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已经知道钱伯钧要当叛徒,为何不找个机会告知楚云飞?

李云龙VS楚云飞。看他俩的名字了吗?飞龙在天,行云播雨。他们虽然惺惺相惜,在外辱当前时可以同仇敌忾。但他们都明白,从骨子里他们就是天生的对手!终究是你死我活的敌人。李云龙的犹豫既源于此。但最终国仇战胜了家斗!大敌当前,兄弟同心。所谓大节不亏!

李云龙已经知道钱伯钧要当叛徒,为何不找个机会告知楚云飞?

晋绥军投敌的最高级别军官是辎重兵中将司令武尽英,这本来是个肥缺,但仍然吃不得离开大城市之苦,最终叛变。还有第68师副师长蔡雄飞及旅长郭援等将级军官,所以《亮剑》并没有冤枉部分晋绥军的可耻行为,跟上述几个货相比,中校营长钱伯钧只是个小角色。

顺便说一句,后来担任山西伪军“东亚黄军”司令的蔡雄飞原来隶属于东北军,长城抗战后被阎锡山收编过来的。

完全说李云龙觊觎装备而知情不报也是不公平的,钱伯钧是谁吖?楚云飞多年的老部下和生死兄弟,跟着楚云飞一级级爬上来的,楚团长还是营长时,钱伯钧就是连长。在民国军队中,这叫嫡系,也叫亲信,更是部队“私有化”的重要班底。没有确凿的证据,仅凭蛛丝马迹就通报楚云飞说你的兄弟要反水,那是傻子才干能出来的事。

1940年高树勋毅然毙杀准备投敌的汉奸石友三,那是因为具备了三个先决条件,首先是石友三与日军勾结并非临时起意,而是一直有来往,受其节制的新八军军长高树勋对此一清二楚;其次是石友三要求日军进攻高树勋部的电报被军统截获,证剧是板上钉钉,高树勋更是怒不可遏。

最后就是高树勋得到了重庆方面的密令,有了“尚方宝剑”,这才下手诱杀反复无常的“倒戈将军”石友三,将其活埋在黄河岸边。

而《亮剑》中钱伯钧与日寇的勾结是秘密的,整个过程只有他和副营长知情,会见鬼子密使也是单独进行,行事非常小心。李云龙的消息也只能是捕风捉影,并没有真凭实据,主动通知楚云飞,搞不好还得落个挑拨离间的骂名,如果再打草惊蛇让钱伯均有了防备,更加得不偿失了。

甚至连楚云飞自己都不相信亲信部下和得力干将会当汉奸,当大战前夜得知一营突然失去联系时,方参谋长和他虽然感到有些异常,但仍然不会去朝叛变投敌这上面去想,不然的话,楚团长敢带着区区一个警卫班就闯一营营部?那不是找死嘛。

对晋绥军这样一支没有信仰的部队来说,维系忠诚和团队稳定的主要办法,就是上级不断给部下提供升官发财的机会,阎锡山是这么干的,楚云飞也不例外。然而当日本人开出的价码远高于长官所给予的好处时,经不住诱惑的个别军官就难免动心了,比如钱伯钧。

所以真实情况就是楚云飞蒙在鼓里,李云龙有所耳闻但没有抓住把柄,再加上李大脑袋包藏私心,肯定不会去揭穿此事。他所做的就是命令部队监视钱伯钧所部,稍有风吹草动就第一时间出动,果然,当楚云飞和钱伯钧交火的枪声传来,独立团的骑兵连半个小时就到达事发地,这显然是有充分准备的。

李云龙掌握钱伯钧投敌线索也不稀奇,在当时的山西敌后战场,八路军的情报工作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远胜于晋绥军,许多伪军都是八路军的“线人”,敌人策反钱伯钧的动向,瞒不过八路军的敌工部门。

当然,李云龙也有自己的小九九,那就是瞄上了358团一营的装备,钱伯钧有小2000人马,武器装备足够李云龙扩编三个营了。如果是楚云飞自己来清理门户,那可就没李云龙什么事了,反之如果是由八路军来解除叛军武装,按李云龙的作风,一定是先运回去然后赖着不还,这事甚至赵刚都看不过眼了,觉得有“趁火打劫”之嫌。

