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的丘吉尔为何要牺牲考文垂?
看过美国战争大片《猎杀—U751》吗?美国人玩了命似的要获取德国潜艇上的加密通讯设备,而英国考文垂市的重大牺牲与其一样,都是德军“迷式”密码机惹的祸,即大号为“恩尼格码”的军用密码机。它是二战时期德国军队的主要通讯方式,严谨的德国人一度以其可靠的性能为傲,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安全的通讯加密系统,甚至还教会了日本人如何使用。
(战时首相丘吉尔)
“恩尼格码”密码机独特的加密和解密方式,是1918年由德国人谢尔比乌斯发明的,这种机器粗略看去很像个打字机,基本部分是由键盘、转子和显示器组成的,重量仅为12公斤。我们无需了解它复杂的工作原理,总之就是天才的数学家也无法破解的加密方式,所以才被德国军方看中,1926年德国海军正式启用军用的“恩尼格码”密码机,两年后陆军跟进。
再牛逼的密码机也架不住“内鬼”的出卖,选择德军使用“恩尼格码”系统的是通讯部门头头鲁道夫.施密特,他有个不争气的弟弟汉斯,因为生活拮裾和对当时的德国社会不满,利用大哥的位置干起了情报贩子的勾当。1931年,这哥们向法国情报机构秘密提供了“恩尼格码”的原理图纸,报酬是10000马克,但这远远不足以破解通讯内容,法国人也懒得深入研究,又转给了盟国波兰。
波兰情报机构组织了三位最优秀的数学家进一步研究“恩尼格码”,经过他们不懈的努力和对照所截获的大量德军通讯电文,到1939年已经取得重大突破,但“密钥”始终没有完全掌握。在此期间,他们得到了汉斯的继续帮助,他在七年时间里跟法国情报机构交易20次,提供了德军38个月的“密钥”记录,在进一步的比对和破译下,终于让波兰人越来越接近真相。
1939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二周,波兰向英国提供了两台复制的“恩尼格码”密码机和相关资料,英国人欣喜若狂,他们发现波兰在这个领域整整领先了英法十年的时间。如获至宝的英国人将其安防在伦敦郊区的军事通讯中心,继续深入研究并对其进行严格保密,称其为“超级机密”。
(恩尼格码密码机)
1941年英国海军俘获了德国U—110号上的密码机,至此彻底可以破译了德军的机密通讯,被英国国王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战中最重要的事件”,英国人甚至只通知了美国总统罗斯福一个人,可见对其重视程度。这个事件也是《猎杀U751》的电影原型,它意味着德国军方的联络在英国人面前已毫无机密可言。
在此之前的1940年11月14日的下午,英国战时首相丘吉尔收到了情报部门送来的内容确切的电报:德国空军将展开“月光奏鸣曲行动”轰炸考文垂市,这就是通过“超级机密”破译出来的情报。在此之前的不列颠空战中,英国已经利用它多次获取重要情报,甚至有人说希特勒最终放弃“海狮计划”也有它的功劳,而现在,丘吉尔将面临一个道德与理智互相矛盾的考验。
(古德里安指挥车上的恩尼格码)
如果提前对考文垂城区的居民进行疏散,或者临时加强那里的防空力量,肯定会减小轰炸带来的损失,但也必然引起德国空军情报部门的怀疑,最终可能危及“超级机密”的存在,如果德国人警觉后更换密码系统,那英国在战略情报上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据说丘吉尔犹豫再三,下令不得通知考文垂市做任何准备,等于故意压下了情报。
当天夜里20点,德国空军向这座拥有24万人口的重要工业城市投下了600吨炸弹,考文垂几乎被炸成一片废墟,500多人当场被炸死,军备工厂和民众财产也损失惨重,关于丘吉尔的决定是否正确,战后一直颇多争议。
不过也有史学家们认为这是一个谬传,因为6天后德国空军第100航空大队又准备轰炸沃尔佛汉普顿市,而英军提前进行了布置严阵以待,最终德国人根据空中侦察放弃了行动——如果丘吉尔决心牺牲城市保护密码,那么他该把沃尔佛汉普顿也一起牺牲掉。
(一片废墟的考文垂)
二战时期的丘吉尔为何要牺牲考文垂?
