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南斯拉夫游击队的武器是哪里来的?
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哈。
铁托的部队装备来源按时间进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1年5月纳粹德国进攻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王国的军队土崩瓦解,大部投降或溃散,刚刚成立的游击队获得了一定的武器装备和弹药。
第二阶段,在德军和意大利军队以及各种伪军对南斯拉夫游击队的五次大规模围剿中,游击队缴获的武器,其中可爱的意大利军队贡献的最多 ,是反法西斯联盟坚定的“朋友”。
第三阶段,1942年起铁托寻求苏联的帮助,但是没有得到积极的反馈,与是转而联系英美。考虑到巴尔干地区的重要位置和战后的局势,不差钱的英美开始提供相当数量的武器装备给铁托,并且派去了一个军事观察小组。
第四阶段,1943年底,意大利投降,在南斯拉夫境内的军队全部被铁托的部队解除了武装,铁托发了一笔小财。
第五阶段,1944年7月,苏联红军挺进到南斯拉夫东部边境,为争夺战后对南斯拉夫的控制权,斯大林开始大批军援铁托,包括两个旅的坦克 ,大约350辆坦克和自走炮,六个团的攻击机和战斗机 ,大约260架作战飞机。
这个时候的铁托部队,完全是装备齐全的正规军了,之前游击队也有小型的兵工厂,甚至拼装出来过装甲车,但数量太小可以忽略不计。
铁托的高明,在于充分利用苏联和英美之间的复杂关系,让东西方大国全部为自己所用,最终,他也成为了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
二战时南斯拉夫游击队的武器是哪里来的?
二战期间的南斯拉夫可以说是“第三帝国的坟场”,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游击队与纳粹德国为首的轴心国长达了四年的斗争,不仅正面牵制了大量的德国精锐部队令轴心国无法自拔,还给与了沉重的打击,最终解放全国,也是二战唯一一个依靠游击队解放全国的国家。1939年希特勒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希特勒进攻波兰、闪击法国、击溃英国等后,欧洲小国成为了苏德宰割的对象,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小国在希特勒的威逼利诱下加入了轴心国同盟,南斯拉夫亲德政府也不例外加入,但遭到了亲俄派反对而爆发了政变,推翻了亲德政权并与苏联签订友好条约。
希特勒无法容忍这一行为而推迟了进攻苏联计划,1941年4月大举进攻南斯拉夫12天就占领了南斯拉夫全境,南斯拉夫王室仓皇而逃,希特勒建立了亲德傀儡政权,并将占领区交给了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等轴心国占领准备进攻苏联,但以铁托为领导的南斯拉夫共产党人仍未放弃抵抗,领导工人武装起义并组织了游击队,而最初的武器装备就是王室溃败军队留下的。
游击队摧毁意大利军需物资
1941年6月希特勒实行了“巴巴罗萨计划”入侵苏联,这使得南斯拉夫游击队如负释重,1941年7月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人便展开了敌后游击战争,号召南斯拉夫人民奋起反抗法西斯侵略者,到了9月游击队先后解放了黑山、乌日策等并建立了根据地。而此时正在苏联势如破竹的德军,希特勒无法容忍这一切发生,于是增调大军对游击队解放区先后进行了六次大围剿,几乎所有轴心国都加入到了对南斯拉夫游击队的围剿,但结果一败涂地。由于南斯拉夫游击队的顽强抵抗,获得了英美的武装装备物资援助。
南斯拉夫游击队的空军
意大利在1943年9月8日就宣布投降了,直到1943年底,南斯拉夫游击队占领了大半的土地和人口,而当时意大利在南斯拉夫占领部署有十四个师和四个不满编师,南斯拉夫游击队收缴了意大利军队大量的武装装备和军需物资,并拥有了自己的空军和装甲部队,南斯拉夫游击队精良装备就是意大利军队“送来的”,此时的游击队总兵力达到了30余万人,得益于意大利的装备而实力大增,可是说是一支正规军了。
