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亮剑》中山崎大队被八路军包围,为何队长山崎治平显得有恃无恐?

话说当年的鬼子冈崎中佐可不是有恃无恐,当他发现八路军主力正在对其所部进行合围时,其实也是一路狂逃,直到发现关家垴这个天然的防御要点,才停下脚步构筑阵地。毕竟日军几百人的队伍身处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腹心地带,人生地不熟并且兵力单薄。

《亮剑》里的山崎冶平大队最初也是这个心态,误打误撞进入到抗日根据地后方,当八路军集结部队反击时,第一反应也是夺路而逃,从“一线天”窜至李家坡。不过日寇第一军随后制定的作战计划,让山崎中佐改变了态度,率部爬上李家坡组织防御,并且一度信心十足,这与当时的军事形势和战场态势有关。

抗战前期日军单兵战斗力很强

这次战斗发生在百团大战之前的1940年初,太平洋战争还没有爆发,日本陆军的精锐主力都在中国战场,华北方面军也拥有若干野战师团。早期的鬼子大多是现役士兵,射击精准、作风狂热,相比较而言,刚刚历经第一次大发展的八路军部队,平均素质却是在下降期。

日军实施的“包围与反包围”战法

八路军集结的三个旅只是对山崎所部形成了局部优势,然而日寇第一军司令部已经调集三个旅团以上的兵力增援并进行反包围,这几乎是一个半野战师团的兵力规模。在抗日战争初期,足可以击败装备远优于八路军的国军两个军,因此在全局上,20000多名八路军反而处于劣势。

这与七年后的孟良崮战役极其相像,华野五个纵队包围了整编74师,而外围敌人十个整编师又实施了反包围,张灵甫起初也是有恃无恐牛皮哄哄,大叫要“中心开花”。从战场结果看,日军增援的力度和战术协同能力,不是国民党军队所能比的。

李家坡地形利于日军负隅顽抗

太行山地区山势险峻,是抗日武装与日军周旋的天然战场,然而当日军占据山头进行防守时,地利优势就掉个了,日军可以凭借有利地形死守待援。我们知道,抗日战争期间日军的要塞防御能力确实是很强的,从十攻松山到血战硫磺岛莫不如此。

同时,鬼子兵挖掘野战工事也是非常专业的,关家垴战后,八路军总部特地组织干部去参观日军工事,对敌人的散兵坑、猫耳洞和打通房屋的防御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收益颇大。

日军具有一定的空中补给能力

山崎大队虽然只有500多人,但是李家坡的地形使八路军的优势兵力无法全部展开,一个营一个团的“添油战术”是兵家大忌,日军以优势火力足可以应付,唯一缺乏的恐怕就是逐渐消耗弹药。

然而日军却可以出动战机,一边用空中火力压制攻击的八路军,一边给山崎大队空投弹药粮草,使这伙鬼子兵能够坚持到援军到来,以1940年日军的骄狂,山崎冶平倒是有理由充满自信。

说句题外话,当时关家垴的日军也到了最后时刻,八路军已经冲上敌人的垴顶阵地,冈崎中佐也已毙命,所部伤亡过半,再有几个小时必然全军覆灭,可惜鬼子援军已至,八路军不得不撤出战斗,以免陷入全盘被动。

而《亮剑》李云龙率领独立团攻上李家坡全歼山崎大队,是作者用另外一种方式,给当年的遗憾划上一个句号。

电视剧《亮剑》中山崎大队被八路军包围,为何队长山崎治平显得有恃无恐?

《亮剑》中山崎大队在李家坡被2万八路军主力包围,为什么大队长山崎治平显得有恃无恐?

