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战争期间,苏联为何大规模组建近卫军?苏联近卫军对战争的胜利起了哪些作用?
强调两个知识点,第一是苏军在二战时期的“近卫军”与德国的“党卫军”有着本质的不同,党卫军是独立于国防军而存在的“军种称谓”,而近卫军则是苏联红军给表现优异的部队所授予的“荣誉称号”;正因为如此,第二点就是党卫军部队扩编新部队时可以用“组建”这个动词,而近卫军番号授予只能用“改称”,毕竟在荣升近卫军作战序列之前,这些部队已经存在并且原来就具备普通的部队番号。
比如苏德双方都有精锐的“第6坦克集团军”番号,党卫第6坦克集团军是党卫军最大的装甲兵团,司令官也是武装党卫军的灵魂人物迪特里希上将,这支部队是由党卫军“领袖警卫旗队”(团级)、党卫军第1"领袖警卫旗队"装甲步兵师、党卫第1装甲军逐步扩编而来,正式组建于1944年9月,之前并无这个番号。而苏联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的前身是隶属于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坦克第6集团军,只因在罗马尼亚战役中作战勇敢和表现优异,集团军番号才于1944年9月正式加上了“近卫”前缀,司令官是克拉夫琴科坦克兵中将(后晋升上将)。
敌对双方的这两个坦克集团军,性质区别是明显的,时间一致性也是惊人的。尤其是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的番号我们更应该有所耳闻,没错,它就是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后,在外贝加尔方面军编成内越过大兴安岭向沈阳方向实施突击的那支部队,该集团军高速推进800多公里,彻底割裂了关东军主要兵团,是斯大林手中的王牌装甲部队,不远万里从欧洲调过来参战的。
二战期间苏联红军“近卫军”的荣誉称号诞生于1941年9月,这也是“巴巴罗萨行动”伊始苏军节节败退的时期,首批有四个步兵师因为战场大功而获得新的番号,即步兵第100师、第127师、第153师、第161师分别改称为“近卫步兵第1--第4师”。这是苏军最高统帅部为鼓舞部队士气、促进兵团单位之间竞争而采取的有效手段,这些战功卓著的部队一旦获得荣誉称号之后,团队精神更加鲜明,战斗力明显提升,同时对其他部队也起到刺激作用,类似于我们少年时期的“三好学生”。
我们小时候读过的《青年近卫军》小说里,敌占区的学生们就是模仿了这一称谓打击德国占领军。一般而言,苏军某部近卫军番号的获得必须有非常出彩的一战,比如1941年11月18日,潘菲洛夫少将的步兵第319师因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表现英勇,立即被授予近卫步兵第8师称号(有新电影)。随着战争的深入和苏军转入全面反攻,近卫军的规模越来越大,并且从原来单纯的野战步兵师发展到授予坦克部队、骑兵部队、空军部队甚至是海军舰艇,到德国投降时的1945年5月,苏联军队中荣获近卫军称号的计有:
近卫集团军17个和同级别的近卫骑兵集群1个;陆军共有68个近卫军的军级和217个师级番号;空军有14个近卫航空兵军番号;海军则有18艘舰艇;另外还有炮兵、空降兵、工程兵、铁道兵和通讯兵的一些特种兵部队也获得了近卫军番号,授予对象最高为集团军级,依此有近卫军、师、旅等编制,最小为团级。近卫军荣誉部队的兵力约占苏军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后期的评选标准确实有所下降。
苏军各部获得近卫军称号以后,首先将授予近卫军军旗,正反面有“消灭德国侵略者”和“为了祖国”的口号,反映出浓浓的卫国战争色彩,军旗尺寸则根据部队级别的不同而不同,近卫集团军军旗最大,达到长宽145*115厘米;而近卫军部队的全体官兵则配发“近卫军”胸章,这种荣誉确实非常提振部队士气,其他国家也有此例
比如抗日战争时期第74军57师就因为上高会战的出色表现获授“虎贲”称号,所有官兵佩戴同名臂章。(近卫军坦克部队)
我们知道,二战苏军最大规模的编制其实是“方面军”,并且方面军由于作战任务和战役方向上的更改频繁,经常变换名称和所辖作战序列,那么这个级别的部队如何授予荣誉称号呢?一般根据方面军所解放地区的名称进行授予,比如朱可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原名是“沃罗涅日方面军”,1943年解放乌克兰地区后更名如此,曾经下辖近卫第1、第3、第4、第5、第7、第9等集团军,只因方面军建制和序列并不稳定,因此不授予“近卫军”称号。
苏军部队一旦入选近卫军体系以后,它的兵源、武器、物资的补充肯定优于普通部队,尤其是近卫坦克部队可以最先得到坦克补充和新式坦克列装,当然,近卫军部队承担的也必然是最艰苦最重要的作战任务,荣誉和责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
(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朱可夫司令员)
卫国战争期间,苏联为何大规模组建近卫军?苏联近卫军对战争的胜利起了哪些作用?