南斯拉夫游击队缴获的意大利坦克
1944年初,在盟军全面反攻之际,德军在罗马尼亚的防线面临着南斯拉夫游击队的威胁,希特勒决定最后一击、对南斯拉夫游击队解放区发动第七次围剿,1944年5月,德军驻南斯拉夫德军司令集结了四十余万人对南斯拉夫解放区发起突然袭击,南斯拉夫游击队损失惨重,领导人铁托等被迫撤往意大利,9月飞往莫斯科与斯大林会谈,并获得苏联大量的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物资等援助。随着盟军逼近德国本土防线逐渐被压缩,南斯拉夫占领区的德军大量被调到各个防线,1945年3月,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游击队全面反攻德军占领区,同年5月解放全国。
南斯拉夫游击队领导人铁托
所以,二战南斯拉夫游击队的武器装备最初王室溃败军队留下的,除了“战无不败”的意大利军队缴获的和投降时十几个师留下的,还有和英美苏等国的大力援助。
二战时南斯拉夫游击队的武器是哪里来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9131条回答。
这个话题太大了。
因为南斯拉夫游击队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
常见的南斯拉夫游击队,包括铁托派南斯拉夫游击队、塞尔维亚民族主义游击队 切特尼克、克罗地亚民族主义武装 乌斯塔沙(大部分是伪军),还有穆斯林游击队、阿尔巴尼亚游击队、马其顿游击队等等。
然而,铁托的派系逐步占据上风,原因是两个。
第一,铁托阵营中有很多老兵,有的参加过西班牙内战,经验丰富,不是其他派系游击队可以相比的。
老电影《桥》中,德国军官猫头鹰对游击队少校老虎说:你还去过西班牙!
第二,他们不讲究民族,而讲究意识形态,也就是信仰共产主义。而当时巴尔干地区各种武装力量互相进行民族仇杀,尤其乌斯塔沙和切特尼克互相杀的血流成河。
二战,南斯拉夫地区损失了两成人口,其中大部分死于互相的屠杀。
由于铁托不强调民族,也就缓解了尖锐的民族对立,得到各民族的一定支持。
在南斯拉夫,由于民风彪悍,当地山民几乎人人都有武器,游击队并不缺乏武器,只是缺乏先进武器和重武器。
在二战初期,由于南斯拉夫政府军迅速垮台,大量正规军的武器弹药流散到民间,游击队也很容易搞到。
这就是铁托游击队起家的武器,当然还有从邻国比如意大利走私买来的武器。
1943年意大利法西斯政府垮台,在南斯拉夫境内的意大利军队急于撤走,丢弃了大量武器弹药,都被游击队设法搞到。
本来西方一直支持塞尔维亚的切特尼克游击队,但他们很快陷入同克罗地亚人的民族仇杀中。为了占据上风,切特尼克逐步向德国人示好,被西方认为不可靠。
从1943年开始,西方准备援助铁托的游击队。
1943年9月在丘吉尔的要求下,斯菲茨·麦克林准将空降至铁托在德尔瓦尔附近的总部担任与南斯拉夫游击队连系正式常任连络官员。
从此,铁托获得大量的盟国武器。
在1943年底之前,6万铁托游击队其实是在德军围剿下不断转移,保证自己不被消灭,仅此而已。
盟国援助到了以后,情况就不同了。
当时北非已经完全被盟军控制,意大利投降,德军在地中海站不住脚,除了潜艇以外几乎全部撤走。
由此,援助铁托就方便多了。
由此,铁托得到大量英美武器,尤其是重武器非常惊人,有大量火炮、坦克甚至飞机、舰船。
1944年7月16日,铁托大军第一坦克旅成立,该旅当时装备的就是由英国提供的56辆美制M3A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该部在黑塞哥维纳、达尔马提亚、地里雅斯特、卡林西亚等地参加了一系列的战斗,给德军以沉重打击。
铁托还有海军,包括9-10艘武装舰艇、30艘巡逻艇、近200艘支援舰、6艘岸防炮艇以及岛屿上的支援部队。
战后最后,苏军打到南斯拉夫,也提供给铁托不少武器。朱可夫认为,苏联给了游击队5800门火炮,500架飞机,69辆坦克,19.3万支枪,1.5万挺机枪。
二战时南斯拉夫游击队的武器是哪里来的?
南斯拉夫游击队真可以说是从装备到火力最为强大的游击队,他分为好几个步战旅和坦克旅,甚至还有战斗机分队!战斗力可一点不比正规军差!下面主要讲一下题主的问题,游击队武器的来源!
