德军抓住一个含金量大的苏军战俘,此人是沃尔霍夫方面军副司令员兼第二突击集团军司令员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弗拉索夫中将。
刚开始的时候,弗拉索夫意志坚强,决心跟德军斗争到底。
不久德军政工人员对这个被俘的家伙开始做思想工作“难道流更多的血不是犯罪吗?难道俄罗斯民族的主要敌人不是布尔什维主义和斯大林吗?难道奋起反对斯大林及其同伙不是每个俄罗斯人首要的神圣义务吗?”
经过德军教育,弗拉索夫思想发生了变化,他“迷途知返”、“幡然悔悟”对自己说:“我的义务是动员俄罗斯民族投人反对布尔什维克政权和建设新俄国的斗争。””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弗拉索夫开始与祖国为敌,把枪口对准了苏军。
1944年9月,弗拉索夫开始死心塌地为纳粹服务,组建了一支“俄罗斯解放军”,一共有55万苏联人加入,他们大多数都是被俘的苏军战士。
可以分化敌人,瓦解他们的斗志八年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和新四军共俘虏了7118名日军战俘,开始的时候都把他们交给国民政府安置。
1940年百团大战之后,八路军俘获的日军战俘越来越多,就不再交给国民党处理,而是把他们送到延安,对他们进行教育感化,为消灭法西斯做贡献。
为此,八路军于1941年5月,在延安专门成立了一所日本工农学校,负责对日军战俘进行思想改造,第一批入学的战俘有11人。
此后,八路军、新四军在前方俘获的日军官兵,大多数都被送往延安,接受再教育管理。
当时八路军月津贴分为五等:士兵1.5元、排级干部2元、连级干部3元、营团级干部4元、师级以上干部均为5元。
日本工农学校的学员,待遇非常高,每人每月可以领取3元的津贴;也就是说,他们可以享受我军连级干部待遇。而且这些战俘还有政治权利,日军还有一个叫森健的战俘被选为边区的参议院议员,战俘小路静男则当选为延安市参议会议员。
在学校里,老师对战俘用日语进行政治常识、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哲学、社会发展史进行教学。
经过努力,这些战俘明白日本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是死路一条,明白战争给日本劳动人民带来了灾难。
于是很多日本战俘参加了日人反战团体觉醒联盟,唤起日本国民抵抗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
1941年10月,在东方民族大会上,包括大山光美在内的35名日本人,宣誓正式参加八路军。
在整个抗战期间,被我军安置的战俘有6213人,其中许多人迷途知返,成为反法西斯主义的战士。
美军从中受到启发,1945年6月至12月间,美国得克萨斯州的3个军事基地,参照日本工农学校的做法,推行了日本战俘再教育的项目。
可以变害为宝,成为廉价劳动力苏联出兵东北后,俘虏了55万关东军战俘,这些战俘被运送到苏联远东和西伯利亚,参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因为苏联在二战中减少了2200万人口,全国三分之一的男人和八分之一的女人非死即伤,战后的苏联劳动力短缺,战后重建困难重重。
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资源丰富,但是地广人稀,气候寒冷,俄罗斯人没有人愿意去工作,资源难以开采。
这些战俘的到来,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他们被用来安排干脏活累活,下矿井、伐木、搞建筑、铺公路,修铁路和水电站。
这些战俘不用给他们太高的生活待遇,也不用发薪水,偷懒的话可以严惩,住的条件也不用那么讲究,生病的话可以不管他们。由于管理严格,他们干起活非常卖力,一个顶三个用。
话说回来,多数情况下,战俘都是一种负担;不过既然发生了战争,交战国就该遵守国际公约,好好安置、善待这些战俘,承担起应有的义务。
战场上抓到的俘虏有什么用?
战场上抓到的俘虏有什么用?如果在战场上抓到军人当官的,可以跟对方谈判,交换他们抓我们的军人,如果抓的是小兵,给我们的队伍添了大麻烦,管吃管住,还要尊守纪律,不能虐待战俘,不能伤害他们,还要保护战俘不能受到意外,战俘有用就是让对方不伤害到我们的军人。
战场上抓到的俘虏有什么用?
