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兄弟叫顺溜》里面的分区司令相当于什么级别?
看过电视剧的都知道,陈大雷这个六分区是个“新区”,刚开服,处于“内测”阶段!
当时有三个营的编制,不过只有三营是战斗部队,一营二营只是空壳子,还停留在口头规划上。
而三营也好不到哪里去,底下三个连,能打的也就三连,二连刚拉出来个架子,一连则是待见。
这样看来,六分区满打满算也就一个半连的兵力。典型的空手套白狼!
当然了,陈大雷这个军分区司令级别还是挺高的,至少是团长以上。
要知道当初联合作战的时候,陈大雷被包围,一分区司令员刘强可是直接带了一个主力团来增援。这说明,这个军分区的级别应该要比团要高一点。
团长以上是什么?师长和旅长!
不过,陈大雷的级别肯定到不了师长。
因为新四军师长就那么些!
当年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之后,先后统编成了7个师!师长从1到7分别是粟裕、张云逸、黄克诚、彭雪枫、李先念、谭震林、张鼎丞。那可都是名将,也没带过一个半连这样的规模。
而且要知道六分区只是一个军分区,其上面还有军区,有着“大司令”、“大政委”;而这个军区应该才是师一级编制,其“大司令”、“大政委”就差不多是师长、政委这样的师一级长官。
比如第三师为主体的“苏北军区”,其就是一个大军区,其军区司令员是第三师师长黄克诚。
所以,这个陈大雷应该是旅级干部!
这个说法我们可以从八路军的编制里面得到印证,386旅文主体组建的“太岳军区”,其上面就还有个“晋冀鲁豫军区”。
别看他陈大雷当年就一个连,论级别可不比有八个营的李云龙低!
当然了,谁都是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别看当时人少,架子搭起来了,后面人可就多了。当年八路军新四军就是这样“长大”的!值得一提的是,军分区到现在依然存在,其乃是属于军区(战区)底下的二级军区,是妥妥的师级编制。其司令长官军衔乃是大校级别,部分军区甚至会是少将。
《我的兄弟叫顺溜》里面的分区司令相当于什么级别?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军区”设置分为两级,即一级军区和二级军区,在二级军区下面再设数量不等的“军分区”。陈大雷所谓的“六分区”司令员,就是新四军某二级军区(应该为苏北军区)的第六“军分区”。
什么是“一级军区”呢?八路军最初改编时的三个师经过发展建立的司令部,才能达到这个级别,比如刘邓129师机关所兼的“晋冀鲁豫军区”、罗荣桓115师机关所兼的“山东军区”、以及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军区”。到抗日战争胜利后,这几个一级军区都分别集中建立了野战部队,可以说是几大野战军的前身,司令员基本是建国后的元帅。
新四军主力所兼的叫“华中军区”,当然也是一级军区,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这是粟裕一让司令)。而新四军各师则分别成立了二级军区,军区司令部由各师师部兼,即“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我的兄弟叫顺溜》是发生在苏北地区的故事,而“苏北军区”是由新四军第三师建立的,司令员即三师师长黄克诚,开国大将。
与之对应的是八路军“正规”旅级单位,也就是最初时期的各旅,比如129师386旅后来组建了“晋冀鲁豫军区”下属的二级军区“太岳军区”,司令员由旅长陈赓兼任 ,也是开国大将。千万别小瞧这师或者旅级单位,在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大发展阶段,两级军区所属人马扩编很快。
根据抗战胜利、全国解放后的历程推算,一级军区首长是“大军区级”、二级军区首长为“兵团级”。
二级军区下设的军分区,则是由八路军各主力团和新四军各旅建立的,比如苏北军区的“盐埠军分区”,就是由新四军第三师第8旅创建,这个级别到解放以后也可以达到“正军级”。
因此陈大雷口中的“大司令”就是新四军二级军区的司令员,至少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兵团级首长,军衔最低为开国中将,资历深厚、战功卓著者就是上将甚至大将,比如晋察冀军区的二级军区司令员杨成武上将、晋冀鲁豫军区的二级军区司令员秦基伟中将、杜义德中将等等。
新四军名将王必成,在那个时期任第一师第2旅旅长,兼苏中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开国中将。
因此,陈大雷这个六分区司令员虽然兵没有多少,级别在建国以后可是不低,至少是正军级或副兵团级,军衔应该是少将或中将,剧中有交代,陈大雷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资历不浅,至于到底是少将还是中将,由于是杜撰的人物,没有从军经历可以考察,就别做无意义讨论了。
为什么陈大雷只有一个营的番号呢?因为陈大雷的任务是在苏北开辟新区,六分区完全是从零开始,他准备先建立一个团的编制,但还没有招够人马,所以先建立了“三营”;即便这个营,一口湖北腔的三营长也没有完全拉起来呢,只建起一个连,也就是说,在小黄庄战斗中,陈大雷的六分区仅仅还只有一个连的兵力,所以才被一个中队的日军差点消灭。
从这一层意思看,陈大雷应该是“大司令”手下六个分区司令员中资历最浅的,建立新根据地时也没给派多少基干部队,最多拨了一个主力连甚至排,完全就是“空手套白狼”。但是这却符合历史事实,抗日战争时期的不少根据地,都是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分散以后,以连排兵力建立起来的,最后都发展成为一个团甚至数个团。
《我的兄弟叫顺溜》里面的分区司令相当于什么级别?