一般宣传的说法是为了保证破译恩尼格玛密码机的“超级机密”有意牺牲考文垂,然而如果仔细考量的话,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恩尼格玛破译的成果经过掩饰之后被大量运用在作战行动中,何况空袭考文垂的“月光奏鸣曲”行动,英国最终确定考文垂是空袭目标也并非通过恩尼格玛的手段,而且英军实际也针对德军行动进行了不成功的反制,所以为了避免“超级机密”泄密有意牺牲考文垂的说法是有很大问题的。
英军获悉德军空袭计划情报最初并非来自超级机密,而是来自窃听德军俘虏聊天,11月11日,英国情报机构报告一名新俘获的德军飞行员向狱友吹嘘德军正在策划对英格兰中部考文垂或伯明翰等城市进行一次大规模空袭(说句题外话,德军俘虏非常喜欢在监狱里吹嘘自己所知道的情报,殊不知英国人在给他们提供的条件不错的牢房装满了窃听器,由此这些德军战俘给英国情报机构送了无数次神助攻)。随后两天,超级机密破译和无线电监听的情报证实了德军俘虏的吹嘘,并且获取了德国空军准备和调动的情报,但是德国空军并没有在无线电通信中指明最终的目标区,而是给出了包括考文垂在内的三个有相当距离的备选区域,具体空袭日期也不在破译情报之内,所以英国并不能根据情报作出针对性的有效部署。
直到11月14日当天,英军监听到德军无线电系统反常活动,推断当天德军将要采取行动,然而具体的空袭目标仍不清楚,所以英军一方面要求电子监听和干扰部队密切关注,一方面要求皇家空军轰炸机部队准备对德军导航站实施空袭压制。直到当天下午15时之后,德军无线电导航站开机,导航波束在考文垂上空交汇,英军才第一次确认空袭的目标是考文垂,但是这个时候距离德军第一波领航轰炸机空袭只有不到5个小时了,进行全面疏散或者调集高炮探照灯部队都已经来不及了,唯一能做的只有尽可能调动夜间战斗机,进行电子干扰和派出轰炸机空袭导航站。
但是英军这三个措施都遭到了挫败,当天天气非常晴朗,月光很好,德军轰炸机从很远就能发现英国夜间战斗机并进行规避,由于德军当天启用了新型的X导航系统,导航规则和调制方式和过去的导航仪有所差别,这个要命的改变让使用老调制方式进行欺骗性干扰的英军电子战部队无功而返,唯一获得一定成功的是皇家空军对德军导航台的空袭,这次空袭成功使德军暴露出来的重要导航台暂时失效,然而这一成功为时已晚,在皇家空军成功压制导航台之前,德军第一波领航机群晚上20点就已经在考文垂投下了燃烧弹点燃了城市,后续的德军轰炸机不再需要无线电导航,直接循着冲天火光就能轻松找到目标投弹。
考文垂实际上是英军在有一定情报支持情况下仍然遭到了一次全面挫败,所谓保守“超级机密”不过是安慰性的遁词,毕竟牺牲总是比无能好听一些罢了。
顺便多提一句,11月14日考文垂大轰炸,虽然“整个考文垂城区都被摧毁”,全城3/4的建筑物受到损毁,但是由于英国人有所准备(部分平民疏散到周边乡村,来不及疏散的都躲进防空掩体),加上德军轰炸拉拉杂杂(500多架次的轰炸连续持续了了10个小时,每一波次进入的轰炸机数量都不多),轰炸并没有形成火风暴,所以轰炸中英国人伤亡有限,整个轰炸中共死亡568人,重伤863人,轻伤393人,相比考文垂1939年时超过23万的人口来说并不算太多,实际上1941年4月8-9日夜间的空袭,考文垂伤亡人数与这次相差并不大(死亡451人,重伤约700人),1942年8月考文垂遭到最后一次空袭,死亡6人。考文垂在德军一系列空袭中共死亡1236人。在整个德国空军闪击英国期间(The Blitz Campaign),英国平民共死亡4.3万人
二战时期的丘吉尔为何要牺牲考文垂?
