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李云龙用一个营兵力缴获伪军一个骑兵营,为什么这么自信?
战后旅长打劫李云龙,命令其除留下一个连外上交所有装备,对话足可以让人喷饭。
旅长:你李云龙一个团就闹一个骑兵营,那我一个旅是不得装备一个骑兵团呢?
李云龙:应该,应该,以旅长您的名声,装备一个骑兵师都不多。
所谓的“皇协军”就是原来国民党地方政府的保安队改编的,与其他伪军的区别在于,是用日本军队的大致编制来组建的,分为战区、师团、旅团、联队等等,其中在华北(河北、山西、绥远等地)的“第四战区”的兵力最多,日军也称为“华北治安军“,是”皇协军“中兵力最大的一坨,因此也成为通常意义上的名词代指,用李云龙的评价就是:战斗力连二流都算不上。
也就是说,“皇协军”的战斗力尚远不及坚持抗战的国民党正规军,是一支没有灵魂的部队,完全是日军为了弥补华北地区兵力严重不足而保留的,一般只担负欺压百姓的治安警备任务,以及配合日军作战的辅助任务,独立作战时草鸡的一踏糊涂,也是八年抗战中八路军歼灭最多的敌人,所以李云龙最大的自信,就是伪军战斗力的严重低下,对等兵力下完全没有问题。
另外,在火力密度不够强的华北抗战中,原本骑兵对步兵是有一定优势的,但是骑兵的优势在于平原机动和突击,受限于兵种,火力配备反而不强,骑兵营的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编制数量大不如同等兵力的步兵营,日式骑枪的枪身较短,射击精度和距离与三八大盖差距不小,所以,离开了马进行近距离步兵对战时,独立团占据明显优势,这是李云龙的自信之二。
还一点重要的是孔捷提出的战斗预案:奔袭50公里,突然发攻击,搞好了两个小时结束战斗。这完全是敌明我暗的闪电作战,战斗力低下的伪军骑兵根本没有反应时间,等于独立团把伪军按在窝里打,骑兵的优势完全发挥不出来,对八路军主力团的主力营而言,确实是手到擒来。
难怪李云龙糊弄赵刚说:万家镇来了一批军马,我让一营把马牵回来,就这么简单。
一般说来,骑兵的编制兵员也低于步兵同级建制,比如鬼子的一个骑兵联队,仅下辖4个骑兵中队不足千人,干脆连大队级的建制都没有,而步兵联队则高达3000多人。所以,基本按照日军编制编成的“皇协军”,一个骑兵营真没多少人,300来人撑死了,在《新亮剑》中,李云龙组建新一团时奇袭的伪军步兵营,花名册上才400余人。
李云龙用五挺机枪换来孙得胜,终于有了自己的骑兵连。
《亮剑》李云龙用一个营兵力缴获伪军一个骑兵营,为什么这么自信?
《亮剑》李云龙用一个营兵力缴获伪军一个骑兵营,为什么这么自信?《亮剑》这部反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斗电视剧,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明白。该电视剧描写了李云龙同志,机智勇敢、英勇善战、智勇双全、足智多谋、胸怀坦白、光明磊落、嫉恶如仇等的英雄事迹,塑造了李云龙在战争年代,大大咧咧、刚正不阿的大男子性格。
李云龙作为八路军的一位基层指挥员,从形象看他并不完美,经常对上级软摩硬扛,不按常理出牌打仗。但是李云龙抗日的思想意识是纯洁的,对党是忠贞不移的,总的看李云龙虽然日常工作当中,处理问题简单。但是对打日本鬼子那是一点也不含糊。
题主所问李云龙用一个营的兵力缴获了伪军一个骑兵营,为什么这么自信?俗话说得好“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李云龙的兵,都是个个是精兵强将,他们平时注意精练杀敌本领,人人有过硬的杀敌功夫。再加上李云龙在队伍当中英勇善战,身先士卒的身体立行。极大的鼓舞着战士们杀敌热情。所以遇有战事,战士们个个摩拳擦掌、争上战场、奋勇杀敌。在这次奇袭伪军骑兵营表现的更为突出。李云龙得知准确情报后,他认为伪军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力,不是自己的对手,再说他一直想筹建一支骑兵队伍。正好送给他一块肥肉。于是他带领着大约一个营的兵力,趁夜里敌人熟睡时,把日伪军一锅端。战斗打的很干净利落。因敌人都在睡觉休息,发挥不了骑兵的优势。就这样李云龙把缴获的战马,组建了一个骑兵连,在战场上骑兵能迅速反应,快速冲锋陷阵,还能追击逃敌。他这一举动受到了旅长陈庚的点名表扬。
《亮剑》李云龙用一个营兵力缴获伪军一个骑兵营,为什么这么自信?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丁伟惦记着这个伪军骑兵营,还把这个骑兵营当礼物送给了李云龙,你说这个骑兵营的战斗力该有多差劲?