1941年4月6日,德国入侵南斯拉夫,到4月17日南斯拉夫投降了,30多万士兵当了俘虏,十一天的战斗中德军共死亡151人。南斯拉夫开始他的游击时代,伟大的铁托开始领导他的南共和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斗争。
南斯拉夫游击队的武器可谓真正的万国牌,轻武器从莫辛纳甘步枪到英七七,转盘机枪到MG42,重武器从美国山炮到苏联坦克,再到英国喷火战斗机。要问怎了来的很简单,要不么是援助的,要么是缴获的!废话少说,一边上图,一边介绍。
南斯拉夫缴获的意大利坦克
南斯拉夫第一旅的M3A3“斯图尔特”坦克
南斯拉夫第二坦克旅的苏制T34/85坦克
经典的美国“山榴炮”,真是到处都有它。
英国援助喷火战斗机,注意机身和机尾印有英国和南斯拉夫双标志!
伟大的铁托和他的将领们!
二战时南斯拉夫游击队的武器是哪里来的?
南斯拉夫游击队的武器主要是几个渠道获得的。
铁托是南斯拉夫的灵魂,有他在南斯拉夫就在,他不在了南斯拉夫这个国家也就不存在了。
一捡破烂,这个办法在刚刚起来的时候最常见,南斯拉夫军队几乎是一击即溃,在一些地区丢下了数量巨大的武器弹药,这些武器成为南斯拉夫游击队最早的武器来源。不过,这个武器来源随着德军的收缴而逐步枯竭。
对于游击队来说,战场缴获始终是获得武器的重要来源,上边照片中,女游击队员抱着的步枪就是意大利的卡尔加诺91式步枪。
二战场缴获。手里有了武器自然就会开始袭击附近的南斯拉夫伪军,诸如乌斯塔莎、切特尼克这种伪军,这些伪军杀老百姓还行,和游击队打水平就差远了,这个和八路军类似,八路军的战场缴获主要是打伪军,打日军消耗大、缴获少。
游击队获得的各种重武器,不过这些武器的拍照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这支游击队用了不少的英国武器。
由于地中海的制海权被盟军所掌握,所以盟军向游击队提供支援相对容易一些,而且英国一直想通过巴尔干半岛抢先进入东欧,所以对于在巴尔干半岛找一个能够接应自己登陆的同盟军特别上心。
三盟国援助。西方国家从1944年春天开始援助南斯拉夫游击队,不过这些大部分是借花献佛,主要是把缴获德军的武器给游击队,这个也说的过去,毕竟本身游击队使用的就是缴获的德国武器。
苏联方面也给了不少,按照朱可夫查的档案,俄国给了游击队5800门火炮,500架飞机,69辆坦克,19.3万支枪,1.5万挺机枪。不过,苏联的这些家伙基本上是苏军已经打到了巴尔干以后提供的,之前很少。
况且西方国家一开始是没有给游击队什么武器,主要是一开始西方国家是和切特尼克合作,西方国家是支持保皇党,和游击队只是有接触,最后彻底弄明白保皇党是不会打德国人了以后,才抛弃了保皇党,转而支持铁托的游击队。
意大利在巴尔干地区比北非的表现要好,本身意大利的山地部队就是意大利军中的精锐部队。
四意大利移交。意大利在进入巴尔干以后一直同游击队作战,但是意军的战斗力不强,当然意大利在南斯拉夫有18个师,在1943年9月,意大利推出战争时,其中的8个师被游击队解除武装,游击队获得了大量的武器和库存弹药,这一下子使游击队扩军8万,同时部分意大利人加入了游击队,象电影《桥》里边的爆破专家就是意大利人。
电影《桥》,最左边的人就是意大利人,这个在历史上是真实的,而且那首歌曲《啊,朋友再见》其实就是意大利民歌。
南斯拉夫游击队和八路军是二战中两支把游击战的地位上升到了战略高度的游击队,无论是德军和日军都无法消灭这两支衣衫褴褛、装备简陋的游击队,而两支游击队最后也是赢得了自己国家最后的独立。
图片来自网络。
二战时南斯拉夫游击队的武器是哪里来的?