我是小林,我来回答。
考文垂事件,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二战前期德国的攻势凌厉,几乎整个西欧都沦陷了。只剩下英国在奋力抵抗。
英国的军队在正面奋力抵抗德国的入侵(守卫英国本土)。德国人的飞机频频“光顾”英国本土上空。同时,英国的情报专家,也在不断努力,破获德国人的密码、情报。
(德军轰炸机群)
(德国轰炸机)
德国人的情报工作一向做得非常出色。他们很早就开发出一款发报机器,名为恩尼格玛机。这种机器传输密码保密性很高。简单来说,就是它能把情报信息自动加密。敌军接收到的信息是一串难以破译的“乱码”。但是,使用恩尼格玛机的双方人员,很容易进行解码和加码。
(德军恩尼格玛机)
1939年,在英国情报专家的努力下,英国人掌握了德国的恩尼格玛的密码。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领头人是天才科学家图灵(现代计算机的发明者之一)。丘吉尔等英国最高领导人,对于德军密码的破译相当重视。丘吉尔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守住秘密。
破译德军密码,让英国人占得了一些先机。在不列颠空战中,破获的情报发挥了不少的不小的作用。
时间一长,德军统帅部开始怀疑自己密码的安全性。德军情报人员想出了一个“一石二鸟”的计划,检验自己情报传输的安全性。
1940年11月12日,德军拟定了新的空袭计划:在11月14日,空袭考文垂。该计划一箭双雕,一方面是要验证自己密码的保密性,一方面是要轰炸英国的主要工业城市考文垂。
英国情报机构很快破译了德国人的这个情报。情报照例呈送给了丘吉尔。
难题摆在了在丘吉尔面前。是拯救考文垂?还是保护千辛万苦获得的德军密码?加强考文垂的防御力量,疏散人民群众,现在还为时不晚。但是德国人会察觉到自己的密码泄露。下一步他们肯定会更换自己的密码。情报部门又要重头开始工作了。
英军高层对此感到很棘手。丘吉尔节一锤定音:放弃考文垂,保护自己的情报来源。考文垂的防御不加强,人民群众也不疏散。总之,就当什么都不知道。
因为英国没有做疏散工作,也没有加强考文垂的防空力量,德国人的空袭造成了考文垂巨大的损失。德军的空袭造成了考文垂成百上千人的死伤。有资料显示,死亡554人,受伤4800余人,无数建筑物被摧毁。英国的工厂等也遭受了巨大的破坏。
(被轰炸后的考文垂)
不过英国高层的目标达到了:
德军统帅部认为自己的密码没有被破译。因此他们没有更换自己的密码系统。此后英国人更是通过这个“缺口”,不断地获取德国人的情报。接下来的北非战场、意大利战场、法国战场,英美盟军都获益匪浅。当然这一切是建立在考文垂这座城市被夷为平地的伤痛上的。
可以说,丘吉尔作为一个铁腕的政治家,这次演了一出“苦肉计”。
(丘吉尔)
也有人认为,丘吉尔并没有使用“苦肉计”。德军袭击考文垂并没什么特殊,考文垂和其他被德军空袭轰炸的城市一样没什么不同。只是丘吉尔他们收到信息时,已经来不及做出反应了。还有人认为,当时英国空军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进行防御。
总之,不存在阴谋论,当然,这仅是少数人的一家之言。
丘吉尔为了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一些巨大的牺牲,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政治和战争都是残酷的。
(我是小林,一个历史领域的作者,希望我的文章您能喜欢,更希望您能关注我)
二战时期的丘吉尔为何要牺牲考文垂?