首先我们要知道“分区司令”是什么?分区司令其实就是负责指挥军队分区所属部队的长官,他们的直接领导人是省军区司令,相当于什么级别?正师级,军衔为大校。
背景: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设立了军分区,包括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抗日战争时期,一般是由旅或者团兼负军分区的任务。
那么《我的兄弟叫顺溜》里面的分区司令又相当于什么级别?其实这部剧在当时可以说非常火爆,里面有个人物就是陈大雷,扮演者是张国强,在剧中就是担任新四军第六分区的司令员。
主要是因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军区都分为两级,分别是一级军区和二级军区,在二级军区下就设立了数量不等的军分区,这里面就包括了陈大雷所在的第六分区,确切来说应该是【新四军某二军区的第六军分区】。
按理来说,陈大雷所在的六分区,原本是由八路军的主力团或者新四军各个旅所建立的,然是剧中陈打来实际上只有一个营的兵力,不过剧中陈大雷的任务也就是在苏北开辟新区,也就是说第六分区,陈大雷这个分区司令几乎是从零开始的。
他最初建立了一个团的编制,但是因为人数不够,所以先建立了三营,有人说事实上只建立了一个连,尤其是在小黄庄战斗中就可以看出,陈大雷手下确实只有一个连的兵力,差点被日本的一个中队消灭。
所以通过剧中的一些情节可以看出,陈大雷所在的分区司令应该是相当于团级;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因为当时低我力量太悬殊,八路军和新四军采用的都是化整为零的方法,将部队以营连的单位形式分散到全国各地,之后再通过他们在当地发展根据地,建立地方政权,这样队伍也会逐渐壮大。
之所以用军分区的模式主要就是为了方便管理,这其实也可以从另外一部剧中得到答案,就是《历史的天空》,这里面的姜大牙在麒麟山担任军分区司令,他就是属于团级干部,所以说陈大雷自然也是团级。
不过从剧中推测,陈大雷也有可能是师级或者旅级,然而因为他所在六分区的兵力太少,所以更像是团级,按理来说像其他军分区都有几个团,这样的军分区司令显然至少是旅级的。看看现在就知道了,现在每个地区的军分区,行政级别大多都是正师级,甚至还有少将军衔级别的人担任。
总之一句话,《我的兄弟叫顺溜》里面的陈大雷担任的分区司令,完全就是想空手套白狼,想逐渐扩大队伍,先是以连排兵力建立起来,之后发展成为一个团甚至数个团。
因为当时陈大雷的目标就是将六分区发展成为至少五个团的兵力,早在国军第五十五师师长李欢问他的时候就吹嘘过,证明他是想往这方面发展的,倘若真有这么多的兵力,那陈大雷这个分区司令就绝对不是团级了,很有可能达到师级。
【文/羽评郡主,欢迎关注】
《我的兄弟叫顺溜》里面的分区司令相当于什么级别?