事实上,真实历史中,山崎治平的原型冈崎谦受也是一样的状态。

冈崎谦受,中佐军衔,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37期,原是第37步兵团作战参谋。1940年,八路军发动了针对山西和河北日军的百团大战,这场大战,让日军认识到了八路军的威力,于是派出大军对设置在晋东南地区的八路军前敌指挥部进行“斩首行动”。而冈崎谦受,就是唯一一个打入八路军腹心地带的冒失鬼。

冈崎谦受带领的这支军队,名义上是一个支队,其实只有半个大队的兵力。日本的支队编制,有时可以比肩一个师团,比如武汉会战中的波田支队,有时则相当于一个旅团,比如台儿庄战役中的赖古支队。日军轻视八路军,这个支队只有544人,辎重运输人员400余人,分别从3个联队抽调而来。

冈崎谦受1940年10月11日沿山西省沁县—西营—王家峪路线东进,试图寻找八路军总部,却误打误撞沿桐裕河谷进入了黄崖洞。黄崖洞兵工厂,四面环山,只有南面有个狭窄的缝隙与外界沟通,这一点和《亮剑》中的一线天一模一样。黄崖洞兵工厂,每月能生产400支步枪和大量子弹,这对于缺枪少弹的八路军来说,是心尖上的宝贝疙瘩。

冈崎支队在黄崖洞兵工厂得手后大肆破坏,很快我军就有8各团蜂拥而来。冈崎支队与我军交火后,发现我军居然有迫击炮,意识到遇上了硬茬子,仓惶逃窜,到了关家垴。

来到关家垴的八路军有我 386 旅的 772 团、16 团,385 旅的 769 团,新 10 旅的 28、29 团, 决死 1 纵的 25、38 团,八路军总部 特务团,总兵力超过了2万人。至此,八路军前敌总司令彭德怀元帅下令——务必全歼这支倭寇!

冈崎支队占领的关家垴旁边,还有一个地势更高的柳树垴,最先赶到的是决死1纵25、 38 团率先占领了这里。没想到,大意失荆州,又让日军一个冲锋给拿走了,自此,关家垴的日军有了更好的战术支撑点,与关家垴形成掎角之势,更难打了。后来25团和38团协同作战,也没能夺回这个关键阵地。

而在关家垴主战场,我军战斗力最强的老团772团的发起进攻,因为缺少步炮协同经验,炮火都误伤了自己人,一天的冲锋,722团的1营只有10个人不带伤,其中70人的1连只有剩下3人,50多人的3连只剩下了1个指导员,68人的4连,只剩下4人。这些都是从红军长征走过来的老战士,让旅长陈赓十分心疼。

陈赓对彭老总说,地形对日军有力,要不然让他下山,我们打他伏击?彭总斩钉截铁地说:“不行!一旦放走倭 寇,就很难再打着他了,必须在此将 其消灭!”陈赓无奈,只能继续发起猛攻,伤亡不断扩大。

刘伯承师长爱兵如子,也给彭老总提意见“彭老总你这是赌气,蛮干!这一仗, 我不同意再打!”彭老总已经决定孤注一掷,说:“拿 不下关家垴,就撤销第 129 师的番号,杀头不论大小!”

然而,我军在付出巨大伤亡后,仍然没能拿下关家垴,关家垴上的几十个鬼子和柳树垴上上百个鬼子,在冈崎谦受被打死后,还在负隅顽抗。

最后,769团终于找到了攻克关家垴的方法,,他们一面组织火力佯 攻,吸引日军的注意力,一面组织人员从壕坎下面挖通往关家垴山顶的暗道。然而到了第二天,铃木支队已经与外围阻援军队交火,田中大队则挺近到了距离关家垴仅仅4公里的地方。日军白天还在不断以飞机轰炸我军。为了避免腹背受敌,我军只好撤围而走。

关家垴战斗的战绩,据据刘伯承元帅回忆,:“关家垴、柳树垴已为我 克复,敌遗尸 280 余具,另以火药焚烧人灰3堆,约 50余人。据挖出死尸得知,内有大尉军官2人,中尉军官 4人,少尉军官1人,另俘日伤兵2人”总体算下来,500多人的冈崎支队,应该死300多人,剩下了100多人。而我军伤亡一些资料上显示只有600人,但从伤亡最严重的决死1纵来看,至少3000人。所以敌我伤亡比例是一比十。

