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战期间没有进攻方用烟雾弹炮击到敌人阵地进行射界干扰?

抗日战场就有真实的战例,在描述1943年常德保卫战的影片《喋血孤城》里,面对久攻不下的常德外围据点德山阵地,日寇第11军就使用了烟雾弹,是用迫击炮发射的,中国守军虽然严阵以待,却根本看不见山下什么情况,正迷惘间,端着刺刀的日本兵已经冲上阵地。

德山因此失守,第74军57师退入常德城桓。

日本人挺无耻的,一旦遇到难以攻克的目标,要么防毒气,要么放烟雾弹,缺乏防毒面具的中国军队因此吃了很多大亏,日本鬼子还美其名曰“圣战瓦斯”。据不完全统计,在常德会战中日军共使用毒气74次,仅1943年11月26日一天就使用达13次之多,共造成第57师535人中毒,余程万守城的艰苦可见一斑。

常德是湘西重镇,川贵门户,也是为重庆大后方转运物资的集散地,更是“洞庭粮仓”。日寇第11军横山勇部为贯彻“以战养战”的指导思想,一并迫使集结云南的中国远征军回师救援第九战区,从而延缓国军反攻滇缅的进度,因此发动了常德会战。

同样,常德也是中国军队必守,蒋介石亲电九战区司令薛岳和74军王耀武:“一定要守住常德,驻军须与城共存亡”。于是在上高战役中因善守而获“虎贲”称号的第57师8000健儿准备死守常德,押上如此的王牌部队进行守城作战,足见军委会和九战区对常德的重视。

常德保卫战从11月18日打响,到十天后巷战开始时,第57师能战斗的还有2440人,到11月30日已不足1800人,当坚持到12月2日时,余程万能掌握的已不足300人,日军将加农炮运至城内,逐个直射守军据点和碉堡,外加施放烟雾弹、催泪弹和毒气弹,使国军伤亡惨重,第57师师部最后能够控制的区域不足百米。

由于外面援军行动迟缓,到12月3日凌晨,余程万师长率104人突围寻找援兵,一起突围的包括三名团长和两名美国记者;第169团团长柴新意率29人继续死战,全部壮烈殉国。

第57师三个副师长全部牺牲在常德城内,“虎贲”几近全军覆没,日寇为攻击方便放火烧房,常德已是一片瓦砾,实在无法再守。8000“虎贲”突围后仅幸存83人,第57师后来等于重建。

余程万率部死守常德16昼夜,毙伤日军万人以上,六天后国军增援部队光复常德,即便如此,余程万也差点被送上军事法庭判死,总算留条性命。解放战争期间起复为驻云南的第26军军长,又被起义的卢汉扣押;被释后先赴台再转香港隐居,1955年竟意外死于劫匪之手,一代抗日名将,结局令人晞嘘。

黄埔一期余程万,苦命的百战之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