有用没用就看你抓个什么样的俘虏,在什么节点上抓的俘虏。有用没用是不能随意杀死的,这是我们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管着的。
战场上抓到的俘虏有什么用?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的胜利不但是依靠我军的作战,而且依靠敌军的瓦解。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政策作为我军政治工作三大原则之一,有助于减少我军伤亡,有助于扩大战果,有助于打胜仗。以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为例:
1979年2月18日,在河口方向作战的13军39师116团,于偷渡红河成功之后,向越军纵深发展进攻。2连奉命夺取敌人岳山防御体系的中心支撑点387高地。越军凭借险要地形和坚固工事,以及密集火力点负隅顽抗。连队在攻占了两道堑壕之后,进攻受阻,战斗陷入胶着状态。这个时候,2排5班长李永伍在猫耳洞里抓获了一名20岁左右的越军上等兵。
山达用战前学习的战场越语喊话,对俘虏说:“诺松空叶(交枪不杀)”、“宗堆宽洪毒兵(我们优待俘虏)”。俘虏明白了山达的意思,先后向他提供了三个暗堡和一个60迫击炮阵地的位置。从而为2连歼灭越军一个连,攻克387高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79年2月22日,在朔江地区还击越军的广州军区41军122师346团4连,在朔江北山抓到一名负伤的越军,给他包扎伤口,给水他喝,给饭他吃,同时宣传宽待俘虏的政策。期间得知此人名叫邓春江,是越军346师246团的一个参谋。他主动交代了山顶上一个对我军威胁很大,但又一直未被我军发现的一个高射机枪阵地。
掌握这一情况后,4连立即组织2个排从两翼迂回面,迅速摧毁了这个不易被发现的越军阵地,缴获4挺高射机枪、1挺轻机枪、1挺重机枪、3具火箭筒、1门60迫击炮,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我军的伤亡,保证了朔江公路的畅通和安全。
1984年4月28日,昆明军区14军40师119团完成收复662.6高地地区的作战任务后,就地转入防御。2营战士肖坤立第二天在119号高地俘敌1名。带回阵地后,官兵们拿代言片给俘虏看,给他包扎,吃干粮喝水,使这名越军逐渐消除了恐惧心理。后来,越军纵深炮火向2营阵地进行报复性射击。
由于工事还没有修复改造完毕,2营的处境极其危险。李志福营长通过翻译,亲自给这名俘虏宣传政策做工作。俘虏随即在我军缴获的越军部署图上指出了一个160迫击炮阵地和一个82迫击炮阵地的位置。从而为我军炮兵摧毁越军炮阵地,有效减少了部队伤亡起到了关键作用。
因此,无论是国内革命战争还是对外反侵略战争,只要条件允许,都必须认真执行宽待俘虏政策。有些人一提到俘虏就喊打喊杀,一个不留,莫非是以为自己比毛主席还高明?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微信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
战场上抓到的俘虏有什么用?
我以前的一位邻居姓唐,老唐当过八路军、解放军和志愿军,当兵打仗的经历就有15年之久。
他小时候出生在郑州少林寺附近的村庄,因此很早就进少林寺练过武术功夫,18岁那年他报名参加了八路军……。
八路军的首长们看他一身硬功夫,就让他到八路军的侦察连服役。当八路军的侦察兵时他自己亲手捉过两名日本俘虏兵。这两名日本军人通过我军教育,加入到了我军侦察连,每次攻打日本鬼子炮楼时,侦察连换上日军衣服,让那两名日军带路。因他们日语好,能与日军交流,在取得日军信任后。侦察连就趁机刀不血刃的把炮楼里的鬼子用拳砸死。因此这两名日军俘虏兵帮助我军攻破日军不少的炮楼。
在解放战争时期老唐就进一步升成了侦察排长,不断带领他的侦察排渗透到敌后,捉了大量的俘虏,这些俘虏兵为我军的炮兵擦亮了眼睛。用他们提供的敌人炮火、军火、兵力重地,能使我们的炮兵稳、准、狠的摧毁他们的军事力量。
特别是他在抗美援朝期间,那时他就成为了侦察连长,带领着他的侦察连,几次深入敌后,出生入死屡建功劳。比如有一次他带领的侦察连去炸敌人军火库时,意外碰见两名韩军,立即命令大家卧倒,他只身去会那两名韩军,用韩语对口令的同时,还没等那两名韩军说出口令,他两拳就将他俩击昏,然后把这两名俘虏兵,拖到暗处,逼他们说出敌人的军火库和指挥部的位置。
通过审问俘虏,使他们意外的获悉敌人的指挥部和军火库紧挨在一起。于是侦察连让这两俘虏兵带路,趁深夜先捣毁了敌人的师指挥部,又紧接着炸毁了敌人的军火库。等天蒙蒙亮时,给我军发出两发信号弹,大部队开始总攻。敌人这时陷入群龙无首,就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挨打,不到两个小时就结束了战斗……。
这次战斗打得很漂亮,消灭了李承晚一个整编师,约有3万多人。战斗结束后老唐由于战功赫赫,很快就被上级任命为某师的侦察科长。成为了副团级干部。
综合上述打仗前捉几个俘虏兵,能为我军提供很多有价值的讯息,为战斗的胜利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