苏联近卫军并不是组建的好么?卫国战争时期,近卫军是授予建立了重大战功的精锐功勋单位的荣誉称号,随着战争进行,立下战功的单位越来越多,被授予近卫军荣誉称号的单位也越来越多,何来大规模组建近卫军一说?
苏联启用向功勋单位授予近卫军荣誉称号是在卫国战争吃紧的1941年夏秋季,目的是提高部队士气,增强官兵的集体荣誉感,鼓励官兵奋勇作战建立功勋。1941年9月18日,根据国防人民委员部第308号令,步兵第100,127,153,161师分别被授予近卫第1到第4步兵师荣誉称号,莫斯科保卫战期间,又有步兵第107,120,64,316,78,52师获得近卫第6到第10步兵师称号。
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红军共有11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6个坦克集团军,1个骑兵机械化集群;40个步兵军,12个坦克军,9个机械化军,7个骑兵军,14个航空兵军;217个步兵师,9个空降师,17个骑兵师,6个炮兵师,53个航空兵师,6个高炮师,7个火箭炮师;1个炮兵旅,11个反坦克歼击旅,1个筑垒地域,40个火箭炮旅,6个工兵旅,1个铁道兵旅;13个摩托化步兵团,3个伞兵团,66个坦克团,28个机械化团,3个自行火炮团,64个炮兵团荣膺近卫军称号,其中除火箭炮部队在组建时即获得近卫称号(早期为了保密称为近卫迫击炮部队),空降兵被集体授予近卫军称号之外,其他部队都是立下相应功勋之后,才被授予近卫军称号的。
从1943年开始,近卫军成员被普遍授予近卫军证章,获得近卫称号的部队,在兵员和装备补充和补给上享有优先权,先进装备一般也会优先装备获得近卫军称号的部队,比如在战争后期,由于人力资源紧张,苏军普通步兵师在经过补充后往往也只有四五千人,而近卫步兵师往往能够补充到七八千人,ZIS-2型57毫米反坦克炮重新装备之后,也是优先装备了近卫步兵部队,而获得近卫军称号的官兵,在薪金待遇方面也有优待。
当然,需要明确的是,集团军,军级单位获得近卫称号,并不意味着其下属单位也是近卫军部队,由于战争期间单位调入调出,近卫集团军和军下属有未获得近卫称号的部队的情况也是非常常见的。同时,不是所有近卫军单位成员都会自动获得近卫军战士称号和近卫军证章的,对于新补充到近卫单位的未获得过近卫军证章的新兵来说,必须经过战火洗礼表现合格,才能获得近卫称号和证章,获得相应的荣誉和优待。
卫国战争期间,苏联为何大规模组建近卫军?苏联近卫军对战争的胜利起了哪些作用?
卫国战争指代二战中的苏德战场,也是苏联反法西斯最惨烈的一战,也正是此战让苏联彻底摧毁法西斯一跃成为超级大国。有人认为苏联近卫军在苏德战场上属于中坚力量,因而苏联才大量组建近卫军,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严格来说“苏联近卫军”是一个荣誉的称号而不是一个专属的军队,只有在卫国战争中那些表现突出的最强苏军才能被授予这个荣誉,而这个荣誉称号来自苏军一段惨烈的战争。
卫国战争初期德军士气正旺,攻入苏联之后势如破竹的推进战线,苏联大军遭遇突袭之后军心不稳,出现了大规模的溃败情况,在这个危急存亡的时刻只有四个苏军师团迅速组织反击战,与德军展开极其惨烈的交火,成功延缓了德军的进攻,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流血牺牲给其他师团做出了榜样,战后苏联最高统帅部专程设立了“近卫军”称号用以表彰这四个师,从此之后“近卫军”就成了苏军至高无上的荣耀。
这四个师的苏军因为护国有功才获此殊荣,因此近卫军的称号不单是荣誉,还有更实际的特权。所有近卫军的军官薪水增加一半,士兵军饷翻倍,除此之外所有的军需口粮、武器、弹药、医疗等物资都有专属补给,不仅数量充足而且质量优于其他部队。
论战斗力或者作战能力,也许近卫军和其他苏军差别不大,但是论起卫国战争中的发挥,近卫军绝对的是苏联的中坚力量,当领土遭遇敌人的侵略和践踏时,他们在第一时间给敌人迎头痛击,当然也付出了惨烈的牺牲。这体现了近卫军钢铁一般严明的纪律,还有无畏死亡的战斗意志和对国家的忠诚,因此才能被国家授予这样的荣誉,同时“近卫军”的封授也是对所有苏军的激励。
卫国战争期间,苏联为何大规模组建近卫军?苏联近卫军对战争的胜利起了哪些作用?