所以李云龙才对赵刚说:
“多好的马呀,放在他们手里糟蹋了。”
李云龙丁伟为什么会这么小瞧这些伪军?
因为卖命打仗总得有个为什么?
为谁卖命?
值不值的卖命?
的问题,所以伪军就没有丢命作战的愿望。
他们不过是穿一身狗皮领几个军饷混碗饭吃,上了战场被流弹打死那只能自认倒霉,如果不被流弹打死那就赶快逃命,或者交枪投降,不然没了脑袋拿什么混饭吃?
所以李云龙才敢用一个营的兵力长途奔袭去缴伪军的械。
《亮剑》李云龙用一个营兵力缴获伪军一个骑兵营,为什么这么自信?
①敢于亮剑;②必胜的战斗意志。
《亮剑》李云龙用一个营兵力缴获伪军一个骑兵营,为什么这么自信?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抗战结束时,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向来访记者公布我军战果:八路军作战此数99847次,总共俘虏日军5096人、伪军402112人。从这组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伪军比日军好对付得多,至少他们知道见势不妙时选择投降。
李云龙的独立团长期在晋西北一带敌后活动,而华北这一带的伪军在全国算是很庞大了,如此庞大的伪军是怎么来的呢?原来他们大部分都是由国民党军、地方土匪改编的,不得不说,有些伪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他们甚至敢跟八路军硬碰硬打白刃战,给八路军造成不小的伤亡,但是李云龙对付的这股伪军骑兵营原先是国民党保安团,作战能力可没那么强。
保安团其实就是国府为了弥补地方警力不足而建立的武装,平时只会欺负一下老百姓。日军占领华北后,为了弥补后方兵力的空虚,所幸收编了一些保安团,这些部队通常只是配合日军作战,守卫一下据点,平时训练也很懒散。这股伪军骑兵营是投降日军后建立起来的,换句话说他们之前就没经过骑兵战术训练,李云龙打这群乌合之众自然信心满满。
李、孔二人最终商定用一个营奔袭五十公里,突然发起攻击,消灭这股伪军。骑兵的火力配置远不如步兵,当时这个伪军骑兵营驻扎在万家镇,部队处于松懈状态,当八路军到来时,他们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这样,这些骑兵还没上马,就被八路军的一个营给打垮了。
《亮剑》李云龙用一个营兵力缴获伪军一个骑兵营,为什么这么自信?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亮剑》中的李云龙,是一位机智勇敢,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敢于用兵的卓越的军事指挥家,机智灵活,不拘一格,出奇兵,巧用兵,是他在军事指挥上的突出特点。知己知彼就是他自信的一个方面。
自信的另一方面,是作战双方打仗的目的不同,胜利必将属于正义的一方。伪军是被迫替侵略者打仗,为侵略者卖命,心有不甘,所以士气松懈,战斗力低下。而李云龙的部队,是为解放自己而战,是为人民而战,对士气高昂,所向披靡。有这样一只打起仗来“嗷嗷叫”的军队,是李云龙自信的基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