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拍的二战影片中的士兵都是一副吓尿的表情还喜欢大喊大叫?

视死如归

谢谢邀请。美国的大片看上去很有意思,场面宏大,音效逼真。若在影城里观看,效果更好。尤其是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战争大片,故事情节紧张,内容跌宕起伏,场面惊心动魄……影片中的人物,或是幽默风趣,或是如楼主所言,大喊大叫还一副吓尿的样子,给人的感觉很“真实”!

战火洗礼

其实,我们并不否认影片中人物心理刻画的真实性。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参战后,的确有大批的美国青年自愿报名参军,这些年轻人经过短期的军事训练,即被送上战场。在惨烈的战争环境下,面对穷凶极恶的德国军队,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虽然全副武装,但内心呈现出的脆弱、胆怯、畏惧甚至退缩无可厚非……这一点是真实的。

济世救民

然而,请不要忘记美国还是个文化大国。价值观、美元、美军是美国维持世界霸权的根基。好莱坞大片,也是美国价值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代表了美军的形象。众所周知,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军事机器,最昂贵的军费开支。这架军事机器,自二战以来都干了些什么,大家有目共睹。但搬上荧屏的美国军队,给人的印象不是赤裸裸的杀人机器,却是一副大喊大叫吓尿的样子?甚至博取了大多数观众的同情心。潜移默化之中,人们会不知不觉地认为,美军是一支正义之师。是一只信仰上帝,有情有感,有血有肉,惩治邪恶,济世救民的军队。

发人深省

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和角度都不同。笔者认为。好莱坞战争影片中的美军形象,无论是镇定自若的将军,还是大喊大叫的士兵。都是在刻意塑造美军的国际形象。是美国价值观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追求高票房,高商业利润并兼顾价值观的影片,场面虽然好看,但也应该辩证的看待影片中的人物。不能人家演什么我们就信什么。这也是一种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基本态度吧……

为什么美国拍的二战影片中的士兵都是一副吓尿的表情还喜欢大喊大叫?

没看过美国描写战争题材的电影,我是在红色电影的熏陶下长大的。记得第一次看电影是在一个露天的大场院里,上演的是黑白片《上甘岭》和《钢铁的战士》当时还小,没有什么分析能力,只是为看电影而看电影。曾被电影中的英雄人物所感动着,英雄王成背着报话机高喊向我开炮,抱着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壮烈场面。现在回想起来,还让人激动不已。虽说有人指责中国的战斗影片太失真了,歪曲了战争的现实。但这又有什么呢?电影就是电影,电影是为政治服务的一种工具。真就没有必要把战争真实残酷的场面搬到银幕上来。据当年志愿军60军的老战士回忆,真实战争场面的残酷性,是用任何表现形式也再现不了的,像电影上表现的人物,志愿军战士都是由一个个胖乎乎的演员扮演,这在战场上怎么可能呢?其实不用看,不用说,你想想就能知道了,当年的志愿军,是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与敌人作战的,补给相当困难,吃的是炒面和雪,还经常断顿,连续的战斗和急行军,人的形体都被折腾的不成样子了。几年就没脱过衣服睡觉,虱子满身爬,战斗的摸爬滚打,行军时荆棘撕挂,哪有衣服穿啊,打到最后穿的都是死人穿过的衣服。战士的精神状态,那副惨状,是难以形容的。但作为电影,一种为政治服务的精神产品,根本做不到也不可能允许把真实的场景搬上银幕的。说美国拍的二战电影表现的美国兵都是吓尿的表情,还喜欢大喊大叫,一副胆小鬼的样子。其实这种表现也是展示人性真实的一面,打仗可不是演戏玩,是会要真死人的,在临战前士兵害怕的情绪,尤其是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要说没有一点的精神压力,那真就是不正常了。美国电影其实这样的描写也是有意在彰显士兵厌战反战的情绪,期盼和平的欲望,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和人民是没有愿意打仗的,把军队和人民表现的那么激情,那么好战,其实就是强间民意。美国电影也不可能完全脱离政治的绑架,美国电影把美国大兵描写的那么熊包,是在有意表现人性贪生懦弱的一面,和美国士兵厌战情绪,与对和平的渴望。其实怕死是人的一种天性,在大战来临之前,面对生死,是没有人不恐惧的,尤其是新兵,吓尿裤子,迈不动腿,坐下起不来,也是常有的事。但仗真正打起来,经过多次战役的洗礼之后,人对战争的畏惧才会慢慢的消退。美国影片,对美军战前的描写,是完全符合客观真实的。