苏联近卫军并不是什么单独的兵种,它只是苏联政府为表彰战功卓著的部队而颁发的一种荣誉,因此“大规模组建近卫军”的说法并不准确。在卫国战争期间,获得“苏联近卫军”称号的部队都是苏军的精锐部队,是苏军的中坚力量,在作战中通常被当作“王牌”来使用,为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苏德大战爆发后,德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入苏联领土,在很短时间内就占领了大片领土。在整个战线上,苏军屡战屡败,士气遭到了沉重打击,不战而逃的现象越发严重。在这个最艰难的时刻,有四个苏军步兵师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在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的战斗中,他们以莫大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同德军展开了殊死搏杀,虽未能改变大局,但也给敌人造成了重创。1941年9约18日,苏联最高统帅部为了表彰这些英勇的部队,将这四个步兵师改为了近卫第1、第2、第3和第4师,自此近卫军称号成了苏军部队的最高荣誉。
除了作为一种表彰外,苏军最高统帅部还希望将近卫军树立为全军的榜样,以此激励其他部队勇敢作战。除了口头上的荣誉外,近卫军还可以享受“无与伦比”的特权,军官的工资要高半倍,士兵则是双响,而且口粮也要比普通部队好上很多。总之,无论是武器装备的补给,还是人员的补充,近卫军都享有着极高的优先权。
苏联近卫军凭借丰富的战斗经验、良好的组织纪律以及坚定的战斗意志而成了全军的榜样,到了战争末期它已经发展成了一支强大的力量。在防御战中,它是实施坚决反突击的主力,而在突击战中,它就成了刺向敌人的“尖刀”。比如在库尔斯克会战中,苏军第5近卫坦克军就曾与德军精锐装甲部队进行了一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坦克战,进而成功阻止了德军的攻势。
“近卫军”是一种特殊的奖励,它不单单是一种荣誉,更是对那些战功卓著部队的肯定,同时也是一种激励。毫无疑问,从它诞生之日起到战争结束,近卫军确实为苏军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文/战情解码
我是优质军事答主战情解码,欢迎关注留言!卫国战争期间,苏联为何大规模组建近卫军?苏联近卫军对战争的胜利起了哪些作用?
近卫军就是皇帝的禁军,保卫政权的军队,原来的西部军队,已经是被俘几百万人,战死上百万人,兵力空虚,可政权依然需要保卫,青年近卫军就得大规模组建起来,不然德国党卫军攻击下,没人抵抗行吗?
卫国战争期间,苏联为何大规模组建近卫军?苏联近卫军对战争的胜利起了哪些作用?
近卫军的证章
苏联的近卫军产生于卫国战争中,第一批苏联近卫军产生于苏德战争之初,在战争爆发初期,由于苏军本身战备不足,大量部队处于扩编状态,所以被德军打得一败涂地。
而面对败局,一方面苏联人是严格纪律,还有一个就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了。授予作战有功部队以近卫军的称号就是其中之一。苏联的首批近卫军是步兵第100,127、153、161步兵师,他们在朱可夫指挥的叶利尼亚战役中,表现出色,所以番号改称为近卫第1至4步兵师,对于普通的军官士兵来说,获得近卫军的称号有切实的好处,近卫军士兵的军饷是同级的普通士兵的2倍,军官是1.5倍。
其实对于这种混乱局面,一般都是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一方面严肃纪律,还有就是要树立榜样,只凭着纪律制裁是不管用的,就像电影兵临城下中那样,就算后边用机枪顶着,还冲不上去还是冲不上去,必须要给士兵以希望和榜样,近卫军就是一个榜样。
近卫军部队不止包括步兵,各种兵种都有,像是近卫第一坦克旅就是原来的第4坦克旅,正式的改称是1941年11月11日。
苏军近卫军的编制和武器和普通的部队并没有什么差别,但是近卫军部队的满员率是要高于一般的部队,尤其是步兵部队。到了1945年之后一般的苏联步兵师可能只有6000人就不错了,但是近卫部队通常能多一些,这个要看能找到多少人了,但是一般经过补充的近卫步兵师能有7000多人,好的时候能有8000多人,当然还是不满员。
由于近卫军部队的人员充实而且战斗经验丰富,在战斗中的表现都是不错,象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近卫第13步兵师的投入可以说是稳定了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局势,顶住了德军的攻势,防止了斯大林格勒的失陷。如果没有近卫第十三步兵师,可以说就没有后来的大反攻。随着战争的进行,有很多的部队由于自己的战功被授予近卫的称号。到了战争结束,苏联被授予近卫称号的军队如下。
1945年5月9日,苏联武装力量荣获近卫军称号的计有:11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和6个坦克集团军;1个骑兵机械化集群;40个步兵军、7个骑兵军、12个坦克军、9个机械化军和14个航空兵军,217个步兵师、9个空降兵师、17个骑兵师、6个炮兵师、53个航空兵师、6个高射炮兵师、7个火箭炮兵师;13个摩托化步兵团、3个空降兵团、66个坦克团、28个机械化团、3个自行火炮团、64个炮兵团;1个迫击炮旅、11个歼击反坦克炮兵旅、40个火箭炮兵旅、6个工程兵旅和1个铁道兵旅;1个筑垒地域;18艘战斗舰只和许多军(兵)种部队。
这只强大的力量是苏联获得苏德战争的重要保证。
图片和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