我来给大家科普下,抗战期间的军区和军分区,主要是八路军和新四军。
八路军主要分为:山东、晋绥、晋察冀、晋冀豫、冀鲁豫、陕甘宁这几个军区。其中,冀鲁豫是二级军区,地位不如其他几个军区。
115师——山东、120师——晋绥、115师一部——晋察冀、129师——晋冀豫、八路军留守处——陕甘宁、115师一部和河北民军还有决死纵队一部——冀鲁豫。
其中,每个军区下辖若干个军分区,或者是二级军区。例如山东军区,下辖有:鲁中、鲁南、滨海、胶东、清河、冀鲁边。晋冀豫军区,下辖:太行、太岳、冀南。
山东军区是一级军区,司令员罗荣桓。胶东军区为二级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太岳军区也是二级军区,司令员陈赓。还有三级军区,例如鲁中军区就下辖若干个军分区,廖容标中将就是军分区司令员,为三级军区。
到了抗战胜利前后,保留了山东军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晋察冀热辽军区、晋冀鲁豫军区。代表分别为:罗荣桓、贺龙、聂荣臻、刘伯承。
二级军区有:太岳陈赓、太行李达、冀南陈再道、冀中杨成武、胶东许世友、滨海陈士榘、渤海杨国夫、冀热辽李运昌、塞北姚喆、吕梁张宗逊……
三级军区,每个二级军区都有若干个军分区,也就是三级军区。每个三级军区下辖一到数个团,还有几个县独立团县大队。曾克林、皮定均、赵兰田等人,都担任过三级军区的司令员。
至于新四军,主要有以下几个军区,和八路军相比,只能算是二级军区:苏中、苏北、淮南、鄂豫皖湘赣、皖北、苏南、皖中。
苏中1师,粟裕;苏北3师,黄克诚;淮南2师,张云逸、罗炳辉;鄂豫皖湘赣5师,李先念;皖北4师,彭雪枫、张爱萍;苏南6师,谭震林;皖中7师,张鼎丞、傅秋涛。
每个军区下辖若干个军分区,例如苏北军区,黄克诚的部队,主要包括第3师还有两个军分区。洪学智和刘震都担任过军分区司令员,相当于新四军的旅长(刘震是旅长兼任军分区司令)。粟裕的苏中军区,即第1师,下辖几个军分区。王必成旅长、陶勇旅长,都兼任过军分区司令。
到了抗战胜利前后,全军比较大的军区,主要有:陕甘宁晋绥、晋察冀热辽、山东、晋冀鲁豫、中原(李先念部)、东北(林彪)。其次有:苏北、苏中、皖北、皖江、淮南、苏浙这些军区。
再后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的主力,发展为西北野战军;晋察冀热辽军区的主力,发展为华北野战军,还有东北野战军的一部;山东军区的主力,发展为东北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各一部;晋冀鲁豫军区的主力,发展为中原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各一部;中原军区李先念部损失大半人马,余部成为中原野战军的一部,还有华北野战军的一部,西北野战军的一部;东北军区,集合了山东、苏北、晋察冀热辽等军区的精华,发展为东北野战军。
至于新四军,5师和3师离开后,还有六个军区,和山东军区的几万人合编,后来发展为华东野战军。
个人观点,八路军的一级军区,相当于115、120、129师。每个军区至少几万人,多达几十万人。二级军区,相当于初期的386、343、359旅,少则万人上下,多则几万人。三级军区,相当于初期的772、685、686团,少则几千人,多则万人上下。
至于新四军的大军区,相当于初期的支队,后来的7个师。每个军区都有万人上下,到了后期发展为数万人。尤其黄克诚的苏北军区,即新四军第3师,有大约3万人去了东北,还留下了两三万地方部队。李先念的第5师发展到3万人上下,和八路军一部合并,发展为鄂豫皖湘赣军区,后来改为中原军区,有6万人上下,已经是全军中的一级军区。
新四军的军分区相当于初期的团,后来的旅,例如苏北军区下边的盐阜军分区,淮南军区下边的路西军分区……少则三五千人,多则万人上下。
补充下,李先念的中原军区,已经是一级军区,即大战略区。下辖两个纵队,六个野战旅,还有江汉军区、河南军区、鄂东军区。全军有6万人上下,但是经历了中原突围。一个旅来到华东,不到两千人回到陕北,不到万人来到晋冀鲁豫根据地,或者分散到各处的游击区。
总之新四军的军分区,成立于40年代初期,其级别相当于野战旅。有些野战旅的旅长,甚至兼任军分区司令员。也有例外,江渭清曾经负责苏南区,其级别是旅级。麾下有几个团级干部,改任或者兼任军分区司令员,其级别为团级。总而言之,新四军的军分区,以旅级为主,也有团级的。一个军分区,少则千人上下,正常几千人,多则上万人。
陈大雷,是新四军的一个军分区司令员,他曾经率部攻打位于苏北的淮阴还是淮安,但是所部只有几百人。真要对号入座,属于新四军苏北军区。按照苏北军区来判定,军分区为旅级,刘震和洪学智还有张爱萍都担任过军分区司令员。但是陈大雷的部队太少,勉强算是一个团级干部吧。直到抗战结束,他的军分区也撑死了一个旅的兵力,甚至只有一个团
《我的兄弟叫顺溜》里面的分区司令相当于什么级别?
