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二战时德国士兵会背着一个铁罐子?
这是当时德军标准的一套单兵装备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装备,其实际上是专门为放置防毒面具而设计的罐子,也由于其独特的外形成了二战德军的标志性装备之一。
一战中,毒气被交战双方大量使用,对很多士兵造成了严重杀伤,而希特勒也曾受到过毒气德伤害。而在为二战备战时,德军方面同样担心二战中会有毒气出现,因此为了避免士兵们受到伤害,德军给每个士兵都配发了防毒面具,同时也有一个专用的防毒面具罐。
但是实际上,二战中的欧洲战场几乎没有出现过使用毒气的情况,因此很多德国士兵都将防毒面具去除,但是留下了这个防毒面具罐作为盛放各类杂物,包括子弹、食物、个人物品等的容器,成了二战德军中很多士兵身上不可或缺的一个装备。
而当时德军的标准装备中,除了这个防毒面具罐,还有很多。首先是Y型背带,其和腰带连接,可以挂载很多物品。其次就是像MP40弹匣袋、98K弹匣袋等弹药装具,都可以挂载到Y型背带系统上。之后就是包括杂物包、饭盒、铲子等各种装备了,还会由于兵种以及作战任务的不同,在装备上有很大的差异。
为何二战时德国士兵会背着一个铁罐子?
这个装备的全称是防毒面具罐,除了防毒抗结雾专用镜片之外,德国所发放的所有其他防毒面具配件都用被装在这个罐子里。
为何二战时德国士兵会背着一个铁罐子?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装防毒面具的铁罐。用铁罐是因为防毒面具比较脆弱,一旦罐子变形就会把防毒面具压坏。
同时,防毒面具的木炭是很容易吸水而失效的,必须保持罐内干燥,只有铁皮罐子才行。
为什么将防毒面具作为德军士兵制式装备?
第一是因为历史原因。
一战中,欧洲战场大量使用毒气。1915年4月22日西线第二次伊普尔战役。当时德军用6000个钢瓶将180吨氯气同时向法军施放,造成了法军1.5万人伤亡,其中5000人死亡。
但英法很快用毒气报复,杀上了大量德军士兵。
连元首希特勒都被毒气熏瞎了眼睛,治疗很久才康复。
第二英法美都装备大量毒气。
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希特勒就知道苏联具有很强的化学武器攻击力。
苏联拥有各种各样的化学武器:芥末气,双光气,亚达山和约十种不同的化学武器。
而双方又是民族战争,逼急了什么都可能使用,所以德军士兵必须携带防毒面具。
另外,英法其实也是如此,甚至美国也曾经大量芥子气运到欧洲,以防备德军首先使用毒气。
其实,二战列强军队基本上人手一个防毒面具,连较落后的日本也不例外。
为何二战时德国士兵会背着一个铁罐子?
二战时期,德军士兵携带的众多装备,有很多独特的装具,例如有一件外形很独特的圆形的大铁罐子,一般被士兵们背在身后,或者挂在胸前,非常显眼。在别的国家中很找到与其类似的装备。
有网友说这是德军士兵的饭盒,其实德军的饭盒一个扁平的铝盒,并不是这个大铁罐。二战中,德军大多数使用著名的M31饭盒,形状为扁平的筒状,并且是个套盒,饭盒主体用来盛饭,夹层用来盛汤,盒盖可以作为餐盘。
德国士兵腰间携带的这个圆铁罐子,其实是防病面具的包装盒。由于在一战时期,交战双方堪用化学武器,造成十几万人中毒伤亡,所以在二战时期德军异常重视防化学武器装备,防毒面具是德军士兵的标准装具,配备给每一个士兵。
防毒面具罐体采用薄铁板冲压,有竖条状的加强筋,罐子的直径12厘米,罐高有两种,长国防军型高27厘米,短国防军型和空军型长24厘米。罐子里面装有一具防毒面具,早期是M30式,材料是帆布的。后期为M38式,材料改为橡胶,此外还有一个备用过滤罐和一副备用镜片。
在整个二战中,只有日本军队经常施放毒气弹,进行化学战。而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并没有实施过化学战,所以德军士兵就背着这个沉重的铁罐子,默默奋战了七八年,从没派上过用场。
为何二战时德国士兵会背着一个铁罐子?
这是德军的防毒面具罐,属于当时德军的单兵装备中标准装备,因此在战争中的德军士兵身上十分常见,并且由于其非常引人注目的外形,同样成为了二战德军形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完全可以和M35钢盔、M36作战服相比。
众所周知,一战中作战双方都使用过包括毒气在内的多种化学武器,产生了巨大的伤亡。而作为对策,很快防毒面具这种装备出现了,并成为了当时单兵装备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装备。而在平常不使用时,自然就放到了专用的防毒面具容器中,比如防毒面具包等。
而在二战之前,各国参考一战的作战经验,依然在单兵装备中保留了防毒面具,自然也就有专用的包具或者罐子等用于容纳。德军方面使用的就是这个防毒面具罐,可以和其单兵使用的Y型背带、弹药包、挎包等构成一套单兵装具系统。
不过二战的作战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正式作战中几乎没有使用过毒气,因此防毒面具自然失去了用武之地,很多士兵都不携带防毒面具了。不过这个防毒面具罐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容器,要比柔软的包具更加坚固,因此德军往往用其放置个人物品等杂物,转身一变成了置物罐。
为何二战时德国士兵会背着一个铁罐子?
那是德军标配的“防毒面具筒” ,里面是橡胶制的防毒面具,通过系带背在身上;不过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反化学武器公约》的约束,同盟国和轴心国都没有在欧战中大规模使用毒气,所以德国士兵的防毒面具筒基本没起到什么战争作用,倒是远东战场的小日本没少使用毒气。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是最先使用毒气的,造成英法军队的大量伤亡,比如在在号称绞肉机的“凡尔登战役”中,德军使用的氯气云就曾使大批法军中毒,据称希特勒下士也被协约国毒气致伤过;大抵是由于“做贼心虚”,二战爆发前德军为防止可能出现的大规模毒气战,将“防毒面具”做为了单兵必配装备,用一个马口铁的罐子背在身上。
防毒面具罐由罐体、罐盖、闭锁机构和背带四部分构成,罐体直径12cm,罐体高度分为27.5cm和24.5cm的长短两种,里面是一具防毒面具,一个备用过滤罐和一副备用镜片。罐体涂装灰绿色,与德国军队的“耗子皮”军装颜色接近。
防毒面具俗称“鬼脸”,二战德军装备的防毒面具有二款,一是1930年定型的M30式(帆布材质),一是1938年定型的M38式(橡胶材质),这个马口铁罐子成为了纳粹德军的标志,在屁股后面一直挂着。尽管没有出现毒气战,不过德军的防毒面具筒还是有那么点作用:
1、在东线战场上的严冬时节,缺少御寒装备的德军,不少士兵把防毒面具套在脑袋上抵御俄国的酷冷,这也算是德军士兵的“战场发明”。
2、党卫军的集中营看守部队“骷髅部队”和东线战场上的“特别行动队”,在使用毒气屠杀犹太人时,用防毒面具来保护自身不被伤害。
3、胆子大的德国国防军老兵干脆将防毒面具丢掉,在里面塞上自己的个人物品(罐子不能扔,战地宪兵会检查)。
4、证明了德国军队时刻具备毒气作战的“攻防准备”,从而使对手不敢使用,起到了战略威慑的效果。确实,二战的欧洲战场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毒气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