很简单,你觉得丘吉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或者换一种问法,如果让你来决断,究竟是要考文垂,还是要德国人的电报密码,你会选择哪一个?
不用急着回答,你会选择德国人电报密码,因为你担不起那样的责任,一旦这件事情暴露出去,那你就是千古罪人,几十万在空袭之中死伤的老百姓的冤魂将会一直纠缠着你,而你的诉状会一封又一封的扔到你的法案之上,你将会面临政府之中,绝大多数官员对你的弹劾,就是因为你决定要德国人的电报密码,而不是考文垂,因此考文垂遭到德国人的轰炸,最后你必须得为了这一次轰炸负全部责任,哪怕这场战争胜利,哪怕你是为了战胜对手,哪怕你的这个决断是正确的,你也依然还是要为你这个决断负责。
所以说关于考文垂这个事情上面的选择,很多人只是觉得历史上面轻描淡写的这么一写呢,事后诸葛亮一番,肯定都是选择德国的电报密码,但事实上站在丘吉尔这个人的角度上来讲,我们真的很难去选择德国人的电报密码,更多的时候我们就会去选择考文垂了!
但是偏偏丘吉尔这个人又是一个政治家,什么是政治家为自己考虑的,那叫商人为国家考虑的,那才是政治家将自己的个人利益融入到国家之中,自始至终替国家考虑的,(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这才是政治家 这与说电影里面所描写的那些为自己考虑,自私自利的政治家,那些都是商人都是不合格的政治品。
丘吉尔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英国政治家,他自始至终都在替英国人做的事情,替他们做考虑,两个事情,大家想一想,第一不列颠空战里面,德国人一开始对不列颠岛的空袭大多是针对军事目标的生是行动,但是丘吉尔却一直感觉心急如焚,如果德国人不空袭民用目标,他无法将这场战争上升成为英国和德国之间的生死大战,所以他在等忠于德国人。12架轰炸机由于迷航在英国伦敦投下炸弹,丘吉尔立刻命令88架英国轰炸机直接空袭德国柏林,这种作死的行为也让德国的希特勒感到震怒。最后英国人的伦敦彻底的沦为了废墟,这就是丘吉尔影响,不列颠空战的真正秘密。
在这之后,冷战的阴云可以说笼罩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各个战胜国的头上,谁都知道,刚刚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无论是美国还是前苏联,都需要时间去恢复元气,但是丘吉尔站出来,直接就说现在就是两级对抗,美国和前苏联还没有缓过气来,立刻就站在了对立面上,冷战立刻开始。
你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杜鲁门和前苏联的斯大林有多么痛恨丘吉尔啊这只老狐狸,但丘吉尔却做的直的,为什么英国和法国等一些国家也迎来了自己真正的喘息,而不是被迫设伏于美国或者是前苏联的淫威。
所以说,考文垂的这个选择本质上来讲,也正是因为丘吉尔的存在才会选择了这个选项,否则考文垂的这次空袭就不会那么完美,德国人也不会对考文垂的空袭感到这么沾沾自喜,如果是一个不完美的空袭,如果仅仅只是轰炸调考文垂这座城市,而不是看到那遍地的哀嚎,德国人是不会相信这是一次完美的空袭!
二战时期的丘吉尔为何要牺牲考文垂?
为了掩盖英国已经能破译德国密码的秘密。
二战时期的丘吉尔为何要牺牲考文垂?
主动牺牲考文垂这句话是英国人贴金,当时的情况是知道德军要空袭考文垂,而电子战部队打包票,一定能让德国人把炸弹扔到野外去,这是英军对付德军夜间空袭的主要手段,但是当晚德军使用了新的导航手段导致电子战部队的干扰全部失败,最终导致考文垂损失惨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