作者:民国史学者、专栏作家王凯
《我的兄弟叫顺溜》中提到,陈大雷担任司令员的六分区属新四军江淮军区领导,陈大雷的这个司令员相当于什么职务呢?
电视剧中的六分区司令员陈大雷
抗战时期,新四军没有电视剧所说的江淮军区这个建制,而是有一个苏北军区,这是江淮军区的原型之一。苏北军区和新四军第三师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师长和司令员都是黄克诚。苏北军区和新四军第三师下辖第7、第8、第9、第10旅和淮海、盐阜两个军分区。
新四军第三师主要干部合影
举一个例子,1940年代初中期,张爱萍曾先后担任新四军第9旅和第8旅旅长,兼任盐阜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和中共盐阜地委书记,和电视剧中的陈大雷地位相仿,所以说,陈大雷的这个分区司令相当于新四军的旅长级干部。
年轻时的张爱萍
解放战争时期,华东军区在淮南淮北一带组建了江淮军区,下辖第1、第2、第3、第4军分区和第34旅、独立旅等部队,司令员由陈庆先担任。这个时期的军分区司令员也是旅长级干部。
至于军分区所属部队的多少,那要看具体情况了。有些军分区与野战部队的旅一体化,这些分区实力强悍;但不少军分区只是管辖一些地方武装,直属的武装力量很少,像陈大雷的六分区就属于这种情况。
《我的兄弟叫顺溜》里面的分区司令相当于什么级别?
分区司令,说的应该是张国强扮演的新四军第六分区司令员陈大雷。军分区司令与旅长同一级别,区别在于旅长率领主力部队,军分区司令率领地方部队。
按照《我的兄弟叫顺溜》剧情,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后期。第一集时,新四军在江北地区创建了第六分区,军区任命陈大雷为分区司令,顺溜所在三营就是第六分区下属部队。
既然是军区任命分区司令,由此可见,新四军的军分区上一级是军区。皖南事变后,我党重建新四军军部,以陈毅为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并重新整编,整编后的新四军全下辖7个师,师下辖若干旅和独立团,各师负责人分别是:
第1师师长粟裕;第2师师长张云逸;第3师师长兼政治委员黄克诚;第4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彭雪枫;第5师师长兼政治委员李先念;第6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谭震林;第7师师长张鼎丞。
新四军还在活动区域成立若干军区,这些军区一般设在7个主力师活动区域,且师部一般兼所在军区机关,如苏北军区机关由第三师师部兼,淮北军区机关由第四师师部兼,鄂豫皖湘赣军区机关由第五师师部兼任,等等。
很明显,新四军的军区与7个主力师平级,则军区司令与师长平级,即师级干部,也就是《我的兄弟叫顺溜》中所说的“军区大司令和大政委。”以此类推,军区下设军分区,师下辖旅,且常由旅长(副旅长)兼军分区司令员(副司令员),故军分区与旅同一级别,军分区司令员与旅长平级。之所以既有旅,又有军分区,主要是因为新四军部队战斗力不同,旅一般是作为主力和机动部队直接由师部统一指挥,军分区则主要是指挥其他战斗力相对较弱的地方部队。验诸史实,新四军第五师下辖1个主力旅、9个军分区,说明旅和军分区平级;开国中将陈庆先,曾任新四军第二师第六旅副旅长兼津浦路西军分区副司令员、第二师第五旅副旅长兼路西军分区副司令员、第六旅旅长兼路西军分区司令员等职,说明旅长和军分区司令平级。
综上所述,《我的兄弟叫顺溜》里面的分区司令相当于旅长。二者互不管辖,区别在于旅长指挥的是主力部队,而分区司令指挥的是地方部队。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