现在的国产电影其实就是一部部的艺术作品,与舞台上演的话剧,其实真就没有什么两样,甭管抗日片,还是国共片,军容都是整整齐齐,战士都是漂漂亮亮,打仗就跟闹着玩一样,细想想,这都可能吗?其实这样的表现形式也好,真就没有必要把那些真实的,那些血淋淋的战争场面搬到银幕上来,管它是真是假呢?战斗片儿终不是纪录片,要那么真实干嘛?看电影就是消遣,就是娱乐,那些真实的场景往住会吓得妇女小孩不敢走黑道,没有什么益处,看现在这些游戏电影,挺好的。

为什么美国拍的二战影片中的士兵都是一副吓尿的表情还喜欢大喊大叫?

谢邀请。

美国人拍的电影是商业电影,而商业电影需要广大观众的认可和接受。看电影,也叫造梦。看电影的过程,其实就是观众进入角色的过程。

这就是所谓的“一千个观众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持”。

现在,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来到了二战的战场上,他会是什么表现?

他当然会一副吓尿的样子,大喊大叫起来。

也就是说,好莱坞认为只有这样拍才能让观众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一旦观众不接受电影,电影厂破产是分分钟的事情。

为什么美国拍的二战影片中的士兵都是一副吓尿的表情还喜欢大喊大叫?

题主,你说的情景是没错,只是形容词用的不恰当,战场上一线搏杀战斗的官兵面对的是血肉横飞生死只在一瞬间精神心理压力大,当然不会是看喜剧片的表情吧?特别是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因为恐惧不雅的状态多的很,腿打哆嗦,扔了枪抱头趴在地上起不来,当然也有尿裤子的情况,这在战场上很常见,没什么稀奇的。也没哪国军队规定士兵在战斗打响后不准大喊大叫的,枪炮声里士兵的喊叫最起码可以缓解心理压力,图个嘴上泄愤的痛快。看过不少中外老兵回忆战场的纪录片,这些都是很真实的情况哈

为什么美国拍的二战影片中的士兵都是一副吓尿的表情还喜欢大喊大叫?

战争是残酷的,远非抗日神剧那般。

美国军队在二战前只有几十万常备军,战争期间在欧亚两个战场大打出手,武装部队扩充到1000万人以上,无数的工人农民和小商小贩经过几个月的军事训练就拿枪上了战场,恐惧是正常的。

很多老战士回忆,还没有看见敌人时,大炮的轰击就让很多士兵心理崩溃了,所谓新兵怕炮,老兵怕枪,再看见身边战友血淋淋的残肢断臂甚至是尸体,说吓尿了有点夸张,害怕是一定的。

这是人的本性,美国电影或者是文学创作,比较讲究尊重和承认人性,这不算错。

西方人表达感情的方式比较直接,也比较有煊染力,恐惧和害怕就得减压,大喊大叫是小意思了,当逃兵的,精神分裂的,自残的,在美军各个阶段的战争中都时有发生。

据统计,二战美军阵亡数量约40万人左右,而非战斗伤亡高达11万之多,充分说明了美国少爷兵的战斗心理素质。对比德军和日军,在战斗意志方面,美军是薄弱环节,科技与火力才是强项。

为什么美国拍的二战影片中的士兵都是一副吓尿的表情还喜欢大喊大叫?

任何国家拍摄的电影都不可能大肆宣扬战争的血腥与残暴场面。导演只有通过对战争场景的细致描写,以独特的视角对战争中的人性,特别是人性的弱点进行深入剖析,如此塑造出的人物才会显得真实、自然、令人难忘,发人深省。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人,突然要去直面战场上的杀戮和死亡,人性中与生俱有的对死亡的恐惧,吓尿了吓哭了、吓得大喊大叫、手足无措,甚至精神崩溃等异常表现,都是常人在特定场合下情感宣泄的自然流露,人性的真实展现。导演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写告诉观众战争是残酷的,它无情地摧毁了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包括人的生命,因而没有人喜欢战争喜欢流血喜欢死亡,从而凸显出和平的珍贵与来之不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