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评价张光北饰演的楚云飞?
张光北有杀气,有霸气,这个是很多人所不具备的。他演的吕布虽然不向后来那些作品中那么粗壮而英武,却足够彪悍和危险,一看就不是易与之辈。楚云飞的角色亦是如此,仿佛就是给张光北量身定做。其实剧中的楚云飞戏份很重,但并不是太多,如果不是张光北的强力演出,很可能这个人物就淡化成其他的NPC
-
《亮剑》中的楚云飞是黄埔系,为什么他去了晋绥军,没去中央军?
楚云飞属于黄埔军校第五期学生,蒋介石是黄埔军校校长,楚云飞可以说是蒋介石的直系,一开始去了晋绥军确实是让人匪夷所思!但如果看到了当时的背景就会觉得理所当然了!抗日时期,政局不稳定、兵荒马乱的,哪个地方都缺军事人才。当时出于全民族抗战,阎与蒋虽有矛盾,但为顾全大局得先放一边,山西处
-
《亮剑》中楚云飞为何不在将军岭全歼山本特工队?
村里一位90岁的老兵爷爷告诉我:楚云飞在将军岭没有全部消灭山本特工队,其实是有意放走山本的。对于山本特工队,很多观众还是比较愤恨的,因为山本特工队,不仅偷袭了老李独立团的团部,而且还攻击了300多名手无寸铁的乡亲们,最后顺带抢走了老李的媳妇,在这一点上,和竹下俊的突击队相比,山本
-
《亮剑》被楚云飞怒骂为五万头猪的74军,与整编第74师是什么关系?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亮剑的作者和编剧,对于抗战以及解放战争的历史了解非常肤浅。主要根据一些段子和小故事,拼凑而成的小说。事实上,骂五万头猪确实有这么个段子,但对象并不是74军,也不是第74师,和孟良崮战役也没有半毛钱关系。而是莱芜战役,国军参战的为73军和46军,说这句话的是王耀
-
《亮剑》如果不考虑日军增援因素,楚云飞358团能打下平安县吗?
扯淡了 ,楚云飞不过是小说和电视剧编撰出来的人物 ,在当年的晋西北,晋绥军的战斗力是最差的,不是因为装备,是战斗意识。李云龙打平安县都是不存在的战例,你还指望一路小跑的晋绥军主动攻击日军重兵把守的城池嘛。阎老西自己都认识到了晋军的无能(唯一的例外是已经基本脱离晋绥军的傅作义部,号
-
电视剧中楚云飞和丁伟谁的军事才能整体更强?
可还记得丁伟在南京军事学院的毕业论文吗?丁伟是人民军队代表性的将领,其军事才能远高于楚云飞等一批国军黄埔系中坚将领,这一拨开国中将或少将,虽然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军事学院教育,可都是在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幸存者,在战争中学习了战争 ,也更了解战争。红军在鼎盛时期各根据地总兵力几达30万
-
同是黄埔军校毕业,楚云飞只是见习排长,周卫国为何从营长做起?
周卫国不是黄埔军校毕业,而是南京中央军校。这两个学校之间既有传承,也有不同。黄埔军校是国民党1924年在广州时期于黄埔岛建立的,条件简陋,政治环境也极不稳定,第一二期学生学习七个月就参加了东征。而南京军校是国民党夺取江浙沪建立政权后1928年在南京所建,蒋介石仍兼校长,何应钦任教
-
《亮剑》李云龙“树大招风“,楚云飞为何要设鸿门宴除掉李云龙?
这就叫从惺惺相惜走到相爱相杀,《亮剑》剧情发展到解放战争淮海战役时,李云龙率段鹏的侦察连穿插89师师部,撞上带着警卫排撤退的楚云飞,喊一嗓子云飞兄立马就是一梭子,对面也是60炮弹随即飞来,都朝死里弄呢。没有办法,两个阵营之间的战争,互相欣赏只是私谊,必须让路于政治和军事。李云龙重
-
《亮剑》中,李云龙的华野2师与楚云飞的国军89师单挑,谁能笑到最后?
恐怕李云龙讨不到什么便宜,不要轻视国民党军尤其是嫡系部队的单位战斗力,那也是一刀一枪跟日本鬼子拼出来的,《亮剑》里的89师就是中央军精锐。蒋介石最早的一批德械精锐,比如87、88等师和教导总队,从来没有去过西北打红军,而一直布署在京沪线上,以警备首都和对日作战为第一要务。从我军历
-
作为黄浦学生的楚云飞,为何成了阎锡山的手下?
一般来说,黄埔军校毕业生是不屑于加入地方军阀部队的,同样各路军阀也不太喜欢黄埔生,因为黄埔军校灌输了“党军”的理念,与地方军阀军队私有化是格格不入的。但也有例外,那就是黄埔生在中央军混得不如意时,或者部队被歼被打散时,亦或是有同乡相邀时,会有个别黄埔生加入地方部队。对于阎锡山乡土
-
《亮剑》中楚云飞358团的军装为什么和其它国军军装的颜色不一样?
