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克尔刻历史背景是?

敦刻尔克在英军方面称为“发电机”计划,是1940年纳粹德国武装部队对西欧诸国发动代号“白色计划”的装甲闪击作战,前往欧洲与法国并肩作战的英国远征军主力和部分法军被切断和包围在法国北部小港口敦刻尔克,英国紧急组织海军和各类船只前往救援的历史事实。

1,为什么被围?

英法联军遵循一战的老路,将联军野战主力部署在法国----比利时边境迎敌,而东南方向的法德国境线,一段因为是阿登森林台地英法认为不适于进攻基本没有设防,一段用马奇诺防线拒守。结果德军改变作战计划,以装甲部队为主力的B集团军群正是从阿登地区杀了 出来,直插英法联军身后,配合A集团军群对其形成了前后夹击,英法联军大败,只能向西北地区且战且退,准备出海逃回英国本土。

2,撤退结果怎么样?

英国动员了全部海军和空军帮助和掩护远征军撤离敦刻尔克,大批英国民众也自发驾驶各类民船渡过英吉利海峡接兵,包围圈外围的英法联军拼死抵抗德军的对港口的合围与突击 ,从5月26日到6月4日坚持了十个昼夜共撤出33万8000余人,余部投降被俘。

英国远征军丟弃了所有重武器在敦刻尔克的滩头,由于希特勒在最初几日下达了装甲部队停止进攻的奇怪命令,防线尚可坚持,但滩头上排队上船的英法联军最痛苦的是遭受纳粹空军的不断狂轰滥炸。

3,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意义。

尽管英军损失了大批军备,但是保存了一批具备战斗经验的官兵,保存了英国继续坚持战争的最宝贵的有生力量,也为日后的反攻保存了扩编军队的种子,历史影响非常深远。

英国军史学家亨利甚至指出 ,欧洲的光复和德国的失败就是从敦刻尔克开始的!这绝不是一次奇耻大辱的败退。

2017年,诺兰导演将这段历史搬上銀幕,由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出品了战争巨片《敦刻尔克》。

敦克尔刻历史背景是?

二战初期,英法联军在法国被德军闪击战击败,撤退至敦克尔克。为保存力量,且此时希特勒被戈林忽悠,下达了让陆军停止进攻的命令,再加上德国海军相比于英国海军差距实在太大,才让英国成功实施了撤退。

敦克尔刻历史背景是?

《敦刻尔克》看懵圈了?因为你没有看这个历史背景介绍

敦克尔刻历史背景是?

我很佩服西方人都脸皮,胜仗可以拍的荡气回肠,可明明是场大败仗,可西方人却也能拍出打胜仗的感觉,好像逃跑的是德国人。

可能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如果中国也这么拍电影,估计得被骂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