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游击队是由南斯拉夫各加盟共和国组成,它的武器主要是在长期的战斗中缴获,或者通过合并和收编其他加盟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或者在铁托号召建立统一的南斯拉夫后,吸收前来投靠的武装组织获得。在塞尔维亚解放期间,它得到了苏联的大量援助,1944年年中开始得到了主要来自英国的大量援助。
带枪投奔在整个二战期间,南斯拉夫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军队一直被称为“游击队”。然而,由于规模和结构重组的频繁变化,南斯拉夫游击队历史上拥有四个正式的全名:
南斯拉夫民族解放游击队(1941年6月-1942年1月)
南斯拉夫民族解放游击队和志愿军(1942年1月至11月)
南斯拉夫民族解放军和游击队(1942年11月至1945年2月)。从1942年11月起,游击队作为一个整体被简单地称为民族解放军(NOV),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二战结束。在1945年3月,所有抵抗军改组为南斯拉夫正规军,到了1951年,被改名为南斯拉夫人民军。为了简便,都将其统称为南斯拉夫游击队,是由南斯拉夫无产阶级和其他部队组成。
在整个战争期间,游击队的种族组成为53%的塞尔维亚人、18.6%的克罗地亚人、9.2%的斯洛文尼亚人、5.5%的黑山人、3.5%的波斯尼亚穆斯林和2.7%的马其顿人。游击队的其余成员大部分由阿尔巴尼亚人、匈牙利人和自称为南斯拉夫人的人组成。根据铁托的说法,到1944年5月,游击队的种族组成为44%的塞尔维亚人,30%的克罗地亚人,10%的斯洛文尼亚人,5%的黑山人,2.5%的马其顿人,2.5%的波斯尼亚穆斯林,意大利人和匈牙利人也参加了军队,20000名意大利战士参加了南斯拉夫游击队的第九军团,此外还有4572名南斯拉夫犹太人陆续加入游击队。
(1941年末至1944年末,南斯拉夫游击队按地区划分的构成如上图,名称依次为波黑,克罗地亚,科索沃,马其顿,黑山,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伏伊伏丁那)
1944年夏天南斯拉夫游击队共有39个师约35万名士兵,这些师分为12个军团。1944年9月,17个师约10万名士兵准备进入解放塞尔维亚的最后阶段,此时在南斯拉夫所有地区,游击队拥有大约40万名武装士兵,15个军团,即50个师,2个作战小组,16个独立旅,130支游击队,海军和第一批航空编队。1945年4月,游击队人数超过80万。
这些部队在投奔南斯拉夫游击队时,有些自身就携带武器。比如在斯洛文尼亚的游击队,就有参加西班牙内战的老兵,有一定的游击战经验,而一些成员是猛虎抵抗运动的前成员。铁托在1944年8月17日对所有合作者采取大赦,并且在德军于1944年11月21日和1945年1月15日从贝尔格莱德撤军后,将再次给予特赦。因此拉拢了在傀儡国的塞族保皇派倒戈,成千上万的切特尼克人转而支持游击队。
自力更生1941年4月6日,南斯拉夫王国遭到轴心国各方面的侵略,入侵只持续了10多天,南斯拉夫皇家军队就于4月17日无条件投降。在一开始,游击队力量相对较小,武装力量薄弱,没有任何军事基础设施。尽管获得同盟国的援助,但在1944年之前,它只得到了有限的援助,还是得靠自己。
(号召反抗纳粹的南斯拉夫民众)
占领军在当地滥杀无辜,在占领初期每战死一名德国士兵,就有多达100名当地居民被绞死。以至于游击队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也是对许多当地人来说是唯一的生存选择。南斯拉夫共产党开始组织和联合反法西斯派别和政治力量进行全国性的起义,1941年8月10日,由铁托领导的游击队成立,最初由塞尔维亚人和黑山人组成,后来南斯拉夫各地的抵抗军陆续加入。
(铁托)