李云龙秉承的是“革命实用主义”,才不管那么多,后来的事实证明他做得完全正确,否则这些武器就是阎锡山部队用来对准解放军的。

在《亮剑》的这个桥段中稍有暇疵,那就是即便钱伯钧投敌成功,也不可能被改编为“和平建国军”的序列,那是南京汪伪政府的部队专用,山西归于华北伪政府所属,应该是“皇协军”或成“华北治安军”的伪番号。

李云龙已经知道钱伯钧要当叛徒,为何不找个机会告知楚云飞?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在电视剧《亮剑》中,钱伯钧反水事件恐怕是楚云飞在李云龙面前最丢脸的一件事了。山本一木为了削弱晋绥军楚云飞部的实力,就想出了诱降的阴招,于是就有了楚云飞的一营长钱伯钧经不住诱惑,和副营长张富贵一起勾结日军,意图叛变的事件。在钱伯钧准备叛变之前,李云龙似乎已经察觉,那他为什么不马上告诉楚云飞呢?

其实李云龙只是猜测钱伯钧要叛变,并没有真凭实据,毕竟钱伯钧与日军勾结是秘密进行的,整个事件只有他自己和副营长知道,当他的部队放出警戒,准备好几天干粮意图投向日军怀抱时,李云龙才彻底明白钱伯钧是真的要叛变,这时候通知楚云飞已经晚了,只好派兵去阻止钱伯钧叛变。

按照方参谋长的话来说,八路军和晋绥军只是理论上的友军,在抗战初期双方还是有合作的,不过后来国府搞了几次“反共高潮”,阎老西也就对八路军处处防备了。如果李云龙没有掌握真凭实据,就凭揣测去楚云飞那告钱伯钧叛变,难免有挑拨离间之嫌,钱伯钧可是楚云飞的老部下,当钱伯钧叛变已成事实时,楚云飞却还亲自前往钱伯钧营部质问他,这足以说明楚云飞对钱伯钧的信任。

事实上,李云龙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如果将钱伯钧叛变之事告知楚云飞,即使李云龙相信了,最多把钱伯钧处理掉,换个一营长,这样做对李云龙没有一点好处,而李云龙直接派兵阻止钱伯钧叛变,即让楚云飞欠自己了一个人情,又获得了一个营的装备,真是一箭双雕。

李云龙已经知道钱伯钧要当叛徒,为何不找个机会告知楚云飞?

要先搞清楚一件事,李云龙和楚云飞私交很好,但从没有虚伪的掩饰自己一有机会就会弄死对方!李云龙到楚云飞哪里吃饭,可是背了一身炸药去的!两人私交好,是惺惺相惜,看重对方,本质却是暂时合作的对手,楚云飞是蒋大妈和阎小妈都疼爱的乖宝。李云龙是我党精心培养的泥猴子皮娃儿。都是各自组织的骨干,他们相交本身,就是在向对方展示己方的光明磊落,但根子上各自的道,就是敌对的!是不可调和的!看这电视,看不懂这个,被两人表面交情迷惑的话,那就是瞎看。楚云飞遇到的不是李云龙这个比他浑的多的对手,早开始搞摩擦了,别以为他真的高大上,他不是给李云龙开过鸿门宴吗?李云龙也不是好鸟,一直眼馋他358团的装备呢,凭啥告诉他钱伯钧叛乱?告诉他能有一个营的装备到手?后来钱伯钧叛乱,李云龙带兵剿灭,装备都缴了,还不甘心,一直装厚脸皮说不赖楚云飞的装备,喊他派一个连去取,你以为李云龙是说说的?他是真心想楚云飞再给他送一个连的装备!楚云飞没上他这个当。亮剑里这条李云龙楚云飞暗斗的线,可是这部戏的亮点,用表面美化的国共合作,反映当时双方暗地里摩擦的残酷程度,合作归合作,蒋方动不动就下发剿共手册,我方标注势力图,标注的是“敌、伪、顽”,没有友军,李云龙的友军就是孔捷的部队,丁伟的部队,陈瞎子的部队,楚云飞可不是友军,是“顽”!

李云龙已经知道钱伯钧要当叛徒,为何不找个机会告知楚云飞?

