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军队总数超过1千万,为何在1945年才对日本作战?

英国著名的首相帕麦斯顿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苏联在二战巅峰时期拥有约1000万军队,既然苏联拥有那么多的军队,为什么不派一部分军队攻打驻扎在我国的东北地区的日本关东军呢,这样不仅可以减轻亚太地区抗日战场的压力,还可以加速日本的投降步伐,但为什么斯大林非要等到战争要结束了才对日宣战呢?说到底还是利益问题。

1945,苏联在准备充分之后,正式对日本宣战。在此之后,150万苏军开始向中国东北和日本殖民下的朝鲜进军。但是此时二战已经快要结束,特别是在美国在广岛和长崎爆炸原子弹后,苏联就算是不参战,日本也会很快的投降。此时我国已经和日本打了八年多了,美国在太平战场也打了三年多,那为何等战争都要结束了,苏联才决定对日宣战呢?斯大林在打什么小算盘?

大家都知道,希特勒对进攻苏联苏联蓄谋已久,而且由于斯大林对局势的错误判断,导致苏联军队在苏德战争早期极速溃败,德军一路高歌猛进答到了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是苏联的重要城市,如果丢了斯大林格勒,首都莫斯科也保不住了。所以苏联军队在莫斯科顽强抵抗德军,让希特勒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于是希特勒要求日本在远东地区开辟战场,双方夹击苏联,但日本拒绝了德国的要求,理由是忙于太平洋战争,这让希特勒勃然大怒。其实在德国进攻苏联以前,日本就和苏联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日本这么做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害怕苏联包抄自己的大后方,也让自己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东南亚地区和美军的博弈,于是苏联也抽调自己远东的军队去西西伯利亚地区对日作战。

日本本身资源匮乏,所以迫切的需要占领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地区。所以苏日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然而此时苏日双方各自的盟友却激战正酣。在苏联对德国作战结束后,此时的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已经全线溃败,于是苏联实力急剧膨胀有何美国并驾齐驱之势,所以苏联答应在战胜德国后三个月之内对日本宣战,因为苏联不想在战争结束后让美军在自己的家门口安家,也有维护自己在远东的利益,更有利于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而且在斯大林的批准下,150万苏联军队以摧枯拉朽之势将长期驻扎在我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赶回了岛上。 (硫磺岛战役)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