游击队的第一批武器是从战败的南斯拉夫皇家军队获得的,比如M24毛瑟步枪。在整个战争期间,游击队使用了他们能找到的任何武器,主要是从德国人、意大利人、NDH(傀儡国家克罗地亚独立国)军队、乌斯塔什人和切特尼克人手中缴获的武器,如卡宾纳98k步枪、MP40冲锋枪、MG34机枪、卡卡诺步枪和卡宾枪以及贝雷塔冲锋枪。此外,游击队的工场仿照工厂制造的武器制造了自己的武器,包括所谓的“游击步枪”和反坦克的“游击迫击炮”。
随着南斯拉夫游击队取得了越来越大的成功,获得当地广大民众的支持,并成功地控制了南斯拉夫的大片领土。这些都是通过南斯拉夫“人民委员会”来管理的,在铁托控制的地区,游击队建立临时政府,甚至还建立了有限的军火工业。南斯拉夫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带枪投靠,并且在攻城略地后,缴获敌人的武器装备,并在当地有了自己的军火工厂,形成良性的循环。南斯拉夫游击队建立在谋求南斯拉夫重新统一的意识形态上,而不是种族上,这让游击队在该国任何一个地方都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支持。
(粉红色南斯拉夫游击队在1943年5月控制的领土)
南斯拉夫抵抗军的海军力量早在1942年9月19日就成立了,当时达尔马提亚的游击队组成了第一支由渔船组成的海军部队,逐渐演变成一支能够与意大利海军和克里格斯马林交战并进行复杂的两栖作战的部队。1943年10月26日,它的规模从4艘,变成6艘。在二战的鼎盛时期,南斯拉夫游击队的海军指挥着9至10艘武装舰艇、30艘巡逻艇、近200艘支援舰、6个海岸炮兵连和几个游击队分遣队,大约有3000人。游击队的海军任务是确保制海权,组织海岸和岛屿的防御,并攻击岛屿和沿海的敌方海上交通和部队。这支海军力量被认为是南斯拉夫海军的基础。
同盟国支援1943德黑兰会议后,英国政府立场转变,由支持米哈伊洛维奇转为支持铁托,撤回原先驻在米哈伊洛维奇总部的军事代表团,改派以麦克林率代表驻在铁托总部,并提供武器支援。
此后巴尔干空军于1944年6月7日组建,以意大利巴里为基地,以统一对巴尔干半岛执行军事行动的空中支援的指挥安排。它由英国皇家空军和南非空军组成,隶属于地中海盟军空军司令部,自1944年6月7日至1945年7月15日一直活跃。它主要在南斯拉夫境内活动,支持游击队对抗德国及其盟国,但偶尔也支持希腊和阿尔巴尼亚的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它向游击队运送物资,疏散伤员,派遣军事顾问帮助他们,并在他们对抗德军的行动中提供空中火力支援掩护和空中防御。
(皇家空军从南斯拉夫撤出受伤的游击队员。1944年,一名受伤的女游击队员从运输机上抬到意大利救治。)
巴尔干空军是一个多国部队,有15种机型和人员,来自希腊、意大利、波兰、南非、南斯拉夫、英国、美国和苏联(运输中队)等8个国家。从成立到1945年5月,巴尔干空军共飞行38340架次,投放了6650吨炸弹,运送了16440吨物资,运送了2500人进入南斯拉夫,大约5万名受伤和生病的游击队员和平民通过巴尔干空军从南斯拉夫撤离到意大利。
在其存在的最后阶段,与铁托产生了分歧,巴尔干空军于1945年7月15日解散,在它短暂的存在期间,它由英国皇家空军副元帅威廉·埃利奥特和乔治·米尔斯指挥。尽管出现分歧,但从扎达尔起飞的巴尔干空军飞机继续支持游击队的进攻。1945年3月19日至5月3日期间,他们共飞行2727架次,攻击德国从萨拉热窝到萨格勒布的撤军路线,并支持南斯拉夫第四军从比哈奇向里耶卡挺进。使游击队在第七次战役中能够抵挡德军对德瓦尔的袭击。
而且南斯拉夫游击队在1942年5月获得了一支有效的空军力量,当时克罗地傀儡政权的空军两架飞机(法国设计并由南斯拉夫制造的波茨25型飞机和布雷盖19型双翼飞机)的飞行员叛逃到波斯尼亚的游击队。游击队飞行员在有限的行动中使用他们的飞机对抗轴心国部队。虽然由于缺乏基础设施而短暂存在,但这是第一次有自己空军的抵抗运动。游击队后来通过从被俘的轴心国飞机,以及英国皇家空军(巴尔干空军)和后来的苏联空军那里获得飞机、装备和训练,建立了一支永久性的空军。游击队还从从苏联和英国提供给他们的物资中获取武器,包括PPSh-41和Sten MKII冲锋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