李云龙先于楚雲飞知晓钱伯钧要叛变投敌,而佯作不知,不去知会楚雲飞,其实心中早已作好处置方案,就当时敌我双方而言,只是形式上的合作,共同抗战,骨子里双方形如水火,势不相立,关系非常微妙,敏感,稍有不慎就会被另一方扣上制造磨擦,破坏抗日的帽子,这可是天大的罪名,对任何一方都是承受不起的,会直接把一方推向国内乃至国际與论的风口浪尖的,正是基于此,李云龙才不去知会楚雲飞,钱伯钧要叛变的消息,生怕被楚雲飞扣上挑拨国军上下级关系,制造混乱,居心不良,破坏抗日的帽子,而采取静观其变,等待时机的稳妥策略。而当楚雲飞发現钱伯钧叛变而去制止时,受到围攻而处于险境时,早己成胸在竹的李云龙果断出击,送了楚雲飞一个天大人情,解救出楚雲飞脱离险境,顺势得了一个加強营的全副装备。这就是李云龙不事先告诉楚雲飞,钱伯钧叛变消息的奥妙所在,即不担破坏抗日之名,又得一营装备,还让楚雲飞欠李云龙一个大人情,一石三鸟,高!高!实在是高!!

李云龙已经知道钱伯钧要当叛徒,为何不找个机会告知楚云飞?

谢谢邀请

上次说到魏和尚的死,李云龙应该负主要责任。毕竟,魏和尚的骄狂是李云龙故意培养出来的。这次,我们来分析下,为什么李云龙不向楚云飞透漏钱伯钧叛变的事。

首先,中国有句俗话叫“疏不间亲”。

钱伯钧可是楚云飞旧部,楚云飞到晋绥军当连长时,他就是楚云飞手下的排长。现在,楚云飞任358团团长,钱伯钧是他手下最信任的营长,掌管2000人的主力营!

要知道,358团共有四个步兵营,一个炮营,共计5000人马。钱伯钧部绝对是358团的主力!

也是因为楚云飞如此信任钱伯钧,358团参谋长方立功,在知道钱伯钧有异动时,也不敢明言此事。

李云龙了解楚云飞的脾气,楚云飞这个人很傲气,他不会相信跟随自己多年的旧部竟然会叛变!而且,从楚云飞在钱伯钧部叛变已成事实时,依然去钱伯钧营部质问他。就可以看出,楚云飞有多么傲气,不亲眼看见钱伯钧叛变,他是不会相信的!

而且,两党素有恩怨,李云龙去提醒楚云飞,肯定会被楚云飞顶回去。楚云飞会觉得李云龙瞧不起晋绥军,诬陷358团的人没骨气。楚云飞就算会留意钱伯钧,但,他也不会对李云龙表示感谢。如果,走漏了风声,钱伯钧改变计划,更不好处理。

其次,钱伯钧部驻地和李云龙相邻,李云龙有信心替楚云飞清理门户!

李云龙知道钱伯钧要叛变的消息后,就安排好一营二营和骑兵连。随时待命,准备消灭钱伯钧部!

在李云龙看来,两军相距十几公里,骑兵连半小时就到。两个营外迂回包抄,一个小时解决战斗!既然,独立团有能力镇压钱伯钧部叛变。也就没必要提前去楚云飞面前告黑状。

毕竟,谁也没有证据。要是被钱伯钧反咬一口,独立团和358团矛盾更深了。

李云龙还有一个小算盘,他早想吃了钱伯钧部这块肥肉!

向楚云飞告密的话,最好的结果就是钱伯钧被楚云飞秘密处理掉。楚云飞会重新换一个营长。但是,这对李云龙一点好处都没有!

如果,放任钱伯钧部叛变的话。钱伯钧的一营就不是友军了,而是敌人!李云龙就可以名正言顺出兵消灭了他。顺道,把钱伯钧一个营的装备拉回来!

钱伯钧部就算是投敌,也不可能所有士兵都想给鬼子当狗腿。所以,这样的部队是没有战斗力的。李云龙只要率军打过去,就能缴获两千人的装备!

那可是一笔大买卖!八路军素来缺少枪支弹药,李云龙的独立团也是穷的不行,只有一千来人。要是缴获了这批物资,独立团的兵力就能翻一倍!

这么好的机会,李云龙可不能错过。所以,赵刚提议告诉楚云飞时,李云龙以没有证据为由,否定了。

果然,李云龙剿灭钱伯钧部以后,马上把物资都拉走了。美其名曰是找楚云飞要的短工工钱。幸好,楚云飞有阎锡山和蒋介石照顾,不在乎这些物资。楚云飞直接让参谋长方立功当战损汇报,重新找第二战区长官部申请了新的物资。

(文|勇战王聊历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