关家垴战斗,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少有的攻坚战,这场战斗意义还是十分重大的。后来彭德怀、左权、刘伯承一起考察关家垴战场,对日军利用地形,构筑工事配置火力等方面学习很多。另外,这场战斗很中伤亡最大的决死1纵的25团和38团,经过补充经验教训学习,成了决死队中战斗力最强的主力团。

从某种程度上说,被围困在关家垴的冈崎谦受有恃无恐,主要有这样几点原因;

1, 八路军扩军过快,单兵作战能力有限,缺少经验丰富的老兵,缺少各兵种各部队的配合作战经验。

2, 八路军缺少重武器,很少参与攻坚战,如果是开阔地进行决战,日军肯定打不过人多的八路军,可是关家垴易守难攻,冈崎谦受自然心里踏实了。

3, 冈崎谦受的支队,带着工兵小队、无线电分队,战斗救护分队、山炮分队,构筑工事、呼叫救援、炮火压制、伤病救护方面其实反而优于八路军。

所以,冈崎支队在关家垴战斗力很强是事实,也正是因为冈崎支队这样强,才能显得八路军作战的勇敢。尊重对手,向对手学习优秀的战略和战术,这一直是我军的优良传统。

电视剧《亮剑》中山崎大队被八路军包围,为何队长山崎治平显得有恃无恐?

我本乡下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本人浅见粗言,以博众位看官一笑。本人认为,日本人有以下这么几点,是他们底气十足的资本。一:部队装备精良;二:士兵训练有素;三:他们有压倒性的空中力量随叫随到;四:无与伦比的效忠天皇的精神。说实话,日本初期侵华的军队,素质非常高,他们的单兵作战经验和实力远超国军和八路军。他们之所以在中华大地被消灭,我感觉他们是失道寡助,没有周边国家的支持,他们是猖狂不了多久的,加上岛国资源缺乏、人员缺乏……等等,日本失败是迟早问题。为此我们开国的伟人毛主席还发表了【论持久战】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证明了毛主席的伟大。尽管山崎大队牛气哄哄,但由于他们缺少聪明的指挥员,失败是必然的,正应了中国【孙子兵法】那句话,'骄兵必败'。各位老铁们,你们怎么看?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教诲,鄙人在此多谢了!

电视剧《亮剑》中山崎大队被八路军包围,为何队长山崎治平显得有恃无恐?

强国易耳,唯武官不怕死,文官不贪财而已。二战时日本显然做到了这一点,所以那时日本很强。作为敌国,我们可以随意批评侵略者的方方面面,不过当时时的日本兵,普遍看淡生死,这一点真没法否认。无论是电视里的山崎,还是历史原型里的岗崎,偶然发现一条隐蔽的小路,结果发现可以深入八路军腹地,人家都没有孤军深入敌腹的恐惧,而是充满了发现猎物的惊喜。事实也是,即使在神剧之祖的亮剑里,是靠李云龙的天才战法全歼了山崎大队,但是别忘了之前陈瞎子的部队给山崎打成啥样了。历史更残酷,冈崎连辎重兵千把号人,被八路军两万余人的部队围攻,在关家垴阵地,李云龙用的土工作业都用上了,最后还是没能全歼冈崎大队,给跑出去一百多人,我们八路的伤亡,公开公布的是牺牲六百人,但我觉得肯定不止,这一战打到陈庚差点跟彭老总抗命,刘伯承朝彭老总发脾气,可见有多严重,光是决死一纵两团上去的部队,下来后一个连就剩三五个人的,比比皆是,而决死一纵还是后来才上的部队,从红军时期一直过来的老团772团是战力最强的一个团,上去后有一个营打到只有十个人不带伤。但是最后冈崎部队还是没能全歼。这一战,八路军各部协同配合,都有很多血的教训,日本作为一个后发列强国家,攻击性、侵略性很强,这点也反应在军国主义教育下出来的军队身上,但是作为后发列强,在具体战术上面,日军落地防守的能力,才真正堪称恐怖,后来硫磺岛美军几十倍的海空优势,才打了个血淋淋的一比一,关家垴是八路军腹地,好歹还有小钢炮可以拿出来,结果步炮协同不好,还炸了不少自己人。这些都还不是最残酷的,真正残酷的事很多人都知道,都不肯说,最让人气愤的是冈崎大队进一线天时,一线条其实有八路军一个连守卫,要是在这里打响战斗,这地形本来够冈崎喝一壶的,谁知这个连的八路连长,看见日本人后,居然带部队跑了,还不报告,让冈崎部队破坏了我八路军重要后勤支撑点的黄崖洞兵工厂,总部才反应过来,被迫打了后面残酷的一仗,这个连长自己也没能跑掉,被彭老总下令抓起来毙了!