晋绥军虽然属于国民革命军序列,但是又有其一定的独立性,除部队番号由国民政府军政部统一核定外,其它一切军制、武器和军装完全由晋绥军自行决定和承担,国民政府也不给任何拨款和军火,毕竟这是阎锡山自己的队伍,只是名义上的全国国防力量。阎锡山是在北伐战争时宣布晋绥军全体加入国民革命军的,这
-
《亮剑》李云龙中了楚云飞一炮,为何说王有胜至少有一半责任?
江湖传说中,《亮剑》的四大看点分别是“李云龙开炮,张大彪摔帽,谢宝庆溜冰,王有胜阅兵。”前面三个梗众所周知,而王有胜者,华野二师侦察连一小兵也。《亮剑》的解放战争故事里,段鹏连长率部攻击进城,打垮新编74师守备部队夺取了敌人的军需仓库,段鹏急于追击便留下战士王有胜看护战利品,并将
-
《亮剑》楚云飞不去独立团参观,李云龙还可能全歼日军观摩团吗?
全歼日军观摩团的战斗,战史原型是王近山中将的一次“神来之笔”,1943年10月,为防止胡宗南偷袭,时任太岳第二分区司令的王近山率领一个团回防延安,路过洪洞县韩略村时,通过地方干部了解到村头公路上经常有日军汽车来往,“好战”的王疯子决定打一仗再走,意外地打出一个闻名抗日战争的“韩略
-
如果《亮剑》中平安县由楚云飞358团来打,能成功打掉山本吗?
答案是有能力,却不会发生。作为晋西北一个小城,平安县的日伪军兵力有限,注意到向山本请示的当地驻军头目是个少佐,那么日军就是一个中队级的兵力,加上伪军伪警察七七八八,约500到600人的样子,山本一男的特战队虽然单兵作战能力了得,人数却很少,在面对面的正规攻防战中,发挥的作用大打折
-
《亮剑》李云龙用一个营灭谢宝庆,为何楚云飞有3个营却不敢打?
这就是八路军和晋绥军战斗力的根本区别,其实第二战区阎锡山的部队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都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虽然装备尚可,但主动性非常差。唯一战斗力较强的傅作义第35军去到绥远自行发展,在蒋介石有意支持下已慢慢自成体系。1939年阎老西发动“十二月事变”,两个军的晋绥军被“决死一、
-
《亮剑》为什么楚云飞要亲手枪毙钱伯钧,李云龙出马不是一样的吗?
清理自家门户,如果假手他人,楚云飞团长军人和本部的荣誉何在?《亮剑》里国共双方的两名团长,本就是既惺惺相惜又暗中较劲的。尤其是楚云飞这样出身黄埔的少壮派军官,年少饱读诗书,出口三言五拍,荣誉感恐怕远超于“泥腿子”出身的李云龙,从李大团长的作派看,更像是“革命实用主义”的代表,借机
-
《亮剑》里,如果李云龙和楚云飞在大孤镇开战,楚云飞一定会输吗?
楚云飞的358团不一定就输的,因为大孤镇只是一个点,如果是拔点和反拔点的争夺战,李云龙的鬼点子和野路子基本没什么用场,完全就是火力对拼。而在火力这个单一层面,抗战末期的358团还是明显高于八路军一个档次的。楚云飞就快换上小翻领的美式军装了,想必美式武器也没少获得,这与东野早期在山
-
《亮剑》里面李、楚县城大闹日本军官生日宴会里楚和警卫孙铭的防守有什么讲究?
李云龙与楚云飞双剑合壁大闹聚仙楼,毙宪兵队长平田一郎中佐以下所有赴宴的日伪军官,是 《亮剑》中的高潮部分,既表现了李云龙这个传奇人物的个人英雄主义,又反映了在抗战期间国民党军官也不全是菜鸟。这个战例历史上是不存在的,但是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暗杀队,1942年12月确实利用宴会时机,在
-
《亮剑》中的徐蚌会战,李云龙和楚云飞的生死相战,人物是否超脱?
首先俺代表答题的朋友们严正声明,只有国民党方面才专门称之为“徐蚌会战”,我党我军一概谓之三大战役中“淮海战役”,别朝沟里带,头条正能量😄。之前有考证过,出身于中原野战军然后被拨归华野粟裕指挥的师级建制,只有皮定均中将的中原军区一纵一旅,在“中原突围”时孤军向东突破,吸引刘峙大部从
-
在《亮剑》中,歼灭日本观摩团后,李云龙回答了楚云飞一个问题,李云龙的答案有什么深意?
《亮剑》全歼日军战地观摩团的战史原型“韩略村战斗”,着实打疼了日本人,冈村气得命令将韩略村据点的鬼子小队长砍了头,高叫“再牺牲两个联队也要打掉这股八路”,后面大扫荡里“专打386旅”、“专打陈赓”的标语也是真实的。李云龙阴差阳错干掉这180多名日寇,内附一群军官,战术上还是有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