电视剧《亮剑》中山崎大队被八路军包围,为何队长山崎治平显得有恃无恐?

它是没遇到合适的人

电视剧《亮剑》中山崎大队被八路军包围,为何队长山崎治平显得有恃无恐?

日军扫荡的时候,经常会派出一个大队深入我根据地作为诱饵。

首先,日军战斗力强悍。

在抗战时,日军一个甲种师团约有25000人,下辖两个旅团。每个旅团下辖两个联队,每个联队下辖3个1100人大队。抗战初期的日军战斗力非常强悍,无论是单兵素养,还是军队整体作战能力,都强于我军。在同级别编制下,我军不敢与之硬战。我军往往要集中四倍以上兵力,才敢阻击日军。

也是因此,日军一个联队就敢冲击我军师级部队驻守的阵地。一个师团,就敢深入国军重兵把守的腹地。

其次,在山西境内,日军没有强大对手。

尤其是在当时的山西境内,晋绥军和中央军都被日军打怕了。装备精良的国军中央军部队和阎锡山的晋绥军困守在晋西和晋南地区。而黄崖洞所处地区,是八路军根据地,周围只有八路军。

八路军虽然人数不少,但是,装备差。所以,八路军一直打的是游击战。八路军想硬啃山崎大队这样的硬骨头,还真是缺少一副好牙口。八路军一直缺少攻坚武器,打攻坚战只能靠人硬冲了。

八路军曾缴获一门日本山炮,日军给我军写信,想用机枪等物资交换这门山炮,被我军拒绝了。有了山炮,日军所有的据点都不安全了,所以,这门山炮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也是因此,日军想换回这门山炮,而我军是坚决不给的。

李家坡之战的原型关家垴战役,两万八路军也没有全歼500人的冈崎大队,就是缺少重武器。日军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所以,才敢派出一支500人的大队,深入抗日根据地扫荡。

最后,打攻坚战,我军实力不够。

日军攻击,我防守,兵力配比一般是敌1:我4才行。进攻转防守的话,兵力等于扩大四倍。也就是说,日军500人的大队在防守时,等于2000日军主动进攻的战斗力。而我军与日军战斗力对比将近4:1以上。也就是说,我就至少需要8000人,才敢对500日军驻守的阵地发动进攻!再加上外围的阻援部队,这就是师级战斗了。我军要想短时间内集中一个师,肯定是很难做到的。

而日军素来团结,一支部队被围困,周围日军肯定拼命救援。山崎被围在李家坡以后,日军36师团,16旅团,第9旅团以及第4旅团,都日夜兼程的向李家坡地区进军。这可是两个半师团的兵力啊!

要知道,两个日军师团就可以对我军一个战区发动进攻了!例如:兰封会战时,日军一个师团(第4师团2万人)就把兰封地区搅和了一个底朝天!国军12个师都没有歼灭这支日军师团。

山崎大队只要坚守两天,日军必然会将八路军反包围。在小说中,山崎大队长觉得自己仗着地理优势和飞机空投支援,坚守两天没有问题。只是,他们遇到了主角李云龙,这才被消灭。

而历史上的关家垴战役,在激战两昼夜后,八路军主动撤防了,就是怕被日军反包围。

(文|勇战王聊历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